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

临床军医杂志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림상군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 主办单位: 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3826
  • 国内刊号: 21-136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3
  • 曾用名: 解放军医学高等学校学报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军医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韩雅玲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多手指组织脱套伤17例治疗体会

    作者:何如祥;雷林革;张建磊;马宝

    临床上复杂性手外伤所致的多指脱套性离断伤处理比较棘手,大部分放弃再植,而行传统的腹部包埋、断蒂、多次分指整形手术[1].2011年1月-2003年8月,我们对17例(57指)多手指脱套性离断伤患者,通过术中镜下探查,只要有可吻合的血管,能通过血管移植重建循环的脱套指体果断进行再植术,术后按断指再植术后常规处理,适时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分层Krackow缝合治疗军事训练致急性跟腱断裂1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柏;马岩;王廷江;尹健石

    急性跟腱断裂是部队干部、战士常见的运动损伤.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采用分层Krackow缝合法治疗军事训练导致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男15例,女1例,年龄17~37岁,均为军事训练导致的闭合性损伤,其中跑步致伤者6例,跳跃致伤者10例,手术时间为伤后4h~2d.

  • 奥美拉唑致老年患者血小板减少16例

    作者:李庆华;唐静怡

    奥美拉唑为新型高效的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消化道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等,随着该药的广泛使用,不良反应日渐增多,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恶心、消化不良、便秘及肝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甚至抑郁焦虑等;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及溶血性贫血[1-2].2008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奥美拉唑老年患者发现血小板减少者16例,现报告如下.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特点分析

    作者:贾莉;朱文龙;邢杰;于丽莉;王新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特点.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3年以上的MHD患者72例,检测血生化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磷(P),C反应蛋白(CR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年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结果 (1)治疗后LVDd,LVDs,LVPWT及LVMI值高于治疗前,而LVEF较治疗前降低,表明透析3年以后,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心功能进一步恶化.(2)随着血浆Scr,P,CRP,iPTH及Hb水平的改变心脏结构和功能也发生变化,说明钙磷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营养状态及尿毒症毒素与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左心室肥大,透析3年后,这种现象更为严重,Hb,P,Scr,CRP及iPTH与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有一定关系.

  • TURP联合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作者:彭艳;闫朝松;常宏帆;徐遵礼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3年12月行TURP联合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67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67例手术均成功,无大出血、膀胱穿孔及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35 ~85(58.7±14.0)min,碎石手术时间5~43(22.6±7.8)min,TURP手术时间25~65(40.3 ±10.4)min.术后随访5~58(28.3±14.1)个月,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TURP联合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基层医院采用.

  • 血清标志物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庞苗苗;李娜;韩华;逯蕾;刘征丽

    目的 探讨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GA)联合检测对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3例RSA患者为实验组,60例正常经产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ACA和AGA水平.结果 实验组的ACA阳性率为25.06%,对照组为8.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AGA阳性率为20.63%,对照组为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确诊的50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中,ACA和AGA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67.5%,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1)ACA和AGA与RSA有关.(2) ACA和AG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RSA患者APS的检出率,对于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 治疗性接触镜在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的应用观察

    作者:于静;高明宏;李鹤一;刘乙楠;刘英

    目的 观察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手术,术后辅助应用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93例(93眼),均采用角膜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术,术后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戴镜组(48眼),给予配戴角膜接触镜;(2)对照组(45眼),不配戴角膜接触镜.戴镜时间1~3个月.角膜接触镜每21 d更换1次.术后随访时间2~6个月.结果 戴镜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P <0.05).戴镜组角膜溃疡治愈时间为(16±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d(P<0.01).结论 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术后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角膜溃疡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 TLIF联合单侧开窗加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疗效分析

    作者:罗柏清;卢东辉;何辉;彭夺斌;刘智雄;彭长辉

    目的 探讨采用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TLIF)联合单侧开窗加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3年1月我中心共收治32例腰椎滑脱患者,均采用TLIF联合单侧开窗加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采用腰椎JOA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2例均获术后随访,术后X线片示32例患者椎间基本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达96%,滑脱椎体复位率为85%.末次随访时按腰椎JOA疗效评价标准的结果:优20例,良11例,差1例.结论 该项技术适合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腰椎滑脱椎体复位好、腰椎稳定且破坏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 软性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术后的临床评价

    作者:张淑琦;肖卉;范忠义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CL)对角膜上皮修复及眼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46例46眼,胬肉侵入角膜在2~5 mm范围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戴镜组)23例术后次日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并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晚8:00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B组(点药组)23例术后次日每日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晚8:00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至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对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修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的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眼部舒适度进行比较评分.结果 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3.5±1.2)d,B组为(5.7±3.0)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眼舒适度评分于第1天、第4天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7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翼状胬肉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后能加快角膜上皮愈合,明显改善患者眼舒适度.

  • DC-CIK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付大鹏;李磊;韩大跃

    目的 观察DC-CIK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49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n=25):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DC-CIK治疗.单药组(n=24):采用单药替吉奥治疗.根据EORTCQLQ-C30生活质量问卷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上的差异,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和总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包括食欲、睡眠、疲乏、恶心、呕吐,且CEA、CA242较单药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DC-CIK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降低血清中系列肿瘤标记物的水平.

  • 呋塞米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晨峰现象的疗效观察

    作者:乔锐;任向阳;滕玥

    目的 探讨呋塞米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晨峰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具有晨峰现象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每日晨7:00口服呋塞米片20 mg,20:00口服替米沙坦片80 mg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24 h血压监测.结果 治疗8周后,患者血压均显著降低,其中24 h平均血压、醒后2h平均血压、夜间睡眠时收缩压低值、晨峰血压均明显降低.结论 呋塞米联合替米沙坦可有效控制高龄老年患者的血压及血压晨峰,且耐受性良好.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军人胆汁反流性胃炎伴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冯青青;杨洋;彭秋平;樊拖迎;幸军

    目的 探讨军人胆汁反流性胃炎或伴消化性溃疡(PU)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南方某部队军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36例,其中,单纯胆汁反流性胃炎7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组),胆汁反流性胃炎伴PU 6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伴溃疡组),取同期收治的60例单纯PU为随机对照(PU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内镜和组织活检,碳-13呼气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化染色法检测HP感染,组织学分析胃黏膜的病理变化.结果 13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PU发生率为47.1%(64/136),HP感染率为44.9%(61/136),胆汁反流性胃炎组、胆汁反流性胃炎伴溃疡组和PU对照组HP感染率分别为31.9% (23/72)、59.4%(38/64)和71.7%(46/60);胆汁反流性胃炎组与后两组HP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汁反流性胃炎伴溃疡组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和PU对照组(P<0.05);胆汁反流性胃炎组与PU对照组比较,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活动性炎症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胆汁反流和HP感染与军人胆汁反流性胃炎伴PU的发病和进展有关.

  • 动态监测血清IL-6、TNF-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永利;王君霞;周少宏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清IL-6、TNF-α水平对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60例入组的HIE患儿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1例)及重度组(18例)三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期、恢复期患儿及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正常新生儿血清IL-6 、TNF-α水平极低,HIE急性期各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以重度HIE组升高为明显,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IE恢复期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HIE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HIE新生儿的预后判断.

  • 血清胆红素、尿酸、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谢则金;王厚照;张福军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32例健康体检成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UA、LDL-C指标并分析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D组UA、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TBIL、DBIL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IBIL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红素、UA、LDL-C可能相互影响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布地奈德分别联合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两种吸入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作者:侯艳;李继东;薛庆亮;刘卫;陈卫强;王炜

    目的 比较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选取56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在同时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B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连用1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各项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组(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组(A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均能明显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但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 吸氧对海拔5200m高原驻防官兵军事作业能力的影响

    作者:高亮;朱光辉;曹同文;赵粉霞;崔建华;吴佩峰;李年华;王琰

    目的 探讨不同吸氧方式对提高高原部队军事作业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进驻海拔5 200 m守防1年的45名健康官兵,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n=15)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吸氧1组(n=15)每天早晚各吸氧30 min;吸氧2组(n=15)每天早晚各吸氧60 min.两吸氧组采用低流量(2 L/min)持续鼻塞供氧.吸氧前和吸氧15d后,分别进行二级定量负荷踏阶运动试验,评价PWC170和大摄氧量(VO2max),踏阶运动结束后5 min采肘部静脉血检测血乳酸(BL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0)及其合酶(NOS)的活性及Hb浓度.结果 吸氧后与吸氧前比较,吸氧1组VO2max、BLA、NO、NOS及Hb有统计学差异(P <0.05,P<0.01),PWC170、SOD、MDA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氧2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氧前,吸氧1组,吸氧2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氧1组与吸氧2组各项指标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氧后,吸氧1组与对照组VO2 max和BLA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WC170、NO、NOS、SOD、MDA及Hb无统计学差异;吸氧2组与对照组PWC170、V02 max、BLA、NOS及MDA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NO、SOD及Hb无统计学差异;吸氧1组与吸氧2组比较PWC170、NOS及MDA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几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海拔5 200 m地区低流量吸氧可显著提高高原部队体能,两种吸氧方案均有效果,每天低流量持续吸氧60 min效果更为显著.

  • Acu-Loc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6例

    作者:黄志勇;罗剑;陈观华;蒲晓斌;尹国栋;郭珊成;何平;吴畅

    目的 探讨应用Acu-Loc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4月我科应用Acu-Loc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1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42±11.5)岁.术后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16例均获随访6~18(11±3.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7周,未出现感染、骨髓炎、骨不连、静脉血栓及内固定装置失效等并发症.疗效评价:优1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7.5%.结论 Acu-Loc解剖锁定钢板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较好的内固定选择方式,其临床疗效满意,可以固定桡骨茎突,降低螺钉进入关节腔的概率,缩短手术时间,增加近端拔出力,减小皮肤表面张力,利于患者的康复.

  • 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关联

    作者:尹璐;戴逸楠;杨鑫;刘佳;张庆瑞

    目的 探讨HLA-DQB1等位基因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联.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检测30例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同一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群228例的HLA-DQB1等位基因.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中DQB1* 0602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RR=3.24),而DQB1* 0303和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与DQB1* 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可为揭示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免疫遗传学机制提供新线索.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关系探讨

    作者:郭旭;华川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缺血修饰蛋白(IMA)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脑梗死组患者(n=112)和对照组受检者(n=105)血清的Lp-PLA2、NSE、IMA 3项指标平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Lp-PLA2、NSE、IM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脑梗死组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Lp-PLA2、NSE、IMA等水平增高可能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 女性下尿路症状治疗探讨

    作者:孙星慧;郑凯;吴卫真;谭建明

    目的 探讨女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总结39例女性下尿路症状患者,病因包括:腺性膀胱炎12例、间质性膀胱炎6例、膀胱黏膜鳞状化生1例、放射性膀胱炎1例、不明原因4例、尿道口狭窄15例.分别采用药物治疗、膀胱黏膜电灼、膀胱灌注、尿道扩张等方法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34例,好转3例,有效率94.8%(37/39).无效2例.结论 女性LUTS原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

  • 综合ICU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昊;邱广斌;翟如波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各类标本培养结果,分析各系统主要致病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 570份阳性标本中,313份来源于下呼吸道,占54.91%;647株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6.72%(367/647),主要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占21.33%(138/647),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21.95%(142/647),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美满霉素耐药性较低;糖肽类对主要的革兰阳性球菌仍然是特效药;真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结论 ICU感染多发生在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ICU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ICU患者院内感染及耐药菌产生.

  • 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疗效评估

    作者:竹锡锋;胡剑平;毛岸荣;黄河

    目的 评估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术前常规流质饮食,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实验组42例,围术期予以EN支持.结果 两组纳入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

  • 应用空心变距无头拉力螺钉(Acutrak螺钉)微创与Qwix螺钉切开手术治疗Jones骨折随机前瞻设计40例随访分析

    作者:刘欣伟;柳云恩;张玉彪;周大鹏;解冰;田竞

    目的 探讨应用空心变距无头拉力螺钉(Acutrak螺钉)经皮微创与Qwix螺钉切开手术治疗Jon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9年2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40例Jones骨折患者分为无头螺钉(Acutrak)组20例,Qwix螺钉组20例,并评价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AOFAS评分.结果 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 ~23(17.2±5.5)个月.Acutrak组在术后1、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Qwix组,在术后3个月AOFAS评分明显高于Qwix组,术后并发症及取出螺钉的病例数明显少于Qwix组.结论 应用Acutrak螺钉微创技术治疗与传统切开手术比较,存在更少的术后疼痛、更好的患足功能、更少的并发症等优点.

  • 影响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

    作者:刘茗露;田种泽;冯林春;王运来;韩庆国;张铖;张洁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的远期疗效、预后影响因素及放疗并发症.方法 将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肿瘤中心和解放军总医院肿瘤中心200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55例原发性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上述患者均完成根治性放射治疗:盒式四野照射30 ~44 Gy后进行双侧宫旁推量至46 ~58 Gy,平均剂量A点36.3 Gy,B点52.7 Gy;外照射疗程中同步行宫颈腔内近距离放疗(6~7)Gy/次×5~6次,平均剂量(A点)32.6 Gy.132例患者接受子宫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大部分患者接受多4周期的全身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的2、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6%、57.5%、32.2%.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年龄、介入治疗、临床分期、血红蛋白水平、全身化疗、A点总剂量.年龄、A点总剂量、B点总剂量是迟发性直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期及B点总剂量是迟发性小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为迟发性膀胱损伤发生的唯一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发病年龄、血红蛋白水平、全身化疗、A点总剂量是影响官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预后的积极因素;临床分期、介入治疗是消极因素.

  • 直肠癌保肛手术输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崔伟;于波;袁强;陈纲;李世拥

    目的 探讨影响直肠癌保肛手术输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152例接受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直肠癌保肛手术输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判断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输血相关因素中,骨盆腔宽度窄、肿瘤浸润深度深、肿瘤位置低是影响患者输血的强危险因素.结论 直肠癌保肛手术影响输血的因素明确,术前应做好预测、充分准备.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永刚;王瑞玲;唐子美;谭绪云;刘学军;周围;杜选峰;李先平;廖旸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2008-2010年间住院手术的48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40例,食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52例,慢性食管炎患者50例以及正常食管黏膜者50例作为对照对象,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Warthin-Starry银染两种方法检测HP感染.结果 食管癌组、重度不典型增生组、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慢性食管炎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的HP感染阳性率依次降低,食管癌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慢性食管炎和正常食管黏膜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P感染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食管中HP的感染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替加环素治愈高龄女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1例

    作者:张齐武;刘丽娟

    病人,女,97岁.因寒颤、发热伴咳嗽、痰多10 d于2013年8月16日由骨科转入我科.10多天前开始出现持续发热,伴畏寒、寒颤,体温高39℃,咳嗽次数增多,有痰不易咳出.胸部CT检查示双肺炎症,痰培养先后生长产气肠杆菌(2013年8月7日)、大肠埃希菌(2013年8月12日),根据药敏选择足量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治疗,病人病情无好转.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

  • 胸段椎管内畸胎瘤并颈段脊膜膨出1例

    作者:屈晓东;周杰;荔志云

    病人,女,16岁,未婚.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困乏,呈进行性加重,在当地乡卫生院给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近5d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步行困难,呈跛行步态.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5月7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脊髓肿瘤(T2~3)、室管膜瘤?”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饮食正常,小便正常,近半月出现大便失禁,体质量未见明显增减.

  • 肺部恶性肿瘤皮肤转移

    作者:崔斌;王诗哲;杨庆革;张鹏;喻鑫;秦升;康恩铭;徐臣年;王沙南

    病人,男,71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气促,自行口服止咳及消炎药物(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后症状有所缓解,1个月后右颊部发现有一黄豆大结节,偶有疼痛,自行外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后,无明显效果.近1周皮损明显增大,疼痛加剧.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可,体质量无明显增减,二便正常.既往吸烟44年,15 ~ 20支/d.家族中未见类似患者.

  • 简易头皮定位联合CT引导下微创钻孔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对照研究

    作者:吴国鑫;廖圣芳;黄国河;黄金楷;陈少伟

    目的 探讨简易头皮定位联合CT引导下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9例采用头皮定位联合CT引导下行微创钻孔手术(简称头皮定位组),34例采用单纯CT定位下行微创钻孔手术(简称CT定位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在血肿清除率、拔管时间、术后再出血、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头皮定位组优于CT定位组.结论 简易头皮定位联合CT引导下微创治疗基底节区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拔管早,再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作者:罗欢;张惠芳;霍咪;黄蓉;叶蓝蓝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2例经手术证实的CSP病例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2例CSP患者子宫前位者18例,子宫后位者4例,宫腔内可见息肉者2例,宫内有节育环者2例,子宫内膜厚度不足4.0 mm者4例.2例患者伴发有子宫肌瘤.CSP患者的孕囊超声表现征象分为4类特征:无回声者2例(18.2%);混合回声者8例(36.4%);妊娠囊回声者10例(45.5%);不均质回声者2例(18.2%).多普勒超声可见病灶周围有丰富的血流信号,大多表现为低速低阻型.超声诊断符合者20例,符合率为90.9%,有2例误诊,误诊率为9.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SP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 去氧孕烯炔雌醇与米非司酮对预防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熊勋;马彩辉

    目的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与米非司酮对预防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50例子宫内膜息肉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术后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妈富隆治疗组和米非司酮治疗组,每组50例.观察三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2.0%,妈富隆治疗组的复发率为6.0%,米非司酮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8.0%,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妈富隆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米非司酮治疗组(P<0.01).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加用妈富隆与米非司酮均能明显减少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且妈富隆优于米非司酮.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手术方法选择(附56例报告)

    作者:姜黎明;陈世伟;许春;江城;刘焜;黄健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前列腺汽化电切,或者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结果 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前列腺汽化电切43例,平均手术时间(79.95±20.13) min;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13例,平均手术时间(85.64±15.58)min,.术后门诊随访3~12个月,两种手术方法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均有明显改善,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IPSS由术前(28.5±3.1)分降至(9.5±2.5)分,12个月时为(6.7±2.1)分,大尿流率由术前(6.5±1.35) ml/s上升至术后3个月的(15.5±1.45)ml/s,12个月时为(18.5±1.37)ml/s.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处理应根据术前检查初步确定前列腺增生症的程度和膀胱结石的部位和结石大小,选择不同方法,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前列腺汽化电切,或者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常规输尿管镜碎石进镜失败时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对策

    作者:卓文利;徐廷昭;吴卫真;杨顺良;蔡锦全;谭建明

    目的 探讨常规输尿管镜碎石进镜失败时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对策,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3年2月逆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置镜失败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输尿管口电切后再置入输尿管镜法12例,下腹部小切口联合顺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4例.结果 16例患者中男14例,女2例;年龄(43.6±18.7)岁,结石平均长径(13.1±4.6)mm,结石碎石成功率及无石率均为100%.术后无输尿管口狭窄、尿漏和上尿路感染,未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常规输尿管镜手术仍有一定的进镜失败率.临床当进镜失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输尿管口电切辅助输尿管镜进镜术或患侧下腹部小切口联合顺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 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表现

    作者:李中泉;谢丽璇;张海捷;刘魏伟;刘志军;李国雄

    目的 探讨骨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搜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骨淋巴瘤患者35例,其中原发性骨淋巴瘤4例,继发性骨淋巴瘤31例,分析其18 F-FDG PET/CT表现.结果 4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单骨发病,表现为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 7.9~17.9.31例继发性骨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6例,单骨发病2例,多骨发病29例,骨质密度异常表现多样,具体分为:(1)骨质破坏型20例,表现为不同程度溶骨性骨质破坏,邻近可伴或不伴有软组织肿块,放射性摄取不同程度增高,SUVmax 2.5~15.0; (2)骨质硬化型3例,以骨质硬化为主,病变区域骨质密度高于正常骨骼,不伴有邻近的软组织肿块影;放射性摄取无异常增高或轻度增高,SUVmax 1.0~ 5.6;(3)骨髓浸润型8例,全身骨髓弥漫性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 1.7~ 9.8,无骨质密度异常.结论 骨淋巴瘤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表现,对原发性和继发性骨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口咽部基底细胞腺瘤的MRI诊断(附7例报告)

    作者:魏从全;郝光远;石林平

    目的 探讨口咽部小涎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MRI表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口咽部小涎腺BCA临床与MRI表现,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3.5±18.6)岁.结果 7例口咽部小涎腺BCA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向口咽腔突出的软组织肿块.MRI信号均匀,可见轻度或明显强化改变,肿块内无坏死或囊样变,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结论 MRI检查能够清楚显示口咽部小涎腺BCA的部位、形态、范围及其与邻近组织关系,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需求.

  • 成骨诱导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宝平;李永乐;何强;石冬;霍京丽

    目的 探讨成骨诱导后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移植对兔模型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严格无菌条件下采集健康产妇志愿捐献的脐带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HUCBMSCs.取第3代细胞应用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2周;4 ~5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8只,体质量2.0~2.5 kg,雌雄不限,用线锯制作右胫骨横断骨折模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又分为4个时点组,每小组6只.A组骨折断端注射成骨诱导后的HUCBMSCs;B组注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后2、4、6、8周进行影像学、骨密度检测、组织学观察,观察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2~8周X线片示:A组的骨折愈合速度要明显快于B组;组织学观察:A组新生骨小梁及类骨质明显多于B组;细胞移植后各时间点A组影像学结合组织学评分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检测:细胞移植后第2、4、6周A组骨密度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8周A组骨密度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骨诱导后的HUCBMSCs移植能明显促进兔骨折愈合.

临床军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