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

临床军医杂志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림상군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 主办单位: 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3826
  • 国内刊号: 21-136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3
  • 曾用名: 解放军医学高等学校学报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军医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韩雅玲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339例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成像结果分析

    作者:钟广文;李文静;崔连奇

    目的:探讨脑梗死面积、数量及部位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339例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成像( DWI)结果,根据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组、中小面积梗死组及腔隙性梗死组;根据数量分为:单发性梗死组、多发性梗死组;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幕上梗死组、幕下梗死组、幕上幕下均梗死组。对每位患者治疗前后按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分组患者NIHSS评分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大面积梗死组与中小面积及腔隙性梗死组相比,死亡率高,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损害重;多发性梗死组与单发性梗死组相比死亡率高,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障碍重;幕上梗死组与幕下梗死组相比,入院和出院时死亡率与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差异,但幕上与幕下同时有梗死者死亡率及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增高。结论脑梗死患者预后与DWI所示梗死面积大小及数量多少有关,与发病部位关系不密切。

  • 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60例分析

    作者:朱松山;于培通;李鹏;王建

    目的: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治疗相同,包括抗感染治疗,禁饮、禁食、肠外静脉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鼻胃管行胃肠减压,观察组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结果观察组置管后胃肠减压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排便缓解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腹部平片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沉恢复时间和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治愈32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2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8%。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靠,疗效迅速且显著,避免了再次手术。

  • 经脐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重度肾积水135例

    作者:郑清友;周辉霞;马立飞;周晓光;谢华伟;陶天;王超

    目的:探讨经脐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3个月以下婴儿重度肾积水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3个月以下婴儿重度肾积水患儿13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6例,女性39例,均由产前超声检查检出,肾盂前后径均>3.0 cm,出生后经超声及磁共振水成像( MRU)证实,放射性核素扫描( ECT)患侧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40 ml/min。采用经脐单孔(72例)及多孔(63例)入路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全部患儿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中转开放或另外增加Trocar,未出现围术期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81.25±14.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75±4.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2±1.09)d。随访3~36个月,127例患肾肾实质均有不同程度增厚,肾盂前后径均明显减小,患肾分肾功能不同程度恢复。4例术后肾积水稳定,未见加重,另外4例术后再次狭窄行二次手术好转。结论经脐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重度肾积水安全可行,效果确切,美容效果良好。

  • 改良示指背侧皮瓣联合示指固有伸肌腱一次性修复拇长伸肌腱及皮肤缺损

    作者:徐立伟;马建斌;王财儒;吴智钢

    目的:探讨改良示指背侧皮瓣联合示指固有伸肌腱一次性修复拇长伸肌腱及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7例拇指指背侧皮肤缺损伴拇长伸肌腱部分缺失患者,均行改良的示指背侧皮瓣联合示指固有伸肌腱转移一次性修复术,通过观察皮瓣成活率、外形、皮瓣感觉和总主动活动( TAM)系统评定法评定疗效。结果本组17例患者手术顺利,可评价疗效。术后平均随访(15.3±5.1)个月,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感觉良好,拇指功能按照TAM系统评定方法评为优12例(70.6%)、良5例(29.4%)、中0例、差0例。结论改良示指背侧皮瓣联合示指固有伸肌腱转移可一次修复拇长伸肌腱及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捷,供区损伤小,随访效果好。

  • 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影响的分析

    作者:王琛;刘安娜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前列腺炎伴男性不育患者66例为研究组,102例健康正常已生育男性为对照组。对其分别进行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及精子DNA完整性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精子密度、活率明显降低(P<0.05),精子畸形率及精子DNA 断裂指数(DFI)明显增高(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使男性精液质量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 VSD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杰;庄颜峰;王金水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SD)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严重创伤引起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感染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2例)和治疗组(13例);治疗组采用VSD技术结合游离皮瓣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对照组单纯采用游离皮瓣修复。结果治疗组术前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切取皮瓣面积、创面感染、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结合游离皮瓣修复治疗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感染,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加快骨折愈合。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指导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用药选择

    作者:张树荣;张彦;安忠碧;袁丽;崔盼盼;赵娟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AECOPD)用药选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老年AECOPD患者进行FeNO检测及症状评估,以27 ppb为FeNO“切点”值,将76例患者分为低FeNO组和高FeNO组;高FeNO组在低FeNO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分析不同治疗组的疗效。结果低FeNO组患者31例(40.8%),平均FeNO为(23.7±7.4)ppb;高FeNO组患者45例(59.2%),平均FeNO为(38.5±10.2)ppb。症状评估:低FeNO组中3级12例,4级19例;高FeNO组中3级14例,4级31例。两组之间症状轻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FeNO组治疗后FeNO检测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FeNO的高低不能作为老年AECOPD症状轻重的指标,但可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部分低FeNO者可不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 寒区军人功能性肠病的调查报告

    作者:刘旭;郭晓钟;李宏宇;赵佳钧

    目的:调查了解寒区官兵功能性肠病( FID)的发生情况,为该地区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Rome)Ⅲ的诊断标准中的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北纬45°~50°驻军的650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622份有效问卷,FID发病率为29.9%,并按是否患FID分为FID组(186例)及非FID组(436例)。其中,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为10.1%(63例),功能性腹胀发病率为5.3%(33例),功能性便秘发病率为6.1%(38例),功能性腹泻发病率为4.5%(28例),非特异性肠功能紊乱发病率为3.8%(24例)。腹胀、便秘、腹泻是发生频率高的症状,且腹胀、腹泻在-20℃以下较-10℃、-20℃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ID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总分>40分者分别占13.4%和54.3%,高于非 FID 组官兵的6.65%和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寒区官兵FID发病率较高,以肠易激综合征常见。腹痛、腹胀等功能性肠病的常见症状随温度的降低,发生率升高。寒冷诱发的FID对官兵有明显的心理影响。因此,现有的卫勤保障措施对寒区官兵FID的防治仍有待改善。

  •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术前无双J管置入的治疗经验

    作者:李建中;李昕;孟凡震;刘龙;杨宏伟;范连慧

    目的:总结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手术前无术前双J管置入的相关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分析60例术前未放置双J管患者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手术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6例因输尿管狭窄,输尿管扩张鞘置入失败,Ⅰ期未顺利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其余患者均一次置入输尿管软镜,完成手术。结论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手术前无术前双J管置入,并未明显影响Ⅰ期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前处置的治疗创伤及痛苦,该法可减少治疗费用,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

  • 黄术灌肠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思付;庄李磊;胡团敏;傅懋林

    目的:探讨中药黄术灌肠液联合奥曲肽善宁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粘连性肠梗阻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取奥曲肽静脉持续泵入,观察组采用黄术灌肠液保留灌肠联合奥曲肽静脉持续泵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3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观察组治愈42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症状改善起效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术灌肠液联合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在治疗疗程上较单纯使用奥曲肽明显缩短。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VR导联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包萍;陶长生;朱晓非;刘龙粉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VR导联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从而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评估其预后。方法对12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STaVR抬高组69例,STaVR无抬高组60例。结果 STaVR抬高组中左冠状动脉主干( LM)病变、左前降支( LAD)病变及三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STaVR无抬高组(分别为28.99%比5.00%,P<0.01;72.46%比40.00%,P<0.01;43.48%比15.00%, P<0.01)。 STaVR抬高组患者的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STaVR无抬高组[(84.69±31.19)分比(46.76±26.89)分,P<0.01]。 STaVR抬高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STaVR无抬高组(17.39%比5.00%,P<0.05)。 STaVR变化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0.625,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体表心电图的aVR导联ST段变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27、IL-17、IL-10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蔡业海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27、IL-17、IL-1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 AR)患者40例为AR组,非变应性鼻炎( NAR)患者40例为NAR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对AR组和NAR组患者进行鼻部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VAS)。采集3组参与者的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血中IL-27、IL-17、IL-10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R组和NAR组患者鼻部症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R组和NAR组患者血清中IL-27、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中IL-1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R组患者血清中IL-27、IL-10水平均低于NAR组,但IL-17水平高于NA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R患者血清中IL-27与IL-17呈负相关(r=-0.298),IL-27与IL-10呈正相关(r=0.378),IL-17与IL-10无相关关系(r=-0.229)。结论 IL-27在AR中可能对IL-17、IL-10有免疫调节作用。

  • 艾司洛尔对乳腺癌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及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胡文军;艾有旭;张旭辉;王景华;李倩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乳腺癌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及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全麻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 E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各25例患者。 E组麻醉期间以50μg/( k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艾司洛尔,维持至拔管;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记录手术结束时以及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 BIS)值、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E组与C组比较,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舒张压和拔管后5 min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注艾司洛尔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轻气管拔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艺坛;潘云虎;陈光;严培;陈志斌;黄芳芳;程炎芳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及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TNF-α、IL-6、IL-10浓度的影响。方法对应用CBP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发MODS的31例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 Cr)、尿素氮( BUN)、C反应蛋白( CRP)、血气及血浆、BALF中TNF-α、IL-6、IL-1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CBP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后12 h、24 h及48 h,患者Cr和BUN水平显著下降,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PaO2/FiO2、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CRP水平明显降低;血清及BALF中炎症因子TNF-α、IL-6在治疗后水平明显下降;而抑炎因子IL-10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1例患者26例存活,存活率77.4%。结论 CBP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救治重症肺炎并MODS,能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清除炎症介质,改善肺泡间质水肿,改善血氧供应,防止脏器损害进展,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B型脑钠肽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亮;单兴华;崔玲;那剑;陈韬;沈健;王飞宇;赵仙先;秦永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血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与B型脑钠肽( BNP)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以2013年1至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134例),不合并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126例),检测其RDW、BNP及血红蛋白水平,并以超声心动图评价其心功能。比较两组间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并分析RDW与BNP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RDW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DW与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血红蛋白水平不相关(P>0.05)。对照组RDW与BNP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RDW与BNP水平显著相关,RDW是2型糖尿病患者识别和评价心力衰竭的指标之一。

  • 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并发MODSE的高危患者调查研究

    作者:谭清武

    目的:调查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E)的高危患者,为早期预防老年肺部感染并发MODSE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ODSE早期预测评分系统”对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评分,筛查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并发MODSE的高危患者,并对其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37例进行调查,筛查出MODSE高危患者64例,占总调查患者数的46.72%。具有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肺间质纤维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绝大多数是MODSE高危患者。结论 MODSE高危患者在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对于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MODSE高危患者,应加强对各器官功能的监测,注意防范MODSE的发生。

  • 小肠出血47例诊治分析

    作者:王延明;岳海岭;茆成祥;刘宙;张四新;陈伟丽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88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47例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小肠肿瘤出血31例,小肠憩室出血6例,克罗恩病4例,血管畸形4例,出血性肠炎2例。术后早期发生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全部治愈。结论小肠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小肠肿瘤、憩室、炎症和血管畸形,术前联合几种检查可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外科手术是小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 Bobath疗法联合脑血康片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程率芳;杨小红

    目的:探讨Bobath疗法联合脑血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对照组采用脑血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Bobath疗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治疗12周后,观察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参数,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后及治疗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bath疗法联合脑血康片治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明显效果。

  • 胃癌研究相关文献热点变化分析

    作者:王晓瑜

    目的:了解国内外胃癌相关研究动态、预测未来发展前景,为临床医师进行胃癌治疗、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建议;为基础医学研究工作中的学科研究回顾、寻找新型研究领域、设计课题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复习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全球医学工作者对胃癌研究的状况,梳理胃癌高频词、主要发表论文等,运用统计学方法、共词聚类分析方法、战略坐标方法分析胃癌论文所展现的胃癌研究热点及热点变化。结果通过对高频主题词的词频分析、词篇聚类分析、共词矩阵分析、粘合力分析,发现近5年胃癌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有关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关于胃癌手术治疗的研究、胃癌联合化疗的研究以及肿瘤基因方向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手术治疗是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同时胃镜及内窥镜在胃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抗肿瘤联合化疗方面,主要成分为氧嗪酸钾和替加氟的口服化疗药替吉奥在胃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替吉奥与顺铂或者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第三个内容为胃癌论文研究热点的变化,研究发现胃癌研究热点的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变化是化疗方案的改变;第二个变化时是基因层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胃癌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靶向药物治疗胃癌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胃癌治疗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通过DNA序列测定以及细胞的多样性,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结论本研究通过文本数据挖掘,对比分析各年胃癌研究热点,把握胃癌研究动态及趋势,对实际医学科研及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 关节镜下微创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林洪光;陈昆;郑文忠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科对115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Endo-button和Intra-fix内固定系统,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结果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9个月)。按 Lysholm 标准评价,术前平均(51.65±1.71)分,术后平均(91.26±2.25)分,术前、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Endo-button和Intra-fix内固定系统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确切,是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有效方法。

  • 硼替佐米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淑芬;白海;王存邦;葸瑞;潘耀柱;张茜;陈燕;吴涛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 bortezomib)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化疗缓解或部分缓解后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8例患者根据年龄及全身状态选择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 VD)或硼替佐米联合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VTD)方案进行移植前化疗。疗程第1、4、8、11天给予硼替佐米1.3 mg/m2静脉注射。 VD或VTD方案化疗4~6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 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 VGPR)或部分缓解( PR),随后行APBSCT,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动员。预处理方案为硼替佐米+马法兰。移植后以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维持。结果所有患者在移植前均达到CR、VGPR或PR,干细胞采集充分,安全有效,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顺利重建。移植后采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维持,随访8~68个月,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 VD或VTD用于MM患者的治疗达VGPR、CR或PR后,进行APBSCT可行,为MM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移植后给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可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时间。

  • 高通量透析对患者白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任凯明;郝峻烽;邵兵;张晓玲;白久旭;曹宁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患者白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第二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7例,按是否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分为高通量组(69例)及低通量组(88例),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比较发现,高通量组具有更高的白蛋白水平和肌酐水平,但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的患者β2微球蛋白水平更低,但两组间甲状旁腺激素、磷、钙、钙磷乘积、25羟维生素D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通量透析者可较低通量透析者达到更高的白蛋白水平和更低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高通量透析对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不比低通量透析,更有优势。

  • 低强度抗凝治疗对高龄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作者:卜庆锋;焦殿雷;李法祥

    目的:探讨低强度抗凝治疗对高龄(≥80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的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92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低强度组和标准强度组,各96例,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低强度组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1.5~2.0;标准强度组目标INR控制在2.0~3.0。观察两组患者随访1年期间的各种出血并发症及各种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在随访1年期间中,低强度组和标准强度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2%(5/96)和4.2%(4/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强度组各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标准强度组,两组分别为6.3%(6/96)和17.7%(1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采用目标INR控制在1.5~2.0低强度的抗凝治疗,与常规标准抗凝治疗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事件及风险明显减少(P<0.05)。

  • 膀胱副神经节瘤诊治分析:16例临床报告

    作者:汪帮琦;胡卫列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膀胱副神经节瘤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结果本组16例患者,11例为功能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心悸、多汗、排尿后血压一过性升高;5例为无功能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血尿。临床诊断主要结合临床表现、尿儿茶酚胺检测及病理学检查。16例患者中,12例行膀胱肿瘤切除术,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有其特殊临床表现,行膀胱部分切除或肿瘤切除术效果良好。

  • 稽留流产胎儿绒毛组织细胞遗传学120例分析

    作者:马芳芳;王厚照;刘芳

    目的:探讨孕8~11周稽留流产的发生原因及其胚胎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关联。方法对120例稽留流产孕妇(孕8~12周)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染色体培养、制备和G显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106例,失败14例,成功率为88.33%。对培养成功的核型进行分析,核型异常者32例,异常率为30.19%。其中,数目异常者3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者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发生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稽留流产胎儿绒毛进行染色体分析,可为病因诊断及指导优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 Cosmic和Dynesys动态非融合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徐杏平;刘伟;陈昌伟;幸永明;王杰

    目的:比较Cosmic动态非融合系统和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Cosmic动态非融合系统手术组(23例)和Dynesys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手术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临床疗效以及手术节段脊柱活动度(ROM)等的差异。结果 Dynesys组手术时间[(1.6±0.5) h]较Cosmic组[(1.4±0.3)h]偏长,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0.8~2.5年(平均1.6年)。术后6个月随访时,Cosmic 组患者临床疗效优19例(83%)、良3例(13%),可1例(4%);Dynesys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优18例(82%)、良4例(18%)。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方面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osmic组术后1年随访时手术节段ROM为(7.62±2.31)°,略大于Dynesys组的(6.44±2.7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smic系统在手术时间和术后脊柱节段ROM方面优于Dynesys系统,但Cosmic和Dynesys系统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取得良好疗效,与脊柱融合术比较,都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降低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对脊柱生理结构破坏少,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术后康复时间,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地尔硫卓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云;邢入千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治疗的80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阿司匹林)和联合用药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组(90.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6.0%,高于阿司匹林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心绞痛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次数和心电图缺血时间均少于阿司匹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心绞痛的治疗方式比单用阿司匹林的治疗方式疗效更为明显,该种联合治疗心绞痛的方式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临床可实施性。

  • CB1大麻素受体激动剂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调节

    作者:董宝铁;李泓;费良健;王岩峰

    目的:探讨CB1大麻素受体激动剂在大鼠脊髓损伤后对血-脊髓屏障通透性调节的作用。方法将1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组)、脊髓损伤组( SCI组)和CB1激动剂处理组( ACEA组)。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T9脊髓损伤实验动物模型。 Sham组仅行T9椎板切除术,SCI组和ACEA组以30 g·cm致伤力制作模型。 ACEA组建模成功后,每日腹腔给药ACEA 3mg/(kg·d);Sham组和SCI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建模术后12、24、72 h分时段处死动物,取T8~T10脊髓节段,Evans蓝含量测定法检测SCI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变化,定量RT-PCR法检测脊髓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结果 Sham组脊髓通透性无改变,脊髓组织中无Evans蓝渗入,ACEA组Evans蓝通过血-脊髓屏障渗漏至脊髓,但渗漏量明显低于SCI组。 ACEA组MMP9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ci组。结论 CB1受体激动剂ACEA能降低Allen′s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血-脊髓屏障的破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MP9的表达下调相关。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脑膜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SI00 B的影响

    作者:王键;王以亮;周珩;裴凌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脑膜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SI00B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脑膜瘤患者中随机选择63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均实施手术治疗,并分别给予异丙酚麻醉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于麻醉后1 h(T1)、2 h(T2)、缝合硬膜时(T3)和手术结束时(T4)对两组患者进行采血,检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包括血氧饱和度( SpO2)、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并对患者的血清SI00B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变(P>0.05);但与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维持了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麻醉后,两组患者的SI00B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膜瘤手术患者实施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可对患者进行脑保护。

  • SilverHawkTM斑块切除系统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钱钧;杨晓红;吕孝军;高继东

    目的:探讨SilverHawkTM直接斑块切除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应用SilverHawkTM斑块切除系统累计治疗32例ASO患者,临床表现( Fontaine分类):Ⅱa级2例,Ⅱb级18例,Ⅲ级8例,Ⅳ级4例。踝肱指数(ABI)为0.18~0.67,平均(0.46±0.05)。术后对临床症状以及管腔通畅情况进行随访。结果32个闭塞病变均经腔内开通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残余狭窄<30%),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Fontaine分类:I级以上26例,Ⅱa级6例。术后患肢ABI为0.76~1.16,平均(0.92±0.0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12个月,ABI为0.73~1.16,平均(0.89±0.06);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lverHawkTM直接斑块切除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海蛟;高燕;王天胜;王直勉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48例行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4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折断、骨折不愈合、骨折移位、髋关节短缩及内翻等并发症,2例发生内固定松动、内翻畸形,经卧床制动,均获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89.6%。结论闭式复位PFNA内固定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确实可靠,可早期下床活动,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第二代分子诊断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奚凌云;华川

    随着各种疾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分子诊断技术发展迅速。分子诊断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生物大分子及体系的存在与否及结构、表达情况,为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测等提供依据,主要包括核酸诊断和蛋白质诊断。其先后经历了分子杂交技术、常规PCR等阶段,传统的分子诊断技术已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应用。随之第二代分子诊断技术应运而生。

  • 铊中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姣;聂志勇;田甜;邱泽武;王永安

    铊是由威廉克鲁克斯爵士于1961年发现的一种蓝白色的重质金属,质柔软,其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在0.3~0.5 mg/kg之间。铊曾被作为脱发剂应用于人体,但因导致大量中毒患者而停用,后作为灭鼠剂得到广泛推广。现代工业中,铊在光学系统和光电制造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1-2]。既往有文献认为由于含量相对较低,具有毒性的铊并非是潜在的污染物[3]。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环境研究员肖唐付等认为铊已经成为我国潜在污染物[4]。近年来,涉及铊的公共卫生中毒时有发生,其中以投毒方式进行的犯罪明显增多,这引起了人们对铊广泛的关注[5]。

    关键词: 中毒 机制 治疗内容
临床军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