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중화흉심혈관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34/R
  • 国内刊号: 李昕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xxxg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心脏不停跳法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时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春雷;张加强;林洪启;王艳红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法对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心肌损伤时内质网应激(ERS)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风湿性心脏病伴有二尖瓣狭窄并择期行MVR的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38~59岁,体质量43~ 73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脏不停跳组(BH组)40例和心脏停跳组(CA组)40例.分别于切开右心房即刻(T0)、主动脉阻断后30 min[BH组为体外循环(CPB)开始后30 min,T1]和缝合右心房(T2)时抽取桡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浓度.分别于T0~T2时采集右心耳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 mRNA及GRP78、CHOP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CA组比较,BH组T1~T2时血浆CK-MB、cTnT浓度及T2时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BH组T1~T2时心肌GRP78、CHOP和JNK mRNA表达均低于CA组(P<0.05),且BH组T1~ T2时心肌GRP78、CHOP和p-JNK蛋白表达亦均低于CA组(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可减轻ERS,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MVR患者心肌损伤.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分期全主动脉替换术的近中期结果

    作者:洪建茂;葛翼鹏;程力剑;胡海瓯;齐瑞东;乔志钰;里程楠;郑铁;陈雷;郑军;刘永民;朱俊明;孙立忠

    目的 探索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分期全主动脉替换术的近中期结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6年9月,4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接受分期的全主动脉替换术,男36例(73.5%),女13例(26.5%);年龄36(27,41)岁;马方综合征30例(61.2%).结果 患者两次手术间隔时间23(10,57)个月.一期手术弓部行孙氏手术(主动脉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术)45例(91.8%),全主动脉弓替换术2例(4.1%),全主动脉弓替换+经典象鼻术2例(4.1%).二期手术均为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深低温停循环12(24.5%)例,常温手术37(75.5%)例.术后院内7例(14.3%)死亡,3例(6.1%)发生脊髓相关并发症,7例(14.3%)急性肾功能不全,7例(14.3%)呼吸功能不全,3例(6.1%)二次开胸止血,3例(6.1%)消化道出血,2例(4.1%)卒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期手术间隔、手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为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及两期手术间隔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78.7%.结论 对于累及主动脉全程并且远期远端主动脉扩张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分期全主动脉替换术近中期结果良好.术中阻断支架血管避免深低温停循环可显著减少院内死亡.

  • 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作者:李浩杰;郑哲;刘汉凝;许政曦;孟颖;王小啟;高歌;李林林;樊红光;仲肇基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并评估单中心胸腔镜辅助下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9月至2016年12月,连续7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阜外医院接受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56.5±10.5)岁.房颤病史(6.5±4.8)年,45例有介入导管消融史.术后3、6、12个月和以后每年定期随访患者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中出血转为正中开胸,全组均顺利出院.随访3~ 60个月,平均(28±18)个月,69例完成随访.全组窦性心律维持率73.9%,免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窦性心律维持率62.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前后径≤40 mm和>40 mm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0.0%和57.9% (P =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左心房前后径>40 mm是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射频消融是一种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的方法,左心房前后径≤40 mm患者疗效更优.

  • 肺动脉瓣置换术重要问题探讨——附单中心9年随访资料

    作者:张本;王显悦;王晓武;童光;马涛;张卫达

    目的 探讨肺动脉瓣置换术(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PVR)手术时机、适应证、人工瓣膜的选择和术后抗凝方案.方法 我中心自2006年6月至2017年4月共行PVR 10例,年龄10~ 46岁,中位年龄22.5岁,通过总结病例资料及文献回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其中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法洛四联症或肺动脉闭锁等复杂先心病矫治术后4例,术前有心脏手术史者占50%.置入生物瓣2例,机械瓣8例,机械瓣抗凝方案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1.8~2.5之间.院内死亡1例,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3~110个月,中位时间65个月,无死亡,再次手术1例,为自行停用华法林2年致机械瓣血栓给予重新置换生物瓣的患者;其余无血栓或严重出血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瓣膜工作均正常,生物瓣峰值跨瓣压差22~ 27 mmHg,平均24.7 mmHg,机械瓣峰值跨瓣压差8.7~ 14.0 mmHg,平均12.0 mmHg(P<0.01).PVR术后7年累积生存率置入生物瓣者100%,机械瓣者85% (P =0.617);7年累积免于再次手术率生物瓣100%,机械瓣71% (P =0.414).文献回顾发现,正规抗凝治疗下机械瓣的血栓或出血风险并不高于生物瓣;对于多数是年轻人的PVR患者,生物瓣耐久性不理想,而机械瓣中长期效果满意;机械瓣比生物瓣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低强度的抗凝方案对国人安全且有效.结论 PVR是严重肺动脉瓣反流和/或狭窄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中远期效果良好,一旦有手术指征建议尽早手术治疗.PVR时人工瓣膜的选择应慎重并个体化,目前生物瓣应用更广,但选择适合的患者并行正规的抗凝治疗,机械瓣将会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不同于国外的高强度抗凝方案,我们更推荐适合国人的低强度抗凝方案,INR 1.8~2.5安全有效.

  • 近红外荧光胸腔镜在胸交感神经节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蔡剑桥;周健;刘彦国;王俊

    目的 探索近红外荧光胸腔镜在胸交感神经特异性显影中的应用,验证荧光胸腔镜胸交感神经显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31例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接受荧光胸腔镜手术的患者,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岁.术前24 h静脉滴注吲哚菁绿5 mg/kg,术中用荧光胸腔镜系统分别在白光和荧光模式下对胸交感神经节进行观察,术后分析胸交感神经链显影的视频及照片,评价显影效果,记录交感神经节与相应肋骨的关系.结果 31例中可清晰观察到123枚神经节,未观察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中48.8%交感神经节位于下位肋骨上缘,26.9%的T2神经节位于第3肋骨表面,23.1%的T3神经节位于第4肋骨表面.图像分析软件显示荧光下神经节的平均信背比为1.67.结论 荧光胸腔镜可安全有效的实时显影交感神经节,通过荧光胸腔镜有望指导实施精确化的手汗症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 肺叶切除治疗80岁及以上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中心10年经验

    作者:仲晨曦;范利民;赵珩

    目的 探讨年龄80岁及以上的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对比胸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疗效,分析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行肺叶切除术的80岁及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包括临床基本资料、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 162例临床Ⅰ期80岁及以上患者行肺叶切除手术,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98例(胸腔镜组),开放肺叶切除术64例(开放组).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4.3%对28.1%,P=0.03),术后胸管引流时间[(3.5±1.5)天对(4.9±2.0)天,P =0.04],术后住院时间[(5.5±2.1)天对(7.8±3.5)天,P=0.04]均少于开放手术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62%,病理Ⅰ、Ⅱ和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64.5%、38.1%和20.1%.病理Ⅰ期和Ⅱ、Ⅲ期患者总生存率差异显著(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手术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4,95%CI 1.214~5.135,P=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Ⅱ~Ⅲ期(OR =2.01,95% CI 1.453~ 5.865,P=0.03)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3~4(OR=1.81,95%CI1.188~4.015,P=0.04)是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术前严格筛选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手术安全,生存率较高;胸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胸管引流和住院时间短.开放手术是80岁及以上临床Ⅰ期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病理分期和ASA分级是其术后生存率的预测因子.

  • 双拉钩胸骨悬吊法胸腔镜剑突下全胸腺切除术

    作者:范江;李好;李玉萍;徐欣楠;段亮;杨倍;王海峰;何文新;姜格宁

    目的 评价自制悬吊双拉钩系统用于剑突下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至12月17例住院治疗的术前诊断为胸腺瘤的患者,男7例,女10例;年龄(57±10)岁.行悬吊双拉钩胸骨胸腔镜剑突下全胸腺瘤切除术.结果 1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未见明确的拉钩相关并发症.手术便捷,完全切除胸腺.结论 双拉钩胸骨悬吊法剑突下切除全胸腺便捷安全,值得推广.

  • 贲门癌术后肠系膜血栓形成致结肠坏死1例

    作者:黄可南;丁新宇;齐晨;徐志飞;唐华

    患者男,63岁.因贲门癌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行经左胸近端胃大部切除+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第7天开始进食,进食后患者无不适主诉,无发热、腹痛、腹胀等不适.术后第12天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无恶心、呕吐,体温38.3℃,但仍有排气排便,排出大便后腹胀有所缓解.术后第13天行消化道造影及胸腹部CT检查示,吻合口愈合良好,未见造影剂溢出;空肠、结肠胀气,升结肠处可见同心圆结构,考虑肠套叠可能;予以肠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多处糜烂,颜色红润,未见明显套叠,予以疏通后可见粪便从回肠涌入结肠,吸出700~ 800 ml水样淡黄色稀便,回肠未见异常.患者腹胀症状有所缓解.于晚间再次出现明显腹胀症状,同时出现胸闷、气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关键词:
  • 前胸壁新型隐球菌感染并脓肿形成1例

    作者:黎昱江;周建平;曹卫东;李伟阳;叶志彬;邓港浩

    患者女,36岁.前胸壁(近胸骨角处)肿物、疼痛2个月,曾口服抗生素未见明显好转,肿物呈增大趋势.胸部CT检查示:胸骨角前肿物并骨质破坏.查体:肿物位于胸骨前方,大小约5cm×5cm×4cm,质硬,推之不动,周围边界清,皮肤周围未见明显炎症改变,瘤体顶部约有1 cm×1 cm软化区.患者术前HIV、结核菌素试验、血结核DNA、CEA、CA199等相关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全身PET/CT检查示:胸骨体前肿物明显放射浓聚并骨质破坏(SUV max值:17.1),无明显远处转移.患者既往无外伤史,近期无禽鸟密切接触史.

    关键词:
  • 胸壁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秦中华;沈凯;黄斌

    患者男,54岁.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左胸隐痛,左侧胸壁可及一肿块,胸部CT检查示左侧胸壁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欠清,约8.0 cm×4.5 cm,局部肋骨破坏(图1),未进一步治疗.现后胸壁肿块增大,触痛明显,至我院查体示左侧腋后线约第7肋间见一肿块,约10.0 cm×6.5 cm大小,表面光滑,无红肿发热,无波动感,质地稍硬,不能推动,压痛阳性,全身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入院后查肿瘤指标糖类抗原125(CA125) 46.92 KU/L,胸部增强CT示肿瘤较前增大,约9.8cm×6.0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局部肋骨呈虫噬样破坏,纵隔内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图2).骨扫描示左侧第6-8肋骨浓聚灶,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关键词:
  • 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后中叶扭转2例

    作者:胡成广;郭石平;廉建红;马殿松;郑康;李志龙;刘冠华;赵艳丽;马炎炎

    例1 女46岁.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后段结节2周,PET-CT提示结节大小2.5 cm ×2.0 cm ×2.0 cm,大标准摄取值(SUVmax) 5.60,考虑右肺上叶癌.2013年9月全身麻醉下胸腔镜右肺上叶后段结节局部切除,冰冻病理结果为腺癌,行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及纵隔、肺门、叶间淋巴结清扫.术中可见下叶与中叶间的斜裂发育良好(图1).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发热(38.0℃~ 38.9℃),呼吸困难,咯血(黑红色,24 h量约160 ml),白细胞15.60×109/L,动脉血气正常.

    关键词:
  • 肺部超声彗尾征对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淤血的评估价值

    作者:李春香;朱丽敏;龚霄雷;徐卓明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1].术后肺静脉狭窄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当前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术后肺静脉狭窄患儿超声心动图测得肺静脉流速增快,出现肺静脉梗阻,肺淤血、水肿表现.可致再次手术或预后不良;梗阻严重患儿易同时并发反复感染,甚至死于肺部感染[2-3].及时正确评估其肺部是否存在淤血水肿及继发的感染对TAPVC患儿的治疗至关重要.X线胸片是评估肺部液体潴留常用的方式,但不够准确及时,且存在放射性.

    关键词:
  • 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心衰的术前集束化治疗

    作者:张辉;艾长顺;魏丹;吴涛;秦广宁

    非限制型室间隔缺损婴儿常常在出生后2~3个月随肺小血管阻力下导致心内左向右分流量急剧增加,极易发生肺炎甚至诱发心功能不全.目前,很多外科医师在选择手术适应证上仍延续先治愈肺炎再行手术的观念.但对于此类患者,单纯内科控制肺炎效果常常不理想,甚至使病情反复、恶化而失去手术时机.如此时选择急诊手术,围术期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自2015年10月起采用术前集束化干预治疗后再行手术的方案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双支乳内动脉旁路移植早期经验

    作者:张犁雪;杨威;陈彧;陈生龙;刘刚;廉波

    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通过胸壁小切口在心脏跳动下直视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多适用于左侧乳内动脉(LIMA)与左前降支(LAD)的单支吻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特点.乳内动脉重建前降支血运具有远期通畅率高的优势[1].我们自2015年6月尝试经左前外侧小切口获取单侧或双侧乳内动脉(BIMA),对具有多支病变的患者进行血运重建,现总结早期经验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药物辅助治疗

    作者:彭文星;赵宏磊;乔环宇;林阳;石秀锦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动脉内膜局部撕裂,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正常动脉壁的分离,常表现为突然的撕裂样疼痛.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主动脉夹层通常伴有血压升高,通过控制血压、心率等围手术期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 紫花前胡素通过JAK2/STAT3抑制EC109细胞的机制

    作者:柯昌康;刘毓英;张志培;张娇;朱以芳;刘金炜;王子乾;赵晋波;李小飞

    目的 探讨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参与紫花前胡素(Decursin,Dec)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的潜在机制.方法 Dec(20、40、80 μmmol/L)处理EC109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标染凋亡细胞;荧光法检测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JAK2/STAT3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含量.此外,联合应用特异性阻断JAK2/STAT3(AG490)后,从在体和离体水平观察Dec对EC109的抑制能力.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不同浓度的Dec显著下调p-JAK2[至(55.89±6.04)%]和p-STAT3[至(45.27±8.65)%]表达,抑制EC109细胞活性(至0.43±0.078),增加凋亡率[至(35.31±8.41)%],降低MMP水平[至(37.23±6.89)%],提高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至(231.81 ±19.63)%,减弱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活性至(46.78±6.91)%,(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但未对正常食管上皮HET-1 A细胞活性产生明显影响(P>0.05).同时,Dec下调Bcl2,上调Bax,并增加Caspase-3的裂解(P<0.05).离体和在体水平联合应用AG490均增强Dec抗EC109细胞的能力(P<0.05).结论Dec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激活线粒体氧化应激介导的凋亡,从而发挥抗食管鳞癌的作用.

  • 荷包内翻缝合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伴窦道形成

    作者:施贵冬;付茂勇;王轶;田东;周瑜;李东林;宁东

    随着食管癌微创手术的增加及管状胃的应用,食管癌颈部吻合越来越多,颈部吻合口瘘时有发生.有报道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胸内吻合高[1].大部分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经拆开颈部缝线,通畅引流,反复换药,控制感染1个月左右可痊愈.少部分颈部吻合口瘘经久不愈,形成窦道,影响患者术后康复.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科收治5例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伴窦道形成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 中国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外科治疗指征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风湿性二尖瓣外科治疗指征专家共识专家组

    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1-2],而欧美国家瓣膜病指南里风湿性二尖瓣疾病论述极少,外科手术也是以瓣膜球囊扩张和瓣膜置换为主的年代较旧的文献支持[3].亚洲很多国家风湿性二尖瓣外科治疗技术和研究,特别是在风湿性二尖瓣修复,以及早期手术治疗避免严重心衰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成绩[4-6],目前中国仍然缺乏在此领域的专家诊疗规范.鉴于此,国内众多心脏瓣膜病领域专家共同商议和深入讨论,终对中国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外科治疗指征达成共识.本共识提供的仅仅是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外科治疗的指征,帮助临床医师做出医疗决策,但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另外,共识中提出的部分治疗指征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今后专家组将定期对共识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

    关键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