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作者:王玉明;黄莹;宫慧明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患者会出现新发的疲劳、无力、肌肉和关节疼痛,使患者出现行动困难、活动能力降低等功能限制,应引起重视并积极寻找正确的应对方法,同时避免损伤的出现.适当运动量和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患者保持机体活动水平,但应个体化,避免给肌肉和关节造成负担.体质量控制同样是PPS患者应该关注的问题.PPS专门诊所可以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功能限制,给出治疗、运动、饮食、辅助器具的具体建议.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保存体能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玉明;宫慧明;额尔敦达来;冯雨桐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的肌力和耐力有限,同时会新发生疲劳和无力,因此在生活中必须节省使用体能.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保存体能,需结合多学科支持来减轻症状及维持功能.患者实现保存体能需要建立使用体能的详细目录、咨询医生、评估及改善睡眠、控制体质量、空间及物品条理化、简化日常工作和家务、寻求帮助、计划休息时间、注意天气变化、识别抑郁和孤独的征象.在居家事务、烹饪、清洁、办公、户外活动中,患者要以尽可能使用保存体能的生活方式进行.

  •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跌倒的预防

    作者:王玉明;宫慧明;张爱民;黄莹

    跌倒和跌倒有关的伤害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患者常见且重要的问题.患者存在一般老年人跌倒的相同危险因素,同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引起的疲劳、肌肉和关节疼痛、不能耐受寒冷等也可能导致跌倒发生.跌倒经常导致这些患者出现身体损伤、进一步残疾以及跌倒恐惧心理,继而避免活动.为了降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应认真综合评价跌倒的发生,纠正并消除患者的错误观念,分析跌倒的原因及机制,减少风险因素,采取多学科综合性跌倒管理计划及干预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跌倒,避免进一步致残.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王玉明;宫慧明;张俊义;张爱民;孙青;白雪;乔佳利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作业治疗、理疗及水疗、中医治疗、支具和辅助治疗、心理和社会因素调整、跨学科康复综合治疗等.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作者:王玉明;宫慧明;张俊义;张爱民;孙青;陈红;洪婷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通常在脊髓灰质炎急性感染后数十年隐匿发病,典型症状有进行性肌无力、疲劳、疼痛、肌肉萎缩、耐力差、不耐受寒冷、睡眠呼吸暂停、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导致身体功能下降.由于PPS隐匿发病,对其临床鉴别与诊断尤为重要.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评价方法

    作者:张爱民;王玉明;宫慧明;张俊义;孙青;赵合欢;陈亮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涉及多种临床表现,需要多维度测量评价.疲劳量表、肌力测定、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睡眠质量评估、电生理学方法、疼痛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移动障碍评估、身体活动水平、行走能力评估、健康状况调查36项简表、心理健康量表评估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概念及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张爱民;王玉明;宫慧明;张俊义;孙青;张然;李晶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是患者急性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经过后遗症期后新发生的综合征.PPS发病率高,老年患者越来越多.PPS患者有累及肌肉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导致疲劳、疼痛、呼吸和睡眠障碍以及跌倒风险等,严重时影响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PPS的发病机制有运动神经元过度负荷学说、脊髓灰质炎病毒持续存在学说等.PPS是一种相对稳定、缓慢进展的神经肌肉疾病.

  •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行股四头肌成形术后的康复护理

    作者:刘怀芹;孙春焕;孙爱华;韩淑杰

    目的:促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行股四头肌成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方法: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和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案,对169例术后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护理,包括术后早期进行静力性肌收缩-股肌锻炼-GC44E绳肌伸屈功能转换的训练,以及髋、膝、腰背肌的全身练习.结果:本组优90例,良69例,差10例,总优良率94.1%,大部分患者力线得到矫正,关节稳定,步态改善,小腿肌力增加.结论: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是术后预防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的关键,而预防术后并发症是促进患肢康复的保证.

  • 骨小梁金属髋臼杯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非瘫痪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波;李晓华;赵辉;姜晨轶;彭松

    目的:了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进行非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使用钽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因“髋关节骨关节炎”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共5例,5例患者髋关节病变均为非瘫痪侧髋关节。术前根据水平面测量髋臼假体位置,测量标准为髋臼假体与水平面呈40°~45°外展角,前倾角度采用骨盆前倾角10°,髋臼假体位置使用术前制定方案,股骨侧假体仍为前倾10°放置。髋臼侧均使用钽金属涂层假体( Zimmer,TM)。术后6周随访时记录患者手术侧髋关节活动范围,并分别在术后即刻拍摄双髋正位片,术后6周拍摄双髋正侧位片及站立位双下肢全长片。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6周时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评分)。患者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由于本研究中病例数较少仅为5例,故使用描述性方法比较本组病例各随访时间点数据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例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感染、脱位等并发症,手术前、后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分别为(63.0±6.7)、(82.6±1.5)和(92.5±1.3)分,手术后Harris评分有改善。术后6周、3个月、半年的髋关节活动范围为屈髋:(75.3±9.5)°,(91.2±5.6)°,(92.6±6.9)°;后伸:(5.6±3.2)°,(10.5±2.6)°,(10.3±3.2)°;外展:(10.3±3.9)°,(15.5±2.4)°,(16.5±4.5)°;内收:(15.8±3.4)°,(25.3±2.7)°,(29.3±3.1)°。结论合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患者在进行非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进行详细术前计划,假体安放位置应进行个体化设计,钽金属涂层髋臼杯由于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骨长入效果更适用于这类患者。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作者:侯世芳;李凯;刘银红

    目的 探讨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方法 总结3例PP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中年起病,既往有脊髓灰质炎病史,在长达30余年的稳定期后出现了新的肌无力、肌萎缩及疲劳现象,经临床及电生理学检查排除了其他神经肌肉疾病而诊断为PPS,随访7年病情相对平稳.结论 PPS是一种少见的、缓慢进展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神经肌肉疾病.PPS目前无特效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 小儿麻痹后遗成年人骨盆倾斜的分型和术式选择

    作者:秦泗河;孙磊;卢聪;王振军

    目的提出小儿麻痹后遗成年人骨盆倾斜的新分型,依据不同类型探讨手术适应证和选择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报告56例小儿麻痹后遗成年人骨盆倾斜,根据患者致畸原因、步态和骨盆X线片特征,将骨盆倾斜分为两型三类,应用六种手术方法予以矫正.结果术后随访1O个月~6年8个月,平均2年4个月.完全矫正者11例,大部分矫正者45例,平均矫正率78.3%.结论小儿麻痹后遗的成年人骨盆倾斜,不是每例患者皆适合手术治疗,新的分型有利于指导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1例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海燕;杨清成;齐尚书;马登飞;王永峰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myelitis syndrome,PPS)是一种继发性运动神经元疾病,是指脊髓灰质炎患者在症状恢复15~30年后,原先受累或未受累的骨骼肌再次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疲劳及肌肉或关节疼痛等症状.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附3例报道)

    作者:沈黎玮;邬剑军;蒋雨平

    目的:研究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的临床表现.方法:评价3例PPS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PPS的主要表现是新出现的肌无力、疲劳、疼痛和肢体及躯干缓慢进展的运动神经损害.PPS患者既往有脊髓灰质炎的病史,有部分或完全的神经功能恢复,有长达数十年的神经功能稳定期并除外其他疾病.结论:PPS是一种感染脊髓灰质炎后出现的缓慢进展性的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 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

    作者:周育松;秦泗河;王振军;张五建

    目的探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前侧骨骺刺激、股骨髁上前倾截骨、胫骨平台下植骨抬高术或上端截骨垫高术等5种手术方法治疗37例39个膝关节.结果术后35例37个膝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6年,平均4年5个月.29例达到矫正效果,4例畸形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膝反屈的成因复杂,只有根据临床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才能达到矫正目的.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赖坚强;漆化华;刘宏文;陈锦琼;刘国胜;严济春;黄慧;赵志和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以"进行性双上肢乏力2 a"为主诉入院.2 a前患者出现左上肢乏力、活动失自如,不能端碗、系纽扣,后渐感右手乏力,不能持筷、不能以双手支撑起身体,伴有畏寒、畏风,语音降低并咀嚼无力,偶有饮水呛咳、肌肉痉挛,间断咳嗽,以干咳为主,少量白色稀薄痰,坐位1~2 h心前区有压迫感,抬头无力,平卧位可缓解,双侧肩胛区麻木,视物清楚,无耳鸣、听力下降,无吞咽困难,无咯血.曾在外院治疗,症状无好转.病程中精神、食欲、睡眠好,体质量无明显减轻,大小便正常.自诉性功能良好,但因担心劳累而较少性生活.3岁时患"脊髓灰质炎",后双下肢肌肉逐渐萎缩,出现右下肢外展畸形,长期以双手撑地行走;有高血压病史3 a,血压高140/100mm Hg(1mm Hg=0.133 kPa),尼群地平20 mg口服,1次/d,血压维持在130/80 mm Hg左右;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 肌替代术治疗股四头肌瘫痪

    作者:李正根

    目的 观察采用肌替代术治疗股四头肌瘫痪的效果。方法 60例因脊髓灰质炎后遗股四头肌瘫痪患者,采用不同术式的肌肉替代转移重建股四头肌功能。结果 经追踪随访,有效者56例(占93%),无效者4例(占7%)。结论 股二头肌-半腱肌代股四头肌术效果好。对下肢广泛而严重肌瘫痪的病例,在无肌肉可替代的情况下,人工碳纤维替代术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临床及电生理研究

    作者:孙雪纯;赵哲

    目的 研究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电生理特点,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受累肢体肌力均有减弱,5例伴易疲劳,3例伴寒冷不耐受,5例伴肢体疼痛.典型电生理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募集相减少;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均正常.结论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常见表现为无力、慢性疲劳、疼痛,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电生理等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治疗主要为康复及药物治疗,早期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肌电图在鉴别诊断运动神经元病、腓骨肌萎缩症和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中的价值

    作者:王必佳;陈康宁;李勇湧;李鑫;曹国华

    目的 探讨神经肌电图在诊断和鉴别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和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P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西南医院247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时临床表现以下肢肌无力伴或不伴肌萎缩的患者资料,对其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经临床及肌电图确诊为MND 106例,CMT 96例,PPS 45例.所有患者肌电图可见神经源性损害.MND患者肌电图以上肢异常率为高(88.21%),感觉神经功能正常;CMT患者肌电图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P<0.01),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PPS肌电图以下肢肌异常率高(86.67%),神经传导功能多正常.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临床诊断及鉴别MND、CMT和PPS有一定价值.

  • 小细胞肺癌并副癌综合征误诊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分析(附1例报告)

    作者:相波;李喜梅;王晓青

    报道1例以肢体无力为首发症状的病人,误诊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并副癌综合征.结合文献对神经系统副癌综合征和PPS进行分析比较,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