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현대부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7379
  • 国内刊号: 37-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山东大学 现代妇产科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孔北华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Akt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燕;孙红

    目的::检测Akt基因在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卵巢囊肿、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上皮性卵巢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卵巢组织1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囊肿组织15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15例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40例。 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k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Akt激酶特异性抑制剂Triciribine分别作用于上皮性卵巢癌SKOV3、ES-2细胞,MTT法和FCM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比较单独抑制剂Triciribine、单独顺铂及联合两种制剂的治疗方案对SK-OV3、ES-2细胞的作用。结果:(1)Akt1、Akt2、Akt3 mRNA及p-Akt在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卵巢囊肿、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组( P<0.05);(2) p-Akt表达水平、总Akt mRNA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分级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3)Triciribine能有效抑制SKOV3、ES-2细胞中p-Akt水平,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癌细胞生长率,联合顺铂处理可增加癌细胞的凋亡率。结论:Akt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过度激活,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分级相关。 Akt异常激活不仅是上游PI3 K异常激活的后续效应,同时与Akt自身扩增密切相关。 Triciribine阻断Akt的信号传导可增强顺铂化疗的疗效。

  • APTIMA HPV E6/E7 mRNA和MALDI-TOF-MS HPV基因分型检测宫颈高度病变效果评价

    作者:杜辉;张艳萍;张薇;王纯;吴若松;Belinson JL;吴瑞芳

    目的::以HC-Ⅱ法HPV DNA为对照,评价APTIMA法HPV E6/E7 mRNA检测( A-HPV)和MALDI-TOF-MS HPV分型检测技术( M-HPV)用于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深圳市25~59岁、3年内未行宫颈癌筛查、未接受过子宫切除和盆腔放疗的2095例未孕妇女参加了本次筛查。医生于患者宫颈外口处直接收集2份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一份用于液基细胞学检查,一份用于HC-Ⅱ、A-HPV和M-HPV检测。宫颈细胞学≥ASCUS及3种方法HPV检测任一阳性结果者均回叫行阴道镜下定点或四象限活检及宫颈管诊刮( ECC)。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各种HPV检测方法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结果:2095例研究对象中各项检测数据齐全者1970例。197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89±7.655)岁。细胞学≥ASCUS 者占6.4%(127/1970),CINⅡ+者占1.3%(26/1970),CINⅢ+者占0.76%(15/1970)。 HC-Ⅱ、A-HPV和M-HPV总的HPV阳性率分别是19.4%、12.1%和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C-Ⅱ、A-HPV 和M-HPV对检出CINⅡ+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88.5%(95%CI为68.7~97.0)、100%(95%CI为84.0~100)和92.3%(95%CI为73.4~98.7),特异性分别为81.5(95%CI为79.7~83.2)、89.1%(95%CI为87.6~90.4)和86.3%(95%CI为84.6~87.8);A-HPV与HC-Ⅱ相比敏感性稍高(P<0.05),M-HPV敏感性和HC-Ⅱ相同(P>0.05),三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A-HPV和M-HPV用于宫颈癌筛查都有很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两者活检率明显低于HC-Ⅱ,可减少医疗负担和花费。 HPV亚型分型和HPV E6/E7 mRNA结合有更好地预测宫颈癌患病风险的作用。

  •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EMs相关不孕妇女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向卉;冯雪;黄薇;王秋石;刘冬;谭婧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 EFI)对EMs相关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730例EMs相关不孕患者,根据手术发现进行EFI评分,并随访其妊娠情况和妊娠结局。比较不同EFI分值患者的自然妊娠率,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累积妊娠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完成随访的548例患者的总妊娠率为43.43%(238/548)。 EFI评分8~10分者的总妊娠率为54.55%(168/308),8、9、10分的妊娠率分别为53.66%(66/123)、51.75%(74/143)和66.67%(28/42),各分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 EFI 7分者的妊娠率为42.27%(41/97),低于8~10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5);EFI 4~6分的妊娠率为21.71%(28/129),4、5、6分的妊娠率分别为17.86%、19.05%和25.42%,各分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38),显著低于7分者( P=0.000)。 EFI 0~3分的妊娠率为7.14%(1/14)。术后不同时间的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 P=0.000)。 r-AFS 分期 I ~IV 期的妊娠率分别为45.23%(57/126)、47.33%(71/150)、44.08%(67/152)和44.17%(53/120),无统计学差异(P=0.939)。结论:EFI能较好地预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EMs相关不孕患者的术后生育力。

  • 两种保留子宫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

    作者:姬冰瑞;边爱平;赵倩;王春芳;张艳艳;张雪燕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及子宫骶骨岬悬吊术治疗要求保留子宫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研究组),30例行子宫骶骨岬悬吊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测量患者POP-Q各点值评价术前术后盆底功能改善状况,以盆底不适调查表短表20( PFDI-20)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64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输尿管、直肠损伤。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子宫脱垂复发,POP-Q各点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调查表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8.8%)和2例(6.7%)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腹壁子宫悬吊术及子宫骶骨岬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安全有效;腹腔镜下腹壁子宫悬吊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经济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望临床推广。

  • mTOR信号通路在人子宫肌和子宫肌瘤组织中的活性研究

    作者:周玉;许丽娟;王天齐;马迪;李阳;李宗金;王悦冰

    目的::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分子( mTOR )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在人子宫肌和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2例子宫肌和与之配对的子宫肌瘤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tuberin、hamartin、p-S6 K、p-4 EBP1和p-Akt表达。结果:与子宫肌比较,子宫肌瘤中tuberin、S6K和4EBP1呈高表达,hamartin表达不升高,p-S6 K和p-4 EBP1表达降低, Akt和p-Akt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Tuberin在子宫肌瘤中高表达;mTOR信号通路在子宫肌瘤中受到抑制。

  • 继发不孕患者阴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余竑敏;苏婷婷;谢康云;隋龙

    目的::分析继发不孕患者下生殖道的致病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明确导致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对常用抗菌素的敏感状况,以有效指导临床抗感染用药。方法:收集确诊为继发不孕且阴道分泌物培养菌阳性的6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致病菌分布及抗菌素耐药情况,研究从该人群中病原体的高分离率与女性生殖道的并发症是否存在联系。结果:继发不孕患者中,引起生殖道炎症的病原菌排名前三者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48.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较高,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等耐药率低。革兰阳性球菌等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烷等有较高的敏感性,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较高,解脲支原体对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等敏感性高。结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烷等可作为革兰阳性菌球菌治疗的首选;氨苄西林可作为粪肠球菌治疗的首选;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一线药物。

  • 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左侧异构中的应用

    作者:徐燕;茹彤;顾燕;杨燕;戴晨燕;杨丽娟;徐学翠

    目的::探讨胎儿左侧异构的产前超声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产前诊断为胎儿左侧异构的病例资料,对比总结其超声征象与随访结果。结果:21例左侧异构胎儿中,内脏心脏异位16例,先天性心脏病19例(伴心脏传导阻滞5例),下腔静脉离断伴奇静脉异常连接19例,其中两种及两种以上异常诊断胎儿左侧异构的敏感性为90.5%。染色体异常3例,18三体2例,13三体1例。18例终止妊娠,1例胎死宫内,2例存活。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左侧异构是可行的,重要超声征象是内脏心脏异位、先天性心脏病伴或不伴心脏传导阻滞、下腔静脉离断伴奇静脉异常连接,出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异常可提高该病的诊断敏感性。

  • 雌二醇对BG-1卵巢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作者:王真真;刘翠;丁朝霞;陈爱平

    目的::探讨雌二醇( E2)对卵巢癌细胞BG-1增殖、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10-9~10-5 mol/L E2作用于BG-1细胞72h后的细胞增殖率的变化,并筛选适作用浓度。将BG-1分为4组:E2组、E2+ICI(ICI182,780 ER阻断剂)组、E2+PPT(特异性ERa激动剂)组和E2+DPN(特异性ERβ激动剂)组。 MTT法检测不同药物作用72 h后的细胞增殖率;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药物作用6、24 h和48 h后各组细胞中cyclin(细胞周期素) D1和p21表达水平;ELISA检测10-9~10-5 mol/L E2作用后,BG-1细胞中MMP-9水平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E2及ER调节剂作用后BG-1细胞的侵袭力变化。结果:10-9~10-5 mol/L E2作用于BG-1细胞72h后,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E2浓度为10-7mol/L时BG-1细胞的增殖率高。不同药物作用后,E2+PPT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E2组(P<0.05),E2+ICI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E2组(P<0.05),而E2+DPN组细胞增殖率无显著变化(P>0.05)。与E2组相比,E2+ICI组中cyclinD1表达明显降低,p21表达显著升高(P<0.05);E2+PPT组中cyclinD1与p21的表达水平与E2+ICI组大致相反(P<0.05);E2+DPN组中cyclinD1和p21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10-9~10-5mol/L E2均可促进MMP-9分泌(P<0.05),其中10-8 mol/L E2作用3h后MMP-9分泌多。 E2组的侵袭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E2+ICI组的侵袭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E2通过ERa信号通路促进BG-1细胞增殖;E2还能促进MMP-9分泌,增强BG-1细胞的侵袭力。

  • TP/T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 ER-CC1、BRCA1及β-tubulin Ⅲ表达的影响

    作者:杜培;王沂峰;张晓薇;陈礼全;陈国勤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紫杉醇+铂类( TP/TC )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l)、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 l)及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Ⅲ)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原发性上皮性癌患者组织标本(其中以TP/T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15例)中ERCC l、BRCA l及β-tubulin Ⅲ蛋白表达。结果:ERCCl蛋白主要在卵巢癌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BRCAl蛋白在细胞核表达;β-tubulinⅢ在细胞胞浆中表达。新辅助化疗组中ERCC1蛋白高表达率(66.67%)显著高于术前未行化疗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中BRCA1蛋白高表达率(20%)高于术前未行化疗组(3.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中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率(60%)高于术前未行化疗组(57.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铂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诱导ERCC1的表达增加卵巢上皮癌对铂类的耐药性。 TP/TC新辅助化疗可能上调BRCA1及β-tubulin Ⅲ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

  • ATM对卵巢癌细胞株CaOV3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梁江红;罗蕊丽;刘永珍

    目的::探讨ATM激酶表达水平和活性对卵巢癌细胞CaOV3顺铂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ATM-siRNA转染CaOV3细胞48 h下调ATM蛋白水平,以KU-55933预处理CaOV3细胞12 h 下调ATM 激酶活性。 CCK8试验检测细胞活性, Western blot法检测ATM及r-H2 AX蛋白表达,荧光共聚焦confocal检测细胞DNA双链损伤标志蛋白r-H2 AX表达及同源重组修复关键蛋白RAD51表达及两者细胞核中共定位,应用碱性慧星试验检测细胞内DNA双链损伤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卵巢癌细胞系CaOV3具备相对完整的同源重组修复能力,下调ATM或抑制ATM激酶活性均可降低DNA双链损伤情况下的同源重组修复能力,增加其对cDDP敏感性,同时减少cDDP引起的G0/G1期周期阻滞。结论:抑制ATM可影响卵巢癌细胞同源重组修复过程,增加DNA双链损伤,缓解G0/G1期周期阻滞,增加其对顺铂敏感性。

  • 靶向转染色素上皮源性因子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

    作者:张铭;李涛;丁楠;周春;张元珍

    目的::探索免疫纳米脂质体介导色素上皮源性因子( PEDF)质粒转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高表达的VEGFR-2作为靶向位点,用其特异性配体寡肽ATWLPPR修饰纳米脂质体,反向装载PEDF表达质粒,制备一种新型免疫纳米脂质体载药系统ATWLPPR-IML-PEDF。以子宫内膜片异位移植法建立E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6,移植内膜数为32)和脂质体转染组(n=6,移植内膜数为33),于造模后次日分别给予生理盐水0.1 ml或ATWLPPR-IML-PEDF脂质体溶液(含PEDF质粒5 mg/kg体重)0.1 ml尾静脉注射。造模后3周测量病灶大小。检测病灶中PEDF融合蛋白水平,并以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体外实验表明, ATWLPPR-IML-PEDF能高效转染VEGFR-2阳性细胞,转染率达(91.80±0.03)%。动物实验表明,ATWLPPR-IML-PEDF一次尾静脉给药即可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片的异位生长,异位内膜萎缩消失率为18.18%(6/33),其余EM病灶平均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18.92±0.88)mm3 vs (78.40±1.93)mm3,P<0.001]。脂质体转染组PEDF蛋白表达量增高的同时,EM病灶中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亦显著降低( P<0.001)。结论:载药免疫纳米脂质体ATWLPPR-IML-PEDF可有效抑制大鼠EM病灶生长,为EM的抗新生血管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特异、高效的新手段。

  • 对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的认识与管理

    作者:王荣敏(综述);钮江华;钱敏;尤志学(审校)

    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 CINⅠ)诊断的准确性并对其进行合理管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CINⅠ的病理诊断、病因学、病程进展及与生物学标记物的关系、管理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 HPV整合宫颈上皮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霞(综述);郝敏;赵卫红(审校)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HPV与宿主细胞染色体的整合是宫颈细胞永生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恶性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HPV黏附、穿入宫颈上皮细胞直至癌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如何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有效感染,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HPV识别、粘附宫颈上皮细胞、依赖可能转运途径穿膜入胞及进一步整合至宿主细胞染色体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宫颈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作者:林娟娟;王恺(综述);孔丹莉;何玉清(审校)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绝大多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都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但由于受到各种检测方法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导致病死率很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存在表达异常的生物学标记物,并与前驱病变级别和肿瘤是否发生转移相关。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与宫颈癌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及其在宫颈癌筛查、分类和诊断中的潜在作用,将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 特殊类型孕激素在早产预防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杉(综述);孙丽洲(审校)

    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称为早产,可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早产的问题存在于不同国家及民族,带来了很多短期及长期的健康问题。早产处理关键在于提前筛选早产的高危人群,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其进入早产临产阶段的概率。一系列动物实验、体外实验及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明,特殊孕激素(包括17P肌内注射制剂和阴道用天然黄体酮)的使用能降低早产风险,其主要通过抑制子宫收缩及抑制宫颈成熟以延长孕周预防早产。本文通过对特殊类型孕激素在早产高危患者(包括既往有早产史、宫颈缩短、多胎妊娠、PPROM )中的预防作用做一综述,以期给孕激素预防早产临产的应用提供一个可行的指导。

    关键词: 早产 孕激素
  • 子痫前期相关miRNA靶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成丽;尹国武(综述);朱晓明(审校)

    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后表达的非编码小RNA, miRNA基因表达变化严重影响其下游转录水平的基因和有关的信号通路。近年子痫前期( PE)相关基础研究表明,PE患者胎盘及母血中存在一系列表达失衡的miRNA,这些miRNA可调节细胞内源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多种功能,在整个生物发育和多种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PE相关miRNA靶基因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 子宫内膜癌患者孕激素抵抗机制的研究

    作者:孙恒子(综述);姜洁(审校)

    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癌症患者的第八大死亡因素,在我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对早期、复发及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孕激素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但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孕激素治疗不敏感(即孕激素抵抗),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研究发现,在机体循环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孕激素抵抗,其中孕激素受体的异常改变是目前孕激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此外,Fas/Fasl、PI3K/Akt、Survivin、EGFR及胰岛素抵抗等都与孕激素抵抗密切相关。

  •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辅助生育中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傅秀娟(综述);金杭美(审校)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原因是多种的,机制是叠加的,辅助生育技术改善了EMs患者的生育能力,但内异症也影响着辅助生育的妊娠结局。本文就近年有关EMs导致不育和反复流产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及合并内异症患者对辅助生育技术中妊娠结局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提高对EMs对生育能力影响的认识,达到进一步改善诊治方法,提高妊娠率、减少自然流产率、降低妊娠并发症的目的。

  • 宫颈癌根治术宫旁切除范围的研究进展

    作者:左志(综述);朱芝玲(审校)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根治术作为宫颈癌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了高生存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并发症。现阶段随着对宫旁淋巴分布和宫颈癌宫旁转移情况的进一步认识,一些学者提出缩小宫颈癌根治术宫旁切除范围的可行性并做了相应的临床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为后续探讨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方案提供一些思路。

  • 性激素补充治疗对妇女乳腺密度的影响

    作者:张巧利(综述);李芬;吕淑兰;陈子江(审校)

    性激素补充治疗可有效改善妇女绝经相关症状,其与乳腺癌关系的纷争伴随着性激素补充疗法的始末。众多的专科医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对此问题也很关注和纠结。研究提示,乳腺密度( MD)与乳腺癌的危险性呈正相关,乳腺X线摄影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也是MD检测的佳手段。 MD受众多因素影响,本文将较常用的不同种类的性激素补充治疗药物对妇女MD的影响做一综述,供专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 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分析

    作者:李超然;石红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绝经年限≤5年,10例BMI≥25kg/m2,20例因盆腔包块及子宫良性疾病就诊,10例CA125升高;其中8例术前诊断明确。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其中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6例,Ⅳ期8例。术后随诊1~10年,均未复发。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首选手术治疗,推荐术式为根治性手术。

  • 自然流产蜕膜及绒毛组织中钙网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方仙桃;李志英;张秋玲;邓小月;柳长柏

    目的::检测早期自然流产蜕膜及绒毛组织中钙网蛋白( CRT)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及定位,初步探讨其在早期自然流产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正常早孕者和早期自然流产者(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取蜕膜及绒毛组织,HE染色比较其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CRT及Caspase-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CRT及Caspase-3在早期自然流产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早孕组;(2)稽留流产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CRT及Caspase-3的表达均高于先兆流产组;(3)CRT与Caspase-3呈正相关。结论:CRT及Caspase-3异常表达可能参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

  • 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盈;李婷

    目的::了解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具有完整资料的89例患者,根据手术途径不同分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52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19例)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18例)。随访内容包括:焦虑评估、一般资料采集、术前性生活评估、手术方式分析、术后随访和性生活评估。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AVH组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好,术后SAS焦虑状况评分低。结论:LAVH对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是优先考虑的手术途径。

  •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作者:杨丽;马彩玲;叶远征;王迪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 I~IIA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CBM、CNKI、Wanfang data、VIP,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10月,查找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对照研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共纳入2个RCT、5个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11个临床对照研究,共2130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OR=-247.99,95%CI(-408.90,-87,07),P=0.003],减少术后并发症[OR=0.49,95%CI(0.28,0.86),P=0.01],缩短术后排气时间[OR=-17.41,95%CI(-32.79,-2.03),P=0.03]和术后住院日[OR=-2.82,95%CI(-3.68,-1.96),P<0.000001];而两组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OR=0.44,95%CI(-3.66,4.53),P=0.83]、术后随访2~5年宫颈癌复发率、死亡率和无复发生存率[ OR=0.96,95%CI (0.72,1.31),P=1.28]相似。结论: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有显著优势,并在术后随访2~5年宫颈癌复发率、死亡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等方面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严格掌握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适应证,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 宫腹腔镜诊治46,XY真两性畸形2例分析

    作者:张璞;邓新粮;肖松舒

    1病例简介
      病例1,患者,13岁,社会性别女,因“发现外阴异常13年”于2010年10月5日入院。患者为第1胎足月顺产,其母否认孕期服用甾体激素类药物史,出生时阴蒂肥大,定期复查,阴蒂无明显增大,无月经来潮及周期性腹痛;生长发育及智力无异常。其祖父母为表兄妹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身高145cm,指距145cm,体重32kg,颈部喉结未见明显突出;未见腋毛、阴毛,双侧乳房己发育,外阴呈女性发育,阴蒂肥大,长约2cm,似阴茎头;可见阴道口,其上方见尿道口,小棉签探及阴道约6cm。肛查:扪及子宫,小,未扪及双附件,双侧腹股沟未及肿块。术前辅助检查:染色体核型为46, XY,SRY基因(+),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正常;性激素:PRL 13.08ng/ml,FSH 7.78mIU/ml,LH 10.6mIU/ml,E264.55pmol/L,P 0.231ng/ml,T 34.58ng/dl。 B超示:子宫41mm×18mm×17mm,左右卵巢大小分别为30mm×15mm、28mm×13mm;双肾上腺、双肾输尿管、膀胱、腹股沟未见异常。术前诊断: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10月11日在全麻下行宫腔镜检+膀胱镜检查+腹腔镜探查+外阴整形术。无损伤处女膜宫腔镜下可见阴道口,处女膜环完整,阴道幼稚型,宫颈光滑;宫腔形态正常,宫腔偏小,内膜薄。膀胱镜下见尿道、膀胱正常,未见前列腺。腹腔镜下见:子宫前位,偏小,外观形态正常;双侧输卵管形态正常;右侧见卵巢样组织,白色,未见明显卵泡,约2cm×2cm×1cm大,左侧亦见卵巢样组织,约2cm×2cm×1cm;近悬韧带端见淡黄色样组织,直径约1cm。镜下行双侧卵巢样组织及左侧黄色样组织活检送冰冻切片。病检回报:右侧为卵巢组织,左侧卵睾。经家属商议后保留右侧卵巢,切除左侧卵睾及输卵管。泌尿外科行外阴整形术重新形成阴蒂。术后诊断:真两性畸形(46, XY)。患者术后第5天出院,随访3个月,恢复好,阴蒂外观满意。因患者处于青春发育期,观察其月经来潮情况,未予以激素替代治疗。

  • 妊娠合并腹茧症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辛思明;刘凌芝;贺晓菊;郑九生

    腹茧症是一种腹腔内部分或全部脏器被蚕茧状纤维包膜包裹的罕见腹部疾病。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病情严重者多以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的症状为主,育龄期女性则多表现为原发性不孕。现报道我院收治的2例妊娠合并腹茧症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如下。
      例1,患者,30岁,G1 P0。因“停经39+1周,双胎妊娠”于2013年3月18日入院待产。患者平素月经规律,LMP 2012年6月17日。2012年3月曾因“原发性不孕症”在我院行腹腔镜+宫腔镜探查术,术中诊断为腹茧症。2012年7月10日在我院移植胚胎2枚,均存活,孕期顺利。产科检查:子宫轮廓清晰,无宫缩,子宫下段无压痛,宫高38cm,腹围110cm,胎方位LOA/ROP,胎心音140/132次/min,头先露,棘上3cm。2013年3月19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取下腹部正中纵切口。开腹时见腹腔内脏器及子宫表面被灰白色质韧茧状纤维膜广泛“层层”包裹,分解子宫下段粘连层。取子宫下段横切口,以左枕横位分别娩出二男婴,体重分别为3.1kg和3.2kg,Apgar评分均为10分。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用缩宫素20U子宫肌层注射,胎盘胎膜自然娩出完整。子宫腔大,收缩差,宫腔出血多,予欣母沛子宫肌肉注射,并行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术,宫腔出血逐渐停止,术中出血量155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关键词:
现代妇产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