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吾尔族、汉族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天荣;齐玲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以及在维、汉族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治维、汉族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同期40例维、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RDW指标并统计分析其对脑卒中及不同民族患者间的临床意义.结果:脑卒中患者的R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DW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维吾尔族与汉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卒中RDW水平与卒中6个月MR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RDW水平可以作为一种预测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简便指标,并且在维、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

  • 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对照分析

    作者:黄金凤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按照使用药物分为rt-PA组和尿激酶组,进行溶栓治疗,其他常规治疗相同,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mRS评分,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前、溶栓后24 h、溶栓后7 d的NIHSS评分[1],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再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死亡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和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例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相似,两组药物安全性能也相当,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

  • 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娟;赵芳芳;宁方波;刘新红;张馨娜;梁迎春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共44例,其中血管内治疗组21例,药物治疗组23例.记录两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病情进展后NIHSS评分,手术后或药物治疗后3 d NIHSS评分以及发病90 d 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采用t检验分析对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血管内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较,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3.8±2.1)分与(4.8±1.1)分,病情进展后分别为(19.8±4.1)分与(21.8±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或药物治疗后3 d NIHSS评分分别为(9.8±3.1)分与(25.8±5.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90 d NIHSS评分分别为(5.0±1.6)分与(14.8±3.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S评分分别为(2.0±0.5)分与(4.3±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肢体残疾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

  • 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 临床疗效与长期预后评价

    作者:李志丹;王云峰

    目的 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采取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长期预后情况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09月~2016年01月期间),依据治疗方案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行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并对比临床疗效,长期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为96.67%,治疗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为(0.92±0.77)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采取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长期预后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 MRS评分系统评价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相关症状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童彤;杨欣;吴北生

    目的 通过与改良Kupperman评分和Greene评分系统比较,探讨MRS评分系统评价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5年3月至2005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门诊43~58岁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共157例.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Greene评分及MRS评分系统分别对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改良Kupperman评分与MR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785,P<0.01),MRS评分与Greene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864,P<0.01).结论 MRS评分是评价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相关症状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有效工具.

  • 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冯玉花

    目的 分析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但不降血压,观察组按照降压方案实施降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NIHSS评分和mR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均能够有效控制入院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但观察组在入院第5d、入院第7d、入院第8~ 12d降低收缩压辅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够降低治疗后NIHSS评分,但观察组降低NIHSS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残疾发生率27.59%明显低于对照组50.88%,P<0.05.结论 早期实施降压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预后,降低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 MRS评分系统评价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有效性

    作者:黄浓香;黄姣莲

    目的 探讨更年期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enopause rating scale,MRS)评分系统评价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有效性.方法 分别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ENQOL)和MRS评分系统对180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MRS评分系统与改良Kupperman和MENQOL评分存在良好关联.结论 MRS评分系统可以应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

  • 某地区女性绝经综合征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胡焕秋;万朝晖

    目的:了解济宁地区女性绝经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绝经期等级评定量表调查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0~60岁女性300例,并以问卷形式收集其一般资料。结果济宁地区女性平均绝经年龄(49.21±2.36)岁,以躯体症状发生率87.4%高,常见的症状为肌肉关节症状、潮热出汗、睡眠障碍。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3个层面的症状发生率及MRS评分明显高于生育晚期。围绝期女性心理症状发生率及MRS评分高,而泌尿生殖道症状在绝经后期女性中发生率及MRS评分高。结论济宁地区女性绝经综合征发病率高,医务工作者应加强探讨围绝期女性保健需求,建立绝经门诊,从而为提高女性对疾病的意识程度、早期识别及治疗相关症状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郝军;陈欣;吴海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榆林市第二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10%静脉推注,90%静脉滴注,1 h内滴注完毕,大剂量不超过9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溶栓前后多普勒超声(TCD)参数、TCD血流分型、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量表(NIHSS)评分、Rankin表(mR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完全闭塞型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3.33%,部分闭塞型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0.00%,非闭塞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两组完全闭塞、部分闭塞患者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Vm)、舒张期血流速(Vd)均上升,搏动指数(PI)下降,同组溶栓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完全闭塞、部分闭塞比例下降,非闭塞型比例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完全闭塞、部分闭塞、非闭塞患者 NIHSS 评分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部分闭塞和非闭塞患者mRS评分显著下降,同类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非闭塞患者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脑功能,促进闭塞血管再通,改善血流动力学,有益于短期预后,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阳;马建斌

    目的 比较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7月—201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20例)和标准剂量组(117例).所有患者在发病4.5 h内均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低剂量组给予0.6 mg/kg,15%快速静脉推注,85%静脉泵输注,持续60 min,大剂量60 mg.标准剂量组0.9 mg/kg,10%快速静脉推注,90%静脉泵输注,持续60 min,大剂量90 mg.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情况.结果 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6.32%、85.8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溶栓后各时间点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两组NIHSS评分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时mRS评分0~1分和2、3、4、5、6分的患者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标准剂量相当,低剂量阿替普酶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琼;涂明义;黄娟;郭宏伟;刘迪龑;皇甫留杰;谭龙君;刘涛生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在脑部血栓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3 mg/kg,总量不超过2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0%、9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对照组和治疗组BI评分优良率分别44.4%、6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mRS评分良好率分别为50.0%、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梗死率分别为33.3%、8.3%,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出血率分别为25.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出血率、再梗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鲍磊;马进;严明科;夏晓华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80 mg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30 mL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S100B蛋白(S100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92.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S100B、MMP-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治疗组的mR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脑神经功能及预后,调节Hcy、S100B和MMP-8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孔伟;韩晨阳

    目的 探究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d,24 h持续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 d,第三天将剂量改为10 mg/次,2次/d,持续5 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mRS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脉络宁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州

    目的 探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20 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清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28%、95.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HS)、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络宁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不同梗死部位的预后分析

    作者:张海燕;李新

    目的:分析不同梗死部位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的NIHSS评分及其90 d预后评估,旨在建立一种早期、客观、准确的评价各型TOBS预后的新方法.方法:将63例TOBS患者根据MRI分为幕上、幕下及幕上下均受累3组,记录其入院NIHSS评分,90 d后进行mRS评分,对其预后行统计分析.结果:MRI显示幕上下脑组织皆受累或幕下脑干、小脑受累, 且NIHSS评分高者,预后差,mRS评分为4~6分,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单纯幕上受累,NIHSS评分相对较低 ,预后较好,mRS评分为0~3分.NIHHS评分和mRS评分高度相关(r=0.891).结论:MRI表现及NIHSS评分可做为评价不同部位TOBS预后生存状态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可靠的预后评估.

  • 红细胞参数和血浆蛋白对脑梗死早期进展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陆卉;蔡英;张雅静;纪勇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对脑梗死进展、预后及再发的影响。方法分析105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病情在早期呈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的患者归为进展型卒中组,其余归为完全型卒中组;根据脑梗死发生3个月、18个月后mRS评分情况分为短期和远期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以18个月内是否再发脑梗死分再发组和未再发组。比较不同分组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参数和血浆蛋白水平。结果进展型卒中组较完全型卒中组平均红细胞体积(fL:85.92±4.50 vs 83.79±4.64,t=2.164,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fL:13.50±2.45 vs 11.90±2.90,t=2.694,P<0.01)和球蛋白(g/L:27.46±4.33 vs 24.79±4.03,t=3.029,P<0.01)高,白蛋白低(g/L:39.00±3.86 vs 42.89±4.45,t=4.24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红细胞分布宽度、低白蛋白水平是进展型卒中的危险因素;短期预后不良组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预后良好组(fL:13.90±2.45 vs 12.00±2.12,t=2.905,P<0.01);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3个月、18个月后mRS评分正相关(P<0.01)。结论高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低白蛋白的脑梗死患者进展型卒中发生率增加,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预测脑梗死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体位管理对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朱荣彦;李丽;柳晓锋;刘翠平;侯永革

    目的 研究体位管理对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发病>6 h、<24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5分≤NIHSS评分≤20分,随机分为体位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2周后,将卒中相关性肺炎、坐位平衡功能、改良的Rankin Scale(mRS)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体位管理对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1)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6.71±8.2)岁,发病时间(10.66±4.5)h,NIHSS评分(9.06±4.7)分.体位管理组患者平均年龄(64.90±8.1)岁,发病时间(11.29±4.2)h,NIHSS评分(10.11±4.1)分.2组年龄、发病时间、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2周内,对照组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12例,占同组34.3%,体位管理组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10例,占同组28.4%;2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治疗2周,对照组坐位平衡功能的再建立平均为(7.97±3.40)d,体位管理组坐位平衡功能再建立平均(6.06±2.99)d.体位管理组坐位平衡功能再建立明显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患者mRS评分(2.80±1.43)分,体位管理组患者mRS评分(2.11±1.30)分.2组患者比较,体位管理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患病早期体位管理,能有利于卒中患者早期坐位平衡功能的再建立,有效改善患者早期临床结局.

  •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并发症、mRS评分的影响

    作者:李会兵;姚娟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并发症、m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将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实行大骨瓣开颅术,研究组实行锁孔手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mRS评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mRS评分相对于术前均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采取锁孔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预后改善,具有推广价值.

  •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mRS评分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雪微;张雯;李笑笑;李鑫;蔡定芳;张宇浩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病例共200例,对不同证型病人进行发病时、发病后14d、30 d、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风中脑络-瘀血型、风中脏腑-阳闭型mRS评分:14d较0d、30 d较14d及90d较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风中脑络-阴虚型mRS评分:14d较0d及30 d较1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中脏腑-脱证型mRS评分:14d较0d、30 d较14d及90 d较30 d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病人mR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有明显差异;分辨中医证型有助于对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的判断.

  • 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疗效观察

    作者:李清;王国芳;朱青峰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药物治疗,作为研究组;同时回顾前期62例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没有应用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的病例资料作为历史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周NIHSS评分、90 d良好预后(90dmRS=0-1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两组患者发病前的mRS评分分别为(0.2±0.21)和(0.1±0.33),发病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21.52±2.37)和(22.13±3.09).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研究组术前和术后3周NIHSS评分分别为(21.52 ±2.37)和(2.52±2.18),对照组术前和术后3周NIHSS评分分别为(22.13±3.09)和(6.37±2.53),两组患者术后3周NIHSS评分和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3周N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90d良好预后的比例分别是69.3%、49.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取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机械取栓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