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이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79X
  • 国内刊号: 31-10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7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体外靶向性转染心肌细胞

    作者:张裕东;张宝仁;梅举;陈兰英;刘红;黄盛东;钱其军;吴红平;李林芳;肖海波;王晓伟

    目的:构建以鼠心肌轻链蛋白基因(mlc-2v)为启动子、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检测该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心肌细胞转染的靶向性.方法:酶切腺病毒载体PDC315自身启动子CMV,构建腺病毒载体PDC317,分别接入hVEGF165、mlc-2v基因,构建腺病毒载体PDC-mlc-hVEGF165.鉴定正确后,将PDC-mlc-hVEGF165与Lipofectamine共转染至293细胞,经同源重组获得以mlc-2v为启动子、携带h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lc-hVEGF165,同步构建无靶向性的重组腺病毒Ad-hVEGF165.扩增并测定滴度后,Ad-hVEGF165、Ad-mlc-hVEGF165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利用ELISA、Western印迹分析等方法检测Ad-mlc-hVEGF165转染心肌细胞的靶向性.结果:构建的病毒正确,病毒滴度为2.8×109 pfu/ml.转染3 d后,Ad-hVEGF165组在各培养细胞的上清液及细胞内均检测到VEGF的表达,而Ad-mlc-hVEGF165组仅在心肌细胞中有VEGF的表达,且Ad-mlc-hVEGF165组心肌细胞分泌的VEGF要少于Ad-hVEGF165组.结论:成功构建了以mlc-2v为启动子、携带人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lc-hVEGF165;该重组载体能体外靶向性转染心肌细胞并使之表达VEGF.

  • 不同浓度常用化疗药物连续刺激对人肺腺癌细胞株增殖耐药产生的影响

    作者:迟志宏;李鹏;刘端祺;张积仁;时冉

    目的:探讨常用化疗药物连续刺激对肿瘤细胞株增殖及耐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人肺腺癌细胞株(LTEP-a-2)经多柔比星(阿霉素,ADM)、依托泊苷(VP-16)、顺铂(DDP)单药及联合用药连续刺激,每种药物分2个剂量梯度,记录细胞每次刺激间隔的时间.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erbB-2、c-myc、MDR1、MRP、LRP、ref-1和NF-κB的阳性细胞数及平均荧光强度,以此推算出不同药物在不同浓度下连续2~3次作用细胞株后以上各蛋白表达的细胞数、平均表达量、总表达量,同时设对照组.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细胞的百分数、平均荧光强度及总荧光强度均呈下降趋势.高剂量各组上述各项指标基本上均随刺激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低剂量各组的检测指标则有升有降,无一定规律,而erbB-2、MDR1、ref-1和NF-κB增高.结论:小剂量化疗药物连续刺激比大剂量更易诱导肿瘤细胞增殖以及耐药的形成,提示临床上应给予患者足量化疗.

  • 核素掺入研究氟康唑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作者:曹永兵;高平挥;张军东;徐铮;王彦;贾鑫明;张万年;姜远英

    目的:用核素掺入结合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计数方法,研究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取新鲜培养的新生隐球菌标准株分别与不同浓度氟康唑预培养10 min后,加[1-14C]乙酸钠振荡培养3 h,经皂化、提取、薄层展开,使角鲨烯、羊毛甾醇和麦角甾醇等分离后,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上述各成分中14C的掺入量,并计算药物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在空白对照组中,14C主要掺入麦角甾醇,而经氟康唑作用后,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受阻,14C在麦角甾醇中的掺入减少,但在羊毛甾醇及其上游成分角鲨烯环氧化物中的积累增多,其含量变化均呈剂量依赖性.氟康唑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IC50为32.17 nmol/L.结论:核素掺入法能定量考察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抑制剂氟康唑对羊毛甾醇去甲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为其他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抑酶活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 大鼠肝癌模型脾内转染IL-2和(或)IL-12基因对NK细胞的激活作用

    作者:尤天庚;周颍奇;王宏顺;杨家和;陈小云;范瑞芳;钱其军;沈达明;吴孟超

    目的:研究脾内直接注射携带IL-2和(或)IL-1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株对血IL-2和IL-12以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hIL-2和(或)mIL-1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肝癌细胞CBRH3注入大鼠腹腔,形成肿瘤,断颈处死,剖腹取出肿瘤组织,剪碎后接种于50只Wistar大鼠肝脏一叶,制备肝癌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IL-12基因治疗组、IL-2基因治疗组及IL-2/IL-12联合基因治疗组,每组10只.含IL-2和(或)IL-12基因的包装细胞于肝癌接种后1、3、5、7 d进行脾内注射转染脾细胞.ELISA法检测大鼠血IL-2和IL-12浓度,放射性活度测定法检测NK细胞活性,并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IL基因治疗后3 d,IL-2/IL-12联合基因组血清hIL-2与单基因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病理示治疗后肝癌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IL治疗组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3 d血清IL达高峰,以后逐步下降.IL-2/IL-12联合基因组较IL单基因组增高(P<0.05).结论:脾内直接注射携带IL-2和(或)IL-12基因的逆转录包装细胞株可明显增强NK细胞活性,IL联合基因治疗优于IL单基因.

  • 大鼠脊髓损伤后炎症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马胜忠;侯铁胜;张雪松;赵杰;李明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脊髓损伤早期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脊髓继发性损伤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Nystrm法制备大鼠胸段脊髓后路压迫损伤模型,运用RT-PCR技术检测脊髓损伤后6 h的MCP-1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损伤后3、6、12 h和1、3、5、7 d各个时间段MCP-1阳性细胞与损伤局部单核/巨噬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MCP-1 mRNA水平明显升高,MCP-1阳性细胞高峰时间出现在脊髓损伤后12 h至3 d,同时,单核/巨噬细胞高峰时间出现在损伤后3~7 d.结论:MCP-1、单核/巨噬细胞均参与了脊髓损伤后早期的继发反应,单核/巨噬细胞出现的高峰时间滞后于MCP-1阳性细胞.

  • Dok1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研究

    作者:张勇;刘秀杰;张骐;阎志勇;矫力;刘翾;路长林;何成

    目的:研究downstream of kinases(dok1)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EGFR的可能底物或调控蛋白,以深入认识EGFR下游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将EGFR胞内域与LexA蛋白融合作为DNA结合蛋白,分别将dok1、dok1PTB及dok1ΔPTB与B42AD蛋白融合作为激活域蛋白,共转化酵母菌后,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生长实验以及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dok1及dok1PTB与EGFR之间在酵母中存在结合,而dok1ΔPTB不与EGFR结合. 结论: 首次证实EGFR与dok1之间具有相互作用,dok1的PTB结构域在介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 局部热化疗对大鼠皮下移植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再生的影响

    作者:谭社练;欧英雄;赵伯端;方胜;杨本生;赵鹏洲

    目的:研究局部热化疗对大鼠皮下移植胶质瘤血管再生的影响,探讨其作为胶质瘤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C6细胞接种于大鼠背部皮下,肿瘤生长至1.5~2 cm直径时,分组进行局部热疗、化疗和热化疗.继续观察皮下肿瘤生长情况,测量瘤体体积和质量;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用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微血管密度(MVD)作为定量检测指标.用H-E染色法、电镜观察肿瘤增殖状况和肿瘤微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热疗、化疗、热化疗与对照组比较:瘤体缩小,质量减轻;PCNA、IGF-Ⅰ、VEGF蛋白表达降低(P<0.01),MVD降低(P<0.01),且热化疗较单纯热疗和化疗降低更明显(P<0.01).热化疗后肿瘤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微血管外径变小,血管壁变厚,血管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增多,细胞连接间隙减小,有的血管甚至只能发现完整的基膜而缺乏内皮细胞.结论:热疗、化疗、热化疗能抑制肿瘤血管再生与肿瘤增殖,且热化疗有协同作用;热化疗抑制胶质瘤的PCNA合成与表达、以及抑制IGF-Ⅰ的合成与分泌是其抑制肿瘤增殖的机制之一;热化疗能降低肿瘤VEGF合成与分泌,破坏与减少肿瘤血管再生.作为胶质瘤辅助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高敏感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物质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马丽萍;秦永文;郑兴;吴弘;丁继军;赵仙先;郭品娥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和淀粉样物质A(SA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病变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9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循环血中hs-CRP与SAA水平.结果: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hs-CRP和SAA水平为(16.34±16.02)和(9.46±6.97) 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7±1.12)和(1.24±1.11) mg/L(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为(2.76±2.31)和(2.85±2.13)mg/L,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度病变,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21~40分者hs-CRP和SA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血浆hs-CRP和SAA水平可作为炎症标志物反映冠状动脉炎症状况,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对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作用

    作者:钱建美;修清玉;王桂芳;颜泽敏

    目的:探讨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与气液界面无血清培养原代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低温酶消化法分离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液及胶原覆盖膜形成的气液界面培养,使上皮细胞分化成假复层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然后加入NTHi感染上皮细胞,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态结构变化.结果:NTHi感染24 h后,SEM示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结构破坏,90%细胞凋亡或死亡,纤毛倒伏、断裂,细菌与非纤毛上皮细胞连接;TEM示细菌黏附在细胞表面,细胞表面有较多微绒毛,伴微绒毛延伸或伪足包绕细菌,将其吞噬胞内.结论:NTHi黏附在上皮细胞表面,上皮细胞通过伪足形成和微绒毛延伸包绕细菌,将细菌吞噬在胞内;NTHi对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致细胞变性坏死或凋亡.

  • 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功能显像研究进展

    作者:苏敬敬;谢惠君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利用特异放射性核素与人脑多巴胺神经元突触前膜脑多巴胺转运体(DAT)的高度亲和性,可进行帕金森病(PD)患者脑DAT显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PD患者的临床实践.大量研究表明,SPECT对于PD患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PD患者脑DAT SPECT显像的图像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新型折叠式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包睿;柳林

    新型折叠式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是一种具有一定替代性调节作用、手术所需切口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人工晶状体,光线经折射后可产生多个焦点,使远近视力均得到提高,戴镜率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满意程度较高.现就该类人工晶状体的原理与设计、植入方法、临床应用后对视力的改善及并发症等问题作一综述.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一例报告

    作者:王秋根;纪方;陆晴友;李国东;汪方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因面包车撞击致左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右三踝骨折伴腓骨上端骨折,第8~10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硬膜下血肿.急诊以多发伤收住入院,左胫骨中段内侧有一5 cm皮肤破口,经清创缝合及相关科室协助处理,病情稳定.入院后5 d,经积极术前准备,对左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在全麻下行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内固定术,术中患者置于骨科牵引床上,左跟骨骨牵引状态下,通过手法复位维持左小腿力线,取左胫骨近段前外侧S形微创切口,切开皮肤约5 cm,通过此切口在左胫骨外侧皮下经胫前骨筋膜室插入长29 cm、13孔LISS胫骨近端钢板,插入过程中以拇指置于胫骨嵴,以确保钢板与胫骨接触与服贴,并通过C臂监测,获得骨折复位.以2 mm克氏针通过定位系统放置在钢板的远近端,确定定位系统和胫骨的对应关系,分别在骨折近端、上1/3、下1/3、远端通过定位系统各钻入3、2、1、2枚自攻自钻型锁定螺钉并与钢板锁定.C臂X线机透视下见左胫骨多段粉碎骨折对位对线满意,腓骨骨折也同时获得较满意的复位,切口缝合后左下肢伸膝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切口一期愈合,X线正侧位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图1).嘱患者左股四头肌主动收缩,3周后拆除石膏外固定,并逐步行左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术后5周左膝关节屈伸可达105°.

  • 右眼眶筛窦巨大黏液囊肿一例报告

    作者:李素芳;魏锐利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右眼泪溢3个月余于2003年7月15日入院,曾于2003-04-12在外院诊断为右泪道阻塞(炎性).入院查体:右眼视力1.0/1.0,双眼活动度好,右眼轻度向前突出,右眼突度15.5 mm、左眼突度12.5 mm,眼距98 mm.右眼泪囊部明显肿胀,无压痛,肿块质中,压之如乒乓球样感,表面较光滑,约1.5 cm×1.5 cm大小.右眼结膜充血,余(-).

    关键词: 眼眶 筛窦 黏液囊肿
  • 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一例报告

    作者:胡华生;程金伟;魏锐利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左眼眶上缘肿块伴视力下降、流泪、眼胀2个月"入院.查体:全身情况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3.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一例报告

    作者:韩庆奇;徐志云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活动后胸闷、心悸2个月入院.幼时体检发现心脏杂音.体检:一般情况可,心界向左右扩大,胸骨右缘第2肋间连续性杂音.心电图示窦律,右心室肥厚劳损.X线胸片示肺野清晰,心影向两侧扩大,以右侧为著.超声心动图示右冠起始部增宽(内径约2.1 cm),中部在右房室沟内形成巨大瘤样扩张(内径约6.2 cm),经二尖瓣后叶瓣根穿入左室(内径约1.3 cm).升主动脉及选择性冠脉造影示右冠始部增宽,中部形成巨大动脉瘤,成管状进入左室.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探查见:右冠主干在右房室沟处呈瘤样扩张,直径约7 cm.建立体外循环后,经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停跳后改经冠状静脉窦逆灌,切开瘤壁,内无血栓,瘤体内径约6.5 cm,右冠开口直径约3 cm,远端出口直径约2 cm,切除瘤体,Teflon补片封闭右冠开口,缝闭出口,经房间隔探查左室,在后瓣下近前后交界处见冠状动脉瘘口,直径2 cm,切开后瓣根部,Teflon补片修补瘘口.然后行升主动脉-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远端旁路移植术.术后心电图无心肌缺血表现,心脏杂音消失.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0 d痊愈出院.

  • 坐骨支巨大成纤维性纤维瘤一例报告

    作者:欧阳跃平;王琪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7岁,因右臀、髋部疼痛,活动受限8个月余,加重伴跛行1个月,于2001年12月6日入院.

  • 超声刀及"膨胀液"在微创手术操作空间分离中的应用

    作者:肖丽玲;陈鋆;王存川

    近10余年以来,腔镜技术凭借其可选择切口部位,达到美容及减少损伤的优势在外科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操作经验的积累和新器械的开发,腔镜手术的领域逐渐由人体的自然腔隙,扩大到人体组织间的潜在腔隙.1997年Huscher等[1]报道了首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使用腔镜手术,通过选择性切口进行操作,从而把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我们于2002年3月开始了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探索,至今已完成169例(经乳房途径及腋窝途径).现就其手术中操作空间的制作过程总结经验如下.

  • 螺旋CT三维重建及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面中部骨折

    作者:刘泽民;唐卫忠;郭静

    面中部的复杂骨折类型多种多样、治疗难度大,复位不准确及术后骨折再次移位可造成咬合紊乱及面部外观畸形.螺旋CT三维重建及坚固内固定(rigid internal fixation, RIF)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口腔颌骨骨折的治疗,此技术明显提高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同时又能促进骨折愈合速度,缩短或取消颌间固定时间.我科对较复杂的面中部骨折,术前均行螺旋CT三维重建,术中采取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 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分子CR1活性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

    作者:郭峰;张乐之;许育;王海滨;钱宝华

    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处于失衡状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与亢进,IgG等免疫球蛋白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异常升高.患者特异性免疫反应处于异常状态是与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1].现认为天然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指导,特异性免疫功能失衡是与天然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的,天然免疫的物质基础是胚系基因编码的各种蛋白质,其广泛存在于血浆和血细胞上,如血浆中的补体系统和血细胞上的CR1等[2].红细胞数量巨大,在天然免疫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同时测定红细胞CR1分子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的变化,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CR1分子量减少,而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明显上升,现报告如下.

  • 错(牙合)畸形患者Hawley上(牙合)保持器配戴时间与复发的关系

    作者:尚艳丽;李凤华;王芳

    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结束后,由于基骨的生长、神经肌肉动力平衡的改建未完成、牙周膜纤维张力未恢复平衡、(牙合)的平衡尚未建立、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等原因,使矫治后的结果达到绝对稳定是不可能的,临床上必须采用各种措施防止复发[1].本研究旨在观察保持器配戴时间长短对上(牙合)牙弓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减少复发,达到更加稳定的疗效.

  • 房颤心律下显性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

    作者:胡建强;曹江;秦永文;周炳炎

    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过程中,常发生心房颤动(房颤),有时在药物或电复律后仍反复持续发作,我科1 200余例射频消融病例中,有3例显性房室旁道在房颤心律下行射频消融术,成功消融旁道,现报告如下.

  • Holter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作用

    作者:胡建强;周炳炎;毛红娟;曹爱芳

    目的:探讨Holter检测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200例行Holter检查的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对Holter检测到的心肌缺血结果进行分类,并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评价.结果:Holter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56.4%,特异性为50%,假阳性率为50%,假阴性率为43.6%.缺血性ST段压低>2 mm组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90%的血管支数均较ST段压低≤2 mm组明显增多(P<0.01);ST段水平延长组中4例患者均有冠脉重度狭窄,ST段上抬组其中2例冠脉接近闭塞,2例冠脉无异常;ST段压低>2 mm组多支病变的例数较其他组明显增多(P<0.01),冠脉造影阳性而Holter未监测到心肌缺血组狭窄>90%血管支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Holter对检出冠心病多支病变及冠脉严重狭窄患者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能判断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及检出伴随心肌缺血的心律失常.

  • 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信金;蔡军;徐红娟;郜建玲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54只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设对照组27例(27只眼),采用常规现代囊外技术,改进组26例(27只眼),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结果:改进组和对照组术后1 d佳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20只眼(74.1%)和10只眼(3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改进组比对照组术眼术后炎性反应轻,瞳孔圆,角膜散光轻.结论:应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操作安全、简便,疗效可靠.

  • 腔静脉后输尿管14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庆;王林辉;孙颖浩;高莉;王锡智;侯建国;杨波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畸形--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治的认识.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14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联合应用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输尿管离断复位矫形术,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14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1例行肾切除术,13例经手术矫形复位.术后随访2个月至4年,右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均明显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腔静脉后输尿管需联合各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形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畸形 输尿管 腔静脉
  •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作者:于明琨;卢亦成;王玉海;楼美清;薛亚军;张在金;陶英群;陈怀瑞

    目的:总结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经验.方法:分析2003年5月至2004年1月间收治的5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结果: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伤后6 h至14 d,均有视神经管骨折(7眼),视神经明显水肿(6眼),视力眼前手动至眼前指数,或无光感.5例(7眼)术后1个月视力均得到改善,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应尽早施术并灵活掌握手术指征.

  • Wolter锁骨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梁进;陈景明;张强;王卫国;王平山;刘立峰;蔡锦方

    目的:观察Wolter锁骨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采用德国Link公司Wolter锁骨钢板及韧带修复术治疗12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均能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4~6周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随访未见钢板断裂和松动的表现,5例除去内固定后未见肩锁关节脱位复发.治疗结果按Lazzcano标准评价,优11例,良1例.结论:Wolter锁骨钢板固定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硬脊膜内松解自体周围神经植入治疗脊髓陈旧性不完全性断裂伤

    作者:张少成;许硕贵;马玉海;逄育;张振伟;王家林;郑旭东;康力新

    目的:探讨脊髓减压松解、神经组织植入治疗陈旧性脊髓不完全性断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外伤性陈旧性不全瘫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开硬脊膜,将蛛网膜、软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起始段与脊髓的粘连及周围的纤维条索彻底解除.将质地外观异常段的脊髓行3~6个切口(深0.1~0.2 mm、长度超过损伤节段)纵行切开;若发现脊髓内囊肿,则切开后吸出其中液体.然后,将自身腓肠神经用显微外科方法去除外膜、束膜并剪开,使神经组织的质地、外观类似马尾组织,将其排列呈多条状、纵行植入已切开的脊髓处或原囊肿腔内,用9-0的无损伤线与软脊膜适当固定.后修复硬脊膜或用骶棘肌瓣覆盖.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2~4年(平均2.5年),感觉和运动均增加1级以上,其中6例双下肢主要肌群肌力较术前增加2级,恢复达4级,恢复行走能力.结论:硬脊膜内粘连松解、瘢痕段脊髓切开、自体周围神经组织植入桥接治疗外伤性陈旧性不全瘫患者的初步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 乳腺钼靶X线检查结合Mammotome微创旋切对乳腺病变的诊治作用

    作者:郇金亮;王强;蔡清萍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检查结合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病变的诊治作用.方法: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配以实时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73例(84侧)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钙化灶患者进行钙化灶定位切除、病理学检查和临床评估.结果:73例中发现乳癌10例(13.7%),以导管原位癌(5/10)为常见;良性乳腺病变63例(86.3%),以硬化乳腺病(23/63,36.5%)和乳腺囊性小叶增生(20/63,31.7%)常见.结论:应用乳腺钼靶X线结合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可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病变,且准确度高、安全可靠、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积雪草配方颗粒中积雪草苷的含量

    作者:谷莉;黄晟;娄子洋;赵亮;柴逸峰

    目的:建立测定积雪草配方颗粒中积雪草苷含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方法:积雪草配方颗粒用甲醇超声提取,用未涂渍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75 μm ,长度48.5 cm,有效长度40 cm),以25 mmol*L-1硼砂溶液(含50%甲醇)为背景电解质溶液(pH 9.1),运行电压27 kV,温度23℃,压力进样5 kPa×5 s, 检测波长为206 nm.结果:在11 min内积雪草苷与内标及其他成分能达到基线分离,低检测限0.010 3 mg*ml-1,积雪草苷在0.048 6~0.173 5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7.6±2.6)%,低、中、高3种浓度的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结果分别为3.5%、2.1%、2.6%和4.1%、2.8%、3.7%,3个批号的样品中积雪草苷的含量分别为(0.39±0.01)%、(1.17±0.02)%、(1.74±0.04)%.结论: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快速、环保,可用于样品中积雪草苷的含量测定.

  • 褶合光谱-标准加入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剂中SMZ和TMP

    作者:闻俊;陆峰;殷学平

    目的:探讨褶合光谱-标准加入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剂中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含量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TMP标准加入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集吸收度信息,通过褶合光谱程序双组分定量分析系统计算出SMZ与TMP含量.结果:SMZ、TMP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2%、96.83%,RSD值为0.37%和2.55%.结论:对于处方比例悬殊且紫外光谱吸收强度差异大的双组分药物,在确定佳标准加入量后,采用褶合光谱法可以不经分离同时测定.

  • 经纤维支气管镜刷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作者:张景熙;李强;白冲;刘忠令;黄盛东;龚德军

    目的:建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刷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无血清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液,对经纤支镜刷检获得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并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原代培养细胞的特性.结果:刷检获得的细胞成活率在70%以上,7 d后细胞开始增殖,21 d时汇合率可达90%.细胞扁平、多角形,呈铺路石样分布.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本实验建立了经纤支镜直视下刷检原代培养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方法,无血清培养液可提供较为满意的生长条件,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疾病中气道黏膜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模型.

  • 高压氧对兔海水淹溺型肺水肿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慧军;段蕴铀;潘晓雯;张新红;韩志海;魏建芬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海水淹溺型肺水肿(PE-SWD)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海水淹溺组、HBO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动脉血气分析、生命体征、肺损伤指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观察存活时间.结果:HBO治疗后PaO2、SaO2较海水淹溺组有明显改善(P<0.01),而p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始终无明显下降;治疗组生命体征的异常得到一定程度纠正,肺损伤程度减轻,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HBO治疗可明显控制PE-SWD时的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并减轻了肺损伤程度.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膈肌肌凝蛋白重链表型的变化

    作者:白冲;陈若华;陆方林;黄盛东;商艳;马凌云;李强;刘忠令

    目的:研究以呼吸负荷和肺容量慢性增加为特点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膈肌中肌凝蛋白表型的变化.方法:24例患者经开胸手术取膈肌标本.通过非变性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膈肌肌凝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各种异构体组分改变.分析患者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肺总量(TLC)和功能残气量(FRC)等检测结果与慢MHC(β-MHC)占总MHC比例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过度负荷与β-MHC比例增加,快MHC比例减少有关;COPD患者β-MHC比例为(75.36±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4.81)%(P<0.01);β-MHC比例与FEV1呈线性负相关(r=-0.89, P<0.01),与TLC呈线性正相关(r=0.60, P<0.01),与FRC呈线性正相关(r=0.74, P<0.01).结论:COPD患者快肌凝蛋白比例减少而慢肌凝蛋白比例增加,这种改变与肺过度充气有关,也可能反映膈肌对于新的功能需要的适应.

  • 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的研制及其实验应用

    作者:李强;杨晓明;龚善石;高习文;王琴;聂小蒙;汪军;于观贞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镍钛合金丝为原料按预先的设计编织成圆柱状、蘑菇状、哑铃状和朝鲜鼓状4种形状的封堵器,尾部装有用于连接推送杆的螺帽;取健康犬24只,随机分为4组(n=6),全麻下行气管切开术,分别置入金属气管套管;经气管套管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在确定封堵靶位后将4种形状的封堵器分别置入各组动物靶支气管腔内,每只犬置入2枚同形状的封堵器.分别于术后第1、3、5及8周时,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封堵器周围的支气管组织结构、远端肺组织、全身重要器官及封堵器本身的变化.结果:48只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均一次成功置入.在为期8周的观察中,48只不同形状的封堵器有14只(29.2%)先后发生移位或脱落,其中圆柱状2只、蘑菇状7只、哑铃状5只,而朝鲜鼓状封堵器无一发生移位或脱落.封堵器置入后1周,局部呈急性炎症反应;3周时,局部炎症反应减弱,支气管黏膜上皮开始增殖;5周时,增殖的支气管上皮完全将封堵器覆盖,远端肺组织明显萎陷;8周时,局部炎症反应消失,远端肺组织完全萎陷.期间未出现明显封堵远端的阻塞性炎症.8周观察期结束,对取出的封堵器进行观察,未见明显变形、腐蚀和断裂.结论:自制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及其放置系统具有定位准确、释放方便、组织相容性好的特点,在4种不同形状的封堵器中以朝鲜鼓状的封堵效果好,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支气管封堵器材.

  • 支气管结核腔内支架置入疗法适应证的掌握及其疗效评价

    作者:李强;刘忠令;白冲;季洪健;姚小鹏;赵立军;徐浩;董宇超;黄海东;王琴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疗法在支气管结核(EBTB)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7例支气管结核并已出现明显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和(或)管壁软化的患者,结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EBTB气道狭窄的经验,制定了腔内支架置入疗法治疗EBTB的适应证,并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的不同,分别选择了22枚国产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和25枚进口ultraflex支架,在全麻或局麻下置入.于支架置入前、置入后1周及4~6个月期间,分别对患者气道狭窄段的腔径、气促指数及肺功能进行测定,以评价支架置入对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效果.结果:47例EBTB患者在支架置入7 d后,气道狭窄段的腔径由原来的(3.31±0.89) mm扩展至(9.42±2.37) mm(P<0.01);气促指数由原来的3.12±1.12降至0.64±0.61;肺活量(VC)及1秒钟大呼气量(FEV1)亦由原来的(1.64±0.36) L和(0.46±0.25) L升至(2.79±0.42) L和(2.67±0.38) L(n=40,P<0.01).4~6个月时,尽管少数患者出现了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但总体疗效维持不变.47例EBTB支架置入后有11例(23.4%)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再狭窄,其中溃疡坏死型和肉芽增殖型EBTB再狭窄的发生率分别高达66.67%(4/6)和50.00%(2/4),而管壁软化及瘢痕狭窄型的EBTB,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不到10%.对于发生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者,采用腔内冷冻同时配合定期适时的球囊扩张,可有效地控制再狭窄的加剧.结论:对于瘢痕狭窄及管壁软化型EBTB所致的气管、支气管明显阻塞的患者,腔内支架置入疗法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 肺血栓栓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王美堂;姚小鹏;李强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探讨PTE和DVT的危险因素,为PTE和DVT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PTE和DVT住院患者近10年内发病趋势、人口学特点、伴随疾病、获得性危险因素和血型.结果:PTE和DVT住院人数呈上升趋势;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45∶1,45岁以后男女构成比基本相等;PTE和DVT主要的危险因素为3个月内手术、创伤、骨折,但这些因素在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TE和DVT住院患者非O血型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TE和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创伤和骨折是PTE和DVT主要的危险因素.女性雌激素水平和红细胞膜上的凝集素可能与PTE和DVT有关.

  • 光动力疗法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燕妮;李强;刘忠令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为研究对象,用MTT法筛选佳PDT参数.实验分为对照组(不进行PDT)和PDT组,在PDT 24 h后,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TUNEL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血卟啉衍生物(HPD)浓度10 mg/L、激光剂量10 J/cm2是PDT对A549细胞杀伤作用的佳条件.当激光剂量均为10 J/cm2时,采取6组不同的功率时间组合测得的D492值无统计学差异.在佳PDT条件下,琼脂糖电泳结果可见PDT组产生了特征性的DNA梯形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PDT组发生了G0/G1期生长停顿,凋亡率为(18.443±7.1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301±0.361)%(P<0.01);TUNEL标记法也证实该组可见明显的棕黄色凋亡细胞,AI为(18.480±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80±0.944)%(P<0.01).结论:PDT通过诱导凋亡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 经纤维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气道狭窄

    作者:白冲;李强;徐浩;董宇超;姚小鹏;刘忠令;王琴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氩等离子体凝固(arge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在气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RBE 300型APC治疗器经纤支镜对18例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治疗,包括10例支气管肺鳞癌,5例支气管结核,1例肺胚母细胞癌,1例支气管囊腺癌和1例支气管淀粉样变;其中4例为气管或支气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从狭窄再通疗效和气促评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8例患者进行了26次APC治疗(12例1次,4例2次,2例3次).完全有效8例(44.4%),部分有效5例(27.8%),轻度有效4例(22.2%),无效1例(5.6%).4例气管或支气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治疗均为完全有效,且APC对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无损伤.结论: 经纤支镜APC治疗气道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 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在支气管瘘封堵中的应用

    作者:李强;姚小鹏;顾红军;季洪健;董宇超;吴俊杰;孙沁莹;赵立军;黄海东;王琴

    目的:评价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对支气管瘘实施封堵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例胆道支气管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支气管镜以及胆管造影确定瘘道部位和拟封堵的靶位支气管.局麻后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将导引钢丝插入拟封堵的靶位支气管腔内;留置导丝撤出支气管镜;沿导丝将封堵器外鞘管送至拟封堵的靶位支气管,撤出导丝;通过外鞘管将携有封堵器的推送装置送至靶位支气管;在支气管镜以及X线透视下释放封堵器,将靶位支气管完全封堵.术后1周内每天观察咳嗽、咯痰等症状及体温变化,术后1、7、30 d分别复查支气管镜及X线胸片.术前及术后3 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结果: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均一次置入成功.术后当天咯出胆汁样痰量明显减少,术后7 d咯胆汁样痰症状完全消失;术后1、7、30 d X线胸片显示封堵器均位于靶位,且逐渐膨胀完全;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术后1 d封堵区支气管黏膜轻度充血、水肿,术后7 d可见封堵器局部肉芽组织增生明显;术后30 d时肉芽及上皮组织完全将封堵器覆盖.2例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随访至今(分别为10、14个月),均未发生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与手术相关的感染.结论:本组病例中所采用的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及其推送装置是一种置入方便、安全有效的支气管专用封堵器材,为临床各种原因造成的支气管瘘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新选择.

  • 内皮抑素基因腺病毒联合化疗治疗小鼠Lewis肺癌

    作者:马凌云;李强;刘忠令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小鼠内皮抑素基因联合化疗对肺癌的综合治疗作用.方法:利用病毒重组技术将内皮抑素基因克隆入增殖缺陷型腺病毒基因组中,构建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ES,复制小鼠Lewis肺癌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化疗组,皮下隔日注射环磷酰胺150 mg/kg,共3次;基因治疗组,一次性瘤内多点注射6×1010 pfu/ml的Ad-mES病毒纯化液100 μl;基因联合化疗组,Ad-mES病毒纯化液联合环磷酰胺,剂量同上;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100 μl替代环磷酰胺.定期测量各组肿瘤体积,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基因转导后肿瘤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观察内皮抑素基因对肿瘤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构建了表达内皮抑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mES;各治疗组荷瘤C57BL/6小鼠肿瘤生长抑制明显,以基因联合化疗组尤为显著(P<0.01);基因治疗组和基因联合化疗组MVD与对照组和化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基因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荷瘤鼠生存期明显延长,以联合治疗组为著(P<0.05).结论:所构建的Ad-mES重组腺病毒载体可有效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内皮抑素;并能减少肿瘤内微血管生成、减慢肿瘤增殖、延长生存期.

  • BCG-DNA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FN-γ和IL-4产生的作用

    作者:商艳;胡振林;李强;施柯;刘忠令;孙树汉

    目的:研究免疫活性物质卡介苗基因组DNA(BCG-DNA)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IFN-γ和IL-4产生的影响.方法:分离哮喘患者PBMC,分别加入BCG-DNA、地塞米松刺激培养,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及IL-4含量,RT-PCR检测PBMC IFN-γ mRNA及IL-4 mRNA的表达量,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地塞米松在体外对哮喘患者PBMC产生的IFN-γ mRNA和蛋白、IL-4 mRNA和蛋白均有抑制作用;BCG-DNA抑制哮喘患者PBMC IL-4 mRNA和蛋白的分泌,而促进IFN-γ mRNA和蛋白的分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在体外对PBMC无毒性.结论:BCG-DNA不仅具有和地塞米松相同的下调IL-4表达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地塞米松所没有的诱导IFN-γ表达的作用,利于纠正哮喘患者体内存在的Th1/Th2比例失衡状态,起到治疗作用.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哮喘小鼠Clara细胞及CC16的影响

    作者:聂小蒙;李强;戴益民;倪灿荣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预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Clara细胞数量及其分泌蛋白CC16表达的影响.方法:卵蛋白(OVA)致敏、滴鼻激发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NAC干预组,每组10只.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Clara细胞数量及细胞内CC16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C16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Clara细胞分别占上皮细胞的(58.05±3.75)%及(63.70±1.79)%,与对照组的(74.54±5.81)%及(78.46±1.6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NAC干预组为(62.74±1.72)%和(67.47±3.53)%,与哮喘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同时,哮喘组Clara细胞内CC16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NAC干预后,促进了CC16的合成(P<0.05).哮喘组小鼠BALF中CC16蛋白水平为(35.6±4.0),与对照组的(54.7±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NAC干预组CC16蛋白水平为(44.1±3.2),与哮喘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NAC干预组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比例较哮喘组均下降,气道炎症较哮喘组减轻.结论: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可导致Clara细胞数量及CC16的合成及分泌量减少,抗氧化剂NAC可通过促进CC16的合成和分泌抑制气道炎症反应.

  • 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跨膈压的影响

    作者:白冲;李强;刘忠令;姚小鹏;徐浩;商艳

    目的:评估吸氧及静脉应用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跨膈压(Pdi)的影响.方法:应用连续灌注导管测压系统,采用分段外曳法测定19例COPD患者平静呼吸时的Pdi,在用力呼尽肺内气体行大努力吸气时测大跨膈压(Pdimax);于吸氧(2 L/min) 30 min后以及静脉注射氨茶碱30 min后分别测定Pdi、Pdimax,并与8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COPD组Pdi为(41.78±21.63)cmH2O(1 cmH2O=0.098 kPa),Pdimax为(52.66±22.43) cmH2O,对照组分别为(102.43±20.67)和(132.35±29.12) cmH2O,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OPD患者吸氧30 min后PaO2由(62.63±11.81)mmHg(1 mmHg=0.133 kPa)上升到(87.63±9.70) 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PaCO2下降,Pdi、Pdimax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吸氧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COPD患者静脉注射氨茶碱后,Pdi、Pdimax分别由(42.37±18.33)、(53.76±20.57)cmH2O上升到(57.48±23.39)、(73.94±24.86) cmH2O,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连续灌注导管测压系统是测定Pdi的有效方法;氨茶碱可提高COPD患者跨膈压,有益于减轻膈肌疲劳.

  • 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在良性气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强;姚小鹏;白冲;董宇超;赵立军;徐浩;黄海东;黄怡;韩一平;聂小蒙;刘忠令;王琴

    目的:评价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治疗近端气道良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14例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部位近端气道的良性狭窄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导下行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分别于术前和后1次球囊扩张术后的当天,测定患者狭窄段的气道直径、气促评分和1秒钟大呼气量(FEV1),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随访2~46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114例近端良性气道狭窄的患者分别接受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1~8次,平均(3.22±1.24)次.经过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后,狭窄段气管、支气管腔径明显增大(P<0.01),即刻疗效达100%.气促评分明显降低(P<0.01).5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进行了FEV1的测定,术后FEV1也明显上升(P<0.01).经过2~46个月的随访,远期疗效达75.43%(86/114).28例患者因肉芽组织过度增生或气管支气管软化而接受了冷冻、电凝、氩气刀或支架置入等联合治疗.3例(2.63%)患者在治疗后发生了治疗一侧的少量气胸,其中1例并发有纵隔气肿,均未做特殊处理自愈.有8例出现了狭窄段远端支气管黏膜的轻微撕裂,余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介导下的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是一项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治疗近端气道良性狭窄的方法.

  • IL-13对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作者:曹卫军;李强;刘忠令

    目的:探讨IL-13对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的促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分离的小鼠ASMC进行传代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PBS、IL-13、IL-13+AG1478、IL-13+TGF-α中和抗体、IL-13+EGF中和抗体、IL-13+HB-EGF中和抗体、IL-13+地塞米松;用MTT比色法和3H-TdR掺入法测定ASMC增殖,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GF-α的浓度.结果:IL-13组的MTT D值和3H-TdR掺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IL-13+AG1478组、IL-13+TGF-α中和抗体组、IL-13+地塞米松组MTT D值和3H-TdR掺入量均显著低于IL-13组(P<0.01),IL-13组1 h和3 h ASMC分泌TG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3+地塞米松组显著低于IL-13组(P<0.01).结论:IL-13能促进ASMC的增殖,其可能机制为IL-13刺激ASMC分泌TGF-α,TGF-α与EGFR结合使之活化,引起细胞增殖.

  • 支气管针吸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 is able to provide definitive answers for a wide variety of pulmonary benign and malignant diseases including infectious diseases,cystic lesions, granulomatous diseases, pulmonary and mediastinal mass, etc. It's proved particularly revolutionary to stage bronchogenic carcinoma during routine flexible bronchoscopy. What's more, TBNA is an extremely safe procedure with no reported major complications.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techniques about identifying the target, obtaining the specimen and prepar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specimen when conducting TBNA. The complications, a through unusual, and major limitations are also touched in this review.

  • 经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定位针吸活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白冲;李强;金震东;王琴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腔内超声(EUS)定位后行穿刺针吸活检对支气管黏膜正常的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疑有黏膜下或管外肿瘤的患者用Olympus UM-BS20-26R型微型超声探头(USP)以水囊法和(或)直接接触法进行EUS检查,并行经纤支镜穿刺针吸活检.结果:16例患者以常规纤支镜检查无异常,经EUS显示支气管管壁各层次结构,明确病灶部位、范围,穿刺针吸活检证实8例为支气管肺腺癌,4例为支气管肺鳞状细胞癌,3例为支气管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敏感性达93.8%;所有患者检查后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选择性应用EUS,对明确支气管黏膜下或管外病变性质、正确引导穿刺具有较大价值,有助于支气管肺癌的诊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