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s 중국림상신경과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678
  • 国内刊号: 31-17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蒋雨平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水蛭素和阿司匹林合用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红燕;张小宁;朱沂;向红;常桂娟;莫合塔尔;龙江;玛依努尔;牛晓珊;海力;帕丽达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同时服用水蛭素和阿司匹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了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单独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1.观察组:60例(男40例,女20例)服用水蛭素每次0.32 g,tid,合用阿司匹林100 mg·d-1 共4周.观察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服药前、后PT、FIB、PLT及APTT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服药前、后PT、FIB及PLT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PTT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对APTT有影响.临床观察无一例出血现象.结论:水蛭素与阿司匹林合用对脑梗死患者的APTT有影响,但对其他凝血功能无明显的影响.

  • 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作者:张宏兵;王晓峰;李栓德;魏元龙;苏宝艳;刘建新;刘蓉;周静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和脑内核团毁损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意义.方法:1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术前经过系统的精神药物及心理行为治疗,仍不能控制症状的内科治疗困难的患者.应用MRI在立体定向的基础上,选择性射频热凝苍白球、杏仁核、扣带回、内囊前肢靶点.并在术前、术后应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进行评分.结果:手术后YGTSS的运动抽动评分、发声抽动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手术前后WAIS智力量表评分无明显变化.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立体定向核团射频热凝治疗内科治疗困难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rhGDNF的抗癎作用与CaBPs上调的关系

    作者:程庆璋;包仕尧;董万利

    目的:探讨大鼠致癎后海马区钙结合蛋白(CaBPs)的变化以及rhGDNF抗癎作用与CaBPs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人藻酸(KA)致癎前后以及rhGDNF干预后海马区3种CaBPs(PV、CR、CBN)的表达.结果:KA致癎后大鼠海马区含3种CaBPs的GABA中间神经元明显下降,其中以CR下降显著,下降明显区域为齿状回(DG)区和门区;而rhGDNF干预后未见癎性发作,其海马各区CV、CR、CBN标记数较对照组增加.结论:癫癎持续发作使海马区含3种CaBPs的GABA能中间抑制神经元丧失,而外源性rhGDNF具有抗癎样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区CaBPs有关.

  • β-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连锁不平衡分析

    作者:傅毅;倪培华;应雅韵;陆国强;宋艳艳;陈生弟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β- 148C/T、- 249C/T、- 455G/A、448G/A、1689T/G基因多态性在上海汉族人群的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342例正常老年组和132例脑梗死组进行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F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组.经Kappa一致性检验,- 148C/T与- 455G/A、448G/A、1689T/G之间存在松散连锁不平衡,- 455G/A与448G/A、1689T/G以及448G/A与1689T/G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而- 249C/T与- 148C/T、- 455G/A、448G/A、1689T/G之间为随机组合.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连锁不平衡关系存在着种族、地域或环境的差异;提供了上海汉族人群β-Fg 5种基因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 多发性硬化患者周围血IFN-γ和IL-10分泌细胞数的改变

    作者:朱骏;黄载慧;乔健;吕传真

    目的:观察多发性硬化(MS)患者分泌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10(IL-10)的细胞数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比较MS患者、其他神经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髓鞘碱性蛋白(MBP)、乙酰胆碱受体(AChR)、植物血凝素(PHA)反应性及自发性分泌IFN-γ和IL-10的细胞数.结果:MS患者周围血单个核细胞中自发性分泌IFN-γ的细胞数和自发性分泌IL-10的细胞数多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经过MBP刺激后,MS患者分泌IFN-γ和IL-10的细胞数明显多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MS患者周围血细胞对MBP存在特异性反应.MS患者分泌IFN-γ的细胞数多于分泌IL-10的细胞数.结论:Th1类细胞因子(IFN-γ)分泌大于Th2类细胞因子(IL-10)与MS活动密切相关.MS患者的淋巴细胞对MBP存在特异性反应.

  • 慢性癫癎大鼠海马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1亚单位mRNA的研究

    作者:汪银洲;许文华;雷惠新

    目的:研究Ca2+及其通道mRNA在癫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原位杂交和Northern杂交技术,对戊四氮慢性致癎大鼠在致癎不同时段海马内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α1亚单位mRNA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大鼠在癫癎形成早期海马不同亚区内α1A、α1D、α1E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α1B亚单位mRNA在CA1区和齿状回表达水平下降,而α1C-Ⅰ、α1C-Ⅱ表达无明显变化.充分点燃期仅α1B亚单位mRNA水平在CA3区明显升高.后一次癫癎发作后第28天,各亚单位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致癎过程中,VDCC α1亚单位mRNA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结果可能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释放模式而在癫癎灶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关键词: 海马 癫癎 大鼠 钙离子
  • 99Tcm-TRODAT-1 SPECT脑显像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显像研究

    作者:李建;范益军;陈侃;李玲;包建东

    目的:探讨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TRODAT-1) 多巴胺转运蛋白(transporter,DAT)显像在帕金森病(P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早期PD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者行脑DAT 99Tcm-TRODAT-1 SPECT断层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测定纹状体与小脑部位DAT比值.结果:健康对照组双侧纹状体摄取差异无显著性.早期PD 患者双侧纹状体与小脑部位比值分别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01).起病肢体对侧纹状体与小脑部位比值比起病肢体同侧纹状体与小脑部位比值明显降低(P均<0.001).结论:脑99Tcm-TRODAT-1 SPECT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

  • 急诊夹闭与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初析

    作者:刘隆熙;石岭;江澄川;冷冰;赵经郊;刘永吉

    目的:比较急诊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6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急诊治疗,其中开颅夹闭组39例、栓塞组23例.术后随访3~28个月,夹闭组31例、栓塞组22例(失随访9例).结果:夹闭组治愈30例 ,栓塞组治愈20例 ( P<0.01).术中动脉瘤破裂:夹闭组5例;围手术期死亡:夹闭组3例;下视丘反应:夹闭组8例、栓塞组3例;认知和肢体功能障碍:夹闭组2例、栓塞组1例;植物状态:夹闭组1例.随访:夹闭组1例死亡.结论:急诊血管内栓塞术操作安全、疗效优于开颅夹闭术,特别是对Hunt-Hess(H&H)分级为Ⅳ~Ⅴ级的患者可增加生存和治愈机会,但不能完全替代夹闭术,两者的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 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谢瑞满;刘剑英;全洪波;王东生;罗蔓

    目的:探讨舍曲林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和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老年PSD病人随机入选治疗组、对照组各65例,卒中均经临床、影像诊断、规范治疗5个月内,抑郁诊断为Zung量表≥40分或GDS量表5~10分.治疗组加用舍曲林治疗共12周.观察两组病人的抑郁量表和ADL评分.结果:抑郁量表和ADL评价发现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4、8和12周末均有逐步好转,抑郁量表评价亚组分析提示治疗组左半球、多灶病人抑郁症状较明显,其疗效更好,而ADL评定亚组分析提示治疗组左半球、单灶病人的康复效果更佳.结论:舍曲林治疗老年PSD有效,也促进卒中康复.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舍曲林 治疗
  • 内因性失眠症患者中枢抑制源GABA震荡的脑电涨落变化

    作者:蒋晓江;许志强;刘娟

    目的:观察30例失眠人群,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测定值变化,探讨GABA 及Glu在内因性失眠人群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脑电超慢涨落技术对30例内因性失眠患者及30名对照组分别检测中枢神经递质分布变化.结果:观察对象中16例中枢神经递质分布图提示S1 GABA明显降低(P值为0.003 1),Glu明显升高(P值为0.001 6).结论:通过脑电超慢涨落分析,发现内因性失眠症患者中枢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显著降低及Glu明显升高,导致睡眠觉醒周期自主调节紊乱.

  • 托吡酯、丙戊酸对癫癎病人胰岛素及瘦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谭兰;宋敬卉;王雁;刘敏;朱琪秀;于杨

    目的:研究服用托吡酯、丙戊酸的癫癎病人的体重变化是否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有关.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142例癫癎病人的空腹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结果:①托吡酯组(55例)与对照组(35例)比:托吡酯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25),尤其是女性病人(P=0.040);两组空腹瘦素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P=0.420),但男性的空腹瘦素水平均低于女性(对照组P=0.001,托吡酯组P=0.022).②丙戊酸组(24例)与对照组(28例)比:两组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P=0.368),但丙戊酸组肥胖病人的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非肥胖病人(P=0.032);丙戊酸组空腹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7),尤其是肥胖病人(P=0.011);丙戊酸组肥胖病人的空腹瘦素水平高于非肥胖病人(P=0.037).结论:托吡酯可显著降低非肥胖女性癫癎病人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对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影响.丙戊酸对癫癎病人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可显著增加癫癎病人的空腹瘦素水平,尤其是肥胖病人.

  • 发作性运动障碍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德本;余巨明;王顺先;宋杨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发作性运动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与EEG/video-EEG(视频脑电图)检查及治疗.结果: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起病年龄6~14岁,病程半年~9年;9例由突然的运动诱发,1例为自发发生;临床表现为姿势性肌张力障碍6例,舞蹈样动作2例,投掷样运动1例,手足徐动样动作1例,均为单侧受累;发作时间多为10余秒;6例患者每日有发作,多1 d可发作30余次;CT/MRI均正常,EEG/video-EEG大多正常(9/10);9例卡马西平治疗有效,1例氯硝西泮部分有效.结论:9例为发作性运动障碍中的阵发性运动诱发性运动异常,1例为阵发性非运动诱发性运动异常,前者抗癫癎药治疗能全部控制发作,后者仅部分有效.

  • 磁共振测量帕金森病患者基底节区、黑质体积的研究

    作者:沈黎玮;蒋雨平;耿道颖;李郁欣;朱珍

    目的:探讨MR体积测量技术评价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基底节区(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体积改变的价值.方法:采用3.0T MR测量早、晚期PD患者和年龄匹配正常人对照组全脑体积、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体积.对患者进行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第Ⅱ、Ⅲ、Ⅴ部分评分.评分结果与患者基底节区、黑质体积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晚期PD患者壳核体积较正常人分别下降12.5%(P=0.004)和26.5%(P<0.001),晚期患者较早期患者下降16.0%(P=0.002).晚期患者苍白球体积较正常人下降19.2%(P=0.023).PD患者壳核体积与Hoehn & Yahr分级呈负相关(r=-0.741,P<0.001).结论:MR体积测量技术是评价PD患者基底节区、黑质体积改变的一种可靠的方法,能为PD辅助诊断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指标.

  •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苏敏;刘春风;罗蔚峰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原因.方法:采用帕金森睡眠评分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改良Weber、Hoehn-Yahr(H-Y)分期、UPDRSⅢ和Hamilton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以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分别对PD患者的睡眠、病情严重程度、运动功能和抑郁程度、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并计算每日服用左旋多巴及吡贝地尔的剂量.结果:50例PD患者中48例(96%)发生睡眠障碍,其中白天过度困倦72.9%,失眠62.5%,多恶梦58.3%,睡眠破碎58.3%,早醒50.0%,幻觉18.8%.经分析PD患者睡眠总质量与UPDRSⅢ "关"期评分、H-Y分期、改良Weber、ADL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MMSE评分以及患者年龄、左旋多巴和吡贝地尔每日剂量相关,与病程长短无关.结论:PD患者睡眠障碍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困倦、失眠、多恶梦、睡眠破碎和早醒等;其程度与年龄、抑郁、病情严重度及多巴胺能药物剂量有关,与病程长短无关.

  • 百草枯对PC12细胞的活化素和受体ⅡA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楠;蒋雨平;王坚;丁正同

    目的:观察百草枯对PC12细胞的活化素不同亚基和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百草枯加入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中,用RT-PCR法检测细胞的活化素βA mRNA 、βB mRNA、抑制素α mRNA和受体ⅡA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以锥虫蓝排斥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百草枯损害后PC12细胞的活化素βA mRNA 、βB mRNA和受体ⅡA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抑制素α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细胞活力在百草枯损害后12和24 h下降.结论:百草枯可能通过引起PC12细胞的活化素和受体表达水平的下调,而导致细胞的损害.

  • 脑卒中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及分析

    作者:郑加永;周武;张雪良;项聪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脑卒中的关系,为临床对脑卒中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78例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结果:①脑梗死患者ACA的阳性率(31.6%)明显高于脑出血患者的ACA阳性率(9.38%)(P<0.001);②年龄<30岁和年龄≥30且≤50岁的脑出血、脑梗死患者AC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50岁以上的脑出血、脑梗死患者ACA阳性率.结论:①在脑卒中患者中,ACA对脑梗死的发生比对脑出血的发生更为密切;②ACA与青、中年的脑卒中患者关系密切,及早进行ACA检测将有助于脑卒中的预防和诊治.

  • 莱姆病诊断技术应用探讨

    作者:谭毓绘;孙荷;刘涌;于鲁海;龙江;牛晓珊;朱沂;莫合塔尔;李红燕;海力;玛衣努尔;帕丽达;曼古努;肖志恒

    目的:探讨不同莱姆病诊断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印迹法(WB)3种方法检测新疆123例疑似莱姆病患者血清及部分脑脊液抗伯氏疏螺旋体IgM、IgG抗体,其中3例PCR法检测尿液,结合相应的影像学、电生理检查诊断莱姆病.似然比方法计算灵敏度.结果:依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的标准确诊莱姆病43例.其神经系统、皮肤损害、关节炎发生率分别为31.7%(39/123),1.62%(2/123),1.62%(2/123).IFA、ELISA、和WB 3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60.47%、48.84%、39.53%.用似然比方法计算灵敏度:IFA为60.47%、ELISA为48.84%、WB为39.53%;联合灵敏度为79.60%;特异度均为100%.3例PCR均阳性.结论:应用IFA、ELISA和WB技术检测血清和脑脊液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

  • 百草枯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损害

    作者:任今鹏;任惠民;蒋雨平

    目的:探讨百草枯对黑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是否具有选择性.方法:用口服百草枯的途径,建立小鼠帕金森病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DAT和VMAT 2在不同脑区的mRNA表达水平并测定两者的比值,采用细胞计数观察百草枯干预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结果:在黑质部DAT mRNA和VMAT 2 mRNA的比值高;在红核和下丘脑室旁核区域DAT mRNA与VMAT 2 mRNA的比值和黑质部相比较低(P<0.01).百草枯干预后黑质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37.7%;红核和下丘脑室旁核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别减少12.2%和13.1%.结论:百草枯对黑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具有相对选择性,其原因可能与黑质部DAT mRNA和VMAT 2 mRNA的比值高有关.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丁素菊;汪忻;孙晓江;王戈鹰;魏文石;刘学源;苗玲;王根发

    目的:观察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中国卒中程度评分(Chinese stroke scale,CSS)、Barthel指数及Rankin残疾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08%,有效率31.25%; 对照组显效率25.00%,有效率52.08%.治疗组Barthel指数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Rankin指数(3个月后)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GM1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 脑内水通道蛋白-4的分布与其可能的调控机制研究

    作者:鲍欢;包仕尧

    水通道蛋白-4 (AQP4)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水通道蛋白,主要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接近微血管的足板细胞膜上.其参与了脑内水的代谢以及脑脊液分泌、吸收等重要的生理过程,并且在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脑水肿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AQP4的功能改变将可能成为许多以脑水肿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心环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突破点.

  • 褪黑素与癫癎

    作者:温晓妮;黄远桂;王津存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体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不仅参与生物周期性节律、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镇静、催眠等,而且在Alzheimer病、失眠、抑郁症等多种疾病中具有治疗作用.同时,在许多有关癫癎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MT有抗癎和促癎的双重作用.本文从MT的生理活性入手,就近5年来有关MT的抗癎和促癎作用及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关键词: 褪黑素 癫癎 治疗
  • SPECT在常见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莉华;孙晓江

    SPECT脑血流显像能灵敏反映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在脑血管疾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能早期诊断脑梗死,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有利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预防脑卒中;脑出血后存在局部脑血流量降低,且持续时间长,出血后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行SPECT检查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他汀类药物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卢伟;赵水平

    近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临床及动物实验发现,他汀类药用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将会带来更多益处.动物实验证实,他汀类药即可抑制也可逆转慢性或缓解复发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临床上也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在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中是有益的.他汀类药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减少白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移动;抑制促炎症T细胞激活;减少T细胞介导的炎症介质的表达;减少炎症介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

  • 99Tcm-TRODAT-1 SPECT 在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郭丽萍;蒋雨平

    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是多巴胺系统重要的调节机制.总结回顾了特异性DAT示踪剂之一即99Tcm-TRODAT-1 在SPECT 显像中对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的临床诊断价值.

  • 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报道

    作者:程忻;邬剑军;郭起浩;卢家红;董强

    额颞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是一种隐袭起病、逐渐进展的非Alzheimer型早老性痴呆,其病理特征为额叶和颞叶前部的进行性变性;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常见的成人起病的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ease,MND),其病理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消失.国外已有许多这一疾病组合(FTD-ALS)的临床与病理报告.现将我们见到的1例报告如下.

  • 肌萎缩侧索硬化-帕金森痴呆叠加征(附1例报道)

    作者:俞海泓;张霞萍;魏文石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而同时伴有运动减少、肢体震颤、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性格改变的病例较少见,我院近日收治1例病例,现报告如下.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与影像学

    作者:黄经纬;洪道俊;谢尊椿;吴裕臣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近年报道日趋增多,但临床上早期诊断的病例少,误诊率及死亡率仍很高.

  • BiPAP呼吸机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临床应用

    作者:华玲;王利力;刘玉桢;袁学山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仅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变性疾病,因呼吸肌萎缩无力及延髓麻痹,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我们于近2年内应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给氧通气,治疗MN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2例,经治疗后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改善,报道如下.

  • 老年静止性脑梗死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刘琨;王婷;李秀英;成义仁;朱友德;李大臣

    本文对老年静止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SCI)抑郁情绪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 15例经鼻蝶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临床分析

    作者:王献清;尹乾坤;张福生;郝志勇;郭晓明;姚庆东

    2002年我科开展经鼻蝶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改变(附12例报道)

    作者:岳连贵;张彩荣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AS)是因基底动脉尖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群,常引起中脑、丘脑、丘脑下部、枕叶、颞叶及小脑梗死,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偏瘫及感觉障碍.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2例病人,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如下.

  • 疼痛性周围神经病

    作者:蒋雨平;蒋雯巍

    神经痛的病因和治疗在疼痛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处理中是关键的.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之间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抗抑郁和抗惊厥药物是治疗神经痛的一线药物.

  • 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

    作者:温仲民;包仕尧

    目的:通过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后梗死体积的测量和神经功能评分,评价改良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分别使用包被有多聚-L-赖氨酸(0.1%)尼龙线和普通尼龙线,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分别在再灌注后3、24、48和72 h联合应用八分法和姿势反射评价运动神经功能,3 d后处死大鼠,测定梗死体积并进行比较.结果:运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与梗死体积成线性关系,多聚-L-赖氨酸包被线组制作模型的成功率高于普通线组,且梗死体积比普通线组大.结论:神经功能评分能很好的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采用多聚-L-赖氨酸包被的尼龙线能使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更可靠,成功率高,梗死体积和部位变异性小.

  • 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和命题工作中建议教师采用美国"基本问题的提出及其学习的方法"

    作者:陈声宇;张梅青;郑耀光

    简要介绍了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和命题工作中教师采用"基本问题的提出及其学习的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基本思想;PBL教学的特点和优点及其应用方法;在PBL教学中考试命题的主要方法:病例串试题的命制原则.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