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s 중국림상신경과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678
  • 国内刊号: 31-17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蒋雨平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丙炔苯丙胺对鱼藤酮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作者:戚辰;刘振国;范国华;陈生弟;陆国强

    目的:探讨丙炔苯丙胺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方法: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将PC12细胞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经鱼藤酮处理后给予不同浓度的丙炔苯丙胺,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法(Annexin-V)检测细胞凋亡,JC-1检测线粒体膜功能及DCFH-DA检测细胞内ROS.结果:经鱼藤酮处理24 h后PC12细胞突起样结构消失,应用丙炔苯丙胺后细胞形态逐渐变大,突起也有恢复,细胞贴壁能力增强,与鱼藤酮组比较,在丙炔苯丙胺50 μmol·L-1作用24 h时即出现细胞活力恢复,A570值为0.39±0.01(P<0.01);Annexin-V检测凋亡细胞明显减少;JC-1检测丙炔苯丙胺处理组的线粒体膜电位较鱼藤酮处理组有明显恢复,DCFH-DA检测鱼藤酮组ROS水平升高,丙炔苯丙胺组ROS降低.结论:鱼藤酮在体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毒性作用,丙炔苯丙胺能够明显减少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的死亡.其机制可能是抑制氧化应激及拮抗细胞凋亡.

  • 干扰素-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治疗作用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研究

    作者:高莉;刘健;祝延;陈强;陈波;刘良成

    目的:探讨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从牛坐骨神经提取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制备免疫原注射入豚鼠双后足垫诱导EAN模型.将90只健康、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FN-β治疗EAN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hosphate buffed saline,PBS)治疗EAN组,每组30只.免疫后第12天给予IFN-β或PBS腹腔注射,分别在治疗后7和14 d对各组大鼠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与PBS治疗组相比,接受IFN-β治疗的豚鼠临床评分较低,坐骨神经干脱髓鞘程度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脾脏单个核细胞IFN-γ、TNF-α的分泌量减少,IL-4、TGF-β的分泌增多.结论:IFN-β能改善EAN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术中B超辅助切除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徐宏治;陈衔城;孙安;王怡;王勇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在脑动静脉畸形(AVM)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脑AVM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治疗,术中病变切除前行超声检查,以定位AVM边界与周围脑组织结构关系;辨别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确定血肿与AVM的关系.病变切除后重复超声检查AVM残留与否,并与术后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15例患者病变均在实时超声导航下获得全切除.畸形血管团可被准确定位和界定范围,血肿区为高回声无血流信号,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别于正常血管,术中超声影像上病变的全切除为血管造影所证实.结论:术中实时超声能对脑AVM进行准确定位,并可判定脑AVM的全切除;AVM术中定位可为术前MRI、DSA起到有价值的补充.

  • 培高利特和左旋多巴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的作用

    作者:杨莉芹;邬剑军;王坚;丁正同;任惠民;蒋雨平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培高利特(pergolide)和左旋多巴(L-dopa)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的作用.方法:在细胞培养中用不同剂量的pergolide和L-dopa干预对MPP+所诱导的PC12细胞的影响.观察不同时点PC12细胞活力.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含量及细胞凋亡数.结果:0.01 μmol·L-1 pergolid提高MPP+损害的PC12细胞的生长,细胞活力升高.0.01和0.1 μmol·L-1 pergolid提高MPP+损害后的PC12细胞TH蛋白含量,减少该细胞的凋亡数.0.1 μmol·L-1 L-dopa提高MPP+损害后PC12细胞的活力.随剂量递增细胞活力递量;当达1 000 μmol·L-1 L-dopa时细胞活力减少明显.结论:提示小剂量pergolid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高剂量则有一定的损伤.

  • 托吡酯对戊四氮点燃慢性癫(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作者:徐惠琴;朱遂强;郑荣远;王开颜;李安乐;杨学志

    目的:探讨神经元活化在癫(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托吡酯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戊四氮制备慢性癫(癎)模型,利用托吡酯干扰,选取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及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海马回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托吡酯组点燃率在27 d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及托吡酯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增加,并随时间延长明显;而不同时间点该表达的增加程度,托吡酯组均低于模型组.结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增加,说明出现了神经元活化及脑可塑性变化,而托吡酯明显地抑制了该表达的增加.

  • Egb761对脑慢性低灌注老龄大鼠海马β-分泌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洁;闫福岭;管学能

    目的:探讨脑慢性低灌注老龄大鼠海马β-分泌酶活性的改变及银杏叶制剂(Egb761)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低灌注组和Egb761组,后两组永久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2VO),Egb761组术后用Egb761灌胃.采用荧光法于术后1、2、4和16周检测双侧海马β-分泌酶的活性.结果:和假手术组相比,2VO组术后各时间点β-分泌酶活性均上调(P<0.05);Egb761组的β-分泌酶活性在用药期间低于2VO组(P<0.05).结论:脑慢性低灌注可致β-分泌酶活性升高,Egb761可以抑制这种变化.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马建华;张小宁;杨新玲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通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对血清VEGF、TNF-α进行测定,观察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7、14 d的血清VEGF和TNF-α,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1、7、14 d的血清VEGF和TNF-α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与急性梗死面积、神经功能评分有关,与部位、族别无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提示VEGF和TNF-α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早期的修复病理变化过程.

  • CT血管成像及血流灌注对脑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丽华;于淑靖;张晓卫;杨潮平;陈岳峰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采用CT血管成像(CTA)与CT灌注成像(CTPI)相结合的技术探讨对脑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及超早期治疗的价值.方法:3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患者行CT平扫,CTA和CTPI检查.对比观察梗死区和对侧对照区,梗死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数值;分析AICVD与CTA变化的关系.结果:30例AICVD患者,CT平扫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均未见异常,20例脑梗死(CI)患者有1例有小灶性低密度.CTA显示10例TIA患者中正常8例,狭窄2例;20例CI患者中1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狭窄,1例正常,为脑干梗死.CTPI显示未见异常者12例,其中10例TIA,2例CI(1例基底节区腔隙梗死,1例脑干梗死).灌注异常者18例中,梗死侧与健侧、病灶中心与周边区rCBF、rCBV、T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A联合CTPI对早期AICVD有诊断价值,并能指导临床进行合理治疗.

  • PKA-CREB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作者:王丽;章军建;刘涛

    目的:观察PKA-CREB信号转导通路在慢性脑缺血所致大鼠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成慢性脑缺血模型,分缺血8周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术后第8周时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Western bloting检测大鼠海马胞核内PKAca及pCREB的表达.结果:缺血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缺血组大鼠海马中PKAca及pCREB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也下降(P<0.05),且两者之间的下降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PKA-CREB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慢性脑缺血所致大鼠认知功能的损害.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附3例报道)

    作者:沈黎玮;邬剑军;蒋雨平

    目的:研究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的临床表现.方法:评价3例PPS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PPS的主要表现是新出现的肌无力、疲劳、疼痛和肢体及躯干缓慢进展的运动神经损害.PPS患者既往有脊髓灰质炎的病史,有部分或完全的神经功能恢复,有长达数十年的神经功能稳定期并除外其他疾病.结论:PPS是一种感染脊髓灰质炎后出现的缓慢进展性的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 圆锥马尾部室管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徐正平;于佶;刘信龙;罗阳生;李明;许峰峰;肖丽鸿

    目的:探讨圆锥马尾部室管膜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分析13例经手术治疗的圆锥马尾部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疗效.结果:13例患者中MRI对圆锥马尾部室管膜瘤作出定性诊断的占53.8%.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获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肿瘤切除3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和体征均明显改善.结论:圆锥马尾部室管膜瘤的MRI术前定性有一定困难,需与星形胶质细胞瘤、神经鞘瘤及胆脂瘤等鉴别.显微手术技术的应用和肿瘤全切除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Rey-Osterriche复杂图形测验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燕;陆骏超;郭起浩;洪震

    目的:研究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CFT)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和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MC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FT、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45例轻度AD患者、73例遗忘型MCI和66名正常老年人进行检测,MMSE总得分分别为(20.2±2.5)分、(26.9±1.8)和(28.2±1.6)分.结果:对照组,CFT结构模仿和延迟回忆得分与教育程度有显著正相关性,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MCI组的结构模仿得分为(32.4±6.2)分,轻度AD组为(26.1±10.9)分,对照组为(33.6±3.1)分.AD组与对照组及MCI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延迟记忆对于识别MCI有一定作用,协助AD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P<0.01);MCI组的延迟回忆得分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AD组下降更为明显,与MCI组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FT延迟记忆对于识别MCI有一定作用,协助AD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CFT结构模仿不能识别MCI,对轻度AD,其敏感性亦不理想.

  •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方晖;查正江;陈新生

    目的: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并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患者资料.结果: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21例,发病年龄为28~57岁,男性多于女性,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9例,小脑蚓部2例.21例行CT检查,囊性肿瘤19例,实质性肿瘤2例.行MRI检查13例,肿瘤为囊性者11例,实质性者2例.19例囊性结节型肿瘤中,手术行瘤结节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2例;2例实质性肿瘤行部分切除.瘤结节部分切除加放射治疗3例.术后恢复良好20例,死亡1例.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多为颅高压症状、共济失调等.CT、MRI检查可以定位或定性.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 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特点的研究

    作者:虞培敏;郭起浩;丁玎;周燕;洪震

    目的:研究癫(癎)(EP)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听觉词语测验、逻辑记忆测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Stoop字色干扰测验、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Rey-Osterrieth复杂图片测验及Boston命名测验对166例EP患者进行认知评定.结果:EP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损害,包括言语记忆、情景记忆、视觉空间结构记忆、词语学习能力、注意力、抗干扰能力、精神运动速度及言语命名功能等方面,以词语延迟回忆、注意力及精神运动速度损害为明显.而未经药物干预的新诊断EP患者已存在除视觉空间记忆、注意力及抗干扰能力外的上述认知功能的损害,以词语延迟回忆为明显.随访病例与新诊断病例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抗干扰能力及精神运动速度方面损害更明显.结论:新诊断EP组以及随访EP组病例在多项神经心理学测验中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及藻蓝蛋白的干预作用

    作者:张睿;姜楠;郭云良

    目的:研究藻蓝蛋白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2只,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内动脉插线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应用藻蓝蛋白进行治疗,TUNEL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D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区和纹状体区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增加,至再灌注1 d达高峰;同时SOD于再灌注12 h~7 d持续高表达,再灌注1 d达高峰.应用藻蓝蛋白后,缺血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未见明显改变,但凋亡细胞数量于再灌注12 h~3 d显著减少,同时SOD表达再灌注6 h~3 d明显高于对照组,SOD的表达增强时间与细胞凋亡减少的时间相符合,两者成反向变化关系.结论:藻蓝蛋白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抗氧化酶SOD的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13例神经肌炎的临床及肌电图研究

    作者:李志军;龙海丽;胡晓晴;卜碧涛;唐娜

    目的:探讨神经肌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例神经肌炎临床表现、EMG、NCV结果.结果:13例患者均以肌肉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11例并发有神经病变的症状及体征.13例患者NCV均有异常.所检测的104根神经NCV异常率为57.7%.F波异常率为26.9%.11例针极EMG呈神经源性与肌源性混合损害,2例呈神经源性损害.结论:EMG、NCV是有价值的电生理诊断方法.确诊神经肌炎需结合临床表现和EMG结果.

  • 多发性硬化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作者:施琦赟;吕传真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化学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分类,在炎症细胞移行过程中的作用和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作者:吕佳宁;范薇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癎)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特征,神经影像学上显示以双侧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水肿区,经及时有效治疗后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改变可以完全恢复,一般不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核磁共振新技术的发展,突出显示了血管源性水肿的特点,有助于RPLS的正确诊断.

  • 帕金森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陈嬿;蒋雨平

    帕金森病患者存在中枢和外周血中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变.中枢的改变主要有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细胞因子、补体成分和凋亡相关蛋白水平的改变,抗多巴胺能神经元抗体和D2受体的抗体存在等.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比例发生变化,CD4+/CD8+比值降低,细胞因子的水平改变,氧化DNA损伤的发生,血清IgG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Fas/FasL的表达明显增高等.动物实验证实一些免疫治疗可有助于保护多巴胺能系统.

  • 选择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亚波;张世明

    选择素(selectin)是血管黏附分子大家族中的一类成员,根据表达部位不同可分为3类:E-selectin,L-selectin,P-selectin.选择素参与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炎症反应,导致缺血区脑组织损伤.本文就选择素的分子结构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 脑积水分流术后并发视神经损害的分析

    作者:王威;江澄川;高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自2000年1月以来,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各种类型脑积水356例,术后发生一侧或双侧视力下降共8例.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作者:张广生;曲方;侯本赤;何祥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头痛、呕吐9 d,意识不清1 d入院.既往腹痛、腹泻病史2年,于2005年6月住我院经结肠镜和组织活检等检查确诊为全结肠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并发颅颊裂囊肿1例报道

    作者:栾世海;鲍伟民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与Rathke's裂囊肿都为鞍区常见病变,我们近期诊治1例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并发Rathke's裂囊肿患者,查阅国内、外文献尚未见类似报道,现报道如下.

  • 经额部小切口-鼻内镜额隐窝开窗联合入路治疗开颅术后额窦脓肿

    作者:董建平;刘正言;罗志伟;董庆汉;董辉

    自2000-2005年,我科与耳鼻喉科协作,采用经额部小切口-鼻内镜额隐窝开窗联合入路治疗开颅术后单纯性额窦脓肿5例,报道如下.

  •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张国良;杨卫忠;任保刚

    我科自2002年5月-2005年5月对1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作者:田彦龙;宋冬雷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对于复杂性(宽颈、梭形、夹层等)动脉瘤,开颅手术治疗及以往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均不佳.血管内支架的出现使这一现状得以改观,为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其安全性、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随访和检验.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左旋肉碱方法的建立

    作者:赵亚明;李任;王得新;沈素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左旋肉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Sil色谱柱(150 mm × 4.6 mm,5μm),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用衍生化的方法处理血样,绘制标准曲线,并对80名正常人及12例脂肪累积性肌肉病(LSM)患者进行血浆左旋肉碱检测.结果:本方法的回归方程为Y=0.990 8C+0.629 2,r=0.999 9.精密度RSD<4%、加样回收率>70%.稳定性良好.正常男性血浆肉碱平均(50±9.4)μmol·L-1,女性(38±7.6)μmol·L-1.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血浆左旋肉碱浓度的监测.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