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이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79X
  • 国内刊号: 31-10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7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融合蛋白AnxB1ScuP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诱导条件优化

    作者:贺艳;颜宏利;陆一鸣;张毅;杨湘越;孙树汉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融合基因AnxB1ScuPA.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AnxB1ScuPA的融合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几种不同的宿主菌(感受态细菌BL21、Rosetta、BL21-RIL),利用IPTG(终浓度为0.5 mmol/L)诱导蛋白表达,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根据凝胶扫描定量结果确定合适的宿主菌和诱导表达条件.结果:AnxB1ScuPA在具有稀有密码子tRNA的宿主菌BL21-RIL表达量较其他宿主菌为高.在菌液生长至D600=0.8时,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0.4 mmol/L,诱导0.5 h后加入利福平至终浓度150 μg/ml,可使蛋白AnxB1ScuPA的表达量提高至菌体总蛋白的36%.结论:通过选择具有稀有密码子tRNA的宿主菌BL21-RIL和优化诱导条件,使AnxB1ScuPA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

  • 非小细胞肺癌hnRNP A2/B1免疫组化及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兆桐;付强;耿明;尹格平;丁吉元;寇仁业;邹志强

    目的:探讨hnRNP A2/B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及与NSCLC临床病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标本系胸外科手术切除的石蜡包埋组织或新近手术切除标本,其中原发性NSCLC 39例、肺良性肿瘤22例、正常肺50例,各组年龄、性别均具可比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肺组织hnRNP A2/B1的表达及细胞内hnRNP A2/B1的含量.结果:(1)NSCLC组hnRNP A2/B1免疫组化表达阳性率(74.4%)显著高于肺良性肿瘤组(40.1%,P<0.01)及正常肺组(38.0%,P<0.01),NSCLC组中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94.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5.0%,P<0.05);(2)NSCLC细胞内hnRNP A2/B1定量测定含量(67.25±14.02,阳性率82.1%)显著高于肺良性肿瘤细胞(31.79±6.79,阳性率4.5%,P<0.01)及正常肺细胞(30.15±5.85,阳性率0,P<0.01),NSCLC组中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10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5.0%,P<0.05).结论:hnRNP A2/B1对NSCLC的诊断、病情预测、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FCM与免疫组化方法相比,具有阳性率高、简便、快速等优点.

  • 避蚊胺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作者:高静;管斐;高申

    目的:制备避蚊胺乙基纤维素微球,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避蚊胺乙基纤维素微球.将乙基纤维素溶于二氯甲烷中,滴入避蚊胺,密闭超声溶解,作为分散相.配制1%聚乙烯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1 000 r/min搅拌下将分散相缓缓加入连续相中,30 min后降低搅速至600 r/min继续搅拌直至二氯甲烷挥干.离心,蒸馏水洗,冷冻干燥12 h即得,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外观,光学显微镜下计数500个微球考察粒径分布,HPLC法(Diamonsil ODS柱1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 ml/min),建立标准回归方程测定载药量和药物包封率.结果:所得微球为乳白色微粒,外观圆整,粒径90%分布在30~70 μm范围内,平均算术径(ar )及平均球径(v )分别为49.6 μm和51.2 μm,微球载药量为18.7%,包封率可达56.1%(n=6).结论:该成球方法简便易行.

  • 镇江城区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姜林;常文军;苏蕴;刘文华;曹广文

    目的:了解镇江城区在校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镇江市3 698名在校儿童的父母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及DSM-ⅣADHD量表诊断,计算ADHD的患病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镇江市城区小学生ADHD患病率为6.54%.男生患病率为9.14%,女生患病率为4.01%,两者差别有显著性(χ2=34.933,P<0.001);4个城区患病率之间差别无显著性;各年级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Logistic回归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儿童脾气性格及低出生体质量等因素对ADHD患病率有明显影响.结论:镇江市儿童ADHD患病率较高,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不存在城区和年级差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因素对ADHD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内毒素受体 TLR4基因多态性"Asp299Gly"的分型检测

    作者:吕欣;俞卫锋;黄盛东;李泉;龚德军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内毒素受体TLR4基因多态性"Asp299Gly" 检测的方法,并在中国汉族人中进行该位点的检测.方法:以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为基础,在两个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3′端第3位引入不配对碱基以增加特异性,与共同的下游引物分别构成两个PCR反应体系.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得到含和不含"Asp299Gly"突变位点的DNA片段插入质粒作为标准模板,用以验证这一方法的鉴别效果,并采用PCR-RFLP分析和测序加以验证.结果:该方法用于"Asp299Gly"检测的结果,与PCR-RFLP分析的结果及测序的结果完全相符,采用我们建立的已知基因型的突变型和野生型重组质粒作模板验证,结果也完全相符.采用该方法共检测92份汉族人群DNA 样本,未发现"Asp299Gly"的携带者.结论:以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为基础的检测方法,是一种可用于TLR4基因多态性"Asp299Gly" 检测的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一般实验室的好方法.中国汉族人群携带这一突变的基因频率可能很低.

  • 人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原代培养

    作者:石书芳;俞超芹;刘玉环;崔英;惠宁

    目的:探讨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通过消化、过滤、沉降等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模拟人体内雌激素水平研究促进细胞生长的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离体细胞形态.结果: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培养成功率达91.7%(11/12),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细胞成功率为93.8%(15/16),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成功率为75.0%(12/16).间质细胞传代2次后,生长缓慢,经雌激素作用后,生长明显改善;腺上皮细胞不能传代,经雌激素作用后,生长改善不明显.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细胞比子宫内膜异位动物模型更接近于人体的特点,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离培养可作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体外细胞模型之一.

  •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家猪器官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赵为国;方国恩;杜成辉;姚宁;申晓军;袁伟杰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家猪器官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9头家猪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灌注+内毒素血症复制MODS模型,随机分为HVHF组(n=10)和MODS组(n=9),HVHF组在内毒素注射完毕后1 h开始HVHF治疗,MODS组不作治疗.检测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urea)、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水平,ELISA检测血浆TNF-α、IL-10浓度.结果:HVHF组治疗后血浆TNF-α浓度明显下降,从(419.4±77.5) pg/ml降低到(168.1±55.4) pg/ml,各时间点与MODS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滤液中未检测到TNF-α;治疗开始后血浆IL-10明显下降,6 h达到低点,此后维持在稳定状态,滤液中能检测到IL-10,随治疗时间延长其滤过系数降低.HVHF组血浆抗炎介质IL-10与促炎介质TNF-α比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而MODS组呈明显下降趋势.HVHF组各主要器官功能均明显改善,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MODS组.结论:高容量血液滤过能有效降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使抗炎反应和促炎反应两方面趋于动态平衡;能明显改善各主要器官功能,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普鲁泊福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夏建华;石学银;曹莉;刘刚;张琪;王亚华

    目的:研究普鲁泊福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普鲁泊福组(n=20).采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致伤大鼠脊髓,假手术组仅做椎板切除术.普鲁泊福组在脊髓损伤后30 min以60 m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1%的普鲁泊福1 h,其余两组以相同的方法给予0.9%的生理盐水.应用斜板试验和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法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同时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普鲁泊福组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损伤组 (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损伤组血浆MDA含量升高,SOD活力降低,而与损伤组相比,普鲁泊福组血浆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损伤组脊髓病理变化较重,可见大量神经元坏死,普鲁泊福组神经元坏死较轻.结论:普鲁泊福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 二维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狭窄手术及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

    作者:张波;赵宝珍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或介入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对颅外段颈动脉的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结果:狭窄度为50%~70%的患者17例,71%~79%的患者2例,80%~89%的患者5例,90%~99%的患者3例.12例行颈动脉内膜剥除术(CEA)的患者术后7 d时,见颅外段颈动脉管腔通畅,血流速度接近正常,发现1例患者内膜残端漂浮于管腔中,但不影响血流方向及流速.15例行颈动脉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的患者术后2周见支架位置及走行均正常,管腔无明显狭窄.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在CEA和颈动脉PTAS术前对颅外段颈动脉进行准确测量和正确评价,术后可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观察和准确判断.

  • 氯化甲基汞中毒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演变

    作者:曹秉振;常高峰;曹霞;冯树行;苏净;喻学红;长岛和郎

    目的:探讨氯化甲基汞中毒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及病理机制.方法:在WKAH大鼠服用氯化甲基汞4 mg/d所致的亚急性汞中毒模型上,采用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蛋白印迹等方法动态观察坐骨神经和后根神经节的病理演变,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中毒后第11天后根神经节内可见散在大型神经元A被吞噬细胞浸润,电镜下A型神经元胞质内线粒体变性;坐骨神经远端轻微轴索变性,病变逐渐加重并向心性发展.第15天开始出现髓鞘崩解,MRF-1染色显示有少量的吞噬细胞反应.第18天出现明显轴索变性及髓鞘崩解,可见大量浸润的吞噬细胞;后根神经节内A型神经元近于消失,但B型神经元保留良好,B型神经元的上行终末胶状质下区亦出现明显变性.TUNEL染色未观察到节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印迹法观察到坐骨神经及后根神经节神经原纤维及髓鞘蛋白O随中毒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第15天后尤为明显,与免疫组化结果相符合.结论:亚急性汞中毒模型中,A型神经元变性可能与汞中毒损伤线粒体膜继发的能量代谢障碍有关;而B型神经元变性则符合逆行性死亡的过程.

  • 人髂腰肌神经的显微解剖和大鼠髂腰肌的复合动作电位研究

    作者:麻文谦;张少成;张传森;党瑞山;崔毅

    目的:了解髂腰肌的神经支配及电生理学特征.方法:在30侧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与测量,于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剥离神经外膜,分离出神经束,研究髂腰肌神经的走行、分布及其神经纤维的来源,通过逆行追踪观察各分支的神经纤维在神经干内的分布定位的特征;对大鼠髂腰肌神经进行电生理学测定,依次刺激L2~L5神经根,于髂腰肌记录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观察并计算其运动潜伏期(motor latency)、动作电位的波幅及波幅下面积以判定神经功能的状况,研究各腰神经根对髂腰肌支配的不同效应.结果:支配腰大肌的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L2,其次是L3,肌支纤维在L2神经干的外上侧束走行,部位较恒定.髂肌肌支则在股神经起始处发出,其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L4,其次为L3及L2,一部分集中于L4神经根近侧端(靠近脊神经节)的下内象限,来源于L2、L3的神经纤维在股神经起始处断面的内上象限集中.电生理检测运动传导中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发现对L2、L4神经根刺激后测得波幅下面积分别为 (7.46±2.23)、 (21.48±1.87) mV*ms,与其他神经根所测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大肌的神经纤维来源主要是L2,肌支纤维在L2神经干的外上部走行,部位较恒定;髂肌为L3、L4,并且支配髂肌的神经纤维在股神经起始处集中;各腰神经根对髂腰肌支配效应不尽相同.

  • 黄体生成素β基因Gly102Ser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卵巢早衰的关系

    作者:陈绚丽;杨菁;徐望明;肖卓妮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LH)β亚单位基因Gly102Ser多态性与中国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卵巢早衰(POF)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70例PCOS患者、38例POF患者及9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LHβ基因Gly102Ser变异多态性分析.结果:LHβ基因A、G等位基因频率在PCOS组、POF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100、 0.900;0.079、0.921;0.017、0.983.PCOS和POF组A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872和4.413,P<0.05).PCOS患者LHβ基因 G→A(AA、GA)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妇女(χ2=4.233,P<0.05).POF组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PCOS和POF人群中都存在着LHβ基因Gly102Ser多态性,此多态性与PCOS有相关性而与POF无相关性.LHβ基因Gly102Ser多态性可能是PCOS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持续加压应力对兔骨折局部IGF-Ⅰ和骨钙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高堂成;张春才;康庆林;倪灿荣;王志伟;许硕贵;沈洪兴

    目的: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SMC)固定下持续加压应力对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骨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肱骨行中段断骨处理,建立肱骨骨折模型,随机选择一侧肱骨用SMC固定,对侧用4孔加压钢板(DCP)固定,分别于术后第2、3、4、6、8和12周各处死5只兔取材,标本按内固定物分为SMC组和DCP组(n=5).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骨折局部IGF-Ⅰ和骨钙素的含量.结果:SMC组和DCP组IGF-Ⅰ和骨钙素的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增高趋势.术后3、4和6周,SMC组IGF-Ⅰ含量分别为(2.98±0.32)、(3.36±0.18)和(3.47±0.17) ng/mg,DCP组IGF-Ⅰ含量分别为(2.54±0.21)、(2.78±0.43)和(3.06±0.62) ng/mg,SMC组明显高于DCP组(P<0.05);术后4、6和8周,SMC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387±23)、(395±31)和(416±37) ng/mg,DCP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323±16)、(356±51)和(378±26) ng/mg,SMC组明显高于DCP组(P<0.05).结论:SMC固定后所产生的持续稳定的记忆加压应力有利于促进兔骨折端IGF-Ⅰ和骨钙素的分泌.

  •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生命质量损失的定量分析

    作者:田文华

    目的:对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造成生命质量的损失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制订生命质量评价量表,通过生命质量指数对上海市某医院360例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生病前后平均每个患者生命质量指数的损失值为5 (P<0.01),即生命质量损失19%.模型分析表明,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健康自我评价、婚姻状况、医疗负担、就诊次数和主动吸烟情况.结论:定量分析呼吸系统疾病造成患者生命质量的损失是一项探索性研究,在方法学和实际应用上具有参考价值.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

    作者:陈洪雷;孟岩;沈锋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新的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的物理措施,可在提升肿瘤局部照射剂量的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控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放射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平衡的影像学评价

    作者:李强;石志才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对于角度较大、进展较快的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畸形的三维矫正与稳定,重建脊柱的平衡.评价脊柱侧凸矫形术后的平衡是判断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对各平面平衡评价的参数较多,但各个参数的针对性、敏感性不同,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平衡评价系统.本文对脊柱侧凸术后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平衡评价的影像学参数作一综述.

  • 立体定向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一例报告

    作者:许克;刘玉国;孙世财;蔡轶伦;张磊

    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突发意识不清伴肢体活动不便1个月于2004-02-02入院.患者5周前在外院诊断为脑室出血,给予腰穿治疗,因病情加重,出现抽搐于2004-01-30改行右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引流,1周后拔除脑室引流管,拔管后3 d语言困难逐渐加重,后转来我院.入院查体: 脉搏:62次/min,血压16/11 kPa,被动体位,意识恍惚,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 mm),对光反应迟钝,颈部轻度抵抗,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增高,双侧膝反射亢进,左侧踝震挛(+),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亢进,双Hoffman征阳性,左Babinski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 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浆、房水、玻璃体VEGF含量

    作者:祝敏燕;韩丽荣;沈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被认为是眼内有可能的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主要是由于新生血管引起的致盲眼病.本研究通过检测PDR患者血浆、房水、玻璃体中VEGF含量来探讨其在PDR发展变化中的作用.

  • 口服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6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清玉

    病毒性肠炎为2岁以下小儿腹泻病的常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为主要的病原体.目前仍缺乏特效的抗轮状病毒药物,临床上多采用饮食疗法和体液疗法,但效果欠佳.我们于2003年10月上旬至2004年1月下旬病毒性肠炎高峰期采用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6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蒺藜中一个新的有机酸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陈海生;陈前进;宣伟东

    目的:研究蒺藜的水溶性成分.方法:采用80%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用不同比例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洗脱)分离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和结论:从蒺藜中分离出1种微量水溶性成分,经UV、IR、 1HNMR、 13CNMR、DEPT、2D-NMR、MS等光谱分析鉴定为新的有机酸,分子式为C4H6N4O3,相对分子质量为158,命名为蒺藜酸(terrestric acid,6-氨基-4-羰基-1,2,3,4-四氢-1,3,5-三唑-2-甲酸).

  • 肺结核患者痰菌涂阳转阴的相关因素

    作者:孙翠芬;华来庆;熊林平

    痰菌涂阳(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及其等级是确定结核患者有无传染性及传染性强弱的指标,痰菌转阴是肺结核病治愈的指征[1].

  • 医院内泌尿系感染96例原因分析

    作者:倪建平

    医院内泌尿系感染在西方国家居各部位医院感染之首,占30%~50%;而在我国占医院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如何控制和减少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探讨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对我院1998~2002年96例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少萍;郑兴;秦永文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进展链的终点,以呼吸困难、易疲劳和周围性水肿为特征,终导致左室射血功能的下降.其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慢性激活,因此应用β-受体阻滞剂抑制这种激活成为近10余来心衰治疗的突破性进展.第3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国外已应用很多年了,美国卡维地洛试验等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卡维地洛可显著减少CHF患者的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1].国内近年来开始应用卡维地洛治疗CHF,本研究对22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烧伤创面的疗效研究

    作者:刘族安;夏照帆;唐洪泰;杨勇

    实验证明,外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创伤愈合.珠海亿胜物生制药有限公司研制和生产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喷雾剂商品名;贝复济-(98)卫药准字(珠东大)S-01]局部外用没有全身吸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体表溃疡(包括糖尿病溃疡、褥疮、瘘窦等)、新鲜创面(包括外伤、刀伤、冻伤、激光创面、供皮区创面、手术伤口等)及烧烫伤(浅Ⅱ度、深Ⅱ度、肉芽创面等)等疗效肯定,未见局部刺激和全身不良反应.

  • 老年性肺不张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临床分析

    作者:郁小迎;李强;白冲;王昌惠;王琴

    为了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老年肺不张患者的诊断价值和病因特点,现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86例老年肺不张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 田基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傅芃;张卫东;李廷钊;柳润辉;张薇;陈海生

    田基黄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的全草.本品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植物名实图考>中称地耳草.田基黄味甘、微苦,性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蛟伤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田基黄具有抑菌、保肝、抑制肿瘤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作用,目前田基黄已被提炼制成针剂用于临床治疗急、慢性肝炎[1,2].文献报道[3~8]该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色原烯类 (chromeme),二氢黄酮醇鼠李糖苷(flavanonol rhamnoside),缩二氨酸衍生物(dipeptide derivative), 吨酮类(xanthones),间环己三醇衍生物(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s)等.为进一步探明其有效成分,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 超声检查在诊治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覃东琼;谭杰琳;陈桂荣;张炜

    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主要靠病史、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等,易与右侧泌尿系、妇科及胆系病变混淆.老人、孕妇、尤其是难以获取真实病史的儿童,查体不理想,症状不典型.近年许多文献相继报道了阑尾病变的超声表现,超声诊断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得到了临床的肯定.本文对临床确诊为阑尾炎的153例患者的超声诊断作回顾性分析,旨在阐明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提高诊治水平.

    关键词: 阑尾炎 超声诊断
  • 双相正压通气在心脏直视术后的应用

    作者:赵枫;徐志云;邹良建;梅举;王志农

    目的:评价双相正压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心脏直视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心脏术后用面罩式BIPAP治疗患者30例,其中心源性肺水肿9例,过早拔管(8例)和意外拔管(4例)后气急并低氧血症12例,以及常规拔管后肺不张并低氧血症9例,设置吸气压力8~10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压力5~8 cmH2O.9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行BIPAP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前后通过Swan-Ganz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与常规抗心衰治疗组(9例)进行对比.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2 h呼吸频率(RR)、心率(HR)显著减慢(P<0.05),呼吸困难缓解.血气提示PaO2、PaO2/FiO2和SatO2均显著提高(P<0.05),PaCO2显著降低(P<0.05),除2例意外拔管者和2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再次插管外,其余均经无创通气顺利过渡,免除了再次插管.9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后心指数(CI)、每搏指数(SI)显著升高(P<0.05),体循环阻力(SVR)、肺动脉楔压(PAWP)显著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3.3%(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应用指征的前提下,面罩式BIPAP用于心脏术后心源性肺水肿、肺不张并低氧血症的呼吸支持,以及撤除有创通气后的序贯通气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

    作者:鲁瑾;邹大进;郭品娥;卢斌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速率散色比浊法定量检测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2例正常人的血清高敏感CRP(hs-CRP)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各代谢指标与血清CRP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增高[(2.39±1.39) vs (1.05±1.36) mg/L, P<0.01];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CRP水平与糖尿病病程 (r=0.621, P< 0.01)、空腹血糖水平(r=0.469, P< 0.05)及HOMA-IR指数 (r= 0.496,P<0.05)分别呈正相关,与HOMA-B功能指数呈负相关(r=-0.583,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及胰岛B细胞功能衰退相关.

  • 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作者:赵堂海;黄英;蒋米尔;于永山;王海波;解远峰;郭明金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40例(282条肢体)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应用DIOMED 810 nm 激光治疗仪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近期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经1~12个月随访观察,治疗静脉均完全闭塞,无再通发生.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有效、费用少;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技术有望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

  • 阵发性房颤的起搏治疗(附三例报告)

    作者:王玉堂;时向民;单兆亮;李莉;巩维如

    目的:探讨起搏治疗对阵发性房颤的预防作用,并针对房颤不同的发作特点,选择理想的起搏模式.方法:3例阵发性房颤、病窦慢-快综合征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0岁,2例安装Vitatron Selection 900E、1例安装Pacesetter Integrity 5346抗房颤起搏器.房颤由多个房性早搏诱发者采用房早后反应(post PAC response,PPR)及房早抑制(PAC supression,PS)两种起搏模式,房颤由单个房早触发者采用起搏调控(pace conditioning,PC)或动态心房超速抑制(dynamic atrial overdrive,DAO)模式.术后随访3~5个月,比较抗房颤起搏治疗前后房颤负荷、房颤发作频率、房性早搏的变化.结果:抗房颤起搏治疗后1例患者房颤负荷(h/d)、发作频率(episodes/d)、房性早搏(beats/d)明显降低(0.06 vs 0.29、2.15 vs 11.28、1 340 vs 4 700);1例患者改善不明显(1.18 vs 0.76、1.48 vs 4.59、1 688 vs 1 206);1例采用DAO起搏患者3项指标均有增加,联用胺碘酮后明显降低(0.04 vs 2.48、0.12 vs 30.66、780 vs 8 446).结论:部分病窦慢-快综合征采用抗房颤起搏治疗,不仅有效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还能预防房颤发作.单纯抗房颤起搏效果不佳时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可有效降低房颤负荷,缓解症状.

  • 体表巨大血管瘤的治疗

    作者:赵堂海;黄英;蒋米尔;于永山;王海波;解远峰;郭明金

    目的:探讨治疗体表巨大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1995年2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体表巨大血管瘤56例,其中12例蔓状血管瘤患者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20例弥漫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中联合Nd:YAG激光照射;7例蔓状血管瘤、10例弥漫型海绵状血管瘤、7例混合型血管瘤行单纯手术切除.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手术治愈率92.9%,其中行术前动脉栓塞和术中激光照射的32例均治愈;单纯手术切除治愈20例,手术失败1例,术后复发3例.结论:沿着病灶周围"安全平面"进行手术是保证巨大血管瘤根治性切除的前提.根据不同类型血管瘤,选择手术联合术前供瘤动脉栓塞或术中Nd:YAG激光照射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提高手术切除率至关重要.

  • 心肺复苏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作者:杨兴易

    心跳骤停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家属低接受率的特点,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一系列问题,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复苏学(resuscitation science)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经过40多年的研究,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复苏后细胞损伤机制、体外除颤的应用、亚低温疗法等方面.这些热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将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 犬心房不同部位起搏对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时向民;王玉堂;单兆亮;李莉;阎俊瑾

    目的:通过分析心房不同部位、不同频率起搏对实验犬心房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探讨理想的起搏部位及频率.方法:杂种犬6只,开胸后缝制心包吊床,在左心房游离壁及右心耳心外膜和左上、左下肺静脉根部分别缝合1对4极电极,间距5 mm,通过皮下隧道将电极引致背部体外,采用700、500、300 ms的周长起搏右心耳及左心房游离壁,分别测量不同频率、不同部位起搏时右心耳、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左心房游离壁的不应期,计算4者之间的标准差(s)、平均数()以及离散度指数(DI=s/).分别对同一频率右心耳及左心房游离壁起搏后心房不应期的s及DI进行t检验,对同一部位不同频率起搏后心房不应期的DI进行t检验.结果:3种频率左心房游离壁较右心耳起搏能明显减低心房不应期的s及DI(P<0.05).同一部位不同频率对心房不应期DI的影响无明显差别.结论:左心房游离壁起搏较右心耳起搏使心房不应期离散度明显降低,同一部位周长在300~700 ms之间的起搏对不应期离散度影响不大.

  • 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汪隽瑛;方凤;刘枫;蒋瑾瑾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激发哮喘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Western 印迹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组织及气道中SP-A的变化;测定BALF中总磷脂(TPL)、饱和磷脂(DSPC)和总蛋白质(TP)含量;膜天平测量BALF中PS表面活性.结果:Western 印迹检测显示哮喘组BALF中SP-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SP-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组大鼠肺及细支气管SP-A表达明显减弱 (P< 0.01);哮喘组BALF中TPL及DSPC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P含量显著增加(P<0.05);哮喘组BALF中PS表面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BALF中PS表面活性与DSPC及SP-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25,r=0.956,P<0.01),与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54,P<0.01).结论:哮喘大鼠SP-A表达明显下降,SP-A下降可使哮喘时PS活性更易被血浆蛋白抑制,表面活性降低.

  • 改良逆行胆胰管注射法制备轻重不同两种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

    作者:许永春;李兆申;屠振兴;满晓华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的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复制轻重不同两种实验性大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方法:6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0.5%牛磺胆酸钠(ST)组和5% ST组,胆胰管逆行注射浓度分别为0.5%和5%的ST诱导AP,采用酶法检测血淀粉酶、血糖、肌酐,化学比色法检测血钙和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观察24 h病死率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O组相比,0.5% ST组血淀粉酶升高(P<0.01),血糖、血钙、肌酐及丙氨酸转氨酶数值无显著差异,病理检查胰腺轻度肿胀,间质水肿,属轻型急性胰腺炎(MAP);5% ST组血淀粉酶、血糖、肌酐及丙氨酸转氨酶均显著升高 (P<0.05或P<0.01),血钙降低(P<0.05或P<0.01),病理检查胰腺组织有明显出血坏死,符合重型急性胰腺炎(SAP). 0.5% ST组和5% ST组24 h病死率分别为0和35%(7/20).结论:采用浓度为0.5%和5%的ST逆行大鼠胆胰管注射,可复制出理想的MAP和SAP模型.

  • β-环糊精硫酸酯的合成及其在舒必利毛细管电泳拆分中的应用

    作者:孙青(龙天);刘长海;李国栋;俞世冲;柴逸峰;吴秋业

    目的:合成β-环糊精硫酸酯并以其作为毛细管电泳手性添加剂对舒必利进行手性拆分研究.方法:以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作为硫酸酯化试剂合成β-环糊精硫酸酯.以合成的β-环糊精硫酸酯作为手性添加剂利用毛细管电泳对舒必利进行手性拆分.结果:对不同反应温度(60、80、100、120℃)下产物的纯度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在80℃条件下,以吡啶作溶剂、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作为硫酸酯化试剂合成β-环糊精硫酸酯条件易于控制,产物纯度较好.用合成的β-环糊精硫酸酯作为毛细管电泳手性添加剂,采用未涂渍熔融石英毛细管50 μm×58.5 cm (有效长度50 cm),优化选择50 mmol/L Tris缓冲液含1.3% β-环糊精硫酸酯(1% H3PO4溶液调节pH 3.7),温度20℃,操作电压24 kV,正极进样50 mbar×3 s(1 bar=105 Pa),在检测波长214 nm条件下对舒必利的D、L-型对映体进行分离,结果分离度良好(Rs>2.5).结论:探索得到了一条较为稳定的β-环糊精硫酸酯的合成路线,合成的β-环糊精硫酸酯作为毛细管电泳手性添加剂分离舒必利的D、L-型对映体拆分效果较好.

  • 西罗莫司和FTY720对大鼠胰岛细胞体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锦全;谭建明;董维平;王煜菲;王鉴波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sirolimus)和FTY720对大鼠胰岛细胞体外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胰岛细胞分别与西罗莫司和FTY720共培养后进行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FTY720和西罗莫司对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影响.结论:FTY720和西罗莫司对大鼠胰岛细胞及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FTY720和西罗莫司有可能作为临床胰岛细胞移植的主要免疫抑制剂使用.

  • 贝科能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脑、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学斌;杨兴易;林兆奋;赵良;周乃胜

    目的:研究贝科能(复合辅酶)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脑、肾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常规复苏组和贝科能治疗组,每组8只.复苏后24 h采取组织标本,采用比色法测定心、脑、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 ATPase活力,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脑、肾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常规复苏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脑、肾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高,SOD及Na+-K+-ATPase活力显著降低(P<0.05);贝科能治疗组各项指标检测均比常规复苏组好(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对照组大鼠心、脑、肾细胞超微结构形态正常,常规复苏组各器官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变性,贝科能治疗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较轻.结论:贝科能对心肺复苏大鼠的心、脑、肾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大黄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

    作者:李文放;林兆奋;陈德昌;赵良;杨兴易

    目的:探讨大黄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长征医院急救科综合性加强监护病房(GICU)收治的2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57例,女性79例;年龄13~76岁,平均(45±28)岁;分为大黄治疗组(A组,n=124)和非大黄治疗组(B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MODS发生率、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氧合指数、SCr、BUN、ALT、AST、IgG明显改善(P<0.05,P<0.01),IgA和IgM无显著性差异;B组仅SCr、BUN和IgG有差异(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A、B两组MODS发病率分别为22.6%(28/124)、40.2%(45/112,P<0.05);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8.87%(11/124)、33.03%(37/112,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16.7±6.9)d、 (22.8±7.6) d(P<0.05),病死率分别为9.68%(12/124)、 22.3%(25/112,P<0.01).结论:大黄可保护创伤性休克患者重要器官(肺、肾、肝、胃肠和免疫器官)功能,减少MODS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可用于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救治.

  • 超长时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的特征与预后

    作者:管军;杨兴易;林兆奋;赵良;许永华;郭昌星

    目的:回顾分析超长时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终结局.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持续30 min以上、自主循环恢复并维持6 h以上后收入我科ICU进一步救治的病例,共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3.5±19.7)岁.结果:本组12例患者,心肺复苏持续时间的中位数时间为45 min(31~120 min).出院时死亡者(CPC评分5分) 4例,分别死于循环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脑功能障碍者(CPC评分3分或4分) 3例;痊愈或轻微中枢神经系统缺陷者(CPC评分1分或2分) 5例.年龄和心肺复苏持续时间未显示出与出院结局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心肺复苏成功后48 h内患者是否清醒与出院结局有非常显著关系(P<0.01).结论:在自主循环建立后,超长时心肺复苏患者的出院结局并不总是很糟糕,应慎重对患者家属或相关人员作出放弃进一步救治的建议.在自主循环建立48 h后对患者出院结局进行预测将更加可靠,对家属作出的建议也更有价值.

  • 大鼠心肺复苏后肺组织的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瑞东;杨兴易;顾桂国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肺组织细胞的损伤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健康SD雄性大鼠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复苏组,采用琥珀酰胆碱(0.15 mg/100 g)窒息合并冰氯化钾(0.5 mol/L,0.12 ml/100 g, 4℃)致大鼠心跳骤停,停跳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制备大鼠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复苏后3 h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取静脉血离心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TNF-α含量,取肺组织测定湿干质量比值(W/D)、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心肺复苏后3 h较对照组大鼠肺W/D值明显升高(P<0.05),PaO2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肺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升高(P<0.05),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肺组织细胞结构均有较明显受损的征象.结论:心肺复苏后早期大鼠存在肺组织细胞损伤,肺功能受损,血清TNF-α升高, 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中性粒细胞(PMN)在肺组织聚集可能参与了复苏后肺组织细胞损伤的过程.

  • 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宇洁;杨兴易

    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PR-MODS)是导致心跳骤停患者低出院率的重要原因,加强对PR-MODS的整体认识将有利于准确判断复苏后患者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心跳骤停患者出院率.本文综述了PR-MODS提出的历史过程以及与其他原因引起的MODS的异同点、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大鼠心肺复苏后甲状腺的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周乃胜;杨兴易;林兆奋;赵良;王学斌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情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模拟窒息(肌注琥珀酰胆碱 1.5 mg/kg)合并冰氯化钾(0.5 mol/L,1.2 ml/kg)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模型.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复苏后3 h组、复苏后6 h组、复苏后12 h组、复苏后24 h组.采用酶微粒子捕捉法、荧光偏振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3、T4 、TSH的浓度;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损伤情况;采用比色法测定甲状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ase活力.结果:复苏后3 h血清中T3、T4浓度开始降低,并在随后24 h持续在低水平状态,而血清中TSH浓度仅在复苏后12 h出现短暂降低;复苏后各组甲状腺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SOD及Na+-K+-ATPase活力显著降低(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表现.结论:心跳骤停及心肺复苏后大鼠存在急性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氧自由基(OFR)介导的脂质过氧化、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在复苏后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