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生物瓣应用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总结

    作者:庄敏彦;王盛宇;黄保堂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生物瓣置换的价值.方法 对36例老年患者施行生物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18例,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2例,冠脉搭桥术6例.结果 本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出院后随访1~48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2例.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生物瓣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并可避免因抗凝治疗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冯翠屏;杨秀梅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按传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10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对两组结果进行测评、比较.结果 观察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SCL-90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项目上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在职业和工作、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内活动、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和计划项目上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负性症状,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血栓弹力图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对PCI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慧君;靳志涛;王承竹;卢鑫;张铮;胡桃红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指导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第二炮兵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心内科住院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680例,在PCI术后72 h后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氯吡格雷抑制率>20%者行常规治疗;将氯吡格雷抑制率<20%者分为2组:西洛他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西洛他唑治疗,替格瑞洛组将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治疗.三组均随访3个月,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或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8.9%,西洛他唑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常规组及西洛他唑组(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对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

  •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和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丰庆春

    目的 分析并评价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5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舒张性心力衰竭分级分成3组:弛缓受损组(27例)、假性正常充盈组(21例)和限制性充盈组(17例);同时将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24例).对比分析各组受检者治疗前、后的血浆NT-proBNP和CRP值.结果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与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假性正常充盈组的NT-proBNP水平(730.53±209.68)ng/L和CRP水平(4.05±2.23)ng/L均明显高于弛缓受损组的(359.92±100.65) ng/L和(2.28±1.22)ng/L(P<0.05),限制性充盈组的NT-proBNP水平(2262.03±1019.05)ng/L、CRP水平(8.42±3.13)ng/L明显高于弛缓受损组[(359.92± 100.65)ng/L、(2.28±1.22)ng/L]和假性正常化充盈组[(730.53±209.68)ng/L、(4.05±2.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和CRP水平显著增高,且上升程度与舒张功能不全程度呈正比,两者对疗效评定及病情转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李玉杰;陈凤玲;常建军;袁俊强;周贺今;李小玉;刘进

    目的 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TMAD)评价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研究该方法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间的相关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21例为病例组,健康者23名为对照组.二维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应用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TMAD技术测量心尖四腔观(侧壁、后间隔)、心尖两腔观(前壁、下壁)二尖瓣环4个位点的收缩期大位移(Ds)、二尖瓣环4个位点平均位移、二尖瓣环连线中点处位移及二尖瓣环连线中点平均位移(分别记为DS侧、DS间、DS前、DS下、DS平均、DSmid1、DSmid2、DSmid平均),并分析其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LVEDd、LVEDV、LVESV均显著增加(P<0.01),LVEF显著减低(P<0.01);病例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Ds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二尖瓣环位移DS平均、DSmid平均、DSmid1l、DSmid2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以DS平均、DSmid平均与LVEF位移相关性好(r=0.870,P<0.01;r=0.865,P<0.01),心尖四腔观切面二尖瓣环中点位移DSmd1与LVEF的相关性也很好(r=0.849,P<0.01).结论 病例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DS平均、DSmid平均、心尖四腔观切面二尖瓣环中点位移DSmidl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均呈正相关.应用TMAD技术可以简单、准确、客观地评价NVM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 慢性心衰居家康复护理的远期效果研究

    作者:余红年;吉云萍;许振南;熊国星

    目的 探讨居家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6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康复指导;干预组按家庭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健康指导,以身体康复锻炼和心理放松训练为主要内容.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状况、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情况及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组心功能状况及部分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率低(P<0.01).结论 将家庭心脏康复模式应用于心衰出院患者,可促进其康复,降低再入院率.

  •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丽君;黄淑田;孙丽丽;田琴琴;王瑞英

    目的 评价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综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黛力新片)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干预4周后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疗效,通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三组一般情况及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心理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的SAD和SDS评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综合干预组差值升高更明显(P<0.01);综合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x2=26.911,P<0.01x2=7.500,P<0.0167),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67).结论 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 全穿刺技术与血管切开入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美珍;吴美华;余茂生;周云英;丘赟;李林峰

    目的 比较全穿刺技术与血管切开入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本院外科血管切开入路和全穿刺入路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VAR)的16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穿刺组手术时间[(125.00±20.56)min比(80.00± 16.48) min,P<0.05]、下肢制动时间[(20.0±1.8)h比(5.4±1.2)h,P<0.05]、术后住院时间[(12.47±2.60)d比(7.63± 1.90)d,P<0.05]明显少于血管切开入路组,但住院总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2±2.82)万元比(13.09±2.04)万元,P>0.05].全穿刺组局部血管并发症如血肿、渗血显著减少,而感染、迷走神经反射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穿刺入路行主动脉EVAR术优于外科血管切开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并且不增加住院总费用.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术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炎性因子、纤溶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陈玉善;解金红;关怀敏;罗明华;王贺;邱承杰;董文杰;宗永华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纤维蛋白原(Fb)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确诊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成功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入院时给予常规治疗,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滴2周.所有患者于PCI术后第1天、术后2周分别测定hs-CRP、ET、Fb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hs-CRP、ET、Fb在PCI术后1d明显升高,2周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均显著低于术后1 d(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早期心脏事件.

  • 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临床相关性

    作者:韩玉龙;梁立龙;许明生;张建;杨林飞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否作为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及病情评估的一个指标.方法 选择非糖尿病的ACS患者60例,测定其血清HbA1c水平,同时测定随机血糖、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非糖尿病的ACS患者血清HbA1c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P<0.01),且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s=0.725,P=0.002);与随机血糖及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s=0.665,P=0.007);与LDL-C有较弱相关性(rs=0.535,P=0.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A1c水平与肌钙蛋白I(rs=0.41,P=0.129)、CK-MB(rs=0.415,P=0.124)没有相关性.HbA1c水平和冠脉病变支数呈明显正相关(rs=0.813,P=0.006);与Jenkins积分呈正相关(rs=0.745,P=0.022).结论 HbA1c可反映非糖尿病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高发及预后不良的一个评估指标.

  •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作者:范春艳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症及气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美国M78162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量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天心输出量(CO)显著高于对照组同一时间段(P<0.05),平均脉压(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穿刺点出血、排尿困难、腰酸背痛、烦躁失眠、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不适感及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完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50例体会

    作者:陈现杰;王国锋;刘洋;张建卿

    目的 总结50例完全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打“3孔”,在完全胸腔镜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5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均在完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室间隔缺损的修复,手术时间3.0~5.8(3.5± 1.3)h,体外循环时间60~152(110±2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5~98(55±1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0~6.5(3.0±1.6)h,监护室停留时间14~36(15.0±8.5)h,术后胸液引流量58~230(65± 19)ml,术后自行下床时间15~30(20.0±7.5)h,术后住院4~10(5.0± 1.5)d.术后1周和3个月复查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无传导阻滞出现;心脏彩超示室间隔未见残余分流,心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示右侧肺部、胸廓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特殊人群高血压相关探讨

    作者:邓天明;王艳红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特殊人群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并为临床提供更好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方法,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共72例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分为单纯降压组及降压+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组.前者34例,后者38例.采集数据样本分析,比较两组差异性.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比较.经CPAP治疗组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水平或回复正常临界;而未经CPAP治疗的患者,28例血压控制不达标.通过CPAP对OSAHS患者进行治疗,其原有的高血压病症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改善.结论 对于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在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配合CPAP治疗或纠正OSAHS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压.

  • 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作者:徐桂冬;李渊;王琳;马雪兴;姚金良;陈璐;韩震;王熙

    目的 通过比较心室程序刺激致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室性早搏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测定,观察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进而评价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参数的可信度.方法 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选取右室心尖部(RVAP)和右室流出道(RVOT)作为早搏的刺激部位,分别通过Holter行自发性HRT检测和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HRT检测,比较心室不同部位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差异.结果 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TO:(-1.71±1.36)%比(-2.29±1.47)%,P=0.12;TS:(7.12±4.68)ms/RR比(10.14±5.71)ms/RR,P=0.75].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TO:(-7.16±1.74)%比(-8.82±2.16)%,P=0.14;TS:(20.9±4.38)ms/RR比(18.8±3.67)ms/RR,P=0.36].不同部位诱发的心率震荡参数TO和TS自身之间亦有较好的相关性(TO:r=0.674,P<0.01;TS:r=0.816,P<0.01).结论 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具有一致性,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动态心电图记录中,由心室不同部位的室性早搏所计算的心率震荡参数值均有较高的可信度.

  •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魏艺;杨传华;胡元会;郑昭瀛;肖响;宋庆桥;褚瑜光

    目的 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心内科住院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男性41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82.60±2.37)岁.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杓型组24例,非杓型组26例,反杓型组50例.比较三组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三组间PDW值比较,杓型组(9.85±1.25)%<非杓型组(11.84±1.56)%<反杓型组(12.1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昼夜血压节律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为PDW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PDW关系密切,诊治中应重视PDW的监测,调节血压昼夜节律,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早期干预,防止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并改善预后.

  •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欣;夏豪;童随阳;李磊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79例,根据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和非早发冠心病组.统计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TG水平显著高于非早发冠心病组(P<0.05).与非早发冠心病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二者在受累冠状动脉部位上并无差别.非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平均Gensini积分高于早发冠心病组(1.97±0.82比1.66±0.93,P=0.003;8.72±6.21比48.65±8.9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95%CI:2.342~10.420,P=0.000)、吸烟(95%CI:9.468~31.220,P=0.000)、早发冠心病家族史(95%CI:8.120~23.480,P=0.001)、TG(95%CI:1.224~5.465,P=0.001)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是以单支病变为主.男性、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TG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戒烟、降低TG能够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 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滑指数的影响

    作者:曹飞;张志敏;杜国峰

    目的 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联合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滑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单纯降压组及调脂联合降压组,各60例.单纯降压组患者接受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调脂联合降压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qn po)调脂治疗.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随访,两组分别进行血脂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和平均舒张压(24 h DBP),计算24h收缩、舒张压平滑指数(SISBP和SIDBP)及脉压(PP)、脉压指数(PPI),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动态血压值及稳定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及个6月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控制良好.与单纯降压组相比,调脂联合降压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PP及PPI明显降低(P<0.05),而SISBP和SIDBP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调脂联合降压治疗能更加有效降低≥2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PP及PPI,并且明显提高血压平滑指数,能有效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

  • 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治疗

    作者:刘勇;刘健;黄击修;林小彬;付建;唐先成;张静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完成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614例,有5例患者因机械瓣功能障碍再次住院,发生率0.81%,其中3例患者接受再次瓣膜置换术,2例患者要求保守治疗.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48岁(中位数42岁).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3例患者手术方式为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2例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经静脉持续泵人替罗非班12.5 mg/d及口服沙格雷酯治疗.手术或保守治疗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评估.结果 5例患者机械瓣功能障碍的原因均为未正规服用华法林抗凝导致瓣膜血栓形成.1例保守治疗患者死亡,1例保守治疗患者好转出院,3例接受手术患者痊愈出院.死亡患者死因为心功能衰竭,4例存活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是机械瓣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机械瓣功能障碍的原因多为瓣膜血栓形成,诊断明确后应积极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明确.

  • 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早期手术及围术期治疗

    作者:陈明宝;莫绪明;束亚琴;戚玉东;方永娟;李方

    目的 探讨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宿迁市儿童医院早期手术治疗31例大型VSD婴儿(其中4例术前在呼吸机支持下).结果 31例婴儿手术成功,脱离呼吸机出院.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肺不张、气胸、肺动脉高压危象及严重低心排.结论 把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注重术中心肌保护、术后呼吸管理及其他综合治疗,早期手术可改善大型VSD治疗效果和预后.

  •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沙莎;胡威;欧阳定安;易娜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心血管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9例,根据患者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及他汀药物种类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4例)、其他他汀组(48例)和无他汀组(47例).收集并对比各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清NT-proBNP浓度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较无他汀组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1552±3416)pg/ml比(3771±6763)pg/ml,P<0.01],LVEDD[(65.2±8.9)mm比(70.7± 10.9)mm,P<0.05]和LVEF[(33.2± 12.6)%比(28.2±9.6)%,P<0.05]显著降低.其他他汀组与无他汀组相比,血清NT-proBNP浓度及各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中患者缺血性心衰亚组与非缺血性心衰亚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可作为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策略.

  • 房颤患者小分子RNA组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作者:岳语喃;杨水祥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小分子RNA(miRNA)全基因组表达差异及其可能的调控作用和早期预警价值.方法 15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每组5例,对照组5例健康人.射频消融术前和术中分别取外周血和冠状窦血,提取血浆总RNA,使用microRNA芯片(microRNA v 18.0)进行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微阵列分析,Volcano Plot法获得差异表达niRNAs,并用tMEV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通过mirbase、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分析,并进行RT-PCR的差异表达验证.结果 房颤组冠状窦血与外周血比较有14个miRNAs表达差异显著,其中6个表达上调:即miR-1266、miR-4279、miR-4787-5p、miR-4666a-3p、kshv-miR-K12-6-3p和miR-3150a-5p,8个表达下调:即miR-892a、miR-3149 、miR-3171、miR-3664-5p、miR-3591-3p、miR-4423-5p、miR-4473和miR-574-3p.其中,miR-1266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均明显升高,而miR-3171则显著降低.房颤组与对照组外周血及冠状窦血比较miRNAs表达也有明显差异.结论 房颤患者冠状窦血与外周血比较miRNAs表达均有显著差异,而冠状窦血miRNAs更能反映心脏的代谢与调控状况;血清miR-3171、miR-892a、miR-3149在房颤发生发展早期出现且持续表达差异,有可能成为早期预警诊断的标志物;miR-1266、miR-4279、miR-4666a-3p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房颤的干预靶点.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功能评价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

    作者:张文琼;吴迪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严重进展性的疾病.它包括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这类人群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ACS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因此在ACS的治疗中,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造成的局部血管损伤和斑块破裂,引发血栓瀑布,支架金属表面的生物—血液相容性降低、特殊介入器械造成血管内皮延迟愈合等都是造成ACS患者PCI术后血栓高风险的机制.

  • PPARs激动剂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作者:赵婷婷;王庸晋;曹文君;王治平;燕李晨

    目的 探讨PPARs激动剂吡格列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将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诱导分化为泡沫细胞,然后进行油红O染色,并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变化;再以不同浓度吡格列酮(0 μmol/L、5 μmol/L、10μmol/L、20 μmol/L、30 μmol/L)作用泡沫细胞24h,以30 μmol/L的吡格列酮作用0h、6h、12h、24 h、48 h;后酶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 ①50 mg/Lox-LDL诱导巨噬细胞48 h后分化为泡沫细胞.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吡格列酮作用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③与对照组相比,30 μmol/L的吡格列酮作用6h、12 h、24 h、48 h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PPARs激动剂吡格列酮能够减少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 消融次数对心房组织消融透壁性及肺静脉电隔离性的影响

    作者:尹航;汤敏;姜兆磊;丁芳宝;梅举

    目的 分析不同消融次数对不同厚度的离体猪心房组织消融透壁率及其对肺静脉电隔离的影响.方法 ①40例新鲜猪心用以制备离体心房组织条.将测量后的心房组织按厚度分为<2 mm(n=152)、2~4 mm(n=192)和>4 mm(n=136)三组.每厚度组随机选取一半数量的心房组织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行1次消融,B组行3次消融.消融透壁的指标是消融时该处同时测定的电阻抗>100 ohm.分别记录A、B组每次消融透壁的时间.②成年猪30头,随机分为C、D两组,每组15头.C组消融左侧肺静脉及左心耳各1次,消融右侧肺静脉及右心耳各3次.D组则消融左侧心房结构3次,右侧心房1次.消融前后同步记录左心房及肺静脉电位,并起搏肺静脉视左心房是否被起搏.离体及活体消融线标本均固定后切片,使用Masson染色,镜下观察消融处组织学变化及透壁性情况.结果 离体实验A、B两组透壁率分别为51.3%和98.3%.A组不同心房厚度组间单次消融时间有显著差异.B组同一部位多次消融,消融时间递减.活体实验单次及3次消融后肺静脉电隔离率分别为72.2%和100%.结论 使用国产双极消融装置3次消融显著提高心房组织透壁率及肺静脉电隔离率.

  • 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首发表现的复杂先心病一例诊治经验

    作者:王俊峰;李军;罗丽敏;党书毅;董晓;周明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7岁,浙江温州人,来我市探亲,因“突发胸痛4小时”于2013年10月11日23:30至我市某乡镇医院救治.患者胸痛无明显诱因,部位为胸前区,性质为钝痛,持续性,难以忍受,伴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黑蒙晕厥.查心电图提示“窄QRS波心动过速”,心室率243次/min.予生理盐水100 ml+三磷酸腺苷(ATP) 40 mg静滴及吸氧处理,并呼叫我院120.2h后我院急诊科及心内科医护人员赶至该院时患者症状未缓解.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一例

    作者:林慧;马延峰;夏勇;张磊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少见但却非常严重的机械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急性心梗的早期1~2周,占急性心梗患者1%~3%[1].其预后差,死亡率极高.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心脏辅助装置,能够提高疗效,提高生存率.本病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植入IABP,使患者心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度过危险期,赢得了佳的抢救时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