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

临床肺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림상폐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63
  • 国内刊号: 34-12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肺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许学受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标准化治疗方案治疗MDR-TB 26例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邱跃灵;殷建团;黄申晖

    目的:评价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标准化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 MDR-TB)的疗效。方法观察26例MDR-TB采用标准化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后1个月、6月、12月的痰菌计数、病灶吸收、体重指数变化。结果在治疗后6个月,痰菌计数、病灶吸收、体重指数均较前改善,统计有差异性(P<0.05)。结论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标准化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对MDR-TB的近期疗效好,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病例积累。

  • 雾化吸入3%氯化钠溶液治疗脑性瘫痪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作者:杨恩华;左满凤;钟新;刘静;罗晓妹

    目的:探讨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婴儿毛细支气管炎( BC)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经济条件较差的脑瘫患儿的BC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脑瘫合并BC的婴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雾化吸入3%氯化钠溶液4 ml,对照组4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 ml+异丙托溴铵1.25 ml”,均为每8 h 1次。比较两组患儿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湿啰音消失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91.43%,对照组95.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为0,对照组5例(1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BC,疗效好、无副作用、费用低,特别适合治疗经济条件较差的脑瘫患儿的BC。

  • 重度ARDS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对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莫必华;刘艳秀;甘国能;邓石荣;陈少武

    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 RM)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收治的62例重度ARDS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RM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CI、CV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CVP水平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3、5 d的PaO2/FiO2高于对照组,治疗28 d病死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RM治疗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氧合能力及其预后。

  • CT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缑剑;张永利;薛华;翟梅;嘉婷

    目的:探讨CT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应用临床价值,为抗菌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依据An-thonisen分型和CT水平变化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到再次急性发作间隔时间和出院后1年内因慢阻肺急性发作再次住院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水平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可显著降低抗菌药物用量,缩短病程及降低复发风险。

  • 小剂量甲强龙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

    作者:魏革;徐岩;关亦兵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强龙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MPP患儿12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64例联合应用阿奇霉素和甲强龙,对照组56例应用阿奇霉素治疗,两组均予止咳祛痰及退热等对症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胸片改善情况,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查所有儿童血清CRP,采用流氏细胞仪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缓解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观察组痊愈15例,缓解2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7.9%。治疗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D3+、CD4+ 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RP、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强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控制免疫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不同雾化方法吸入布地奈德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疗效及血药浓度对比研究

    作者:丁震;刘骅;陈洁;李秀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疗效评估、血药浓度监测方式,对空气泵驱动雾化、氧驱动雾化及经无创呼吸机管道串联空气泵雾化器三种方式吸入布地奈德的各自特点进行评价。方法共入选42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其中18例采用空气泵驱动、14例采用氧驱动、10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采用无创呼吸机串接雾化器吸入布地奈德,对慢阻肺症状评分( CAT)、血气分析指标及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另招募10例慢阻肺稳定期志愿者作为对照,5例采用1 mg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另5例采用2 mg,分别在吸入完毕后10 min、30 min、60 min及120 min采血留取血样,行布地奈德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空气泵驱动与氧驱动雾化对于非呼吸衰竭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疗效相近,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明显,布地奈德血药浓度指标相近,但氧驱动雾化吸入者治疗后测定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及空气泵驱动组升高;无创呼吸机串接雾化吸入者治疗前后改善明显,布地奈德血药浓度约为上述2种雾化吸入方法的70%;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布地奈德血药浓度与前2种方法吸入者相近。结论对于非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采用空气泵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较氧驱动雾化吸入更加安全;对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要行无创通气治疗者,经呼吸机管路串接空气泵驱动雾化器吸入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如达到同样布地奈德吸收率可能需增大给药剂量。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肺血栓栓塞症的关系

    作者:斯琴高娃;杨敬平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肺栓塞的关系。方法选取肺栓塞患者102例及同期住院或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12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检测两组MTHFR基因C677T、A1298C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①在肺栓塞组中,MTHFR C677T 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6%、31.4%、48%,在对照组中分别为29.2%、39.1%、31.7%,在两组中TT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在两组间,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②在肺栓塞组中,MTHFR A1298C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3.5%、31.4%、45.1%,在对照组中分别为31.7%、37.5%、30.8%,在两组中CC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等位基因C分布频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TT基因型及A1298C位点的CC基因型多态性可能为肺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

  • 机械通气患者呼出气冷凝液pH值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文彬;朱明慧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呼出气冷凝液(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 pH值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1例 ICU中行机械通气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和死亡组,在病程第1、第5天使用改进的Eco-Screen冷凝器收集 EBC标本。分析两组患者EBC-pH的差异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机械通气患者EBC-pH较正常降低,死亡组患者EBC-pH在第1天与第5天均低于生存组。 EBC-pH值与PaO2/FiO2正相关(r=0.319,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EBC-pH的降低与肺脏氧合功能障碍相关,持续较低的EBC-pH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 89例肺小结节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徐宁;葛腾飞;汤磊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技术在肺小结节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电视胸腔镜下肺小结节手术89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24例,年龄19至76岁(53.82±13.62)。胸腔镜手术采用单操作孔,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41例,肺叶切除11例,肺楔形切除术37例。结果本组病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5~75(55.4±23.8) min。术中出血量10~450(98.3±94.8)ml。术后ICU监护时间2~3(2.83±0.38)天。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2~11(5.43±2.69)天。术后病理示:肺恶性肿瘤45例(50.6%),肺良性病变44例(49.4%)。结论电视胸腔镜技术是肺小结节诊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伤小,有助于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作者:杨天芸;宋琳;蔡蓉;郭雪君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 CPFE)综合征的临床、肺功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结合文献对上海市新华医院呼吸内科近5年来临床诊断的21例CPF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肺功能及影像学特点及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为男性,全部为重度吸烟者,年龄60~88岁,中位数为77岁,14例有活动后呼吸困难,8例有杵状指,11例有明显的双下肺velcro罗音。肺功能结果[中位数(范围)]:FVC占预计值%为68.7%,FEV1/FVC为76.4%,肺总量占预计值%为70%,DLCO占预计值%为35%。胸部高分辨率CT示双上肺为主的肺气肿及肺大疱,双下肺为主的网格影、蜂窝肺及牵张性支气管扩张。其中15例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的中位数为48 mmHg,9例合并肺部恶性肿瘤。结论胸部高分辨率CT是临床诊断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的重要手段,其影像学特点为同时存在上肺野肺气肿和下肺野纤维化。肺功能表现为肺容积相对正常而弥散能力显著下降,是该综合征的突出特点。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部分病例合并肺部恶性肿瘤。 CPFE综合征目前是否可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肺癌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郑丽仙;李志鹰;林挺岩;陈湘琦

    目的:检测肺癌( Lung carcinoma, LC)患者血清雌激素雌二醇( Estradiol, E2)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肺癌患者即肺癌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即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雌激素E2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雌激素E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肺癌组男性肺癌患者血清雌激素E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男性健康体检者(P<0.01),肺癌组绝经后女性患者血清雌激素E2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女性健康体检者(P<0.05),男性患者与绝经后女性患者血清雌激素E2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雌激素E2水平明显增高。

    关键词: 肺癌 血清 雌二醇 检测
  • 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爆炸致豚鼠急性肺损伤实验研究

    作者:李鲁欢;张友琴;郝建;李树雯;钱钧;刘娟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丹参酮IIA磺酸钠( STS)治疗火器伤引起豚鼠ALI时的肺保护作用。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为N组、模型组为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为P组、低剂量STS治疗组( A组)、中剂量STS治疗组(B组)、高剂量STS治疗组(C组),每组10只,制作豚鼠ALI动物模型。造模0.5h后,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核因子( NF-κ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豚鼠病理变化情况,并及时记录其观察结果。结果病理学结果除N组外,造模12h各组动物的肺泡结构破坏,结构混乱,各种炎性细胞浸润,以M组明显;用丹参酮IIA干预治疗各组中均有改善,以中等浓度STS干预治疗为有效( P<0.05)。结论STS治疗对火器伤引起的豚鼠ALI具有保护作用,以STS中剂量保护肺作用明显。

  • BODE指数与老年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杜永亮;贾晓民;马雷;施萍

    目的:探讨BODE指数对老年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能力。方法选择稳定期老年尘肺患者40例。分别应用BODE指数和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评价其生活质量,分析BODE指数与SGRQ问卷的相关性,并应用多元回归法分析BODE指数对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能力。结果 BODE指数与SGRQ问卷总分、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均呈显著的相关性( P<0.01);BODE指数可以解释SGRQ总分变异的47.3%,呼吸症状的50.9%,活动受限的44.2%及疾病影响的39.4%。结论 BODE指数与SGRQ问卷显著相关,能够有效预测老年尘肺患者生活质量变化。

  • 支气管镜下留置微球囊导管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作者:龙发;周爱莲;李俊华;黄文婷;方菁菁;欧振宇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扩张术后留置微球囊导管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支气管镜下采用行支气管扩张术后留置微球囊导管进行扩张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支气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扩张治疗,观察治疗后两周及2个月两组患者支气管复张愈合及相应肺叶复张、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情况。结果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4.0%,对照组有效率88.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和气促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78.8%,对照组有效率5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肺功能FEV1和气促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仅部分患者术后管壁出现少量出血,治疗组为27.3%,对照组为35.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血经注入止血药并采用氩气刀电凝后出血停止。结论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扩张术后留置微球囊导管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效果良好,提示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孙平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SAS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及单纯SA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SAS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例43)。对照组实施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氧疗、生活干预、改善通气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合并高血压组低SO2、显著低于单纯SAS组,呼吸紊乱指数显著高于单纯SAS组;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观察组头晕占比4.65%、嗜睡9.30%、多动不安16.28%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27.91%、3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较难治愈,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采用氧疗、生活干预、改善通气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及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 Narcotrend指导重症呼吸科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润丰;朱永忠;杜成;夏梦;庞加磊;王研

    目的:探讨使用Narcotrend指导重症呼吸科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个体化相关性研究,以达到降低药物副作用的目的。方法选取54例重症呼吸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实验组以NTI值( Narcotrend检测仪根据镇静患者脑电信号量化形成的0~100的数值,用以客观反映镇静深度)75~85为目标调节泵速。对照组将Narcotrend监测仪显示屏幕反转,专人记录NTI数值,以镇静/警觉( OAA/S)评分3~4级为目标值调节泵速。分别记录生命体征,镇静深度,动脉血气变化情况,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结果两组间比较,同一时间段NTI及OAA/S评分变化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arcotrend能准确有效显示重症呼吸科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深度,且数据客观连续,为重症呼吸科患者镇静,提供新的依据。

  •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治疗脓胸34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年贵;薛克营;柯明耀

    目的:探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治疗脓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脓胸行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术辅助治疗疗效,并分层分析其在不同临床分期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34例患者手术总有效率94.1%(32),有轻中度疼痛、术中均有少量出血,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Ⅰ、Ⅱ、Ⅲ期早期显效分别为100.0%、85.7%和40%,总有效率均为100.0%,Ⅲ期晚期无效。手术次数、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抗生素暴露时间、术后出血量在Ⅰ期与Ⅲ期早期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手术时间、抗生素暴露时间在Ⅰ期与Ⅱ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次数、术后出血量在Ⅱ期与Ⅲ期早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治疗脓胸有效、安全,且手术越早,其创伤越轻,出血越少,手术时间及抗生素暴露时间越短,值得临床推广;Ⅲ期晚期患者不适合内科胸腔镜治疗。

    关键词: 内科胸腔镜 脓胸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血清微量元素及体液免疫的变化与分析

    作者:郭玉兰;郦银芳;张莉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血微量元素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患儿104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98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微量元素以及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Ca、Zn和Fe含量分别为(0.79±0.31) mmol/L、(60.14±9.58) mmol/L和(5.20±1.0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0.43) mmol/L、(113.02±8.74) mmol/L和(9.79±0.74)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 Mg和 Cu含量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lgG和lgA水平分别为(3.89±0.67) g/L 和(0.32±0.20) 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1±0.93)g/L和(0.81±0.1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lgM、CD3+、CD4+、C3和C4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g、Ca、Fe、Cu与免疫指标水平无相关性,而血清Zn与lgG、lgA呈正相关(r=0.842和0.899,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血清Zn、Ca、Fe以及lgG、lgA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其中低Zn可能是造成免疫指标低下的原因。

  • 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及诊疗行为调查研究

    作者:赵梅桂;汪文新;唐瑛;王云霞;赵安贵;赵宇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和诊疗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及诊疗行为情况调查问卷,整群抽取8所综合医院的126名放射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务人员知识知晓及诊疗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87.1%,其中“知道确诊结核病主要方法”的知晓率为69.0%;②诊疗行为总合格率为93.6%,其中“对结核病人宣传过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的诊疗行为合格率为79.4%;③不同科室间医务人员防治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5,P=0.008);④现所在岗位工龄和职称对某些知识知晓率有影响,某些知识知晓情况对部分行为合格率有影响。结论①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认识水平尚可,但对确诊结核病主要方法的认识水平欠佳;②诊治行为合格率较高,但对结核病患者宣传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的积极性不高。③其他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知识总知晓率高于放射科;④可结合知识知晓情况与诊疗行为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以提高其诊疗行为合格率。

  • PS治疗新生儿MAS和NRDS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高金红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MAS患儿58例( MAS组)和NRDS患儿42例( NRDS组)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S治疗,治疗结束24h后比较MAS组和NRDS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OI)、治愈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PaCO2、O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的PaO2、PaCO2、O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MAS患儿治愈率100%,NRDS患儿治愈率97.62%,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MA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4%,NRDS组并发症发生率28.57%,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患儿的PaO2、PaCO2、OI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治疗新生儿MAS和NRDS均能够获得满意效果,患儿的PaO2、PaCO2、OI指标能得到明显改善。

  • 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诱导痰中炎性介质的影响

    作者:冯志红;聂秀红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诱导痰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9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8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常规治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及睡眠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IL-5及EO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R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激发试验阴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孟鲁司特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诱导痰中的炎性介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呼吸道异物541例临床分析

    作者:尹飞;李万举;徐涛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呼吸道异物541例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就诊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综合评估病情,分为一般急症、重症及极危重症三类,围手术期分别制定相应诊疗方案,选择恰当手术时机行直接喉镜及硬质气管镜手术。结果541例均行直接喉镜或硬质气管镜检查术,1例患者义齿嵌顿支气管内无法取出,转胸外科开胸手术,其余均取出异物。1例入院前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取出异物心肺复苏无效死亡;1例术中出现严重纵隔气肿,呼吸循环衰竭,经纵隔切开引流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者术后喉水肿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呼吸道异物属急重症,手术取出为呼吸道异物唯一有效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力争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

  • 乌司他丁佐治成人重症肺炎并对炎性因子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家清;孔祥林;杨福海

    目的:观察并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 UTI)辅助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SP)中的效果及对外周血炎性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12月间入选的105例S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机械通气、抗感染、抗凝、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通过微量泵加用UTI注射液,每次20万IU,每日2次,连用7 d,治疗7 d后,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采外周静脉血测定炎性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判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氧合指数(297.5±27.4)显著高于对照组(274.7±23.8)(u=4.562 P<0.001);两组疗效构成差异显著(Z=-1.987 P=0.047),观察组总体有效率(89.1%)与显效率(49.7%)均高于对照组(82.0%、30.0%),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 P=0.046)。观察组治疗7d后外周血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d后CD3+%、CD4+%、CD4+/CD8+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病死率(5.5% vs.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P=0.474)。观察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8.7±2.3) d、住院时间(13.2±3.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时间(10.1±2.8)d、(16.0±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703 P=0.008;u=3.938 P<0.001)。结论 SP患者早期应用UTI注射液能显著下调体内炎性反应水平,纠正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 阿米卡星或卷曲霉素6至12个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作者:缪昌东;张德坤;姜继军;韩美芳

    目的:探讨注射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远近期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例治疗方案、不良反应、远近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44例完成6~12个月注射期治疗,治疗6个月末、12个月末、24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8.82%、52.17%、48.48%;阿米卡星组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好。结论注射阿米卡星或卷曲霉素6~12个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方案可行,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及时处置,可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改良CURB-65评分联合凝溶胶蛋白对评估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伟

    目的:探讨改良CURB-65评分联合凝溶胶蛋白对评估急诊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78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疾病转归分为存活组48例和死亡组30例,比较联合应用改良CURB-65评分和凝溶胶蛋白与肺炎严重程度评估量表( PSI)对评估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①改良CURB-65评分及血清凝溶胶蛋白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均有临床意义(P<0.05,P<0.05),PSI评分组间差异更为显著(P<0.01);②改良CURB-65评分联合凝溶胶蛋白预测与 PSI评分预测结果进行 Kappa检验,两者具有一致性(Kappa值0.804,P<0.05)。结论改良CURB-65评分联合凝溶胶蛋白对评估急诊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其简单易用,而PSI相对复杂,故前者更适合急诊临床运用。

  • 80例序贯式双肺移植的麻醉管理

    作者:秦钟;杨勇刚;王志萍

    目的:探讨80例序贯式双肺移植的麻醉管理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接受序贯式双肺移植患者80例,全麻诱导后插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通气方式采用压力控制模式,麻醉维持采用泵注丙泊酚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间断静注舒芬太尼镇痛。诱导完成后经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s导管,左股动脉置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 PICCO)导管监测心排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等指标。结果80例序贯式双肺移植的手术时间平均为453.1±83.5 min,术中出血量为2021.3±1235.7 ml。37例双肺移植在体外膜肺( ECMO)辅助氧合下完成,有8例患者术后需ECMO辅助氧合,其余患者均在双肺移植完成后撤除ECMO。在非ECMO辅助氧合的移植患者中,有23例在行首侧肺移植过程中发生氧饱和下降,经阻断肺动脉后好转。所有移植病例在肺移植完成后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结论序贯式双肺移植的麻醉管理在于术前对患者病情的正确评估,术中应对循环、呼吸以及内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精细化处理。

    关键词: 肺移植 麻醉
  • 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杰;陈大兴;郭宁;陶立轩

    目的:探讨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中央型肺癌患者50例同时选取非老年患者5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生存率、术后肺功能改善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用力肺活量(FVC)、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 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支气管瘘、狭窄及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老年组术后近期发生肺不张2例,发生率为4.0%,非老年组肺不张1例,发生率2.0%,两组相比,P>0.05;老年组3年后生存率为68.0%(34/50),非老年组3年后生存率为70.00%(35/70),两组相比,P>0.05。结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对老年中央型肺癌患者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生存率较高,且可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IL-10、TGF-β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梁晶

    目的:测定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Treg细胞、CD4+ CDhi25 CDlow127 Treg细胞、IL-10及TGF-β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3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Treg细胞及CD4+ CDhi25 CDlow127 Treg细胞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IL-10及TGF-β值,并与19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Treg细胞、CD4+ CDhi25 CDlow127 Treg细胞、 IL-10及TGF-β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CD4+ CD2+5 FoxP3+Treg细胞及CD4+ CDhi25CDlow127Treg细胞成正相关(P<0.05)。 CD4+ CD2+5 FoxP3+Treg细胞与IL-10、TGF-β成正相关(P<0.05)。 CD4+ CDhi25CDlow127 Treg细胞与IL-10、TGF-β成正相关(P<0.05)。结论 CD4+ CD2+5 FoxP3+Treg、CD4+ CDhi25CDlow127这两种标记方法都是检测Treg细胞的可靠方式,Treg细胞、IL-10、TGF-β参与了肺癌患者肿瘤微环境的构成,是导致肺癌免疫功能抑制的原因之一,检测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可靠指标。

  • 64排螺旋CT诊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价值

    作者:苑欣然;左玉强;孟庆春;田云霞

    目的: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BPA)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经临床确诊ABPA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中心性支气管扩张10例,扩张的支气管腔内粘液栓形成8例,其中5例粘液栓呈高密度,浸润性实变6例,树芽样影像表现4例。结论 ABPA的螺旋CT表现的主要特征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且在扩张的支气管管腔内可见粘液栓,部分为高密度粘液栓,此特征性CT表现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可以确诊ABPA。

  • 生物反应调节剂对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苏宏伟;齐海亮;张金文;王鹏;李明珠

    目的:观察CD3+、CD4+、CD8+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在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患者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部分肠切除一期吻合术的86例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将应用免疫反应调节剂的49例病人做为治疗组,将未使用免疫反应调节剂的的37例病人做为对照组,治疗组术前术后给予“RHZE+左氧氟沙星+营养支持”加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对照组术前术后给予“RHZE+左氧氟沙星+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及术后肠瘘发生率情况。结果 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CD3+、CD4+、CD8+的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治疗组49例术后发生肠瘘2例,经换药治疗后1周好转;对照组37例发生肠瘘7例,经加强营养支持及换药治疗后6例好转,1例死亡。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外源性生物反应调节剂,调节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表达水平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能显著降低术后因感染诱发肠瘘的几率,故调节剂可作为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的免疫辅助治疗方法。

  • 支气管镜注入治疗支气管结核72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新宝;周瑛;张毕玲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价值。方法7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口服3HRZE/9HRE抗痨治疗,实验组在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注入异烟肼+阿米卡星治疗,比较两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注入INH+AMK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临床疗效。

  • 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扩张症重症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树钦;高秀玲;王金荣;王晶

    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症重症感染患者应用支气管镜吸痰及抗生素灌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支气管扩张症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血气分析、血常规等检查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吸氧、化痰、敏感抗生素、必要时的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敏感抗生素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气分析、血常规、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比较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血气分析及血常规改善明显。结论支气管镜吸痰及抗生素灌洗治疗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重症感染患者的有效方法。

  • 血清炎症因子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路东明;宗晓福;张文娟

    目的:分析血清炎症因子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疾病活动状态分为两组,观察组(急性加重期)及对照组(稳定期)。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慢阻肺患者86例,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924,P=0.004);观察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93,P=0.003)。观察组患者FEV1值、FEV1/FVC值及FEV1%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与FEV1呈现显著负相关(r=-0.440,P=0.002);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与FEV1呈现显著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629,P<0.001)。结论血清炎症因子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密切相关,可用以辅助临床诊疗。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6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翠萍;邱薇;周晓婷;林兆原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确诊或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6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病例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4±4.35)岁。5例确诊病例,脑脊液结核杆菌培养阳性;63例为临床诊断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64例(94%);头痛和/或呕吐38例(56%);抽搐26例(38%);意识障碍33例(48%);脑膜刺激征阳性38例(56%);偏瘫27例(40%);25例伴颅神经损害,以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受损为主。合并脑外结核47例(69%)。未接种卡介苗18例(27%),有明确肺结核接触史28例(42%)。脑脊液异常62例(92%),呈非化脓性改变,白细胞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升高,糖、氯化物降低。头颅影像学有异常发现62例(92%),脑室扩张、交通性(梗阻性)脑积水和脑梗死常见。全部病例均接受抗结核治疗,12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其中11例转神经外科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好转或治愈62例(92%),后遗症28例(42%),自动出院2例(4%),死亡2例(4%)。结论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症状和体征均缺乏特异性,仔细询问病史和结核接触史,结合脑脊液、头颅影像学、结核菌素试验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 社区获得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型及耐药性

    作者:巩晓峰;田应选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表型及耐药性。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100例。对13种抗菌药进行耐药表型检测,同时检测菌株mecA和β-内酰胺酶基因;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筛选影响耐药性的危险因素。结果100株菌株,37株耐甲氧西林,63株敏感,37株携带mecA基因,mecA与表型检测无明显差异(P >0.05)。37株 MRSA 中,28株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63株MSSA中,35株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Logistic分析筛选出影响细菌耐药性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严重,耐药性发生与携带mecA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年龄、感染前是否使用抗生素、糖尿病和免疫疾病史是影响耐药性的危险因素。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RNA恒温扩增检测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任斐;周永;严文;苗风济;岳英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检测( 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AT-TB)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涂阴肺结核组(观察组)95例和非结核病组(对照组)67例共计162例,两组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荧光定量PCR( FQ-PCR),RNA恒温扩增检测( SAT-TB),结核菌快速培养,计算BALF 的SAT-TB对涂阴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SAT-TB检测BALF对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敏感度为53.7%,特异度为98.5%,阳性预测值为98.1%,阴性预测值为60.0%,BALF的SAT-TB检测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FQ-PCR法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3.572,0.341,0.679,1.603,P值均>0.05)。结论 BALF中SAT-TB检测在涂阴肺结核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且检测快速,对涂阴肺结核的快速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Th17/IL-17水平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亚梅;王菊芳;李莉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IL-17水平在哮喘儿童外周血中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例轻度哮喘患儿、25例中重度哮喘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观察两者变化及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中重度哮喘组患儿Th17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轻度哮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轻度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水平在中重度哮喘组中明显高于轻度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在健康对照组与轻度哮喘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L-17水平呈正相关(r=0.918,P<0.05),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均与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67,P<0.05);血清IL-17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也呈正相关(r=0.954,P<0.05)。结论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及IL-17水平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呼吸训练在气道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中心气道狭窄中应用

    作者:谢艺开;方琼;谭守勇;李映文;张玲

    目的:探索呼吸训练在球囊扩张术介入治疗结核性中心气道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的36例中央气道良性狭窄球囊扩张介入治疗的患者,并以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治疗36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前后气促及胸痛变化。结果介入治疗一周后观察组气促评分2级以上9例(25.0%)、胸痛2+以上7例(19.4%),对照组气促评分2级以上12例(33.4%)、胸痛2+以上20例(55.5%)(P<0.05)。结论开展介入治疗结核性中心气道狭窄时实施呼吸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气促及胸痛,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依从性。

  •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对肺隔离通气病人血气及血清SP-D、VEGF的影响

    作者:苏瑞雪;李玉兰

    目的:评价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时对病人血气、血清SP-D和VEGF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VATS右肺中叶或下叶部分切除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 n=40),双腔支气管导管组( V组):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 OLV);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组( C组):使用单腔气管导管配合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行左肺和右肺上叶通气。比较两组血气指标、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 SP-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浓度。结果与V组比较,C组病人T1、T2时氧合指数升高,气道峰压及气道平台压下降(P<0.05)。与V组比较,C组病人T3时血清SP-D浓度下降(P<0.05)。血清VEGF浓度在组间与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时可以精确合理控制肺叶隔离;改善氧合、降低气道压、降低血清SP-D的浓度;可能具有肺保护效应,值得临床推广。

  • 血清性激素对男性晚期肺腺鳞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疗效的价值

    作者:郭健;陈萍;吕新华;贺少枫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鳞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 SBRT)后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对治疗效果的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98例未经治疗的男性晚期肺腺癌和鳞癌患者在SBRT前及治疗完成后两月分别检测血清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的浓度,并同时检查肺部CT影像学,对其改变进行分析。结果血清P、FSH、LH水平在SBRT前后无明显变化( P>0.05);而E2、T在SBRT后均有明显差异。血清E2、T、P在治疗有效组患者SBRT前后均有明显差异( P<0.05)。按病理分类统计,治疗有效组中鳞癌组患者血清E2、T在SBRT前后有显著差异,而腺癌组患者则血清E2、T、P在SBRT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监测SBRT前后血清E2、T、P水平的变化对男性晚期肺腺鳞癌的疗效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 不同结核菌株诱导人树突状细胞分泌I型干扰素的水平差异

    作者:陈慈琴;张国良;邹容容;汪文斐;王玲玲;冯光达;陈心春

    目的:研究不同结核菌株诱导人DC分泌I型干扰素的水平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术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分选CD14+单核细胞,在GM-CSF和IL-4刺激下诱导分化为DC,随后应用不同结核分枝杆菌(H37Ra、H37Rv)诱导,应用ELISA测定不同时间段(0 h、1 h、2 h、4 h、8 h、16 h、24 h和48 h)上清中的I型干扰素含量。结果 IFN-β分泌水平在感染16 h后达高峰;结核菌刺激16 h后,强毒株(H37Rv)和弱毒株(H37Ra)诱导DC产生IFN-β的量分别为(4708.7±548.5)pg/ml、(3507.6±343.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24 h后,H37Rv和H37Ra诱导DC产生IFN-β的量分别为(3696.3±458.4)pg/ml、(2597.1±34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FN-α分泌水平在感染48h后达到高峰;结核菌刺激24 h和48 h后,H37Rv和H37Ra诱导DC产生IFN-α的量分别为(376.5±73.2) pg/ml vs (305.3±64.1)pg/ml,(678.3±115.2)pg/ml vs(596.6±99.3)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β分泌水平在16 h后达到高峰,结核菌强毒株能够诱导更高水平的IFN-β;IFN-α分泌水平在48 h后达到高峰,不同毒力结核菌株之间差异不明显。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CD4+ CD2+5 Treg细胞与血糖的相关分析

    作者:尹小芳;葛海波;马建华;孙思庆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比例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活动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8例、糖尿病患者3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外周血 CD4+CD2+5 Treg 细胞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比例高于活动性肺结核组、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 t值分别为2.71、2.41、3.23,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提示活动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比例与FBG、2hPBG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但与HbA1c水平与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293,P=0.014)。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CD4+CD2+5 Treg细胞比例升高,且与HbA1c水平正相关,在两病并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CXCR2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德信;刘昀;张永红;朱燕婷;李少军;李满祥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对于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s)表达CXCR2的影响。方法采用有利于MSCs生长及增殖的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及培养干细胞;成骨、成脂诱导检测其分化特性。采用TNF-α干预MSCs细胞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5 ng/mL)和高剂量组(10 ng/mL)。选取P3代细胞,培养10天后提取蛋白,Western blot分析MSCs表达CXCR2变化。结果所培养的 MSCs 成骨、成脂诱导后染色均阳性,证实所培养的即为MSCs细胞。提高培养液中TNF-α的浓度,则MSCs表达CXCR2的量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能够刺激MSCs表达CXCR2增加,这可能是急性肺损伤时, MSCs细胞动员和定植的机制之一。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鉴初;孔灶英;李展鹏

    目的:探讨我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患者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和耐药特性。方法回顾调查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03例VAP患者痰培养共检出339株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据大部分(67.85%),其总体耐药性较高,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20.06%),铜绿假单胞菌(16.52%)次之,肺炎克雷伯菌(10.61%)、大肠埃希菌(8.85%)分别位列第三、四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占据革兰氏阳性菌的主要部分(14.45%)。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据我院综合ICU VAP病原菌主要部分,多重耐药性严重,动态监测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特性有利于VAP的治疗。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52例临床分析

    作者:兰伟平;潘家华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临床特点,为早产儿BP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2例BPD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出生时、母孕期以及其合并症、治疗等的一般情况。结果2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52例发生BPD,其中胎龄≤28周7例,28周<胎龄≤32周38例,32周<胎龄≤34周7例。出生体重BW<1000 g 6例,1000 g≤BW<1500 g 32例。轻度BPD 35例(67.3%),中度9例(17.3%),重度8例(15.4%)。29例(55.8%)患儿母亲有妊娠合并症,其中13例(25%)合并有妊娠高血压,12例(23%)有胎膜早破。经综合治疗后,52例BPD患儿中有3例放弃治疗,3例因长期不能脱氧而建议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感染、动脉导管未闭等是BPD发生的重要因素,另外,高龄产妇及母孕期的合并症、以及胎儿的性别也影响BPD的发生。所以对易感患儿进行严密监测、早期诊断、防治感染、及时关闭导管、应用利尿剂和激素是预防和治疗BPD的重要措施。

  •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文献复习

    作者:李建东;郝淑玲

    目的:提高对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多样性的认识。方法分析2012年7月收治的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文献复习。结果因发热、咳嗽、咳痰1月,呼吸困难1周于2012-7-26住院。肺部可闻及velcro啰音,胸部CT为双肺散在分布的小结节,斑片模糊影,可见充气支气管征,血气分析为Ⅰ型呼吸衰竭,经甲强龙及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呼衰减轻。后经皮肺活检病理检查为肺泡细胞癌。 EGFR基因检测外显子EXON 21突变。化疗效果欠佳,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患者气短消失,肺部Velcro消失,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呈多样性,极易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从痰病理学检查或经皮肺活检明确诊断。

  •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牛莉娜;郭素娟;牛丽鑫;肖胜霞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及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10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肺功能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治疗12及24周后,观察组比对照组IL-8、hs-CRP水平、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P<0.05),肺活量(FVC)、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显著降低慢阻肺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等肺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

  • 硬质支气管镜并支气管灌洗治疗小儿植物性异物的疗效分析

    作者:甄清;张冲林;苏建忠;吴月娥

    目的: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小儿植物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支气管异物患儿74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和(或)气促、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68±0.72) d、(2.86±0.83) d、(3.04±1.12) d、(4.16±1.4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4±0.92)d、(3.72±1.08)d、(4.42±1.32)d、(6.15±1.8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经支气管镜取植物性异物时常规行支气管灌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秋蓉;姚炳华;周琴;刘丽;丁晓风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其主要病原体,病理损害包括气道壁和毛细支气管的炎症,大量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粘液分泌增加、气道清除能力减低[1]。目前主要是支持对症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吸痰等[2],但研究认为这些治疗并不能改善毛细支气管炎的进展和预后[3]。2012年11月至2015年1月我们采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D-二聚体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晓明;汪丽珠;龚国富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D-二聚体( D-D)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APACHE Ⅱ)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131例住院的AECOPD患者,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两组:≤15分组及>15分组。检测入院后24 h内的D-D、白细胞计数( 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酸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研究 D-D与 APACHE Ⅱ、WBC、hs-CRP、乳酸及SaO2的相关性。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AECOPD患者的D-D、hs-CRP、乳酸随着APACHEⅡ分值的升高而升高,SaO2在APACHEⅡ分值高于15分组较小于15分组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D-D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的D-D、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其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ECOPD患者D-D与APACHE Ⅱ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AECOPD预后的一个指标。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小容量肺灌洗治疗矽肺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锐;缪荣明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小容量肺灌洗治疗矽肺的效果。方法40例矽肺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除接受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外,均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容量肺灌洗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 PaO2、PaCO2)、肺功能( FEV1、FVC、FEV1占正常预计值%)、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①血气分析: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aO2(mmHg):80.1±6.3(对照组)和87.3±6.5(观察组)均上升,PaCO2(mmHg):40.3±2.8(对照组)和37.5±2.5(观察组)均下降,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87.3±6.5高于对照组80.1±6.3,PaCO2:37.5±2.5低于对照组40.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肺功能:两组患者FEV1、FVC、FEV1占正常预计值%在治疗后均改善。组间对比,观察组肺功能治疗后好转更显著。③6 min步行试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步行距离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350.7±30.3 vs 310.2±30.2)增加幅度明显(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矽肺,能够提高矽肺患者PaO2、降低PaCO2,改善肺功能,延长患者活动耐量,治疗效果显著。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作者:王红;陆月明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由于肺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和纤维细胞的不断增生导致的复杂血管病变形成。它的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25 mm-Hg。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引起 PH的重要原因之一。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依据根本原因将PH分为5大类:动脉型PH、左心疾病相关PH、肺疾病和(或)缺氧相关 PH、慢性血栓栓塞性PH、原因不明和(或)多种机制所致PH。慢阻肺相关PH属5大类中的第3类,即肺疾病和(或)缺氧相关PH。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自丽;刘慧莹;柏长青

    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干细胞的各种特性,即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许多造血以外的组织,目前研究发现此细胞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存在重要意义[1,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严重的、急性的和弥漫发生的肺损伤所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炎症引起的严重的低氧血症、肺水肿和进行性呼吸衰竭[3]。临床上选取了许多方法治疗急性肺损伤,但仍然无法有效地控制ARDS的病死率,这对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4]。在动物实验模型中已经发现,骨髓MSCs对肺损伤治疗有明显的效果[5-7]。而下一步如何将MSCs治疗的作用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 老年人口腔机会致病菌--肺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付麒;王彤

    众所周知,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Bansal[1]等指出口腔卫生差是肺炎的危险因素,发现牙菌斑中菌种与咽部菌群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口腔和咽部微生物可能在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人的口腔存在复杂的微生物群体,迄今已经分离出超过300种微生物。在健康的成年人中,共生菌群占据了口腔微生物的大部分,这些微生物的组成保持持续的稳态。微生物和宿主防御系统间复杂、动态的相互作用,各种因素间保持“平衡状态”[2,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住院或长期卧床老年人的牙菌斑中可以分离出机会性呼吸道致病菌。口腔机会性呼吸道致病菌可以通过吸入的方式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4]。

  •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预后

    作者:谷兴丽;徐思成;刘光明;万秋风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IP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肺部-支气管真菌感染,即真菌感染引起肺组织、气道黏膜产生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感染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肺部出现坏死或通过血行播散转移到到宿主其他部位。但真菌寄生和真菌过敏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或过敏性反应[1]不包括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范围内。因肺循环具有低压力、低阻力及高容量的特点,且肺脏与外界环境沟通,决定了肺脏是真菌感染常受累及的部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随着艾滋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相关性疾病、老年相关性疾病等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广谱抗菌类药物、侵入机体的各种导管介入、影响免疫系统的制剂、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等的广泛应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4,5]。吕志强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方面的研究者通过统计分析及临床实践研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得出结论:年龄≥60岁、低白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3种及3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应用超过2周、多脏器衰竭或功能障碍等5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死亡[19]。钟南山等国内外研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专业人士表明:病死率较高,肺部感染念珠菌的患者病死率可达到30%~40%,肺部感染曲霉菌患者的病死率高达50%~100%,而患有真菌血症的患者直接死于真菌感染或基础疾病可达50%以上[2]。现将近年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综述如下。

  •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中盛

    固有淋巴细胞( innate lymphoid cell, ILC)是与适应性免疫细胞平行的一类新型的细胞,此种细胞在组织修复、组织重塑以及固有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ILC是起源于共同的前提细胞,虽然具有淋巴细胞的典型形态,但是没有重新排列的抗原受体。近年来,有关学者研究发现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2 innate lymphoid cell, ILC2)是ILC的一个子集,其主要是受转录因子Gata3以及RORɑ调控发育成熟[1]。另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ILC2在哮喘发病机制以及哮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其中在哮喘疾病治疗中,临床依照患者的发病原因将其分成两种类型[3],一种为过敏性哮喘,另外一种为非过敏性哮喘,下面本研究就针对ILC2在不同类型哮喘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作以下综述。

  • Lebrikizumab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松;刘蓓莉;万毅新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患病率持续上升[1]。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哮喘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控制效果欠佳[2]。随着对哮喘细胞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分子靶向药物成为治疗哮喘的新热点[3]。白细胞介素-13(IL-13)是一个关键的Th2细胞因子[4],是过敏性哮喘重要的炎性介质[5],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Lebrikizumab是阻止IL-13细胞因子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为哮喘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1例

    作者:方桂桔;薛青;焦维克;彭志文

    病例资料
      患者男,65岁,因“咳嗽2月,痰中带血10天”入院。入院前2月前“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咳嗽,自服“新康泰克”后症状减轻;10天前出现痰中带血,为鲜红色,经院外处理未能缓解,就诊我院。既往体健。吸烟史45年,约30支/日,未戒,无酗酒史,否认石棉接触史。入院体检:体温36.0℃,脉搏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8/74 mmHg。神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胸壁无压痛,左中下肺叩诊浊音,左中下肺呼吸音低,余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4次/min,心律齐。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趾)。诊疗经过:入院后三大常规、凝血功能、血沉、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未见异常。血癌胚抗原1.170 ng/ml,神经烯醇化酶7.2 ng/ml,细胞角蛋白3.6 ng/ml,肝胆胰脾双肾超声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无异常。肺部CT增强(图1):左侧胸壁内侧实性不规则团块影,界清,约15.0 cm ×12.0 cm ×6.7 cm,密度不均,CT 值28HU-54HU,未见明显强化,考虑胸膜或胸膜腔来源肿瘤,伴左肺下叶受压膨胀不全,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支气管镜下未见新生物。

  • 欢迎订阅2016年《临床肺科杂志》

    作者:

    关键词: 订阅 临床 肺科
  •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纪娟;巩强进;张念志

    病例资料
      唐某,男,80岁,因“咳嗽伴胸痛40天”于2014-07-14入院。4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咯血伴左侧胸痛、头晕、头痛,就诊外院胸部CT示右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予以止血、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患者咳痰、咯血好转,咳嗽、胸痛无好转,入住我科。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2014-06-03外院胸部CT示:右肺少许斑片状密度增高影。2014-07-14 N 7.11×109/L,N%74.4%,CRP 74.85 mg/L,ALT 46U/L, D-二聚体0.80 mg/L,尿常规、肿瘤标志物、结核菌涂片检查、尿本周氏蛋白定性实验、ANCA、自身抗体全套、免疫球蛋白轻链、重链正常。肾上腺、心脏、消化系彩超正常。2014-07-15复查胸部CT提示支气管壁增厚,不规则气道腔狭窄和内黏膜下层钙化结节形成。治疗上予以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无改善,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左肺各段支气管开口正常,未见新生物,黏膜充血,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外压明显、充血,于此处刷检,右肺中间段开口处黏膜凸起,触之出血,于此处活检,并肾上腺素局部止血。病理提示黏膜慢性炎伴糜烂,间质见均质粉染淀粉样物沉着,刚果红染色阳性。考虑患者无其他系统淀粉样变性表现,肺部未见结节影,诊断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

  • 消失肺综合症的外科治疗: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高茹;赵惠民;贾东辉;李爱明;揭俊卿

    消失肺综合征( Vanishing lung syndrome,VLS)又称特发性巨疱性肺气肿( Giant Bullous Emphyse-ma, GBE),我院胸外科2008年12月~2013年3月共收治5例,均行手术治疗,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肺奴卡菌病2例诊治分析

    作者:邵小华;彭静

    奴卡菌病是由奴卡菌中的某些菌种引起的感染而命名,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增加及免疫缺陷病的增多,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由于该菌生长缓慢,培养时间较长,培养分离率低,故痰及穿刺液等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行革兰氏染色和弱抗酸染色非常必要,可做到早期快速诊断,争取早治疗,降低奴卡菌病病死率。奴卡菌病中以肺奴卡菌病为常见。现将我院诊治的2例肺奴卡菌病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2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诊治体会

    作者:陈晓丽

    非结核分枝杆菌( NTM )感染肺脏,引起肺部病变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结核病疫情有效控制,实验室检测手段的增加以及诊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确诊的NTM病呈增多趋势,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3,4]。因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细菌涂片与结核病相似,在无菌型鉴定结果的情况下易被长期误诊为肺结核而延误治疗[5]。本文分析本院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诊断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 肺部阴影、持续发热两月余、病理及病原学诊断肺结核1例

    作者:尤青海;牛成成;曹静;朱钟鸣

    病历摘要
      患者,男,78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于2014年11月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和脑梗塞病史,否认糖尿病和肺结核病史。患者两月前因脑梗塞在当地医院治疗,期间发热,予口服药物后体温降至正常并出院,20天前再次发热,高体温42℃,伴咳嗽、咳痰,痰为黄色粘痰,量多,有胸闷气喘,当地医院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比阿培南等抗感染,仍间断发热,多发于夜间。辅检:2014年10月30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1.9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5%;2014年10月30日全胸片提示:右上肺大片实变影和蜂窝状改变(图A);2014年11月3日血培养未见致病菌生长;2014年11月3日胸部CT示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右侧胸腔积液;2014年11月5日胸水检查:渗出液、单核细胞大于多核细胞、胸水培养无细菌生长。

  • 我对结核潜伏感染管理的一点看法

    作者:高微微

    结核潜伏感染要不要预防(即治疗管理),长期以来不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一直关心的热点,也是懂得一些结核病知识的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因为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和专家的一致共识,所以一直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并且有争议客观存在的话题。本人从结核病临床诊治经验里谈一谈结核潜伏感染管理的个人的观点和粗浅认识。

  • 重庆华邦制药“注射用利福平冻干粉针在肺外结核病的临床应用”征文通知

    作者:

临床肺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