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중화흉심혈관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34/R
  • 国内刊号: 李昕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xxxg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自体肺动脉在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降部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温树生;庄建;陈寄梅;岑坚正;丁以群;许刚;刘晓冰

    目的 总结应用自体肺动脉在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降部重建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13例患儿在主动脉弓降部重建手术中应用自体肺动脉血管片修补.男7例,女6例;年龄1个月~16岁,中位值8个月;体质量3.5 ~52.0kg,中位值12.6 kg.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4例(年龄分别为5个月、2岁、5岁、16岁),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发育不良9例.全组手术为正中切口Ⅰ期矫治手术,主动脉弓离断患儿采用双动脉插管灌注,其余患儿采用升主动脉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9例患儿采用深低温停循环,4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行弓降部重建;降温至深低温(18℃)过程中完成心内畸形的修补.4例主动脉弓离断的患儿利用预先剪下的自体肺动脉血管缝制血管管道,直径10~20 mm,根据患儿体表面积与体质量制定,两端分别连接降主动脉和弓部.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发育不良者,先切除狭窄段,然后建立主动脉弓降部的部分连接,再利用修剪成椭圆形的自体肺动脉血管片扩大主动脉弓底部,完成重建弓降部.自体心包片修补主肺动脉缺损处.结果 术后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余12例术后均完全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上、下肢血压无明显压差,无左主支气管压迫.随访12 ~24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上、下肢血压无明显压差;全部患儿术后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弓降部血流通畅,无明显压差.结论 自体肺动脉血管可以应用于先心病主动脉弓离断或长段主动脉弓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的主动脉弓降部重建.术后早期及中期随访结果良好,自体肺动脉管道有潜在的生长能力,远期结果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

  • 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锋;易定华;冯德广;林彬;徐成阳;王佳祥;程兆云

    目的 探讨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1月516例CABG患者,按年龄分5组,分别为<40岁组61例,40 ~ 49岁组97例,50 ~ 59岁组115例,60~ 75岁组140例,>75岁组103例.分析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患者的POAF发生率、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远期房颤复发率.结果 随年龄增加,POAF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同一年龄段男性患者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但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年龄<40岁组、40 ~ 49岁组患者患病多与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血脂有关,60~75岁组>75岁组患病多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随访24个月,不同年龄段患者房颤复发率明显不同,> 75岁患者复发率较高(21.2%);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0 ~75岁组及>75岁组患者多以开口病变为主.结论 CABG术后新发POAF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红蛋白、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对预防术后新发POAF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ⅠA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作者:吴卫兵;陈亮;朱全;邵永丰;张石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50例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ⅠA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直径(1.35±0.48) cm,N1、N2淋巴结采样为阴性,行系统淋巴结清扫.单独离断切除肺段的动、静脉,通过肺段间的膨胀萎陷交界确定肺段平面,肺段间分离均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结果 平均手术(191.5±50.4)min,平均术中出血(49.2±54.6) ml,平均胸管引流(3±1)天.术中分离肺段间肺实质钉仓平均使用(3.9±0.8)枚.每例淋巴结清扫平均(12.6±2.8)枚,(6.0±1.5)组.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1.4个月.随访期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 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结合淋巴结清扫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

  • 上腔静脉综合征诊断中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的应用

    作者:周足力;赵辉;李运;争松;杨锋;陈克终;李凤卫;郑红芳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诊断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0例中20例SVCS EBUS-TBN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35 ~ 77岁,平均(59.1 ±14.6)岁.上腔静脉周围病变短径1.69~9.50cm,平均(3.32±1.79) cm,其中6例隆凸下淋巴结肿大,短径1.73 ~3.01 cm,平均(2.14±0.49) cm.结果 每例穿刺3~5次,平均(4.35±0.75)次.术后病理证实小细胞癌10例,腺癌4例,鳞癌1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4例穿刺病理未发现恶性证据,其中1例穿刺获取组织量少,2例术前CT显示纵隔占位内有明显钙化考虑良性可能性较大,此3例获取标本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荧光扩增试验阴性,考虑为纵隔炎性病变;另1例因纵隔肿物巨大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故而进一步行胸腔镜胸腔活检术,术后病理证实为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组EBUS-TBNA对于SVCS病因的诊断率为90.0% (18/20).结论 EBUS-TBNA是诊断SVCS病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肥胖对小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入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

    作者:王彪;杨洪阳;吴树明;张希全;王涛;庞昕焱

    目的 评估肥胖对于小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直径≤21 mm)置换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07例首次接受小号主动脉瓣置换术生存时间超过1个月者进行长期随访.并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划分为3组:BMI< 24.0 kg/m2为正常组(185例),BMI 24.0 ~27.9 kg/m2为超重组(94例),BMI≥28 kg/m2为肥胖组(28例).分别在术后第3、6个月,第1、3、5、8年收集NHYA分级,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了解各组中这些指标的变化及组间比较,分析肥胖是否与生存率有关;计算总体死亡率及3组各自死亡率并比较.结果 经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并通过倾向得分调节,肥胖均为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子(HR:1.62;P =0.01).长期随访中,肥胖组和超重组生存率较正常组低,而且术后NYHAⅢ/Ⅳ级患者所占比例偏高.3组中肥胖组和超重组EOAI偏小,LVMI偏高,均有统计学意义.但LVEF无明显变化.结论 肥胖和术后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肥胖和超重均可能降低术后的长期生存率.EOAI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EOAI会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改善术后长期生存质量.

  • 经脐胸交感神经切断术1年随访

    作者:杨胜生;朱立桓;陈龙;张吉学;刘道明;冯学刚;程先进;李达周;陈炜生

    目的 回顾性总结经脐胸交感神经切断术(transumbilical thoracic sympathectomy,TTS)1年随访结果,评估采用TTS技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38例手汗症患者接受经脐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男17例,女21例;年龄14 ~35岁,平均22岁.单纯手汗22例,手汗合并腋汗16例.从治愈率、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随访.结果 3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40 ~86 min,平均47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5例随访1.0~1.6年,平均1,2年.所有手汗症均达到临床治愈,腋汗治愈率81.3%(13/16例),总复发1例(2.9%);代偿性出汗10例(28.6%),气胸2例(5.7%),刀口疼痛平均持续时间2天;无霍纳综合征、膈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内镜下胸部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安全、可行,远期疗效稳定,可为部分人群提供新的手术入路选择.

  • 良性病变全肺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胡学飞;段亮;刘鸿程;张轶;包敏伟;赵晓刚;汪浩;姜格宁;陈昶

    目的 探讨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30天内发生的并发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3例(24.26%)出现术后并发症,围术期死亡5例(3.68%).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类型(P=0.041)、术侧(P =0.014)、出血量(P=0.010)及手术持续时间(P =0.009)是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类型(HR3.158,95% CI 1.248~7.992,P=0.015)和手术持续时间(HR2.508,95% CI 1.035 ~6.080,P=0.042)为良性病变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良性疾病全肺切除术后伴有高并发症发生率.但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科学合理进行围术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全肺切除仍然可以作为良性肺疾病治疗的选择.

  • 纵隔成人型肺母细胞瘤1例

    作者:杜华栋;苗劲柏;李辉;侯生才

    患者男,44岁.间断性胸背部不适2月余,既往吸毒史,无吸烟史.查体左侧胸壁压痛阳性,未及包块.术前胸部CT见左前上纵隔巨大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密度不均,中心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与肿块相邻处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图1).全身骨扫描、腹部超声、脑核磁、肿瘤标记物等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 心脏辅助循环治疗瓣膜术后心源性休克

    作者:辛萌;王坚刚;韩杰;贾一新;曾文;龚庆成;侯晓彤;孟旭

    术后心源性休克(postcardiotomy cardiogenic shock,PCS)指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或术后出现的心力衰竭,约2% ~ 6%的心脏外科患者会出现[1-2].PCS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建议将IABP作为治疗PCS的首选辅助循环方法,但瓣膜病PCS的IABP治疗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3-4].现阶段,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肺支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PCS治疗[1-2].

    关键词:
  •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超;郭龙辉;郭朋举;文冰;许华山;赵文增

    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晚期三尖瓣关闭不全(TR)或原有TR加重[1-2].引起TR的原因很多:继发性三尖瓣环扩张、右心室功能障碍、三尖瓣面积和右心室扩张的比例失衡等[3].研究表明房颤也是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引发TR的危险因素[4].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们为163例房颤患者实施了左心瓣膜置换手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肺转移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强光亮;刘德若

    恶性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是全身播散和预后不良的表现,除在门静脉回流区域生长的恶性肿瘤主要转移至肝脏外,肺是所有恶性肿瘤主要的转移器官,约30%~40%的恶性肿瘤在自然病程中发生肺转移[1-2].传统观点多认为肺转移癌属肿瘤晚期,不宜手术,但随着近年来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国内、外报道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甚至达到治愈.现就手术治疗肺转移癌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
  • 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作者:胡佳;万松

    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chronic ischa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CIMR)是二尖瓣及瓣下组织继发于心肌梗死后缺血心室壁重构和舒缩功能异常出现的闭合功能障碍[1].CIMR见于20.0% ~ 50.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或)继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1-4].合理、有效地矫治不同程度的CIMR是目前瓣膜外科治疗的热点和难点.

    关键词:
  • 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及外科诊治进展

    作者:肖飞;梁朝阳

    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将直径≤3 cm,周围为肺组织包绕的圆形影像学结节影定义为孤立性肺结节(SPN)[1].国内专家将孤立性肺结节具体化定义为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肺部结节病变,无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的表现[2].有文献统计,1/500 X线胸片(约0.2%)显示SPN,90%的SPN被无意发现,在美国每年发现超过15万个SPN[3].对偶发的孤立性肺结节在必要时进行外科干预,明确良恶性并行规范治疗,可以降低与肺癌有关的病死率[4].

    关键词:
  • 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对血浆MDA、SOD及脊髓AQP4 mRNA的表达影响

    作者:杨国柱;郭惠明;庄建;陈寄梅;张晓慎;范瑞新;范小平;刘怀普;黄晶晶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不同时问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脊髓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4只体质量189 ~ 207 g雌雄不拘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3组.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Sham组6只,手术开始步骤同其他两组,但不作肾下腹主动脉阻断即缝合伤口;I/R组24只,直视下采用动脉夹夹闭腹主动脉段左肾动脉分支起始处下方5 mm处(即肾动脉后型),仅阻断腹主动脉60 min后开放灌注;而IPC组24只,先阻断腹主动脉5min,开放5 min,再阻断60 min后开放灌注.再灌注后12h、1、2、5、10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同时观察大鼠血浆MDA、SOD指标的水平,以及预处理对脊髓AQP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54只大鼠术后全部存活,I/R组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IPC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再灌注5天内均高于I/R组(P<0.01),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行为学评分逐渐增加.I/R组血浆SOD水平仅在再灌注1天时较Sham组显著下降,随时间延长SOD水平逐渐升高与Sham组无差异,血浆各时间点MDA水平比Sham组低(P <0.05);IPC组SOD、MDA水平与Sham组比较没有差异.I/R组再灌注2天时AQP4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之后降低至与Sham组无差异;IPC组在再灌注1天时即出现AQP4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之后表达逐渐降低,第5天时与Sham组无差异.IPC AQP4mRNA峰值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 大鼠腹主动脉缺血再灌注的预处理IPC可能通过减轻由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全身氧化应激反应和下调AQP4mRNA的表达,进而保护脊髓组织.

  •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食管外科专家委员会;方文涛;张逊

    我国是食管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占全球1/2以上,占肿瘤发病率第5位、病死率第4位.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R0切除是公认的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手术的目标是完整切除肿瘤并清扫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结,以达到准确分期、良好局部控制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通常,食管切除术是经胸、腹或附加颈部切口进行开放性手术.近年,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食管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地关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临床医师对开展MIE热情很高,也有部分医师对MIE的治疗效果持谨慎态度.

    关键词:
  • 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志强;陈亮;朱全;王振军;刘传信;谢宗涛

    近年来,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肺癌的外科治疗.总结我们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6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情况并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以期指导围手术期的处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资料和方法 262例肺癌患者中男144例,女118例,年龄44 ~ 79岁,平均(62.6±8.1)岁.患者术前分期为Ⅰ期192例,Ⅱ期70例.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X线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肺功能检查、胸部CT扫描、头颅MRI、全身骨扫描、上腹部、肾上腺B超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

    关键词:
  • 胸腔镜腹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必要性与可行性

    作者:柳硕岩;郑庆丰;王枫

    虽然东西方对食管癌的转移及治疗模式的认识存在差异,但"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良好的预后[1-5]及局控率[6]让西方学者逐渐开始重视系统淋巴结清扫的价值.经过学习曲线后,欧美学者也逐渐接受和肯定该术式[7-9].食管癌治疗指南将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和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位置行合适的淋巴结清扫作为B级推荐[10-11].日本食管协会在食管癌诊治指南里将"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标准术式[12].但对于食管胸下段癌是否行三野淋巴结清扫,目前仍然存在争议[5,13].

    关键词:
  •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临床疗效的现状及评价

    作者:汪灏;李京沛;谭黎杰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世界首位.外科手术是食管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食管癌的手术方式众多,但是传统的开胸开腹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生活质量差.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已有数百例乃至上千例的报道[1-6].自1992年始,多个中心陆续报道了采用单纯胸腔镜、单纯腹腔镜、胸腔镜联合腹腔镜的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目前,MIE主流的手术方式是胸腔镜游离食管、腹腔镜游离胃、食管-胃颈部或胸内吻合.现主要针对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MIE的疗效进行小结和评价.

    关键词:
  • 食管癌微创切除术学习过程的几个问题

    作者:傅剑华

    近年来,随着腔镜器械的发展及外科医师腔镜手术技巧的不断提升,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得到快速推广.尽管其具有创伤较小、出血少、术后患者康复快并能有效降低呼吸道及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然而从三维的直视手术转为二维视野的腔镜手术,外科医师仍然需要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学习和适应过程.为了减少外科医师的经验及手术技巧对手术结果的影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并严格遵守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循序渐进.

    关键词:
  •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优势与风险

    作者:方文涛;茅腾;谷志涛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传统开放手术(open esophagectomy,OE)创伤大、并发症尤其是呼吸、循环等功能性问题发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肿瘤的远期疗效都存在很大影响,且一部分高龄、有合并症的患者因此失去手术治疗机会.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腔镜器械的进步,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为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与传统手术相比较,MIE切口减小、无需肋骨撑开,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无肌肉切断,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极有可能成为未来食管癌外科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但由于食管癌手术本身涉及问题较广、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因此MIE在安全性和疗效等方面仍不乏争议.正确认识MIE的优点和存在问题、通过科学的研究和经验积累逐步改进提高是充分发挥MIE治疗价值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