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找准靶点除震颤

    作者:岳丽颖;李巧联

    从初的手轻微抖动到端不了碗、拿不了杯,50年间,患有特发性震颤的李先生吃了数不清的药,做过无数的治疗,仍然无济于事,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日前,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成功为其进行了立体定向手术,术后,手抖、头颤等情况完全解除,李先生恢复了正常生活.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特发性震颤1例

    作者:符碧洲;张新斐;张永红

    特发性霞颤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以不能控制的姿势性震颤和运动性震颤为特点,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身体、心理障碍.目前药物治疗副作用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服药;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费用高昂、且有效率不高,故难以广泛推广.经颅磁刺激作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近年在临床各个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成为有效的辅助治疗之一.本文旨在探索经颅磁刺激治疗特发性震颤的可行性和理论依据,为特发性震颤临床治疗寻找一条新通道.

  • 针药结合治疗特发性震颤1例

    作者:李嘉玮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常有阳性家族史,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均未完全明了,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中医学认为特发性震颤属“颤证”范畴,本例在临床上运用头、体针结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 针药结合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观察

    作者:隋康民;李霞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西药对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针药组针刺百会、四神聪、太溪等穴位,同时口服普萘洛尔;药物组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30天后分别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及震颤评分.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0.0% oA(27/3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56.7 %(17/30)(P<0.01);针药组震颤评分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特发性震颤相对单纯口服普萘洛尔具有较好的疗效.

  • 特发性震颤案

    作者:毛正芬;于涛

    患者,男,65岁,主因"左上肢持物震颤、左下肢活动后震颤1月余"于2016年12月19日就诊.病史:于2016年10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持物时震颤,半月后逐渐出现左下肢活动后震颤,震颤时频率不详,无静止性震颤,未曾就诊及服用药物,近1月震颤频率呈渐进性加重,故来就诊.刻下症:左上肢持物时震颤发作,震颤频率约8~12Hz,多于持箸、端碗等动作诱发,左下肢活动后震颤,饮酒后震颤可有缓解,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糖尿病病史6年余,冠心病病史11年余.家族史:母亲及1兄1妹均有特发性震颤病史.查体:神清,精神可,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0级,双侧霍夫曼征(-),双侧巴宾斯基征(-),指鼻试验左侧欠稳准,闭目难立征(-),双侧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生理反射存在.辅助检查:颅脑MR平扫:1.脑白质脱髓鞘斑,2.脑萎缩.中医诊断:颤证(肝肾亏虚证),西医诊断:特发性震颤.治则:益脑填髓、柔筋平颤.取穴:主穴取印堂、水沟、迎香、风池,配穴:上肢震颤加青灵、郄门、肩髃、肩髎、臑俞、臂臑、手五里、曲池、手三里、外关、鱼际、合谷、八邪、后溪、腕骨,下肢震颤加委中、梁丘、血海、内膝眼、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丰隆、悬钟、三阴交、八风、申脉、照海.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安静平稳后施行操作,局部常规消毒,选用0.25mm×40mm一次性毫针,采用单手进针法.印堂、水沟、迎香向鼻根方向平刺8~13mm,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30~35 mm;青灵、郄门、委中直刺30~35 mm,以3~4次/s频率快速提插平补平泻,以肢体抽动1次为度;其余各腧穴均常规直刺20~35mm,行捻转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1周治疗5次.治疗15次后,震颤频率明显减轻,左上肢持物震颤频率约3~6 Hz,可轻松完成持箸、端碗及进食等动作,左下肢震颤动作消失.运用震颤评估量表(FTM)进行评价,总评分治疗前31分、治疗3周后12分.治疗后1、3、6个月随访FTM评分均为10分.

  • 电针结合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特发性震颤15例

    作者:王宇明;孙忠人;吴浩;宋文安

    笔者采用电针结合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特发性震颤15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自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哈尔滨现代中医药研究所的门诊病例,男9例,女6例;年龄小29岁,大70岁,平均45岁;病程短6个月,长10年,平均3.2年;其中双手及上肢震颤者8例,右上肢震颤者5例,头震颤者2例;有家族史者3例.均符合美国运动障碍协会和世界震颤研究组织提出特发性震颤的诊断标准[1],主要表现为双手、上肢、头部的持续性震颤,伴有或不伴有动作性震颤,不伴有肌张力障碍,有阳性家族史,饮酒后震颤减轻.

  • 特发性震颤的中医治疗

    作者:谭军;张辉;乔寅飞;卜献春

    中医学认为特发性震颤的发病主要累及肝、肾、筋脉,肝肾阴虚是发病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疼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上以熄风止颤为基础,重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临证时应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切中疾病要害,可获满意疗效.

  • 针刺治疗原发性震颤一例

    作者:左婷飞;杨白燕

    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运动障碍。又称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原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唯一临床表现。
      患者男,61岁。主因双手不自主颤动1年于2011年7月9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两手伸直或写字时发抖,逐渐加剧,尤以紧张时更为明显。双手软弱无力,无肢体疼痛感。于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震颤”,经治无效。患者双手震颤不停,握物困难,无法正常书写,头痛欲裂,寐欠安。舌红稍干,无苔。脉弦细。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示一般情况良好,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脑电图、颅脑CT均示正常。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属肝阴不足,血虚生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震颤。治疗原则镇肝熄风,滋阴养血。针刺取穴:百会、太冲、合谷、郄门、内关、太溪、三阴交、大陵。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1.0寸毫针与头皮呈15°刺百会0.5~0.8寸,施以捻转补法,至患者自觉头皮胀紧得气为度;用1.5寸毫针直刺合谷、郄门、内关、太溪、三阴交0.5~1.0寸,快速捻转提插补法,得气后缓慢刺入地部留针;用1.0寸毫针直刺大陵0.3~0.5寸,捻转补法;用1.0寸毫针直刺太冲0.5~0.8寸,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留针30 min,1次/d,1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6 d,患者双手震颤与头痛均有减轻。治疗后14 d,患者双手震颤大有好转,震颤幅度减轻。右手勉强可写字,字体歪斜,未再发头痛。治疗28 d后,患者双手震颤消失。

  • 定颤汤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观察

    作者:熊文华;徐秀梅;徐也

    目的:观察定颤汤对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ET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运用中药口服,同时口服阿尔马尔;B组单纯口服阿尔马尔;C组单纯口服中药.治疗30d后分别观察三组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震颤评分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0.0%(18/20),明显高于B组的55%(11/20)(P<0.05),高于C组的75%(15/20)(P>0.05);A组震颤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对B组及C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发生3例(占15%),B组4例(占20%),C组1例(5%),不良反应事件C组明显低于A组及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益肝肾、熄风通络之定颤汤治疗特发性震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事件较少.

  •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比较

    作者:李在望;胡伟;潘邓记

    目的:研究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异同,以及特发性震颤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特征.方法:对32例特发性震颤与122例帕金森病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对2组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抑郁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并比较2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在HAMD量表单个项目中病例分布的差异.结果:特发性震颤组患者HAMD平均评分为(10.1±7.2)分,帕金森病组患者HAMD平均评分为(10.5±6.8)分,(P>0.05);特发性震颤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3.8%,帕金森病患者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8.4%,(P>0.05);两组患者在HAMD量表各单个项目中病例分布均相似(P>0.05).结论: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不仅发生率接近而且临床表现也类似,特发性震颤患者伴发抑郁症状较常见,临床医生应提高认识.

  • 特发性震颤与特发性震颤发展成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作者:王雪梅;曹振汤;柳竹;马惠姿;王展;杨雅琴;冯涛

    目的 探讨特发性震颤(ET)患者与ET发展为帕金森病(ET-PD)患者的震颤特征和非运动症状的差异.方法 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对30例ET患者和17例ET-PD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定,检测黑质超声及静止性、姿势性震颤的频率、振幅和形式.结果 相比ET患者,ET-PD患者更多出现嗅觉减退、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χ2>4.656,P<0.05);黑质强回声面积更高(t=-2.164,P<0.05);下肢震颤及下颌震颤发生率明显升高(χ2>8.745,P<0.01);头部和上肢静止性及姿势性震颤的频率较低(t>2.082,P<0.05).ET患者上肢静止性、姿势性震颤均以同步收缩为主,ET-PD患者以交替收缩为主(χ2>3.943,P<0.05).结论 ET患者与ET-PD患者非运动症状和震颤各具特点,当ET患者出现嗅觉减退,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震颤部位、频率、收缩型式发生变化时,需警惕发展成帕金森病的可能.

  • 磁共振波谱对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学观察

    作者:刘佳;沈加林;许建荣;周滟;路青

    目的 用磁共振波谱(MRS)观察特发性震颤(ET)患者小脑皮质代谢物变化情况.方法 ET患者11例为病例组,健康人7名为对照组,对双侧小脑皮质进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计算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比值,并对每例患者进行临床评分(Fahn-Tolosa-Marin).结果 病例组同侧小脑皮质NAA/Cr较对照组减低(0.78±0.05,0.90±0.16;P=0.03).病例组双侧小脑皮质代谢物比值与症状评分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ET患者小脑皮质存在神经元的损伤或丢失,提示ET很可能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 未发现已知基因变异的家族性特发性震颤一个家系报道

    作者:张江;田现杰;王大力

    目的 报道1个家族性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全基因测序检测结果.方法 采集1个ET家系(共3代,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先证者、先证者父亲和其儿子提取全基因组DNA,根据与ET相关遗传病基因(共7种)的基因组外显子区域定制罗氏NimbleGen捕获探针,进行目标基因全外显子捕获分析.结果 家族性ET可能合并脑萎缩表型.该家系3例患者的基因测序,均未发现疾病相关性较高的变异.结论 家族性ET的临床表型可能存在合并脑萎缩表型,其遗传学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驻京部队离退休干部神经系统疾病现况调查

    作者:王鲁宁;谭纪萍;解恒革;张熙;王炜;王振福;贾建军;朱明伟;张晓红;刘赛男;孙虹;高中宝;尚延昌;郭艳娥;赵一鸣

    目的 调查驻京部队离退休干部认知、运动、情感和睡眠障碍的患病率.方法 采用系统神经心理检查,自行编制的运动功能及睡眠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价被访者神经系统疾病现况.结果 老年认知障碍、锥体外系疾病总患病率为32.7%和8.8%;轻度认知障碍、痴呆、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焦虑、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26.2%、6.5%、2.0%、6.1%、1.4%、4.1%;各种睡眠障碍症状的患病率为10.3%~53.9%.老年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性别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6、-0.221(P<0.01).结论 驻京部队离退休干部老年认知障碍、锥体外系疾病及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情感障碍患病率较低.

  • 特发性震颤患者嗅觉改变

    作者:张萍;毛成洁;陈菊萍;刘建芳;刘春风

    传统认为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一种良性病程,表现为震颤具有遗传倾向的运动障碍疾病.但是目前研究表明,ET是一种复杂的临床异质性疾病,可能还伴有其他临床症状,为此对我院62例ET患者的嗅觉功能进行了分析.

  • LINGO基因与帕金森病和原发性震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蕾;丁健青

    LINGO基因家族主要包括LINGO1、LINGO2、LINGO3和LINGO4基因,编码一类主要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跨膜蛋白,这类蛋白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与Nogo受体相互作用,该蛋白可抑制轴突生长和神经元的存活.有关LINGO1的研究显示LINGO1和NgR1、p75共同组成介导抑制髓鞘生长的受体复合物,通过激活RhoA信号通路而发挥其抑制作用,而LINGO家族其他成员的功能还不清楚.LINGO基因家族作为帕金森病(PD)和原发性震颤(ET)的共同易感基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关于不同种族人群中的基因位点报道结果不一致,但多项研究结果提示LINGO1和LINGO2的基因多态性可能确实与PD、ET的发生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关于LINGO家族与PD和ET的相关研究做一概述.

  • 痉挛性斜颈和特发性头部震颤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宁疆;张本恕

    目的:对比痉挛性斜颈(CD)患者中存在头部震颤组[HT(+)组],无头部震颤组[HT (-)组]和特发性头部震颤组(ET组)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用回顾性的方法观察自1982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188例CD患者,其中HT(+)组57例,HT(-)组59例和72例ET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程发展过程和家族史。分组和诊断标准依据肌张力障碍性震颤和特发性震颤的诊断标准。使用χ2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其中HT(+)组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于HT(-)组(χ2=5.872,P=0.019),HT(+)组颈痛率24.6%高于仅由震颤引起的颈痛率11.3%(χ2=4.060,P=0.041),HT(+)组56.1%患者以HT作为首发症状,HT发生后4.89年出现斜颈。26.7%CD患者同时存在手部震颤,HT(+)组显著性高于HT(-)组(χ2=16.800,P=0.000),ET组69%的患者存在手颤,显著性高于HT(+)组(χ2=7.651, P=0.005)。HT(-),HT(+)和ET三组患者中,HT(-)组具有家族史阳性率低(10.2%),与HT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9.201,P=0.002),而ET组具有震颤的家族史阳性率高(37.5%)。结论 HT和斜颈是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两个重要体征,两者可先后出现,并相互转化,而HT有时是其早期唯一的表现,不易与ET区别,在与手颤和具有震颤或其他运动障碍的家族史的患者中更易发生,支持CD与特发性震颤在发病机制上具有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 斜颈 特发性震颤
  •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谟兰;张桁忠;徐耀;朱晓峰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下肢或头面部不自主运动、甚至躯干的震颤.至今其病因并未明确,研究认为其为与遗传有关运动障碍性疾病,较为常见,人群患病率为0.41%~3.92%[1],多呈散发.由于人们对其认识及研究不足,虽然患病率高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但临床诊断率并不是很高.因此本文对ET诊断和治疗,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ET中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从而为临床的诊断提供相应的帮助.

  • 特发性震颤一家系13例

    作者:肖祖锋;余海;赖燕蔚

    临床资料 先证者(Ⅱ9),女性,67岁,进行性四肢震颤40余年,加重3年于2007年5月22日就诊.患者自23岁开始出现双手震颤,起初以其远端(肘关节以下)明显,缓慢进展,30岁时下颌及舌震颤,50岁震颤累及双下肢及躯干,且难以完成精细动作.

  • 特发性震颤的临床分析和多巴胺转运体功能显像

    作者:蒋雯巍;孙小丰;蒋雨平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科疾患之一.过去一直认为该病是一种良性病程、仅表现为震颤的遗传性疾病.但目前研究表明,ET表现出相当的异质性,可以呈进行性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151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