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현대부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7379
  • 国内刊号: 37-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山东大学 现代妇产科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孔北华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病理组织中PAEs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作者:孙静;高强;顾磊;赵栋;张励倩;陈波;厉曙光

    目的:测定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血清及病理组织中酞酸酯类化学物(PAEs)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子宫肌瘤和67例卵巢囊肿患者的手术病理组织和血液样本,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PAEs含量.并对病理组织与血清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病理组织中DEP、DBP和DEHP的检出率分别为0、74.8%和99.3%.卵巢囊肿病理组织中DBP和DEHP水平分别为0.457 μg/g和4.123 μg/g,均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织(0.202μg/g、2.317μg/g,P<0.001).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DEHP与病理组织中DBP和DEHP的水平均呈负相关(r=-0.241,P<0.05;r=-0.309,P<0.01);卵巢囊肿患者血清中DBP与病理组织中DBP含量呈负相关(r=-0.255,P<0.05);卵巢囊肿患者的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低于子宫肌瘤患者(3.80IU/L vs 8.72IU/L,P<0.05).结论:PAEs对女性人群暴露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线粒体融合基因2在小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相文佩;赵娜;庞文娟;陈文琦;徐晓燕

    目的:检测小鼠卵巢组织中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的表达、ATP水平以及卵巢组织的超微结构,探讨Mfn2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年轻组(8~ 10周龄,20例)和老龄组小鼠(52 ~ 54周龄,20例)卵巢组织中Mfn2蛋白和Mfn2 mRNA的表达;磷钼酸比色法检测小鼠卵巢组织中ATP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卵巢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老龄组小鼠卵巢组织中Mfn2蛋白的表达水平(0.234±0.120)显著低于年轻组(0.876±0.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龄组小鼠卵巢组织中Mfn2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063±0.0034)显著低于年轻组(0.0232±0.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龄组小鼠卵巢组织中ATP含量[(20.6±7.2)μmol/g]显著低于年轻组[(33.8±11.5) μmol/g].电镜显示,年轻组小鼠卵巢组织中的线粒体形态规则,轮廓光滑完整,线粒体嵴排列基本规则,老龄组小鼠卵巢组织中线粒体断裂增加,线粒体嵴肿胀,线粒体内出现空泡.结论:老龄组小鼠Mfn2表达水平下降,线粒体出现功能下降和结构损伤.Mfn2表达水平下降可能参与与年龄相关的卵巢功能维持.

  • 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结局分析

    作者:冯彦琴;苏迎春;孙莹璞;郭艺红;王芳;董方莉

    目的:探讨先天性子宫畸形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及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45例子宫畸形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和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子宫形态正常的不孕患者1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助孕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1)子宫畸形组的年龄、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145例子宫畸形患者行248个胚胎移植周期,妊娠89例共96个周期,患者临床妊娠率61.38% (89/145),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38.71% (96/248),足月产占55.21% (53/96).与对照组比较,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组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平均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双角+双子宫流产率较高(43.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子宫畸形组的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20.29%、31.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行ART助孕后妊娠率良好,但妊娠期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明显增高.

  • 影响复发上皮性卵巢癌化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作者:党彩玲;李力;覃金春;张洁清;阳志军

    目的:分析影响铂类敏感型及耐药型复发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1月至2011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复发EOC患者83例,其中铂类敏感型56例,耐药型27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Log-rank test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复发EO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铂类敏感型复发EO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个月(95% CI 9.105 ~ 12.895),中位总生存期(OS)为16个月(95% CI 13.144 ~18.856);铂类耐药型复发EOC患者的中位PFS为8个月(95%CI 4.219 ~ 11.781),中位OS为10个月(95% CI 3.824 ~ 16.176).(2)复发后伴有腹水、复发后化疗方案、化疗疗程、化疗效果是影响敏感型复发EOC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P<0.05);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复发后伴有腹水、复发部位、化疗效果是影响耐药型复发EOC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P<0.05).(3)复发后化疗疗程数、复发后伴有腹水、化疗疗效是影响敏感型复发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复发部位是影响耐药型复发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铂类敏感型患者复发后宜选择与一线类似的铂类联合方案化疗,并尽可能化疗至6疗程.复发病灶位于盆腹腔是影响耐药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治疗.

  •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RRM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菲;王黎明;张梦;姚如勇;杨堃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RM2)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作为肿瘤标记物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70例上皮性卵巢癌、16例低度潜能卵巢恶性肿瘤、1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15例健康外周血标本单个核细胞中的RRM2相对表达量.结果:(1)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与低度潜能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RRM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后两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2) RRM2 mRNA表达随临床分期的进展呈上升趋势(P<0.05),RRM2 mRNA表达量与FIGO分期、腹水、组织分化、淋巴转移及大网膜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3)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RRM2 mRNA与血清中CA125、HE4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4) ROC曲线分析显示,RRM2 mRNA临界值为1.759时诊断指数大(敏感性94.3%,特异性76.6%),AUC =0.896(95% CI 0.819 ~0.948,P=0.000).结论:RRM2 mRNA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有望成为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新指标.

  • 健康女性阴道乳杆菌抑菌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桑佳特;张瑞;肖冰冰;韦晓昱;陈锐;廖秦平

    目的:研究健康女性阴道乳杆菌对阴道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18 ~45岁的育龄期健康女性17例,从其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纯化乳杆菌并进行鉴定.采用spot on lawn和双层牛津杯法筛选出对粪肠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有抑制作用的阴道乳杆菌菌株.测定乳杆菌的生长曲线及代谢物内的乳酸含量.将乳杆菌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观察乳杆菌菌体和菌液粗提物在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结果:17例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23株乳杆菌,其中6株具有抑菌作用,分别是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阴道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其中加氏乳杆菌增殖能力较强,詹氏乳杆菌弱.6株乳杆菌代谢物内乳酸的含量不同,发酵乳杆菌高为(2.72±0.035) mg/ml,卷曲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较低,分别为(2.14±0.035) mg/ml和(2.13±0.025) mg/ml.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阴道乳杆菌的菌液、菌体及菌液粗提物均可以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P≤0.05);发酵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的菌液和菌体可以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P≤0.05);卷曲乳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则无抑制作用.结论:健康女性阴道乳杆菌的多个菌株均具有抑制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或白假丝酵母菌的功能.詹氏乳杆菌粗提物中细菌素类物质和过氧化氢的联合作用可以抑制白假丝酵母菌,加氏乳杆菌和阴道乳杆菌主要依靠过氧化氢起作用.乳杆菌产生的乳酸没有发挥抑菌作用.

  • 微小RNA-7调控EGFR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

    作者:周星辰;邱丽华

    目的:探讨微小RNA-7(miR-7)调控人上皮性卵巢癌(EO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EOC细胞株HO-8910pm、ES-2,用lipofectmin 2000体外瞬时转染miR-7质粒,分别通过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株miR-7及EGFR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株上皮标记β-catenin、间质标记Vimentin及EGFR下游信号通路AKT、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实时PCR检测转染前后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Slug、ZEB1、ZEB2的表达.Transwell肿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转染miR-7质粒后,HO-8910pm细胞miR-7的表达水平提高了(8.015±0.181)倍,ES-2细胞miR-7表达提高了(28.03±1.253)倍;EGFR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转染后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下降,HO-8910pm与ES-2的侵袭抑制率分别为62.33%、71.32%;转染后两种细胞的β-catenin蛋白表达均升高,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转录因子Snail、Slug的表达较未转染前显著降低(P<0.05),转染前后ZEB1、ZEB2无显著差异;转染后细胞p-AKT,p-ERK1/2表达均下降.结论:miR-7可通过调控EGFR的表达抑制其下游AKT和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逆转EMT,从而抑制EOC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 雌激素受体β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爱平;葛书霞;丁朝霞;姚姣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β(ERβ)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p-ERK1/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70例,卵巢良性肿瘤24例,正常卵巢组织24例.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ERβ和p-ERK1/2的表达.结果:(1)卵巢癌组织中ERβ mRNA相对表达水平(0.3764±0.9826)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0.4900±0.3742)及正常卵巢组织(0.4980±0.0434)(P<0.05).卵巢癌组织中ERβ表达与组织学分型、细胞学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 0.05);ERβ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与ERβ mRNA一致;(2)ERK1/2 mRNA相对表达水平(0.6007±0.1554、0.6951±1.3694)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0.3575±0.0479、0.5125±0.0411)及正常卵巢组织(0.3027±0.1024、0.5431±0.0811) (P<0.05);ERK1/2表达与细胞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腹水有关(P<0.05);p-ERK1/2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与p-ERK1/2 mRNA一致.ERβ蛋白与p-ERK1/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82,P<0.05).结论:ERβ低表达和p-ERK1/2高表达于卵巢癌组织,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Pipelle de Cornier(R)子宫内膜取样器与常规诊刮进行组织学诊断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慧;王辅林;赵玉梅;宋东方;孙继荣;姚元庆;李亚里

    目的:评价Pipelle de Cornier(R)子宫内膜取样器(取样器)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组织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11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需行诊断性刮宫的245例患者,行常规诊刮前用取样器先获取子宫内膜组织.由同一病理医师进行评估并作出组织学诊断.结果:(1)刮匙法的取材失败率(7.75%)与取样器法(8.9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取材失败者主要为绝经后病例.刮匙法与取样器法的标本满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病理诊断可对比者219例,诊断符合率93.6%(205/219).两种取材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等病变中的诊断准确率均无显著差异.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两种取材方法均无漏诊.(3)取样器取材患者疼痛感显著小于刮匙组(P<0.001).结论:Pipelle de Cornier(R)子宫内膜取样器能够获取满意的标本用于组织学诊断,可用于大部分需常规诊断性刮宫的病例.

  • ⅠA1期子宫颈鳞癌61例临床诊治探讨

    作者:姚芳芳;钱敏;邢燕;周斌兵;尤志学

    目的:探讨ⅠA1期子宫颈鳞癌的合理诊治手段.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宫颈病中心经宫颈活检和(或)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初步诊断为ⅠA1期子宫颈鳞癌的61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宫颈细胞学高级别异常的阳性率为77.6% (38/49);阴道镜图像提示高度病变的阳性率为81.8% (36/44);宫颈活检与LEEP切除组织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14.8% (9/61),宫颈活检的漏诊率为75.4%(46/61).LEEP术后终切缘阴性的26例患者,2例术后5个月病变升级为ⅠB1期,1例术后18个月时ⅠA1期子宫颈鳞癌复发.LEEP术后有35例患者接受子宫或宫颈切除术,切缘阳性患者的病灶残留率显著高于切缘阴性者(47.6% vs7.1%,P<0.05),切缘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ⅠA1阳性均存在更高级别的病灶残留.结论:细胞学与阴道镜提示高度异常是发现ⅠA1期子宫颈鳞癌的高危因素;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存在局限性,不能够代替LEEP术,同时锥切切缘阳性存在病灶残留甚至病变升级的风险.LEEP术治疗ⅠA1期子宫颈鳞癌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痛苦的横断面研究

    作者:周颖群;狄文

    目的:评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的心理痛苦温度计(DT)在中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中的应用,初步探索中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比较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心理痛苦和产生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4月2日至8月1日上海仁济医院东院妇科住院及门诊随访的10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人口社会学及临床资料,用DT进行心理痛苦筛查,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患者的面对、回避、屈服3种应对方式.分析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DT≥4)患病率以及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癌症分期、治疗阶段、应对方式等因素对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的影响;比较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心理痛苦.结果:DT筛查显示,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为52.0%.医保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小于自费患者(P=0.045).门诊随访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小于术前(P=0.028)及化疗期间(P<0.001)的患者.出现显著心理痛苦患者的屈服应对方式评分高于无显著心理痛苦者(P=0.030).患者的照顾者DT评分高于患者本人(P=0.014).引起患者心理痛苦的前3位原因为情绪问题(56.0%)、身体问题(41.3%)、实际问题(40.0%),引起照顾者心理痛苦前3位原因为情绪问题(57.3%)、实际问题(46.7%)、身体问题(20.0%).患者显著心理痛苦与人口社会学资料分类(年龄、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工作状况、学历、信仰、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类型、分期及化疗次数均无关.结论:DT应用于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过程是可行的,其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痛苦的程度和原因.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显著心理痛苦的患病率高,需进一步关注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心理健康.

  • 奥先达联合紫杉醇或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卵巢上皮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初步研究

    作者:姚德生;王常玉;尹如铁;祝亚平;朱丽荣;谢幸;张友忠;李力;吴强

    目的:比较奥先达联合紫杉醇或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卵巢上皮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8月到2012年4月入组了Ⅱ期以上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上皮癌患者182例.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奥先达组(92例)和卡铂组(90例),分别采用奥先达或卡铂联合紫杉醇方案治疗.奥先达剂量80mg/m2,或卡铂AUC=5,第2天给药;紫杉醇135mg/m2,第1天给药,21天1个疗程.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奥先达组、卡铂组患者完成的治疗周期数分别为5.02±1.63和5.39±1.30.奥先达组化疗第3、6个周期结束时,CA125下降到正常水平的比率分别为80.00%和86.36%,卡铂组为72.88%和86.00%,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QOL评分均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奥先达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26%,卡铂组为5.56%;奥先达组和卡铂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0.87%和2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其他毒性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先达联合紫杉醇治疗卵巢上皮癌近期疗效与卡铂方案相似,但其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

  • SREBP1、ACLY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聂龙云;吕青涛;杨宁;李卫华;索美娜;姜洁

    目的: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REBP1、ACLY在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结果:SREBP1、ACLY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7.71%,70.83)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31.25%,37.5%)、卵巢交界性肿瘤(13.33%,13.33%)(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REBP1、ACLY蛋白阳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SFEBP1蛋白表达与ACLY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P<0.00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SREBP1和ACLY表达水平均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FIGO分期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SREBP1、ACLY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SREBP1、ACLY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

  • 蛋白乙酰化修饰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云云;黄婷婷

    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是转录后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大量研究证实,蛋白乙酰化修饰异常与多种肿瘤组织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对蛋白乙酰化研究的深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进入临床的评估,有学者开始研究子宫内膜癌发生与相关基因蛋白修饰的关系,HDACIs的抗肿瘤治疗方案有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方法.本文就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HDACIs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 卡铂皮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循证证据

    作者:李克敏

    卡铂是一种对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有明显治疗效果的细胞毒性药物,以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已成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一线方案.随着卡铂的广泛应用,其过敏反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安全使用卡铂,预测其过敏反应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 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妊娠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李国华;王改珍;周琪

    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妊娠是早孕期少见的并发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其发生率逐渐升高,然而由于对此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诊断及治疗颇为棘手,常会发生误诊和漏诊,并且目前还缺乏规范的诊疗指南.本文现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诊疗进展

    作者:李珺玮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但诊疗较复杂,需综合考虑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分化、母儿预后、科学伦理等多种因素.目前诊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仍需继续深入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仍需进一步完善,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母儿结局.现将近年相关文献做一综述,以期为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诊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妊娠 恶性
  • 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季林娟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非必需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代谢产物.研究证明,母体血浆Hcy水平升高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如自然流产、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胎儿神经管畸形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近年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也存在相对高的Hcy血症.本文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肥胖及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做一综述.

  • 乳腺和卵巢相关的多发性原发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楠;燕鑫

    乳腺和卵巢相关的多发性原发癌(MPC)是女性生殖道多发性原发癌的常见类型.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早,小于50岁的乳腺癌患者,即使在20年后患卵巢癌的风险仍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由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预后差,妇科医师更需加强监控乳腺癌患者中再发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开展必要的干预措施.本文对近年来乳腺、卵巢相关的多发性原发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以及诊治现状等进行总结,做此综述.

  •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作者:左欣;杨慧云;陈芳;朱红娣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主要是由刮宫和感染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闭经或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等.宫腔镜下行IUA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是在直视下有针对性地分离或切除IUA,是患者恢复正常月经、改善妊娠及分娩结局的标准方法,但术后可能发生宫腔再次粘连.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预防宫腔再次粘连,以探讨有效的预防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上述期间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收治的IUA患者62例,患者年龄21~ 42岁,平均(29.2±3.7)岁.患者因宫腔操作史后月经量减少,闭经病程达3月以上或继发不孕而就诊,经阴道B超或输卵管碘油造影后拟诊IUA,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并明确粘连程度.59例患者(95.16%)有宫腔操作史,其中37例有人工流产史,22例有药物流产史,18例有清宫术史,3例曾行子宫肌瘤切除术.37例患者月经量减少,4例闭经伴周期性腹痛,1例原发不孕,24例继发不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宫腔内放置节育器(IUD)+口服戊酸雌二醇;研究组(32例):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宫腔内放置IUD+口服戊酸雌二醇.研究组平均年龄29.4岁,对照组28.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平均宫腔内操作次数及症状均无统计学意义(P=0.904),具有可比性.

  • 脱细胞真皮用于阴道癌术后阴道成形术1例报告

    作者:曾莹;周利梅;高静;许学先;夏良斌

    患者,女,53岁,因"阴道流液4+月"于2012年7月25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曾于2006年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近3个月出现阴道流液,呈黄色、量多,无明显异味,外院经抗炎治疗无好转.门诊阴道镜下活检提示:(阴道壁9点)疤痕组织呈重度慢性炎,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性增生,上皮脚延伸;(右小阴唇)组织呈重度慢性炎伴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性增生.初步诊断:(1)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2)外阴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3)子宫全切术后.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BP 110/70mmHg,心率79次/min,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血、尿常规、凝血时间、心电图等无明显异常,肝功能示总蛋白及白蛋白低;磁共振结果示:阴道壁增厚,考虑肿瘤性病变.

  • 柯柯钳联合宫腔镜、B超在子宫黏膜下肌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肖玉芳;周光桂;胡艳;张丽;陈晓丽;杨晓群;王晓芳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宫腔镜下电切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其对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有电损伤的风险.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对5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柯柯钳联合宫腔镜、B超摘除,手术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具有手术适应证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98例,肌瘤均位于宫腔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柯柯钳联合宫腔镜、B超摘除)51例和对照组(宫腔镜电切)47例.以夏恩兰《妇科内镜学》为标准[1],将黏膜下肌瘤分为3种类型,0型:有蒂黏膜下肌瘤,未向肌层扩展;Ⅰ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Ⅱ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本资料中0型50例(51.0%),Ⅰ型34例(34.7%),Ⅱ型14例(14.3%).单发82例(83.7%),多发16例(16.3%).肌瘤大小以术中超声测量肌瘤的大径线为准,其中<2cm 38例(38.8%);2~4cm 45例(45.9%);4~5cm 15例(15.3%).两组患者的年龄、肌瘤直径、肌瘤类型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 卵巢甲状腺肿6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卫玲;张骞文;张建伟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y,SO)临床罕见,约占卵巢畸胎瘤的2.7%,恶变率约为5% ~ 37%[1],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岁.近年国外相关报道增多,但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 上述期间我院共收治6例SO患者,年龄33~ 65岁,平均47岁.1.2治疗 6例患者中3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手术,2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手术,1例恶性患者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术后给予腹腔灌注及静脉联合化疗(顺铂、博来霉素及长春新碱),共6个疗程.

  •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作者:王志梅;韩莉莉;朱启英;王冬梅

    目的:探讨低感染风险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及佳用药方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2160例孕妇.按手术时间分成4组,A组(528例):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B组(570例):术前30min给药1次,术后再使用1次;C组(540例):术前30min开始给药,术后继续使用2天;D组(522例),手术结束后开始给药,共5天.抗生素选择头孢硫脒或克林霉素,均为静脉给药.比较4组产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探讨不同用药方案与术后病率和术后感染关系.结果:2160例产妇术后感染率、术后病率分别为0.83% (18/2160)和4.62% (100/2160).4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术后病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D组(P<0.01);B、C组,A、D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剖宫产术前30min静脉给予抗生素能显著降低术后病率发生,对感染风险低的剖宫产产妇术后无需重复应用抗生素.

  • IMP3、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会杰;宋金凤;魏民;李修顺;庞雅青

    目的:研究IMP3及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IMP3及p53的表达情况.结果:IMP3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浆,p53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核.IMP3在NCE、CIN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3.5%和7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53在NCE、CIN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58.1%及73.2%,NCE组与CIN、SC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SCC中IMP3、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IMP3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r=0.023,P>0.05).结论:IMP3与p53阳性表达可能作为预测SCC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两者共同表达预示SCC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