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

临床军医杂志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림상군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 主办单位: 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3826
  • 国内刊号: 21-136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3
  • 曾用名: 解放军医学高等学校学报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军医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韩雅玲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Prader-Willi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马明;魏兵;胡晓芳;万楠;李银萍;刘亚丽;王雪娜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8岁,于2014年7月因"进行性肥胖7年半"入院. 患儿出生时足月,选择性剖宫产娩出,出生时体质量3 kg,第1胎第1产,生后弹足后哭,Apgar评分不详,因"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于当地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半个月,好转出院,奶粉喂养.

  • 膨体修复额部骨折后凹陷性畸形创面1例

    作者:张永明;刘兴盛;姚鸥;周玉新;王春玲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2岁. 2岁时从高处跌落,额部先着地,导致额面部颅骨骨折,未去正规医院就诊. 骨折端畸形愈合后,随时间推移形成凹陷性畸形,局部皮下脂肪少、额肌菲薄,额部双侧严重不对称,影响面部美观,行二次皮下脂肪移植.

  • 碘125粒子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分支癌栓疗效分析

    作者:邵海波;马腾闯;牛猛;侯国瑜;徐文涵;李帅;苏洪英;徐克

    目的 探讨碘125(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分支癌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病理检查或影像学证实的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门脉分支癌栓的患者89例,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41).治疗组患者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行门脉癌栓125I粒子植入术及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TACE治疗.末次随访时间为2016年1月31日.主要研究终点是总体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术后1个月的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的评价.同时,对影响OS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OS分别为17.8个月和8.4个月(P<0.05).通过COX模型分析发现,肝内病灶大径是否>5 cm是影响OS的主要因素(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89.5%、41.5%(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4.7%、56.8%(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及白蛋白减低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联合TACE在肝癌合并门脉分支癌栓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

  • S100钙结合蛋白A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作者:马亮;赵滢;鲍晨辉;陈鑫莹

    目的 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A6(S100A6)在胃癌旁正常组织、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胃癌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胃组织标本,其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织(24例)、胃癌(42例)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42例).qRT-PCR法检测S100A6 mRNA在不同组织中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100A6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区分和比较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多因素分析.结果 S100A6蛋白的表达按以下顺序逐渐增加:癌旁正常组织<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S100A6蛋白的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管和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高中度S100A6基因表达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不表达的患者.Cox比例风险模型提示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管及静脉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S100A6高表达均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在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中S100A6蛋白的表达逐渐升高;S100A6高阳性表达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53例初诊儿童炎症性肠病临床分析

    作者:许玲芬;李静;郭静;王慧;孙梅

    目的 探讨儿童炎症性肠病(IBD)初诊临床特点,提高对儿童IB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初诊,并确诊为IBD的5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内窥镜和病理组织学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结果 IBD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腹泻、便血、发热为主.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较克罗恩病(CD)患儿更易出现腹泻及便血症状(P<0.05),而CD患儿腹痛症状更为明显(P<0.05),同时更易出现肠外表现,34.0%患儿出现生长发育和营养障碍,84.9%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状态改变.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炎症性指标(如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升高为主,UC和CD患儿的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和CD患儿,内镜及病理表现明显不同,MRE同时观察到肠壁强化和瘘管及肿块的形成.51例单纯药物治疗,2例联合手术治疗.其中,13例患儿应用了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诱导缓解迅速,身高、体质量有所增长.结论 对临床出现腹痛、腹泻、便血、发热以及营养状态不佳的患儿,要警惕IBD的发生;需结合生化、影像学、内镜、病理进行综合诊断;MRE无创、无辐射,值得推广;中重度患者,IFX可以迅速缓解病情,促进生长发育.

  • 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继发丘脑损害与NAD含量关系探讨

    作者:郎悦;史晓东;迟春玲;聂雪丹;于红梅;吴云;丛林;梁庆成

    目的 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继发性丘脑病变,探讨其与NAD含量改变的关系,并考察缺血48 h后补充外源性NAD+能否减轻损害程度.方法 建立5组动物分组,分别为MCAO模型组、建模48 h后补充NAD+组(NAD组)、建模48 h后补充溶剂组(溶剂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并于建模48 h后向NAD组腹腔注射NAD+50 mg/kg,同时向溶剂组腹腔注射等量0.9%NaCl溶液.于建模4周后处死大鼠,取丘脑行免疫组化,测定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表达情况,尼氏染色计数形态完整细胞数,并使用酶循环法测定丘脑NAD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PP表达较高,NAD含量及完整神经元个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NAD组APP表达较低,NAD含量及完整神经元个数较高(P<0.05).结论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发生局部脑缺血后,丘脑处存在继发性病变.NAD含量变化与继发性丘脑损害相关.脑梗死48 h后补充外源性NAD+能够减轻丘脑损害.

  • 人精氨酸/丝氨酸丰富剪接因子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苏允伟;祝兴旺;刘屹立;王平

    目的 探讨人精氨酸/丝氨酸丰富剪接因子1(SRSF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10例正常膀胱尿路上皮中SRSF1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分析SRSF1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复发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 SRSF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3(34/41),而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0.0%(1/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SF1的阳性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初发和复发、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在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肿瘤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SRSF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表达明显上调,并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SRSF1可能通过与肿瘤基因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及凋亡等多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SRSF1可用于膀胱上皮细胞癌早期诊断和复发、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

  • 男性非糖尿病人群维生素D与血糖关系研究

    作者:王莹;刘俊丽;司少艳;贾海英;孙丽丽;宋淑军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人群维生素D与血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在解放军306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男性620例,留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检测空腹血糖(FBG).根据25(OH)D水平进行三分变量法分组,分别分为低分位、中分位和高分位3组,分析25(OH)D水平与FBG之间的关系.结果 低分位组的FBG[(5.19±0.39)nmol/L]明显高于中分位组[(5.07±0.41)nmol/L]和高分位组[(5.07±0.35)n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25(OH)D水平与FBG呈明显负相关(r=-0.12,P<0.01).结论 男性非糖尿病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FBG密切相关,维持人体正常维生素D水平可能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起到一定作用.

  • 2010-2015年移动医疗相关SCI论文主题词聚类分析

    作者:伊哲;陈文彬;李柯濛;张志常

    目的 检索移动医疗相关SCI论文,分析当前该主题的相关研究方向.方法 对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移动医疗相关SCI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统计频次>100次的高频主题词在同一文献中的出现频率,并生成共现矩阵,使用SPSS对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对各类文献内容分析进而获得该主题的研究方向.结果 检出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SCI论文3746篇,高频主题词14个,通过聚类分析获得该领域6个主要研究热点.结论 近年来,有关移动医疗的医学SCI论文主要包括"人体运动的健康定量干预研究""卫生健康风险研究""健康暴露问题研究""儿童健康研究""医疗健康管理系统研究"和"移动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丙氨酸氨肽酶和α1-微球蛋白检测在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早期诊断作用

    作者:刘星;刘大为;谢晓冬;郭占文;郑振东;张丽辉;张娇蕊;刘永叶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NAG)、丙氨酸氨肽酶(AAP)和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00例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25~82岁,平均(60±11)岁.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静脉滴注,1次/25~35 d,30 min滴完,连续应用3次.每次用药前和用药次日,留取患者清晨尿液及静脉血,检测并比较尿NAG、AAP、α1-MG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每次用药前、后比较尿NA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用药前后,尿α1-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次和第3次用药前后,尿α1-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和第3次用药前后,尿A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次用药前后,尿A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次用药前后,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次用药后,尿NAG、α1-M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患者尿NAG、AAP和α1-MG水平变化早于血肌酐.尿NAG、AAP和α1-MG联合检测可作为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 健康及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平均血小板体积研究

    作者:刘奕婷;李沐洋;于灏;王巍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不同血糖状态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6-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342名体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其一般资料和临床生化指标.根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和糖尿病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FPG和MPV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MPV值随FPG水平升高而升高,糖尿病组的MPV值显著高于IFG组和血糖正常组,IFG组MPV值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值与3组的FPG水平相关,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PV与FPG在各组均有独立的相关性.结论 MPV水平在不同FPG水平人群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通过降低MPV值,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提高人群生命质量.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研究

    作者:宋轻雷;周光宇;李雪;李德天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左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伴有贫血的MHD患者60例,按使用透析器不同和是否应用左卡尼汀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A组(低通量血液透析)、B组(低通量血液透析+左卡尼汀)、C组(高通量血液透析)、D组(高通量血液透析+左卡尼汀),每组各15例.观察4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贫血指标没有明显改善;B、C、D组患者贫血指标有所改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贫血指标较B、C组疗效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少于A、B、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MHD患者贫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双膦酸盐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相关并发症中研究

    作者:邓娜;周珩;于灏

    目的 探讨双膦酸盐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转移患者应用双膦酸盐治疗的疗效,以及比较应用和未应用双膦酸盐患者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及骨痛的发生率.结果 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均可以有效的降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骨并发症的发生率.唑来膦酸较帕米膦酸二钠可以为骨转移患者提供更多的益处.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发生骨转移,引起骨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双膦酸盐可以有效降低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右美托咪定清醒插管用于老年逆行胰胆管造影临床观察

    作者:孙雯;王大奇;于颖群;邱泽武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解放军307医院收治的择期行ERCP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为右美托咪定组,B组为咪唑安定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咽喉表面麻醉,A组入室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5 min后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及地佐辛0.1 mg/kg;7 min时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10 min时行气管插管,插管后注射丙泊酚1.5 mg/kg;Ramsay镇静评分达5~6分开始ERCP操作;术中以丙泊酚3.0~5.0 mg/(kg·h),维持镇静至术毕.B组入室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25 ml/kg,其余同A组.观察并记录各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麻醉效果、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结果 T2~T6时点,A组患者的HR在均低于B组;T3时点,A组的SBP也低于B组(P<0.05);T3时,A组镇静程度及麻醉效果均优于B组(P<0.05).A组丙泊酚用量少于B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清醒插管用于老年ERCP患者麻醉,安全可行,血流动力学稳定.

  • 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加重预防作用

    作者:刘兴旺;刘兴盛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加重的预防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解放军11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及舒利迭组,每组9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与舒利迭,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显著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下降,噻托溴铵组变化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均显著降低,噻托溴铵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舒利迭组为81.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舒利迭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次数(1.19±0.58)次,舒利迭组为(4.17±2.06)次,噻托溴铵组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次数显著低于舒利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肺功能,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对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加重具有积极意义.

  • 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体外成膜能力研究

    作者:胡丹阳;李新颖;崔伟;王成龙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菌株的致龋特性及其体外成膜规律.方法 采用微孔板培养法,对10株不同基因型菌株进行7个不同时间点成膜量的测定.结果 (1)课题小组前期分离获得的5株变链菌临床分离株,除2号菌株外,其余4株的成膜能力检测结果与前期进行的高、低致龋性的鉴定结果一致;(2)携带9号基因型菌株并不是2名儿童高发龋病的直接原因;(3)变形链球菌的体外成膜量在培养16~36 h逐渐增加,36 h达大值,之后成膜量下降.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不同基因型变链菌临床分离株的致龋特性,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不同致龋特性的可靠菌株;分析携带有相同基因型菌株的2名儿童高发龋病的原因;分析变链菌体外成膜规律,为变链菌致龋特性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 关节镜辅助早期手术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

    作者:刘铭;刘松波;王宇;项良碧;刘宪民

    目的 探讨利用膝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关节镜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复发性髌骨脱位22例.术前行X线、三维CT及MR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髌股关节形态学变异及损伤情况.先行膝关节镜检查,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清除关节内积血、游离的软骨及骨碎片,镜下可以清楚观察髌内侧及髌骨下极骨软骨损伤及内侧支持带损伤情况,同时处理并存的半月板等关节内结构损伤.于镜下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完成关节镜操作,辅助小切口修复内侧支持带复合体稳定结构.结果 平均随访24.2个月,术后均未出现髌骨再次脱位,膝关节屈伸膝活动度无明显受限,膝关节Lysholm评分优良,无髌骨弹响及不稳感,6~8周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结论 关节镜辅助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平行及垂直双钢板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髁间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曾凯生;刘伟聪;肖逸鹏;谭屏;易灿

    目的 探讨应用平行双柱钢板及垂直双柱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平行双柱钢板及垂直双柱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42例患者的临床效果.随访采用X线检查及HSS2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6~12个月,本研究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平行组及垂直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9.0%、8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平行双钢板和垂直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师可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选择适合的内固定方式.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迟发性足下垂1例

    作者:肖奕增;周晓文;尤瑞金;黄飞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7岁. 于2014年11月28日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年,症状加重5d"入院,患者于两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背酸痛,伴右下肢放射痛,行走时右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酸痛麻木,咳嗽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 行不规则腰椎牵引、腰背部理疗及口服药物消炎止痛治疗,症状时好时坏,但无法完全缓解. 入院5d前上述腰腿痛症状突然加重,无法行走,口服药物消炎止痛治疗无效果,前来医院就诊,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骨科住院治疗.

  • 髓内钉治疗甲亢诱发骨质疏松致双侧股骨多次骨折1例

    作者:曹鎏;谢义标;王玉召;赵涛;郑雄武;张兴兵;石志强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 2015年10月5日行走时摔伤致右大腿肿痛、畸形,活动受限3h急诊入院. 体检:右大腿中上段外侧见一长约20. 0 cm纵行手术切口瘢痕,愈合良好,未见窦道. 右大腿中段肿胀、畸形,未见皮下瘀癍,未见皮肤破溃及张力性水泡,皮温正常,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及反常活动,环形及纵向叩击痛阳性,右髋、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活动时伤处疼痛不适感加重,踝关节活动良好,末梢血运好,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存在. X线影像示:右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未见断裂. 右股骨中段骨折,断端旋转、错位成角(图1). 左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固定在位. 既往史:患者自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约15年,长期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甲亢情况控制尚可.自述2012年10月因右股骨骨折于当地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临床治愈出院,2013年9月因左股骨中段骨折于解放军第十五医院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临床治愈出院,愈后前行走时有轻度跛行. 2014 年5 月因摔伤致"左侧股骨骨折",在我科行"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治愈出院(图2 ). 2014 年11 月因车祸外伤致"右肱骨骨折"在当地人民医院手术治疗,治愈出院.

  • 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结合K-Rod弹性固定治疗中青年旁侧性腰椎间盘突出

    作者:郭利;王天胜;滕寿发;刘鹏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单节段,CT、MRI显示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随访12~18个月,通过VAS评分、ODI指数及术后影像学检查分析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回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VAS评分及ODI指数显著改善,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无变化,运动范围较术前减少.结论 后路髓核摘除结合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好.

  • Ⅰ期截骨矫形治疗青少年肘内翻畸形合并髁上骨折1例

    作者:王秋生;刘玉林;徐翀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2岁. 因骑车摔伤致左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 h,于2014年1月26日14:00急诊入院. 诊断:左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肘内翻. 查体:左肘部轻度肿胀,皮肤完整,髁上压痛明显. 术前测量肘关节呈21. 2°内翻畸形,轻度内旋. 关节被动活动度0°~130°. X线影像显示:左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图1). 术前行对侧肘关节X线检查以参考截骨角度(图2). 臂丛麻醉下行肘关节切开截骨矫形复位内固定术.

  •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背根神经节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作者:原泉;孙立;陈建华;安春厚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促进背根神经节细胞(DRGC)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DRGC细胞,通过Transwell共培养小室与HMVEC进行非接触共培养,实验设HMVEC单独培养组、DRGC单独培养组、HMVEC与DRGC共培养组及PD90780组.PD90780组HMVEC使用NGF拮抗剂PD90780预处理1 h后,再与DRGC共培养.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GF的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DRGC生长情况;MTT检测细胞增殖水平;Real-time PCR检测GAP-43 m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GAP-4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RGC细胞中Ki-67、PC-NA、GAP-43、ERK、p-ERK、AKT、p-AKT的表达.结果 HMVEC与DRGC共培养明显上调NGF水平.与DRGC单独培养组比较,HMVEC与DRGC共培养显著提高DRGC细胞增殖水平及增殖相关蛋白Ki-67、PCNA的表达,GAP-43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ERK、AKT信号通路活化明显增加;与共培养组比较,PD90780处理组DRGC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下降,Ki-67、PCNA、GAP43表达水平下调,ERK及AKT信号通路活化受到抑制.结论 HMVEC通过分泌NGF发挥促进DRGC增殖的作用,NGF拮抗剂能够逆转HMVEC对DRGC细胞增殖的影响.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回顾性研究

    作者:王兴山;唐杞衡;杜辉;周一新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自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2例(12膝)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骨折后均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应用KSS评分和功能评分术前和术后随访评估.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度(80.0° ±34.9°).膝关节学会KSS评分(62.7±11.1)分,功能评分(61.7±10.7)分.12例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9例患者选择后稳定型假体,2例患者选择限制性LCCK假体,1例患者选择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结果 本组共12例患者,1例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和浅表感染,1例患者术中内侧副韧带部分撕脱.术后随访1~13年(平均4.3年),无晚期并发症出现.末次随访时,KSS评分(80.5±10.4)分,功能评分(82.5±16.6)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01.7° ±16.0°),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但易出现感染及伤口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 氯米芬与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促排卵作用比较

    作者:刘岚;朱昊平

    目的 探讨枸橼酸氯米芬(CC)和来曲唑(LE)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中促排卵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沃德医疗中心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20)和对照组(n=11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月经第3天开始应用LE 5 mg和CC 100 mg促排卵,应用5 d后停药,并在至少一个卵泡直径达20 mm时注射10000 IU的hCG.比较两组患者直径≥14 mm卵泡(优势卵泡)数、直径≥18 mm卵泡数及注射hCG时子宫内膜厚度、促排卵后内分泌指标、周期妊娠率等.结果 研究共纳入235例PCOS患者,给予LE促排卵(研究组)的120例中,39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32.5%,给予CC促排卵(对照组)的115例中,15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hCG时,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9.4±0.2)mm,高于观察组的(8.0±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后,对照组组患者的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均高于观察组,而FSH水平和AMH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应用LE对PCOS不孕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对子宫内膜影响小,周期妊娠率高.

  • 妊娠期血脂变化与子痫前期关系探讨

    作者:秦文芝;杨娜;高阳;李文影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血脂及其妊娠期变化与子痫前期(PE)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9月在航空总医院进行系统产检并分娩的33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年龄、孕早期体质量指数(BMI)、孕早期和晚期(28周以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孕期体质量增长、妊娠期糖尿病、PE等资料.采用R-3.2.3-win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PE发病与孕早期BMI(P<0.05)、LDL-C(P=0.006)、TG(P=0.002)、LDL-C增加(P<0.05)、孕晚期TG(P<0.05)及其增加(P=0.004)有关.经逻辑回归分析,只有孕早期BMI(P<0.05)和孕晚期TG(P=0.02)与PE发病相关.结论 子痫前期与孕早期超重或肥胖以及孕晚期TG较高有关.

  • BORIS、CyclinD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薛晖;赵东明;郑乐;郭科军

    目的 探讨印记位点调节样因子(BORIS)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石蜡切片中BORIS与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ORIS及CyclinD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RIS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BORIS和CyclinD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正相关(r=0.582,P<0.05).结论 BORIS蛋白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 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260例临床研究

    作者:申健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202医院妇产科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的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荷兰国际宫腔镜中心的分类标准,对0型、Ⅰ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260例患者,手术均Ⅰ期完成,临床疗效满意率93.1%.结论 TCRM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子宫颈癌根治术后肺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俞敏;黄俊杰;管红;高静;汪小月;李茉;步仰高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肺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治疗的32例子宫颈癌根治术后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不同病理特征对患者术后肺转移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宫颈癌术后肺转移的发生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术前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癌抗原(SCC)异常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术前血清SCC水平是影响术后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术前血清SCC水平是预测子宫颈癌术后肺转移的重要参考因素.

  •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分析

    作者:王敏;王丹凤;赵福杰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的201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防再粘连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术后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几丁糖,B组患者宫腔单留置球囊导尿管,C组患者宫腔单留置几丁糖,每组患者各67例,术后均使用人工周期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月经情况、宫腔形态、妊娠情况、子宫内膜厚度等.结果 在宫腔形态方面,A组患者术后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月经恢复方面,A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0.3%)高于B组(72.4%)及C组(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妊娠方面,3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组同一时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使用球囊导尿管及医用几丁糖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使用球囊导尿管或医用几丁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改良方法

    作者:李经纬;赵福杰;于灏

    目的 探讨只使用双极钳、单极电钩完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预先用双极钳凝断子宫动脉上行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行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按照手术操作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27).研究组患者预先用双极钳凝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再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两组在电外科设备上均只使用双极钳、单极电钩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55.4±7.2)min,短于对照组的(63.7±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3.1±6.9)ml,也少于对照组的(62.8±9.5)m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外科设备只使用双极钳、单极电钩可以完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预先用双极钳凝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临床军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