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s 중국림상신경과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678
  • 国内刊号: 31-17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蒋雨平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帕金森病患者不同脑区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作者:丁正同;蒋雨平;王坚;杨莉芹;邬剑军;汪昕;耿道颖

    目的:探讨1H-MRS对早期P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H-MRS技术检测早期PD、晚期PD、帕金森综合征、偏侧ET以及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基底节区和皮质运动区感兴趣区的NAA/Cr和Cho/Cr比值.结果:早期或晚期PD、偏侧ET及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受累较重基底节区或运动皮质区NAA/Cr及Cho/Cr比值与受累较轻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上述各组患者受累较重基底节区或运动皮质区NAA/Cr 及Cho/Cr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应感兴趣区NAA/Cr及Cho/Cr比值相比也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H-MRS无助于早期PD的诊断.

  • 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yclinD1表达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凋亡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郭瑞友;张苏明;方思羽;杨渊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yclinD1表达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建立光化学诱导的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利用原位分子杂交、IsolectinB4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检测缺血4、24 h和3、5 d组大鼠脑组织中的CyclinD1 mRNA阳性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CyclinD1 mRNA阳性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凋亡细胞皆分布于缺血灶周围,发布空间相互重叠.CyclinD1 nRNA在多种形态细胞中表达,以胶质细胞为多见,其表达高峰与小胶质细胞活化高峰一致.在各时间点的病灶周围皆发现TUNEL阳性细胞,其高峰时点提前于CyclinD1 mRNA阳性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高峰.结论:CyclinD1可能参与了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 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L-选择素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世明;孙雪波

    目的:探讨P-、L-选择素在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72只雄性SD鼠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2 h再灌注后2、3、4、6、12、24、48 h组,用线栓塞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P-、L-选择素的表达.结果:P-选择素在缺血再灌注后3 h少量表达,12 h达高峰;L-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少量表达,6 h达高峰.结论: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L-选择素明显上调,提示两者介导白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 亲细胞非均质分子脂质对鼠脑胶质瘤局部治疗的研究

    作者:顾宇翔;陈衔城;徐宏志;王宇倩

    目的:探讨亲细胞非均质分子脂质(CHML)对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瘤内局部用药的效果.方法:建立SD大鼠脑内C6胶质细胞瘤模型,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瘤内局部注射CHML-6.0浓度为500和200μg·mL-1的CHML复合液,观察生存状态、饮食状况、体重变化、肢体活动情况及对刺激的反应,行鼠脑MRI和病理学检查以检测药物的疗效.结果:用药后,大鼠的摄食活动等生存状态保持正常,用药组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其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浓度组间无显著差别.结论:CHML-6.0浓度为500、200μg·mL-1的CHML复合液瘤内局部治疗脑胶质瘤细胞安全有效.

  •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附21例报告)

    作者:周慿;鲍伟民;张荣;陈宏;张福林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临床、病理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PXA资料.结果:本组肿瘤占神经上皮肿瘤的0.92%,平均年龄27.0岁.临床表现以癫癎和头痛为主,CT、MRI示81.0%的肿瘤位于大脑浅面,66.7%的肿瘤有囊变.病理上肿瘤细胞呈多形性为主,免疫组化GFAP均阳性.术后14例随访4~39个月,全切加放疗复发率12.5%.结论:PXA为罕见的胶质瘤类型,好发于青年,肿瘤全切者预后较好,辅以放疗可减少术后复发率.

  • 托吡酯快速加量治疗癫癎安全性研究

    作者:朱国行;王晋阳;洪震

    目的:评价托吡酯快速加量法治疗癫癎发作对病人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130例癫癎病人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加量组,另一组为快速加量组.常规加量组为每周加25mg,4~8周达到治疗量,快速加量组为每3天加25 mg,在10~20 d达到治疗量.分别观察其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频度、分级和严重程度.结果:快速加量组和常规加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54%和38.46%,而且其持续时间均相近.结论:托吡酯的快速加量法是安全的.

    关键词: 癫癎 治疗 不良反应
  • 慢性脑灌流不足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周艳;章军建;张晓琴

    目的:观察大鼠在慢性脑灌流不足状态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慢性脑灌流不足的代偿与适应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制备动物模型;运用Western印迹检测2 VO后1 d和6周时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海马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1 d即上升,6周时进一步升高.结论:慢性脑灌流不足时HIF-1α和VEGF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慢性脑灌流不足的代偿与适应机制.

  • 一氧化氮合酶与脑缺血早期神经损伤关系研究

    作者:方玲;王柠;吴志英;林珉婷;慕容慎行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早期脑内3种亚型一氧化氮合酶(nitirc oxide synthase,NOS)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三型NOS的多克隆抗体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15、30 min及1、2、3、6 h NOS在脑内的表达情况.结果:局灶性脑缺血1h内缺血侧基底节区内神经元型NOS(nNOS)表达上调;脑缺血1 h内在缺血区小血管壁及3 h时在缺血边缘区小血管壁出现内皮型NOS(eNOS)两次上调.局灶性脑缺血6h内神经组织中未见诱生型NOS(iNOS)表达.结论:在脑缺血的超早期出现结构型NOS(nNOS及eNOS)的上调表达,此时可能同时存在nNOS的神经损伤作用及eNOS的神经保护作用.

  • 融合蛋白PTD-XIAP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血脑屏障穿透功能的初步鉴定

    作者:樊永峰;吕传真;赵延欣;乔健;任惠民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PTD-XIAP融合蛋白,鉴定其血脑屏障的通透功能.方法:反转录大鼠脑组织RNA,用PCR法扩增编码XIAP蛋白BIR1-2、BIR3-RING及BIR-2的cDNA片断,重组入pTransVector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以IPTG诱导表达,用NTA-Ni层析柱分离纯化,Western blot鉴定.PTD-BIR3-RING经腹腔注入小鼠体内,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中的分布.结果:PTD-BIR3-RING得到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30×103,与6×His单克隆抗体有特异性反应.注入小鼠体内后,脑组织中广泛分布有阳性细胞.结论:重组PTD-BIR3-RING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功能.

  • 大鼠一氧化碳中毒后脑病的超微结构改变

    作者:刘凤超;郭述苏;贺永文;吕保生;张宾;程正祥;陈春富;秦树理

    目的:探讨大鼠一氧化碳(CO)中毒后脑病的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大鼠各10只,均被放入中毒室内,实验组通入体积分数15.0×10-4的CO混合气体,健康对照组通入空气,均通气12 h,中毒后出现明显智能减退者定为CO中毒后脑病大鼠.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其脑组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实验组有4只大鼠出现脑病症状,其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为大脑皮质和海马出现约5%~15%的神经元凋亡;健康对照组无类似症状及相同超微结构改变.结论:大鼠CO中毒后脑病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为大脑皮质和海马出现约5%~15%的神经元凋亡.

  • 托吡酯长期应用对癫癎幼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MDAR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云春;黄远桂;李锐;杜芳;江文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长期应用对癫癎幼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观察海马NMDAR1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以锂-匹罗卡品制作癫癎模型,TPM灌胃,5周后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通过核酸原位杂交法观察海马各区NMDAR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癫癎幼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较正常幼鼠明显下降;癫癎幼鼠学习记忆功能经中、小剂量TPM干预后未发生变化,而经大剂量TPM干预后则明显下降;大鼠海马各区NMDAR1 mRNA的表达在TPM干预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癫癎持续状态(SE)后的慢性癫癎对幼鼠的视觉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造成损害,长期大剂量应用TPM可加重这一损害,该损害可能与海马CA1、CA3区NMDAR1 mRNA的表达无关.

  • 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40L表达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发病关系

    作者:曾艺;张进;肖波;周文斌;李静;章坚

    目的:初步探讨协同刺激分子CD40/CD40L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PM/D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40L的表达,并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结果:CD40、CD40L在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几乎无表达,但在PM/DM患者表达增高,PM患者CD40平均荧光强度为10.24±4.15,CD40L平均荧光强度为1.35±0.77;DM患者CD40平均荧光强度为13.67±5.83,CD40L平均荧光强度为1.73±0.98.PM/DM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0/CD40L的表达可能参与了PM/DM的发病.

  • PDGF-B与IL-1α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MM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兵;浦佩玉;高永中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与白介素-1α(IL-1α)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与RT-PCR方法,研究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在使用PDGF-B及IL-1α的情况下,MMP-2、9及TIMP-1表达的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有MMP-2与TIMP-1的表达,但没有MMP-9的表达,单独使用PDGF-B与IL-1α不能诱导MMP-9的表达,但是同时使用即可诱导其表达.结论:在病理情况下,PDGF-B与IL-1α协同作用诱导MMP-9表达,降解胶原蛋白,这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形成机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

  • 用集中注意法对健康人押韵假词的分听研究

    作者:邵春红;王毅;王文敏

    目的:探讨汉语押韵假词认知与加工的脑机制.方法:用集中注意法进行耳优势检测.结果:健康青年组:①假词词对均数,左右耳未见显著差异(P>0.05);②左耳中假词的非韵字均数显著大于韵字均数,右耳却相反.健康成人组:①假词词对均数为右耳大于左耳(P<0.05);②假词中非韵字均数大于韵字均数(P<0.05).结论:汉语押韵假词的加工、认知以左侧半球占优势,右侧半球起协同作用,和西方语音文字相比,其参与程度更高或协同性更好,与年龄成反比.

  • 甲基强的松龙对多发性硬化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利军;槐雅萍;白宇;黄太权;杨任民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ethlprednisolone,MP)对活动期多发性硬化(active multiole sclerosis,AMS)血清细胞因子网络的影响.方法:AMS治疗前、静滴(1 g·d-1)3 d后即刻、24、96 h留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2、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orsis factor-α,TNF-α)、IL-10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结果:治疗前,AMS血清IL-1β、IL-2及IL-10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05,P=0.001,P=0.012),IL-4浓度和正常对照组相似.治疗后,血清IL-1β、IL-2、浓度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01),并有逐渐减低的趋势,IL-10浓度逐渐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MP可能通过调节AMS细胞因子网络中前炎性(TH1)和抗炎性(TH2)细胞因子来抑制TH1细胞的免疫应答.

  • 慢性低灌注脑组织中NPY1受体mRNA的表达

    作者:赵希敏;刘霞;朱志安

    目的:研究低灌注状态脑组织神经肽Y1受体的mRNA表达.方法:建立左侧颈外静脉与颈总动脉端侧吻合的大鼠模型,测定吻合形成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脑组织神经肽Y(NPY)改变,检测该组织NPY1R mRNA表达.结果:大鼠静脉动脉端侧吻合形成动静脉分流,左侧局部脑血流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NPY增加,NPY1R mRNA表达下降.吻合口阻断后,左侧大脑血流量显著增加,NPY1R mRNA表达进一步减低.结论:长期低灌注脑缺血后NPY1R减少,使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下降导致"正常灌注压突破".

  • 帕金森病患者临床量表UPDRS与18F-FP-CIT PET-DAT功能显像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坚;蒋雨平;管一晖;项景德;陈正平;赵军;苏惠琳;杨莉芹;郭丽萍;邬剑军;丁正同

    目的:研究临床中普遍应用的UPDRS量表中第Ⅱ、Ⅲ和Ⅴ部分评分与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PET功能显像的相关性,推断这些评分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以18F标记的FP-CIT为特异性配体,应用PET检测了31例原发性PD患者双侧基底节区(包括尾状核、前壳核和后壳核)DAT数量.将这些患者的UPDRS中第Ⅱ、Ⅲ和Ⅴ部分的临床评分与双侧基底节不同区域DAT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UPDRSⅡ、Ⅲ、Ⅴ评分与尾状核、前壳核和后壳核DAT呈显著负相关.它们与后壳核DAT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63,-0.473及-0.532.在UPDRS Ⅲ中的PD主要症状评分中,肌强直评分与上述3个基底节不同区域DAT均呈显著负相关,动作迟缓评分仅与后壳核DAT呈显著负相关,而震颤评分与这3个区域中的任何区域DAT均无相关性.结论:UPDRS Ⅱ、Ⅲ、Ⅴ评分均能客观反映PD患者的严重程度,其中UPDRS Ⅲ相对更全面可靠.PD患者震颤发生的机制可能与黑质纹状体通路障碍无关.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暂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巍;周良辅;汪洋;朱剑虹;毛颖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暂时性脑缺血的价值.方法:从孕14 d SD胎鼠海马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将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经立体定向移植到SD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tMCAO)纹状体缺血半暗区.移植后2~12周以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评价各组动物神经功能状况.移植后12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徙和整合情况.结果:分离和纯化出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呈nestin阳性,并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移植后的神经于细胞在宿主脑内迁徙,部分分化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Neurofilament.移植后8周起,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NS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改善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状况.

  • Onyx治疗中~大型与巨大型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

    作者:宋冬雷;冷冰;徐荣;顾宇翔;周良辅;陈衔城

    目的:介绍Onyx治疗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方法:采用Onyx栓塞4例颅内中~大型动脉瘤和1例巨大型动脉瘤,以及3例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结果:5例脑动脉瘤中3例获得100%栓塞,2例95%以上栓塞,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临床恢复良好,仅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症状略有加重.3例巨大脑动静脉畸形一次栓塞35%~40%左右.结论:Onyx栓塞中~大型和巨大型宽颈动脉瘤、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有独特的优越性,但长期疗效有待随访.

  • 戊四氮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行为和脑电的动态研究

    作者:王开颜;吕传真;洪震;朱国行;王晋阳

    目的:观察戊四氮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行为和脑电特征.方法:用低于急性致惊厥剂量的戊四氮(PTZ,25 mg·kg-1)给成年雄性猫每日肌肉注射,观察脑电活动和行为特征.结果:1周后,猫出现发作性面部抽搐,脑电为不对称近额部的散发性棘波,基本节律存在;2周后出现节律性点头,脑电为双侧对称性广泛的散发性棘慢波;16 d后出现发作性四肢强直,脑电活动背景节律变慢,棘慢波呈现阵发性;20 d后出现持续半小时以上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脑电活动为较多不规则的θ和δ波,棘慢波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TZ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其行为和脑电阶段性变化明显,与人类癫癎的局灶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癎表现相似.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下调caspase-3表达来对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王菊莉;曹洪涛;孙凤娟;韩玉昆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HIBD晚期不同bFGF治疗方案对caspase-3蛋白表达、DNA断裂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aspase-3表达情况,用TUNEL观察神经细胞DNA断裂情况.结果:①bFGF 1组caspase-3平均吸光度值(0.357 1±0.093 4)明显减弱,与对照1组(0.370 6±0.0419)比较,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bFGF 1组TUNEL阳性细胞数(4.20±1.30)亦明显少于对照1组(9.80±1.92),P<0.05;③bFGF 2组、3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bFGF可能为不断下调HI后caspase-3表达及随后的DNA断裂,因此应持续治疗方能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玮;王景周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的变化.方法:以50μL鼠尾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注血后分别于12 h及1、3、7 d处死大鼠,断头,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测定不同时相点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功能(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呼吸控制率).结果:出血后12 h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无明显变化,1 d后呼吸控制率较对照组下降,3 d时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较对照组下降,出血后7 d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呼吸控制率则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脑出血早期(尤其在12 h之内)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功能无明显下降,晚期则明显受损.

  • 胰岛细胞瘤引起发作性意识障碍伴肢体抽搐(附1例报告)

    作者:俞海泓;魏文石;李文贤

    胰岛细胞瘤较少见,而仅以发作性意识障碍、肢体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更罕见,常易被误诊、漏诊,从而延误治疗,以至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1].

  • 急性脑梗死应用降纤酶疗效的观察

    作者:黄小玲;胡耀辉

    我们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6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预防及超早期给予尼莫地平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中钙离子的影响

    作者:席刚明;何国厚;黄朝芬;魏国耀

    本研究选择小鼠为观察对象,建立大脑中动脉栓线模型,选择脑组织中Ca2+为观察指标,以了解尼莫地平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作用.

  •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的探讨

    作者:顾征;徐爱民;孙永权;孙兴武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continued lumbar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开展[1].

  • 慢性硬膜下血肿(附122例分析)

    作者:魏社鹏;吴惺;周范民

    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方法也较为简单.但目前治疗方法也多样,效果不定,缺乏循证后的科学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华山医院自1995年1月一2002年12月诊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例总结分析后,旨在结合文献归纳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佳方法.

  • Graves病合并周期性麻痹1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莉英;俞茂华;朱震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GD)合并周期性麻痹(简称"周麻"),是甲亢性肌病的一种类型.

  •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温对血红蛋白外渗的影响

    作者:辛国胜;董国海;李桐;曾传彪

    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出血的有害影响不仅仅是占位效应、脑水肿和脑缺血,还会由于血红蛋白降解后引起脑中毒效应.

  •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附1例临床报道)

    作者:李文;包仕尧;赵合庆;邵国富;周旭平;胡伟东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MR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少见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面部肿胀、面神经麻痹和裂纹舌"三联征".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 LAT与HSV-1的潜伏感染及再激活

    作者:赵高年;李勇;谢鹏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发病大多数是由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已基本得到公认,但病毒潜伏及再激活的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本文就国外近年来LAT在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感染的建立、维持和再激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 绿茶多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李锐;杜芳;乐卫东

    绿茶多酚多方位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抗氧化损伤、清除自由基、MAO-B抑制作用、DAT的抑制作用、激活PKC和ERK1/2细胞存活信号转导通路等,提示该类药物在神经保护尤其是治疗帕金森病中具有良好前景.

  • 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瑜;赵卫国

    PTTG不仅在垂体肿瘤,而且在睾丸、胸腺和胚肝这些含高度增生活性的细胞组织以及多种恶性肿瘤及其系细胞中有高表达的新发现的癌基因,通过PTTG的基因结构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其对细胞的增殖、转化和肿瘤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PTTG 肿瘤表达
  •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者:马爱梅;赵永波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NF2基因突变及表达产物merlin缺乏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merlin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功能,merlin表达下降将导致细胞的过度增殖和恶性变.本文就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merlin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作者:杨任民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本文就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报告.

  • Ondine's curse与中枢神经损害

    作者:解龙昌;黄如训

    Oudine's curse(翁丁咒语综合征Ondine--德语的水仙神)为一种极特殊的综合征,常因临床对该病不熟悉而漏诊、误诊,故实际发病可能更多.近年发现该病与中枢神经损害可互为因果,故更应引起神经科医生的重视.现结合文献将该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与中枢神经损害的关系作一综述.

  • 神经突触前膜蛋白(Munc-18)抗体慢性点燃癫癎动物模型的探索

    作者:陈功;江澄川;程介士;杨茹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慢性点燃抗脑抗体癫癎动物模型.方法:在SD大鼠的海马CA1区间断持续注射抗脑抗体--神经突触前膜蛋白(Munc-18抗体)1μL,隔天注射一次,5次之后每隔2周注射一次,共10周.监测注射前后大鼠的脑电图(EEG)和癎样行为.3个月后取脑切片,HE和尼氏染色后镜下观察.结果:实验组12只大鼠中有10只有癎样EEG(83%),6周之后有5只(50%)保留;9只有1~5级癎样行为(75%),第6周后保留4只(44%);而所有对照组中,仅2只大鼠有轻度异常脑波和1只有2级癎样行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镜下发现实验组损伤灶明显,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细胞减少且形态异常.结论:Munc-18抗体能慢性点燃致癎大鼠,但其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