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烧伤

中华烧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중화소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587
  • 国内刊号: 50-112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31
  • 曾用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黄跃生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α-平滑肌肌动蛋白N-末端肽对伤口收缩的影响

    作者:贾赤宇;陈璧

    目的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的特异性抗体-α-SMA NH2-末端序列Ac-EEED多肽(α-SMA-AcEEED)对伤口收缩的影响. 方法 (1)Wistar大鼠背部制作去全厚皮伤口,硬塑料框固定创缘.伤后8~10 d,实验组创面外用N末端含Ac-EEED的α-SMA融合蛋白(α-SMA-FP,1 mg/ml),对照组1、2分别外用胶原凝胶(0.5 mg/ml)、N末端含AcDEDE的α-SMA融合蛋白(α-SKA-FP,1 mg/ml).伤后10 d,测量各组去掉外固定框1、6、24 h时的伤口面积,以取框后伤口面积与伤口原面积的百分比表示伤口收缩率.(2)分离伤后9 d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在可变形性硅胶培养皿中培养.观察α-SMA-FP(10 μg/ml)处理成纤维细胞前、后及洗去α-SMA-FP后细胞收缩状态的改变. 结果 (1)去除外固定框后1、6、24 h时,对照组1、2伤口收缩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收缩率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用α-SMA-FP处理前,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有众多粗大皱折.α-SMA-FP处理后5 min,皱折明显减少、变浅;30 min后,皱折完全消失.去除α-SMA-FP后,皱折逐渐恢复.以胶原凝胶和α-SKA-FP处理该细胞无此现象. 结论提示α-SMA-AcEEED在体内可特异性地抑制肉芽组织收缩,在体外能可逆性地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收缩.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严重烧伤后机体代谢的影响

    作者:陈忠勇;谷才之;王志学;叶祥柏;王锡华;李惠杰;沈运彪;李金玺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烧伤患者代谢的影响. 方法烧伤患者24例,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分别于伤后第3~17天皮下注射rhGH(9 U/d)和等量等渗盐水.于伤后第3、10、17天抽血检测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血清蛋白、血浆胰岛素、血浆胰高血糖素及血糖值,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伤后第10、17天,rhGH治疗组血清GH、IGF-1、IGFBP-3、血清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两组各时相点血清白蛋白、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严重烧伤后应用小剂量rhGH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对血糖无影响.

  • 1993~1999年烧伤科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徐盈斌;利天增;祁少海;沈锐;陈冬梅;贲晓松;邹艳红;邹永通

    目的研究笔者单位近几年细菌动态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对1993~1999年本院烧伤科784例患者的345例次阳性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革兰阴性(G-)杆菌占56.8%,革兰阳性(G+)球菌占39.4%,真菌占3.8%;(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球菌的65.4%,其中耐药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分离率1993~1999年为53.9%,1998~1999年为64.3%;铜绿假单胞菌占G-菌的37.2%;(3)第三代头孢菌素表现了良好的抗菌活性,但耐药率有明显增加;(4)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无1例耐药. 结论本院烧伤科细菌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G+球菌次之.第三代头孢菌素是目前的常用抗生素,但耐药率增加的问题不容忽视.MRSA分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应作为首选用药.

    关键词: 烧伤 细菌 耐药性
  • 烫伤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的变化

    作者:胡大海;陈璧;王波涛;马丹

    目的观察烫伤早期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SP)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的形态分布变化. 方法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烫伤模型,于伤后1、2、6、10、12、24、72 h 7个时相点,对垂体前叶SP和CGRP两种肽能神经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经图像分析测定,比较两种神经覆盖面积的变化. 结果两种肽能神经的形态变化明显;伤后1 h SP、CGRP神经数目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85.7%和60.5%,神经纤维的膨体、分枝等明显增多;2 h后减少,24 h后趋于恢复.图像分析显示:两种肽能神经的覆盖面积呈正相关变化,其基本变化趋势为伤后1 h升高,随后降低,伤后12 h降至低点,然后回升. 结论烫伤后早期大鼠垂体前叶的SP与CGRP神经形态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参与了全身应激反应的功能调节.

  • 烫伤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陆建华;黎海蒂;高京生

    目的观察严重烫伤应激后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 NMDAR)亚型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制作30%TBSAⅢ度烫伤大鼠应激模型,以大鼠背部剃毛,浸入温水10 s为对照,利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及烫伤后0.5、1、2、4 h各时相点海马NMDAR的主要亚型NMDAR1、NMDAR2A、NMDAR2B、NMDAR2D mRNA的表达. 结果伤后0.5 h及1 h NMDAR各亚单位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伤后2 h及4 h NMDAR1 mRNA表达比对照组增加24.3%及20.9% (P<0.05),NMDAR2A mRNA表达比对照组增加27.8%及27.6% (P<0.05),NMDAR2B及NMDAR2D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海马NMDAR1/NMDAR2A构成的受体通道在烫伤2 h后表达增强,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了烫伤应激时NMDAR的进一步开放,从而可能参与烫伤应激HPA轴失调及其后续的病理生理改变.

  • 自体异体表皮细胞与自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免疫反应

    作者:沈传来;夏玲芝;蔡仙德;许靖霞;周光炎

    目的探讨嵌入式混合植皮后排异反应受抑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按不同比例,将烧伤患者表皮细胞、淋巴细胞与异体表皮细胞混合培养,模拟混合植皮时自体皮岛的局部免疫微环境,另将正常人相应细胞混合培养(对照).采用3H-TdR法检测淋巴细胞 cpm值,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LA分子和T细胞亚群. 结果 (1)烧伤患者表皮细胞能有效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正常人无此现象;(2)烧伤患者表皮细胞中HLA-DQ分子不介导自体淋巴细胞增殖受抑;(3)烧伤患者表皮细胞中HLA-DR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两者淋巴细胞中HLA-DR分子表达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烧伤患者淋巴细胞中CD8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CD4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CD3表达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混合植皮时,自体表皮细胞可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其机制与烧伤患者自身淋巴细胞及表皮细胞的特殊免疫状况有关.

  • 严重烧伤后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在应激性胃粘膜损害中的作用

    作者:张超;杨宗城;黎鳌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在烧伤后应激性胃粘膜损害中的作用. 方法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不同时相胃粘膜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动态变化及胃粘膜损伤情况. 结果伤后6 h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12 h达高峰(P<0.05~0.01),而胃粘膜细胞胞浆内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胃粘膜损伤指数于伤后6、12、24、48 h显著增加(P<0.05~0.01). 结论严重烧伤后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是应激性胃粘膜损害的重要因素.

  • 细胞骨架肌动蛋白表达质粒转染内皮细胞不同方法的比较

    作者:罗勤;齐洁;陈建;罗向东;杨宗城

    目的筛选适合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转染方法,为进一步转染其他目的基因打下基础. 方法以质粒pEGFP-Actin为外源性基因,分别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DEAE-葡聚糖转染法和电穿孔转染法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比较转染后的细胞死亡率和细胞转染率. 结果 (1) 3种不同方法转染后12 h,细胞死亡率均为4%,至60 h时DEAE-葡聚糖转染的细胞死亡率上升至50%.(2)3种方法均能使ECV-304获得95%的转染率,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荧光强度强于电穿孔转染法. 结论脂质体转染法和电穿孔转染法用于ECV-304,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作为研究外源性蛋白作用于内皮细胞分子机制的技术手段.

  • 烧伤合并骨折60例的临床处理

    作者:贾享成;刘群;张建明

    我院1990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烧伤合并骨折患者60例,现将临床处理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 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治疗

    作者:蒋金珩;仇旭光;王野平;陈挺孙

    1991~2000 年10年间我科共收治21例氢氟酸烧伤患者,深感氢氟酸烧伤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典型病例:患者男,20岁,浓度55%氢氟酸泄漏致双下肢、右眼灼伤,伤后3 h入院.诊断:(1)氢氟酸烧伤总面积9%,Ⅲ度4%TBSA;(2)右眼烧伤.急诊检测血钙1.53 mmol/L,血钾2.79 mmol/L,血小板51×109/L,肌酸激酶748 U/L,乳酸脱氢酶401 U/L,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低平.立即行右眼冲洗,1%葡萄糖酸钙溶液及抗生素眼药水滴右眼,双侧股动脉穿刺注射钙剂4 g,24 h内静脉滴注钙剂共16 g,并适当补钾;外用5%葡萄糖酸钙液湿敷创面.2 h后行Ⅲ度创面切痂,其余创面均予削痂,切削痂创面经5%葡萄糖酸钙湿敷后用辐照猪皮覆盖.患者局部疼痛基本消退,血钙1.96 mmol/L,血钾3.59 mmol/L.第2天再度补钙8 g,第3天补钙6 g后停用钙剂.血钙升至2.45 mmol/L,血钾3.87 mmol/L,血小板88×109/L,肌酸激酶462 U/L,乳酸脱氢酶365 U/L,心电监护呈窦性心律,T波未见低平.6 d后进行Ⅲ度创面自体皮移植,伤后30 d痊愈出院.

  • 小儿烧伤828例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陆柏清

    笔者单位1980~1996年共收治小儿烧伤828例,占同期烧伤2 296例的36.06%,现就其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 休克期切痂植皮在大面积化学烧伤中的应用

    作者:孙菊妹;叶礼岳;郑金满;王史辉;泮君太;林邦长;林雪松

    临床资料:大面积化学烧伤患者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0~45岁.烧伤总面积45%~92%,Ⅲ度烧伤38%~76%TBSA.致伤原因:三氯化磷烧伤2例,硝酸烧伤1例,硝酸、盐酸混合液烧伤1例.手术开始时间为伤后6~19 h .一次切痂面积30%~45%,切痂后创面均用辐照猪皮覆盖,术后4~5 d行自体微粒皮+大张打洞新鲜猪皮覆盖.治疗过程中重点监测尿量、心率、呼吸、消化道症状及有无口渴等.控制尿量80~100 ml/ h,心率100~110次/min,呼吸20~40次/min,血红蛋白≤15 g/L,患者意识清楚,无明显口渴及消化道症状.

  • 手背尺侧皮瓣修复腕掌部深度烧伤

    作者:蔡兴东;王敏;白晓东;张丹萍

    我科于1992年利用手背尺侧皮瓣修复腕掌部深度烧伤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48岁.烧伤原因:电击伤、炭火、钢水、碱及氢氟酸烧伤.部位:掌根、小鱼际、腕部,均伴有肌腱、血管、神经、骨外露.皮瓣面积1.5 cm~4.5 cm×2 cm~7 cm.方法:腕背网由桡动脉、尺动脉腕背支及骨间背侧动脉的末支吻合而成,并向远侧发出2~4掌背动脉.小指背尺侧由腕背网单独发出一小支营养血管;在掌背有深、浅两层动脉网.浅层细小,位于浅筋膜,深层动脉网位于手背指伸肌腱深面,有6条动脉与掌背平行:拇指背动脉、1~4掌背动脉、小指尺侧动脉,各动脉干吻合成较粗的动脉网并与浅层动脉网有广泛的吻合(图1).以第5掌骨外侧缘为轴线,远侧达掌指关节以远,近侧位于第5掌骨基底.依据创面大小设计皮瓣,若皮瓣较大可包含第4掌背动脉(图2).手术在止血带下进行,不完全驱血,以利识别血管.切开皮瓣边缘,在小指展肌肌膜表面剥离.掀起皮瓣后辨明血管走向,蒂部作S形切口,在深筋膜与肌膜表面间游离.保留一根浅静脉及尺神经浅支进入皮瓣,血管蒂周围保留2 cm软组织.供瓣区在2.5 cm以内可直接缝合,超过2.5 cm则需中厚皮片移植.皮瓣面积1.5 cm~4.5 cm×2 cm~7 cm.除1例边缘少许坏死经换药治愈,余13例皮瓣全部成活.10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皮瓣耐磨,感觉良好,二点辨别觉6~12 mm.

  • 高原地区中小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治疗245例

    作者:李晋;史书林;李清国;王小安;范红德

    临床资料:本组共245例,其中男159例,女86例;年龄1~72岁;火焰烧伤115例,热液烫伤84例,其他46例;烧伤面积2%~43%TBSA.

  • 电损伤合并中枢神经损伤 53 例

    作者:唐凯森;陈凤超;谢保勋;郭玉瑞;冯志刚

    1996~1999年笔者单位收治电损伤患者102例(不含电弧烧伤),排除现场心肺复苏和其他外伤致中枢神经损伤因素,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损伤53 例,占统计例数的52.0%.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16例

    作者:李保锴;王立荣;古春伟;侯贺宪;杨加保

    重度吸入性损伤是烧伤早期死亡率高和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1996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重度吸入性损伤16例,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严重烧伤早期利尿剂选用的商榷

    作者:陈玉林

    在严重烧伤救治中,时而会面临应用利尿剂的问题.严重烧伤早期利尿剂的选择必须根据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关注早期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 31例船员烧伤的临床特征及分析

    作者:贲道锋;夏照帆;郇京宁;路卫;唐洪泰;陈玉林;葛绳德

    临床资料:6批31例患者,均为男性船员,年龄19~48岁,火焰烧伤.烧伤面积9%~98%,Ⅲ度烧伤面积0%~90%TBSA,重度与特重度烧伤约占1/2.选择同期烧伤面积和深度相似的非船员患者5批32例作为对照组.

  • 自控静脉镇痛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蒙元劲;陈霞

    选择1999~2000年在笔者单位住院治疗并要求镇痛的烧伤患者37例为用药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7~62岁,烧伤面积20%~82%TBSA;设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8~65岁,烧伤面积18%~84%TBSA.用药组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法(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镇痛48 h,镇痛药用等渗盐水稀释,每毫升含芬太尼4 μg,咪唑安定0.1 mg.PCIA参数设置:背景剂量2~6 ml/h,自控量1~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负荷量4~10 ml.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及初几小时镇痛情况作适当调整,危重患者从小剂量开始,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逐渐过度,避免循环、呼吸系统抑制.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间断肌肉注射哌替啶1~2 mg/kg进行镇痛,每隔6 h可重复使用.镇痛期间注意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

  • 高压电烧伤合并头疼型癫痫一例

    作者:石强;陈存富;张志华

    患者男,13岁,于2000年12月22日被10 kV高压电击伤头顶、双上肢及背部,当时昏迷约10 min,伤后2 h入院.查体:意识清楚,体温36.7℃,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9.0 kPa(1 kPa=7.5 mmHg),心肺未见异常.头顶约5 cm×6 cm焦痂创面,双上肢、背部多处烧伤,部分焦痂.诊断:高压电烧伤总面积15%,深Ⅱ度3%TBSA,Ⅲ度12%TBSA.入院即行抗休克、抗感染治疗,伤后4 d全麻下行头、双上肢烧伤创面切痂自体皮移植术,伤后14 d行背部肉芽创面植皮术.手术顺利,病情稳定,创面趋于封闭.伤后24 d日间休息时出现突发性头疼,剧烈难忍,疼痛以两颞、额部为主,发作时意识清楚,不伴呕吐、耳鸣等,常规查体未见异常.给予去痛片、麦角胺治疗,无明显效果.头疼每日发作1~2次,发作时无明显诱因,行颅部CT检查及血生化检查均无异常,发作期脑电图检查有灶性慢棘波.经神经科会诊,考虑为外伤后头疼型癫痫.给予苯妥英钠试验性治疗,50 mg口服,3次/d,用药后头疼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半月后减量至50 mg,2次/d,1个月后停药,无复发.用药期间同时配合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C、B1、B6等.

  • 治愈烫伤并发胃穿孔一例

    作者:董国军;崔焕波;刘洋;王树林

    患者男,36岁,被沸水烫伤后第2天入院.一般情况好,体温37.5℃,脉搏90次/min,血压110/80 mmHg(1 mmHg=0.133 kPa).烫伤总面积36%,Ⅲ度30%TBSA.创面分布于四肢,以双下肢为重,除烫伤创面外,无其他外伤及休克症状.查血:红细胞4×1012/L,血红蛋白12 g/L,白细胞11×109/L;血钾3.1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2 mmol/L.

  • 应用银屑病微粒皮移植治愈大面积烧伤一例

    作者:方光起;郑增强;程兵;刘凌风;安京媛

    患者男,48岁,汽油爆燃烧伤后12 h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2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测不出.患者意识模糊,肢端湿冷,除头顶、双腋顶部及躯干系腰带处有4.5%TBSA的正常皮肤外,其余部位均被烧伤,创面大部分呈苍白色皮革样改变.诊断:(1)烧伤总面积96%、Ⅲ度84%TBSA;(2)低血容量性休克;(3)中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导尿50 ml,外观呈浓茶色.给予双侧大隐静脉切开插管延迟复苏,第一个24 h总入量为13 100 ml,入院后第一个小时内给予2 500 ml,电解质与胶体比为1∶ 1,尿量平均为65 ml/h;第二个24 h输液量为7 900 ml,同时予以654-2 40 mg、速尿等,尿量60 ml/h.入院后3 h气管切开,行呼吸未正压(PEEP)湿化给氧.5 h后血压复升至98/70 mmHg(1 mmHg=0.133 kPa),尿液颜色外观正常.躯干及四肢环状焦痂切开减张,创面外涂SD-Ag糊剂,全身先后应用头孢唑啉钠及头孢哌酮等抗生素.

  • 外源性一氧化氮治疗吸入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洪良;齐顺贞

    吸入性损伤的主要致伤因素是烟雾而非热力,严重吸入性损伤时大量毒性物质进入体内,不但直接损伤呼吸道和肺实质,而且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1].临床已采用吸氧、气管切开、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高频通气措施等治疗吸入性损伤,但疗效欠佳[1].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吸入性损伤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将对此作一阐述.

  • 川芎嗪对烫伤豚鼠早期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蔡晨;徐庆连;韩之勋

    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组织器官血管收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1].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 (NO)含量及ET/NO比值发生了改变,参与烧伤早期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本实验研究川芎嗪对豚鼠烫伤早期血浆ET、NO及ET/NO比值的影响.

  • 川芎嗪对烫伤早期心房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韩焱福;韩之勋;徐庆连

    心钠素(ANP)与内皮素(ET)在循环系统中互相拮抗,处于动态平衡,属机体的自稳调节.中药川芎嗪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抑制血小板激活,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防止再灌注损伤等作用.本研究应用川芎嗪治疗烫伤豚鼠,观察对心房肌的保护作用.

  • 烧伤大鼠心、肝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的改变

    作者:李伟人;李嘉琥;孔豫苏;廖若男;王培根;王怀茂

    乳酸脱氢酶(LDH)是糖代谢中的重要酶类,催化乳酸与丙酮酸的相互转化[1,2].本实验通过观察烧伤后12 h内大鼠心、肝组织中LDH活性及其同工酶含量的变化,比较同期血清LDH活性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烧伤后糖代谢与脏器损害的关系.

  • 气囊导尿管致尿道破裂二例

    作者:詹新华;吴祖煌;叶雅君

    尿道破裂常见于先天性和外伤性如骑跨伤、感染等原因,气囊导尿管所致尿道破裂较为少见.我科曾发生应用气囊尿管导致尿道破裂2例,报告如下.

  • 提高烧伤后呼吸功能衰竭的诊疗水平

    作者:杨宗城

    烧伤后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居诸脏器损害之首,死亡率较高.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休克肺"、70年代重视吸入性损伤研究以来,人们对烧伤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治疗水平却无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可能与临床诊疗存在不足有关.

  •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白介素13mRNA的表达

    作者:李琦;钱桂生;张青;徐建铖;龙勇;汤正才;龚晋迁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介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白介素13(IL-13)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ALI发生、发展过程中抗炎机制变化的意义. 方法 (1)由鼠尾静脉注射梯度剂量LPS,制作ALI模型(APDS).(2)逆转录PCR法检测肺组织IL-13 mRNA含量. 结果 (1)梯度剂量LPS可以引发不同程度的ALI,当LPS≥6 mg/kg时,大鼠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LPS可以导致肺组织IL-13 mRNA表达升高,当LPS≥6 mg/kg时,IL-13 mRNA表达增加显著.结论 (1)尾静脉注射LPS可以复制大鼠ALI模型.(2)LPS≥6mg/kg是大鼠发生ARDS的临界剂量.(3)LPS诱导大鼠肺组织IL-13 mRNA表达增强,与ARDS发生有关.

  •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作者:曹丽萍;刘庚祥;邓诗琳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严重烧伤后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 方法 11例严重烧伤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6~8 ml/kg、吸气平台压≤30 cmH2O、PEEP 8~10 cmH2O、FiO2 40%~50%,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转归. 结果应用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法,平均治疗时间(12.77±8.06)d,PaO2/FiO2比值明显改善,从193.54±53.30 到327.14±106.53(P<0.01),PaCO2和pH值仍在正常值范围.11例患者中因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 结论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能达到呼吸支持目的,未见高碳酸血症发生.

  • 烟雾吸入伤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变化

    作者:李文军;杨宗城;杨晓东;吉天鹏;张宏;李二红;赵广贺;张斌;刘霞

    目的观察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后肺组织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的变化规律,探讨肺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凋亡的意义. 方法制作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致伤组,应用TUNEL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伤后各时相点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的变化. 结果 (1)烟雾吸入伤后细胞凋亡指数在伤后2 h增加并维持在高平台区.(2)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在伤后12 h开始升高, 3 d时达到高峰,以后保持在较高水平. 结论细胞凋亡不仅参与了烟雾吸入伤的早期肺损害,也参与了后期修复中增生组织的修饰改建.

  • 高频喷射通气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的呼吸支持

    作者:郭光华;李悦;刘仔兰;范锟铻;赵英;廖立新;余於荣;杨鸿明;闵定宏;刘上基;李国辉

    目的观察高频喷射通气(high 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 , HFJV)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的治疗作用. 方法 20例重度烧伤(TBSA 79.6%±29.3%)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其中19例行气管切开手术,1例经鼻插管.为防低氧血症,所有患者均应用HFJV,观察通气前和通气后11 d内血气、呼吸率和脉搏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气管切开时间为伤后(2.7±2.4)d,HFJV时间为伤后(4.40±2.9)d. HFJV后1~3 d,PaO2显著高于通气前水平(P<0.01),随后HFJV 1周,PaO2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整个通气期间,PaCO2、呼吸率和脉搏率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在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早期, HFJV有利于氧合作用的改善而无明显副作用,是一较为适用的呼吸支持方式.

  • 吸入伤犬部分液体通气后血生化指标变化与动脉血氧分压的关系

    作者:胡庆宏;郭光华;王文;汪泱;李国辉;曹勇

    目的探讨部分液体通气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制作犬吸入性损伤模型,将氟碳缓慢注入肺内实施部分液体通气,分别于致伤前、致伤后2 h及部分液体通气治疗60、90 min时,抽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 结果与致伤前相比,致伤后2 h犬MDA、 NO值明显升高,SOD、PaO2值明显下降(P<0.05);实施部分液体通气后,SOD、MDA、NO及PaO2值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 结论部分液体通气可以提高氧分压,抗脂质过氧化,减少体内NO的生成,对吸入性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傅祖红;杨宗城;刘理;刘志远;何保斌;刘志遐;吴江平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检测吸入伤后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WBC)、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过氧化氢(H2O2)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结果NAC治疗可显著降低吸入伤后BALF中WBC数,降低肺组织MPO活性及H2O2含量,并显著提高肺组织GSH含量及TAO水平.结论NAC治疗可减轻吸入伤后肺脏氧化应激程度,提高肺脏抗氧化应激能力.

  • 333例小儿吸入性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张宏;杨晓东;王峰

    目的分析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防治措施. 方法统计333例小儿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分析其与烧伤面积、休克、感染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休克和菌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1.14%和18.92%,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分别高达58.76%和31.96%;休克组菌血症发生率为24.82%.67例死亡中,58.21%并发菌血症,34.33%直接死于菌血症.对有适应证者早期气管切开较晚期手术复苏时间短,电解质与胶体补液量减少. 结论感染是影响吸入性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吸入性损伤、休克是感染的重要诱因;防治休克以及对高危感染患者早期应用高效抗生素,可望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早期气管切开有利于休克复苏.

  • 烧伤学的传世佳作——评《黎鳌烧伤学》

    作者:王正国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救治大面积烧伤方面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以后的40多年中,又积累了更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具独创性、适合国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使我国烧伤救治水平持续居世界领先地位.70年代后加强了基础理论研究,使烧伤成为我国少数几个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医学学科之一.为了总结我国烧伤理论研究和临床救治经验,黎鳌院士生前主编了这本110万字的巨作.这是一本具权威性的烧伤专著,是一本传世之作,编者大多是我国从事烧伤治疗研究的顶级专家,黎鳌院士、盛志勇院士是我国烧伤界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仅有的两位烧伤专业院士,还有著名复合伤专家程天民院士加盟;其他编者大都是国内第一批从事烧伤专业的著名学者,包括几个主要烧伤基地的学术带头人和中华烧伤外科学会的主委、副主委和常委,从而保证了此书的权威性.本书分31章,全面总结了我国几十年的烧伤研究成果和防治经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主要资料均来自国内主要烧伤基地及其他单位,但也尽量编入国外先进烧伤理论与治疗经验,使本书不仅具中国特色,而且具国际先进水平.本书出版后定会对我国烧伤事业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对世界烧伤学科的发展也将起重要作用.此书印刷精美,图表清晰,质量上乘,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中华烧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