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중화흉심혈관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34/R
  • 国内刊号: 李昕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xxxg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高龄食管癌患者的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

    作者:郭朝晖;张树亮;郑斌;郑炜;朱勇;徐国兵;陈椿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70岁及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施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切除526例,分成高龄组(≥70岁,132例)和非高龄组(<70岁,394例),对比两组术前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脑梗塞)、手术创伤(喉返神经损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组数、术后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乳糜胸、吻合口瘘、切口愈合不良、胸胃无力)的发生率,术后恢复(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早期死亡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龄组患者术前高血压、脑梗塞、心功能不全及肺功能不全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龄组(P<0.05);糖尿病的患病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损伤、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组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在术后肺部及心脏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非高龄组(P<0.05);而在乳糜胸、吻合口瘘及切口愈合不良、胸胃无力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中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并发症.两组在术后住院天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龄组明显高于非高龄组.术后早期死亡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脏及肺部并发症较高、术后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治疗高龄患者是安全、可行.

  • 孙氏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逆行剥离夹层

    作者:潘旭东;李滨;郑军;薛金熔;白涛;刘永民;朱俊明;孙立忠

    目的 总结应用孙氏手术治疗TEVAR术后B型夹层逆剥的经验及早、中期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14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血管修复(EVAR)术后夹层逆行剥离患者,年龄31~65岁,平均(44.1±8.8)岁,均采用孙氏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CTA观察主动脉情况和患者术后并发症(心脑血管、截瘫和死亡等事件)发生率.结果 体外循环(188.6±25.7) min,选择性脑灌注(26.0±9.4) min.术后1例死于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无截瘫及卒中.13例随访12~33个月,平均(18.3±6.1)个月.随访期内1例由于残存降主动脉假腔扩张再手术治疗,术后生存良好.结论 应用孙氏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EVAR术后夹层逆行剥离,术后早期效果较好,中期随访结果良好.

  • 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在7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彭建辉;韩劲松;王辉山;吴海波

    目的 评价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EVH)在70岁以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有行CABG的患者资料,入选患者按大隐静脉采集方法分为2组,包括EVH组和全程开放切口采集大隐静脉(OVH)组,每组各200例;每组患者再按年龄分为A组(年龄≥70岁)和B组(年龄<70岁).比较各组术中各指标水平、术后疼痛程度;应用组织学方法评价各组获取大隐静脉质量.出院后常规随访.结果 与OVH组比较,EVH组切口长度小,术后疼痛评分低,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采集的大隐静脉质量、总手术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H组中,A组的疼痛评分、下肢麻木及水肿等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P<0.05);皮下血肿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B组移植血管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VH组中,A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术中应用EVH近、中期治疗效果满意,尤其适用于70岁以上患者.

  •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1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姜冠潮;李晓;张康;施瑞卿;李剑锋;李运;刘军;王俊

    目的 总结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例,分析肺内(N1)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指导手术方式及治疗策略的制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61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Ⅰ期NSCLC发生肺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病理为pN1者59例(9.6%,59/612).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吸烟史、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中央型)、病理类型(非腺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周边脉管微浸润为临床Ⅰ期NSCLC患者发生N1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1.903,P<0.01)、肿瘤分化程度(OR=2.591,P<0.01)和脉管浸润(OR=6.170,P<0.01)是临床Ⅰ期NSCLC患者发生N1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肿瘤直径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得出2 cm作为肿瘤直径的临界点,肿瘤直径≤2 cm时,N1转移率为4.9%;肿瘤直径>2 cm时,N1转移率为15.0%(P=0.003).结论 临床Ⅰ期NSCLC患者的肺内淋巴结转移率(pN1)为9.6%.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为临床Ⅰ期NSCLC肺内淋巴结转移(PN1)的独立危险因素.直径>2 cm的临床Ⅰ期NSCLC患者术前应考虑行PET-CT或者EBUS-TBNA等有创检查以明确N分期.

  • 心脏巨大静脉型血管瘤1例

    作者:郭宏伟;赖轶权;匡锋;游雪叶;孔维生;单忠贵

    患者 女,52岁.反复腹胀、下肢水肿1年,加重1个月.查体: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92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心脏杂音.腹部稍膨隆,触诊肝脏肋下3 cm,剑突下5 cm,质软,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处团块状回声(图1);胸部CT增强扫描示相当于右心房处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46 HU,边缘尚清,大截面约6.3 cm×6.8 cm,周边结构呈受压改变,心包腔见少量积液(图2).

    关键词:
  • 外伤致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右侧膈肌破裂1例

    作者:浮志坤;杜虹;董自超;谷小卫;姚伟;申伟林

    患者 男,22岁.车祸后胸痛伴胸闷1h.2013年10月14日入院.查体:血压175/102 mmHg(23.3/13.6 kPa),心率34次/min,脉搏116次/min.口唇轻度发绀.右侧肋弓皮下瘀斑,局部压痛,右侧胸腔锁骨中线第4肋间以下叩诊呈实音,右上肺闻及呼吸音.CTA示右侧膈肌破裂,肝脏疝入胸腔(图1),降主动脉起始部假性动脉瘤(图2).急诊于全麻下行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TEVAR)及右侧膈肌破裂修补术.

    关键词:
  • 胸壁Askin瘤1例

    作者:张文雄;喻东亮;魏益平;徐建军

    患者 男,26岁.反复右侧胸痛2月余.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右侧胸壁腋后线第9肋压痛明显,未扪及包块.胸部CT提示右侧后下胸壁第9后肋旁见梭形软组织影,邻近肋骨见骨皮质增生硬化,表面见轻度骨膜反应,贴近肿块部分骨质有吸收、破坏;增强后软组织影内可见1.5 cm×1.6 cm类球形低密结节,内呈渐进性轻度絮状强化,以偏囊性密度为主,周边实性部分较均匀性中度强化(图1、2).骨扫描(99mTc-MDP)提示右第9后肋代谢异常活跃.术前考虑诊断:右胸壁肿瘤.

    关键词:
  • 手术切除右心房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孙晓林;杜振宗;王海永;王平善;胡江苇;张泽菊;宋剑非

    患者 女,67岁.反复头晕、心悸伴上腹部胀痛1个月,加重3天.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巨大占位,堵塞上腔静脉开口(图1);胸部MRI示右心房肿瘤(图2);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后降支中段50%狭窄.查体:体温36.5℃,呼吸18次/min,心率65次/min;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湿罗音;房颤心律,律不齐,脉搏短绌,135次/min;上腹部广泛压痛,无反跳痛,其余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

    关键词:
  • 弹簧圈联合组织粘合剂成功封堵残胃支气管瘘1例

    作者:张犁雪;赵辉;隋锡朝;王俊

    患者 男,60岁.食管下段癌2013年6月行腹腔镜+右开胸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1个半月后突然出现发热、咳黄痰、饮食呛咳,症状迅速加重并休克,行食管造影示造影剂经胸腔胃进入右肺中叶及下叶支气管(图1),诊断为残胃支气管瘘.保守治疗1个月后一般情况逐渐好转,复查食管造影仍可见瘘口.遂行空肠造瘘术,继续肠内营养保守治疗.2个月后复查食管造影见瘘口持续存在,决定在全麻下行荧光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胃镜检查术+残胃支气管瘘封堵术.

    关键词:
  • 单孔全胸腔镜治疗中央型肺部肿瘤5例

    作者:谢冬;姜格宁;赵佳平;黄苛;蒋雷;谢博雄;朱余明

    在前期开展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以及全胸腔镜袖式切除的基础上[1-2],我们对单孔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切除、支气管成形以及全肺切除进行了初步探索.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开展单孔全胸腔镜治疗中央型肺部肿瘤5例.现总结经验并探讨其可行性.资料和方法 5例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双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单肺通气,患者取折刀位.

    关键词:
  • 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78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作者:吴玉辉;江蕊;江磊;于仁斌;刘旭;徐平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是一组起病急、后果严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的血管疾病[1-2];尤其是主动脉夹层(AD),为常见且病死率极高.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和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均可发展为AD,甚至导致主动脉破裂,早期明确诊断可降低AD的发生率,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3-5].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EVAR)创伤小、成功率高、死亡和并发症比例低,近年来用于治疗AAS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现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采用EVAR技术治疗78例AAS体会和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主动脉夹层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及其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

    作者:李鑫;张平;方坤;姜晓华;舒畅

    随着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进行腔内修复治疗的患者的增多,临床上发现不少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此类患者在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经常因此出现呼吸和心脏方面的并发症,严重时导致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和心衰等情况.因此,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前诊断SAHS并充分处理对于降低该类患者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 胸腔镜下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陈保富;张波;马德华;朱成楚;王益兵;叶敏华;夏利龙;陈宇;王斌

    开发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是缺血性心脏病研究领域重要内容,电视胸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为了提高建立模型成功率和再次进胸实验性研究可行性,本研究采用胸腔镜微创技术在左回旋支(LCX)放置Ameroid 缩窄环建立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并通过血清学、超声心动图和影像学等手段评价,探索制备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新技术.材料和方法 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20头,体质量(27.2±4.1)kg,购于中国泰州实验用小型猪培育基地[生产许可证号:SCXK(苏)2011-0002].本研究由浙江省台州医院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关键词:
  • 全麻喉罩下球囊扩张联合冷冻疗法治疗严重良性中央气道狭窄

    作者:史小武;胡轶;陶兆武;赵苏

    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是指各种非肿瘤因素造成中央气道内径变小的疾病[1],临床表现有逐渐加重的咳嗽、呼吸困难,进展性呼吸衰竭和窒息,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狭窄的部位、程度、发展速度以及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如病变气道内径小于原气道内径50%以上,称为严重中央气道狭窄.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对良性中央气道严重狭窄的患者,采取在全麻喉罩通气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引导高压球囊扩张联合冷冻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杂交手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林峰;王刚;曹华;陈道中;陈良万;张贵灿;王齐敏;黄忠耀;邱罕凡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hybrid procedure)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45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男26例,女19例;年龄1 1天~17岁,平均6.2岁.17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和2例肺动脉瓣狭窄(重度)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儿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右心室流出道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21例多发室间隔缺损(VSD),其中7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先经右心室表面行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随后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常规方法修补其他部位缺损.5例法洛四联症患儿先经导管封堵侧支血管,随后立即在体外循环下常规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结果 2例PA/IVS患儿手术后死亡;43例顺利出院者均获随访.球囊扩张术者术后静息未吸氧经皮血氧饱和度0.88~0.96.13例跨肺动脉瓣压差≤30 mmHg(1 mmHg =0.133 kPa),1例跨肺动脉瓣压差42 mmHg,1例为48 mmHg.多发VSD患儿未发现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均无影响瓣膜功能等并发症.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体-肺侧支造影显示无残余血流,无异位栓塞.结论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手术风险降低、对于提高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减少手术死亡有重要意义.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分娩风险分级在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策略中的作用

    作者:周成斌;潘微;何少茹;韩凤珍;刘小清;陈寄梅;庄建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分娩风险分级在先心病产前诊断、产后治疗一体化策略中的作用.方法 依据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胎儿先心病分娩风险分级:Ⅰ级,分娩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胎儿先心病;Ⅱ级,分娩后依赖动脉导管的胎儿心脏畸形;Ⅲ级,分娩后具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高风险的胎儿先心病;IMPACT(分娩时立即心脏干预)级,脱离胎盘循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胎儿心脏畸形.2006年8月至2010年5月,46例产前诊断先心病胎儿,其中Ⅰ级33例,Ⅱ级9例,Ⅲ级4例,无IMPACT级胎儿.结果 分娩男婴39例,女婴7例,平均胎龄(38.0±1.4)孕周.出生后1周内,13例患儿接受心脏干预治疗,包括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4例,死亡1例.婴儿期心脏干预治疗7例,包括Ⅰ级5例,Ⅱ级2例,死亡1例.余26例Ⅰ级患儿随访到幼儿和学龄前期,外科手术7例,介入治疗17例,自愈2例,无死亡.结论 胎儿先心病分娩风险分级将有利于细化产前诊断先心病胎儿出生后的治疗策略,使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的衔接更为紧密.其中产前确定的Ⅰ级胎儿大部分不需要过早的心脏干预治疗,Ⅱ级和Ⅲ级胎儿需要在新生儿科的配合下开展早期心脏治疗.

  • 新生儿重症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

    作者:罗凯;刘玉洁;徐卓明;郑景浩

    目的 分析影响新生儿重症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因素,总结治疗经验,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4例重症复杂先心患婴的临床资料,包括早期诊断、术前处理、手术方法、体外循环方案和术后监护等资料.结果 14例死亡,占9.1% (14/154),4例为术前死亡;手术死亡10例(6.7%,10/150),其中单发畸形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闭锁(PA)/VSD和主动脉弓中断各1例];复杂畸形7例[右心室发育不良伴/肺动脉狭窄2例,D-TGA/主动脉缩窄(COA)、D-TGA/PS、COA/单心室(SV)、SV/PA/IVS和D-TGA/COA/SV各1例].140例出院后规律随访3个月~5年.8例行二次手术,术后无死亡.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术前积极改善患儿内环境,及时、合理地手术治疗,个体化的体外循环方案以及严密的术后监护是影响新生儿重症复杂先心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 117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一期矫治手术的疗效

    作者:葛同开;陈寄梅;庄建;岑坚正;丁以群;温树生;许刚;张重;李晓华

    目的 探讨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一期手术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排除合并其他复杂心内畸形病例,共117例纳入研究.采用左胸后外侧联合胸骨正中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两种径路手术.患儿(婴)均由门诊收住院后随意分到不同手术组,该组外科医师据个人经验及喜好选择手术方式.按照手术径路分为两组.左胸后外侧联合胸骨正中切口(双切口)组54例,男38例(78.3%),女16例(21.7%);出生后30~225天,中位时间60天;体质量3.5~5.1 kg,中位值4.0 kg.胸骨正中切口径路(正中切口)组63例,男46例(76.2%),女17例(23.8%);出生后30~210天,中位时间90天;体质量3.6~5.2 kg,中位值4.2kg.随访截至2013年12月.结果 全组术后住院期间死亡9例(7.6%),双切口组与正中切口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34).随着整体治疗水平的提高,住院病死率由2008年的23.5%下降到2013年的0.术后双切口组生存率96.2%,高于正中切口组88.9%,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吻合口再狭窄、主动脉瓣下狭窄和左支气管受压发生梗阻.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与术后死亡相关的因素为术中体外循环时间(HR=1.022,95%置信区间1.002~1.641,P=0.027)和术前主动脉弓发育不良(HR=3.765,95%置信区间1.193~ 11.878,P=0.024).结论 术前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和体外循环时间是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一期矫治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需密切关注术后吻合口再狭窄、主动脉瓣下狭窄、左支气管受压发生梗阻对患儿(婴)远期生存的影响.

  •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围术期的肺保护策略

    作者:李斌;吴开元;范太兵

    目的 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围术期安全、有效的临床肺保护策略.方法 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氨溴索组、甲泼尼龙组和乌司他丁组,通过对每组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比较,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安全、有效的肺保护策略.结果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氨溴索组、甲泼尼龙组和乌司他丁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入ICU时Ppeak、氧合指数、气道阻力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术后第1天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甲泼尼龙和乌司他丁均为有效的肺保护药物.综合考虑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氨溴索为相对安全、有效的肺保护药物.

  • 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伟丹;邹明晖;陈欣欣;崔虎军;夏园生;马力;杨盛春

    目的 评价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34例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心脏畸形患儿(婴)行手术治疗46例次.男22例,女12例;年龄4个月~14岁,中位年龄22个月.右心房异构24例,左心房异构10例;1例为单纯室间隔缺损,33例伴复杂心内畸形,其中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26例,肺静脉异位引流18例,双上腔静脉17例,下腔静脉中断5例,三尖瓣闭锁4例,肺静脉梗阻4例,二尖瓣闭锁1例.32例采用单心室矫治手术,其中双向Glenn术13例次,肺动脉环缩术5例次,Fontan手术5例次,瓣膜置换术5例次,双侧双向Glenn术4例次,Kawashima手术3例次,中央分流术1例次;9例采用多种术式.结果 住院死亡4例;随访1个月~5年,死亡2例,早、中期死亡比例17.6%(6/34),与同期103例未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行单心室系列手术患儿(婴)早、中期死亡比例4.8%(5/10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单心室矫治系列手术是治疗内脏异位合并心内复杂畸形的主要手术方式,术后早、中期效果良好.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左心室发育不全矫治手术中房间隔留窗的应用

    作者:袁源;鲍春荣;丁芳宝;马南;沈赛娥;梅举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房间隔留窗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合并左心室发育不全患儿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44例TAPVC合并左心室发育不全患儿资料.根据矫治手术中是否完全关闭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分为房间隔留窗组(A组,25例)和未留窗组(B组,19例),研究房间隔留窗对TAPVC合并左心室发育不全矫治术早、中期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体质量及左心室发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正性肌力药物支持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均显著小于B组(P<0.05).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A组4例(16.00%),B组6例(31.58%);术后肺水肿A组1例(4.00%),B组2例(10.5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3例(6.82%),A、B组各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B组另有1例死于严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随访结果提示部分患儿房间隔分流可功能性自愈,术后1年患儿左心室发育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结论 手术矫治TAPVC合并左心室发育不全患儿时,术中房间隔留窗可作为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的治疗策略.

  • 左心室大小对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解剖矫治手术早期结果的影响

    作者:孔博;闫军;王强;李守军;晏馥霞;刘晋萍;王旭

    目的 探讨左心室大小对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解剖矫治手术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103例1岁以内TAPVC患婴行双心室矫治,男65例,女38例;体质量(5.3 ±1.3) kg.以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 20 ml/m2为标准,将全部患婴分为小左心室组和接近正常左心室组.比较两组患婴的年龄、体质量、病理分型、合并肺静脉梗阻及限制性房间隔缺损;以Z值对照两组患婴较正常婴儿左心房、左心室的减小程度.在胸部正中切口,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APVC矫治术,同期矫治合并畸形.结果 小左心室组45例,接近正常左心室组58例.小左心室组合并梗阻比例达71.1%,显著高于接近正常左心室组.小左心室组左心室舒张末径Z值显著低于接近正常左心室组患婴.两组体外循环(96.6±34.4) min,主动脉阻断(58.0±21.1) min.术后早期死亡4例,占3.9%,无因小左心室导致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患婴.小左心室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均显著长于接近正常左心室组.结论 小左心室梗阻型TAPVC患婴只要其二尖瓣、主动脉瓣发育无明显减小,则无需考虑左心室减少程度而均可施行解剖矫治,术中、术后早期预防及处理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取得良好手术结果的关键.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