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吲哚布芬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福生;高东来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吲哚布芬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阿司匹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 2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吲哚布芬组(200 mg/d)和阿司匹林组(100 mg/d),1个月后,观察两组胸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心电图改变.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胸痛明显缓解,心电图改善(P<0.05),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吲哚布芬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吲哚布芬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 早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对择期PCI的大面积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志娟;董平栓;杨旭明;王可;李治国;赵玉伟;靳国青;李转珍;李春燕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大面积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00例,发病12~72 h之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床旁应用IABP 3~5 d.两组均于10~14 d后行冠脉造影及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TIMI)、术后4周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PCI术前TIMI血流 0及1级者少于对照组,TIMI 3级者多于对照组,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择期行PCI的大面积STEMI患者早期应用IABP,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IABP应用宁早勿晚.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韩清丽;高志成;杨荷霞;张建勇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MZ)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接受常规抗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共12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检测血浆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10,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TNF-α和IL-6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可能有强化抗炎作用,可提高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 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脉压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谢莲娜;王丽君;秦颖;王中华;于晓峰;谭红;张军;李红涛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反应变化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阻断剂(ARB)改善高血压患者脉压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65例门诊就诊的无并发症、半年内未用ARB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缬沙坦组33例,常规降压药物+缬沙坦80 mg/d治疗.分组治疗12个月.以动态血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以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血白细胞p22phox mRNA的表达.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外周血白细胞p22phox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收缩压(134.32±14.52)mm Hg比(137.15±12.10)mm Hg,舒张压(82.63±13.96)mm Hg比(77.35±11.38)mm Hg,P>0.05],但脉压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7.39%比11.9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p22phox mRNA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对照组白细胞p22phox mRNA表达较治疗前减少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2),缬沙坦组白细胞p22phox mRNA表达较治疗前减少76%(P<0.01).结论 缬沙坦治疗12个月,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压,抑制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NAD(P)H 氧化酶亚基p22phox mRNA的表达.缬沙坦改善动脉弹性、抗动脉硬化的效应可能归因于其具有的抗氧化作用.

  • 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会玖;袁义强

    目的 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28例症状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确定RVOT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10 000次/24 h.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以起搏标测诱发的QRS波与室性早搏QRS波形态完全相同为消融靶点,后者以早搏时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其中2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2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游离壁.结果 消融即刻成功率92.9%(26/28),其中右室流出道间隔部92.3%(24/26),游离壁100%(2/2).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性期前收缩分别为(16 206±2030)次/24 h和(100±110)次/24 h,P<0.01.随访6~20个月,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症状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 低剂量、大螺距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孙凯;韩瑞娟;马利军;周茂荣;王利军;王志清;赵冬梅;王刚

    目的 评价第二代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fllash spiral)在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从我院接受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1077例患者中,选择房颤患者10例,分别采用HP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flash spiral模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扫描(spiral 模式).Flash spiral模式采集图像时间选择为RR间期的20%~30%成像.结果 10例患者均采用flash模式扫描,其中7例患者图像质量好(评分1分),3例患者有轻度伪影,但可评价血管(评分2分).Spiral扫描中,4例病例右冠状动脉伪影重,为非诊断血管病例,1例回旋支重度伪影.Flash模式扫描有效射线剂量为0.680~1.887 mSv,8例患者低于1 mSv.Spiral扫描有效射线剂量为14.920~21.306 mSv.结论 ①房颤患者采用大螺距flash spiral模式单个心动周期成像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且图像质量优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②由于RR间期不规则,房颤患者flash spiral扫描时必须在下一个R波前完成扫描,需提前采集数据时间(RR间期的20%~30%采集为佳).③房颤患者flash spiral扫描有效射线剂量低于1 mSv.

  • 双向腔肺分流术在复杂先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勇;廖崇先;舒涛;杨谦;单忠贵;邱风

    目的 探讨运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BCPS)治疗复杂先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7例复杂先心病患者,21例在体外循环下,26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BCPS手术.共行单侧BCPS术30例,双侧BCPS术17例.结果 术后围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6.38%.随访35例,有7例术后2年左右进行二期根治手术,2例术后2年死亡,余26例心彩超复查无吻合口狭窄,发绀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对于不能一期矫治的功能性单心室类复杂先心病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手术方法,非体外循环下行腔肺吻合术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早期恢复,还可减少患者的住院开支,是安全、可行且有利的.

  • 妊娠相关蛋白-A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性及PCI术后的变化

    作者:刘志远;李玉东;张金盈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及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变化.方法 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均行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其中24例行PCI术,16例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APP-A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者血清PAPP-A值及在PCI术后的变化,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AMI和UAP组患者PAPP-A明显高于SAP和对照组(P<0.01),但AMI组与U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PP-A水平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PAPP-A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结论 PAPP-A参与了AMI及SAP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与PCI术后再狭窄可能有关.

  • 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

    作者:邹龙;王亮;王晓明;韩志伟

    目的 总结分析30例心脏超声检查射血分数<30%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进行选择性OPCAB手术30例,全部经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射血分数为25~30(25.3±6.1)%.有心梗史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8例、Ⅳ级5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21例、左主干6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完成OPCAB手术,平均远端吻合口(3.6±0.7)个,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例.无死亡病例.有3例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低心排综合征,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保守治疗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室颤,均复苏成功.结论 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祁泽明;张晓燕;方怀天;丁丰熙;孟淑花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CHF组,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38例,心功能Ⅲ级40例,心功能Ⅳ级18例.另外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心功能正常者62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入院第2天采空腹静脉血测定UA、hs-CRP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CHF组UA、hs-CRP和血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比较UA、hs-CRP和血胆红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YHA Ⅳ级患者UA、hs-CRP和血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中UA和血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UA、hs-CRP和胆红素水平升高在CHF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检测慢性心衰患者UA、hs-CRP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 前列地尔和硝酸甘油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比较

    作者:施小山

    目的 比较前列地尔和硝酸甘油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字2=4.5283、4.1142,P均<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SP、SaO2和LVEF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t=2.5623、2.2881和2.3140,P均<0.05).③观察组治疗前后SBP、DBP和HR的波动很小(t=1.9384、1.8871和0.9030,P均>0.05);而对照组却有较大波动(t=6.4965、5.1730和2.1235,P<0.0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字2=4.1142,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降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动脉高压,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疗效优于硝酸甘油,且对体循环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何振波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体外循环(CPB)技术的提高及心肌保护技术的日益成熟,医疗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MICS)技术以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瘢痕隐蔽(尤其符合年轻女性患者的审美要求)、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且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效果好,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主要趋势,并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已逐渐将心脏外科推向新的领域,发展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现就MICS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血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张万流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心内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了迅速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一种有效治疗CAD的手段日益应用广泛,使得缺血事件大大降低,但出血并发症却不断增加.现对PCI患者出血、贫血和输血等情况作一综述.

  • 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及钠电流的作用

    作者:王洪军;李少情;赵明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C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律失常及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ECG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AMI,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的INa.结果 ①CP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室性早搏和室速均明显减少(n=10,P<0.05).②应用CP(20 mg/kg)后与AMI组比较,INa峰值从(-4.82±1.91)nA下降到(-2.56±1.59)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结论 ①C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②CP可显著降低AMI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幅值.

  • 白介素-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ACAT-1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庸晋;王治平;魏武;周胜华

    目的 探讨白介素-1(IL-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200 nmol/L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48 h使其转化为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的表达;巨噬细胞与8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孵育24 h,使之向泡沫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质内脂质沉积;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单核细胞组、巨噬细胞组、泡沫细胞组、泡沫细胞+IL-1组、泡沫细胞+IL-1/Anti-IL1组)ACAT-1的蛋白表达,液相闪烁计数法检测ACAT-1的酶活性.结果 单核细胞株THP-1与200 nM的PMA共孵育48 h后,分化为巨噬细胞,CD14阳性表达率为85.7%;巨噬细胞与Ox-LDL共孵育24 h后,油红O染色胞浆内可见大量吞噬的脂质小滴.与单核细胞组相比,巨噬细胞组、泡沫细胞组和泡沫细胞+IL-1组ACAT-1蛋白表达上调,活性升高(P<0.05),泡沫细胞+IL-1/Anti-IL1组蛋白表达上调及活性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 IL-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ACAT-1蛋白表达及酶活性有上调作用,IL-1单克隆抗体可以拮抗这种效应.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内皮新生因子及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作者:吴铿;何松坚;叶少强;李腾;莫海亮

    目的 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猪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揭示其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时效关系及机制.方法 建造AMI模型猪,共23头,随机分为IABP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2头,对照组11头,体重25.5~33.5 kg,雌雄不限,两组之间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成功制作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第0、1、7、14天免疫荧光法(West-blot)、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BNP、cTnI、CK-MB、VEGF因子;第0、7、14天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第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病理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技术评估血管新生.结果 ①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泵功能及反映泵功能的血清学指标(BN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心肌梗死模型不同时段VEG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清VEGF表达从术后第1天起至第7天持续快速上升,至第7天到达峰值,第14天的VEGF表达仍高于第1天.治疗组各时间点的血清VEGF表达趋势与对照组一致,且第7天和第14天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VEGF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冠状动脉侧支形成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IABP能够促进血管新生,改善侧支循环形成及心功能.其作用可能与通过升高VEGF达到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 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范芳;伊力斯亚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危急症之一.在发生的下壁心肌梗死中,常合并右室梗死,发病时病情重,死亡率高[1],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风险大,术中并发症多.为更好地做好患者术中护理,我们将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应用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是通过制订一套护理工作程序,明确规定工作的具体任务、职责权限、方法及工作流程,所有护士都遵照护理程序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工作[2].现总结回顾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5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中的应用经验,并报道如下.

  •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循证医学评论专家组;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系统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致死致残率.然而近年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患者即使经过大剂量他汀强化降胆固醇治疗后仍面临很高的心血管剩留风险[1],而在2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或)心血管病患者中,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构成心血管剩留风险的主要血脂异常表型[2].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