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이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79X
  • 国内刊号: 31-10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7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HSV-tk基因特异性杀伤大肠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龙;屠岳;孟荣贵;王元和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在大肠癌组织细胞中特异地表达,以达到靶向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构建以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tk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tkNa,然后以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法将重组组织特异性载体及非组织特异性载体分别转导入高分泌CEA的大肠癌LoVo细胞中,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后给予前药更昔洛韦(GCV)进行敏感试验.结果:转导组织特异性tk基因的LoVo细胞较转导非组织特异性tk基因的LoVo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显著增高(P<0.01,n=9).体外实验中还观察到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CEA TRS可调控HSV-tk基因在CEA阳性分泌大肠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达到了靶向杀伤肿瘤的目的.

  •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作者:景在平;包俊敏;周颖奇;赵志青;徐斌;冯翔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存在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1998年9月至1 999年5月对10例慢性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施行了腔内隔绝术,移植物为Z型记忆合金支架与涤纶人工血管复合体,移植物口径根据螺旋CT动脉造影测量决定,手术在DSA动态监视下完成.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于内漏所致的动脉瘤破裂.其余9例手术操作成功,无传统术式常见的心肌梗死、呼吸衰竭、肾衰、截瘫等并发症.6例夹层假腔内即时形成血栓,3例假腔内晚期形成血栓,手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瘤腔均明显缩小.结论:短期随访结果表明.腔内隔绝术用于治疗内膜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 cm以上的慢性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可靠的优点.内漏可导致动脉瘤继续扩张、破裂.

  • 结肠切除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实忠;金国祥;孟荣贵;于恩达;张兵;卢任华;林万和;吴丽莉

    目的:探讨顽固性便秘的病因及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正常人及便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行肠道转运、肛肠动力学、盆底电生理及排粪造影检查.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结肠次全或全切除术,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肠道转运时间延长;直肠感觉功能降低;模拟排便时盆底肌抑制能力下降.部分患者伴盆腔器官松弛.病理示结肠肌间神经丛细胞减少、变性.术后平均随访33.1个月,手术有效率达92.9%.结论:顽固性便秘为多种原因所致的结肠肌间神经丛损伤、致使结肠转运功能严重受损的器质性病变;典型临床表现与肠道转运功能检查是主要诊断依据;充分切除病变结肠能有效缓解便秘.

  • 应用c-myc反义寡核苷酸防治自体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曲乐丰;景在平;曹贵松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反义寡核苷酸c-myc对自体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防治作用,为反义技术防治血管内膜增生的早期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兔颈外静脉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后随机分成对照组、蛋白胶组、正义组、反义组及错配组,以医用生物蛋白胶分别溶解反义、正义及错配的c-myc基因片段(330μg)后直接涂于静脉移植物外膜.术后28 d取材制片,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及二者之比值,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及二者之比值,以q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反义组增生内膜厚度较对照组降低36.77%,内膜面积降低48.22%,对照组、蛋白胶组、正义组及错配组间内膜厚度及内膜面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间中膜厚度及中膜面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携载反义寡核苷酸c-myc局部用于静脉移植物外膜能显著防治其内膜增生,有效防止管腔狭窄.

  • 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头臂干型大动脉炎

    作者:包俊敏;景在平;曹贵松;周颖奇;赵志青;徐斌

    目的:总结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9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式为动脉旁路转流术,包括升主动脉-锁骨下动脉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旁路转流+人造血管-颈内(总)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7例,升主动脉-颈内(总)动脉PTFE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2例.结果:8例恢复良好,症状缓解;1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结论:动脉旁路转流术对缓解脑缺血症状具有肯定的疗效.合理选择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无脉病 旁路手术
  • 腔内光动力疗法对血管吻合口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斌;曹贵松;景在平;高瀚

    目的:研究光敏剂局部给药和腔内激光照射对血管吻合口处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犬颈总动脉切断后再吻合为模型,吻合术中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注、光敏剂(PsD-007)灌注、血管腔内激光照射、PsD-007灌注加血管腔内激光照射.以正常颈总动脉为对照,术后行血管造影,并截取吻合口标本分别作扫描电镜、病理组织切片检查,测定吻合口处血管中膜厚度、血管增生内膜面积与血管内弹力膜面积比(IE/IEL).结果:各组吻合口造影均通畅,实验组吻合口截面积缩窄程度明显减轻(P<0.01);中膜厚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和其他3组(P<0.01);吻合口处IE/IEL也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电镜下,实验组吻合口处内膜连续,内膜皱襞较其他组细小,排列较整齐,血液成分沉积少.结论:在血管吻合过程中应用腔内光动力疗法能够显著降低血管吻合口内膜增生的形成.

  •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国产化器具的动物应用研究

    作者:景在平;赵?;冯翔;曲乐丰;陆清声

    目的:研制开发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国产化器具.方法:以镍钛合金丝编织成Z形支架,外面包裹国产真丝超薄人造血管.装入导鞘制成腔内隔绝系统;以牛颈静脉间置法制作保留腰动脉的犬腹主动脉瘤模型;X线监视下将腔内隔绝系统经犬股动脉导入动脉瘤腔内.释放后将移植物固定在动脉瘤两端正常血管壁上,使动脉瘤与血流隔绝.结果:10只模型犬接受手术.成功9只.术后即时检查,移植物与宿主动脉结合紧密,没有移位、内漏等并发症发生.1只因动脉破裂死亡.结论:国产腔内隔绝系统的质量、弹性、顺应性、实用性均满意,基本可以替代进口产品而应用于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 保护薇乔缝线携载反义寡聚核苷酸的实验研究

    作者:曲乐丰;景在平;曹贵松

    目的:探讨手术缝线携载反义基因片断的可能性及可行性,为术中血管吻合口局部转染反义基因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保护薇乔缝线反复浸于反义核酸溶液中72 h,溴化乙锭(EB)标记,紫外灯下观察其吸附反义基因的情况.将吸附反义基因的缝线置于生理盐水中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其释放的D值,绘出体外控释曲线.同时取释放液进行电泳分析.以在荧光标记的核酸溶液中浸过的缝线直接行兔颈总动脉吻合,24 h取材制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吸附核酸的保护薇乔缝线经EB标记后在紫外灯下呈烧红的铁丝样,释放曲线提示2 h释放明显增加,36 h释放达高峰.电泳则可见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变亮的电泳带.荧光显微镜下见吻合口附近血管壁全层散在荧光分布.结论:保护薇乔缝线可较大量携载反义基因片段,可于术中血管吻合时直接将反义基因转移至吻合口并缓慢释放.

  • 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治(附25例临床分析)

    作者:曹贵松;王烈;许建华;陈福真

    目的:探讨孤立性髂动脉瘤的病因及诊治的特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 964年4月至1999年2月我院收治的25咧孤立性髂动脉瘤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25例患者,其中19例行动脉瘤切除后对端吻合、自体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间置移植术,髂动脉结扎1例,瘤体囊内修补1例.另4例未行手术治疗.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早期瘤体切除术后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微创性腔内隔绝术对老年、巨大瘤体患者值得推荐.

    关键词: 髂动脉瘤 外科手术
  • 手术后置管后装照射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周旭宇;董雷;王乃金;王建东;张晓华;金冶宁;孟岩;蓝丽

    目的:探讨手术后置管后装照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至1998年10月,将40例行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放疗组术中放置施源管(2~5根,平均3.85根/人);确定驻留点2~8个.平均3.7个/人;术后3~14 d行后装放射治疗;单次照射剂量5~10 Gy,平均8 Gy;照射共68次,平均3.4次/人;总剂量10~40 Gy,平均30 Gy.对照组术后不放疗.结果:放疗组治疗后,AFP转阴率100%(17/17),高于对照组的71%(10/14)(P<0.05);6个月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5%(5/20)(P<0.05);6个月的生存率为100%(20/20),与对照组的95%(19/2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后置管后装照射是提高原发性肝癌近期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手段.

  • 自体静脉Cuff减轻动脉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景在平;曲乐丰;曹贵松;仲剑平

    目的:探讨聚四氟乙烯(PTFE)血管加自体静脉Cuff吻合对动脉内膜增生的缓解作用及对流出道的改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12只(24条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动脉阻断后以PTFE血管直接行旁路转流术;实验组以自体颈外静脉Cuff间置于PTFE与远端股动脉之间.术后第8周行动脉造影,制备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增生内膜、中膜的厚度、增生内膜的截面积、血管腔截面积及两者的比值、静脉"动脉化"后中膜的厚度,同时对间置静脉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血管动脉造影示两组通畅率分别为16.7%,66.7%(P<0.05);内膜厚度分别是(483.5士67.3)和(147.1士38.6)μm(P<0.01);中膜厚度组间改变不明显;增生内膜面积分别是(5217±1123)和(3117±890)pixel,分别占血管腔截面的(80.9±17.2)%和(47.7±13.7)%(P<0.01);间置静脉呈动脉化表现.结论:间置自体静脉Cuff能明显减轻PTFE旁路手术后的动脉内膜增生,改善流出道,有效提高血管手术后通畅率.

  •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标准的初步探讨

    作者:景在平;赵珺;赵志青;包俊敏;徐斌;周颖奇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GE)的治疗标准.方法:总结38例EVGE的操作经验,根据并发症种类及其对瘤体的影响作为评判参数.结果:操作成功率94.73%,无术中死亡.中转开腹手术1例,并发内漏4例,移植物内血栓形成2例;术后近期死亡3例.其中MOF及肾衰各1例,其他原因术后2个月死亡1例.EVGE治愈率86.84%,总治愈率92.10%.结论:EVGE即时操作成功、治愈及失败的判断标准应根据有无并发症及对疾病转归的具体影响来制订,瘤腔压力、Ⅱ期内漏等问题有待讨论.

  • 兔自体静脉移植物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作者:曲乐丰;景在平;曹贵松

    目的:观察自体静脉移植物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其增生特点,为内膜增生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兔右颈外静脉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为模型,术后3,7,14,28 d分别获取移植段静脉,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中膜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3 d时未见移植段静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7 d时可见增生,14d时达高峰,可见正在分裂中的平滑肌细胞呈哑铃形,胞质内内质网和线粒体等丰富,核仁明显变大.28 d时增生则以胞外基质形成为主.结论:兔自体静脉移植后7 d时中膜平滑肌细胞开始增生并游移至内膜参与形成新内膜,2周左右增生达高峰,此时为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来抑制内膜增生的佳时机.

  • B7基因联合导入对自杀基因靶向化疗作用影响的电镜观察

    作者:王烈;曹贵松;卫立辛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 tk)、B细胞活化抗原(B7)联合基因治疗乳腺癌的协同性.方法:将SHZ-88乳腺癌细胞在SD乳鼠上致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tk组、B7组及tk+B7组,每组10只.3周后瘤体内分别注射空载体0.2 m1或转染有GcTKpSN、pB7SN和GcTKpB7SN基因的SHZ-88细胞约5×106个,并按50 mg@kg-1@d-1腹腔内注射羟甲基无环鸟苷(GCV)治疗1 5 d,标本以透射电镜观察.结果:tk组观察到大量乳腺癌细胞凋亡,B7组肿瘤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聚集,混合组不仅观察到肿瘤细胞凋亡,而且在凋亡的肿瘤细胞旁可见淋巴细胞的聚集.结论:HSV-tk、B7联合基因治疗可能具有诱发肿瘤细胞凋亡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双重作用.关健词乳腺肿瘤;基因,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B7;基因治疗

  • Ranos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冰冻组织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大烈;顾广玉;刘昀;吴丽莉;李荣健;张顺民

    目的:探讨Ramos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冰冻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amos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0例冰冻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Ramos法在冰冻活检组织中有较好的抗原定位及较强的阳性信号,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0 min内完成.结论:Ramos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应用于冰冻活检诊断,并可能成为其重要的辅助手段.

  • 重组huMCP-1融合蛋白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溶瘤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汉涛;屠岳;孟荣贵;郭葆玉;谈冶雄;王元和

    目的:研究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huMCP-1)融合蛋白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溶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huMCP-l单独或与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的单核细胞溶瘤活性.结果:10μg/ml的重组huMCP-1可促进人单核细胞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和人结肠癌细胞Hce-8693的体外溶瘤活性(P<0.01).100U/ml的IFNγ与1μg/ml的重组huMCP-1在增强单核细胞对SGC-7901和Hce-8693细胞的溶瘤作用方面具有协同作用(P<0.05).100 U ml TNF可分别与0.1或1μg/ml重组huMCP-1协同增强单核细胞的溶瘤作用(P<0.01).结论:huMCP 1单独或与TNF、IFNγ协同作用可增强单核细胞的体外溶瘤活性.

  • CD基因对大肠癌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龙;戴观荣;孟荣贵;金国祥;屠岳;王元和

    目的:探讨CD基因对大肠癌组织靶向治疗的作用.方法:构建以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CD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脂质体包裹法将重组组织特异性载体及pCD2在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收获病毒上清后分别转染入高分泌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中,经G41 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后进行体外前药敏感实验及观察旁观者效应,然后再将转基因LoVo细胞接种到裸鼠皮下成瘤,进行体内抑瘤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CD基因肿瘤细胞对5-FC的敏感性显著增高(P<0.01),其IC50分别为0.1 mmol/L和0.5 mmol/L,同时发现转CD基因细胞在5-FC作用下可产生强效的旁观者杀伤效应;LoVo细胞接种到裸鼠皮下,2周均已成瘤,此时将前药5-FC腹腔注射,治疗60 d后,肿瘤生长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n=10).结论:CEATRS可调控自杀基因在CEA阳性分泌大肠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以达到靶向杀伤肿瘤的目的.

  • 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作者:刘瑞;胡志浩;张怡杰;唐岩;郭峰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动态观察40例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RBC-C3bR和RBC-ICR、以及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IgM.结果:胰腺癌患者术前CD3,CD4,CD4/CD8比值及RBC-C3bR均明显降低,CD8和RBC-ICR明显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也呈升高趋势.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胰腺癌未切除组相比,胰腺癌切除组手术后2周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逐渐趋于恢复,术后30 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胰腺癌患者的免疫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手术治疗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此外,对肿瘤患者免疫状态的观察不仅包括白细胞免疫系统,还应注重对红细胞免疫的监测.

  • 大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治(附120例分析)

    作者:高章元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诊治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年(1 989年4月至1999年5月)120例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处理.结果:根治性切除72例(切除率60%),捷径手术9例,单纯肠造口39例,术后并发症38例(31.7%).结论:大肠癌合并肠梗阻一经确诊,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尤其对左半结肠癌梗阻,尽可能以一期手术切除为宜.

  • 大肠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张卫;张军;孟荣贵;喻德洪

    目的:研究大肠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效果.方法:对1994~1997年6月间468例大肠癌中23例糖尿病患者.43例血糖增高者(血糖5.8~7.8 mm01/L)手术进行了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吻合口漏及死亡率,血糖正常组分别为5.47%,1.74%和0.25%;血糖增高组分别为6.9%,0和2.3%;糖尿病组分别为17.4%,4.3%和4.3%.结论:虽然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但由于术前血糖的增高,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均逐渐增高,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式的选择仍需引起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 奥曲肽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化疗的影响

    作者:刘瑞;唐岩;曹贵松;王元和;吴直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衍生物奥曲肽(又名善得定)对动物结肠癌肝转移瘤5-氟尿嘧啶(5-Fu)化学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奥曲肽对小鼠CT26结肠癌肝转移瘤5-Fu化学治疗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奥曲肽加5-Fu联合治疗后,肿瘤细胞动力学参数(细胞增殖指数和S期分数)的变化比两者单一用药更为显著,肝脏表面肿瘤数目也更为减少,而小鼠的生存期却相对延长.结论:奥曲肽对5-Fu的抗肿瘤作用有一定的增强效应,初步推测这种增强作用的机制与两种制剂对肿瘤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有关.

  • DSA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景在平;赵珺;包俊敏;赵志青;徐斌;王振堂;叶华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腹主动脉瘤(AA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SA监控下将人造血管支架复合体导入动脉瘤腔内,造影及透视下定位,使移植物固定于瘤体上下两端,将瘤腔与主动脉血流隔绝.结果:38例中,即时操作成功率为94.74%,并发内漏4例,中转手术1例,移植物内血栓形成2例,死亡3例.结论:DSA可实时、全程监控腔内隔绝术操作,在术中发挥测量、定位、即时评估、发现并发症并监控纠正的作用.DSA视野开阔,使用方便,是实施EVGE的重要监控手段.

  • 术中肠系膜上动脉灌注谷氨酰胺预防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颖奇;曹贵松;叶必远

    目的:探讨术中肠系膜上动脉(SMA)灌注谷氨酰胺(Gln)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剖腹解剖SMA.分别灌注肝素生理盐水(H组)、4 C乳酸林格液(R组)、Gln液(G组),于阻断后即刻(H0、R0、G0组)及阻断40 min血流再灌注1 h后(H40、R40、G40组)取空肠作肠粘膜细胞内谷胱甘肽浓度测定,光镜、电镜观察小肠的粘膜变化.结果:H40组、R40组小肠粘膜绒毛、微绒毛明显变短、断裂,肠粘膜充血、出血,线粒体嵴部分消失.G40组小肠粘膜充血,绒毛、微绒毛保护良好,线粒体嵴仅表现为边界欠清晰.G40组的谷胱甘肽浓度较G0组、R40组有显著升高.结论:术中SMA内灌注Gln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小肠保护方法,不但能减轻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量代谢也有帮助.

  • 间歇性节段性动脉阻断对术后动脉内膜增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景在平;曲乐丰;曹贵松;仲剑平

    目的:探讨间歇性节段性动脉阻断对阻断段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4组,解剖右侧颈总动脉,以微型动脉夹在距环状软骨各2.0 cm的近、远端阻断颈总动脉0,15,30和60 min,术后4周取标本进行切片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阻断15 min组阻断段动脉内膜未见明显增生,阻断30和60 min组阻断段动脉见新生内膜形成,且后者内膜增生程度较前者严重,前者新生内膜中细胞成分多,而后者以细胞间质为主.结论:术中节段性阻断动脉30 min以上可致阻断段动脉内膜增生,故动脉阻断以15 min左右为宜.

  • 胰腺癌患者术后血栓预防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天霖;曹贵松;景在平;周颖奇;徐斌;刘瑞;张怡杰;胡志浩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术后进行血栓预防的必要性及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的有效性.方法:26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试验组16例,试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d×7 d,两组于术前3 d、术后2周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结果:26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全血还原粘度低切(17.06±7.34)mpa·s,高切(5.733.55)mpa·s均为正常值上限;其中有3例低切>22.53 mpa·s,高切>8.36 mpa·s,占11.5%.术后对照组低切(21.82±6.1 7)mpa·s,高切(8.62土3.48)mpa·s,1例出现静脉血栓,占3.8%;术后试验组低切(13.11±5.1 7)mpa·s,高切(4.96±3.61)mpa·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无1例发生出血等副作用.结论:胰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液粘滞度普遍升高,术后较术前更明显.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降低血液粘滞度、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

  • 壶腹癌中P16蛋白及PCNA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邵成浩;刘瑞;唐岩;胡先贵;曹贵松

    目的:探讨壶腹癌中抑癌基因P16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5例壶腹癌及11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16蛋白在壶腹癌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1 6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肿瘤分化程度低、有胰头侵犯、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高者显著降低;PCNA蛋白阳性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与是否侵犯胰头及肿瘤大小无关;P16与PCNA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P16与PCNA的表达异常与壶腹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16蛋白和PCNA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附30例分析)

    作者:孟荣贵;郝立强;王颢;张卫;李实忠;高章元;喻德洪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9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切除2例.结果: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见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偏多,多数>3次/d,个别患者难以控制;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的仍有排粪困难;而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多数患者大便1~3次/d.结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行次全结肠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

    关键词: 便秘 结肠慢传输
  • 区域淋巴结廓清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怡杰;胡志浩;刘瑞;唐岩

    目的:探讨胰头癌根治术加区域淋巴结廓清对提高手术根治效果和生存率的作用.方法:对21例胰头癌患者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基础上,扩大手术切除的范围,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淋巴结廓清.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有11例(52%)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中,淋巴结癌转移率以肠系膜根部(14组)和胰头后(13组)高,其次为胰头前(17组)、肝动脉旁(8组)和肝十二指肠韧带(12组).术后3例发生轻中度腹泻.随访病例中有1例在术后3个月因严重腹泻治疗不当死亡,1例术后5个月发生肝转移,其余病例均存活.结论:附加区域淋巴结廓清的胰头癌根治术风险并无明显增加,但根治效果良好,存活时间延长,虽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和延长随访时间,但其前景令人鼓舞.

  • 转导Caspase-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薛绪潮;方国恩;华积德;钱其军

    许多研究表明.化学药物对敏感肿瘤细胞有促凋亡作用[1,2]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细胞凋亡受抑有关,而且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Caspase-1基因是哺乳动物细胞促凋亡基因.转染该基因可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受抑,但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如何尚未见报道.为全面了解转导Caspase-1基因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本实验观察了4种化疗药物对转染Caspase-1基因的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 高龄大肠癌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卢梅芳

    大肠癌老年患者合并症多、生理机能减退,对疾病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本文介绍149例70岁以上大肠癌围术期护理的体会,强调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预防并发症,特别提出结肠造口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 重症胰腺炎早期血清IL-6,IL-8和IL-10变化的观察

    作者:刘瑞;唐岩;黄怡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重症胰腺炎急性期机体内急性期反应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均发生显著的变化[1,2],但有关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胰腺炎早期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胰腺炎 细胞因子
  • 腹主动脉瘤与主髂动脉闭塞症伴发疝及肺气肿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曲乐丰;景在平;才志刚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相当一部分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同时合并有腹股沟区疝或/和肺气肿,而主髂动脉闭塞症(A()D)患者却少见这种情况.我们对这两类疾病伴发疝及肺气肿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性研究,认为这并非偶然现象.值得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 直肠癌术后会阴部肿块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金国祥;高章元;贾国强

    1临床资料和结果1991年5月至1998年元月,我们收治直肠癌术后会阴部肿块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5~84岁,平均57岁.肿块发现时间:术后1年19例,2年13例,超过3年7例.10例CEA值升高.治疗方法及结果:经腹会阴联合肿块切除4例,经会阴切除35例.病理诊断:会阴部肿瘤复发10例,慢性肉芽组织增生29例.随访:7例死亡,均伴有远处转移.

  •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35例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包俊敏;曹贵松;景在平;叶必远;周颖奇;徐斌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是一种先天性的外周静脉疾患,其典型表现是毛细血管瘤("胎记")、肢体浅静脉曲张、骨与软组织增生三联症.我们从1988年至1998年10年间共诊治KTS 35例,计37条肢体,现就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问题探讨如下.

  • 心理因素在便秘发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颢;喻德洪;沈一峰

    便秘是一种常见疾患,定义为每周排便少于2次或排便中大于25%的时间用力排便.便秘的发病机制包括心理因素、遗传、饮食、激素水平和肠神经肌肉异常等.心理因素在便秘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国内则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病例较少.在传统观念中便秘不

    关键词: 心理因素 便秘
  • 一氧化氮对再灌注肌瓣微血管的作用

    作者:李军辉;郭恩覃

    在组织游离移植中,血管痉挛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一氧化氮(NO)释放障碍密切相关[1].本实验观察了再灌注期肌瓣微血管的变化及左旋精氨酸(L-arg)对其的作用,旨在探讨一氧化氮对再灌注肌瓣微血管的影响.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肉瘤五例报告

    作者:曹贵松;王烈;姚和祥;谈景旺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肉瘤(PMLT)是起源于甲状腺内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术前常易误诊为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疾病.回顾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甲状腺恶性肿瘤251例发现有5例PMLT,现分析如下.

  • 直肠癌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作者:刘连杰;孟荣贵;金国祥

    抗生素的更新换代,明显减少了肛肠外科手术并发症,提高了复杂手术的成功率[1].然而,如何正确应用抗生素,使之在发挥大功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耐药菌增多,则是临床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作者通过对175例直肠癌患者不同方法应用抗生素的研究,为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现报告如下.

  • 化疗用血管通路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黄建业;高贺通;姜建芳

    1992年10月至1999年8月,我科对胰腺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等患者采用置入化疗用血管通路装置(简称化疗泵)给药法化疗4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道)

    作者:何天霖;曹贵松;景在平;周颖奇

    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病因主要为动脉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50年代初至今,对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已初步达成共识.即进行有效的颈动脉血管重建术.但是,手术的指征、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仍有许多分歧.本文总结了我院12例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做一探讨.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2例回顾

    作者:胡志浩;胡先贵;唐岩;张怡杰;刘瑞;王本茂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常用术式,偶尔也用于治疗该部位的良性病变,如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壶腹部良性肿瘤等.近半个世纪以来曾对此术式进行了改进,手术切除率有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也逐步下降[1].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回顾分析,并作一初步的总结.

  • 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颖奇;唐岩;曹贵松

    国内常采用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治疗胰体尾部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但脾切除术后常导致局部感染、败血症及免功能低下.我们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应用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治疗6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63例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作者:钱火红;邱群;徐琴;滕月芳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外科技术,它以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愈来愈受到外科医生及患者的欢迎.腹腔镜新技术的开展,无疑给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问题.本文总结了对1 20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63例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黄建业;王利丽;景在平

    我科自1997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32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GE),现报告如下.

  • 胰岛素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黄建业;叶文琴;王慧娓

    胰岛素瘤较少见,可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种,以良性多见[1].由于其内分泌特性和手术方式的多样化,在围手术期护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回顾我院外科近8年收治的18例胰岛素瘤病例,对护理经验作一总结.

  • 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治

    作者:金国祥;曲乐丰;屠岳;孟荣贵

    直肠癌手术方式颇多,经腹前切除术为目前理想的保肛术式,但术后吻合口漏是其较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报告我院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493例,并发吻合口漏29例,发生率为5.9%.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漏
  • 纤维肠镜检查诊断家族性腺瘤病

    作者:于恩达;孟荣贵;林苗

    1985年2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作结肠镜检查28 000例,发现家族性腺瘤病(FAP)55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三例报告

    作者:高章元;屠岳;王汉涛

    1临床资料3例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6,19和49岁,均自幼发病.发病时间平均为26.3年.3例患者均有反复无痛性便血.并随年龄的增长,便血量逐渐增多,常出现头昏、眼花及乏力,严重时突然晕倒,常因大出血而导致失血性休克及慢性贫血,血红蛋白在60~80 g/L以下,经输血后症状有所缓解.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大肠
  • 结肠造口闭合术的应用

    作者:刘连杰;屠岳;孟荣贵;金国祥

    结肠造口闭合术可使患者消除腹部造口带来的不便,免除众多造口并发症,减轻造口所致心理创伤.不少外科医师常视造口闭合术为简单手术,报道较少.然而文献报道造口闭合术有24%的高病死率[1].本研究对本院1983年至1998年间46例结肠造口闭合术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探讨手术指征及其经验教训.

    关键词: 结肠造口闭合术
  • 腹主动脉瘤大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冯翔;赵珺;景在平

    现代研究认为慢性炎症作用下的腹主动脉中膜弹力纤维降解在腹主动脉瘤(AAA)发病中起主要作用,此结论是在比较人体成熟AAA与正常腹主动脉的基础上得出的,对AAA的早期变化以及各种促进因素在AAA形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因此,建立一种与人体AAA有着相似病理过程的AAA动物模型,对探索AAA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腹部 大鼠
  • 微创腔内隔绝术治疗巨大肝总-腹腔干动脉瘤一例报告

    作者:景在平;刘绪舜;冯翔;冯睿;徐美英;王振堂

    我们应用腔内隔绝术治疗巨大肝总-腹腔干动脉假性动脉增1例.经检索查新未发现国内外有同类报道,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应用磁共振成像胆道造影的诊断价值

    作者:柯重伟;郑成竹;华积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日趋成熟之后,内窥镜逆行性胆管造影(ERC)成为LC术前胆总管可疑病变患者筛选的一项常规检查.但是,ERC是一项损伤性技术,且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1].尽管它仅用于可疑胆总管结石者,但仍有1/3~3/4患者为此遭受不必要的ERC检查痛苦[2,3].磁共振成像胆管造影(MRC)是一项非损伤性技术,它不需要造影剂,却能清晰显示胆管结构[4].为此,我们比较了MRC和ERC检查胆总管结石的可靠性,并对MRC的胆囊诊断价值进行了评估.

  • 失血性休克犬模型的改进

    作者:赵超英;郑成竹;闻兆章;马立业;毕建威;沈炎明;华积德

    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研究及抗休克药物的研制均涉及休克模型的制作.本实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休克模型作了某些改进,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

  • 腔内血管外科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景在平;冯翔

    近年来,以微创为特点的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腔内血管外科始于1964年Dotter用球囊扩张血管成型术治疗动脉狭窄性病变,1991年Parodi首创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使腔内血管外科跨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动脉扩张病、动脉阻塞病、动静脉瘘及部分静脉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 心理因素 便秘
  • 我校长海、长征医院1998年度科技论文数名列全国医疗机构第六、九位

    作者:

    据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1998年年度报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长征医院科技论文产出数量分别名列全国医疗机构的第六、九位,具体排名见下表.1998年我国医疗机构科技论文数前20名名次表

  • 长海医院骨科成功救治一例脊柱严重畸形患者

    作者:

    长海医院骨科采用国际先进的三维矫形技术成功地为一例脊柱严重右侧凸患者实施了矫形手术,使14岁的福建籍少年挺直了腰.少年患者许坤池因早产4个月,引起脊柱严重右侧凸,角度达80度,患者呈明显剃刀背畸形,双肩不等高,椎体旋转Ⅳ度,身高仅1.0米,因心肺功能受损而虚弱不堪.长海骨科在著名脊柱外科专家侯铁胜教授带领下,根据患者身体发育条件差、脊柱畸形复杂并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情况,精心制定手术方案,采用术前牵引、进口C-D系统矫形内固定,结合术中自体血回输、术后精心护理等措施综合治疗,经过20余天的努力,患者严重的畸形奇迹般地矫正了,剃刀背消失了,呼吸顺畅了,而且身高还增长了10厘米.手术取得巨大成功.据悉,这样的病例在国内属罕见报道.近年来,在长海医院骨科主任侯铁胜教授带领下,采用近年来国外新近出现、行之有效的C-D,TSRH等内固定系统.该内固定装置除了能在冠状、矢状位矫形和节段性固定外,还有矫正旋转的功能,达到三维矫形的目的.该系统较目前国内常规应用的内固定系统具有三维矫形功能、侧凸纠正度高、维持脊柱平衡功能等优点,为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长海医院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室获重要突破

    作者:

    一位因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室(达500 ml)的严重心脏病患者,日前经张宝仁主任与其助手手术治疗,已康复出院.这是该院近年来成功手术治疗的第40位巨大左室病患者,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巨大左室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导致关闭不全而引起的心脏左室明显增大.正常的左室只有90 ml,而巨大左室的容积达400~500 ml,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危及生命.由于增大的心室难以恢复正常的张力,以往外科治疗的成功率很低.张宝仁主任近年来带领梅举、邹良健副教授,在以往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室的外科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一整套围手术处理的有效方案.主要包括术前进行强化准备,术中应用综合心肌保护,保留二尖瓣全部瓣下结构,术毕进行超虑,术后尽早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器等措施,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这40位手术患者的心脏都在3至5天恢复了正常的功能.

  • 我校长海、长征医院1998年度科技论文被引频次名列医疗机构第三、八位

    作者:

    据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1998年年度报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长征医院科技论文被引频次名列全国医疗机构第三、八位,具体见下表.1998年我国医疗机构科技论文被引频次前10名名次表

  • 第二军医大学1998年度科技论文被引频次名列全国高校第八位

    作者:

    据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1998年年度报告,第二军医大学科技论文被引频次名列全国高等院校第八位、全国医药高校第二位,具体排名见下表.1998年我国高校科技论文被引频次前20名名次表

  • 第二军医大学1998年度科技论文数名列全国高校第十八位、医药高校第四位

    作者:

    据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1998年年度报告,第二军医大学科技论文产出数量名列全国高等院校第十八位、全国医药高校第四位,具体排名见下表.1998年我国高校科技论文数前20名名次表

  • 中国人肛肠功能正常值建立

    作者: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功能研究获成果从80年代中期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致力于肛肠功能研究,目前已获得一系列成果,首次建立了国人肛肠功能的正常值.为肛肠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采用肠道转运、肛肠动力学、盆底肌电图、排粪造影等技术,先后对近300名无肛肠疾病者和5 000余名肛畅患者,进行了结直肠、内外括约肌、盆底功能的系统研究,证实国人全肠道及肠道分段通过的时间,与西方人有重大差别;提出肛肠动学概念,发现新反射、设计新指标;开展排粪造影检查,设计了性能优于国外的相关装置;提出8种病变X线诊断标准,发现两个X线新征象;率先于国内外报道盆底松弛综合征,发现其多种松弛病变同时存在是其病理基础;提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使长期争论的两种疾病得以统一.据悉,该研究确立的肛肠疾病诊断新方法,已被中华医学杂志社制定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所采用.

  • 转移性肝癌组织间置管后装放射治疗

    作者:孟岩

    目的:观察转移性肝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射治疗的效果和毒副反应,探讨其应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对25例结、直肠癌术后确诊肝转移患者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射治疗.剖腹探查术中置管18例,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7例.放射源为高剂量率192Ir,每次照射8~10Gy,总量30~40Gy,3~5次,1~2周内完成.结果:25例无明显毒副反应,1,3,5年生存率(按寿命表法)分别为81.8%,34.5%,10.2%.癌胚抗原(CEA)滴度变化可作为肿瘤控制与否及有无肝内、外隐匿病灶的重要指标.结论:术中B超引导肝穿刺2种置管法安全、可靠;作为局部根治性治疗手段,对原发于结、直肠的肝转移癌的治疗是有效的.

  • 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与肺放射性损伤关系研究

    作者:孙苏平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正常肺组织放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酶联法(ELISAs)、免疫组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维多利亚蓝(VB)染色等方法观察血清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与放射损伤的关系.结果:照射后血清中TGFβ1平均水平高于照射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E染色各组照射区域均有急性炎症改变,20 Gy组明显;免疫组化TGFβ1蛋白的表达和VB染色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改变,高剂量组和观察期长者明显.结论:TGFβ1在正常肺组织放射性损伤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术后胆漏

    作者:张伟

    目的:总结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术后胆漏的经验.方法:对6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的术后胆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术后胆漏患者中5例愈合,占83%.胆漏愈合时间为18~29 d,平均23 d.结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是治疗术后胆漏的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疗法.

  •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秋艳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2D-CDUS)对14例AAA腔内隔绝术前后进行检测,术前重点观察瘤颈的长度、瘤体的大小、瘤体出口距髂动脉分叉的距离等;术后重点检测瘤体与血流隔绝情况,有无内漏等并发症,将2D-CDUS检测结果与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对照.结果:超声在术前诊断AAA的敏感性为100%;术后成功地观察到了所有AAA腔内移植物,其中4例患者发现内漏,经螺旋CT检查证实.结论:2D-CDUS在AAA腔内隔绝术术前可进行准确诊断,术后可对疗效评价.

  • 克服流率延迟方法的研究--BOO诊断中P-Q图与直线PURR的对比分析

    作者:门光金

    目的:探讨流率延迟对膀胱出口梗阻(BOO)分级的影响.方法:对39例患者取不同起点,以直线被动尿道阻力关系线(Lin-PURR)行BOO分级对比研究.结果:以开放压和关闭压为起点测得的BOO分级与P-Q图显示的BOO分级差异有显著性,以PdetVB为起点测得的BOO分级与P-Q图显示的BOO分级符合率82%.在不同的开放压和关闭压区图内,以PdetVB为起点测定的BOO分级与P-Q图显示的BOO分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认为以PdetVB为BOO分级之起始点有效克服了流率延迟或压力提前的影响,与微机分级的P-Q图更加符合,其指标优于Pdetopen或Pdetclos,适于BOO分级的使用.

  • 成人输尿管囊肿11例报告

    作者:门光金

    目的:总结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对住院手术治疗的11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经B超、IVU及膀胱镜检查确诊.开放手术2例,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术9例.10例获术后随访,疗效确切.结论:对囊肿直径≤3.0 cm者宜行经尿道电切开术,而对直径>3.0 cm及合并严重的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者应采用开放性手术,并行输尿管再植抗反流.

  • 创伤性多器官衰竭临床诊断及防治--附26例临床报告

    作者:程远峰

    目的:探讨创伤引起多器官衰竭(MOF)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多发性创伤引起的26例MOF患者.在去除病因并积极支持各主要器官功能基础上,联合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40 mg/8 h)、654-2(20 mg/8 h)连续5d.并对不同组别及不同预后的患者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并进行对比.结果:26例患者各器官衰竭发生率分别为:肺53.9%.心血管30.8%,肾19.2%,肝16.7%,消化道11.5%,中枢神经7.7%;器官衰竭数与病死率的关系为:2个器官衰竭病死率2/8:3个.63.6%;≥4个,6/7;总病死率57.7%.非MOF病死率14.3%.MOF组TNF水平明显高于非MOF组(P<0.01);而MOF者中死亡组的TNF水平也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1)在多发性创伤中,TNF水平升高与MOF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衰竭器官的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3)联合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654-2对防治MOF有重要作用.

  •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急性重型胰腺炎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冀振华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 7只纯种Beagle狗分成3组:(1)胰腺炎组(P组),用牛磺胆酸钠加胰蛋白酶主胰管逆行注射,复制急性胰腺炎模型;(2)治疗组(T组),模型复制后5 min,3 h分别静脉注射基杏内酯B(BN52021);(3)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值,肺湿重系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内细胞总数和蛋白含量,肺血管外水量/无血干肺重(extra vascularlung water/blood free dry lung,EVLW/BFDL),肺组织内PAF含量.结果:平均肺动脉压值P组明显升高,在4 h与C组、T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组肺系数[(1.12±0.06)%,±s以上同],EVLW/BFDL(5.59土0.53)及BALF中细胞总数[(2.03±0.02)×109/L]和蛋白含量[(44.7±6.6)mg%]均显著高于C组[分别为(0.94±0.04,3.85±0.20,0.90±0.09)× 109L和(23.7±1.2)mg%]及T组[分别为(0.93±0.02,4.1 5±0.18,1.48±0.28)×109/L和(25.0±2.2)mg%].肺组织内PAF含量:P组[(3.76±0.39)ng/g]较C组[(0.78±0.10)ng/g]和T组[(1.41±0.12)ng/g]有非常显著的增加(P<0.01).结论:PAF拮抗剂BN52021对胰腺炎所致的急性肺损伤有明显缓解作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