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行主动脉瓣成形术34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力;王平凡;梁志强;何发明;郑向阳

    目的 总结34例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的经验.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共34例风湿性主动脉瓣患者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2~70(43.1±14.8)岁.成形方法:主动脉瓣交界切开6例,交界切开并纤维增厚结节切除6例,单纯纤维增厚结节切除2例,瓣膜心包延伸术2例,瓣叶小体修复术4例,瓣叶交界折叠6例,瓣叶交界折叠并夹闭环缩术6例,瓣膜楔形切除术2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5.9%,其中低心排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26例无反流,8例轻度反流.结论 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掌握好成形的指征,选择恰当的成形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王绍欣;何海超;王宏运;董平栓;李转珍;杨旭明;杨喜山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50例AMI患者发病后6 h以内(PCI术前),发病后9 h、12 h、24 h、48 h血浆H-FAB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将AMI患者分为死亡组、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患者血浆H-FABP浓度为(35.13±5.72)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1.4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亚组中无并发症组患者血浆H-FABP浓度在发病后4~6 h达高峰,12~24 h恢复到正常范围;而并发症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浆H-FABP浓度在各个时间点都高于无并发症组,而且峰值延迟、持续不降并有增高趋势.三组的组间、不同时间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是AMI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生化标记物,对AM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AMI患者血浆H-FABP峰值延长甚至持续升高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各种并发症对心肌细胞的持续损伤有关,H-FABP浓度的动态变化对AMI患者危险分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一楠

    目的 探讨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片剂和非诺贝特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22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12例,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联合治疗组114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和非诺贝特胶囊(200 mg/d)共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项血脂参数的变化、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除阿托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0.99±0.27)mmol/L比(0.95±0.24)mmol/L,P>0.05]外,两组患者各项血脂参数如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阿托伐他汀组:(4.22±0.46)mmol/L比(7.18±0.52)mmol/L,(2.76±0.34)mmol/L比(4.46±0.43)mmol/L,(3.05±0.44)mmol/L比(3.81±0.48)mmol/L;联合治疗组:(3.43±0.42)mmol/L比(7.15±0.50)mmol/L,(2.18±0.31)mmol/L比(4.44±0.42)mmol/L,(1.62±0.31)mmol/L比(3.85±0.51)mmol/L;P均<0.05],但联合治疗组TG、TC、LDL-C降低的幅度和HDL-C升高幅度较大[(3.05±0.44)mmol/L比(1.62±0.31)mmol/L,(4.22±0.46)mmol/L比(3.43±0.42)mmol/L,(2.76±0.34)mmol/L比(2.18±0.31)mmol/L,(1.23±0.30)mmol/L比(0.99±0.27)mmol/L,P均<0.05],达标率更高(69.6%比13.4%,83.3%比71.4%,80.7%比67.9%,49.1%比9.8%,P均<0.05),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和非诺贝特胶囊(200 mg/d)联合应用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吸烟对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薛书峰;娄书花;金军;张守彦;楮雯

    目的 观察吸烟对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513 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男性患者,根据是否吸烟及吸烟指数(SI)随机分为4个组:A组为不吸烟组,B组SI<200,C组SI 200~400,D组SI>400.比较各组患者PCI术后即刻心肌灌注指标和1年后左心室重构、心功能变化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男性吸烟患者心肌灌注指标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和1 h内心电图ST段回落两项指标均比不吸烟组患者差(P<0.01).随访1年发现吸烟患者左心室重构、心功能变化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不吸烟组差(P<0.01),且吸烟指数越大趋势越明显.结论 男性吸烟的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直接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灌注较差,进而影响心功能,增加患者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作者:薛鸿群;陈亚君;侯爱琴

    目的 观察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0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予口服盐酸曲美他嗪20 mg,3次/d,联合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片、长效硝酸脂类、辛伐他汀等治疗;对照组51例,予口服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片、长效硝酸脂类、辛伐他汀等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均减少,心电图得到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曲美他嗪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 7例心脏畸形合并胸廓畸形的电视胸腔镜一期手术治疗

    作者:张建卿;李洪强;崔聪;卢伟;吴俊涛;程云阁;肖明第;王改非

    目的 总结完全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下行心脏畸形合并胸廓畸形矫治术7例的经验,探讨胸腔镜在心脏畸形合并胸廓畸形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行胸腔镜下房缺修补术合并漏斗胸3例,室缺修补术合并漏斗胸3例,室缺合并鸡胸1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5~16.0岁,体重15~41 kg.结果 术中无扩大切口,无二次开胸止血,手术时间3.5~6.0 h,平均4.7 h,体外循环时间50~81 min,平均48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0~61 min,平均42 min.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心脏畸形复合胸廓畸形在胸腔镜下或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安全、可行.

  • 中老年人群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增高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杜国峰;张志敏;向文海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增高的发生率及其与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入选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50~80岁的中老年人,检测AASI并调查其一般资料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AASI增高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AASI增高的发生率为14.7%(138/940),其中男性为12.1% (63/520),女性为17.8%(75/420).AASI增高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是女性、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史.结论 AASI增高与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血管病危险人群的一种无创、简单筛查手段.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电解质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丽君;金鑫;李波;解泽宙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电解质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行PCI病例113例,术前及术后次日均行电解质检测;术后24 h心电监测.结果 术后血钠、氯水平无明显变化,血钾水平多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低钾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结论 PCI术后常可出现低钾血症,其较易导致心律失常.

  • 高中毕业生心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蔺笑萍;杜光;李仕颖;夏磊;胡星文;于丽娜

    目的 分析高中毕业生心电图检测结果,以加强对高中毕业生的卫生宣传,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同时为学校卫生健康工作提供部分参考依据.方法 对城市2486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平静心电图检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约8.1%的受检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ST-T改变99例、心律失常82例、电轴偏移16例、右室大5例、右位1例.结论 高中毕业生要增强身心健康,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定期检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心血管系统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医学干预.

  • 体外循环自体血预充技术对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郑理玲;廖崇先;陈宏伟;吴伟平;孙少芳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对全身炎性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32例非急诊手术首次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冠脉搭桥的患者,依性别(男女比例)、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BSA)和射血分数(EF)进行配对后分为两组:自体血预充组(16例)和经典预充组(16例).自体血预充组:用1250 ml晶体液和8000 IU肝素预充,体外循环开始前先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置换出大部分初预充液,置换过程中严密监视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 mm Hg以上.整个过程依患者血流动力学耐受程度决定.经典预充组:1250 ml晶体液和8000 IU肝素预充.两组患者心肌保护均采用Calafiore温血停跳液灌注,体外循环中保持温度35.0 ℃~35.5 ℃,流量 2.5~2.8 L·min-1·m-2.所有患者按标准手术步骤进行手术,先完成全部远端吻合口后,开放升主动脉再逐一完成近端吻合.平均体外循环时间64 min,阻断升主动脉时间37 min,平均每例搭桥3.0支.手术结束前将体外循环系统中余血全部回输给患者.结果 自体血预充组平均置换出(885±161)ml的初预充液,患者体外循环中、手术结束时、术后6 h、术后1 d的HCT水平均明显高于经典预充组(P<0.05).90%自体血预充组患者围术期免于输血,而经典预充组患者未输血比例为68%.患者体外循环结束和体外循环后6 h动脉血IL-6水平低于经典体外循环组(P<0.05).经典预充组患者体外循环开始和结束时IL-8、TNF-α水平高于自体血预充组(P<0.05).结论 体外循环应用自体血预充技术能减少血液稀释,减少围术期输血量,一定程度地抑制IL-6、IL-8和TNF-α炎症介质的升高.

  • 小外径球囊代替保护导丝完成冠脉分叉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飒;王慧峰;周文燕;佟秋艳;郭晓晶;王与章

    目的 比较小外径球囊与传统保护导丝,预留于分支血管完成冠脉分叉病变支架置入术的效果.方法 比较53例冠脉分叉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放置保护导丝于分支内,完成主支内球囊预扩,支架置入,交换导丝后主支与分支球囊对吻;B组(27例)放置小外径球囊于分支内,低压力打开球囊下,同样完成主支支架置入及交换导丝后主支与分支球囊对吻.比较两组间分支闭塞的发生率、分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及完成交换导丝和球囊对吻的时间.结果 A组3例(11.5%)发生分支闭塞;B组0例发生分支闭塞,P<0.05.分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A组7例(26.9%),B组2例(7.4%),P<0.05.完成交换导丝和球囊对吻的时间,A组(45.0±12.3)min,B组(12.0±10.3)min,P<0.05.结论 利用小外径球囊代替保护导丝放入边支或重要分支,低压力打开球囊,完成冠脉分叉病变主支支架置入,可以明显减少边支的丢失,预防分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同时交换导丝及球囊对吻顺利,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心脏瓣膜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

    作者:唐杨烽;李莉;徐激斌;韩林;陆方林;郎希龙;宋智钢;邹良建;徐志云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3674例心脏瓣膜术后9例发生持续性Ⅲ°AVB并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脏病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2例(其中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1例,先天性房室管畸形1例(既往有心脏手术史),二尖瓣脱垂及非对称性肥厚性心肌病各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4例、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1例、Bentall术1例、左室流出道疏通及二尖瓣置换1例.结果 本组9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Ⅲ°AVB 7例,术后24~48 h出现Ⅲ°AVB 1例,术后4年出现Ⅲ°AVB 1例.出现Ⅲ°AVB持续时间超过2~3周不能恢复者,均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其中采用DDD起搏器4例、VVI起搏器5例.无晚期死亡患者.结论 心脏瓣膜术后出现Ⅲ°AVB大多发生于术后早期,与手术部位有一定关系.术中注重心脏瓣膜结构与房室结及传导束的解剖关系,是预防术后出现Ⅲ°AVB的关键.Ⅲ°AVB持续时间超过2~3周者需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

  • 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晋亮;孙建辉;柯海燕;邵山;杨晓宇;陈勇俊

    目的 评价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本院确诊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7 d;另一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3~7 d.观察两组治疗30 d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 磺达肝癸钠组与LMWH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再发Q波性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磺达肝癸钠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LMW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而磺达肝癸钠还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

  • 心血管疾病在治疗中的一些困惑

    作者:胡翠芬;木台力甫·莫拉吾提

    在人类跨入21世纪,心血管疾病给全球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各地专家收集并分析了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的死亡率高.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以代谢为特点的危险因素(肥胖或超重、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升高.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高的疾病.目前,我国有约2.3亿高血压患者,而血压控制不良及增高的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及事件发生的不良影响,极大地损害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

  • 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细胞钙电流的作用

    作者:赵明;李少情;肖努干;王洪军;于影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CP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细胞钙电流的作用.方法 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开胸前5 min实验组大鼠舌静脉注射剂量为20 mg/kg CPS溶液50 μl.设正常对照组、AMI组及CPS实验组.行血流动力学检查,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L型Ca2+电流(L-Ica)的作用.结果 ①应用CPS 20 mg/kg后与AMI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n=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7).②应用CPS 20 mg/kg 后与AMI对照组比较,L-ICa由给药前的(0.34±1.13)nA增加到给药后的(0.46±0.76)nA(P<0.01,n=7).结论 CPS可以明显改善AMI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可以增加AMI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幅值.

  • 钙拮抗剂合心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永洪;宋道岭

    目的 观察合心爽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28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单纯胆固醇喂饲组(CHOL)、维生素D3组(CHVD)(胆固醇喂饲+维生素D3 50 000 U/kg,im,每2周1次)及合心爽组(CHDL)(胆固醇喂饲+合心爽100 mg·kg-1·d-1)4组,分别于第15、45、84天对比检测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浓度变化,实验12周结束后对比观察各组间胸主动脉组织钙含量和主动脉组织AS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各组主动脉钙含量与AS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与CHOL组指标进行比较,CHVD组主动脉钙含量、血LPO含量、AS病理损伤指数均较高(均P<0.01),而血SOD、CAT活性则较低(均P<0.01);CHDL组LPO含量、AS损伤指标明显低于CHOL组(均P<0.01),SOD、CAT活性反而高于CHOL组(均P<0.01).结论 AS病理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组织钙含量的增加有关.合心爽能够抑制AS的形成,减少动脉壁钙含量,并可提高血清SOD、CAT的浓度.

  • 外科手术治疗膜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报告

    作者:胡晓鹏;潘世伟;孙寒松;蒋世良;徐仲英;胡海波

    近年随着封堵器材的不断改进,膜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成为外科手术修补膜周VSD的一种重要替代方法.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是膜周VSD封堵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道膜周VSD介入治疗后CAVB的发生率为1.9%~5.3%[1-4],高于外科手术[5].

  • 急性肺动脉栓塞典型心电图演变一例

    作者:翟宝伟;宋磊;曹学卉

    肺动脉栓塞是指体静脉或右心系统栓子脱落,随血液漂流阻塞肺动脉或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它具有漏诊率、误诊率和病死率高的三大特点,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检出率也逐年增高[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因长期慢性缺氧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红细胞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在心功能下降导致活动减少时,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从而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COPD已成为肺动脉栓塞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3]。

  • 普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作者:贾美轩;黄淑田;张丽娜;尹慧娟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发挥作用,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炎症、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非调脂作用[1].目前临床上他汀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肝功异常和横纹肌溶解症.后者虽然罕见,但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值得关注.本文报告1例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急性横纹肌溶解症.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肺动脉高压及心包积液一例

    作者:黄猛珣;王联发;章帮助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临床症状多样,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病变累及心血管系统,少数患者可发生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我们收治了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干燥综合征致肺动脉高压及心包积液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瑞替普酶在STEMI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瑞替普酶在STEMI溶栓的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1 前言溶栓治疗通过溶解动脉或静脉血管中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组织和器官的血流灌注,大程度减轻心肌坏死,达到减轻患者症状并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早期,证实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原因[1],随后展开了一系列有关抗栓及溶栓治疗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