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柴胡疏肝散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疗效评价

    作者:杨满菊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积分,并且观察其不良反应的情况,从而评价柴胡疏肝散加减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评分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且柴胡疏肝散加减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 建瓴汤化裁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作者:冯桂芳;张凯滢;陈大俊

    目的 分析建瓴汤化裁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双色球抽签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74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美多芭治疗与建瓴汤化裁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比对.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6.49%)明显高于对照组(64.8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17.94±1.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59±2.46)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而言,实施建瓴汤化裁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43例

    作者:任浩;方之勇;佘一明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参照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给予除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以外的PD西药开放性治疗,治疗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中医疗效评定总有效率60%;对照组总有效率 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22,P<0.01).治疗组患者ESS 和 PD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针刺配合麦粒压灸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作者:伍丽蓉;阳运秋

    目的 观察针刺调神为主配合麦粒压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各24例,针灸组予针刺调神为主配合麦粒压灸治疗;西药组予卡马西平、甲钴胺片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0.8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调神为主配合麦粒压灸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清脑益髓法联合运动再学习治疗卒中性偏侧舞蹈症11例

    作者:齐红梅;张洪涛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清脑益髓法针刺联合运动再学习治疗11例患者,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11例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结论 针灸联合运动再学习治疗偏身舞蹈症有明显疗效.

  • 马云枝教授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经验总结

    作者:荆雷;马云枝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颤症范畴;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马云枝老师从事临床40余年,承古拓新,对于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认为该病的病因为五脏俱虚,尤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主,属本虚标实证;善于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扶正祛邪缓解症状,笔者经过对马云枝老师近几年门诊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用药总结,发现独活寄生汤对延缓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有着明显的作用.

  • 从"肾、脑、督脉"法论治帕金森颤证

    作者:万明珠;于嵩;刘超;陈亚丽;任路

    帕金森颤证多发于老年人,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此病的发病率会随之升高.帕金森颤证与肾、脑、督脉相关,从肾、脑、督脉论证帕金森颤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临床上中药或者针灸从肾、脑、督脉出发治疗帕金森颤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基于肾脑督脉的理论基础,我们课题组从"脑肾相济"出发,用针刺疗法对帕金森颤病做实验研究,以期为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的选穴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并将此理论用于临床.

  • 浅谈《伤寒杂病论》对甲亢性肌病的诊疗意义

    作者:吴挺超;岳仁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明显的神经肌肉症状是震颤及肌无力,目前西医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甲亢本身的治疗,部分患者在甲状腺功能恢复后甲亢肌病的症状仍未得到很好的控制.从《伤寒杂病论》中挖掘对甲亢肌病的诊治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条文,归纳总结其相应治法,并在临床加以运用.总结了《伤寒杂病论》中与甲亢肌病患者神经肌肉症状相贴近的条文,并根据其条文附方遣药,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PD)探微

    作者:马广斌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病,西医主要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目的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西医治疗有其局限性,而且不良作用明显,药物治疗效果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减弱。本病属于中医“颤证”、“颤振”、“瘫痪”的范畴。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帕金森病治疗,论述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优势。

  • 王净净治疗韦尼克脑病经验

    作者:陶琳;王净净;李智雄;石学慧;刘叶辉;刘绪银

    文章通过总结王净净教授治疗韦尼克脑病的用药特点及验案分析发现,王师根据韦尼克脑病的临床特点及表现,认为其归属于中医痿证、癫狂、颤证、健忘等范畴;其病机以脾胃虚弱、气血津液不足为本,火、风、痰、瘀为标;王师主张治疗当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生津、活血化痰、熄风为主,以生黄芪、党参、茯苓、葛根、薏苡仁、川芎、防风、刺五加、刺蒺藜、丹皮、丹参、鸡血藤、冰片组成基本方,临证辨证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特发性震颤案

    作者:毛正芬;于涛

    患者,男,65岁,主因"左上肢持物震颤、左下肢活动后震颤1月余"于2016年12月19日就诊.病史:于2016年10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持物时震颤,半月后逐渐出现左下肢活动后震颤,震颤时频率不详,无静止性震颤,未曾就诊及服用药物,近1月震颤频率呈渐进性加重,故来就诊.刻下症:左上肢持物时震颤发作,震颤频率约8~12Hz,多于持箸、端碗等动作诱发,左下肢活动后震颤,饮酒后震颤可有缓解,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糖尿病病史6年余,冠心病病史11年余.家族史:母亲及1兄1妹均有特发性震颤病史.查体:神清,精神可,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0级,双侧霍夫曼征(-),双侧巴宾斯基征(-),指鼻试验左侧欠稳准,闭目难立征(-),双侧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生理反射存在.辅助检查:颅脑MR平扫:1.脑白质脱髓鞘斑,2.脑萎缩.中医诊断:颤证(肝肾亏虚证),西医诊断:特发性震颤.治则:益脑填髓、柔筋平颤.取穴:主穴取印堂、水沟、迎香、风池,配穴:上肢震颤加青灵、郄门、肩髃、肩髎、臑俞、臂臑、手五里、曲池、手三里、外关、鱼际、合谷、八邪、后溪、腕骨,下肢震颤加委中、梁丘、血海、内膝眼、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丰隆、悬钟、三阴交、八风、申脉、照海.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安静平稳后施行操作,局部常规消毒,选用0.25mm×40mm一次性毫针,采用单手进针法.印堂、水沟、迎香向鼻根方向平刺8~13mm,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30~35 mm;青灵、郄门、委中直刺30~35 mm,以3~4次/s频率快速提插平补平泻,以肢体抽动1次为度;其余各腧穴均常规直刺20~35mm,行捻转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1周治疗5次.治疗15次后,震颤频率明显减轻,左上肢持物震颤频率约3~6 Hz,可轻松完成持箸、端碗及进食等动作,左下肢震颤动作消失.运用震颤评估量表(FTM)进行评价,总评分治疗前31分、治疗3周后12分.治疗后1、3、6个月随访FTM评分均为10分.

  • 肝豆状核变性案

    作者:荣晓婷;何璇;李树茂;冯丽莎;郭义;张铎;马壮;于丽

    患者,男,33岁,于2015年12月25日就诊.2014年12月12日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二科以“高血压3级”“肝硬化”由门诊收入院,于住院期间查铜蓝蛋白:3.08 ng/dL;MRI示:双侧基底节区软化灶、双侧丘脑、中脑、脑桥异常信号,脑萎缩;眼科裂隙镜检查:双侧角膜色素环(K-F环),遂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于2014年12月22日出院.出院时患者双上肢姿势性震颤,眩晕,双下肢行立不稳,饮水呛咳,构音不清,乏力,记忆力减退,寐差,足跟痛,腰痛,精神抑郁,纳呆,纳差,不喜饮水,面垢,便黏量少,小便可,舌淡暗胖、有齿痕、苔厚腻,脉沉弦;病理征(+),腱反射亢进,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嘱患者自购青霉胺服用控制病情,建议若其症状未改善,行针刺治疗以缓解症状.

  •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案

    作者:温小华;王潇;李文涛;于建春

    本文作为个案报道了一例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的针灸诊治过程.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特殊方法,且治疗效果不佳.本案中患者经针灸治疗后,达到部分生活自理,疗效明显且未出现反复.

  • 毫针“个”字形穴位透刺法治疗颤证16例

    作者:任晋玉;程为平;刘羽飞

    颤证是不能自制的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轻者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体拘急,丧失生活能力.本病归属于"振掉""颤振""颤证"范畴,与现代医学中帕金森病、小脑性震颤、老年性震颤、特发性震颤等类同.程为平教授运用其独创的"程氏头项针法"并配以体针治疗本病1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 补脑息风止痉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莉

    目的 探究补脑息风止痉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帕金森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美多巴(左旋多巴200 mg,苄丝肼50 mg),日1次;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脑息风止痉汤,日1剂水煎服,2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UPDR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UPDRS-1、UPDRS-2以及UPDRS-3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UPDRS-1、UPDRS-2以及UPDRS-3评分较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补脑息风止痉汤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滋肾养血方治疗原发性震颤30例

    作者:田传鑫

    目的 观察滋肾养血方治疗原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震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滋肾养血方,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观察对震颤评分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6.67%,对照组有效率40.0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震颤评分均为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结论 滋肾养血方对原发性震颤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常学辉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作者:杨雅静

    帕金森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常学辉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标实为肝风、痰火、瘀血为患,临床上主要分为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痰热风动、风阳内动等型进行辨证论治,为帕金森病的辨证治疗提供了方案.

  • 王松龄治疗帕金森病经验谈

    作者:姚盼盼;赵英霖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中医属“振掉”“颤证”“痉证”“肝风”等范畴.王松龄教授临证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帕金森病的治则治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张早期即给予中药治疗,同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文章总结介绍了王松龄教授中医辨证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

  • 田金洲教授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的临证经验

    作者:胡皓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临床症状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其中非运动症状是导致帕金森病晚期致残和生活质量恶劣的重要因素.便秘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田教授致力于神经变性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中医中药手段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疗效显著.笔者师从田金洲教授,本文对田教授关于帕金森病便秘的病因病机、发病基础、辨证分型特点、临床用药经验进行简要归纳总结,并整理两则典型临床医案介绍其病证结合的学术特色和临证经验.

  • 探讨颤证的经络辨证

    作者:刘菲;李平

    颤证的临床表现阐述各异,涉及疾病种类较多,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治疗各有侧重。古代文献以《内经》为代表,后期医家不断补充总结,从不同经络进行辨证分析,并依据经络及其所对应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初步提出少阳经、太阳经、督脉、心经、心包经与颤症发病的关系,以及对于颤证治疗的启示,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此病的经络辨证提供依据。

106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