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白细胞抗原-G基因多态性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相关性研究

    作者:柯绍发;胡晓飞;王凤;伍嫦珠;朱敏;樊树峰

    目的 研究人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多态性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SE患者及正常人的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ins/ del)多态性分布,分析HLA-G基因型、等位基因与HS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HLA-G14 bp的3种基因型在HSE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并且HSE组del/ del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OR=5.56,P=0.018).等位基因频率的分析发现HSE组14 bp缺失(-14 bp)频率较对照组高(78.70%vs.67.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1,P=0.004).结论 HLA-G 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可能与HSE的发病相关,其中14 bp缺失可能是HSE发病的一个遗传危险因素.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措施及效果研究

    作者:张阿宁

    目的:研究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择取对象来自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到本院诊治的5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基于此治疗组加用α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二者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阿昔洛韦和α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效果显著。

  • 蒙成药三子汤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30例临床研究

    作者:王高娃

    目的:探讨水煎服蒙药三子汤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性.方法:6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和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晚水煎服三子汤3g ~ 5g.比较两组2周治愈率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发热、头痛、颈强等恢复时间及住院日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水煎服蒙药三子汤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进一步推广及开发研究价值.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8例病例分析

    作者:宋兆慧;王瑞金;张善超;刘磊;王佳伟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提高HSE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 回顾8例HSE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影像学、脑脊液检查结果及治疗,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HSE患者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及精神障碍.头颅MRI、脑电图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脑脊液 HSV-1 IgM抗体阳性及PCR DNA检测发现该病毒DNA可确诊.结论 通过HSE的临床特点,结合脑电图、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对HSE作出早期诊断,尽早使用抗病毒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作者:姚辉;苏金涛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变主要侵犯颞叶、额叶和边缘叶脑组织,在病毒性脑炎中是常见的一种非流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该病20世纪70年代前,病死率较高.20世纪90年代后,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尽管如此,因其较高的发病率仍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1].肠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的一种外科疾病[2].2006年4月我科收治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已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1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重症患者护理对策

    作者:梁喆;陈颖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常称为"急性包涵体脑炎","急性出血性脑炎"或"急性坏死性脑炎",本病起病、病情重、进展迅速,持续高热可达1周不退,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2000年1月-2000年11月,共收治该病患者18例.

  • 甘露聚糖肽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宁永华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29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6例和对照组145例。对照组给予甘露聚糖肽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3%高于对照组的7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快速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减轻其脑水肿,同时还可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增强其抗病毒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系统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8例诊断体会

    作者:许剑辉

    目的:通过对18例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的对比分析,评估常规检查方法在基层医院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常规检查:根据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做脑脊液压力检测及脑脊液常规生化、脑电图、头颅CT 和/或MRI检查.同时做病原学检查:HSV抗原或HSV检测,以HSV抗原或HSV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标准,二种方法对比分析.结果:常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15例,诊断符合率83.33%.讨论:在基层医院应用常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具有实用性和较好的可靠性.

  •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瑜;郭远瑾;梅元武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SV-1感染组(感染组)、阿昔洛韦治疗组(阿昔洛韦组)、地塞米松早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和地塞米松延迟干预组(延迟干预组)5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脑组织小胶质细胞表面抗原CD11b,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通过脑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病毒感染后第5天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周后应用Kaplan-Meier法对各组小鼠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病毒感染后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脑组织CD11b阳性细胞及促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增多(P<0.01),小胶质细胞激活,早期干预组可见小胶质细胞明显激活伴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P<0.05);与感染组比较,阿昔洛韦组和延迟干预组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P<0.01),促炎性细胞因子降至正常水平.延迟干预组与阿昔洛韦组相比小胶质激活减少(P<0.01),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早期干预组比较,延迟干预组CD11b及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小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神经功能评分与生存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延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预后.

  • 伴Kluver-Bucy综合征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二例报告

    作者:王丽英;李菁

    此文报道临床非常少见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引起Kluver-Bucy综合征(Kluver-Bucy syndrom,KBS)2例.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和脑电图评估

    作者:姜凤英;薛一帆;丁铭臣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神经系统主要临床症状与脑电图(EEG)异常程度、异常范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对比、分析31例HSE患者住院早期、用无环鸟苷(ACV)治疗4~8天和出院前三个病程阶段的神经系统主要临床症状和疗效状况,及与其相对应的EEG异常程度和异常范围的变化.结果 HSE患者神经系统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症状、癫痫、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在前两个病程阶段,四种症状的EEG异常程度和异常范围的排序基本相同,并与病情呈同步变化;经ACV治疗后,EEG异常范围缩小的幅度比异常程度减轻的幅度小.结论 EEG异常范围和异常程度的变化可同步反映HSE患者神经系统主要症状的变化,当异常范围的变化幅度与异常程度变化幅度有一定差距时,可能说明患者正由急性期向稳定--恢复期转变.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症状和表现进行分析,选择MRI或者头部CT诊断技术,通过抗病毒化学药物、免疫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之后,患者产生了显著的效果。结果经过系统全面的治疗之后,70例患者临床症状在3到6天之内都得到了改善,治疗20天之后,治愈患者有56例、好转患者有12例、未愈患者有2例,无患者死亡。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比较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通过系统有效的治疗之后都得到了一定的好转,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要能够接受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避免其出现后遗症。CT诊断或者MRI技术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诊断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活动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观察

    作者:于红;王春

    目的:探讨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2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HSV-DNA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脑脊液检查HSV-DNA阳性或HSV-IgM阳性者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12例,占44%.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予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连续用药1周,结果治愈7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及死亡各4例.结论:PCR技术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提供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依据,而阿昔洛韦的使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良锋;韩本丽;唐汉平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件脑炎(HSE)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20例HS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HSE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多见,大多数患者脑电图有异常表现,MRI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论:HSE的诊断应在临床症状的基础上结合脑电图(EEG)、脑脊液病毒学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伴Kluve-Bucy综合征3例

    作者:姜翠玲;张共青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Kluve-Bucy综合征的特点.方法:对3例临床诊断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3例患者均有头痛、发热、精神行为异常、贪食表现.②头颅MRI均有额、颞叶损害.③脑电图弥漫性异常,以额、颞显著.④脑脊液:2例压力高,细胞数均增高.⑤早期无环鸟苷治疗,病情渐好转.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KBS的临床特点:头痛、发热、行为异常、视觉失认、贪食、饮食习惯改变、口部探索.诊断以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为依据,KBS与双侧颞叶损害有关.早期无环鸟苷治疗可改善预后,镇静药或卡马西平治疗可改善KBS的症状.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治疗措施的临床证据评价

    作者:倪新军

    目的:探讨评价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48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进行抗病毒化学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显效24例(第1周症状得到改善,持续治疗2~3周后治愈),有效19例(发生轻微的人格改变4例、记忆力减退15例),无效3例,死亡2例。结论当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及时,并实施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药物治疗措施后,多数患者疗效以及预后效果均较为良好,但也有少部分病情严重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 3例不典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误诊分析

    作者:沈龙;庞艳

    分析3例误诊为脑梗死和症状性癫痫的原因。脑梗死和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有(HSE)相似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差、命名不能、发作性意识障碍、四肢抽搐等,影像学检查、头部CT早期检查未发现异常;但后期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有其特殊的改变,不是以血管分布改变,而是多侵犯灰质。因此在诊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首诊医生的警觉性、临床经验,要透彻了解HSE,努力寻找诊断依据,是诊疗成功的关键。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0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陈素芬;李海鹏;杨期明;刘玲英;廖远高;刘小军;胡海冰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临床多以头痛、发热、记忆减退、精神异常、癫痫发作伴或不伴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3)头颅MRI检查比CT敏感,早期可见单侧或双侧颞叶、额叶、顶叶或岛叶呈异常高信号;(4)脑电图出现中度异常脑波,多呈颞额部偏胜、周期性棘-慢波;(5)脑脊液细胞学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部分病例可见大量红细胞;(6)更昔洛韦及高压氧疗的应用疗效显著.结论 根据早期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可以拟诊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应用更昔洛韦,结合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CT诊断

    作者:单宗滨;赵培秋;李建华;赵建修;马庆友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病情多凶险,是散发的急性致死性脑炎的常见原因,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CT是诊断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在显示病变以及了解病变累及的部位、范围、程度等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极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为了提高临床对该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其CT表现的认识.笔者回顾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CT表现,并就其表现特点和鉴别诊断等问题作一讨论.

  • 甘露聚糖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军;龙飞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6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试验组服用甘露聚糖肽胶囊+阿昔洛韦片,对照组服用匹多莫德胶囊+阿昔洛韦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临床总有效率达91.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3、IgA、IgG、IgM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后NK、IgA、IgG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3、IgM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通过提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8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