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研究进展

    作者:梁志刚;杨绍婉;于国平

    出血转化,尤其症状性颅内出血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静脉溶栓后虽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我国卒中急性期溶栓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临床医生担心出血转化风险是主要原因.本文对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认识,更好地改进卒中急性期溶栓治疗.

  • 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阳;马建斌

    目的 比较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7月—201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20例)和标准剂量组(117例).所有患者在发病4.5 h内均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低剂量组给予0.6 mg/kg,15%快速静脉推注,85%静脉泵输注,持续60 min,大剂量60 mg.标准剂量组0.9 mg/kg,10%快速静脉推注,90%静脉泵输注,持续60 min,大剂量90 mg.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情况.结果 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6.32%、85.8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溶栓后各时间点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两组NIHSS评分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时mRS评分0~1分和2、3、4、5、6分的患者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标准剂量相当,低剂量阿替普酶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后严重出血性转化研究进展

    作者:王勤鹰;詹青

    严重出血性转化是静脉溶栓治疗危险的并发症.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静脉溶栓后严重出血性转化的定义、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具有严重出血性转化高风险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选择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以降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

  • 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临床特点及预后

    作者:王万华;马召玺;张炎;任洁明;王红洲;陆丽芸;鲍治诚;曹勇军;方琪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2例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出现的sICH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22例患者中(男17例、女5例),既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服用史7例,脑卒中病史7例,高血压病史17例,心脏病10例,长期吸烟史9例.12例sICH在溶栓后6h内发生,4例伴有消化道大出血.12/22例患者1周内死亡;余10例中,8例1个月后生活不能自理,2例生活可自理.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sICH临床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沈芳;沈红健;邢鹏飞;姜乐;黄石仁;张永巍;吴涛;邓本强

    目的 分析急性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1例.以静脉溶栓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预后评价指标,mRS评分≤2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54例),3~6分者纳入预后不良组(3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溶栓前Alberta脑卒中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等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静脉溶栓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59.3%(54/91),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66.57±13.46)岁vs(75.95±6.06)岁]、卵圆孔未闭患者比例[11.1%(6/54) vs 0.0%(0/37)]、基线NIHSS评分[7.5(3.5,13.0)分vs 18.0(13.0,22.0)分]、基线GCS评分[14.5(12.0,15.0)分vs 10.0 (8.0,14.0)分]、溶栓前ASPECTS [10.0(9.0,l0.0)分vs 9.0(8.0,10.0)分]、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1.9%(1/54) vs 32.4%(1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64,x24.401,Z=5.235,Z=4.079,Z=2.519,x2=16.768;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比值比(OR) =3.236,95%置信区间(CI):1.077~9.709,P=0.036]、基线NIHSS评分(OR=2.874,95% CI:1.074~6.329,P=0.034)、SICH(OR=9.346,95%CI:1.017~83.333,P=0.048)是急性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年龄、脑卒中严重程度和SICH是影响急性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越大、脑卒中严重程度越重或发生SICH,预后越差.

  • 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魏衡;贾复敏;尹虹祥;周瑞

    目的 探讨早期血压变异性(BPV)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IVT)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风险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2至2016年的发病4.5 h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IVT且临床资料完整的AIS患者.依据溶栓治疗后48 h内头颅CT或MRI结果及NIHSS评分变化分为sICH组(22例)和非sICH组(157例).采用单因素t、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组sICH危险因素的差异性.进一步分别将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和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以四分位数分为4组,以低四分位组为参照组,其余组分别与参照组比较.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sICH组年龄、纤维蛋白原(FIB)、吸烟史、24hSBPsd、24hDBPsd均高于非sICH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ICH组年龄(OR 3.117,95%CI 1.089~8.920)、吸烟史(OR 2.933,95%CI 1.042~8.257)及24hSBPsd(OR 4.135,95%CI 1.397~12.237)均仍高于非sICH组(均P<0.05),而2组之间FIB、24hDBP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吸烟史危险因素后,高四分组24hSBPsd、24hDBPsd发生sICH风险分另别是低四分位组的10.882倍(95%CI 2.088~56.717)、6.025倍(95% CI 1.550~23.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BPV越大,发生IVT后sICH风险越高,以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更明显.

  • 静脉溶栓治疗对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出血和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淑敏

    目的 探讨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脑卒中的安全性和远期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发病时间均<4.5h,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104例,研究组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期间颅内出血情况和治疗后90d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颅内出血3例(5.36%),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1.79%),对照组颅内出血2例(1.92%),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0.96%),两组颅内出血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90d后,预后良好36例(64.29%),对照组26例(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轻型脑卒中,具有可靠的用药安全性和远期预后,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