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s 중국림상신경과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678
  • 国内刊号: 31-17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蒋雨平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临床特点及预后

    作者:王万华;马召玺;张炎;任洁明;王红洲;陆丽芸;鲍治诚;曹勇军;方琪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2例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出现的sICH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22例患者中(男17例、女5例),既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服用史7例,脑卒中病史7例,高血压病史17例,心脏病10例,长期吸烟史9例.12例sICH在溶栓后6h内发生,4例伴有消化道大出血.12/22例患者1周内死亡;余10例中,8例1个月后生活不能自理,2例生活可自理.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sICH临床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

  • miR-27a-3p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呈下调表达

    作者:金枫;唐菱;王加璐;朱颖;何志义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血清miR-27a-3p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31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11例体检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qRT-PCR法测定外周血血清中miR-27a-3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血清miR-27a-3p表达呈显著下调(miR-27a-3p相对表达量为0.29),脑出血组血清miR-27a-3p表达水平与血肿体积呈明显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R=-0.502,P=0.004).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血清miR-27a-3p表达水平呈下调趋势,其表达量与血肿体积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可能成为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的预测指标.

  •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非惊厥型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意义

    作者:宁书尧;杨思达;陈文雄;钟燕银;高媛媛;梁华冰

    目的 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非惊厥型癫(痫)持续状态(NCSE)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与aEEG结合在诊断NCS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NCSE(NCSE组,经临床及脑电图判定符合NCSE)患儿的临床资料,另设对照组(22例,临床上存在意识障碍、自动症等表现,经判定不符合NCSE).对两组病例进行脑电图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通过统计学分析对各项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NCSE组在发作期及缓解期aEEG波幅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以VEEG作为诊断标准,aEEG对于NCSE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1%.结论 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NCSE的诊断,aEEG具有高敏感度、变化直观,易于快速解读等优势,对于尽早诊断及干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磁共振神经成像序列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杨嬗;李海庆;周书怡;周英杰;李郁欣;尹波;鲍奕仿;耿道颖

    目的 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3.0T MRI对43例临床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术前常规MRI及MRN序列扫描,对手术探查、术中肌电图及术前MRI/MRN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N对节前神经损伤诊断的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83.6%,准确率为80.0%.MRN对臂丛神经节后损伤诊断的敏感度为74.8%,特异度为88.1%,准确率为79.2%.结论 MRN可作为早期臂丛神经损伤定性及定位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 以进行性脑萎缩及非占位性脑白质病变起病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包静子;高名士;樊洁;李海庆;罗苏珊;邱天明;姚成军;庄冬晓;吴劲松;赵重波;卢家红;全超

    目的 报道1例以进行性脑萎缩和颅内多发病变起病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方法 收集1例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病史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颅内立体定向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29岁,因“进行性四肢震颤伴反应迟钝2年,双下肢无力1个月”入院.入院前MRI提示进行性加重的脑萎缩及颅内皮质下、侧脑室旁、基底节多发长T1长T2病灶.外院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2个月后复查头颅MRI示原病灶缓解,左顶叶新发长T1短T2病灶,有占位效应.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左顶叶病灶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 非占位性白质病变及脑萎缩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鲜见,肿瘤实质病灶出现前,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激素治疗效果往往与脱髓鞘病变难以鉴别.因此临床医生需结合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考量诊断,合理选择检查与治疗时机,重视临床随访.

  • 替比夫定相关肌病和周围神经病(附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孙翀;林洁;朱雯华;罗苏珊;蔡爽;吴慧;高名士;乔凯;董继宏;卢家红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相关肌病和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病理特点及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替比夫定相关肌病和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肌肉病理特点,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讨论.结果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平均起病年龄(43.8±10.5)岁;平均用药至起病时间(9.2±4.4)个月.替比夫定用量均为600 mg,qd.主要临床症状为无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有2例患者伴有乳酸性酸中毒.实验室检查可见肌酸激酶和血乳酸明显升高.3例患者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2例患者提示肌源性伴周围神经损害,且以轴索损害为主.肌肉活检5例均见线粒体功能异常.停药及对症治疗后肌无力症状均有所恢复,麻木症状恢复欠佳.结论 替比夫定相关肌病及周围神经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周围神经损害以轴素为主,替比夫定相关肌病预后良好.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血浆S-100β、NSE及Ngb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依爵;陶伟平;林微微;崔娓;于士剑;葛培青;张军

    目的 评价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动脉瘤行栓塞术患者血浆钙调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红蛋白(Ng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47例拟行检塞术的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在手术开始前于左下肢实施RIPC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缺血再灌注干预.分别在RIPC实施前、RIPC实施后和术后24 h采集患者血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NSE和Ngb水平.结果 RIPC组的S-100β、NSE水平在组间同时间点和组内各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变化.RIPC组各时间点Ngb水平也未见明显差异;术后24 h,对照组Ngb水平与RIPC干预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与RIPC组术后24 h时点比较,Ngb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 RIPC对动脉瘤栓塞患者血浆S-100β、NSE水平无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Ngb浓度.

  • 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译丹;伊然;董齐;张歌;程雪娇;关爽;高青青;曹海玲;郑晓荣;陈本伟;赵静;唐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后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近年研究发现,Krüppel样转录因子在AD病理生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细胞生长、分化、增殖、迁移、凋亡、代谢和炎症反应中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新证据表明Krüppel样转录因子参与AD的发生发展.文中详细综述了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在AD发病机制中的新作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 岛叶与偏头痛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雷明;章军建

    岛叶是埋藏在脑外侧沟内的一个皮质中心,与脑的许多重要功能密切相关,包括目标导向认知、意识知觉、自主神经调节、内感受和体感.岛叶可能通过传入大脑这些功能的区域影响更高级的皮质功能,如额叶、颞叶和顶叶.岛叶被认为是偏头痛患者大脑中能转换内环境改变信号的区域,连同其他慢性疼痛,通过岛叶的调节转变为复杂行为,可能是偏头痛发病的“活跃中心”.

    关键词: 偏头痛 岛叶 功能
  • 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神经变性与网络功能异常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赵娟;张彦妹;郑乃智

    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是临床神经科学急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既往研究显示两者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文中重点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共病的病理和发病机制进行的研究,以及对神经变性和网络功能异常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研究及治疗新思路.

  • 线粒体相关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及线粒体相关性β淀粉样蛋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致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赵弘轶;刘宇

    线粒体相关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线粒体相关性β淀粉样蛋白(Aβ)正逐渐成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生理学改变的热点.线粒体相关性APP和线粒体相关性Aβ是指以线粒体为特异性靶点,存在于线粒体膜上或沉积于线粒体基质内的APP和Aβ.文中将分别介绍线粒体相关性APP和线粒体相关性Aβ的来源、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揭示其与AD发病的密切关系.

  • 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党辉;李红燕;努丽亚;段风梅;阿斯亚;玛依努尔;朱沂

    目的 探讨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ERS)的临床特点及头颅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诊治的1例MERS患者的临床特点、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头颅影像学以及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 1例MERS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发症状,病程第4天出现全头部胀痛,呈持续性、伴恶心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血钠波动在121~133 mmol·L-1.头颅MRI表现为胼胝体压部T2、FLAIR及DWI均可见呈明显高信号的片状病变.经给予抗病毒、控制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1周后复查头颅MRI病变呈T2及FLAIR略高信号、DWI信号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MERS是一种急性的临床-影像综合征,以病毒感染为常见病因,临床病程呈良性过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出现低钠血症,经早期诊断及治疗后预后良好.

  • 溴敌隆中毒后弥漫性脑出血(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周金方;马召玺;王红洲;张炎;陆丽云;王万华

    目的 探讨溴敌隆中毒后弥漫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溴敌隆中毒后弥漫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结合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例38岁患者服用溴敌隆半个月后突发意识丧失,头颅CT示弥漫性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溴敌隆中毒后半衰期长,临床容易忽视;脑出血后临床症状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 内听道内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高广忠;孙兵;蒋霖;张世明

    目的 报道1例位于内听道的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致听力障碍的病例,探讨瘤体大、瘤颈宽的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周后左耳听力丧失,头颅CT血管造影诊断为左侧内听道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枕下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显微镜下见动脉瘤夹闭完全,微血管多普勒(MVD)检测显示,瘤体涡流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术后听觉功能即好转,面神经功能正常.3个月随访,患者左耳听力已完全恢复.结论 对于瘤体大、瘤颈宽,直接夹闭困难的小脑前下动脉瘤,采用动脉瘤体穿刺减压、MVD辅助下的动脉瘤塑形夹闭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 学校卫生员癫(痫)知晓情况调查及急救处理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作者:赵婷;朱雪瑞;许珺;韩雄;张杰文

    目的 评估学校卫生员对癫(痫)的知晓情况,通过现场授课的方式进行癫(痫)知识和急救处理的培训,评估培训的有效性.方法 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区属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卫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于癫(痫)知识和急救处理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填写调查问卷,评估学校卫生员对癫(痫)发作临床表现以及急救等知识的知晓和掌握情况.结果 培训后,学校卫生员对癫(痫)知晓、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和急救知识的掌握水平均较培训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癫(痫)发作急救知识的掌握水平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癫(痫)急救处理知识培训对提高学校卫生员对癫(痫)急救知识的掌握具有重用意义.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志远;杜波;佟晴;程言博

    目的 报道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病例,了解PACNS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方法 回顾性收集1例PACNS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及脑组织活检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为青壮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左侧肢体乏力、麻木;头颅MRI示右侧额叶、右侧放射冠区多发长T1长T2异常信号区,FLAIR呈高信号,斑片状、条状轻度强化灶;自身免疫系列、血管炎系列、男性肿瘤标记物均未见异常.经激素序贯减量治疗后,患者左侧肢体肌力较前好转,左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5级;复查头颅MRI示脑内病灶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 PACNS的同期病例报告较少,无明显或有轻度全身非特异性症状.头颅MRI、脑血管造影、脑实质和软脑膜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对病理证实的PACNS患者的临床结果明显有益.

  • 以后区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陆军;胡朋;贾潇;徐亚男;张璇;肖成华;耿德勤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以后区综合征(不明原因的呃逆、恶心和呕吐)为首发症状NMOS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和总结NMOS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结果 2例患者均有脑干、第四脑室周围、颈髓受累.1例累及视神经.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均(+),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后区综合征是NMOSD的特征性表现,早期识别后区综合征对疾病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 隐源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

    作者:范长燕;蒋雨平;王引明;孔亮;胡玲玲

    慢性感觉性或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是转诊给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尽管有患者接受了很多项辅助检查,仍有约1/3的患者病因不明.这些患者诊断为隐源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CSPN),发病年龄不一,多在60~70岁,男女性别间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CSPN临床症状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或疼痛,数年之后可累及双手.进一步检查可能会发现趾背屈和背伸力弱,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提示轴索性神经病变.CSPN预后通常良好,大部分病例可以保持独立行走能力.除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心理安慰外,主要的治疗措施有神经性疼痛治疗、平衡训练等物理治疗以及使用辅助装置等.

  • 新型抗癫(痫)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刘璐;丁晶;汪昕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癫(痫)的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为主,约30%患者为难治性癫(痫).随着对癫(痫)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深入,以及传统药物升级,许多新型抗癫(痫)药物或具有抗癫(痫)作用的药物不断面市.文中将按照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新上市的抗癫(痫)药物以及新发现的有抗癫(痫)作用的药物靶点进行介绍.

  • 臀部和双大腿后侧疼痛,进行性加剧5个月

    作者:蒋雨平

    病例资料病史患者住院号:300××××.男性,年龄73岁.因“臀部和双大腿后侧疼痛,进行性加重5个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我院)神经科.现病史2015年6月初出现双侧臀部疼痛,左侧为重,呈间歇性轻度疼痛,无放射,可耐受.7月起,双侧臀部疼痛加剧,每日4~5次,每次2~3 h.经局部封闭和推拿治疗疼痛可缓解.8~9月起,臀部疼痛明显加剧并累及双大腿后侧,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经疼痛科诊治,应用多种止痛和镇静安眠药物才能缓解.10月起,多种止痛药对疼痛均无效;用地塞米松10 mg治疗疼痛完全消失,但仅缓解1周余.之后上述部位疼痛再起,尽管应用多种止痛药或抗癫(痫)药,止痛效果不明显.行走时和晚间疼痛更剧,严重影响睡眠,每日用安眠药、止痛药并取俯卧位才能入睡3~4 h.

    关键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