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

    作者:陆益花;孙瓅贤;严健华;李全;王燕杰;庄勋;张泽峰;范中杰

    目的 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01例,采用中文版SF-36和QOL-35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测量,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资料.按冠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冠脉无明显狭窄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传统危险因素、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问卷得分的差异.对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冠脉病变程度不同分组问,SF-36总分(P=0.04)、生理机能(P<0.01)和社会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35总分(P<0.01)和独立生活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NYHA分级、生活环境、血清肌酐清除率、心梗史、病变支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结论 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患者生活质量得分降低.年龄、性别、NYHA分级、生活环境、血清肌酐清除率、心梗史、病变支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直接PCI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伟光;吴同果;韦建瑞;罗景云;赵强;崔进;郭晓碧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入径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TRA-p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02例[男性73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8.5±11.6)岁]发病在12 h内需接受p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人径(TBA-pPCI)组52例,经股动脉入径(TFA-pPCI)组50例,观察两组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评估术侧桡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处理病变血管支数、病变程度,以及在操作时间、疗效和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FA-pPCI组出血等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TRA-pPCI组(P<0.05). TRA-pPCI组术中有5.8%的患者出现上肢动脉轻度痉挛,但经解痉治疗有效且不需中断PCI操作.术后3个月随访,TRA-pPCI组仅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老年AMI患者,两种入径的pPCI治疗时程和效果相似,但TRA-pPCI组出血等血管并发症少,可作为老年AMI患者PCI治疗时选择的血管途径之一.

  • 阿托伐他汀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观察

    作者:吴志红;刘再宇;白静茹;张青春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高血压患者85例,入院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B组).在常规降压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一次,分别于入院后及6个月时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高频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斑块检出率.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经治疗后hs-CRP[(1.28±1.04)mg/L]比治疗前[(1.97±1.84)mg/L]显著降低;IMP治疗后[(1.03+0.23)mnl]比治疗前[(1.23±0.16)mm]明显减小;斑块检出率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下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改善程度成止比.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炎症反应程度,具有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卓;邹晨;匡希斌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机制及在ACS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5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另设对照组3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所有入选对象血清HIF-1α与VEGF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T-1水平.结果 ACS组HIF-1α、VEGF和ET-1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102.3±20.8)ng/ml、(192.3±32.7)ng/ml、(80.13±15.9)ng/ml比(41.5±21.4)ng/ml、(121.02±22.3)ng/ml、(45.18±13.3)ng/ml和(38.1±17.5)ng/nd、(85.8±19.6)ng/ml、(32.73±8.9)ng/m1](P<0.05);SAP组Hl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和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中的AMI亚组HIF-1α、VEGF和ET-1水平明显高于UAP亚组[(127.6±23.4)ng/ml、(231.5±39.2)ng/ml、(92.36±17.4)ng/ml比(90.2±18.7)ng/ml、(162.4+27.1)ng/nd、(71.52±14.8)ng/m1](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HIF-1α、VEGF和ET-1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相关.HIF-1α和VEGF可能是ACS患者斑块不稳定的标志,而ET-1可能是冠脉内皮损伤的标志.它们在ACS的发展中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置入导线的应用观察

    作者:任晓庆;张澍;浦介麟;王方正

    目的 通过间隔部起搏导线的置入和长期随访资料,观察长期起搏电极性能状况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36例间隔部主动电极置人患者和39例心尖部被动电极置入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两组在置入时和随访时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起搏QRS波群宽度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结果 与心尖部组比较,间隔部组在置人时的起搏阈值较高,起搏QRS波群宽度较小.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在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导线阻抗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心尖部位相比,间隔部长期放置导线性能稳定,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可作为起搏首选置人位点.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抵抗素和P-选择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慧丽;申晓彧;王国风;祝河忠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抵抗素(Resistin)与P-选择素(P-selectin)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02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2例;拟诊冠心病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4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抵抗素和P-选择素水平,同时南我院检验中心统一检测血脂.结果 ①ACS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09±0.78)ng/ml比(3.17±0.35)ng/ml,P<0.05],其中AMI组水平明显高于UAP组[(4.49±0.76)ng/ml比(3.70±0.59)ng/ml,P<0.05].②ACS患者血浆P-选择素明显高于对照组[(129.97±6.72)ng/ml比(80.42±4.75)ng/ml,P<0.05],其中AMI组水平明显高于UAP组[(133.77±6.55)ng/ml比(126.31±4.56)ng/ml,P<0.05].③抵抗素与P-选择素(r=0.43)和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8),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r=-0.45.结论 ①ACS患者血浆抵抗素和P-选择素表达均增加.②ACS患者血浆抵抗素和P-选择素呈正相关.

  • 主动脉夹层54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敏;郭金成;马长生;张立新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对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54例丰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为常见的首发表现,以突发胸背剧痛为主要症状者38例(70.4%).有高血压者48例(88.9%),马凡综合征1例(1.8%),Stanford A型14例(25.9%)、B型40例(74.1%).超声、增强CT和MRI检出率分别为51.8%、100%和100%.结论 突发性胸背痛是主动脉夹层常见的主要症状,高血压是主要病因,超声、增强CT和MRI的联合应用是快速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

  • P-选择素与冠心病持续性房颤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晶;雷长城

    目的 研究血浆P-选择素与冠心病房颤的关系,了解冠心病房颤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方法 冠心病窦性心律患者30例,冠心病持续性房颤患者62例,采用ELISA法测定P-选择素水平,应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冠心病持续性房颤组P-选择素浓度[(25.70±8.40)ng/ml]高于冠心病窦性心律组[(19.03±6.83)ng/ml],P<0.05;②冠心病持续性房颤组中,血栓阳性组P-选择素水平[(32.78±10.45)ng/ml]高于血栓阴性组[(22.80±7.63)ng/ml],P<0.05.结论 P-选择素水平升高可用于预测冠心病房颤患者栓塞事件的发生,为临床早期识别冠心病房颤发生栓塞的高危患者和早期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提供依据.

  • 主动脉夹层早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胡若茜;张晋燕;盖建青

    主动脉夹层系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环状或(和)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主动脉夹层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vsm),现多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aortic dissecting hematoma),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1].该病急性期病死率很高,未经治疗的患者24 h内病死率高达21%,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 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一君;邓勇志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regu-latory T cell,以下简称"Treg")为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独立的T细胞群,约占外周CD4+T细胞的5%~10%,是机体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5年日本学者Sakaguchi等[1]首次报道Treg细胞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群T细胞在免疫病理、移植物耐受、阻止自身免疫反应、肿瘤免疫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ACE2-Ang-(1-7)-Mas轴及其基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前胜;晋学庆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血管、肾脏功能活动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维持血压稳态、水盐平衡及局部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急性心肌梗死与缓慢性心律失常

    作者:王丽君;林海龙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由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症候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的主要并发症,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5%-30%[1].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引起心肌梗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急性心梗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临床救治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作者:黄贵奇;荆全民

    据统计,美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简称心衰)患者已逾500万,每年新增50万[1].老年患者常见的出院诊断是CHF,也是反复住院的常见病因[2].美国对这部分患者花费了巨额的医药费,每年需280~500亿美元.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表明,CHF中至少50%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CHF的症状是由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3].据估计,我国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至少400万.65岁以上患DHF的老年入死亡率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相似,每年约15%.过去20多年SHF的生存率明显上升,DHF的生存率却没有改变[4],DHF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

  • 兔慢性心力衰竭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重构及分子机制

    作者:罗骏;杨向军;陈绍良;葛郁芝;李红霞;刘志华;蒋文平

    目的 观察兔慢性心力衰竭(CHF)心房肌细胞复极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及孔道蛋白mRNA的改变,探讨心力衰竭房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结扎左室支建市兔心衰模型;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兔心房肌细胞L钙通道电流(ICa-L)、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变化;用定量PCR方法测定兔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α1、Kv4.3、钠钙交换蛋白的mRNA表达.结果 心衰组和假手术组兔心房肌细胞ICa-L峰电流密度分别为(-4.79±0.80)pA/pF和(-7.19±1.82)pA/pF(P<0.01),其α1 mRNA表达分别为1.10±0.27(×10-1)和1.73+0.33(×10'-1>)(P<0.01).心衰组与假手术组心房肌细胞的Lto峰电流密度分别为(15.60±1.60)pA/pF和(28.70±2.71)pA/pF(P<0.01),其Kv4.3 mRNA分别为3.13±0.36(×10)和6.30±0.61(×10)(P<0.01);心衰组与假手术组心房肌细胞钠钙交换蛋白mRNA的含分别为2.76±0.60(×10)和1.02±0.14(×10)(P<0.01).结论 兔慢性心力衰竭心房肌细胞ICa-L、Ito电流密度下调,孔道亚单位α1、Kv4.3 mRNA表达减少可能是其机制之一,同时钠钙交换蛋白mRNA的含量增加,可能是导致房性心律失常的原因.

  • 诱导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桂敏;段玉印;杨百晖;魏立;宋怡

    目的 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与移植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兔MSCs,一部分不诱导,一部分经5-氮胞苷诱导使其向类心肌细胞分化;将干细胞移植于兔心肌梗死区.实验动物随机分两组:MSCs组(n=20)心梗后1 h在心梗区域注入MSCs;经诱导组(n=20)心梗后1 h在心梗区域注入经诱导的MSCs.2周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移值细胞是否存活,利用TUNEL法检测植入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MSCs经5-氮胞苷诱导,传代培养2~4周,细胞表达肌钙蛋白T(trponin T),证明MSCs向心肌细胞转化.移植2周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在梗死区组织标本中可见DAPI标记带蓝色荧光的供体细胞核,形态呈椭圆形类似心肌细胞核,并与心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证明移植细胞已存活.利用TUNEL法检测,两组移植细胞均出现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s移植入心肌组织后的凋亡与5-氮胞苷诱导无关.

  • 甲状腺激素对成年犬心房组织学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凌鲲;刘小燕;李凡;代引;高崇瀚

    目的 研究甲状腺激素导致的心房肌组织学重构,从而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房颤发生的组织学因素.方法 健康成年犬腹腔注射优甲乐建立甲状腺功能亢进动物模型.分别于不同时间段观察心房肌形态结构,测定心肌细胞直径,苦味酸天狼星红染偏振光测定胶原亚型.结果 实验组犬给药后组织学检查心肌坏死、空泡变性、纤维化.甲状腺激素导致左右心房纤维化异质改变,左房胶原蛋白合成、胶原容积分数高于右房,胶原组分改变.结论 甲状腺激素导致心房肌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胶原亚型改变,心房组织学显著重构.

  • 冠状动脉多发性心肌桥一例

    作者:苏海;高而立;王士军;宋继柱;陈菊华;金明一;雷加吉;谭雷;王华;王连民;侯义华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19岁,心悸2年,运动后出现胸痛、胸闷,休息数分钟缓解.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X线胸片:心肺无异常,心胸比0.45.超声:左室前壁运动减低.心电图:Ⅰ、Ⅱ、avF、T波倒置,V2~V4ST弓背向上抬高0.1 mV.实验室检查:CK 220 U/L、CKMB 27 U/L.64排冠脉CT:冠状动脉呈右优势型,前降支中远段、第1对角支、回旋支中段、第1钝缘支及分支、右冠后降支心肌桥形成.

  • 心脏术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二例

    作者:张庆祥;李宗虓;李秀勇;靖文斌

    肝素是心脏外科手术和术后ICU期间常规使用的抗凝药,但部分患者会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HIT)[1],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现将我院救治2例HIT患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 主动脉夹层误诊一例

    作者:郭敏;贾志伟;王静;翁艳

    主动脉夹层(AD)是内科急症,首发症状不典型,患者多在急诊科首诊,常涉及多个学科.因其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复杂,容易误诊和漏诊,从而延误治疗,病死率高.我院近期误诊1例,入院70 h死亡,经尸检确诊.现报道如下,并行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腹痛 主动脉夹层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朝晖;万峰;赵鸿;高峰;黄金洪;沈冬焱;宋之明;张凯

    目的 研究分析细胞移植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将同一手术团队在北京多家心脏中心进行冠心病搭桥的患者按照一定入选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同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13例患者(以下称试验组)中,"干细胞移植组"(以下称2合1组)7例,"激光心肌血运重建联合干细胞移植组"(以下称3合1组)6例;同时随访研究作为对照组入选试验的常规冠脉搭桥术治疗患者10例.术前及术后3年均行同位素扫描,用以评价心脏功能和血流灌注及存活心肌情况,比较两组数据差异.结果 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心梗、病理性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位素扫描显示,试验组总的低灌注心肌质量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则有所增加.在这些低灌注心肌中,术后增加的存活心肌含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具体干细胞移植各亚组间比较,3合1组在总低灌注心肌及对梗死心肌比例缩小趋势上都明显优于2合1组,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程度类似.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证实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合1治疗作为一种新型联合治疗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肌钙蛋白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志红;杨建安;周莲英;徐建玲;姬尚义

    目的 观察心肌肌钙蛋白I和T(cTnl和cTnT)与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的变化,比较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差异.方法 连续152例患者在心脏停跳体外循环F行CABG术,年龄39~80(62.5~20.7)岁.每例搭桥1-5支,平均2.7支;平均CPB时间(113±54)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56±31)min.围术期9个时间点取静脉血标本,测定cTnl和eTnT与CK-MB.结果 cTnl和cTnT与CK-MB均于主动阻断钳开放后明显升高,开放后10 h左右达峰值.CK-MB术后5 d恢复至术前水平,而cTnl和cTnT术后10 d才恢复至术前水平.13例围术期心肌梗死(PMI)患者术后各时间点cTnl和cTnT均显著高于无PMI者,术后10 h达峰值,分别为(3.96±1.73)μg/L和(2.97±1.12)μg/L,而且术后10 d仍明显高于正常范围,13例中有7例术后因PMI死亡.而无PMI者无一例因心脏原因死亡.结论 cTnl和cTnT与CK-MB在CABG术后前期的动态变化相似,但cTnl和cTnT高于正常参考值的时间长,对心肌缺血损伤诊断时间窗宽于CK-MB,因此,cTnl和cTnT诊断心肌损伤的晚期敏感性高于CK-MB.围术期cTnl和cTnT的检测是预测CABG术后PMI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 胸腔镜辅助下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作者:王亮;王晓明;员建平

    目的 探讨微创双极射频消融对房颤治疗的效果.方法 1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年龄53岁,尢器质性心脏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气管插管麻醉,非体外循环胸腔镜辅助下双极射频先行右肺静脉环状消融,然后行左肺静脉环状消融,后切割缝合器切除左心耳.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随访1至3个月.房颤转复率90%.复发1例,为房颤6年的患者.结论 微创双极射频消融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房颤方法.

  • 重症冠心病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庾华东;陶凉;陈绪发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莺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回顾性分析268例重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男性131例,女性137例;搭桥数2~6(4.01±0.99)支/人.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二次开胸3例(1.1%),低心排综合征9例(3.4%),应用IABP 1例(0.4%),反复发作房颤22例(8.2%),肺功能不全13例(4.9%);死亡2例(0.7%),其余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合理地选择患者、成熟的手术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尽早应用及术后处理的加强是提高重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 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梁湘源;李伦明;周新明;马伦超;张志刚

    目的 总结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经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194例,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76例、房间隔缺损9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0例.结果 手术顺利,全组无死亡,无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48.7±29.5)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1.4)h,术后引流量(170.5±82.2)ml.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切口隐蔽美观、不破坏胸廓连续性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 婴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89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张向立;王立成;杨斌;陈国锋;李少珂;赵俊涛;王海彦

    目的 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围术期管理要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89例婴儿VSD并PH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本组患儿年龄42 d至12个月(平均7.2个月),体重3.1~9.7 kg(平均6.4 kg),其中轻度PH 28例、中度PH 42例、重度PH 19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1期矫治术.结果 全组围术期死亡1例,重要并发症6例.结论 对于反复肺炎、心衰伴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儿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心肌保护及术后围术期管理至关重要.

  • 第一届心血管论坛暨第七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会议通知

    作者:

  • 稿件攥写要求

    作者:

    关键词: 稿件
  •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优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

    作者:周玉杰

    近年来,对心力衰竭深入研究后发现,大量心衰患者仍能保持相对正常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既往称此类心衰为收缩功能尚存或舒张性心衰.

  • 中国人猝死的病因在哪里?

    作者:李宁

    2009年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病理学论坛突出的亮占是由从阜外医院浦介麟教授和王级月副教授牵头完成的国家973课题内容:中国30年心脏性猝死531例尸检病理学注册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