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s 중국림상신경과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678
  • 国内刊号: 31-17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蒋雨平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星形胶质细胞周期素D1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君;郭海涛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SD乳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并纯化鉴定;予不同浓度(2和4 μmol·L-1)的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对第二代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短期(12 h)急性干预处理,应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D1和CDK4表达的水平.结果:纯化传代的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鉴定,其阳性率可达99%;lactacystin 2和4μmol·L-1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cyclinD1和CDK4表达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定程度蛋白酶体活性抑制可诱导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D1和CDK4表达的减少,从而影响胶质细胞细胞周期,促进胶质细胞分化.提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后可能通过影响胶质细胞细胞周期来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

  • 肌电图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不同类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玥;乔凯;陈嬿;蒋雨平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不同类型原发性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在肌电图引导下,对24例痉挛性斜颈患者行BTX-A局部肌肉注射,按其临床类型分组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Tsui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混合型改善程度更明显.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肌电图引导下BTX-A治疗不同类型痉挛性斜颈均有效,且安全.

  • 20例POEMS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董漪;董强;丁宏岩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整群抽取的研究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 1月出院的POEMS综合征患者病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OEMS综合征多见于50~60岁男性,以周围神经症状为首发,实验室检查多可发现脑脊液中蛋白升高及骨扫描异常.以激素、免疫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POEMS综合征系全身性疾病,可予免疫调节或抑制剂治疗.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肌痉挛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颉言;赵康仁;徐平

    目的:应用Fugl-Meyer量表、改良Ashwonh量表和简化巴氏指数量表(BI)分别进行评定,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肌痉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在患者入组时和30 d后分别进行有关的功能评定,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一般资料、运动功能、肌痉挛与ADL的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30d治疗后,运动能力和BI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幅度康复治疗组明显优干对照组(P<0.05),肌痉挛评分康复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肌痉挛及生活活动能力.

  • 疾病健康教育与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郭丽萍;王坚;丁正同;邬建军;倪夏珺;朱玉连;吴毅;徐冬艳;沈周;胡永善;蒋雨平

    目的:评价疾病健康教育与功能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健康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设计比较40例原发性PD患者在健康教育与功能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分析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8周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PD患者PDQ-39等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进展顺利,评价良好.8周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P<0.001),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亦明显改善.结论:疾病健康教育与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良性干预不仅是对PD患者除药物治疗以外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措施,也是慢性疾病管理和"长期医(护)老关怀"的一种有效模式.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临床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罗六一;王嵘峰;谢娟;许文华;任明山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临床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EAMG大鼠模型20只分为移植组(n=10)和模型对照组(n=10),并设正常对照组(n=10).收集从Lewis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及鉴定后的MSCs,并调至密度为1×106/100μL PBS.移植组经尾静脉注入MSCs悬液100μL,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同期给予100μL PBS.定期对移植组和模型对照组行体重测定、Lennon临床评分以及血浆中AChRa97-116-Ab含量测定,并采用RT-PCR和ELISA法分别枪测3组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T-bet、GATA-3以及血浆中IFN-γ和IL-4含量.结果:移植组Lennon临床评分、AChRa97-116-Ab含量以及T-bet、GATA-3、IL-4、IFN-γ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对照组T-bet与IFN-γ以及GATA-3与IL-4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MSCs移植可以有效减轻EAMG症状,其可能作用机制是抑制T-bet和GATA-3表达,从而下调AChR特异性T和B细胞异常的免疫应答.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流体智力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作者:王共强;韩咏竹;杨任民;王训;李凯;胡纪源;马心锋

    目的:通过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估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流体智力变化特点,探讨HLD患者流体智力变化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02例HL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颅脑影像学有无异常分为CT/MRI阳性组(70例)和CT/MRI阴性组(32例),另选正常对照组30例.记录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总分和分项结果.结果:3组间比较在R'SPM总分、知觉辨别、系列关系及抽象推理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R'SPM比较推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T/MRI阳性组在R'SPM总分、知觉辨别、系列关系及抽象推理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R'SPM类同比较、比较推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MRI阴性组比较,CT/MRI阳性组在R'SPM系列关系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总分、知觉辨别、抽象推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阳性组R'SPM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CT/MRI异常HLD患者存在流体智力缺陷;基底神经节器质性破坏及大脑广泛性萎缩可能是HLD患者流体智力缺陷的重要机制之一.

  • 脑卒中后抑郁与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蒋仙国;李焰生;林岩;徐群;施国文;耿介立;孙亚蒙;陈莺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影像学改变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期望早期发现PSD患者并为及时干预提供帮助.方法:对329例急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患者采用系统的神经心理评估和MR/检查.所有患者均常规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根据头颅MR[结果分析病变部位.结果:PSD的发病率以左侧半球脑卒中患者明显高于双侧和右侧半球脑卒中患者,且左侧额叶和基底节尤为突出.不同病灶数目组间比较,PSD的发生率以多灶患者明显高于单灶患者(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后PSD与病变部位在左侧半球尤其是左侧额叶、颞叶和基底节区具有显著相关性.完全前循环梗死也是易患PSD的危险因素.

  • 暗室环境可抑制氨己烯酸的视网膜毒性

    作者:张瑜;王庆平;叶纹

    目的:观察新型抗癫(癎)药氨己烯酸的视网膜毒性与光毒性的关系,探索氨己烯酸视网膜损伤的预防机制.方法:选用3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正常治疗组(n=10),置于正常饲养环境中(黑暗与光照交替12 h),给予氨己烯酸250 mg·kg-1·d-1腹腔注射;暗室治疗组(n=10),24 h置于暗室环境中,药物治疗浓度同正常治疗组;对照组(n=10),置于正常饲养环境中,给予0.9%NaCl 0.1 mL·d-1,腹腔注射.1个月后处死小鼠取视网膜进行5种抗体(Anti-VGLUT、Anti-Bsaaoon、Anti-Goα、Anti-PKCα和Anti-calbindin)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5种抗体染色表明暗室治疗组小鼠的视杆细胞突触、ON-双极细胞突触、水平细胞突触由视网膜外丛状层(OPL)向外核层(ONL)的退缩在暗室环境中可被抑制.结论:氨己烯酸的小鼠视网膜毒性有光依赖性,去除光毒性的影响,小鼠视网膜第一与第二级神经元之间的病理性突触改变可被完全抑制.

  • 尼莫地平对杏仁核点燃鼠模型脑内谷氨酸及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游明瑶;伍国锋;王旭东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杏仁核癫(癎)点燃鼠模型脑内谷氨酸(Glu)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制作癫(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未点燃正常组、癫(癎)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1周后分别取鼠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内Glu和P-gp表达,比较各组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癫(癎)模型组中杏仁核、海马和颞叶P-gp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14.05±10.95、10.05±8.23和7.64±5.89)较未点燃正常组(4.32±6.69、3.96±3.04和2.15±1.40)和尼莫地平组(6.88±9,18、4.48±6.50和2.68±1.37)明显增多(P<0.05);尼莫地平组P-gp阳性细胞数与未点燃正常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癫(癎)模型组中杏仁核、海马和颞叶Glu的平均透光率(%)(分别为18.51±3.19、19.21±2.56和20.50±2.84)与未点燃正常组(23.03±7.29、24.88±5.55和26.11±7.17)比有明显降低(P<0.05),而尼莫地平组(19.60±4.84、20.71±6.04和21.44±5.52)与癫(癎)模型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Glu和P-gp的表达均以杏仁核强,其次为海马和颞叶,特别是在癫(癎)模型组中.结论:①尼莫地平在杏仁核电刺激点燃模型中可明显抑制杏仁核、海马、颞叶的P-gp表达,但不能抑制Glu的表达;②Gh和P-gp在杏仁核、海马和颞叶中的表达程度不同,以杏仁核表达强.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大腺瘤

    作者:周开宇;王广涛;金杭煌;杨伯捷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4例垂体大腺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肿瘤切除程度、术后视野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术后行MRI、视野复查显示,近全切除23/34例(67.65%),术后视野恢复好转率91.30%;次全切除5/34例(14.71%),术后视野恢复好转率80.00%;大部分切除4/34例(11.76%),术后视野恢复好转率75.00%;部分切除2/34例(5.88%),术后视野恢复好转率50.00%;术后总体视野恢复好转率85.29%;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前血泌乳素、生长激素水平下降与手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t=2.57,P<0.05;后者t=3.01,P<0.05).随访28例,随访4~73个月,平均27个月.15/28例(53.57%)治愈,10/28例(35.71%)控制,3/28例(10.71%)复发.9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结论: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大腺瘤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改善大部分患者的视野缺损、能明显降低功能性腺瘤患者的激素水平.

  • 大剂量甲钴胺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评价

    作者:李桂平;李红卫;彭娜;李绪娴;钟思干

    目的:评价应用大剂量甲钴胺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静脉注射甲钴胺1mg,每天2次,连用2周后改为口服0.5mg,每天3次.总疗程为4周.运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明确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心理学特点及石杉碱甲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江波;孟晓落;舒刚明;姚存姗;陈玉妹;郭月其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点,观察石杉碱甲对认知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4例VCIND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组和石杉碱甲治疗组,另设健康对照42例.3组均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画钟试验(CDT)测定.VCIND患者冶疗第4和第8周时重新测定MMSE及CDT并加以对比.结果:①VCIND组与健康对照组在CDT评分、MMSE总分以及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计算能力、短程记忆、言语复述、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及图形描绘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石杉碱甲治疗的VCIND患者第8周时MMSE,CDT评分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结论:①CDT、MMSE总分及亚项的测评,有利于早期发现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②石杉碱甲可有效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 多普勒超声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颈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在后循环缺血性病因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静炯;赵玉武;项静燕;姚继国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和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U)、颅颈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检测对后循环缺血(PCI)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已确诊为PCI的60例患者行TCD和颈动脉、椎动脉CDU检测,其中47例另行颅颈部CE-MRA检查.结果:①在TCD检测的60例患者中显示后循环血流异常45例(75%).②颈动脉和椎动脉CDU检测,发现椎动脉异常38例(63.33%),其中椎动脉狭窄变细20例、椎动脉走行迂曲8例、仅有椎动脉壁硬化而无狭窄6例及椎动脉硬化伴有斑块形成10例.③47例患者颅颈部CE-MRA检查:后循环异常33例,阳性率为70.21%.其中椎动脉异常27/47例(57.45%)、椎动脉起始狭窄15/47例(31.91%),椎动脉起始变异3/47例(6.38%),椎动脉迂曲6/47例(12.77%)、椎动脉V2段局部狭窄2例,椎动脉V4段轻度狭窄2例.结论:TCD可以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可作为PCI的早期筛查手段.颈动脉和椎动脉CDU检测在显示颅外段椎动脉内径,椎动脉壁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和钙化等动脉壁结构的变化上占优势,而整体形态学影像则不如CE-MRA.颅颈部CE-MRA可显示椎动脉狭窄,在椎动脉整体形态的显像上占优势,可为PCI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 磁共振测量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患者基底节区核团体积的研究

    作者:沈黎玮;蒋雨平;吴强;李郁欣;周玲;段磊;倪冬艳;余桂军;任传成;孟令平

    目的:利用磁共振体积测量技术评价特发性震颤(ET),帕金森病(PD)患者基底节区核团体积的变化及互相间的差异.方法:采用1.5T磁共振机测量9例ET患者、5例PD患者和8例年龄匹配正常人全脑体积、尾状核和壳核体积.比较各组之间感兴趣区体积的差异.结果:PD组双侧尾状核标化体积之和、双侧壳核标化体积之和较正常人缩小(P<0.05).ET组双侧尾状核标化体积,双侧壳核标化体积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结论:PD患者存在尾状核和壳核体积的缩小,而ET患者无明显尾状核和壳核体积变化.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分型和意义

    作者:郭志雷;车晓明;汪寅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是一组临床上罕见的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肌肉、骨骼组织,由原始未分化的小圆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本文主要探讨近年来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学对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分型及其分别与髓母细胞瘤和尤文肉瘤关系.

  •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伴发视网膜病变的

    作者:沈乃君;陈嬿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遗传性肌病.除累及肌肉外,还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视网膜病变常被忽视.约1%的FSHD患者因未能及时发现视网膜血管病变而导致终失明.FSHD伴发视网膜病变,如类似Coats病血管改变的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此两者存在必然联系.多数学者建议对FSHD患者进行早期眼底检查,必要时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以便早期诊断、早期冶疗视网膜病变,减少失明率.着眼于发病机制,尤其是致病基因定位的研究,以及在明确基因突变位点后寻找相应的调控物质或抑制转录分子将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 Synphilin-1在路易体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冬辉;杨亚萍;刘春风

    关于路易体病(LBD)中病理包涵体形成的机制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已知路易体(LBs)的胞质中含有α-synulein、synphilin-1和Parkin等成分,其中α-synulein对LBs的形成具有核心作用,而synphilin-1与α-synulein有多个作用位点,故推测synpllilin-1在LBs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synphilin-1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聚集和降解机制、胞内作用及其与LBD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Synphilin-1 路易体病
  • 3,5-二羟苯甘氨酸致(癎)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建盛;陆钦池

    癫(癎)动物模型是研究癫(癎)发病机制和药物靶点的重要工具.3,5-二羟苯甘氨酸(DHP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化学致癎剂,在离体脑片及整体动物上均能诱导出癫(癎)样活动,本文对有关DHPG诱导癫(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脑室镜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骥;范仕兵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采用脑室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 21例,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叶亚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其病变主要与长期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和自身免疫紊乱有关.近年来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小纤维神经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彦胤;丁正同

    小纤维神经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周围神经病,通常表现为神经痛和(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尽管病因不清楚,但主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前期状态和免疫介导的疾病等,其中以糖尿病性为常见.由于在一般的临床体格检查和常规电生理中没有异常表现,所以诊断较困难.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有定量感觉测定、定量发汗轴索反射测定及皮肤活检躯体表皮内的神经纤维定量检查等,其中皮肤活检被认为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 左乙拉西坦在非抗癫(癎)领域的应用进展

    作者:蒋雯巍;蒋雨平

    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具新型作用机制的抗癫(癎)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目前在其抗癫(癎)作用以外,也有许多关于该药物治疗其他疾病的研究.本文对左乙拉西坦治疗头痛、疼痛性周围神经病、运动障碍及精神障碍等领域的研究做一综述.

  • 迅速进展性痴呆1例病例讨论

    作者:蒋雨平;蒋雯巍;倪冬梅

    患者住院号513XXX.男性,42岁.护士.因记忆力减退,无法胜任工作于2007年3月6日入院.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某天找不到开门钥匙,无法想起将钥匙放在何处.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