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方法探讨

    作者:李宗虓;刘晓程;何国伟;靖文斌;刘立新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置换的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间断全层缝合主动脉壁置换主动脉瓣的手术方法 .术中均可见主动脉瓣赘生物,瓣叶裂,穿孔,主动脉瓣环水肿,主动脉内膜断裂,瓣周脓肿形成.切除病变主动脉瓣,清除坏死组织及赘生物,以碘伏涂抹主动脉根部并浸泡机械瓣膜及换瓣线,游离主动脉根部至瓣环水平,避免损伤冠状动脉,带垫片换瓣线自主动脉壁外进针,垫片置于主动脉壁外侧,16~20针间断缝合,机械瓣环上打结,置换机械瓣膜.结果 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3个月至1年随诊,预后良好.结论 间断全层缝合主动脉壁置换主动脉瓣方法 可以预防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减少瓣周漏的发生,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

  •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呼吸系统围术期的护理

    作者:王明艳

    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二尖瓣病变有效的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二尖瓣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多数存在呼吸储备功能不足,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妥善的呼吸系统围术期护理是减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我院2005年3月到2008年6月,行二尖瓣置换术6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PCI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柴志勇;刘琳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6例确诊的准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试验组人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PCI术前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量80 mg,至手术前2 h再给予40 mg,此后继续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检测患者血脂、肝肾功能、肌酶,比较两组用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后,ACS患者的血浆TC、LDL-C、T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血浆肌钙蛋白(Tnl)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ST、ALT、CK、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安全可靠,血脂达标率高,剂量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并且可明显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65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丹;陶凉;吴向阳;陈瑾

    目的 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TOF)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65例成人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术,其中44例采用跨瓣环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8例仅行右心室流出道扩大补片,13例疏通流出道后直接缝合右室切口.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率3.1%(2/65),死亡原因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其余并发症包括室缺残余漏1例,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未安装永久起博器,心包积液1例,胸腔积液3例,肺不张3例,肺部感染2例,肾衰竭2例(行血液滤过治疗后,1例恢复1例死亡).随访3~55个月,平均16.6个月,存活63例,心功能I级48例(75%),心功能Ⅲ级15例(25%).结论 彻底矫正畸形、加强心肌保护、避免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加强术后管理,成人法洛四联症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38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剥脱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李波;邓劲松;张日英;韦华;李家胜

    目的 总结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的麻醉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的麻醉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麻醉平稳,无麻醉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毕安全转运至重症监护病房.结论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全身情况及心功能差,充分的术前准备、平稳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良好的容量控制及强心利尿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 脑钠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作者:曾小茹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脑钠肽(BNP)水平与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以了解BNP能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了解BNP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180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中BNP水平,同时测定18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BNP的差异和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BNP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P<0.01);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BN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与BNP水平密切相关,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能预测其并发冠心病的风险,还能根据BNP水平协助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分型.

  • 食管调搏作为临时起搏器治疗心跳骤停53例临床分析

    作者:卢永萍;冯艳;潘颖;王菊文;王曼

    食管调搏(TEP)对室上速的诊断和治疗作用大家非常熟悉,也常见有人报道,但TEP作为临时起搏器抢救突发心跳骤停患者却十分罕见.本研究就此问题探讨TEP的临床应用价值.

  • PCI术前早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解金红;刘鹏;关怀敏;闫继锋;汤建民;卢长青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应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40 m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实行直接PCI的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组46例,对照组40例.成功的PCI术前及术后即刻采用TIMI血流分级评价梗死相关心外膜冠脉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判断心肌和微血管灌注情况,间接反映微血管功能.记录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s)的发生率及瑞舒伐他汀的肝毒性和肌毒性发生情况.结果 ①PCI术后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的TMPG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14,P<0.001;X2=8.348,P=0.039),但瑞舒伐他汀组TMPG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X2=8.374,P=0.039).②随访的30 d内,共19例患者发生MACE,占22.1%,其中瑞舒伐他汀组6例,占13.O%,对照组13例,占32.5%(X2=4.706,P=0.030);瑞舒伐他汀组内PCI术后TMPG 3级的患者发生MACE 3/27例,而对照组6/14例(11.1%比42.9%,X2=5.423,p=0.029);达到TMPG 3级的患者,对照组发生MACE的危险度大约为瑞舒伐他汀组的3.857倍(RR 3.857,95%CI:1.131~13.149).③随访期间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均无肌毒性和肝毒性事件发生.结论 直接PCI术前早期应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40 mg)对改善AMI患者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是安全有效的.

  • 法舒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心脏X综合征疗效比较

    作者:赵明;于影;杨焱

    目的 观察应用法舒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的疗效.方法 49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接受法舒地尔(24例)或地尔硫卓(25例)治疗,随访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情况并复查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以及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用药3个月后两组胸痛例数及大ST段压低幅度明显减少,ET-1水平明显下降,CFR及NO水平明显升高,运动总时间、ST段压低1 mm时间明显延长(P<0.01,P<0.05).与地尔硫卓组相比,法舒地尔组胸痛例数及大ST段压低幅度明显减少(均为P<0.05),ET-1水平明显下降(P<0.01),CFR及NO的水平明显升高(均为P<0.05),运动总时间、ST段压低1 mill时间明显延长(P<0.01,P<0.05).结论 法舒地尔与地尔硫卓均能改善CSX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及CFB,且法舒地尔较地尔硫卓更为有效.

  •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和血清白介素-18的变化

    作者:魏天辉;赵施竹

    目的 观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和血清白介素-18(IL-18)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溶栓组于溶栓即刻,溶栓后2、4、6、8、10、12 h测定血中CT-1和IL-18浓度,未溶栓组于症状出现后2、4、6、8、10、12、14 h测定血中CT-1和IL-18浓度;同时测定血清cTnI的浓度.结果 ①AMI患者IL-18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升高时间早于cTnI升高的时间(P<0.01);AMI患者C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升高时间早于cTnI及IL-18升高的时间(P<0.01).与cTnI相比,CT-1和IL-18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尤其是发病早期患者血中尚不能检测到cTnI,而CT-1和IL-18水平即明显升高.②溶栓后4、6、8 h,再通组CT-1和IL-18浓度显著高于未再通组(P<0.01),未再通组CT-1和IL-18浓度与未溶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AMI患者血清中很早即可测到较高浓度的CT-1和IL-18,且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时间早于cTnI升高的时间,故认为CT-1和IL-18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②溶栓后4、6、8 h,溶栓再通组可检测到明显升高的CT-1和IL-18,故认为CT-1和IL-18可以作为判定AMI溶栓治疗是否再通的指标之一.

  • N-乙酰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聂红霞;唐伟敬;齐共海;刘竹君;江玉山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由L-半胱氨酸加上乙酰基形成,是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前体.在临床上,它主要作为一种黏液溶解剂用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对该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它在治疗心脏病等很多疾病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作用.现就NAC作用机制及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糖尿病合并的正常高值血压不容小视

    作者:贾建峰;鹿育萨

    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C2 7)将血压120~139/80~89 mm Hg定为"高血压前期".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血压120~139/80~89 mm Hg定为"正常高值血压".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前期要降压治疗.很多研究证实,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广(约占全部人群1/3),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传统的危险因素和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尿酸等)和靶器官损害(尿微量白蛋白等),容易发展为高血压和导致心血管损害.有人主张将血压水平130~139/85~89 mm Hg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

  • 高密度脂蛋白抗炎症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胥良;苏津自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初是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发现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Gordon 等[1]和Miller等[2]分别报道了高密度脂蛋白和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其中研究清楚的也是大家普遍认为重要的就是HDL能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随着这几年HDL研究的进展,大家发现HDL不但具有RCT的功能,还能发挥很强的抗炎症作用,而且它的抗炎症作用也在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HDL的抗炎症功能特别是在AS过程中的抗炎症功能做一综述.

  • 心律不齐、心率过快患者冠状动脉CT检查的研究进展

    作者:邸杰;祖德贵;邹阳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率有不断升高趋势,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虽然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其费用较高,具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因此临床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64层螺旋CT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的、新的筛选手段,可以诊断和发现冠脉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2].64层螺旋CT虽然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但仍会受到心率过快及心律不齐的影响.让心律不齐、心率过快患者成功接受检查,达到较好的诊断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急性缺氧状态下苦菜总黄酮对心脑的保护作用

    作者:卢新华;李石旺;何军山

    目的 探讨急性缺氧状态下苦菜总黄酮对心、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小鼠急性缺氧装置,测定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并测定小鼠心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苦菜总黄酮可使小鼠的耐缺氧作用明显加强,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苦菜总黄酮可使心脑SOD的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而MDA的含量随着剂量增加而减少.随着苦菜总黄酮剂量的增加,心肌组织中NO的含量减少越明显;低、中和高剂量均明显降低脑中NO的含量.结论 苦菜总黄酮在急性缺氧状态下对心、脑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降低MDA、NO含量有关.

  • 山莨菪碱对兔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作者:丁超;傅向华;赵玉英;张莉;薛玲;李俊峡

    目的 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研究山莨菪碱对兔在体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Ib的影响,探讨山莨菪碱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 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组(I-R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开放120 min),山莨菪碱治疗组(Ani组,手术前1 min动物耳缘静脉注射山莨菪碱5 mg/kg)和假手术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血管).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采用酶解的方法 分离缺血部位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10.结果 与I-R组比较,Ani组兔室速、室颤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下降,其心律失常的评分明显低于I-R组(2.6±0.7比3.6±0.8,P<0.05).对照组、I-R组和Ani组I10电流密度(+60 mV时)分别为(17.41±3.13)pA/pF(n=15)、(9.49±1.91)pA/pF(n=11)和(16.55±2.86)pA/pF(n=10),I-R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Ani组与I-R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 山莨菪碱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缺血再灌注后I10明显下降,山莨菪碱预处理可使下降的I10上调,逆转电重构,可能为山莨菪碱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细胞学离子机制.

  •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阳性孕鼠模型的制备

    作者:郑荣华;王澎;张苏丽;卫小红;杨丽红;燕子;张熙;刘慧荣

    目的 制备抗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抗体阳性的孕鼠模型,为先兆子痫疾病的自身免疫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工具.方法 以合成的人AT1R细胞外第二环肽段(AT1R-ECII)为抗原主动免疫雌性Wistar大鼠,待雌鼠体内抗AT1R抗体达高峰后,将其与正常雄鼠(未免疫)交配,从而建立抗AT1R抗体阳性的孕鼠模型.用SA-ELISA法检测孕鼠妊娠中期血清中抗AT1R抗体的水平、免疫球蛋白类型及亚类.结果 免疫雌鼠体内抗ATR抗体滴度在4周时明显升高,8周时达高峰(A值为2.89±0.21,同期对照组A值为0.44±0.06,P<0.01);与正常雄鼠交配怀孕后14 d时,免疫孕鼠血清中的抗AT1R抗体仍维持高滴度.该抗体属于IgG类免疫球蛋白,而非IgM及IgA类,在大鼠IgG的4个亚型(IgG1、IgG2a、IgG2b和IgG2c)中,该血清抗体主要属于IgG2b亚型(A值为0.32±0.04,同期对照组A值为0.08±0.01,P<0.01),尚有极少部分属于IgG2a亚型(A值为0.103=0.01,同期对照组A值为0.07±0.01,P<0.05).结论 用主动免疫法可使孕鼠体内产生高滴度的抗AT1R抗体,且该抗体的亚型与先兆子痫患者体内的AT1受体自身抗体(AT1-AA)具有良好一致性,所以该造模方法 可以作为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先兆子痫的一种工具.

  • 重组中期因子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及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的影响

    作者:刘敏;沈小梅;李春霞;张巨艳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中期因子(MDK)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作用及对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3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ham,8只)、心肌梗死组(MI,12只)和心肌梗死+人重组中期因子干预组(MI+MDK,12只).造模成功后1 μg/200 g人重组中期冈子在梗死周围分5点注射给药.4周后,所有大鼠行血流动力学、PⅢNP、微血管、胶原的测定及心脏标本的病理学分析.结果 与MI组比较,MI+MDK组的SBP、MAP、LVSP和±ap/dtmx显著增高,而LVEDP显著降低(P<0.01);血清PⅢNP值显著增加(P<0.01).病理标本分析:与MI组相比,MI+MDK组梗死区中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加,非梗死区中显著减少;MI+MDK组有更多新生血管出现(P<0.05);MI+MDK组炎细胞浸润、梗死面积、心肌肥大程度、心室重量明显减轻(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早期应用MDK能发挥血管形成和胶原刺激的作用,对延缓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发挥重要的作用.

  • 以晕厥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贾建国

    2009年11月我院收治了一例以晕厥为主要症状并发室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除颤、扩冠、溶栓及安置起搏器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晕厥 心肌梗死
  • 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增加肾损害的研究

    作者:郭琼;王瑞英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其他高血压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静息心率增加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对320例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其静息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BUA)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按BHR分为RHB 1组(≤69次/min)、BHR 2组(70~79次/min)和RHR 3组(≥80次/min).结果 高血压患者TG(r=0.152,P<0.05)、TC(r=0.152,P<0.05)、LDL-C(r=0.230,P<0.05)、FPG(r=0.201,P<0.05)、hs-CRP(r=0.410,P<0.001)、BUA(r=0.390,P<0.05)、MAU(r=0.122,P<0.01)随RHR的增加而增加(P<0.05,P<0.01);HDL-C随RHR的增加而减少(r=-0.510,P<0.05).结论 1级高血压患者TG、TC、LDL-C、HDL-C、FPG、hs-CRP、BUA、MAU与RHR相关.RHR增加是1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海霞;黄淑田;张妍芳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另入选正常体检者60名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血压、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和肝功能、肌酸激酶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高血压患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压、血脂、hs-CRP水平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及Hs-CRP水平.

  • QT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桂花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QTd)的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126例EH患者,其中72例伴左室肥厚(LVH),54例左室正常;健康对照组40名.所有患者均进行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测定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QT离散度与左室正常组、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正常组QT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时QT离散度增大,表明QT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及时逆转左室肥厚,降低QT离散度对预防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春翠;陈彩辉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5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为A组,57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为B组,均给予培哚普利治疗,2、4、6周末测血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血脂及血糖.结果 6周后A组显效率47.2%,总有效率79.3%,B组显效率50.9%,总有效率7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6周末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末与治疗前比较,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血脂及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A组9.1%,B组7.2%.结论 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降压疗效好且安全.

  •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作者:刘恒亮;刘洋;刘灵芝;耿国英;毛磊;吴雷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方法 测量健康体检首次确诊的高血压患者(30例)与正常对照组(30名)的血压、血糖、血脂和脉搏波速度;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重复测量上述指标,前后对比分析脉搏波速度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154.3±9.1)mm Hg]、舒张压[(103.1±6.9)mm Hg]和脉搏波速度[(1989.6+198.7)cm/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8.5±13.6)ram Hg、(68.3±8.9)mm Hg和(1226.3±172.6)cm/s](P<0.05);总胆固醇(4.98±0.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0.58)mmol/L]和血糖[(5.02±0.45)mmol/L]与对照组[(4.87±0.26)mmol/L、(3.09±0.69)mmol/L和(4.98±0.97)m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154.3±9.1)mm Hg比(121.6±10.4)mm Hg]、舒张压[(103.1±6.9)mm Hg比(68.3±7.5 mm Hg]和脉搏波速度[(1989.6±198.7)cm/s比(1412.5±181.7)cm/s)]显著下降(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速度,改善动脉顺应性.

  •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蔡建新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10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80~160 mg/d,观察组口服缬沙坦80 mg/d及苯磺酸氨氯地平5~10 mg/d.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静息状态下的血压、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和血肌酐.结果 观察组降压疗效及UAE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安全有效,且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