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心病患儿术后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张菲菲;洪敏;孙建丽;李雅丽

    目的分析深静脉导管堵管的原因,探讨减少深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1例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患儿进行静脉输液,静脉高营养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51例中发生完全堵管3例,部分堵管6例,其中2例留置锁骨下患者堵管后无法再通而拔管,7例颈内静脉导管经处理后得到再通.导管堵塞与护士操作不当,输注高浓度药物前后冲管及封管方法不正确,小儿患者血粘度异常有关.结论了解并合理应用导管,正确的冲管及正压封管,加强导管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可防止堵塞,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敏达

    中心静脉导管自问世以来,逐渐成为临床上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工具之一,它的广泛应用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诸多益处,不仅能够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不适以及恐惧,也减轻了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当前各种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5%,特别是长期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引起并发症的风险,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塞时,通常需要溶栓、更换或者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目前认为充分的冲管和有效的封管是减少和预防导管堵塞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对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预防成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临床效果及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 PICC临床并发症中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作者:都乐;赵王怡;于宏贺

    目的:是探讨癌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中导管堵塞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总结80例癌症患者行PICC的临床资料,给予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发生的原因及术后主要护理方法.

    关键词: PICC 导管堵塞 护理
  • 巴德PICC和贝朗PICC临床应用不良事件对比分析

    作者:王艳瑞

    目的 比较巴德PICC和贝朗PICC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以回顾性方法,对入住我院行PICC治疗的349例患者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入选时间范围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对比两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巴德PICC和贝朗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74%、25.62%,(x2=1.6061)P>0.05.巴德PICC导管脱出、堵塞发生率低于贝朗PICC,P<0.05;贝朗PICC导管破损、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巴德PICC,P<0.05.结论 巴德PICC和贝朗PICC应用过程中均存在一些不良事件,因此实际应用中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 新生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中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作者:覃沛

    目的 探讨新生儿应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应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实施静脉输液的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 84例患儿中,出现导管堵塞的有16例(19.0%);导管堵塞原因存在差异,其中因血栓形成导致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新生儿应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导管堵塞的原因包括血栓形成、导管型号及材质、置管操作不当、药物结晶或沉淀形成等,应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

  • 中风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游佳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留置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患者因素,以及护士因素等,并从长期的护理经验及方法分析有效预防导管堵塞的预防对策.方法 对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58例中风患者留置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后,每次输液前需抽回血,再用10 mL预充式导管冲洗液脉冲式冲管,输液结束后需用10 mL预充式导管冲洗液脉冲式冲管,后用稀释肝素液10 mL脉冲+正压封管.结果 置管留置时间为14~30 d.该组共有12例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导管堵塞5例.结论 正确冲封管方法以及合理选用封管液可以有效避免导管意外堵塞,延长导管使用寿命,达到治疗需要,减轻患者痛苦.

  • 一次性防逆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

    作者:孙慧君;黄凌云

    防逆流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上海辉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防逆流套管是在普通套管针内引进日本防逆流瓣的技术增加一防逆流瓣膜,其特殊的防逆流性能设计可防止血液逆流,避免穿刺部位污染或导管堵塞.同时特殊的防逆流开关设计使采血或排气灵活方便,无需另外穿刺,操作安全、方便.近年来国内一些医院相继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它的主要优点:可避免穿刺时血液外流的污染;防逆流瓣自动关闭防止空气进入,可避免输液通道松脱时血液外流;无需肝素液封管,避免了药物副作用;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更为安全、舒适.

  • 前庭大腺囊肿24例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杨京;彭进;陈丽华;熊露露;刘瑛

    前庭大腺囊肿是由于炎症及上皮化生等引起腺导管堵塞而发生的一种妇科常见病,我院自2003年3月~2004年12月,采用F2-100型妇科手术治疗仪治疗前庭大腺囊肿24例,经临床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PICC维护热疗带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妮娜;陕海丽;于雪;李琪;张文文;鲍瑾;王也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al Catheter,PICC)作为一项护理技术,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及毒性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1-2].但是PICC导管价格昂贵、相对置管难度大,且容易造成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的相关性感染,穿刺前及穿刺成功后正确的静脉维护至关重要[3].临床常采用湿热毛巾热敷导管,存在无法设置适宜温度、加热时间短、无法妥善固定、增加护士工作量、患者不能随意活动及潜在护理烫伤的风险.为解决以上问题,我科设计了一种“PICC维护热疗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两种尿激酶间歇溶栓法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乔爱珍;陈玉静;马威;段丽娜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堵塞后用尿激酶间歇溶栓两种再通手法的有效性、便捷性和经济成本.方法 选择血栓性完全堵塞的PICC置管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两组均采用尿激酶间歇溶栓,对照组用“三通-负压吸引”的手法,实验组用“注射器-负压吸引”的手法,比较两种手法抽吸10次的操作时间,溶栓结果,导管再通时间,耗材数量和经济成本,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导管再通率实验组为96.15%,对照组为9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7,P>0.05);PICC导管再通时间实验组为(26.88±18.30) min,对照组为(79.52 ±74.35) min,耗材所发生的直接经济成本实验组(82.25±0.61)元,对照组(90.86 ±4.02)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2,3.44,10.59;P <0.01);护士感觉实验组操作难度和手的疲劳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激酶间歇溶栓法用“注射器-负压吸引”的手法优于“三通-负压吸引”的手法.

  • 更换微量泵注射装置时夹闭留置针活塞对静脉回血效果的影响

    作者:肖丽;孙向红

    目的 观察在使用微量泵泵入药物时,更换延长管与可来福接头连接瞬间,在静脉留置针延长管近端夹闭活塞预防静脉回血的效果.方法 将应用微量泵泵入药物的380例患者随机分为夹闭留置针活塞和不夹闭活寒两组,观察各组病例静脉回血情况及导管堵塞情况.结果 在使用可来福接头时,更换注射器延长管央闭留置针活塞组留置针导管内回血率为11.6%,导管堵塞率5.8%;不夹闭活塞组留置针导管内回血率为29.5%,导管堵塞率16.8%.两组回血率及堵塞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可来福接头端连接微量泵注射器延长管时,在更换延长管前先夹闭留置针延长管近端活塞,待微量泵正常工作30 s后再打开活塞可有效预防静脉回血,提高护理质量.

  • PICC导管堵塞后再通的改良方法

    作者:曹芙蓉;余春华;向秋芬;符琰

    目的 比较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堵塞后采取不同方法使用尿激酶溶通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住院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用尿激酶稀释液(50000 U/ml)2.0 ml经三通管负压吸入导管内溶栓;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即用尿激酶稀释液(50000 U/ml) 1.0 ml不经三通管而先用10 ml空注射器针头插入肝素帽内后抽吸使肝素帽及导管内形成负压拔出,再将吸有尿激酶稀释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肝素帽使药液吸入肝素帽内及PICC内进行溶栓,观察两组导管再通的效果及溶通时间.结果 对照组平均溶通时间为(22.45±6.8)h,观察组平均溶通时间为(21.17±5.5)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5,P>0.05),但对照组堵管溶通的长时间为72 h,观察组堵管溶通的长时间为120 h.对照组有效21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50.00%,观察组有效34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64.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0,P>0.05).结论 改良的PICC导管堵塞再通方法与传统方法溶通的效果差异不大,而操作简便易行,患者可以自由活动、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容易接受;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护士更愿意采纳,实用性更强.

  • 注洗器在瘘管喂食中的应用

    作者:叶秀菊;吴国民

    不能由口腔进食者,如食管癌、胃癌晚期己有梗阻而不能切除者,常需行胃或空肠造瘘灌注营养.自1992年3月以来用注洗器行造瘘口喂食共15例,除1例发生导管堵塞经更换后解除外,无其它不良反应.使用注洗器能克服以往胃肠内灌注由于严格受到注射器乳头孔径的制约,无法达到用普通膳食灌注之弊端,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1.材料:注洗器一副,清洁纱布一块、橡皮筋一条,温开水适量,半流质.2.方法:捣碎食物,使之直径小于5mm.注洗器将半流质食物按需灌入造瘘管内.喂食后,用温开水冲净造瘘管,然后加以反折,裹上纱布,扎上橡皮筋,固定在腰部,以免晃动脱落.

  • 改良冲管方法预防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药物性堵管的护理

    作者:林金香;罗凝香;周小香;钟贵玲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冲管方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注大静脉营养液对导管堵塞的影响,分析导管堵塞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将应用PICC输注乳剂大静脉营养液的肿瘤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及处理组(67例).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100ml冲管,频率为每隔6~8小时1次;处理组用0.9%生理盐水20ml按照快-慢-快的方法脉冲式注射,每隔4小时1次.记录两组病例导管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发生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导管部分堵塞及全部堵塞发生率为13.6%,处理组为4.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对照组1例因严重导管堵塞而拔管、1例发生静脉血栓;处理组无1例因导管堵塞而拔管,无1例发生静脉血栓.结论 少量快-慢-快脉冲管方式及适当增加冲管频率是预防PICC输注大静脉营养液(药物性)堵管的有效措施;每天记录输液速度是早期发现导管堵塞的理想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穿侧肢血管是早期发现静脉血栓的有效措施.

  • 开腹式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后非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14年经验分享

    作者:王梦婷;马亚琪;田娜;王艳;马小琴;张红霞;王永春;赵彩萍;陈孟华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探寻预防非感染性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2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采取开腹式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实验室指标、置管情况、返院随访频次、置管后非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处理及转归情况等临床资料.比较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①共纳入677例,平均年龄(51.03±12.77)岁,中位透析龄22 (7.00,45.00)月.②非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共发生各种非感染并发症125(18.46%)例,其中导管漂移发生率高,共79例,发生率为11.66%,其次为导管堵塞、疝气、胸腹瘘、透析液渗漏,发生率分别为:5.47%、0.74%、0.29%、0.29%.上述并发症中109 (87.20%)例经保守治疗后缓解,10 (8.69%)例重新置管后继续腹膜透析,6(5.22%)例转为血液透析;③与非并发症组相比,发生并发症组的患者透析龄较短(Z=-14.725,P<0.001),返院随访频次较少(x2=7.820,P=0.020),有经验的置管医生置管后出现并发症较少(x2=9.291,P=0.010).④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年龄越大(HR1.015,95% CI 1.001~1.030,P=0.038)、返院随访频次越低(HR1.147,95% CI 1.010~1.303,P=0.034)、以及置管医生经验不足(HR 1.328,95% CI 1.096~1.609,P=0.004)是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发生非感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后非感染性并发症以导管漂移、导管堵塞为常见,大多数经过保守处理可以解除.高龄、置管医生的技术问题、返院随访频次少是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发生非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经导管弹簧圈堵塞冠状动脉肺静脉瘘一例临床报告

    作者:杨剑峰;赵卫东;刘欣;李延林;方唯一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冠状动脉与任一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近来年国内外开始应用经导管堵塞异常交通,可达到和外科手术相同的效果.我院于2001年5月采用弹簧圈经导管堵塞冠状动脉-肺静脉瘘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的护理风险评估及对策

    作者:姜伟娜;贾晓燕;姚柯蕾;张竹青

    对我科2011年8月-2012年4月行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136例肿瘤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36例行PICC的患者中,肠癌52例,胃癌37例,肺癌31例,乳腺癌9例,胰腺癌3例,鼻咽癌3例,泪腺癌1例.均使用三向瓣膜式4Fr单腔PICC导管(美国巴德公司),导管留置时间13~334 d.穿刺部位:贵要静脉97例,正中静脉36例,头静脉3例;左臂51例,右臂85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4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血栓形成3例(其中2例伴置管侧肢体肿胀),单纯置管侧肢体肿胀2例.

  • 预防深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体会

    作者:韩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深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如手术病员胃肠外的营养支持、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命支持、危急重症的抢救以及老年慢性病人的治疗等等。我院于2008年引进深静脉置管技术,至今本科室已置管218人次,其不仅能够避免因静脉穿刺及药物刺激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且可长期留置,易于固定,不易被污染,不影响病人活动,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护患双方的一致好评,但在临床工作中,深静脉导管堵塞仍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导管留置时间,导致反复穿刺置管,增加病员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加强深静脉导管的护理,预防堵塞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对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分析,并将我们的护理体会简要总结报告如下。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泵钙过程中导管堵塞一例原因分析

    作者:李欣;盛莉

    患者男,70岁,体重45 kg,因间断喘憋、咳嗽、咳痰40年,加重14 d,于2010年10月7日收入院.入院后患者一般情况差,慢性病容,胸片示:肺纹理增粗,可见斑片状影,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右心室向右偏移.既往患者40年前出现咳嗽、咳痰、喘憋,每年发作3个月左右.明确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肺结核;(3)肺心病;(4)Ⅱ型呼吸衰竭;(5)心功能不全;(6)肺性脑病;(7)冠心病.患者入院后营养状况差,疾病消耗大,医嘱给予抗结核、保肝、增强免疫力、化痰、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

  • 中心静脉置管在肾功衰竭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对策

    作者:赵雪枝;刘向阳;王燕群

    目的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的准确输入及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良好的临时血管通路.方法 对住院期间84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的堵塞率、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不仅能很好的保护血管,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的输入,而且护理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232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