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현대부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7379
  • 国内刊号: 37-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山东大学 现代妇产科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孔北华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患者自控镇痛在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雷蔚华;陈春林;刘萍;佘守章;吕军;马奔

    目的:研究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中控制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 Ⅰ~Ⅱ级)自愿行UAE治疗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n=30)采用PCEA法;B组(n=30)用传统的口服药物(微粒化尼美舒利)和(或)肌注四氢巴马汀或盐酸哌替定方法。结果:用PCEA法的患者镇痛质量分数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术后恢复快于后者(P<0.01);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相似,两组均无呼吸抑制、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结论:UAE围手术期应用PCEA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

  • 小剂量顺铂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对实验性人子宫颈癌传代细胞增效作用的研究

    作者:姜玉华;程玉峰;乔乃安;梁业民;胡立宽;刘慧忠;章晓梅;赵潍萍

    目的:研究小剂量顺铂化疗联合放疗对实验性人子宫颈癌传代细胞(HeLa细胞)的增效作用。方法:将裸鼠分为空白对照、单纯放疗组、单纯化疗组和放疗加化疗4组,分别观察各组肿瘤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单纯放、化疗均可使HeLa细胞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药物加放疗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上述三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9.48%、77.31%及90.24%。结论:小剂量顺铂可明显增加放疗的敏感性,为临床小剂量顺铂化疗联合放疗的增敏提供了依据。

  • 宫颈糜烂患者细菌性阴道病病原的检测

    作者:赵昕;马淑芬;王惠兰;张杰英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与宫颈糜烂的关系.方法:采用Amsel常用的诊断标准检测BV病原,对宫颈糜烂1121例和健康对照者300名的BV患病状态进行对照研究,并根据宫颈糜烂患者发病年龄及病程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宫颈糜烂患者BV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年龄超过40岁,病程超过12个月及宫颈糜烂程度重者BV患病率明显升高(P<0.01).宫颈糜烂合并BV患者加德菌(GV)检出率达100%,患者胚胎停止发育、人流后腹痛出血等发生率也高.结论:BV特别是合并加德菌感染在宫颈糜烂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年龄越大、宫颈糜烂病程越长、糜烂程度越重,BV患病率越高;宫颈糜烂并BV可能导致胚胎停止发育和人流后腹痛出血.

  • 闭经患者细胞遗传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瑞芳;王明毅;王济周

    目的:分析闭经患者细胞遗传学的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每例闭经患者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包括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G显带与C显带,必要时进行高分辨显带或银染处理,或同时用内分泌及超声检查。结果:233例闭经患者中,88例染色体异常,占37.78%,包括染色体数异常、缺失、倒位及嵌合。结论:染色体异常是闭经的主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确诊闭经的病因、治疗及确定预后必不可少。

  • 妊高征发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及初步分析

    作者:师娟子;姚元庆;晏伟;朱峰;赵忠良;刘彦仿

    目的:克隆妊高征胎盘特异表达基因并阐述它在该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以正常胎盘和妊高征胎盘为模型,利用基于PCR的改良消减杂交技术,建立与妊高征相关的cDNA消减文库。随机筛选出20个含有差异表达片段的克隆备用。结果:20个含有差异片段的克隆经过反向点杂交,弃掉6个假阳性克隆,确定14个克隆为妊高征发病相关基因。经过序列测定和局部相似性检索(BLAST),发现11个为已知基因,其中1号基因为NECDIN家族基因;3个为新基因。这3个新基因已完成了全部插入片段的序列测定,并已登录Gene Bank,登录号为AF232216、AF232217及AF233648。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这些基因(尤其是Necdin表达基因)在妊高征中高表达,这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妊高征的病因。

  • 米索前列醇用于先兆子痫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崔秀娟;李金风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先兆子痫终止妊娠的可行性及对母儿的安全性,同时观察产时使用硫酸镁对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2例先兆子痫有引产指征,单胎头位无宫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对照组30例,分别用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引产。两组产妇应用硫酸镁的情况无差异。结果:引产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6.9%,对照组为73.3%,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率研究组为18.8%,对照组为46.7%,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时应用硫酸镁可引起潜伏期时间延长,而总产程时间无明显增加(P>0.05)。产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用于先兆子痫引产,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有推广价值。

  • 子宫颈小细胞癌10例临床与预后分析

    作者:张国楠;徐世强;李伟;姚宇琪;樊英;谢瑞梦;石宇;陈毅男

    目的:研究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特征及预后,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记录。结果:SCCC Ⅰb期2例、Ⅱa期4例、Ⅲb期4例,SCCC早期即可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并很容易转移至肺、肝等器官;对10例患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5例分别已存活37、27、16、10、9个月,另5例分别存活10、10、11、13、14个月后死亡。结论:SCCC与肺小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学和生物学行为特征相似,早期容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对化学治疗比较敏感,早期患者应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给予辅助性放疗和化疗;晚期患者应采用放疗+化疗。化疗目的在于预防或治疗远处转移性病变。

  • 细胞图象分析在判断卵巢上皮癌生物学行为及其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吴裕中;尹福波;刘新民

    目的:探讨细胞图像分析在判断卵巢上皮癌(OEC)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ICM)测定40份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及核形态参数,同时以免疫组化LSAB法分析其p53、p16的表达情况。结果:OEC病例中腹水阳性、腹腔广泛转移、淋巴转移、低分化各组的DNA指数(DI)、超5倍体(5C)细胞比率、核面积(NA)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CM各项参数中超5C细胞比率、NA与DI有明显相关性(P均<0.01)。在OEC病例中p53阳性、p16阴性的DI、超5C细胞比率、NA不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与OE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1,P<0.05)。结论:较高的DI、超5C细胞比率、NA提示OEC具有较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且各指标与p53、p16的表达情况均明显相关,共同检测可作为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有用指标,并有助于指导术后辅助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测患者预后。

  • VDT作业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微核及绒毛微核的研究

    作者:彭伟;刘佩秋;汤秀明;王福玲

    目的:探讨视屏显示终端(VDT)作业对育龄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早孕绒毛组织DN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VDT作业及对照组的育龄妇女各30例,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按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检测方法及微核检测方法进行培养、检测。分别记数SCE数及微核数;选择VDT作业及对照组的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各20例,采用绒毛直接制备法对其绒毛细胞微核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 VDT作业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发生率为6.8917±1.6846/细胞,对照组为6.4650±1.5194/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2) VDT作业妇女外周淋巴细胞微核率为(4.0667±0.8066)‰,与对照组的(3.6833±0.825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 VDT作业孕妇绒毛微核率为(1.0504±0.6262)‰,高于对照组的(0.6253±0.509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DT产生的电磁辐射对VDT操作者本身DNA的损伤不明显,但可能引起VDT作业妇女子代胚胎组织DNA的损伤。能否导致VDT作业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升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 cyclinD1、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洪贵;阳志宁;卞度宏

    目的:探讨cyclinD1、p16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0例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yclinD1、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D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10)、22.73%(5/22)、40.00%(20/50),其中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在内膜癌的表达率为46.00%,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的90.00%(P<0.05)。50例内膜癌中,cyclinD1蛋白在G2、G3级及临床Ⅱ~Ⅲ期中的表达率分别高于G1级及临床Ⅰ期(P<0.05),复发组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P<0.05),p16蛋白表达阴性者分化差,分期晚,复发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cyclinD1与p16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协同异常表达者生物学行为较差。结论:cyclinD1、p16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异常表达提示子宫内膜癌复发率高、预后差。

  • 聚乙烯乙醇与真丝线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军;韩崎平;孙蕾;钱晓峰;王玲;徐丛剑

    目的:评价聚乙烯乙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与真丝线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5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PVA与真丝线段栓塞两组。采用Seldinger方法经皮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及肌瘤所在部位后,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并经导管注入PVA颗粒或真丝线段,阻断子宫肌瘤血供。治疗前后均用B超测量子宫肌瘤体积。结果:两组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和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97.73%;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45.81%和51.8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月经量和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主要副反应是术后缺血性盆腔疼痛。术后发热症状,真丝线段组明显高于PVA组(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PVA或真丝线段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卵泡评分系统在IVF-ET中的应用

    作者:牛志宏;高芹;冯云

    目的:检验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治疗的患者,注射hCG日血清E2浓度及双侧卵泡分值作为指标预测OHSS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实施IVF-ET的患者分别测定注射hCG日血清E2和双侧卵泡的大小,使用卵泡评分系统,探讨卵泡分值与血清E2水平的相关性以及2种指标在预测早发型OHSS中的价值。结果:2种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939,以E2作为指标进行预测,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2.9%和93.6%,以卵泡分值为指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0%和91.4%。结论:卵泡分值与血清E2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二种指标均可预测OHSS的发生。

  • 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

    作者:武秀峰;郑淑蓉;陈淑玲

    目的:了解糖耐量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局部胰岛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的情况,以了解它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的PCOS患者子宫内膜石蜡标本进行研究。结果:PCOS的子宫内膜大部分腺体发育均达到增殖中晚期的发育程度,其局部胰岛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均显著高于增殖早期对照组(P<0.01);其胰岛素水平与增殖中晚期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COS组胰岛素受体表达则低于增殖晚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增殖晚期对照组与增殖早中期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及其受体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耐量试验正常的PCOS患者子宫内膜可能依然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这种子宫内膜的胰岛素抵抗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发育,因此,可能是PCOS妊娠率低及受孕后流产率高的原因之一。

  • 化疗对小鼠腹水S180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获得性MDR1表达的相关研究

    作者:尹格平;陈铭;陈诵芬;朱彤宇;刘艳梅

    目的:建立获得性多药耐药(MDR)表达小鼠腹水模型,探讨检测S180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表达水平及凋亡指标的意义。方法:给予S180细胞荷瘤小鼠反复定量联合化疗刺激,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S180细胞和同期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表达水平及凋亡指标结果:(1)实验组小鼠S180自化疗后1周MDR1表达逐渐增高,第5周后显著增加(P<0.05);而细胞凋亡率、细胞杀伤率及Fas因子表达率则随化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且MDR1表达显著增加时,S180细胞凋亡率等则显著降低(P<0.05);(2)实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细胞凋亡水平与S180细胞显著相关。结论:小鼠S180细胞多药耐药模型有助于获得在体研究MDR1表达的经验,经数疗程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表达能够反映S180细胞MDR1表达的水平。

  • 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的危险性探讨

    作者:张信美;石一复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的危险性,为临床子宫腺肌症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标本的子宫体下切缘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子宫体下切缘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缘阳性)的发生率为12%。切缘阳性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肌层大厚度、临床症状以及是否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切缘阴性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切缘阳性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宫体纵形长度明显小于切缘阴性者(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病程较长,病变弥漫、痛经明显且时间较长、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子宫体下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手术时切口过高是子宫体下切缘阳性的直接因素。子宫腺肌症患者如年龄较大同时存在高危因素,则应行全子宫切除术,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切口位置应尽量低,而且应对子宫体下切缘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 腹腔镜在盆腔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朱逊;冷金花;郎景和

    腹腔镜技术为妇科手术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设备的不断改进,腹腔镜被广泛应用于妇科各种主要手术中。重建盆腔解剖结构的手术也可用腹腔镜来完成,但难度较大,尤其是对缝合技术的要求高。现就各种腹腔镜下修复盆底支持结构的盆腔重建手术进展综述如下。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吕晓杰;冯丽华;韩淑梅;乐杰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及ECM及基底膜的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是一类重要的水解酶,对ECM有广泛的降解作用,它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MPs)相互作用是调节ECM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现就MMPs和TIMPs在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淋巴造影及淋巴化疗用于诊治妇科肿瘤的现状及展望

    作者:于兴江;王沂峰

    淋巴造影术(lymphangioadenography, LAG)是近年用于妇科肿瘤领域并对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的一项影象学技术。现将近10年来该项技术的发展及用于妇科肿瘤诊断和淋巴化疗(lymphochemotheraphy)的现状作一综述。提出LAG仍是目前诊断腹膜后淋巴转移可靠的手段,淋巴化疗将是治疗妇癌腹膜后淋巴转移有潜力的方法之一。

  • 粘附分子与妊高征

    作者:王立杰;潘立梅;戴笙

    妊高征是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产科合并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损伤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粘附分子表达增加是内皮细胞受损和白细胞激活的标志,妊高征血管内皮损伤与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异常有关。现将粘附分子的研究进展及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楠;仝惠萍

    1983年7月至2000年4月我们用阴道镜检查了1560例患者,经病检确诊为宫颈癌82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阴道镜检查的适应证 (1) 细胞学涂片巴氏Ⅱ级以上;(2) 宫颈糜烂久治不愈;(3)有接触性出血或阴道分泌物过多;(4) 有肉眼可见的可疑病灶,如赘生物;(5)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阴道、外阴肿瘤治疗前后的随访;(6) 普查。阴道镜检查没有绝对禁忌证,通常应选择在月经干净3~7d内检查,排除阴道急性、亚急性炎症。

  • 宫颈妊娠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海泉;吴佳捷

    本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5例宫颈妊娠,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早期诊断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

  • 输注血定安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颖;刘德杰;吴奇

    静脉输液是腰麻剖宫产术中预防及纠正低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于麻醉前或麻醉后补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压的依据尚有争议,补液的成分(胶体抑或晶体)、用量、速度等方面也有争议[1,2]。鉴于明胶类血浆代用品的胶体渗透压与血浆相似,具有良好的血管滞留性,故我们用血定安(Glofusine)作容量扩张,在腰麻剖宫产前预负荷输入,预防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致子宫破裂5例分析

    作者:刘莲秋;牟慧芳

    米索前列醇(米索)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肯定,但各家报道用量及给药途径不一。1998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米索晚期妊娠引产子宫破裂5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提出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

  • 奥平治疗宫颈糜烂96例疗效分析

    作者:郭文菁;徐永萍

    宫颈糜烂约占妇科门诊总数的40%~50%[1],且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近年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宫颈糜烂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感染有关,故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宫颈糜烂,预防宫颈癌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

  • 卵巢粒层细胞瘤62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建文;王萍;耿军

    卵巢粒层细胞瘤为低~中度恶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1.1%[1],患者预后多数较好,但部分有远期复发或转移倾向,初次诊断时很难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现对62例卵巢粒层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1 资料和方法

  • 妊娠合并子痫3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冰

    回顾分析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子痫35例,重点讨论子痫的预防。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80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分娩总数为18756例,妊高征1311例,并皮子痫35例,占分娩总数的0.19%,妊高征中子痫年龄率2.7%。发病小22岁,大30岁,平均25.34±1.66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例。单胎33例,双胎2例。发病孕周小34周,大42+2周,平均38.49周。前10年总分娩例数16022,子痫27例,发病率17%。后10年总分娩例数2734,子痫8例,发病率29%。其中后10年的孕妇中北京市户口3例,其余5例为外省农民。外省来京人口占62.5%。院外子痫8例,院内子痫27例。按首次发作时间划分,产前子痫12例,产时子痫14例,产后子痫9例,产前检查≥8次11例,4~7次11例,0~3次13例。抽搐伴昏迷11例。诊断按文献[1]的标准。

    关键词: 子痫 治疗结果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6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云琴;张吟雪;池美珠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常引起月经稀发或闭经致不孕,合并妊娠并不多见,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2‰~1‰,国外为0.5‰~2‰。一旦妊娠则属于高危妊娠,尤其是中、重度甲亢,妊娠期存在诸多并发症,分娩时可出现甲亢危象,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现将我院近年诊治的妊娠合并甲亢病例加以分析,探讨其妊娠结局以及妊娠期的处理。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1例分析

    作者:戴国亮;罗玉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产后并发症之一。我们分析了21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此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1989年至1998年收治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1例,其中剖宫产术后15例,产钳助产3例,胎头吸引助产1例,顺产2例。年龄22~36岁,平均25.5岁。妊高征11例,胎膜早破3例,胎盘早剥1例,前置胎盘1例,过期妊娠2例。轻度贫血6例,中度贫血3例。无并发症3例。初产妇16例,经产妇5例。体重 57~83.5kg,平均66.8kg。

  • 胎儿腹腔内巨大畸胎瘤1例

    作者:冯明芬

     产妇25岁,因妊娠39+2周,B超发现胎儿腹腔内占位22h,于2000年12月21日15时入院。自诉妊娠经过顺利,12月20日本院B超报告:胎儿腹腔内见104mm×76mm实质性回声,包膜清楚。12月21日嘉兴市妇保院B超复查提示:胎儿双顶径91mm,胸径90mm,腹径130mm,胎儿右侧腹腔内可见85mm×108mm混合性包块,内呈大部分实质不均质增强回声,小部分液性暗区,周边及内部血流丰富。B超诊断为胎儿腹腔内混合性包块,畸胎瘤待排。入院时查体:宫高33cm,腹围93cm,胎位LOA,胎心150/min,偶有宫缩。肛诊:宫口开大1.5cm,宫颈评分9分,胎膜未破。因家属放弃胎儿成活的希望,且宫颈成熟,于12月21日16时用浓度0.5%的催产素引产。19时因宫缩弱停止引产。12月22日1时开始出现规律宫缩,4时15分会阴侧切下行穿颅术后自娩一男婴,体重3100g,1min Apgar评分2分,5min Apgar评分0分。检查死婴:腹部膨隆,触之硬,腹围37cm,尸体解剖见肝脏面有一10cm×8cm×9cm包块。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畸胎瘤。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产后猝死1例

    作者:王瑞臻;刘浩德;王佩贞

    1 病例简介患者24岁,孕1产0,因37+5周妊娠,下肢水肿5月,活动后心慌、胸闷3个月、加重7d于1999年9月20日收住山东省立医院。患者自幼有心脏病史但隐瞒,血压13/8kPa,半卧位,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心率106/min,律整,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罗音,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01cm,胎位LOA,胎心150/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B超示心脏右房右室内径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心肌厚度、动度回声正常,各组瓣膜回声开放正常。彩色多普勒特征:二尖瓣区轻度返流信号,三尖瓣区中-重度返流。CW测返流束Vmax 445cm/s,PG 9.88kPa(4.2mmHg).肺动脉瓣轻、中度返流信号,CW测Vmax 312 cm/s,PG 5.19kPa(38.9mmHg),估测肺动脉压12.0/6.40kPa(90/48mmHg)。诊断为37+5周妊娠,G1P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Ⅲ级。入院后经对症处理,病情稍好转,于22日14时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娩一男婴,重3650g。术后限制液体入量、利尿、强心,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病情平稳。第3天患者在床上大便时突然心慌,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11/8kPa,心率158/min,律不齐,双肺湿性罗音。经内科协助抢救2h无效死亡。

  • 胎盘原位滋养细胞肿瘤误诊绒癌1例

    作者:杨丽荣;霍琰;梅祖敏;王伟

    患者,51岁,G5L3A2,末次产23年前,末次人流时间不详。因阴道出血15d,不能进食2d,于2000年5月13日上午入院。患者入院前行诊刮术,术中刮出组织20g,陈旧血100ml,病理报告为胎盘组织,血hCG>5000mIU/ml,B超提示子宫肌瘤。查体:T 36.5℃,P 80/min,R 18/min,BP 12.3/10.7kPa,一般情况差,慢性病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有血,宫颈息肉2cm×2cm,子宫如3个月大,活动差。双附件、血尿常规均正常,胸片心肺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支持疗法,因阴道仍有少量出血,复查血hCG>500mIU/ml,于5月18日行第2次刮宫,子宫体较前缩小,如孕2月大,病理报告为“凝血块及变性坏死组织”。5月23日血hCG>500mIU/ml,阴道B超示子宫后壁肌间有53mm×25mm×22mm混合性团块,强回声。提示子宫占位性病变。追问病史,患者于发病前4个月曾有上腹部不适,恶心、纳差,持续1个月未经治疗自行好转,无停经史。考虑此例因不全流产引起阴道出血,虽然患者否认有停经史,但有食欲不佳等早孕反应,子宫增大,故可疑绒癌。首先予5-FU化疗一疗程,停化疗后复查血hCG仍>5000mIU/ml,稀释1:1000为13.5mIU/ml,阴道B超示子宫稍大于正常,宫内可见较强回声。故于2000年6月9日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术中探查子宫如孕50d大,软,后壁可见两个紫蓝小点。剖检子宫见宫腔左侧向腔内突出一紫蓝色息肉状组织3cm×2cm×2cm基底部2cm,双卵巢见紫蓝色小点状结节。病理报告为胎盘原位滋养细胞瘤(placenta situ trophoblast tumor PSTT),右卵巢黄体出血,术后7天拆线,切口I期愈合。术后4d查hCG 518mIU/ml(稀释1:1000为2.8),术后23d hCG 51mIU/ml(稀释110000为1.8),术后38d hCG 16.8mIU/ml。

  • 妊娠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足月分娩1例

    作者:李瑞玉;刘瑞太;吕静芬

    1 病例简介孕妇,35岁,以36+周妊娠、溶血性贫血收入院。G4P2A1,9年前妊娠6+月行雷夫奴尔引产术,半月后出现阴道大流血,贫血款治。7年前足月分娩后出现溶血性贫血,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aemoglobinuria,PNH),应用强的松药物治疗好转。本次妊娠前病情稳定,PNH无发作,于停经2、5、7月时,出现睡眠后酱汕样尿,伴恶心呕吐,腹泻,曾在本院保守后缓解。

  • 子宫壁妊娠破裂1例

    作者:杨洪波;张炯;彭延平

    患者,20岁,因停经75d,阴道流血15d,下腹痛1d,于2000年7月7日入院。患者月经规则14(5-6)/(40)d,无孕产史。既往体健。LMP:2000年4月23日,停经后无早孕反应,于停经40~50d先后4次在外院尿妊娠试验均为阴性,同时行B超检查盆腔内无异常。2000年6月12日开始每日肌注黄体酮20mg,共5d,6月19日出现阴道流血,量略多于月经,不伴腹痛、恶心、呕吐等,持续15d后干净,7月6日出现下腹刺痛,以右侧为甚,持续加重伴头昏、眼花、肛门坠胀等不适,并昏厥1次,自购止痛药口服无效。于7月7日急症入院。查体:血压10.7/6.7kPa(80/50mmHg),面色苍白,心肺听诊无异常,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通畅,壁光滑,无血迹;宫颈正常大,光滑、着色,举摆痛明显;宫体前位,稍大,有压痛;阴道穹隆饱满,触痛明显,附件区扪诊不清。Hb 62g/L,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及心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CT提示:1.盆腔内不规则肿块影约10.8cm×9.1cm,考虑来自子宫、附件;2.腹腔积液,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尿妊娠试验阳性。以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收住院,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膜明显增厚,呈紫蓝色,腹腔内积血约1000ml,凝血块1200ml,探查盆腔:双侧附件无异常,子宫前位,质中,红润,稍大,右侧近宫角处子宫后壁有一1.5cm×1cm破口,有活动性出血,挤压破口,见一1cm×1cm大的绒毛样组织排出。小刮匙搔刮破口至粗糙,破口与子宫体腔及输卵管均不相通,修补子宫,常规关腹。手术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中、术后输同型鲜血900ml,红细胞悬液1.5U,并行补液、抗炎、止血、补血等治疗,术后6d拆线痊愈出院。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壁妊娠。

  • 先后两侧宫外孕超声介入治疗成功1例

    作者:周玉梅;王荣吉;申继东

    1 病例简介患者,29岁,因停经59d,反复阴道流血19d,于2000年1月18日首次住院。既往月经规律,G0。LMP:2000年11月20日。停经41d开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及下腹痛。多次尿hCG检查均(+),T36.5℃,P76/min,R18/min,BP16/10kPa(120/75mmHg)。腹软无压痛。B超示子宫体稍大,宫腔回声略欠均匀,左附件区探及4.5cm×5.2cm实性回声,内见2.7cm囊性回声,囊内见胚芽,彩色多普勒探及胎儿心管搏动166/min。尿hCG(+),稀释试验1∶250(+),1:300(-)。诊断:左侧宫外孕。化验血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正常。入院次日下午,再次B超检查,孕囊位置确定,在无菌操作下以15cm长18号穿刺针经B超引导,经腹直刺入左附件包块的孕囊内,然后拔出针芯,抽吸出囊内清亮羊水25ml,孕囊遂缩小至1.7cm,注入甲氨蝶呤30mg(生理盐水2ml稀释),此时孕囊增至2.1cm,胎心变快为188/min,退出针头,观察10min,患者无不良反应,B超再次扫描病变部位无变化,回病房。术后第1天患者有轻度恶心、腹胀,持续4~5天自行消失。治疗后第1天 B超检查:左附件包块大小形态无改变,孕囊2.1cm,已变形,仍可探及到胎儿心管搏动170/min,第3天 B超检查示胚芽变形,胎儿心管搏动消失,尿妊娠试验(+),稀释试验:1∶200(±),1∶250(-)。第7天B超下见孕囊壁增厚,有渗出,形状不规则,胚芽实性变。尿妊娠试验(+),稀释试验:1∶50(+),1∶100(±),1∶150(-)。第9、10天连续复查尿妊娠试验(-),出院。3个月后B超检查包块消失,月经恢复。于2000年12月14日患者又因停经44天,阴道流血14天,下腹痛2天,住院。B超检查示腹腔内积液500ml,宫腔内未见孕囊,右附件区有5.0cm×3.5cm不规则回声,尿妊娠试验(+),稀释试验1∶20(-),诊断为右侧宫外孕流产型。血象检查正常,生命体征平稳。住院第2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总量600mg,分3天服用。甲氨蝶呤20mg肌注,连用5天,辅以抗炎,止血对症治疗。第5天B超检查右附件包块无变化,腹腔内液体已吸收。第7天 B超检查右件包块内见0.8cm囊性回声,尿妊娠试验(+),稀释试验1∶10(+),1∶20(-)。第10天超声检查右附件包块明显增大为6.0cm×3.6cm,内见3.3cm×1.0cm囊性回声,并探及胎儿心管搏动166/min,尿妊娠试验稀释试验1∶40(+),1∶80(±)。同日下午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将穿刺针刺入囊内,抽吸出少许清亮液体后注入甲氨蝶呤35mg(生理盐水2ml稀释),患者无不适感,平卧10min,B超观察腹腔内无活动性出血,囊内胎心消失,返回病房。术后反应同前次。术后第3天尿妊娠试验稀释试验1∶20(+),1∶40(±),第4天 B超示右附件包块无增大,孕囊缩小至1.4cm×0.6cm,形态不规则,未再探及到胎儿心管搏动。第6天右附件包块缩小至4.0×3.5cm,尿妊娠试验(-),出院。

  • 腹部卒中1例

    作者:宋媚淑;宋媚娴

    患者27岁,因停经40天,腹痛9小时以宫外孕入院。2000年3月2日7时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呈持续性,以右下腹为著,无恶心、呕吐、发热,大、小便正常,在外院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于下午4时转来我院。入院查体:P 60/min,BP 8/5KPa,神志清,腹部稍膨隆,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者(+),妇科检查不满意,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4ml。实验室检查:Hb83g/L、WBC14.1×109/L,W-LCR 0.800,W-SCR 0.200。立即行剖腹见大量暗红色血液溢出,回收自体血1200ml后,清除积血块约500ml,探查子宫及双附件无异常,请外科会诊,探查肝、脾、胰完整,小肠、结肠、直肠无异常改变,小肠系膜及结肠系膜未见出血,后腹膜处于血肿,遂冲洗腹腔后放置引流胶管,关腹。术后予以抗炎、止血药物治疗,7天切口拆线,愈合良好,全愈出院。出院诊断为腹部卒中。

  • 输卵管伞端平滑肌瘤表面血管自发破裂1例

    作者:王成爱;李瑞玉;李学爱;刘瑞太;谭秀秀

    患者21岁,平素月经正常,未次月经1999年5月25日。因不明原因突发右下腹撕裂样疼痛、恶心呕吐3h,于1999年6月20日入院,就诊前3h开始右下腹剧痛转为全腹疼痛,且伴头晕、心慌、肛门坠胀感,晕厥一次。查体:一般情况差,T 36.9℃,P 116/min,R 21/min Bp 11/7.5 Kpa,神智清,精神差,面色苍白,急性病容,心、肺无异常,腹部略膨隆,软,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未产式,阴道粘膜无充血,后穹窿饱满,触痛感,宫颈光滑,举痛,摇摆痛明显,宫体平位,漂浮感明显,右侧附件区扪及一包块约80d妊娠大,压痛,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6ml。诊断:①腹腔内出血;②盆腔包块。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约1500ml,血凝块约150ml,右侧输卵管伞端肿瘤约10ml×12ml×10ml,输卵管峡部与伞端肿瘤扭转3周(1080°)肿瘤表面有数条迂曲的血管附于表面,直径约0.3cm,其中一条断裂,两断端相距0.5cm,有活跃性出血,子宫及双卵巢、左输卵管、阔韧带未见明显异常,行右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经抗炎、止血,对症治疗,切口Ⅰ期愈合,术后7d痊愈出院。病理诊断:右输卵管伞端平滑肌瘤。

  • 睾丸非损伤精子抽吸术结合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治疗无精症3例分析

    作者:冯玉华;张若鹏;汤丽莎;李大兵

    1992年[1]首次用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 injection, ICSI)技术于严重男性因素不育的体外受精,获得了较高的受精率和妊娠率,传统方法是通过附睾穿刺或睾丸活检获得精子再做ICSI治疗无精症,1996年Sherins等[2]非损伤性睾丸内抽吸精子(nonsurgical aspiration, NSA)方法,获得精子后行ICSI,此法简便,损伤小,可反复穿刺。我们应用NSA结合ICSI治疗无精症3例,报告如下。

  • 三种子宫切除术式的评价

    作者:白延青;赵红卫;隋龙;吕美雅;陈良;冯金辉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而且要求术者具备熟练的腔镜操作技术及特殊的仪器设备。我们对开腹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等3种妇科临床较为常用的术式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腹式小横切口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宋文月;殷宝莉;王风华

    我院自1999年开展腹式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我们对良性疾病65例有子宫切除指征者采用了经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采用传统术式切除子宫的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及盆腔粘连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术前所有病例都作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40岁以上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分段诊刮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年起被列入《中目》核心期刊

    作者: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信息研究所《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邮发代号24-104,全国邮局均可订阅。定价:每册6.5元,全年订价39元。错过邮订时间者请直接汇款到编辑部邮购。《现代妇产科进展》编辑部

  • 卵巢癌的预防

    作者:高永良;孔北华

    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高,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治疗效果差,近15~20年卵巢癌的生存率无明显改善。近10年卵巢癌的患病率增加了30%,因卵巢癌导致的死亡率也增加了18%。对卵巢癌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治、防

    作者:刘培淑;王希芝

    1 病例简介患者,30岁。因胚胎移植(ET)后16d,腹胀、尿少2d,于2000年7月23日入院。患者结婚5年,夫妇同居,不孕。月经规律,周期为30d,经期5~7d,无腹痛,LMP:2000年6月24日。入院检查:T 36.6℃,P 86/min,R 21/min,BP 16.0/10.7kPa(120/80mmHg)。体重57.5k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慢性病容,呼吸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下肢及腹壁水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6/min,律整,无杂音,腹膨隆,腹壁皮肤压陷性水肿,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脊柱生理弯曲、活动好。妇科检查,见外阴轻度水肿,阴道粘膜光滑,宫颈光滑、着色,宫体平位,正常大,双侧可触及增大的卵巢,但无压痛。入院后给予静脉输液、白蛋白扩容、抗过敏及穿刺吸取腹水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出、入院诊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vary ov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为提高对本病人认识,特提出讨论。

  • 作者:

    Objective: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in women with unexplained recurrent abortion (URA) produce T-helper 1 (Th1)-type cytokines in response to trophoblastantigens. Methods: A total of 25 women with URA and 15 reproductively normal parous control women participated the study. Supernatants from trophoblast-activatied PBMCs from all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for Th1-type cytokines [interleukin-2 (IL-2), interferon gamma(IFN-γ)] and Th2-type cytokines (IL-4,IL-10). Results: The levels of IL-2, IFN-γ in trophoblast-activitated PBMCs supernatants from URA patients were highr than those from reproductively normal women (P<0.05). In contrast, the supernatants from URA patients contained lower Th2-type cytokines (IL-4,IL- 10) (P<0.05). Conclusions: Whereas Th1-type immunity to trophoblast is assoicated withURA and may play a role in reproductive failure, Th2-type immunity may a natural response to trophoblast contributing to successful pregnancy.

现代妇产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