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중화흉심혈관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34/R
  • 国内刊号: 李昕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xxxg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延迟关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体会

    作者:潘燕军;王顺民;张海波;郑景浩;徐志伟

    目的 探讨小于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婴不同疾病诊断、年龄、体质量、体外循环时间等因素与术后延迟关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5 546例小于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婴行正中开胸心脏手术,男2 843例,女2 703例;平均年龄5个月;体质量2.0~ 12.5 kg,平均6.1kg.术前诊断包括大血管错位、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中断、肺动脉闭锁,永存动脉干、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右心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和室间隔缺损等.分析年龄、体质量、疾病诊断、体外循环时间等因素与术后延迟关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共有313例(5.6%)患婴延迟关胸,男191例,女122例.延迟关胸的原因包括循环不稳定296例,出血11例,体外膜氧合(或左心室辅助)6例.小于5kg患婴251例、占80.2%,新生儿84例、占26.8%,1~3个月患婴125例、占39.9%,延迟关胸的发生率分别为13.9%,34.4%和18.4%.复杂先天性心脏手术后延迟关胸的发生率高,分别为大血管错位(28.8%),主动脉缩窄(17.8%),主动脉弓中断(43.1%),肺动脉闭锁(9.0%),永存动脉干(30.4%),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6.5%),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1.3%),右心室双出口(10.8%).术后延迟关胸的患婴与未延迟关胸的患婴相比,体外循环时间(147 min对72 min)和主动脉阻断时间(81 min对40 min)明显长.46例患儿死亡,死亡比例14.7%.282例患婴于术后1~11天成功关胸,平均2.7天关胸,3例患婴第2次关胸方成功.伤口感染17例(5.4%),4例(1.3%)需要清创.结论 新生、3个月以内、低体质量患婴,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体外循环时间长,尤其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婴,术后延迟关胸的发生率比较高.

  • 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外科治疗

    作者:葛锦峰;马晓;郑世营;蒋东;马海涛

    目的 总结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患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平均29.6岁.所有患者术前全部接受过相应方案化疗,疗程1~3次不等,平均抗真菌治疗时间4周.58例患者选择常规开胸手术,其中实施肺段切除者2例,肺叶切除者39例,单纯病灶楔形切除者17例;20例患者选择微创胸腔镜手术,其中全腔镜或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者15例,单纯病灶楔形切除者5例.结果 所有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5.3 ±35.7) min、术中失血(253.1±42.8)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渗血超过1 000 ml者8例,持续漏气大于7天者6例.外科住院时间(7.8±2.5)天,无术后30天再手术及死亡病例.随访6~ 24个月,术后预防性抗真菌治疗者38例,无真菌扩散或复发者.结论 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且有益的.

  • 7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作者:林杰;崔玉清;李瑞海;牛志伟;刘南生;赵霞;路倩;李巅远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降肺动脉压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6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男24例,女52例;年龄(19.4±12.6)岁.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64~126mmHg,平均(92.8 ±15.3) mmHg(1 mmHg =0.133 kPa).53例行右心导管检查:吸氧前肺动脉平均压56~102 mmHg,平均(79.0±11.1) mmHg;Qp/Qs 0.60~ 3.33,平均1.48 ±0.78,肺血管阻力40.5~262.7 kPa·s·L-1,平均(128.9±51.2) kPa·s·L-1;吸氧试验后肺动脉平均压51 ~ 96 mmHg,平均(72.8±11.2) mmHg;Qp/Qs 0.96~ 5.33,平均1.98 ±0.89;肺血管阻力22.2~214.1 kPa·s· L-1,平均(90.2 ±38.4)kPa·s·L-1.经降肺动脉压治疗后,行心内畸形矫治术,术后加强心肺护理,继续降肺动脉压治疗.生存患者定期随访.结果 围手术期院内死亡6例,生存70例.术后1~2周复查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31~ 106 mmHg,平均(63.8 ±15.8) mmHg,较术前下降31.3%.随访2~5年,失访6例;随访64例中6例肺动脉压渐进性升高,其中3例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 经过降肺动脉药物治疗调整后,右心导管检查吸氧试验后Qp/Qs<1为手术绝对禁忌证;≥1.0~1.3,术后肺动脉压下降不明显,甚至继续进展,不建议手术;≥1.3~1.5,术后早期并发症多、风险高,手术需谨慎;≥1.5~2.0,多可手术,长期预后尚需随访观察;>2.0,术后肺动脉压多可得到较好控制.围手术期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近期疗效,而术后的综合、长期、个体化的降肺动脉压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及生存的meta分析

    作者:赵云鹏;丛波;赵小刚;彭传亮;孙启峰;郝迎涛;郭嘉仲;李新

    目的 荟萃文献,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行全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数目及生存率.方法 检索Embase、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Pubmed、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出版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这8个数据库,由2位胸外科医师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的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和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统计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2篇,共计1 22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接受全腔镜肺叶切除术543例,开胸手术682例.12项研究中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各6项.分析结果显示,全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汇总分析P=0.599,分亚组分析两亚组分别为P=0.243和P=0.144,按实验设计分析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P=0.977,回顾性非随机对照实验P=0.696),两组之间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108),两组间生存无统计学差异(汇总P=0.676,Ⅱ、Ⅲ期为主者P=0.683).全腔镜手术的出血量(P=0.000)及并发症(P=0.007)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文献手术时间差异较大,无法进行合并.结论 全腔镜肺叶切除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即便在进展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也是如此.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畸形的筛查结果

    作者:李建斌;陈欣欣;崔彦芹;胡春梅;崔虎军;夏园生;杨盛春;马力;胡小燕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畸形的术前筛查结果,探讨合并气管狭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9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婴)术前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年龄2~3 476天,平均180天;体质量2.4~ 30.0 kg,平均5.2kg.结果 137例存在气管狭窄,其中不同部位的严重狭窄33例,中度狭窄56例,轻度狭窄38例,未见明显异常10例.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并发症常见表现为气道软化狭窄,心脏增大压迫为主要原因,气管软骨环强度不足亦为致病因素之一.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影响取决于狭窄严重程度、类型、长度和位置等因素,表现为术后撤机困难或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升高,应引起心外科足够重视,加强术前筛查,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体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治疗

    作者:丁楠;李晓峰;郭健;袁峰;柏松;刘晖;宋振江;赵宇东;沈磊

    目的 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体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体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接受外科治疗,年龄7个月~6.5岁,体质量7.0~15.5 kg.合并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2例,冠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功能单心房1例,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瓣狭窄1例,单心房、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单心房、单心室、肺动脉狭窄1例.手术采用结扎左上腔静脉、左上腔静脉移位合并心房间隔重建、左上腔静脉连接到右心房、腔静脉一肺动脉吻合、部分性无顶冠状窦的修补.结果 全组无死亡.2例为先心病术后血氧饱和度低,故发现体静脉异位引流,行二次手术根治.出院前所有患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上腔静脉回流和肺静脉回流均通畅.随访0.5~4.0年,所有患儿活动量增加、心功能改善.结论 对体静脉异位引流须根据不同畸形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原则为将异位引流的静脉血引入体静脉系统或引流入肺动脉系统,使其得到氧合.

  • 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与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疗效

    作者:郭晓博;李红昕;郭文彬;邹承伟;张文龙;王正军;梁飞

    目的 比较单纯食管超声(TEE)引导下经皮和经胸封堵继发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结果.方法 53例ASD直径25 mm的患者行单纯TEE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经皮组),另50例同期经胸微创封堵ASD的患者作为对照(经胸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心内操作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近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ASD直径<20 mm患者的封堵成功率均为100%;ASD直径20 mm患者的成功率,经皮组84%,经胸组100%.3例ASD 20 mm且主动脉瓣侧边缘3 mm的患者经皮封堵失败,改经胸封堵成功.心内操作时间经皮组(20±7) min,经胸组(5±6) min.手术时间经皮组(24±7) min,经胸组(39±6) min.术后住院时间经皮组(3.0±0.8)天,经胸组(4.7±1.5)天.结论 单纯TEE引导下经皮封堵直径25 mm的ASD安全、可行,创伤更小,更美观,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对于大型ASD,经胸封堵更可靠.

  •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作者:刘志艺;林良安;黄金龙;杨建胜;姜格宁

    目的 评价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中远期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112例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65例;年龄18~70岁,平均40.9岁.应用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制定的治疗后状况分类评价术后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1.5~6.2年,平均3.2年,无失访.无加重及死亡病例,其中完全稳定缓解54例(48.2%),药物缓解21例(18.8%),微小症状表现10例(8.9%),改善7例(6.3%),无变化20例(17.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OR=3.468)、术前病程(P<0.01,OR=3.203)、术后病理(P<0.01,OR=3.064)是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治疗效果满意,年龄、术前病程及胸腺病理类型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 新辅助化疗在手术为主综合治疗局限性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

    作者:许永杰;郑卉;姜格宁;陈昶;高文

    目的 评估术前新辅助化疗在手术为主综合治疗局限性小细胞肺癌(LD-SCLC)中的意义.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94例肺癌根治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的LD-SCLC患者,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A组)43例,手术+术后化疗(B组)51例.结果 整体平均年龄(56.37±10.18)岁.整体5年生存率是27%,Ⅰ~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Ⅲ期患者(34%对20%,P=0.033).对于Ⅰ~Ⅱ期患者,A组和B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不明显(33%对37%,P=0.185);Ⅲ期患者,A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34%对12%,P =0.020);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新辅助化疗是影响Ⅲ期LD-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Ⅲ期LD-SCLC患者术后的预后,是一个合理可行的治疗选择.

  • 食管平滑肌瘤病伴食管平滑肌瘤1例

    作者:张岩;赵松;李向楠;朱登彦;赵佳

    患者 男,47岁.进食梗噎感伴反流、烧心1月余.胸部增强CT示食管中下段(T8~T11水平)管壁增厚,左心耳水平(约T7椎体水平)食管后壁局部稍隆起,边缘光整,增强后较均匀强化(图1).胃镜超声示进镜20 cm以下可见食管四壁黏膜粗糙,进镜30 cm处食管可见一隆起,呈偏半球状,表面光滑(图2).病灶处呈低回声改变,起源于黏膜肌层,横切面大小约1.0 cm ×0.6 cm(图3).

    关键词:
  • 左心室原发错构瘤1例

    作者:赵立轩;罗鸿;张新;张伟华;马宁;乔晨晖

    患者 男,51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查体心尖部可闻及I/Ⅵ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后侧紧邻乳头肌上方可及大小约40 mm×26mm略高回声光团附壁(图1);心脏MRI示左心室侧后壁占位性病变(图2).2013年9月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手术.切开心包,常规行升主动脉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右心房-房间隔-二尖瓣入路,可见左心室后壁一2 cm×3 cm大小脂肪样肿块,深埋入心肌内(图3).经二尖瓣显露因乳头肌及腱索阻挡视野,遂改用胸腔镜辅助,但肿块深埋乳头肌后方的心肌内,胸腔镜器械经二尖瓣口操作仍难以分离肿块,遂以穿刺针经心室内定位,再沿左心室后壁无血管区切开心肌入路,彻底切除心肌内肿块,反复冲洗,“三明治”法垫毡片缝合左心室切口.术后病理活检示:错构瘤.

    关键词:
  • 胸壁巨大Askin瘤1例

    作者:吴杲;魏大中;徐世斌;戎保林;徐傲

    患者 男,33岁.2013年9月发现右前胸壁(腋前线第7肋间)出现一质韧包块,大小约5 cm×3 cm,无红肿热痛.9月24日感胸闷入院体检,发现右侧下胸腔巨大占位伴胸腔积液,内科予以穿刺抽出约300 ml淡血性胸腔积液,送检肿瘤标志物CEA、SCC、NSE均阴性.9月30日行胸部CT+肋骨三维重建示右肺中叶病灶累及胸壁,考虑肺恶性肿瘤;大截面14 cm×11 cm,右侧第7肋骨骨质破坏(图1).10月8日在CT引导下行胸腔穿刺活检,未见异形细胞.

    关键词:
  •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

    作者:董文涛;滕和志;王小康;程翔;郭志勇

    患者1 女,39岁.心前区不适9年,劳累后胸闷气短1个月.既往体健,查体阴性.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团块,大小60 mm×20 mm,来源于下腔静脉;增强CT示子宫左后上方肿物,内侧与宫体相连,外侧与左卵巢静脉相连,左卵巢静脉增粗、直径1.2cm、内软组织影充盈(图1),软组织影途经左卵巢静脉-左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图2).2009年9月10日于全麻下胸腹联合切口,盆腔肿瘤切除后,自右心房完整抽出余下瘤体(图3).术后病理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

    关键词:
  • 肋骨非骨化性纤维瘤误诊1例

    作者:刘楠;车丽丽;许恒

    患者 男,43岁.2年前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侧第4肋骨肿大.无外伤史,平时无不适.胸部查体无阳性体征.X线胸片示右侧第4肋骨可见梭形骨质减低影,密度不均,内见丝瓜瓤样改变,误诊为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图1).2011年10月在全麻下行右侧第4肋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肋骨非骨化性纤维瘤(图2).术后复查X线胸片示符合术后改变(图3).患者恢复好,随访2年无复发.

    关键词:
  • 胸腔镜下人工心肺机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林玉莲;戴雪芬;贾利民;冯静;朱成楚

    2008年11月至2012年1月我们利用胸腔镜联合人工心肺机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2±14.1)岁.Karnofsky评分:≥70分7例,50~ 69分25例,<50分8例.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为胸膜转移所致恶性胸腔积液.30例为肺癌伴胸膜转移(肺腺癌23例、肺鳞癌7例);3例为肺外恶性肿瘤伴胸膜转移(膀胱癌术后、喉癌和甲状腺癌各1例);余7例原发肿瘤部位不明.术前细胞学检查明确为恶性胸腔积液30例,另10例为术中经胸腔镜探查,胸膜活检病理明确.胸腔积液量根据胸部CT及X线胸片判断,胸腔积液位于横膈水平以下为少量,胸腔积液位于第2前肋上缘以下为中量,胸腔积液位于第2前肋上缘以上为大量.

    关键词:
  •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脑卒中50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晶晶;朱平;郑少忆;郭惠明;黄焕雷;吴若彬;肖学钧;陈寄梅;庄建

    人工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技术的改进,手术成功率在逐年提高,但术后脑部并发症仍时有发生.我们对在我院接受体外循环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脑卒中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1998年1月至2013年5月,瓣膜置换术后住院期间发生脑卒中共50例,发生比例0.37%(50/13548).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4~77岁,平均(53.46±12.68)岁;均为术后住院期间出现脑卒中,排除术前已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

    关键词:
  • 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李运涛;李良;刘平;陈伊;齐奇;裴锋博

    血管麻痹综合征(vasoplegic syndrome,VS)是以持续严重低血压、心脏排血量正常或升高、外周阻力降低、心动过速、低充盈压、且对补液反应欠佳为血流动力学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需要补液及缩血管药物治疗,多发生于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后,且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VS已经成为CPB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持续严重低血压可导致心、脑、肝、肾等脏器灌注不足,引起恶性心律失常、脑水肿、肝损伤、肾功能不全、内环境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术后患者临床状况复杂、甚至死亡率增加[1].另外,VS也可见于脓毒性休克、严重烧伤和肝移植的患者[2].

    关键词:
  • 食管胃侧侧吻合预防吻合口并发症的应用进展

    作者:马瑞东;陈龙奇

    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目前常用手工吻合和环形吻合器吻合,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各家报道不一.侧侧吻合是不同于手工吻合和吻合器吻合的一种新型吻合方法,其方法为:胃游离结束提至胸腔或颈部,切除食管肿瘤后将食管的后壁与胃的前壁重叠放置(一般重叠3~5 cm左右),在胃壁上切一小口,将线性切割缝合器的钉槽和钉仓分别放入胃内及食管腔内,激发缝合并切割,胃与食管连接形成内部为倒“V”形的吻合口,用可吸收缝线将食管前壁与胃缝合,完成吻合(图1)[1];也可用残端闭合器将食管前壁与胃缝合在一起.

    关键词:
  • 多原发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作者:肖飞;梁朝阳

    临床上将一侧或双侧肺的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肺癌定义为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以间隔时间6个月为界,分为同时多原发肺癌(SMPLC)和异时多原发肺癌(MMPLC).目前多以Martini等[1]提出的标准作为诊断依据,即组织学上各病灶均为恶性;各病灶彼此独立存在;排除互为转移的可能性;如组织学诊断相同,则同时性病灶必须位于不同的肺段或肺叶、无淋巴结和肺外转移,异时性病灶应间隔至少3年或均为原位癌或第二癌在不同肺段或肺叶,且均无淋巴结和肺外转移.

    关键词:
  • 二尖瓣手术同期双心房与左心房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效果对比

    作者:姜兆磊;梅举;丁芳宝;徐方杰;马南;沈赛娥;汤敏;尹航

    目的 对比分析二尖瓣手术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行左心房消融术与双心房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二尖瓣手术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行迷宫(Cox Maze)Ⅳ手术109例,其中男43例,女66例;年龄39~ 62岁.根据住院号将患者分为双心房消融组61例(住院号为偶数)和单纯左心房消融组48例(住院号为奇数).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81例,退行性病变28例.房颤病程7个月至13年,其中持续性房颤34例,长程持续性房颤75例.患者均为首次心脏手术,术前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双极钳双心房消融术或单纯左心房消融术.消融完毕,探查二、三尖瓣病变情况,择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术.术毕常规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心脏瓣膜手术及改良迷宫术.双心房消融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较单纯左心房消融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死亡1例,为左心房消融组二尖瓣修复患者,因肺部感染术后25天死于呼吸衰竭.全组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损伤及脑卒中等并发症.术毕复跳时均无房颤心律,其中窦性心律94例(86.2%),交界性心律15例.出院时窦性心律95例(95/108,88.0%),其中双心房消融组57例(57/61,93.4%),单纯左心房消融组38例(38/47,8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术后随访6个月至5.5年,术后1年时单纯左心房消融组的心房扑动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双心房消融组(10.6%对0,P=0.032);术后3年累计窦性心律维持率,单纯左心房消融组与双心房消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6±7.3)%对(89.0±4.4)%,P =0.096].结论 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双心房消融术能更有效地防止术后心房扑动的发生,更好地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 腹腔镜下修补老年食管裂孔疝6例

    作者:张哲;范兴龙;张璐;尹志尹;胡波;周海舰

    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我们对6例老年食管裂孔疝患者行腹腔镜食管裂孑孔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6例中男1例,女5例;年龄68~86岁,平均76岁.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例,心血管系统疾病5例,糖尿病2例.患者均有明显胃烧灼感及反酸.伴胸骨后及剑突下疼痛4例,恶心呕吐5例,睡眠时呛咳2例.患者术前均给予胃镜、CT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Ⅲ型4例,Ⅳ型2例.患者症状均持续2年以上,经内科治疗不能缓解或停药后症状复发,手术适应证明确.

    关键词:
  • 3D高清胸腔镜在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尹荣;许林;黄兴;徐磊;邱宁雷;李明;张楼乾

    我们近期应用德国Karl Storz3D高清胸腔镜完成手术86例,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应用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86例患者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35~ 82岁,平均63.5岁.应用3D高清胸腔镜行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66例(包括支气管袖状切除2例、肺血管成形术2例)、肺段切除5例、肺楔形切除15例.手术操作采用“王氏手法”[1],其中采用单操作孔手术12例,双操作孔手术64例,进行3D高清胸腔镜手术操作时,医师需佩戴偏光眼镜.

    关键词:
  • 胸腔Castleman病诊治分析

    作者:沈明敬;徐忠恒;徐中华;钱永跃;陈勇兵

    Castleman病(CD)全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淋巴组织增生症,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血管瘤性淋巴样错构瘤、淋巴结错构瘤、良性巨淋巴结瘤等,疾病本身缺乏特异性,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资料和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胸腔CD患者4例,1例因咳嗽入院,2例因胸痛伴胸闷入院,1例体检时发现.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2~ 53岁,平均31岁.3例为单中心型Castleman病(LCD),病变部位在右肺门2例,后纵隔1例;1例为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病变部位位于上纵隔.

    关键词:
  • 盐酸索对胸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杨景魁;张圣杰;霍小东;冯震;吕金爽

    围手术期肺保护指主动地对各种原因和危险因素引起的、即将或已经发生的肺部损伤进行的预防和治疗,以防止各种肺部并发症,维护患者肺功能,促进早日康复[1].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可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我们研究了90 mg盐酸氨溴索对胸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肺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