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s 중국림상신경과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678
  • 国内刊号: 31-17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蒋雨平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超声定位肌电图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重度流涎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丽霞;罗蔚锋;张琪林;胡伟东;李向;戴永萍;刘春风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流涎的疗效.方法:选择流涎患者5例,其中帕金森病(PD)3例,脑梗死2例.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及流涎频率评分后于超声定位后肌电图引导下对患者腮腺和颌下腺进行BTX-A多点注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流涎测评.结果:TDS和流涎频率评分:BTX-A治疗前为(4.6±0.5)分和(3.0±0.0)分; BTX-A注射后2周降至(2.6±0.9)分和(1.6±0.5)分; 1个月时为(2.8±1.1)分和(1-8 4±0.8)分,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为(3.2±1.3)分和(2.0±1.0)分,与治疗前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BTX-A 局部注射治疗流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少突胶质Ⅱ型星形祖细胞纯化培养与鉴定

    作者:刘媛;李红运;王莉;曾琳;龙在云;廖维宏;伍亚民

    目的:探索新生大鼠脑皮质少突胶质Ⅱ型星形祖细胞(OP)的纯化及鉴定.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皮质混合胶质细胞,采用改良的振荡分离纯化法获取OP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用该方法获取的OP细胞A2B5和Nestin免疫染色为双阳性,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且具有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双分化潜能.结论:低速振荡结合2次接种可纯化得到高纯度的OP细胞,是一种简单、高效的OP细胞的纯化方法.

  • 干燥综合征并发帕金森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周志华;王训;喻绪恩;余锋;韩咏竹;程楠;徐银;韩永升;杨任民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和帕金森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经临床症状和右侧唇腺病理确诊的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出现帕金森综合征样表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并不少见,但合并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不多见,国内尚未见报道.予以甲泼尼龙0.5 g冲击治疗3 d后,患者眼干、口干症状改善,且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也较前好转.结论:干燥综合征并发帕金森综合征样临床表现,文献报道均为女性,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方法与其他帕金森综合征不尽相同,目前主张激素治疗,但疗效不一.

  •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及供血区分布

    作者:陈伟;王钦;黄莹;方晶;翟宇;董幼镕;汪昕;李威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及病灶供血区分布特征.方法:对26例经MRI确诊、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将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分为2种临床类型:①稳定型:单纯自发性持续性眩晕伴平衡失调(19/26例,73.1%),②进展型:以持续性眩晕,平衡失调为首发症状,起病2 d后伴有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7/26例,26.9%).梗死病灶以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16/26例,61.5%)受累为常见;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区(6/26例,23.1%)及小脑上动脉区(2/26例,7.7%).未见多发小脑供血动脉区梗死患者以单纯眩晕为首发症状.结论: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以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受累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呈良性病程,但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和体征.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凝血相关指标变化

    作者:孙旭红;Paul Trouillas;Miche Berthiller;Michel Hanss;李威;翟宇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等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前后的改变.方法:选择80例发病后7 h静脉内溶栓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AIS病例,观察溶栓前,溶栓后2 h、溶栓后24h的凝血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在AIS溶栓治疗中,纤维蛋白原在溶栓后2 h较溶栓前降低(P<0.01),溶栓24h后上升(P<0.01),但仍低于溶栓前水平(P<0.05);纤维蛋白溶解产物在溶栓后2 h较溶栓前升高(P<0.01),溶栓24 h后下降(P<0.01); D-二聚体在溶栓后2 h较溶栓前升高(P<0.01),溶栓24 h后降低(P<0.01),但仍高于溶栓前(P<0.01);XⅢ因子水平在溶栓24 h后明显下降(P<0.01)α2-抗纤溶酶水平在溶栓后2 h较溶栓前下降(P<0.01),溶栓24 h后上升(P<0.01),但仍低于溶栓前水平(P<0.01); 纤溶酶原水平在溶栓后2 h较溶栓前下降(P<0.01),溶栓24 h后上升(P<0.01),但仍低于溶栓前水平(P<0.01); 血小板在溶栓治疗后低于溶栓前,尤其是溶栓24 h后(P<0.05).结论:在AIS溶栓治疗中,纤维蛋白原,XⅢ因子、α2-抗纤溶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血小板都发生明显变化,与纤溶作用机制相符.

  • 序贯式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临床研究

    作者:杨晓凤;许忆峰;吕乃武;陆岩;张轶斌;王红梅;吕欣;周金旭;刘心平

    目的:观察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PMD)患儿接受序贯式干细胞移植术(SCT)后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的表达,dystrophin 基因和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2008年2月至2010年11月对5例8~14岁男性PMD患儿接受序贯式SCT[即依次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经静脉内移植-UCMSC肌肉内移植-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aplo-HSCT)]治疗,观察患儿血清酶学,基因分析、肌电图、肌肉活检及肌萎缩蛋白、造血重建的植入证据的变化.结果:移植后①血清肌酸激酶数值显著降低;②PCR-STR检测4例为完全供者型嵌合,1例3/6位点相合患儿未植入为完全受者型;③4例外显子缺失患儿外周血及骨髓表达正常基因型;④肌肉活检显示供受者嵌合状态,缺失的外显子弱阳性表达.肌细胞形态改善,肌萎缩蛋白间断弱阳性表达;⑤肌力及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无减退或改善.结论:PMD患儿接受序贯式SCT后缺失的外显子转变为正常基因型,肌细胞膜有肌萎缩蛋白阳性或弱阳性表达,可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作者:石娜;王荔;宋丽云;周永安;李宇新;李光来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启动子区C-1562T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2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1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MMP-9启动子区的1562C/T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基因测序,检测MMP-9C-1562T的基因型.结果:脑梗死组MMP-9基因的1562C/T的基因多态性出现频率(16.96%)与对照组(17.86%)无明显差异.结论:MMP-9基因C-1562T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无相关性.

  • 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

    作者:翟宇;潘辉;苏敬敬;李威;陆勤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临床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结合其头颅MRI、血清学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约25%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该类患者应与多发性硬化进行鉴别.头颅MRI FLAIR易发现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皮质下白质内的亚临床病灶.结论:临床中若发现患者的症状体征与颅内多发病灶不相符时,需行免疫相关抗体、腺体功能等方面的检测,考虑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可能.

  • 重度子(癎)前期发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3例(附文献复习)

    作者:刘子凡;许治强;陈敦金;匡永锋;关海涛

    目的:探讨重度子(癎)前期发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方法:对3例重度子(癎)前期发生RPL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资料结合6例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急性发病,常表现为头痛、视朦和皮质盲.平均动脉压急性升高至130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时发生RPLS,病灶以枕、顶叶为主.9例患者中4例并发HELLP综合征.经积极治疗,患者症状、体征迅速改善,预后良好.结论:①颅内高压和皮质盲是重度子(癎)前期发生RPLs时的主要临床表现;②重度子(癎)前期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的上限血压下移,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明显; ③及时终止妊娠和积极降压、脱水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早期诊断及文献复习

    作者:朱明睿;杨军;张朝东;黄丹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特征、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24岁.以反复剧烈头痛为唯一表现.MR磁敏感加权成像示脑干,小脑、颞叶表面线样低信号影,顶上小叶临近蛛网膜下腔海绵状血管瘤1个.皮质类固醇联合降颅压保守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综合征,慢性反复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发病机制,海绵状血管瘤为少见病因,位于蛛网膜下腔旁或脑室旁的海绵状血管瘤易致该病.反复剧烈头痛可为不典型早期表现,MR磁敏感加权成像是该病早期诊断及病因诊断敏感的检查方法.

  • 脑卒中后不同时段发生抑郁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波谱分析

    作者:赵晓晖;周媛;李跃华;朱玉萍;陈翠荣;杨娟;白青科;沈建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探讨脑卒中后不同时段发生脑卒中后抑郁(PSD)脑N-天冬氨酸盐/肌苷(NAA/Cr)和胆碱/肌酐(Cho/Cr)的代谢改变.方法: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例223例,脑卒中后72 h予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评分,≥8分者(PSD患者)根据病例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第1组)和对照组(第2组),<8分者1个月时再次评分,≥8分者再分为干预组(第3组)和对照组(第4组);<8分者2个月时再评分,≥8分者再分为干预组(第5组)和对照组(第6组);<8分者3个月再评分,≥8分组(第7组)、<8分组(第8组).干预组(1、3、5、7组)给予帕罗西汀20mg·d-1治疗.分别在72 h,3个月对PSD患者行MRS(双侧颞叶海马、丘脑)检测.结果:①在NAA/Cr比值中:72 h和3个月时,第4、6组颞叶海马、丘脑ROINAA/Cr比值低于第2组(P<0.05);而与第7组相比,P<0.01;第4组与第6组比较和第7组与第2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各ROINAA/Cr比值72 h与3个月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o/Cr比值中:第4、6组海马和丘脑ROICho/Cr比值高于第2、7组,且以海马更为显著(P<0.01);而第4组与第6组比较和第7组与第2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6组右侧丘脑ROI Cho/Cr比值3个月较72h时增高.②3个月时第4、6组右颞叶ROI Cho/Cr高于第5组(P<0.05).③第7组72h,3个月时右海马ROI Cho/Cr比值高于第8组(P<0.05).结论:MRS在PSD早期诊断中价值有限,但对病程1和2个月时PSD的发生有较为肯定的预示意义;针对该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对改善脑代谢具有积极意义.

  • 石杉碱甲对不同严重程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杜井波;翁秋霖;陈小虎;杨銮;李果;顾叶;任蕾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石杉碱甲对不同严重程度血管性痴呆(VaD)的长期疗效.方法:纳入255例VaD患者,按痴呆程度不同分层.其中180例入组石杉碱甲组,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石杉碱甲(高剂量组:0.15 mg;低剂量组:0.05 mg);75例设为吡拉西坦(0.4 g)为对照组,均连续用药52周.分别在0、12及52周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不同严重度VaD患者石杉碱甲高剂量组在治疗12周后MMSE、ADL评分改善明显(P<0.05).轻度VaD患者石杉碱甲高剂量组在治疗12周后MMSE、ADL评分改善疗效好.结论:不同剂量石杉碱甲对VaD的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VaD患者的认知功能呈进行性下降,高剂量石杉碱甲能延缓V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

  • Sombati癫(癎)细胞模型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变化

    作者:刘云;吴原;吴月娟;陈梓斌;刘晓菲;刘秋弟;谭明会

    目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研究Sombati癫(癎)细胞模型电压依赖性K+电流的变化.方法:取SD新生乳鼠双侧海马,体外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9天的部分海马神经元经无镁液处理3 h制备癫(癎)细胞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正常组(未经无镁液处理的海马神经元)和致(癎)组(经无镁液处理3 h后更换为正常维持培养液的海马神经元)海马神经元的电压依赖性外向K+电流.结果:致(癎)组外向K+电流比正常组增大,峰值电流由(596.62±79.23)pA增至(978.68±53.23)pA,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正常组相比,致(癎)组的I-V曲线明显左移,I-V 曲线形态无显著改变.结论:Sombati 癫(癎)细胞模型中,电压依赖性外向K+电流显著增加可能是癫(癎)细胞模型(癎)性放电后为了保持细胞稳态的代偿性保护作用.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赵弘轶;赵忠新;黄流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神经营养方面的作用为人所熟悉.近年的研究发现,IGF-1与阿尔茨海默病(AD)以及认知功能关系密切.本研究就IGF-1在体内的分布、与AD的关系,以及影响AD可能的机制等方面,对其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综述.

  •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帕金森病

    作者:陈春暖;王涛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是一种经典的糖酵解蛋白,除了行使糖酵解功能外,还参与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研究显示,GAPDH酶蛋白与帕金森病(PD)相关蛋白如α-突触核蛋白等有相互作用,参与Lewy小体形成,介导多种因素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gapdh基因过表达、GAPDH酶蛋白异常聚集和核转位与PD的发生有关.GAPDH 在应激条件下发生巯基亚硝基化,巯基亚硝基化的GAPDH(SNO-GAPDH)通过与Siahl结合发生核转位,介导凋亡级联反应.司来吉兰及其结构类似物通过与GAPDH酶蛋白结合,干扰凋亡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GOSPEL(GAPDH'scompetitor of siah protein enhances life)是一种新发现的GAPDH酶蛋白神经毒性通路中的负调节蛋白,可能为PD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PET在神经病学领域的应用

    作者:梁凤;毛洁萍;杨新玲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发展至今已有30年余,目前PET已作为临床诊疗的一项重要检查技术手段应用于多个学科.近年来PET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做一阶段性的回顾.

  • 凝血酶在脑出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丁非凡;王朝燕;代大伟;代亚美

    凝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参与机体的凝血、抗凝、血栓形成和纤溶等过程.早先的研究显示在脑出血中凝血酶可以引起血脑屏障的破坏,促进脑水肿的形成,导致神经元死亡,但是新近研究显示凝血酶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有促进神经再生、血管再生及脑组织重塑等作用.

  •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与继续出血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胜海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对继续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脑出血患者182例,根据脑出血后24 h内的血压水平分为:血压异常增高组70例,平均动脉压(MAP)>140 mmHg(1 mmHg=0.133 kPa);适宜血压组72例,MAP90~140 mmHg;血压偏低组40例,MAP<90 mmHg.观察比较3组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和3个月内的病死率.采用功能独立测量(FIM)对3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评价其预后.结果:适宜血压组继续出血率明显低于血压异常增高组,3个月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发病3个月后的FIM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维持适宜血压水平可减少继续出血和降低病死率,并改善其预后.

  •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癎)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珍立;晏小琼;许康;尹虹祥;付斌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对老年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新诊断的老年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癎)18例,起始剂量250mg,每日2次.根据疗效调整剂量,每日大量不超过3000mg.观察癫(癎)发作的频率、类型及不良反应.结果:18例迟发性癫(癎)患者应用左乙拉西坦500~1500 mg·d-1后有16例(88.9%)未再有癫(癎)发作.3例(16.7%)有嗜睡,2例(11.1%)有头昏表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8%(5/18例).上述不良反应均未经特殊处理,在1~2个月自行消失,无一例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左乙拉西坦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癎)安全、有效,而且耐受性良好的药物.

  • 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斌;栗洁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至2003年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165例患者为对照组,2004至2010年采用CT定位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的195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预后良好率、病死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显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头痛间隙期伴(癎)性放电15例患儿的脑电图分析

    作者:李妍

    目的:分析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诉的患儿其脑电图(癎)性放电部位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门诊101例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诉的患儿,行脑电图检查.其中15例患儿脑电图中显示(癎)性放电,对(癎)性放电的出现部位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儿中有12例患儿脑电图中的(癎)性放电表现为散在性棘慢波,且颞叶出现率高,为65.5%; 2例患儿脑电图中的(癎)性放电表现为全部导联周期性及阵发性棘慢波;1例患儿脑电图中的(癎)性放电表现为双侧顶枕导联阵发性棘慢波.结论:头痛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十分必要,儿童患者的头痛症状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红耳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张祥

    目的:阐述红耳综合征的疾病特征.方法:报告1例红耳综合征,结合文献详细叙述疾病特点.结果:年轻女性以"左侧头痛4年,左耳灼烧样痛2年"就诊.既往有偏头痛史4年,全身体检以及头颅MRI等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红耳综合征是一组以单侧或双侧耳部颜色变红,皮温升高,伴有灼烧样痛不适感觉的症候群.

  • 遗传性共济失调

    作者:蒋雨平;邬剑军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脊髓、小脑、脑干为主的变性病,有时也累及周围神经、视神经、大脑等区域,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生化代谢异常或尚未明确的内源性因素造成细胞变性有关.本文对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症状、分型和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 貌似"颅内肿瘤"的病例讨论(四)

    作者:蒋雨平;汪寅;初曙光

    病例资料患者住院号536×××.男,53岁.浙江省农民.已婚.因反复发作短暂意识丧失伴全身抽搐20余年,于2007年6月28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