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중화흉심혈관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34/R
  • 国内刊号: 李昕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xxxg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近端优先序贯技术在老年非体外冠状动脉循环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夏瑜;刘永民;何仁良;刘志芳;吴昌昊

    目的 探讨老年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中应用近端优先序贯技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72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接受OPCABG手术,回顾性对比分析各项临床资料.患者分2组,近端优先序贯吻合组(序贯组)和常规吻合技术组(对照组).结果 序贯组患者心肌缺血(90.48±2.43) min,对照组(105.83±4.6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序贯组ICU停留时间短(P<0.05),术后输注红细胞量少(P<0.05).两组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术后24、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肌钙蛋白I(TnI)术后6、24及7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优先序贯技术较常规OPCABG技术对患者的心肌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转归及预测因素

    作者:孙勇新;丁文军;洪涛;陈昊;夏利民;赵东;王春生

    目的 探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在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患者中的转归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扩大(舒张期末径≥70 mm)及功能低下(射血分数≤0.35),并伴随2+<FMR≤3+患者74例.收集、整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围手术期病死率8.1%.术后随访(14.9±7.7)个月,随访率83.6%,随访期间死亡5例.术后平均心功能(NYHA分级)与术前相比,P <0.05.超声心动图示FMR、左心室舒张期末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二尖瓣对合点与瓣环水平间距离(CPMA)与术前相比,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肺动脉压力(PAH)与术前相比,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MR术前/FMR术后与年龄、性别、体质量、LVEDd≥75 mm、LVEF≤0.30、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不相关.而PAH≥50 mm Hg(1 mm Hg =0.133 kPa)、LAD≥50 mm、CPMA≥15 mm、术前心房颤动与FMR术后改善呈负相关.结论 重度AI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是临床中危重的心脏疾病,其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均较高.PAH≥50 mm Hg、LAD≥50 mm、CPMA≥15 mm、术前心房颤动与FMR术后改善呈负相关.术前合并上述病情的患者,由于2+<FMR≤3+在AVR术后通常不会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应于AVR同期纠正.

  • 电视纵隔镜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术前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马可;王祥;谢天鹏;杨晓军;肖平;庄翔;李强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视纵隔镜对可切除非小细胞癌患者行术前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56例术前检查发现有影像学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纵隔镜下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同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每例切除各组纵隔淋巴结数目.其中纵隔淋巴结阴性和单站转移的患者在术后2周行根治性肺癌手术,对2站及以上转移的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行根治性手术.手术中对已行纵隔镜系统性淋巴结切除的区域再次探查,了解有无淋巴结残留.结果 全组56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行术前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耗时26 ~ 86 min,平均(42 ±13.5) min;术中平均出血少于40 ml,全组无并发症,无死亡,平均住院3天.共切除淋巴结682枚,每例5 ~ 24枚,平均(12.4±6.7)枚;发现转移淋巴结170枚.第2、4、5、7和8各组淋巴结切除率分别为54.5%、92.7%、58.2%、100%和61.8%.术后诊断分期为No者13例,N2者42例,N3者1例.纵隔淋巴结阴性13例和单站转移26例的患者在术后2周接受根治性肺癌手术,2站(包括2站)以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16例患者,先进行2周期的术前新辅助化疗,再进行根治性手术.经术中对纵隔镜淋巴结切除区域再次探查发现有5例共16枚淋巴结残留,分别分布于第2、4、7组,所有残留淋巴结切除送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因此,纵隔镜系统淋巴结切除的N2淋巴结诊断率可达100%,90.9%(50/55),患者达到完全切除.结论 应用电视纵隔镜对非小细胞肺癌行术前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安全可行,可进一步提高纵隔淋巴结诊断准确性,更加有助于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新辅助治疗和微创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可深入研究以便于进一步规范肺癌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

  •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作者:李庆;孔晴宇;陈忠;朱俊明;刘永民;郑斯宏;唐小斌;许尚栋;孙立忠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大血管中心23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期或分期行CABG和CEA治疗,男16例,女7例.年龄53 ~ 82岁,平均(65.9±4.0)岁.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3例,2支病变3例,3支病变17例.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单侧颈动脉狭窄17例,双侧狭窄6例,直径狭窄≥70%.依据患者两处病变病情严重程度而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同期或分期治疗,术后观察围手术期发生卒中、心肌梗死的及死亡情况,并随访.结果 7例患者同期行CEA和CABG,其中1例同时行二尖瓣置换;13例患者先期行CABG后行CEA;3例患者先行CEA后行CABG.围术期死亡1例(4.3%),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卒中.随访6个月,随访期内患者未发生死亡、卒中、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结论 同期还是分期行CABG和CEA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个性化治疗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

  • 原发性巨大上纵隔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

    作者:张曙光;宋平平;刘希斌;李国栋;张百江

    患者女,29岁.因咳嗽1个月,发热7天就诊.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血肿瘤标志物结果正常.胸部X线片示上纵隔一巨大肿物,大小8cm ×7cm×8cm,壁光滑(图1).胸部CT示上纵隔巨大肿物,呈分叶状,8 cm×9 cm×10 cm大小,凸向左侧胸腔,密度欠均匀,其内未见钙化,纵隔内血管受压,向右、向下移位,见图2.主支气管受压狭窄.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双侧胸腔内少量积液,心包无积液.

    关键词:
  •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陆孝陈;倪斌;马海涛;赵军;李畅;徐春

    微创胸腔镜充分镇痛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有助于尽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是胸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观察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后的镇痛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持续灌注罗哌卡因对胸部正中切口局部镇痛的效果

    作者:吴海波;赵科研;王辉山;都业君;郭威孝

    局部麻醉镇痛持续灌注装置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1-3],本研究采用此种装置持续灌注罗哌卡因,观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部正中切口的镇痛效果.

    关键词:
  • 微创食管外科:路在何方

    作者:李辉

    近10余年来,以电视胸腔镜手术为代表的胸部微创外科技术迅猛发展并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涉及胸外科各类手术,已成为胸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关键词:
  • 腹腔镜在微创食管手术中的应用技巧和体会

    作者:陈其瑞;李辉;游宾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国家,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微创是外科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腔镜器械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目前已在国外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亦有部分单位逐步开展.目前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主要指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胸内或颈部吻合术.腹腔镜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游离胃、清扫腹腔淋巴结,游离下段食管和制作管状胃.

    关键词:
  • 微创McKeown术与左胸径路食管切除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比较

    作者:刘宝兴;李印;秦建军;张瑞祥;刘先本;孙海波;刘士磊

    目的 比较微创McKeown术与常规左侧开胸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效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微创McKeown术的128例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150例行常规经左胸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的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微创McKeown手术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相似.微创McKeown手术组与常规左开胸切口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减少[(88.1 ±41.8) ml对(360.5 ±80.6) ml],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1.7±3.6)天对(13.9±6.5)天],淋巴结清扫数目多[(22.9±5.7)枚对(16.8±4.5)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10.9%对20.7%)、肺炎(4.7%对11.3%)、肺不张(3.9%对12.0%)和需要处理的胸腔积液(3.1%对10.0%)的发生率下降,胃排空障碍(8.6%对1.3%)发生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心律失常、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活动性出血二次手术和声带麻痹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微创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上具有优势,但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较高.以右胸路径为基础的微创食管切除术更符合肿瘤学根治与微创原则的食管癌主流手术方向.

  •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与开放手术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李京沛;谭黎杰;王群;汪灏;冯明祥;范虹;徐松涛;蒋伟;钱成

    目的 比较胸腔镜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收治827例接受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腔镜482例和常规开胸345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中期生存情况.结果 与开胸组相比,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更多[(28.3±5.1)个对(27.4±5.6)个,P=0.017],术后住院时间短[(14.6±5.6)天对(16.9±9.3)天,P=0.000],再入ICU率低(5.6%对10.1%,P=0.014),围手术期病死率低(1.0%对3.2%,P=0.027),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少(37.6%对44.9%,P=0.033),呼吸系统并发症少(9.3%对13.9%,P=0.040).胸腔镜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略优于开胸组,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与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相比,围手术期疗效优势比较明显,中期疗效的优势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 OrVil吻合技术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济红;康明强;陈椿;邓帆;陈舒晨;林江波;韩雾;张振阳;林若柏

    目的 探讨应用经口钉砧头输送系统(OrVil)吻合技术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53例应用OrVil吻合技术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男42例,女11例;年龄36 ~ 78岁,平均(59.3±8.6)岁.肿瘤位于胸中段13例,胸下段40例(包括13例食管胃交界腺癌累及食管下段),病变长度(3.7±1.6)cm.其中46例应用OrVil技术行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右胸内吻合术,7例应用OrVil技术行全腹腔镜下食管胃交界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开腹手术.手术(294.5±46.8)min,术中出血(172.3±102.1)ml;术后(5.2±2.3)天拔胸管,(10.1±4.3)天进食;住院(14.1±6.2)天.全组淋巴结清扫总数(26.5 ±9.9)枚/例,其中胸野清扫淋巴结(10.9±6.6)枚/例,腹野清扫淋巴结(15.1±10.9)枚/例.围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3.2% (7/53)例,其中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6例.按手术时间比较,早期15例与后期15例,手术时间由(307.3±53.7) min缩短至(266.0±24.7) min(P=0.014),术中出血量由(180.0±106.6) ml减少至(142.0±81.3) ml(P=0.281).52例患者平均随访(13.0±7.3)个月,无吻合口狭窄.1例失访.术后总生存率88.5%,死亡6例.结论 应用OrVil吻合技术完成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是微创、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良好.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学习曲线分析

    作者:潘华光;胡旭;于在诚;柴惠平;刘晓;宋德胜;康宁宁;车云;葛威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由同一治疗组医师完成的144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按照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A、B、C、D4组,每组3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中转开放手术率,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及手术频度,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 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侵犯深度,肿瘤位置,中转开放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339.1 ± 56.5)min,显著长于B组(240.7±58.2)min、C组(255.4±45.7) min和D组(269.9 ±45.4) min,P<0.05.A组的术中失血量为(218.6±142.9)min,显著多于B组(106.4±76.0)min、C组(75.5 ±48.7) min和D组(100.5±91.9) min,P<0.05.B、C、D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清扫淋巴结的个数为(10.6±5.6)个,显著少于B组(15.6±7.7)个、C组(18.3±6.9)个和D组(18.4±8.7)个,(P<0.05).B、C、D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频度由A组的3.9例/月上升到B组的14.4例/月、C组的11.1例/月、D组的10.6例/月,并趋于稳定.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学习曲线大约为36例.

  • 腔镜与开胸食管癌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的比较

    作者:宋宇;张真铭;陈龙奇;刘伦旭;赵雍凡;林一丹;伍伫;寇瑛莉;车国卫

    目的 比较腔镜食管肿瘤切除与Sweet、Ivor-Lewis和McKeown 3种开胸食管肿瘤切除术式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22例食管癌切除手术,经左胸(Sweet) 673例,上腹右胸(Ivor-Lewis) 37例,颈胸腹三切口(McKeown)19例,腔镜辅助(MIE)9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种手术组患者年龄、腹腔及中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膈疝、乳糜胸、胃排空障碍、死亡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McKeown组(4.05±4.29)枚和MIE组(3.16 ±2.34)枚高于Sweet组(1.40 ±2.28)枚和Ivor-Lewis组(1.11±1.82)枚,P<0.001.手术时间MIE组(363.63±98.27) min明显高于Sweet组(199.51 ±46.75) min、Ivor-Lewis组(241.76 ±71.88) min及McKeown组(271.05±92.30) min,P<0.001.术后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McKeown组(10.5%,2/19)高于Sweet组(1.3%,9/673)、Ivor-Lewis组(2.7%,1/37)和MIE组(3.2%,3/93),P=0.046;声音嘶哑MIE组(4.3%,4/93)高于Sweet组0.3%(2/673)、Ivor-Lewis组(0)和McKeown组(0),P<0.001.MIE小手术量组的手术时间高于大手术量组[(418.10±133.42) min对(337.70±62.31) min,P<0.001].结论 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能够获得较左开胸、上腹右胸更彻底的上纵隔淋巴结清扫,腔镜的应用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琪;吴明;沈钢;徐小方;陈刚;潘赛波

    目的 观察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99例食管癌患者随机抽签分组,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微创组,50例)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49例).除肠内营养置管方式外,两组采用相同的快速康复外科方案.收集患者围手术期资料.计量资料数据经正态性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小值~大值)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各时间点数据经对数转换后,符合平行性检验的采用含有重复测量设计的协方差分析,不符合平行性检验的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术前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清扫腹部淋巴结数,微创组多于开放组[13(6 ~40)枚对4(0 ~20)枚,P<0.05].同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总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术后第8天均优于术后第1天(P<0.05).微创组术后48 h自控镇痛泵使用少(74.0%对94.9%,P<0.05),术后镇痛效果好,术后疼痛评分低(48 h安静/活动0.0/1.0对1.0/2.0,p<0.05).微创组术后肌酸激酶水平、术后第8天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开放组(74.0%对94.9%,P<0.05).微创组患者肠外营养使用时间短[(7.9±2.4)天对(8.6±2.9)天,P<0.05],进食时间早(6天对9天,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12.5±3.1)天对(17.1±6.3)天,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安全、可行.对微创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营养状况、减少炎症反应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

  • 全胸腔镜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模式及其演变

    作者:张霓;徐沁孜;蔡奕欣;付圣灵;付向宁

    目的 探索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的手术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123例行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资料,包括胸内吻合及颈部吻合者,男87例,女36例;年龄38~72岁,平均59岁.按吻合部位分为:胸内吻合组(Ivor-Lewis)74例,腹腔镜游离胃,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切除,右胸顶胃食管吻合,带蒂大网膜包埋吻合口;颈部吻合组(McKoewn) 49例,胸腔镜食管游离,腹腔镜游离胃,胃食管颈部吻合.比较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术后声嘶发生率、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及术后2个月内吻合口狭窄),手术时间、吻合口操作时间、手术中失血量、ICU监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123例无手术死亡.胸内吻合组与颈部吻合组相比,手术时间及吻合口操作时间均显著增长[(371.22 ±28.38) min对(313.47±18.77) min和(72.68±9.04) min对(36.14±4.43) min];术中失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吻合口瘘(4.1%对18.4%)和吻合口狭窄(1.4%对17.5%)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术后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0.89±3.81)天对(24.31 ±6.27)天];胸内吻合组与颈部吻合组术后声嘶及ARD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食管中下段癌,全胸腔镜下应用普通吻合器行Ivor-Lewis手术及袖套式大网膜包埋吻合口手术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对于上段食管癌仍应遵循McKoewn术式.

  • 腔镜与开放食管癌手术的住院费用比较

    作者:游宾;侯生才;胡滨;郭杰;李辉

    目的 探讨微创食管癌手术的医学经济学特点及解决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及开放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对影响住院总费用的相关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再将相关因子做为自变量,对住院费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合并内科疾病、住院天数、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按影响因素对住院费用的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术后并发症(β=0.439,P=0.000)、住院天数(β=0.397,P=0.000)、合并内科疾病(β=0.257,P=0.000)以及手术方式(β=0.132,P=0.023).且微创手术的手术费用(62092元,P=0.000)及其在住院总费用中所占比例(P=0.000),均高于开放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费用高于开放手术,但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更大.微创食管手术的前景在于更好的发挥微创优势,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从而体现更好的医学经济学效益.

  • 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癌507例临床体会

    作者:陈保富;孔敏;朱成楚;张波;叶中瑞;王春国;马德华;叶敏华

    目的 总结开展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癌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12年12月507例施行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癌的患者临床资料.男348例,女159例;年龄(60.5±10.6)岁.其中,食管肿瘤位于上段39例(7.69%),中段312例(61.54%),下段156例(30.77%),术前放、化疗21例(4.14%).TNM分期:0期55例(10.85%),Ⅰ期167例(32.94%),Ⅱ期203例(40.04%),Ⅲ期69例(13.61%),Ⅳ期13例(2.56%);鳞癌463例(91.32%),腺癌及其他类型44例(8.68%).手术采用腔镜辅助下经右胸、上腹、左颈入路,其中胸腔镜+开腹281例(55.42%),胸腔镜+腹腔镜179例(35.31%),开胸+腹腔镜32例(6.31%),中转开胸/开腹15例(2.96%).结果 507例患者中腔镜辅助下完成McKeown食管癌切除手术492例(97.04%).胸腔镜下食管游离及胸腔淋巴结清扫(81.5±34.7) min,腹腔镜下胃游离及腹区淋巴结清扫(60.3 ±17.5) min.胸腔镜手术出血(105.2±73.1)ml,腹腔镜手术出血(43.5土21.4)ml.清扫淋巴结总数(23.7±11.5)枚/例,其中胸腔淋巴结清扫(14.6±7.7)枚/例,腹腔淋巴结清扫(8.7±5.2)枚/例,颈区淋巴结清扫(1.3±1.1)枚/例.198例经食管床、309例经胸骨后径路重建食管.全组术中无死亡.术中因非病灶原因胸导管损伤13例、心房颤动9例、食管切缘阳性R1切除者3例、奇静脉/脾脏损伤出血3例、电凝钩/超声刀误伤气管3例.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54例(10.65%),颈部吻合瘘39例(7.69%),心律失常25例(4.93%),胸腔积液需要置管19例(3.75%),喉返神经损伤17例(3.35%),术后乳糜胸12例(2.37%).术后早期死亡5例(0.99%).241例(47.53%)接受术后放化疗.458例随访(41.5±35.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9% (324/396)、53.7% (148/276)、47.6% (63/132).结论 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肿瘤可行、有效,术后近、中期疗效可靠.

  •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OrVil术式)关键技术改进——附40例报告

    作者:柴惠平;葛威;车云;康宁宁;万军;邰勇;张磊;鲍飞

    目的 探索全腔镜下(胸/腹腔镜下)经口腔置入吻合器底钉座的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新方法.方法 40例食管癌患者接受经口置入钉砧头技术(OrVil技术)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男30例,女10例,年龄42~76岁.胸食管上段癌4例,中段癌29例,下段癌7例.术前均经内镜取得病理,37例为鳞状细胞癌,3例为高级别瘤变;利用钡餐和超声内镜检查获得相对准确的术前分期.结果 术中右下肺静脉破裂出血、吻合口瘘和底钉座滑入食管残端各1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胸腔出血2例,胸腔积液5例,经正确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全组患者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1年死于脑转移.病理分期Ⅰb期和Ⅱ期患者均用GP方案化疗1~4个疗程,Ⅲa期患者术后1个月常规辅助放疗1次,再行GP方案化疗1~4个疗程.远期结果仍在进一步观察中.结论 OrVil技术是一种较为方便的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方法,临床医师只要熟练掌握了腔镜操作的基本方法均可施行此技术.

  • 腹腔镜Dor手术与经腹Nissen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对比观察

    作者:刘俊峰;王其彰;李保庆;王福顺;曹富民;刘磊;张少为;高立平

    抗胃食管反流手术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效的手术方式.经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自1991年首次报道[1-2]以来,方法逐步成熟,有逐渐取代开放式抗反流手术的趋势.自2000年起,我们进行了经腹腔镜Dor手术与经腹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微创抗反流手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