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

临床肺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림상폐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63
  • 国内刊号: 34-12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肺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许学受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丹红注射液对AECOPD患者内皮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作者:赵亮;王志剑;夏虎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内皮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栓调节蛋白( Thrnmbomodulin,TM)、血管假血友病因子( von willebrandfactor,vWF)、血浆D-二聚体( d-dimer,D-D)、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 thrombin time,TT)及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BG)。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M、vWF、D-D、PT、APTT、TT及TBG分别为(3.2±0.4)μg/L、(114.4±5.2)U/L、(0.3±0.1)mg/L、(12.3±0.7)s、(32.1±2.2)s、(17.3±1.1)s、(3.3±1.0)g/L,对照组分别为(2.6±0.4)μg/L、(128.9±6.3)U/L、(0.5±0.2)mg/L、(14.2±0.6)s、(28.9±3.3)s、(19.0±0.7)s、(4.7±0.8)g/L,观察组患者TM显著增高,vWF、D-D、PT、APTT、TT、及TBG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AECOPD患者,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

  •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定植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姚彬;汪涓;叶青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定植与感染的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痰标本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定植或感染的住院患者135例,查阅患者的年龄、性别、意识、预后、白蛋白、CRP 、APACHEⅱ分、CPIS评分等指标,分析其与患者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或定植的状态时的关系。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肺部感染或定植。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定植39例,感染96例,除性别和APACHEⅱ评分外,其它指标在定植和感染组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高龄、低蛋白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CRP和CPIS评分是评价感染的良好指标。

  • 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三种不同再次给药方案的比较研究

    作者:田涛;谢红东;陈明贵;李爽;陈绍发;林平;田儒军;赵杨高;黎琴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三种不同再次给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因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患者135例,按数字法随机分配到A、B、C三组。 A组于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在乙胺丁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按逐步增加药物种类的方法,B组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在乙胺丁醇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种类的方法,C组于出现ATDH后予以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替代治疗,当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种类,于利福平、异烟肼治疗耐受后,撤除链霉素,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方案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及抗结核疗效。结果 A、B、C组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分别为22.22%、17.78%和4.44%。 C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A、B组再次肝损伤后分别有10例、8例患者接受C组治疗方案,均顺利完成治疗,无再次发生肝功能损伤。结论临床A组采用含有吡嗪酰胺的再次抗结核方案,容易导致再次肝损伤的发生。而采用不含有吡嗪酰胺,并且逐步提高异烟肼、利福平给药剂量的治疗方案,能够明显降低再次肝损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慢阻肺患者VTE筛选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张云凤;邹盈;曲玲;成青;洪梅;朱峥;周奇兴

    目的:分析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VTE筛选中的作用,探讨根据风险评分进行临床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呼吸科慢阻肺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无VTE的相似住院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Caprini风险评估,统计相关因素的存在情况并分析评分分级与实际发生VTE的相关关系,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用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结果对危险因素分别经单因素分析显示6个因素与发生VTE具有明显相关性,进一步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肺功能衰竭、长期卧床(>3 d)、1个月内大手术史及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史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OR值(95%CI)分析提示发生VTE的风险随危险评分的升高而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可以高效地根据个体危险因素对呼吸科住院患者进行定量VTE风险评估,从而指导VTE的个体化预防策略,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IVIG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观察

    作者:黄晗;卢红霞;宋春兰

    目的:分析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应用于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 S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80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给予IVIG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缩短,痊愈率与好转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无效的人数中,观察组死亡3例(3.03%),对照组死亡4例(4.9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73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儿发生胸腔积液、肺不张、中毒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衰竭、肺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治疗儿童SAP有一定的疗效,能降低并发症。

  • 新生儿细菌和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观察

    作者:李彩平;苏坤雄;张红;姜燕妮

    目的:对比分析新生儿细菌和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35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细菌组,31例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病毒组,30例完全健康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新生儿 T 淋巴细胞亚群及主要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差异。结果三组新生儿CD3+、CD4+CD8+、CD4+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组和病毒组患儿CD3+、CD4+CD8+、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组患儿IL-4、IL-6水平均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细菌感染IL-4、IL-6水平表达增加,病毒感染表达不明显。

  • 七氟醚诱导对肺功能不同程度受损患者循环功能、麻醉效能的影响及相关性

    作者:唐娟;梁萌

    目的:探讨七氟醚诱导对肺功能不同程度受损患者的循环功能、麻醉效能的影响及其与肺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需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依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A、B、C三组。采用8%-6%-4%浓度递减法行吸入诱导,记录诱导过程中BIS值、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患者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 min、2 min的BIS值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意识消失的时间,插管后3 min的BIS值,插管后1 min的MAP、HR,插管后2 min和3 min的ΔMAP、ΔHR,插管后即刻心率,A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组高于A组(P<0.05);插管后2 min和3 min A与B、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异常者诱导的时间较肺功能正常者长,BIS下降的速度亦慢于肺功能正常者,其更易处于一种较深的麻醉状态而保持循环稳定性。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相关分析

    作者:程超;费广鹤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并作相关性分析。方法共募集AECOPD患者76例,健康体检人群30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 CRP)、动脉血气、尿α1-微球蛋白(α-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及肺功能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AECOPD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尿α1-MG、尿β2-MG显著升高(P<0.05),其中尿α1-微球蛋白与氧分压(PaO2)、FEV1%及FVC%呈负相关,与CRP呈正相关;尿β2-微球蛋白与FEV1%、FVC%及FEV1/FVC呈负相关。按GOLD 2013年指南肺功能分级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伴随肺功能严重程度的加重,AECOPD组患者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依指南予以正规内科治疗后,AECOPD组肺功能及CRP指标较前改善,血清CRP、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均较前改善,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早期肾功能损害,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对于急性加重期患者,加强尿α1-MG、尿β2-MG的监测可及早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正规的内科治疗可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避免肾功能不可逆性损害的发生。

  •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BALF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陈伟;凌敏

    目的:探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 BALF)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到2015年5月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中BALF标本,对分离培养结果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肺泡灌洗阳性患者255例,共培养出287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26.5%,革兰阴性菌占70.7%,真菌占2.8%,革兰阴性菌中排列于前4位的主要菌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普遍耐药程度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8%、64%,对米诺环素及阿米卡星为敏感;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1株。未见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加强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或调整,及早控制感染。

  • 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疗效观察

    作者:田巍;李帅;高雪雷

    目的:分析并探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和机械通气时间,计算氧和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和指数为(354.76±31.71)mmHg,机械通气时间为(219.54±35.63)h。对照组治疗后氧和指数为(314.76±30.68)mmHg,机械通气时间为(254.29±36.74)h。观察组治疗后氧和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PaO2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加明显。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的临床效果显著。

  • 内科胸腔镜冷冻与高频电刀技术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作者:高辉;管媛

    目的:探讨胸腔镜冷冻与高频电刀技术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刀组患者采用胸腔镜高频电刀技术治疗,冷冻组采用胸腔镜冷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电刀组与冷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96.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冷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电刀组,冷冻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电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冷冻及高频电刀均是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但是冷冻技术对患者损伤小,不良反应少见,术后恢复快。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及患者EOS、IL-8、IL-10的表达

    作者:赵乌云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及患者嗜酸性粒细胞( EOS)、IL-8、IL-10的表达。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EOS、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研究组治疗后对比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停药4个月后OS、IL-8、IL-10的表达以及咳嗽症状评分与ACT哮喘评价。结果研究组中性粒细胞个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多;研究组患者痰液中EOS、IL-8、IL-1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用药结束后痰液中EOS、IL-8、IL-10的水平显著降低,但在停药四个月后又明显升高,不过较治疗前依旧较低;研究组患者停药四个月后咳嗽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ACT哮喘评价也显著高于治疗前,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能有效降低患者EOS、IL-8、IL-10的水平,极大改善哮喘症状。

  •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支气管镜诊治分析

    作者:罗世林;毛淑华;李杰

    目的:分析46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诊治情况及分析诊治过程中误诊、延迟诊断原因。方法分析46例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前误诊病因、镜下表现与刷检、黏膜活检、临床表现、气道狭窄情况。结果非呼吸专科医师就诊或诊所就诊39例,至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时间1月~3年,中位数时间42天;2例患者首次支气管镜检查就发现中心气道狭窄,治疗后共有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气道狭窄。7例患者住院支气管镜检查后诊断支气管结核,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中位数时间为7.5天,治疗后未发生气道狭窄。两组在诊断时间上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气道狭窄发生率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容易被非呼吸专科医师误诊,提高医师认知,及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莫西沙星在初治肺结核患者化疗中疗效的观察

    作者:漆沄;苟超伦;李炜;苗凤济;李冬;周倩

    目的:观察含莫西沙星抗结核方案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化疗中的疗效。方法临床选取3年间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涂阳初治肺结核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强化期给予HRZE常规抗结核方案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对照组给予HRZE常规抗结核方案。对强化期各治疗时间点的痰菌阴转情况和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第4、6、8周痰结核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胸部CT显示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胸部 CT显示空洞变化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含莫西沙星抗结核方案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化疗中可缩短痰菌阴转时间,提高阴转率,提高病灶吸收有效率,不良反应两组类似。

  • 上海肺科医院110例肺部磨玻璃样结节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蒋慧;武春燕

    目的:观察肺部磨玻璃样结节( ground-glass nodule ,GGN)的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和手术效果。方法收集上海肺科医院因为GGN住院手术的完整病历110例。观察病人的性别、年龄、入院方式、平均住院时间、胸部X线片及胸部CT影像学特点、肿瘤标志物检查情况、气管镜检查情况、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分布、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GGN( ground-glass nodule 磨玻璃样结节)患者多无呼吸道症状和体征,肿瘤标志物检查阳性率低,气管镜检查阳性低,胸片检查漏诊率高,胸部CT可有效发现肺部隐蔽病灶,病理检查恶性率高,以腺癌为主,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结论胸部CT可作为常规体检项目,肺部高度疑癌磨玻璃样结节要尽早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治愈率。

  • YKL-40和IL-6在评估慢阻肺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作者:曾庆哲;杨瑞青;刘斌;郑法德;周瑞清

    目的:探讨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 YKL-40)和白细胞介素-6( IL-6)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缓解期患者50例及体检健康者20例,分别测定YKL-40、IL-6、FEV1%及慢阻肺评估测试分数(CAT),分析其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阻肺缓解组和急性加重组YKL-40、IL-6及CAT水平均升高,FEV1%均降低(P<0.05);与慢阻肺缓解组比较,急性加重组YKL-40、IL-6及CAT水平均升高,FEV1%均降低(P<0.05)。慢阻肺缓解组和急性加重组血清YKL-40、IL-6水平与FEV1%间存在负相关(P均<0.05),与CAT间存在正相关(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YKL-40和IL-6水平在评估慢阻肺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临界值水平需要进一步研究。

  • 50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吴升;杨丽华;梁梅恨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为诊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10-01/2014-12间的50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50例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胸痛、晕厥和咳血特征,比例分别为64.0%、16.0%、12.0%、4.0%、4.0%;肺癌合并肺栓塞并发高血压、深静脉血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冠心病以及糖尿病与心房纤颤等,比例40.0%、24.0%、18.0%、10.0%、4.0%、4.0%;血液学检查表现为D-二聚体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癌胚抗原升高、细胞角蛋白19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鳞癌相关抗原升高和PaO2<80 mmHg以及PaCO2<35.0 mmHg等。50例中4例尿激酶溶栓治疗后给予抗凝治疗,剩余46例患者皮下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每12 h一次,连续治疗7天,治疗第三天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抗凝治疗之后继续抗肿瘤治疗,化疗治疗38例,靶向治疗12例。结论肺癌合并肺栓塞在临床中表现多样性,多数患者为腺癌,且处于中晚期,同时,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的升高。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该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整体效果。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穿透素3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施燕蓉;沈瑾;戴红;刘晓青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RMPP)患儿血清穿透素3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66例,分为RMPP组( n=66)和MPP组( n=100)。观察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PTX3水平改变。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PTX3水平对RMPP患者疾病诊断的价值。利用约登指数分析佳切点PTX3数值。应用Pearson和Speaman线性相关和单因素回归分析PTX3与RMPP的关系。结果在RMPP和MPP患儿急性期血清PTX3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RMPP组患儿血清PTX3水平明显高于MPP患者(P<0.05)。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PTX3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PTX3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患儿(P<0.05)。通过Pearson和Speaman相关性分析后发现,PTX3水平与RMPP呈正相关(r=0.417,P=0.015)。对RMPP的诊断价值方面,PTX3表现出中等诊断价值, AUC为0.762(P=0.011)。结果发现PTX3(是否大于47.7)(OR=3.33,95% CI 1.94-6.45,P<0.05)为RMPP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 RMPP患者血清PTX3水平明显升高,是诊断RMPP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 综合性医院呼吸科443例发热患者临床诊断分析

    作者:汪栋林;桂淑玉

    目的:探讨呼吸科发热患者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点,为发热患者的病因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且终确诊的发热患者并按年龄分为<45岁组,45~59岁组及≥60岁组三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3例发热患者中,感染性疾病321例(72.5%),肺炎常见168例(37.92%);非感染性疾病122例(27.5%),肺癌105例(23.7%)。<45岁组:共有80例,其中感染性疾病71例(88.75%),其中肺炎40例(50.0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2例(15.00%);结核性胸膜炎10例(12.50%)。非感染性疾病9例(11.25%),其中肺癌7例(8.75%);45~59岁组:共有93例,其中感染性疾病56例(60.21%)肺炎33例(35.48%);肺脓肿、慢阻肺急性加重各5例(均5.38%)。非感染性疾病39例(41.94%),其中肺癌35例(37.53%)。≥60岁组:共有270例,其中感染性疾病195例(72.22%),其中肺炎95例(35.18%);慢阻肺急性加重42例(15.56%)。非感染性疾病75例(27.78%),其中肺癌63例(23.33%);ANCA相关性血管炎8例(2.96%)。结论综合性医院呼吸科发热患者主要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其中肺炎所占比例高;在非感染性疾病中,各年龄组均以肺癌为首位,应该引起临床上重视。

  • 脉冲振荡法与常规通气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功能

    作者:刘秀秀;姜之炎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肺功能的改变,并探讨脉冲振荡法( Impulse oscillation method,IOS)与常规通气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血清MP-IgM阳性的住院肺炎患儿3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儿童进行 IOS 及常规通气肺功能检测。结果①两组常规通气肺功能 VCMAX%、FVC%、FEV1%、PEF%、MEF75%、MEF50%、MEF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②两组IOS肺功能Z5%、R5%、R20%、Fre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③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R5对VCMAX、FVC影响显著。结论① MPP患儿肺大、中、小气道通气功能下降,以小气道通气功能下降为主;② MPP患儿气道阻力增高,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主;肺的顺应性较健康儿童差;③两种检测方法有良好相关性,气道阻力对大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起反向作用。

  • 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陶宗贵;陶然;陈颖;张磊;亓久德

    目的:研究CT血管征对肺微小结节良恶性判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95例肺微小结节患者CT影象学资料,依据病理诊断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恶性病变,对照组良性病变。对比两组CT血管征诊断的敏感性差异、病变类型与CT血管征分型间的关系、不同时点动态增强CT值、PH、SPH/PPH间差异。结果研究组血管征阳性者CT平扫、动态增强30s、90s、180s、300s、480sCT值与对照组CT平扫、各时点动态增强CT值相较,均呈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血管征阳性者动态增强CT特征性参数中, PH、SPH/PPH与对照组相较,均呈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微小结节CT血管征有辅助诊断意义,可以指导临床判定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高CT血管征对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确诊率。

  • 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顺刚;卢建刚;曾秋蓉;余灿;刘仁海;刘洪;刘晓春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营养免疫状况等的影响。方法127例机械通气AECOPD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68例和对照组59例(常规饮食),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相关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期为2周。结果肠内营养组治疗后,营养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肠内营养组治疗后心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hs-CRP和TNF-α等炎症指标提前降低(P<0.05)。结论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心肺功能、免疫功能。

  • IL-17和IL-6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瑾;宋宁;高耐芬;杨丛丽;吕侯强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 IL-17)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1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例组)和14例健康就诊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 法检测两组组BALF和外周血中IL-17和IL-6的水平,分析病例组患者IL-17和IL-6水平与其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IPF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6水平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IPF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IPF组患者血清和BALF患者的IL-6和IL-17水平与 FVC、FEV1、 FEV1∕ FVC和 DLco水平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 P均<0.01)。结论 IL-17和IL-6可能在IPF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并有可能作为判断IPF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 羟考酮在肺切除围术期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本昊;张劲松;杜成

    目的:观察羟考酮注射液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对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常规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羟考酮组,A组,下同)和对照组(曲马多组,B组,下同)各20例。 A组术后静脉泵注羟考酮(1 mg/ml,2 mg/h),B组术后静脉泵注曲马多(0.2 mg/kg/h);采集患者麻醉诱导前(T0),术后4 h(T1),术后8 h(T2),术后24 h(T3)动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并于T0、T1、T2、T3时间点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HR、MAP、RR、SPO2),视觉模拟评分( VAS)。结果与T0比较,两组TNF-α、IL-6、IL-10浓度在T1-3明显上升(P<0.05),A组T1-3血清TNF-α、IL-6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P<0.05),而IL-10于T1、T3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各时点 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通过对血液中部分炎症因子的所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常规剖胸肺叶切除术术后的炎症反应,能较好地维持部分重要炎症因子的平衡,起到缓解术后免疫功能损伤的作用。

  • 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D2 mRNA表达的研究

    作者:贾钦尧;陈绍平;李新胜;宋珊;毛建;韩美玲

    目的:探讨外周单个核细胞NOD2 mRNA表达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将60例哮喘患者分为急性发作组和慢性持续期组,每组30人,经治疗症状体征好转后,作为临床缓解期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分别检测哮喘各组及健康对照组30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内NOD2 mRNA的表达量及血清IL-6的含量。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NOD2 mRNA的表达量及IL-6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 P<0.05)。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NOD2 mRNA的及IL-6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经治疗后的NOD2 mRNA及IL-6的表达较各自治疗前水平明显降低,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内NOD2 mRNA表达随血清IL-6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5,P<0.05。结论 NOD2和IL-6都参与了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且与哮喘患者的严度程度呈正相关。

  • 目标潮气量无创通气在Ⅱ型呼吸衰竭并心功能不全早期应用探讨

    作者:马志益;邹欣;翁端丽;苏永华;梁荣章;吴永泉

    目的:探讨以潮气量为无创正压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目标,差异化调节通气参数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及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以来慢阻肺同时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与左心功能不全患者45例,单纯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目标潮气量均定在8~10 ml/kg,短时间内逐步调节吸气压和呼气压,以期尽快达到所需潮气量,密切观察患者生命征,比较NPPV前及治疗后2 h呼吸、心率、血压、动脉血气等。结果 NPPV治疗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效果明显,治疗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时,吸气压与呼气压均比治疗单纯Ⅱ型呼吸衰竭时高,两者相差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NPPV治疗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时,以潮气量为目标,差异化调节通气压力,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方法简便易行。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老年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中的测定

    作者:张树荣;安忠碧;张彦;陈卫华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在老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ACOS)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42例老年ACOS患者进行FeNO测定,并与同期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35例哮喘及42例非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老年ACOS组FeNO的检测结果为(48.6±13.9)ppb,显著高于非呼吸系统疾病组[(21.5±11.8)ppb]和慢阻肺组[(34.7±13.4)ppb](均P<0.01),而显著低于哮喘组[(61.5±15.1)ppb](P<0.01)。(2)以27 ppb为切点,则治疗前FeNO的增高率,ACOS组(83.3%)显著高于慢阻肺组(52.4%)和非呼吸系统疾病组(21.4%)(均P<0.01),而与哮喘组(88.6%)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FeNO在老年ACOS患者中显著增高,FeNO测定对老年患者气道炎症的评估具有很好的作用。

  • 沧州地区高中在校生PPD反应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荣立萍;袁雅冬;鄂文娜

    目的:调查沧州地区高中学生结核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影响结核菌素皮试结果的多方面因素,进行肺结核患病筛查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采取防控措施,降低肺结核感染率。方法确定受试人群,为我沧州地区部分县市(包括海兴县、盐山县、河间市、沧县及沧州市区某中学)高中在校生共8560例,年龄15~19周岁。采用武汉生物公司出品的结核菌素试剂,剂型为1ml,50IU。于受试者前臂掌侧远端1/3中央皮内注射结核菌素5IU,进行PPD皮试检查,72 h观察结果,取反应硬结横径与竖径的平均值记录。结果PPD中度以上阳性者为(877)例,其中,强阳性为439例,确诊肺结核患者51例,中强阳性率为(10.24%),患病率(0.60%)。男性高于女性。各年级组比较阳性率及患病率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中生PPD反应中强阳性者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应作为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对象。

  • 哮喘和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史传见;吕玉敏;文川;马雪梅

    目的: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SAC)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连续性收录28例哮喘患者,40例慢阻肺患者和22例SAC患者,综合分析比较三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和血清总IgE水平差异。结果慢阻肺组和SAC组患者FEV1%pred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 P<0.05)。哮喘组和SAC组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改善值明显高于慢阻肺组(P<0.05)。慢阻肺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和SAC组患者(P<0.05),而哮喘组明显高于SAC组(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见三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均与吸烟指数呈负相关( P<0.05)。而SAC组患者可见血清总IgE水平与FEV1改善值呈负相关(P<0.05)。血清总IgE的AUC为0.577,95% CI为0.505~0.624。结论 SAC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慢阻肺组,而低于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对于SAC的诊断价值较低。

  • 胸腔镜下不同术式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的手术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王云

    目的:对比并探讨电视辅助小切口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VAMT)、杂交式单孔操作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 HSHVATS)、多孔操作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P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围术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8月间胸外科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50例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VAMT组48例、HSHVATS组50例、PVATS组52例,比较三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总引流量、围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病例。 HSHVATS组患者切口长度(4.2±0.7) cm、术中出血量(166.6±685) ml、胸引管留置时间(5.9±2.8) d,均显著低于VAMT组(11.4±2.5) cm、(287.1±99.7) ml、(7.7±3.4) min(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ATS组患者切口长度(4.1±0.9) cm、术中出血量(178.8±74.2) ml均显著低于VAMT组患者(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量、胸引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HSHVATS组和PVATS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胸引管放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围术期指标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 vs.4.0%、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223 P=0.824)。结论早期NSCLC通过VAMT、HSHVATS、PVATS肺叶切除术联合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均有效且安全,肿瘤切除均彻底;HSHVATS和PVATS较VAMT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HSHVATS较PVATS具有切口小、操作简单,对术者要求更低的临床优势。

  • 肺泡微石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朱晶;王迎难;倪吉祥

    目的:总结1例诊断和治疗肺泡微石症的临床过程,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1例肺泡微石症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咳嗽及气喘起病,并逐渐加重,入院时已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不全表现,肺部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密度增高的间质性改变,以中下肺野和近胸膜下较为密集,呈典型的“火焰征”,通过外送基因检测发现SLC34A2基因中第8个外显子有纯合子突变(c. A910T),因此临床诊断为肺泡微石症。入院后予吸氧、抗感染、平喘、利尿及降低肺动脉压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可减轻。结论肺泡微石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较典型,若发展至晚期,可通过SLC34A2基因检测协助临床诊断。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症调查

    作者:梁世廉;李颖莉;黄献欢;李迅维;陈妤;龙何英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症的患病率及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在我院住院病案数据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①慢阻肺组的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异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异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是:14.3%、14.3%、12.8%、10.6%。②慢阻肺组血脂异常以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异常血症为主。③按年龄段比较,慢性阻肺组血脂异常症发病率均比对照组低。④慢阻肺组女性高胆固醇血症(P=0.000)、低密度脂蛋白异常血症(P=0.000)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结论慢阻肺住院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症患病率较对照组人群低。慢阻肺住院患者血脂异常症以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异常血症为主;女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异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男性患者。

  • 肺硬化型血管瘤CT表现与病理对照

    作者:付东;李兴付;陈真平;李秋雨;刘成康;李扬彬

    目的:分析肺硬化型血管瘤( PSH) CT影像特点,提高对PSH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PSH患者11例,全部病例均作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靶病灶进行薄层多方位重建,分析CT表现,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PSH,CT平扫均表现为肺内孤立性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无深分叶,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病理以血管瘤样及乳头样组织结构为主者,强化明显而迅速;以实性及硬化性组织结构为主者,为渐进性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肺硬化型血管瘤少见,CT表现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特征,但缺乏特异性,病灶周边出现“贴边血管征”、“空气新月征”可提示性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

  • Ⅱ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妍;李又佳;罗宋宝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T2DM)脑梗死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入住我院的480例T2DM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院内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然后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T2DM脑梗死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 T2DM脑梗死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率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与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BMI、城乡分布、职业、文化程度相关,与入院空腹血糖( FPG)无关;②经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终确定影响T2DM脑梗死患者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年龄(β=0.273,S. E=0.054,Wald=5.662,OR=1.593,95% CI为1.272~1.872,P<0.05)、意识障碍(β=0.781,S. E=0.065, Wald=6.657,OR=1.213,95% CI为1.114~1.508,P<0.05)、合并慢性疾病(β=0.952,S. E=0.040,Wald=7.937,OR=1.608,95% CI为1.411~1.972,P<0.05)、球麻痹症状(β=0.405,S. E=0.052,Wald=6.334, OR=1.928,95% CI为1.771~2.334,P<0.05)。结论 T2DM脑梗死合并院内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其发病受年龄、意识障碍、合并慢性疾病及球麻痹症状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预防。

  •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脏受累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韩肖晓;桂淑玉

    目的:探讨ANCA相关性血管炎( AASV)肺脏受累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医大一附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确诊的20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资料,其中肺脏受累组93例和非肺脏受累组(对照组)108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例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126例,平均年龄(62.64±14.89)岁,死亡2例,自动出院5例。两组在性别、纳差、乏力、体重下降、关节痛、肌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CRP、ANCA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OR=0.593,95% CI 0.385~0.914,P<0.05)和C反应蛋白升高(OR=1.302,95%CI 1.087~1.559,P<0.05)的患者更易合并肺脏受累。肺脏受累组影像学表现半数以上为间质性改变及斑片状、条索影。结论 AASV患者肺脏受累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影像学以间质性改变及斑片状、条索影为主,低白蛋白血症和C反应蛋白升高合并肺脏受累的风险高,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马鞍山市结核病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贡秀云;张书金;许文;杨卉;甘能金;王丹丹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结核病耐药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马鞍山市2013年所有新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进行痰培养,并对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一、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13年新登记肺结核患者481人,培阳并可纳入耐药分析127人,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37.80%和9.45%,其中初始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为32.00%和5.00%,获得性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为59.26%和25.93%。结论马鞍山市结核病耐药疫情较为严峻,今后需进一步加强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结核病 耐药性 监测
  • 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探析

    作者:李艳丽

    目的:对难治性肺炎及肺炎吸收缓慢患者应用纤支镜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难治性肺炎及肺炎缓慢吸收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疗法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之上加用纤支镜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血气分析指标以及CRP、IL-6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P<0.05);在血气分析指标以及CRP、IL-6水平方面,两组患者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难治性肺炎及肺炎吸收缓慢患者应用纤支镜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慢阻肺患者血清白介素-17、白介素-23及和肽素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黄振杰;曾彤华;蔡文华;欧盛敬;陈文海;李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血清白介素-17( IL-17)、白介素-23( IL-23)及和肽素( Copeptin)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1,慢阻肺稳定期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2,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IL-17、IL-23、Copeptin及CRP水平。结果观察组1血清L-17、IL-23、Copeptin及CRP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2和对照组,观察组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1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L-17、IL-23、Copeptin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17、IL-23、Copeptin水平均分别与血清CRP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682、0.664、0.705,P<0.05);血清 IL-17、IL-23水平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53,P<0.05),血清IL-17、IL-23分别与血清Copeptin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694、0.705,P<0.05)。结论血清IL-17、IL-23及Copeptin 可反映慢阻肺患者炎性反应程度,与疾病的病情存在一定的关系。

  • 阿司匹林早期干预对于ARDS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作者:帅富君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早期干预对于ARDS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连续性纳入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详细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氧合等基本情况。计算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并记录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等。观察阿司匹林干预后对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在死亡率和平均ICU住院时间方面,可见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阿司匹林治疗与ARDS患者死亡(r=-0.483,P=0.03)和ICU平均住院时间(r=-0.312,P=0.29)存在负相关。通过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见阿司匹林治疗可以使 ARDS 死亡风险降低25%( P =0.002)。通过cox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治疗可使ARDS第14天死亡率降低7%(P=0.03)。结论早期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有助于ARDS患者的临床预后。

  • 噻托溴铵治疗哮喘的疗效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研究

    作者:黎宝红;吴子廷;吴汉亮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18例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给予抗感染、吸氧、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aO2、PaCO2、FVC、FEV1、FEV1%、SDANN、PNN50、IL-6、IL-8、TNF-α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PaO2、PaCO2、FVC、FEV1、FEV1%、IL-6、IL-8、TNF-α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实验组 PaO2、PaCO2、FVC、FEV1、FEV1%、IL-6、IL-8、TNF-α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NN50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 SDANN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0.05),且升高水平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总控制率(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79.66%)(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11.86%)与对照组(6.7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哮喘可有效降低自主神经的兴奋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炎性因子水平、血气水平及通气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纤支镜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

    作者:柏文祥

    目的:观察纤支镜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7例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63)给予抗感染、吸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n=64)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气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感染窗控制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以及撤机成功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安全性好,可以有效畅通气道、改善通气,配合常规治疗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建议临床推广。

  • 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气管导管内灌洗术治疗大咯血患者防止气管导管堵塞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玉辉;邱跃灵;杨松;殷建团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气管导管内灌洗术治疗大咯血患者防止气管导管堵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大咯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8例(常规抗感染、化痰、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机械通气+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气管导管内灌洗术治疗),对照组18例(常规抗感染、化痰、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机械通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8%,33.3%(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化痰、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机械通气基础上治疗大咯血,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气管导管内灌洗术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气管导管堵塞,避免反复气管插管、窒息,临床效果好。

  • 孟鲁司特对CVA患者FeNO及Th1/Th2的影响

    作者:冯茜茜;周洋;张家洪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者FeNO及Th1/Th2平衡调节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CV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给予孟鲁司特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疗程为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IL-6、IL-12、TNF-α及FeNO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2、TNF-α及FeNO水平基本一致( 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IL-6、TNF-α及FeNO水平均显著降低,IL-1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孟鲁司特可更好地调节Th1/Th2平衡,改善CVA患者的气道炎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亚军;王宋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一位。随着对慢阻肺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慢阻肺是一种与气道和肺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的疾病,其病理生理变化不仅仅局限于肺部,而且具有显著的肺外效应,主要的肺外病变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骨骼肌功能障碍,体重下降等[1,2]。其中骨骼肌功能障碍作为慢阻肺全身效应的主要表现之一,常常始于疾病的早期,对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是导致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与其预后密切相关[3]。近年来慢阻肺骨骼肌功能障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慢阻肺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56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优势

    作者:宋秀婷(综述);王颖(校审)

    肺栓塞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由于起病隐匿,突然致死,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肺栓塞的检查手段有很多,多层螺旋CT对于肺栓塞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尤其是256层螺旋CT在肺栓塞的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就256层螺旋CT在肺栓塞中的应用优势做简要介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型研究

    作者:孙兆苓;朱惠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特征是持续性气流受限,通常为进行性,与气道和肺内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相关,且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程发展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近来有学者试图通过提出不同的表型对这种异质性进行分析。 Han[1]等认为,在医学领域,表型研究的终目的是区分具有独特预后或治疗特点的病人群体。因此,慢阻肺表型是一种或几种能描述慢阻肺患者个体间差异的疾病特征,与临床预后(如症状、加重、对治疗反应、疾病进展速度或死亡)相关。从临床的角度,慢阻肺表型能将患者区分为不同的亚组,并提供预后信息,有助于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这篇文章,我们将讨论几种慢阻肺表型,但目前对各种表型的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

  • MicroRNA在部分呼吸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恒;多杰

    MicroRNA ( miRNA )是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对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发挥重要作用。人类 miRNA 迄今已发现1000多种,近年来研究表明, miRNA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miR-NA的表达变化情况,可能与肺内病理过程有关,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展,从炎性疾病,到肺癌、结核病、肺栓塞等。随着对miRNA的深入研究,将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提供新方向。现将目前miRNA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罗洋;刘晓芳;朱家旺;高万朋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一项关键技术,但其对人体生理功能也会产生种种不良的影响,可引起各种并发症。近年研究表明机械通气使用不当,可造成正常肺组织的损伤或使已损伤的肺组织进一步加重,这种肺损伤与ARDS相类似,称之为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 VALI)。

  • 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合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1例

    作者:马玉娟;党焱;李敏;何小鹏

    韩国学者Chung[1]等于1998年首次报道了无吸烟史和煤尘环境暴露的患者,于支气管镜下亦可见到支气管粘膜的黑色素沉着,并伴有支气管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将其命名为bronchial anthracofirosis,国内由蔡后荣等[2]翻译为支气管纤维素沉着并纤维化。我科近来收治1例以肺不张合并感染为首发表现,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支气管粘膜色素沉着并官腔狭窄,经相应检查未发现活动性结核证据,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科好转出院,后出现同侧胸腔积液,经胸膜活检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现将该病例结合文献进行报道。

  • 稻皮假单孢菌引起间质性肺炎1例

    作者:李家飞

    病例资料
      患者,男61岁,公务员退休,已婚,因“咳嗽、咳痰伴气喘20天余”入院,患者于20天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白色粘痰,痰液不容易咳出,咳明显时伴有胸痛气喘,4月8号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肺部感染”,给予抗炎、化痰处理后复查胸部CT病灶较前增大,后给予患者调整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治疗10天患者仍自觉症状无好转且逐渐加重,遂于4.28办理出院,出院后未治疗,至5月3日患者症状加重明显,不能平卧,急诊至我科,病程中患者无发热,饮食尚可,时有腹泻,夜间睡眠需高卧位。查体:神志清楚,营养可,急性面容,咽红,两下肺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率80次/min,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患者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口服药物史,既往无吸烟史,偶有饮酒,既往体健,每年CT检查无异常。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支气管软化症1例

    作者:沈金贤;方燕青;张阳

    支气管软化症指各种原因造成气管弹性纤维萎缩和减少或气管软骨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的气道变软且易塌陷的疾病,分为先天性、获得性。先天性多见于儿童,成年人多为获得性,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甲状腺肿;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纤维支气管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表现为气管膜部增宽、皱襞,用力呼气时明显塌陷,由于其临床表现的不典型及多样性,需与多种慢性疾病鉴别,现介绍本科室所见病例1例。

  • 晚期肺肉瘤样癌2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贾燕华;陈慧华;杨兰平;玲波;傅军民

    肺肉瘤样癌(( lung sarcomatoid carcinoma, LSC)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含有肉瘤样成分、分化差为特点,临床上非常少见,报道原发于肺部的肉瘤样癌仅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3%~4.7%,但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1]。肺肉瘤样癌相比普通肺癌,侵袭性更强,恶性程度更高,对化、放疗敏感性差,预后差[2]。我院于2014年收治2例晚期肺肉瘤样癌患者,现结合此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报告。

  • 胸膜结核瘤16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婕;孙柯;季洪健;王辉;姚秋菊;徐凤英;田素娟

    胸膜结核瘤是指胸膜结核病变发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胸膜增厚及干酪样坏死,逐渐吸收、局限,终转归成为纤维组织包裹的干酪性团块形式[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疏漏。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16例胸膜结核瘤报告如下。

  • 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与APC治疗恶性气道狭窄122例疗效分析

    作者:林连城;柯明耀;曾俊莉;吴雪梅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与氩等离子体凝固(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经支气管镜热消融治疗的122例恶性气道狭窄,50例采用高频电刀电灼治疗,72例采用APC治疗。对比两种方法治疗时间、出血量、气道狭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气喘症状及气促指数变,并随访管腔再狭窄情况。结果高频电刀组共进行171次治疗,平均每例总治疗时间1.8 h;APC组共进行226次治疗,平均每例总治疗时间1.1 h,APC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高频电刀组。两组术中均未见大出血。术后随访APC组气道通畅稳定时间较高频电刀长。结论在恶性气道狭窄腔内介入治疗方面,APC比高频电刀高效、术后管腔通畅维持时间也较长,是恶性气道狭窄较为理想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 自制气管插管外延管及其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闫卫彬;卢立国;严明月;张占娥;胡玉兰;王艳青;徐文艺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及制作的气管插管外延管及其配合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行设计制作的气管插管外延管,共四个接口,包括:和气管插管接口,和雾化吸入管道接口,和吸氧管接口,吸痰管出入通道。比较气管插管外接外延管治疗组和常规气管插管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气管插管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吸氧管脱管率;患者雾化吸入管脱管率;外接外延管应用费用;出现和应用外延管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和常规气管插管对照组比较,外接外延管治疗组患者吸氧管脱管率降低(80%v10%),雾化吸入管脱管率降低(90% vs 5%);护理外接外延管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较高(10% vs 100%);外延管每支约5元,平均每人应用6只;未发现应用外延管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自制外延管原理结构简单,材料易获得,制作简单,价格低,临床应用效果好,需求量大,可广泛深入开发和应用。

  • FTY720联合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及H520的影响

    作者:林郁宵;钟菊招

    目的:探讨FTY720联合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细胞株A549及H52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FTY720(0、2、4、6、8、10μmol/L)分别对体外培养的人NSCLC细胞株A549及H520进行处理,分别于培养后第24、48、72h检测吸光度值,观察不同浓度的FTY720对A549及H520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对 A549及 H520细胞株加以 FTY720(7μmol/L)联合吉西他滨(0.2μmol/L)和FTY720(5μmol/L)联合吉西他滨(0.1μmol/L)进行处理,观察两组细胞培养48h后的抑制作用及凋亡作用差异。结果不同浓度的FTY270对体外培养的人NSCLC细胞株A549、H520的抑制作用不同(P<0.05),同一种浓度FTY720体外培养的人NSCLC细胞株A549、H520不同培养时间的抑制率不同(P<0.05),FTY720对体外培养的人NSCLC细胞株A549、H520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时间依赖关系。 FTY720联合吉西他滨对A549、H520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两种药品的单独应用( P<0.05)。 FTY720联合吉西他滨对A549、H520细胞的凋亡率用明显高于两种药品的单独应用( P<0.05)。结论 FTY720联合吉西他滨对人NSCLC细胞株A549及H520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强于两者单独应用的效果。

  • 误诊为肺癌的支气管异物1例

    作者:李琴;黄青松

    当异物吸入支气管而未及时取出时,引起反复咳嗽,随时间推移,可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肉芽肿形成以及远端支气管的阻塞等,治疗上经反复抗炎,症状缓解不明显,临床上难于与肺癌相鉴别,因此异物吸入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两种亚胺培南不敏感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邝咏云;李江蕾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分离的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3株亚胺培南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很高,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和多粘菌素B保持较高的敏感性;113株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高于亚胺培南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B、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及其复合制剂有较高敏感性。结论两种亚胺培南不敏感非发酵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同时应采取恰当控制感染措施,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

  • 支原体重症性肺炎应用皮质激素的探讨

    作者:陶仲为

    1年前笔者曾参加会诊一例肺炎支原体重症性肺炎的讨论。支原体肺炎( MP)虽然儿童发病率高,但成人亦不少见,我国7城市12家医院调查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病原体,MP占20.7%,30岁以下占32.8%,31~50岁占27.8%[1]。发病率已超过肺炎链球菌,为成人CAP的首要致病原,此病为多发常见,值得讨论。此病诊断依据发热、刺激性咳嗽、全身酸痛不适、胸部影像示肺炎征象,如为重症性肺炎( NP )则具有组织坏死影像、血清学MPIgM测定(+),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通常, MPIgM在发病后1周可检出,1~4周血MP抗体达高峰,此后渐降,12~16周转阴),治疗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成人耐药时可选用喹诺酮、四环素类,重症常联用糖皮质激素( GC)。本文拟从免疫反应角度探讨GC 的适当应用,因为这是目前医疗的热点问题,希望探讨对临床有指导性的意见。

  • 反复胸骨疼痛1年,加重2月伴气促

    作者:赵开顺;吴欢荣;倪磊;周敏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6岁。因“反复胸骨疼痛1年,加重2月气促。”于2014年2月13日入瑞金医院呼吸科。2013年5月患者开始出现胸骨疼痛不适,伴咳嗽,咳少量白粘痰,偶有气促不适,无低热、盗汗,无呕血、胸闷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重建显示:“两肺炎性病变伴胸骨下段骨破坏”, CA199:48.48U/ml,NSE:17.45ng/ml ,余肿瘤指标及免疫全套检查正常。给予抗炎、祛痰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2013年7月逐来我院就诊,查T-SPOT:阴性,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 PET-CT示:“1.胸骨体下段骨质破坏伴代谢增高,考虑转移性病变可能;2.左肺上叶毛玻璃样结节灶,代谢不高,恶性病变不能除外”,建议病理学检查;双肺散在胸膜下渗出及增殖灶,代谢不高,考虑炎性病变可能,建议密切随访;右肺下叶索条灶,考虑陈旧性病变”。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及CT引导下经皮胸骨穿刺,肺穿刺标本,未见恶性细胞,胸骨穿刺标本,见少量轻度异型细胞。因考虑肺部恶性肿瘤依据不足,胸骨病变良恶性不能排除,拟转入胸外科拟行胸骨病灶清除术,但患者及家属考虑后决定暂不行手术治疗,予以出院,后未随访。患者2月前自觉胸骨疼痛较前加重,且出现右侧背痛,伴有活动后气促,于我院骨科门诊就诊,怀疑为胸骨结核,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1个月后,胸骨疼痛未见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胸腔积液较前增多,两肺多发转移灶,今为进一步治疗收住病房。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否认手术史。

  • 欢迎订阅2016年《临床肺科杂志》

    作者:

    关键词: 订阅 临床 肺科
  • 欢迎订阅2016年《临床肺科杂志》

    作者:

    关键词: 订阅 临床 肺科
临床肺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