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현대부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7379
  • 国内刊号: 37-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山东大学 现代妇产科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孔北华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清;杨兴升;何淼龙;李玲;吴倩;王秀珍

    目的:比较口服孕激素、口服避孕药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疗效,进而对3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0岁以下、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24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1例),分别接受口服孕激素( A组)、口服避孕药( B组)及LNG-IUS ( C组)治疗6个月。治疗后每3个月取患者子宫内膜行病理检查,观察治疗后的病理结果。结果:治疗6个月时,口服孕激素组( A组)、口服避孕药组( B组)、LNG-IUS组( C组)的病理缓解率分别为97.5%、96.3%和100%,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期间,3组的突破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0%、6.1%和22.2%,差异显著(P<0.025);体重质量增加发生率分别为51.9%、6.1%和4.9%,差异显著(P<0.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7.4%、4.9%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形成、头晕乏力、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对50岁以下的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口服孕激素、口服避孕药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方法均可为首选。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身体一般状况及对药物副反应的耐受程度等。

  • 胎盘植入及植入深浅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刘晓丽;陈汉平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及植入深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66例单胎胎盘植入(病例组)及266例单胎非胎盘植入(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例组再分为浅层侵入组(191例)和深层侵入组(75例)。深层侵入组由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组成,浅层侵入组由粘连性胎盘组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输血治疗、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和入住NICU、胎儿死亡方面均差异显著( P<0.05);但两组在有剖宫产史、实施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胎儿性别等方面则无显著差异(P>0.05)。孕妇高龄、有剖宫产史、孕产次和流产次数增多与深层侵入的发生显著相关。与浅层侵入组比较,深层侵入组中孕妇行输血治疗、合并产后出血或前置胎盘、术后入住ICU治疗、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 g和入住NICU治疗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在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合并先露异常或胎膜早破等方面,深层侵入组与浅层侵入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胎盘植入,尤其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使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增高,与其相关的并发症与合并症亦可威胁母儿生命。

  • 7号染色体末端三体和13号染色体末端单体致胎儿多发畸形的产前诊断

    作者:周静;张菁菁;曹荔;吴云;王艳;马定远;秦岭;李璃;惠伟戎;胡平;许争峰

    目的:产前诊断1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先天发育异常,脑积水,丹迪沃克综合征,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足内翻等的原因,为再次妊娠提供信息。方法: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胎儿羊水染色体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并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ML-PA)和微列阵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 array-CGH)进行精确分析。结果:胎儿13号染色体出现异常,具体异常情况不明确。 MLPA 检测显示,胎儿13 q32-34出现缺失;array-CGH进一步分析显示,胎儿7号染色体部分三体,重复区域为q31.33-q36.3,片段大小34.74 Mb,13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缺失区域为q31.3-q34,片段大小为25.88Mb;胎儿的异常染色体来源于父亲。结论:7q部分三体和13q部分单体是胎儿异常表型的主要原因,MLPA技术在产前胎儿检测中起着高效价廉的筛选作用, array-CGH为明确微小重复和缺失提供了技术手段。

  • 超声检测胎儿骨骺次级骨化中心和胎盘分级的临床意义

    作者:涂新枝;官勇;李胜利;王晨虹;余艳红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胎儿骨骺次级骨化中心和胎盘分级对评估孕龄和胎肺成熟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从359例孕龄准确的单胎孕妇中获得的518人次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胎儿股骨远端次级骨化中心( DFSOC )、胫骨近端次级骨化中心( PT-SOC)和胎盘分级与孕龄的关系。选取其中在分娩前1周内接受超声检查且资料完整的184例孕妇,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分为RDS组(15例)和non-RDS组(169例)。比较两组的DFSOC和PTSOC显示率及胎盘分级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孕周影响,了解DFSOC、PTSOC和胎盘分级与出生后发生RDS的相关性。结果:(1)DFSOC、PTSOC和胎盘分级与超声检查孕周之间均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0.716和0.859(P均<0.001)。(2)DFSOC、PTSOC和胎盘I级以上分别预示胎儿至少已32周、37周和35周的准确度高达88.03%、89.58%和91.51%。(3) RDS组和non-RDS组的 DFSOC、PTSOC 显示率及胎盘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01);但校正分娩孕周的影响后,三者与出生后的 RDS 的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胎儿DFSOC、PTSOC和胎盘分级有助于临床上评估某些关键的孕龄,但并不是评估胎肺成熟度的可靠指标。

  •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止血带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仝佳丽;张德普;李凤芹;金力;郎景和

    目的:探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并评估术中止血带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12例。以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作为评估术中出血的主要指标,分析术中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比较分析术中应用止血带对患者术中输血率、手术时间、术后Hb及红细胞压积下降值、术后病率、输血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1)子宫大小、肌瘤数量以及直径≥5cm肌瘤的数量与术后Hb下降值呈直线正相关(P均<0.05);(2)术中进宫腔者术后Hb下降值显著高于术中未进宫腔者[(24.90依17.15)g/dl vs (17.73依10.04)g/dl,P=0.006];(3)止血带组与对照组的术前评估及术中输血率、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但止血带组的术后Hb下降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6.36依11.37)g/dl vs (21.53依13.62)g/dl,P=0.046]。结论:影响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子宫大小、肌瘤数量、直径≥5cm肌瘤的数量,术中是否进宫腔及术中是否应用止血带等。术中应用止血带可减少术后Hb的下降,且并不增加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 新式阴道前壁补片修补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治疗效果评估

    作者:陈晓明;尹格平;李娟;朱彤宇

    目的:探讨新式阴道前壁补片修补术术式的创新性及优、缺点,以及其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近期手术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女性SUI患者行新式阴道前壁补片修补术。采用主观评价尿失禁问卷简表( ICIQ-SF)、客观评价尿垫试验等方法评价该术式的近期手术疗效。与经典文献Burch手术及TVT等术后1年治愈率比较,探讨此手术的创新性及优、缺点。观察患者的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新式阴道前壁补片修补术术后1年,患者的治愈率为90.57%,ICIQ-SF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与Burch手术、TVT等术后1年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围手术期的尿路感染、排尿不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3%,尚未发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本新式阴道前壁补片修补术符合手术目的预期,具有微创化、经济、近期治愈率高和术后并发症率低等优势,但中远期治疗效果需继续随访。

  • GPE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的相关性

    作者:邰海凤;陈姝彤;欧阳一芹;童晓文

    目的:研究GPER ( 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在子宫内膜样腺癌( E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PER对EEC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意义及其与雌激素受体( E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EEC组织中的GPER mR-N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GPER蛋白含量,分析GPER表达对EEC的临床意义。结果:GPER高表达于FIGO晚期、低分化、子宫肌层深浸润及淋巴转移的EEC组织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PER mRNA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OS,P=0.001;DSS,P=0.001;PFS, P<0.001),GPER 蛋白阳性的患者预后亦较差(OS,P=0.009;DSS,P=0.009;PFS,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 GPER不是影响EE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 GPER与ER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GPER不是EEC预后的独立因子,但在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TLR2及β-arrestin 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薛瑶;孙秀丽;王建六;魏丽惠

    目的:初步研究TLR2及β-arrestin 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1)选取2005年11月至201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组织标本80例,其中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癌40例(其中复发转移癌2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LR2及β-arrestin 2的表达。(2)分别转染β-arres-tin 2空白荧光质粒( GFP)、β-arrestin 2全长质粒(全长质粒过表达组)及β-arrestin 2干扰RNA质粒(β-arrestin 2-iRNA干扰组)至子宫内膜癌HEC-1 B细胞, real-time PCR方法验证转染效果,同法测定各组总RNA中TLR2、MYD88、NF-κB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LR2、β-arrestin 2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及非典型增生组织( P均<0.01), TLR2与β-arrestin 2表达呈正相关(r=0.875,P<0.01)。 TLR2、MYD88、NF-κB在β-arres-tin 2-iRNA干扰组中表达降低( P<0.05),在全长质粒过表达组中表达增高( P<0.05)。结论:β-arrestin 2可作为TLR2激动剂,激活TLR2途径的MyD88依赖型信号转导通路活化NF-κB。

  • 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初探

    作者:张蕾;顾平;朱珠;吴金凤;王颖

    目的:新诊断标准下,调查分析妊娠期糖尿病( GDM)的相关因素,建立临床评分体系,初步构建GDM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按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 IADPSG)推荐的GDM的新诊断标准,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GDM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 )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结果:妊娠年龄、孕前体重指数( BMI)、孕期补铁、糖尿病( DM)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史、孕期锻炼6项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当累积分值达到6.3分时,Youden指数大,为0.640,此时灵敏度为83.4%,特异度为80.6%,阳性预测值为81.0%,阴性预测值为83.1%,诊断准确度为82.0%。 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91。结论:妊娠年龄、孕前BMI、孕期补铁、糖尿病家族史、PCOS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孕期锻炼是GDM的保护因素,初步构建了一种简便易行且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的回归模型。

  • Hedgehog通路相关分子SMO、Gli-1在放疗诱导HeLa-229细胞株的激活研究

    作者:谢晓飞;姚婷婷;谢庆生;饶群仙;谢玲玲;王丽娟;卢淮武;林仲秋

    目的:研究Hedgehog( Hh)通路相关分子SMO、Gli-1在放疗诱导宫颈癌He-La-229细胞株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多次不同分割剂量照射技术方法对HeLa-229细胞株进行放疗处理,照射剂量及次数分别为0Gy( T-1组)、2Gy×12次( T-2组)、4Gy×6次( T-3组)和6 Gy×4次( T-4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 ( RT-PCR )及蛋白印迹法(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SMO、Gli-1在Hh通路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1、T-2、T-3和T-4组中HeLa-229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5.3依3.5)%、(89.3依5.1)%、(52.0依4.4)%和(55.0依15.0)%,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3.7依5.5)%、(23.6依2.7)%、(20.2依2.1)%和(20.0依2.5)%,增殖指数分别为(36.9依5.0)%、(34.1依3.5)%、(30.0依2.3)%和(30.1依4.1)%。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T-1比较,T-2组中SMO表达上调(P<0.05);T-2及T-4组中Gli-1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5)。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T-1比较,T-2组中SMO表达显著上调( P<0.05);T-2组中Gli-1表达上调( P<0.05)。结论:小剂量诱导照射对HeLa-229细胞株的Hh通路中SMO与Gli-1表达影响显著。

  • 微小RNA-7在上皮性卵巢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楼微华;周星辰;邱丽华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原发灶、转移灶中miR-7及其靶标EGFR蛋白的表达,探讨miR-7及EGFR与卵巢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显色原位杂交( CISH )检测miR-7在卵巢癌组织原发灶、转移灶石蜡切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GFR蛋白表达。结果:上皮性卵巢癌转移灶中miR-7表达显著低于原发灶( P<0.05),而EGFR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P<0.05);miR-7与EGFR表达具有相关性(r=-0.441,P<0.05)。结论:miR-7可能通过EGFR抑制卵巢癌的转移,miR-7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靶标。

  • 卵巢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与生存率的关系

    作者:杨菁;李仙仙;邢辉;李琳;周敏;沈雪;刘琼;李星;李维;贺敏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与其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80例患者,将其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N)+盆腔淋巴结(PLN)清除术分为A组(30例),仅行PLN清除术者分为B 组(50例),分析PAN清除与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的80例患者中,32例(40.0%)发生淋巴结转移。 A组中1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仅PAN阳性7例,仅PLN阳性3例,PAN和PLN均阳性9例;B组中13例发生PLN转移。 A与B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P<0.05)。 A组中淋巴结转移部位以PAN多16例,其余依次为髂内、闭孔、髂总、腹股沟及髂外淋巴结。 A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和46.7%,均高于 B 组(69.0%和39.2%),但无显著差异(P>0.05)。 A与B组患者中转移至PLN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是68.5%和41.4%,5年生存率是49.7%和2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44)。 A组患者中淋巴结阳性与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43.5%和72.7%,5年生存率是27.2%和58.5%,差异显著( P=0.048)。 Cox模型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状态对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P<0.01),而且是死亡风险因素。结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清除对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 Th17、Tc1细胞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矫俊;田馨莉;马道新;崔保霞;张友忠;孔北华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组织中Th17及Tc1细胞表达,探讨Th17及Tc1细胞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以早期宫颈鳞癌患者为实验组,以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为对照组,制备宫颈组织淋巴细胞单细胞悬液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中Th17及Tc1细胞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3.89依1.26)%和(1.51依0.46)%,Tc1细胞比例分别为(1.45依0.71)%和(5.37依2.9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Tc1细胞比例显著降低( P<0.01)。实验组中盆腔淋巴结阳性者较阴性者 Th17细胞表达降低( P=0.038);临床分期II期患者较I期患者Tc1细胞表达增高( P=0.046)。宫颈鳞癌组织中Th17与Tc1细胞表达呈负相关(r=-0.445,P=0.014)。结论:Th17及Tc1细胞在宫颈鳞癌患者肿瘤局部免疫调节反应中均起着重要作用,且Th17细胞可能通过抑制Tc1细胞的功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部分性葡萄胎与双胎妊娠胎儿存活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何敏敏;吴新华

    患者,39岁,G3 P1 A1,因“停经33+周,头痛、头晕,四肢水肿5天”于2012年12月20日收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LMP 2012年4月28日。2012年5月15日于我院行胚胎移植术,种植胚胎2个。移植28天,B超示“宫内双胎”。停经1+月,患者自觉恶心、呕吐、厌食,持续至孕3月自然缓解。孕4+月首次产检:基础血压105/60mmHg,尿蛋白(-),B超:宫内妊娠,双活胎。后未行产检。患者整个孕期无咳嗽、咳血及阴道流血流液等不适。2012年12月16日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四肢水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病”。给予硫酸镁解痉,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等对症治疗。患者头痛,头晕症状未见好转,血压控制不理想,遂转入我院。急诊测血压180/110mmHg,尿蛋白(++)。急诊以“宫内妊娠33+周,双活胎;子痫前期重度;胚胎移植术后”收入院。查体:T 36.6益, P 105次/min, R 20次/min,血压180/110mmHg;心肺(-),肝脾肋下均未及;四肢出现凹陷性水肿。产科检查:腹部膨隆大于孕周大小,宫底剑突下4Fb,未扪及宫缩,宫高32cm,腹围104cm,胎心140、150次/min。辅助检查:尿蛋白(++),肝功能示:白蛋白18g/L,余化验结果正常。 B超:(1)宫内妊娠、双活胎,F1相当于28w,F2相当于29+w,胎方位LOP/LOA;(2) F2边缘性前置胎盘;(3)双胎脐带绕颈。 NST(+)。眼科会诊:双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母儿围产结局的研究

    作者:王小青;王晓禾;谢灵媛;梅晓霞

    绒毛膜羊膜炎( chorioamnionitis,CAM)是指病原体感染胎盘的绒毛膜羊膜和蜕膜而形成的炎症。 CAM 是早产、胎膜早破及母儿感染的重要原因。多项研究表明[1-2],CAM可导致母儿不良妊娠结局。 CAM分为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和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HCA)。随着对胎盘病理重视程度的提高,HCA的诊断率显著升高。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148例HCA患者及同期226例非HCA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探讨发生HCA的危险因素及HCA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得到临床对HCA的重视。

  • 后入式改良阴式子宫全切150例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曹琴霞

    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阴式子宫手术迅速开展和应用起来。该术式具有腹部无伤口、腹腔干扰少、术后活动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对150例非子宫脱垂患者行后入式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阴道内镜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伶俐;王燕;刘玉兰;邢琦;董毅;郎雁;段洁;杜欣

    妇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完善的病史采集、细致的专科检查和准确的超声、造影等辅助检查必不可少。宫腔镜检查已被普遍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但一些特殊人群,如幼女、无性生活女性或绝经后的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特殊性,在疾病的诊治上,传统宫腔镜无法完成,需借助阴道内镜的宫腔镜非接触性技术的帮助。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对需使用阴道内镜检查的80例患者进行诊治,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妇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完善的病史采集、细致的专科检查和准确的超声、造影等辅助检查必不可少。宫腔镜检查已被普遍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但一些特殊人群,如幼女、无性生活女性或绝经后的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特殊性,在疾病的诊治上,传统宫腔镜无法完成,需借助阴道内镜的宫腔镜非接触性技术的帮助。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对需使用阴道内镜检查的80例患者进行诊治,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市320例再生育孕产妇分析

    作者:李丽春;许良智

    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使许多灾区家庭失去惟一的孩子,地震后国家给予再生育政策照顾的决定。此类妇女经历子女去世、伤残打击的同时,也面临年龄已超过佳生育期的难题。大多数再生育孕产妇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担心。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产力、产道、胎儿外,还有精神心理因素[1]。不仅需帮助这类孕妇成功怀孕,还需考虑优生优育、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问题。此类问题尚无国内外灾难医学循证证据参考。本文以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来自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市的320例灾后再生育孕产妇为对象,分析灾后再生育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探讨特大地震给灾区孕产妇带来的心理创伤以及对分娩方式、胎儿体重等方面的影响。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价值

    作者:郑真真;冯晓;史小菲;赵栋;吴悦茜;葛蓓蕾;朱一萍;张彦丽;孙静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的177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妊娠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的自然妊娠率为40.11%(71/177),其中70.42%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50/71);异位妊娠率为3.39%(6/177)。患者的术后自然妊娠率与不孕时间呈显著负相关(β=-0.178,P<0.05),而与年龄和不孕症类型无关。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术后1年未自然妊娠者应积极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时间越长,术后自然妊娠的可能性越小。

  • 妊娠早期母血清IGF-玉及IGFBP-1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舒群;李文佼;李海川;任丽萍

    目的:检测妊娠妇女孕早期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I( IGF-I)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GFBP-1)水平,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子痫前期( PE )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在妊娠第11~13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7例PE患者及172例正常孕妇血清中IGF-I及IGFBP-1水平,利用ROC曲线及回归分析评价IGF-I、IGFBP-1与PE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孕妇比较,PE患者在妊娠第11~13周时的血清IGF-I水平显著升高,IGFBP-1水平显著下调。血清IGF-I、IGFBP-1水平与PE发生呈显著相关。结论:孕早期血清IGF-I水平升高、IGFBP-1水平下调伴随更高PE发生的风险,可能被用于PE的早期预测。

    关键词: 子痫前期 IGF-I IGFBP-1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保守治疗时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杨文兰;王金玲;张运平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CSP)保守治疗时影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入我院的78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患者均行药物[甲氨蝶呤( MTX)+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加球囊压迫术保守治疗。按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分为出血量>200 ml组和出血量≤200 ml组,比较两组的停经天数、妊娠包块大直径、有无胎心、瘢痕厚度、治疗前后β-HCG值、MTX用药方式等,探讨影响出血的因素。结果:78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其中10例(12.8%)出血>200ml。妊娠包块直径越大、活胎、治疗前β-HCG>50000 U/L、清宫术前β-HCG>5000 U/L是出血量多的高危因素,而停经天数、瘢痕厚度、MTX用药方式不影响出血量。结论:妊娠包块直径、绒毛活性影响CSP保守治疗出血量,缩小包块、降低绒毛活性后行清宫,可减少出血量,提高保守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妊娠期糖尿病新旧两种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吴向华;杨秋红;侯菲;单瑞芹;王冰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 )两种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11月及2012年9~11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78例和108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两时段分别采用GDM旧诊断标准和新诊断标准。采用旧标准诊断的54例GDM孕妇作为旧标准GDM组,其余824例为旧标准正常组;采用新标准诊断的GDM孕妇168例为新标准GDM组,其余912例为新标准正常组。 GDM组孕妇给予个体化营养管理,正常组孕妇纳入常规产前保健管理。比较两组GDM患者的母婴结局。结果:新标准组和旧标准组的GDM发生率分别为15.56%和6.15%,差异显著( P<0.005)。旧标准GDM孕妇的体重指数(BMI)高于新标准GDM组(P<0.05);而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旧标准正常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新标准正常组(P<0.005);而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及巨大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诊断标准可检出更多存在血糖问题的孕妇,合理管理GDM患者可能有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 阴道内镜技术在绝经后女性宫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吴莎;郑杰;高利利;齐亚妮

    目的:探讨阴道内镜用于诊断、治疗绝经后患者宫腔积液的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门诊共收治76例宫腔积液患者,患者均行阴道内镜检查,术后留取子宫内膜病理。分析总结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及诊治方法。结果:76例患者均试行阴道内镜检查,其中74例(97.4%)顺利完成,2例(2.6%)因宫颈粘连致密,扩宫后改行常规宫腔镜检查。镜下诊断:宫腔积脓42例(55.26%)、正常宫腔12例(15.79%)、子宫内膜炎8例(10.53%)、子宫内膜息肉6例(7.89%)、子宫内膜增生5例(6.58%)、子宫内膜癌2例(2.63%)和宫颈癌1例(1.32%)。子宫内膜病理结果:46例(60.53%)子宫内膜炎,3例(3.95%)恶性肿瘤。42例宫腔积脓患者在宫腔镜下引流,其余患者通过相应治疗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结论:阴道内镜检查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与疼痛,具有子宫穿孔风险低、宫腔积脓细菌培养准确性高等诸多优势,更易于被接受,是诊断、治疗绝经后宫腔积液安全、微创、有效的手段。

  • 三维培养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作者:万安;赵洪萍(综述);周颖;赵卫东(审校)

    目前三维培养在妇科肿瘤研究中占显著地位,其不仅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细胞分化、组织形成、内环境的稳定性在妇科肿瘤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且填补了单层培养与动物实验之间的鸿沟,在不丧失体内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单一过程的研究。三维培养被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各个方面。本文重点阐述三维培养现有的技术,并展望了三维细胞培养在宫颈癌研究中的前景。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佳佳(综述);尹春艳(审校)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与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s)相比,hUCMSCs具有来源丰富、低免疫原性、对捐献者无损害及不涉及伦理问题等优势,因此hUCMSCs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方面拥有广阔的前景。近年研究表明,hUCMSCs可能为妇科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

    作者:宫婷(综述);孔英(审校)

    近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的成功率为20%~40%,胚胎着床分子机制的研究是人们探索生殖健康的基础。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胚胎着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粘着斑激酶( FAK)、蛋白激酶B( 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在胚胎着床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整合素、FAK、Akt和ERK这几个影响胚胎着床的信号分子进行综述,希望可为胚胎着床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卵巢癌动物模型的建立进展

    作者:朱沁怡(综述);汪希鹏(审校)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发生腹腔内广泛播散转移,极易对化疗产生耐药,故其预后差,死亡率居妇科肿瘤首位。卵巢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有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癌等。理想的卵巢癌动物模型有利于深入探讨卵巢癌的发生机制、病因学、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建立卵巢癌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本文就常见的卵巢癌动物模型的分类、建立方法及应用做一综述。

  • 双胎反向动脉灌流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作者:朱本丽(综述);丛林(审校)

    双胎反向动脉灌流( TRAP)又称双胎之一无心畸形,是一种特发单绒毛膜多胎妊娠的畸形。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中,TRAP的发生率为1/100,是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一种特殊类型。 TRAP主要表现为双胎中一胎发育相对正常,成为供血儿(或泵血儿);另一胎为受血儿(或无心畸形),是无心脏且伴发其他严重畸形的胎儿。随着双胎TRAP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双胎发生率的升高以及胎儿镜技术和超声的发展,其治疗也随着发展和提高。本文就现有知识,对TRAP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结局做一个综述。

现代妇产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