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文斌;唐其柱;马振国;李金;徐斯驰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93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n=142)和非冠心病患者即对照组(n=51).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阳性组(n=45)和严重组(n=97).纳入患者均检测GGT、血脂等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清GGT水平显著升高[(36.09±17.92)U/L比(20.43±12.57)U/L,P<0.05];随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其血清GGT水平呈升高趋势[对照组(20.43±12.57)U/L,阳性组(31.45±13.04)U/L,严重组(38.24±19.46)U/L],各组间GG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6.101,95%CI1.152-32.328,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GGT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病变分析

    作者:王建刚;席建堂;赵志明;赵小奎;张辉;邹勇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11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阵发性房颤42例(阵发性房颤组)、非阵发性房颤68例(非阵发性房颤组).收集患者心脏超声断面图收缩期左心房前后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LAD为(36.2±5.3)mm,非阵发性房颤组LAD为(38.1±4.8)mm,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LVEF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与血压、年龄及LAD相关.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可出现显著的左心房扩大.年龄、高血压、左心房扩大均为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刘志平;王坚;李淑珍;郭俊晓;朱宪明;赵龙;张玉龙;李育敏;任杰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共有507例先心病患者施行介入治疗.将其中需经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并分析其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507例先心病患者中发生封堵伞脱落5例、急性心包填塞3例、输送鞘管至左房顶破裂1例.介入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7%(9/507).其中房间隔缺损(ASD)组的并发症为0.18%(5/276),包括封堵伞脱落4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卵圆孔未闭(PFO)组的并发症为1.76%(3/17),包括急性心包填塞2例、输送鞘管至左房顶破裂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组为33.33%(1/3),为1例封堵伞脱落.紧急开胸手术占1.38%(7/507),在介入手术室心包置管引流占0.39%(2/507).其余动脉导管未闭PDA组118例、室间隔缺损(VSD)组78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11例、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2例、冠状动脉瘘栓塞术组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应警惕封堵伞脱落、急性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一经确诊,需积极心包引流或外科手术治疗.

  • 射频消融手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

    作者:赵渊;陈宗宁;杨松生;尹浩;黄飞;茶丽珠;和清华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手术(RFCA)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因PSVT人住我院心内科并行RFCA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4.1±9.3)岁,入院时PSVT平均病程(20.1±15.9)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并按年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一般健康状况(GH,57.9±14.3比35.8±15.7)、生理机能(PF,92.0±22.6比71.5±17.6)、生理职能(RP,55.7±34.6比29.4±20.3)、情感职能(RE,75.5±37.3比27.7±25.4)、社会功能(SF,79.6±15.4比61.9±20.7)、躯体疼痛(BP,74.9±10.6比62.7±6.5)、精力(VT,75.6±17.5比52.2±24.4)及精神健康(MH,89.6±21.4比71.2±30.9)等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进行对比,青年组(<45岁)GH、RP、VT评分明显高于中老年组(≥4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性别进行对比,女性组GH、RE评分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CA能够显著改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青年及女性改善程度较为显著.

  • 调控离子通道蛋白的miRNA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前后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王伊然;崔淯夏;李龙;苏迎;岳语喃;杨水祥

    目的 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对房颤离子通道蛋白和离子流重构的影响和调控作用,寻找可能的miRNAs调控干预靶点,为房颤的预警干预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3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各10例),健康体检者1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取外周血,使用miRNA芯片进行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微阵列分析,Real-time PCR对调控离子通道蛋白的主要miRNAs表达差异结果进行验证,通过mirbase、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分析.结果 主要参与调控离子通道蛋白SCN5A、CACNA1C、KCNA5、KCNH2、KCNE1、KCNQ1、KCNJ2、KCNC4、KCND3、KC-NN3、HCN1、HCN3和HCN4的miRNAs共21个.射频消融术前房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房颤组与自身术前比较,这些miRNAs表达亦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miR-1266等5个miRNAs术前表达上调,术后明显下调,仅miR-3664-5p术后较术前进一步下调,其余15种miRNAs均术前表达下调,术后显著上调.调控外向型钾离子通道(如KCNA5)的miRNA手术前后调控趋势一致,调控幅度较大.结论 外向性K+离子流增多在房颤电重构中可能起主要作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对房颤的电重构起到了离子流再平衡和逆重构的作用.调控多个离子流的miR-1266等miRNAs,有可能成为未来房颤干预的靶点.

  • 心衰超声指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何俊;戴海龙

    目的 探讨心衰超声指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符合诊断标准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Ⅰ、Ⅱ、Ⅲ、Ⅳ级;另取40例门诊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门诊体检者进行心衰超声指数评分,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纽约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门诊体检者和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分别为0、1.43±0.87、2.15±0.96、3.27±1.02、5.46±1.43,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体检者和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纽约心功能分级越严重,心衰超声指数越大(P<0.05).结论 心衰超声指数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纽约心功能分级具有相关性,心衰超声指数可用于评价与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 超选择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

    作者:唐良秋;梁家荣;陈云宪;张晓静;徐新;陈宝峰;陈锦峰;孙维倩;刘素芳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超选择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及联合血栓抽吸对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粤北人民医院STEMI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10)和对照组(n=100).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发病12 h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冠脉口注射替罗非班后进行血栓抽吸,再放置药物支架;试验组通过抽吸导管超选择冠脉闭塞处注射替罗非班后进行血栓抽吸,再放置药物支架.主要观察指标为PCI术后即刻造影结果(TIMI帧数)、术后90 min完全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峰值、cTnI峰值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风险.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未见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分别是[(29.25±10.22)s比(37.46± 11.32)s,P=0.046],术后90 min完全ST段回落率分别是[88(80%)比67(67%),P=0.091],CK-MB峰值分别是[(380.68±298.41)U/L比(425.33±317.62)U/L,P=0.202],cTnI峰值分别是[(12.31±10.08)ng/ml比(15.18±10.89)ng/ml,P=0.191],cTnI峰值时间分别是[(17.25±10.72)h比(19.01± 11.22)h,P=0.277],可见试验组在数据上比对照组有着更好的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20%)比18(18%),P=0.954],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4(13%)比11(11%),P=0.926],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选择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相比冠脉口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可能更好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心肌灌注水平.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作者:张宜青;杨振文;万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13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61例(男性30例、女性31例),年龄48~78(64±8)岁;单纯冠心病组(对照组)患者69例(男性38例、女性31例),年龄37~81(61±9)岁.所有患者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Gensini冠状动脉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hs-CRP、FPG水平和Gensini冠状动脉积分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4.7±5.1)mg/L比(3.0±2.9)mg/L、(5.9±1.9)mmol/L比(4.6±0.8)mmol/L、40±28比29±22,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Gensini冠状动脉积分呈正相关(t=2.22,P<0.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左主干及三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对比研究

    作者:杨文钢;薛松;徐根兴;连锋;黄日太

    目的 总结比较冠心病(左主干和三支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者OPCAB)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分析我院2009年9月到2012年9月期间行PCI或者CABG的左主干及三支病变患者,比较分析在住院期间、出院后12个月出现的终末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和再次介入等.结果 共有1292例患者被纳入,分成PCI组626例,CABG组666例.随访12个月,90%的PCI和97%的CABG患者纳入.随访期间,PCI组死亡40例,CABG组死亡36例;心肌梗死PCI组36例,CABG组4例;再发心绞痛PCI组168例,CABG组18例;再干预PCI组134例,CABG组6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CABG患者较PCI患者低(P<0.05).结论 对三支和(或)左主干病变,CABG在减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上优于PCI;但还需要更长期的随访研究.

  • 计算机影像数据心脏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研究

    作者:孟祥鹏;张建卿;王庆志;王国锋;刘夏;刘洋;赵建明

    目的 通过心脏实体三维模型,观察心脏内部病变结构及病变组织关系,直观设计术前预案和术后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256增强CT扫描心脏区域获得连续断层数据,导入Mimics软件,经过人工分割数据进行心脏三维实体重建形成STL文件,设计编排图像被3D打印机识别,打印出1:1心脏模型.结果 成功重建心脏三维实体模型并完成激光3D打印机完成模型制作,重建的模型能以多结构显示心脏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及毗邻关系.结论 CT医学数据图像完全可以转换成计算机心脏三维实体模型,通过激光3D打印机可以打出完整的心脏三维模型.

  • 高血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利红;张辉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脉搏波速度(PW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HDL-C正常者26例、HDL-C降低者34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3~70(52.4±6.5)岁;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为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41~73(49.8±7.9)岁.应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仪测量所有人选者的颈-股动脉PWV作为反映大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并同时记录所有入选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肌酐、尿酸、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的收缩压[(158±16)mmHg比(121±15)mmHg]、舒张压[(82±8)mmHg比(58±6)mm Hg]、甘油三酯[(2.13±0.56)mmol/L比(1.68±0.32)mmol/L]、PWV[(9.16±0.42)m/s比(7.32±0.64)m/s]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0.69±0.32)mmol/L比(1.39±0.23)mmol/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DL-C[(3.43±0.39)mmol/L比(2.47±0.61)mmol/L]及总胆固醇[(4.81±0.76)mmol/L比(4.57±0.81)mmol/L]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WV与HDL-C呈负相关(r=-0.138,P=0.004).高血压HDL-C降低组PWV明显高于HDL-C正常组[(13.02±2.51)m/s比(8.49±0.43)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HDL-C水平降低可能与动脉僵硬度增加关系密切,提示HDL-C降低可能是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 双心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对QRS波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可;郭涛;蒲里津;赵玲;李淑敏;华宝桐

    目的 探索接受抗心衰起搏治疗的患者,通过双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力求QRS波进一步变窄的可能性和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一附院心内科收住人院,确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CRT-P/D适应证并成功植入抗心衰三腔起搏器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3.87±9.29)岁.术后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分别给予双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和传统双室起搏两种CRT工作模式.比较兼顾模式和传统模式在心电图QRS波宽度上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的CRT系统在静息状态下均可借助程控仪和12导体表心电图监测,实现传统和兼顾两种CRT工作模式(成功率100%),且两种CRT工作模式的QRS波平均宽度均分别小于CRT术前[(115.78±19.30)ms、(137.03±19.76)ms比(155.72±28.78)ms,P均<0.01].静息状态下,兼顾模式的QRS波平均宽畸程度低于传统模式,QRS波平均时限短于传统模式[(115.78±19.30)ms比(137.03±19.76)ms,P<0.01].兼顾模式的QRS波平均宽度较传统模式减少15.5%.结论 传统CRT工作模式强调100%双室起搏夺获,弃用自身房室传导,造成QRS波偏宽畸,可能是部分患者对CRT无应答的原因之一.

  • 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权大君;黄鹤

    目的 评价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5月24日.同时手动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采用Cochranc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共3篇,总样本量为15 867例.Meta分析示,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可明显降低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0R=0.71,95%CI0.55~0.91,P=0.007)、颅内出血率(OR =0.63,95%CI 0.45~0.87,P=0.004)、致死性出血事件发生率(OR=0.51,95%CI0.33~0.79,P=0.003)、主要有效终点事件发生率(卒中、系统栓塞)(OR =0.75,95%CI 0.62~0.90,P=0.002)、次要有效终点事件1发生率(卒中、系统栓塞、血管性死亡)(OR =0.83,95%CI 0.72~0.95,P=0.008)、次要有效终点事件2发生率(卒中、系统栓塞、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OR =0.82,95%CI0.72~0.93,P=0.003);而少量出血事件发生率(OR=1.04,95%CI 0.95~1.13,P=0.43)、上消化道出血率(OR=1.35,95%CI0.47~3.82,P=0.58)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治疗效果优于华法林,且在危险终点事件上更安全.

  • 血浆B型利钠肽基线水平对房颤药物复律的预测价值

    作者:赵斌;刘克琴

    目的 通过调查房颤急性发作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基线水平,探讨BNP基线水平对房颤药物复律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城南分院内科病区的房颤发作<48 h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无临床心力衰竭症状.所有患者人院时测定基线BNP水平,均静脉给予胺碘酮转复及口服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平均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至少每月随访1次,做1次24h动态心电图,若发作房颤均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首先按照静脉使用胺碘酮转复情况分为两组:转复组和失败组;对于成功转复的,根据随访期间心律,分为复律组和复发组.结果 静脉应用胺碘酮成功转复49例(81.67%),失败11例(18.33%).成功组血浆基线BNP水平显著低于失败组(P<0.01).3个月随访过程中49例成功转复患者中有42例维持窦律(85.7%),7例复发(14.3%),复律组血浆基线BNP水平低于复发组(P<0.01).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表示,BNP值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测复律成功的标志.结论 房颤发作<48 h有症状的患者,基线BNP水平与复律成功与否相关.BNP水平可以预测房颤药物复律的成功性,BNP水平能否作为复律成功的cut-off值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炎症因子的变化

    作者:朱瑞英;梁欣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意义.方法 2011年8月至2015年2月选择在朝阳区左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4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并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尿酸[(453.09±64.29)μmol/L比(330.22±45.02) 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41.22±13.32) μmol/L比(11.92±10.36)μmol/L]和C-反应蛋白[(13.42±2.48)mg/L比(3.09±1.34)mg/L]含量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在观察组中血清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两两之间都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均为导致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都伴有血清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升高,三者可互相影响,均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

  • 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刘敏;沈菲

    目的 调查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武汉市亚洲心脏病院3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自编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状,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评估人格特征.以不同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等级为因变量,社会人口学、病史特征和人格特征变量为自变量,纳人多分类有序因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Enter法纳入单个因素)和多因素(Backward:Wald法纳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分析筛选心梗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在首发心梗后4周时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约有118例(38%),其中轻度抑郁31例(10%)、中度抑郁50例(16%)、重度抑郁37例(12%).②心梗后抑郁的严重程度与男性、非在婚状态、受教育年限>9年、自评家庭收入低、精神质因子分>3分、外向因子分≤7分和神经质因子分>5分有关.结论 心梗后抑郁症状发生率高,和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人格特征等因素相关.

  •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作者:郑奇斌;陈克俭;徐翔;夏豪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年龄>60岁的患者248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24例和非糖尿病组124例.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人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比非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单支病变、两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0.01).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更多累及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Gensini积分及钙化指数更高(P均<0.01).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广泛、严重,具有更高的致死风险.

  • 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左室射血分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事件相关性研究

    作者:牛保松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同期40例门诊体检者.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分别测定入院24 h内的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随访1年,记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后心脏事件,回顾性比较心脏事件阳性组和阴性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心脏事件阳性组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左室射血分数均数分别为(15.3±5.0)mg/L、(112.5±60.1)ng/ml和39.2%,阴性组分别为(7.0±2.0)mg/L、(95.3±40.3)ng/ml和45.7%,阳性组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阴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有高于阴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和低左室射血分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再发心脏事件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再发心脏事件无明显关系.

  • 比伐卢定在冠心病患者PCI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超;曾亚莉;毛雯;张庆军;范煜东;吴迪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脉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无论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抗凝治疗都具有同抗血小板治疗一样的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使用的主流抗凝药物主要有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比伐卢定、重组水蛭素及磺达肝癸钠等.其中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得到验证,在国外应用较多.2000年和2004年比伐卢定先后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批准上市,在临床主要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抗凝治疗.2012年我国开始将比伐卢定应用于临床,目前应用经验尚浅.

  • 免疫炎性损伤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李艳红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心血管急症,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1,2].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心衰等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仍然很高.近年来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免疫炎性反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同时存在着利弊双重影响,并在心梗后心肌重构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免疫炎性反应的炎性因子、炎性反应对心室重构的影响和靶向抗炎干预治疗的进展等综述如下.

  • MicroRNA调控血管平滑肌功能和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建彬;徐荣伟;温见燕;刘鹏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是血管中膜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血管壁完整性及调节血管壁张力的作用.VSMC存在两种表型:分化表型(收缩表型)和未分化表型(合成表型).正常情况下,VSMC以分化表型存在,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管壁的弹性和收缩血管,增殖、迁移能力差,当受到机械牵拉或者病理刺激时,它可以向未分化表型转化,增殖、迁移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增强,收缩基因的表达减少[2].许多研究已经证实,VSMC表型转化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支架术后再狭窄、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3-5].

  • 心肌纤维化的表观遗传调控进展

    作者:李龙;杨水祥

    1引言大多数心脏疾病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心肌纤维化即心肌瘢痕形成的过程,它的特点是成纤维细胞的积累和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过度沉积,从而导致器官的结构畸形和功能改变[1].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成纤维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似乎能分泌大量细胞因子、生长因子、ECM蛋白,从而在纤维化发病中起主要作用[2].过量的胶原产生并沉积在心脏,导致了心肌纤维化.

  • 心内科护士巴林特小组案例的质性分析研究

    作者:王一波;曾军;黄劼婷;臧亚杰;吴隽;赵荣;王敏华;丁静芝;孙立民

    目的 通过心内科护士巴林特小组案例分析,解析目前护患互动中护士的真实情感体验,探索借助巴林特小组的培训模式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在黄浦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护士心身技能培训中组织6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共呈现6个临床案例,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讨论记录进行质性分析.结果 案例发生的情境主要集中于护患沟通的冲突;小组讨论的主题包括与患者相关的情感体验、职业定位.结论 巴林特小组可以帮助参与者识别和处理护患沟通中复杂的情绪反应,澄清职业角色的要求,提高工作满意度,从而促进职业化护患关系能力建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