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이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79X
  • 国内刊号: 31-10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7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不同功率半导体激光对声带热损伤的比较

    作者:杨心青;周水淼;温武

    目的:探讨Diomed-25半导体激光不同功率对声带热损伤的程度,为临床应用激光治疗声带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犬作为实验动物,选定激光功率分别为5、10、20 W,照射时间为2 s,以接触式照射活体犬的声带后,测量组织热损伤的深度和宽度,并通过大体标本、光镜下观察声带局部损伤情况. 结果:照射时间为2 s,激光输出功率为5、10、20 W时,其组织热损伤的深度分别为0.2~0.4、0.4~0.6、0.8~1.0 mm;热损伤的宽度分别为1.0~1.7、1.7~ 2. 0、2.0~2.6 mm.在作用时间相同情况下,激光功率不同,对声带组织的热损伤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合适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对声带病变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人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邹俊杰;刘志民;商权;张永莲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基因在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 和Northern 印迹方法检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白细胞AR mRNA的表达.结果:用RT- PCR方法得到了390 bp 的AR cDNA片段;用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出长约9.4 kb的AR mRNA, 与文献报道的人前列腺组织AR mRNA大小相同.结论:两种方法均证实了AR在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该结果为研究雄激素影响白细胞功能的机制及探讨病理情况下AR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珊瑚人工骨与骨结合界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苗林;姚远;刘宝林

    目的:观察体内珊瑚与新骨组织间的界面结合形式.方法:将块状滨珊瑚植入兔颅骨骨膜下,分别于术后2、4、8、12周取材,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随植入时间延长,珊瑚被进行性吸收,并被新骨取代,新骨包绕珊瑚,珊瑚与骨之间为直接骨性结合界面,界面较为粗糙.结论:珊瑚与骨的结合为一种直接机械性结合.

  • 银杏苦内酯B对大鼠任意皮瓣血供的影响

    作者:付妍婕;徐启飞;马云霞;张致峰;邢新;熊明根

    目的:通过对皮瓣局部放射性核素显像,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BN52021(银杏苦内酯B)对大鼠任意皮瓣各区段血容量的影响.方法:使用BN52021对皮瓣局部进行处理,分别于术后3、6、9 h, 采用99mTc体内标记红细胞的方法对皮瓣局部进行显像、绘制感兴趣区(ROI)并计算各段皮瓣的摄取比(UR),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使用B N52021处理皮瓣局部,可使皮瓣中、末段的UR明显增加(P<0.01).结论:BN52021可以减轻皮瓣局部的炎症反应,减轻血流阻力,改善皮瓣血供.

  • 经小脑延髓池局部应用反义寡核苷酸对脑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侯立军;张光霁;卢亦成;朱诚;江基尧;白如林;刘荫秋;李薇;蔡文琴

    目的:观察TNF-α反义寡核苷酸对TNF-α的阻断作用. 方法:用DNA合成仪合成17聚体的TNF-α正义寡核苷酸和反义寡核苷酸.24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包括人工脑脊液组、正义链组和反义链组).实验组动物用已建成的颅脑爆炸伤模型装置致伤,伤前经小脑-延髓池分别注入人工脑脊液、TNF -α正义寡核苷酸和TNF-α反义寡核苷酸,比较3组动物脑组织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与人工脑脊液组和正义链组相比,伤前经小脑-延髓池脑内局部应用TNF-α反义寡核苷酸组,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内TNF-α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 <0.01).结论:经小脑延髓池局部应用反义寡核苷酸可有效阻断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TNF-α的表达.

  • 黄芪静脉滴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董筠;刘建;万谟彬;汤先团;朱菊珍

    目的:探讨黄芪静脉滴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黄芪与甘草酸二胺(甘利欣)合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CLH)及中度(CMH)患者各15例,并设轻度及中度患者各10例单用甘利欣治疗作对照,另设健康正常组10例.结果:治疗组CD3+ 、CD4+ 和CD4+/CD8+治后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 P<0.01).治疗组CLH型治后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LTR)增加,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2R)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MH型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黄芪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对轻度患者的疗效优于中度患者.

  • 新型三唑苄胺类化合物体外抗真菌活性及构效关系

    作者:冯志祥;张万年;周有骏;朱驹;吕加国;李科;曹永兵

    目的:研究23个1-[2-(N-甲基-N-取代苄基)氨基-2 -(2,4-二氟苯基)乙基]-1H-1,2,4-三唑类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并初步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选择8种临床致病真菌为试验菌,观察本类化合物对它们的体外抑菌作用, 并与布替萘芬和益康唑作比较.结果和结论:所有目标化合物对8种试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部分化合物对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活性明显高于布替萘芬;化合物2、13对新型隐球菌的活性是益康唑的64~128倍,化合物2、3、13、16对多数真菌显示较强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苄胺类和氮唑类化合物的特征结构组合在一起 ,对某些真菌的抑菌活性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但苄基为萘苄时,对多数深部真菌活性较差.

  • 犬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减压术后的高压氧治疗

    作者:徐伟刚;陶恒沂;练庆林;何海龙;孙学军;钱炳龙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犬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减压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神经功能评分、电生理测定、微血管密度测量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模型动物经减压和高压氧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比减压前有显著提高(P<0.05),单纯减压组(对照组)与减压前及治疗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两组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潜伏期比减压前均有明显恢复,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光镜和电镜表现,压迫节段主要表现为神经元缺失和变性,轴索和髓鞘变性在重度压迫时明显,经高压氧治疗后,细胞、细胞器、髓鞘等结构异常程度明显减轻;压迫节段微血管密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压迫平面上下节段,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高压氧治疗可缓解犬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减压术后神经症状和体征,促进脊髓传导功能恢复和伤部微血管增生,挽救濒死细胞,阻止病理损害进程 .

  • 犬中等程度颌面枪弹伤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表达的意义

    作者:吴洋;周树夏;刘雪松;杨琨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枪弹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 L-6)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前炎症细胞因子与创伤并发症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犬颌面枪弹伤后血中不同时间点TNF-α、IL-6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枪弹伤后尽管犬未出现严重的创伤并发症,但血中TNF-α呈一过性高表达, 表达高峰在伤后2~6 h;不同的犬表达水平浓度差别较大; 无需治疗可逐渐恢复正常.同时未检测到血中IL-6.结论:创伤后前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是机体对创伤的正常免疫应答,表达水平高低可能反应创伤的程度,但一过性的高表达并不能显著加重创伤的全身反应, 创伤后血中TNF-α的浓度作为一种监测伤情变化的指标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多囊肾病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作者:原爱红;梅长林

    目的:研究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用3H-TdR掺入法测定不同浓度(0.5、1、2.5、5 ng/ml)rhHGF作用48 h以及适浓度的rhHGF分别作用24、48、72 h 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分别用3H-脯氨酸掺入法和放免法测定适浓度rhHGF作用佳时间后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细胞胶原及层粘连蛋白的合成情况.结果:rhHGF促进了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合成,以1 ng/ml持续作用48 h为显著.结论:rhHGF对体外培养的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胆系腺瘤病理形态学与生物学行为的探讨

    作者:孙静;叶挺军;刘会敏;李雪宏;丁凤云;余宏宇

    目的:探讨胆系腺瘤的病理变化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根据胆系腺瘤的病理学特征,进行分类及免疫组化表达,组织化学染色.结果:30例胆系腺瘤中,管状腺瘤为63.3%(19/30),乳头状腺瘤为30.0%(9/30),混合型腺瘤为6.7%(2/30).乳头状腺瘤癌变率高为55.6%(5/9),管状腺瘤为5.3%(1/19).管状腺瘤的病理形态复杂多样, 出现肠腺、幽门腺、宫内膜样腺和鳞状上皮化生,呈现多向分化的趋势;乳头状腺瘤除有不同程度的异型外,组织结构仍保持原有胆道组织的特点.结论:胆系腺瘤中管状腺瘤是一种化生性息肉,恶变率很低.但胆系腺瘤中的乳头状腺瘤具有潜在恶性 ,可视为癌前病变.

  • 人THANK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作者:吴东;沈锋;娄永华;朱玉萍;焦炳华;吴孟超

    目的:克隆人THANK基因全长及胞外区片段,将其胞外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 从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总RNA中扩增人THANK cDNA,并定向克隆于pMD18-T载体, 经测序证实,再亚克隆THANK的胞外区片段至pET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结果:RT-PCR扩增出一个858 bp的DNA片段,该片段与公布的人THA NK基因序列一致.诱导后THANK胞外区在大肠杆菌中可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2.6万的蛋白质 .结论:成功地克隆了人THANK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为其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 人PTN基因在脑胶质瘤、肝细胞癌、喉鳞癌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陈菊祥;卢亦成;唐榕;方雄英;夏放;廖建春;楼美清;付志仁;应康;谢毅;毛裕民

    目的:运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人PTN(pleiotrophin)基因在某些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用BioDoor 4096型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PTN基因在5例脑胶质瘤、10例喉鳞癌、6例肝细胞癌及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上述肿瘤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中,PTN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与脑胶质瘤、喉鳞癌、肝细胞癌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相吻合.结论:cDNA 基因表达谱芯片能够为恶性肿瘤的相关基因功能分析提供特异和可靠的数据.PTN基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棕色脂肪线粒体上解偶联蛋白活性和含量的影响

    作者:苗振春;邹大进;王学敏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tRA)对大鼠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上解偶联蛋白(UCP)活性和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tRA组和对照组,用3H标记的鸟嘌呤核苷酸(3H-GTP)与线粒体上解偶联蛋白相结合,用液体闪烁仪测定其放射性活性,经Scatchard Plot测定出两者结合的解离常数(Kd)和大结合量(Bmax).结果:t RA组Bmax比对照组增加1.48倍, Kd值两组无明显差别,tRA组大鼠体重下降,棕色脂肪体积变小,白色脂肪变成淡红色 .结论:tRA能使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UCP含量增加,但不改变其活性;能增加棕色脂肪组织中脂肪消耗,可能在白色脂肪组织中诱导产生UCP.

  • 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肖扬;焦炳华;朱玉平;娄永华;王路

    目的:检测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检测重组人可溶性VEGI对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 、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增殖抑制的活性以及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疗效. 结果:重组人可溶性VEGI可以直接抑制ECV304、BAEC的增殖,强烈抑制S180肉瘤生长并延长S180腹水瘤小鼠的寿命.结论:重组人可溶性VEGI可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用于肿瘤治疗.

  • 原儿茶酸等化合物对HBV D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的作用

    作者:刘厚佳;胡晋红;孙莲娜;蔡溱;石晶;刘涛

    目的:考察原儿茶酸等化合物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抗原及D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 HBV DNA转染人肝癌细胞所得的HepG2.2215为模型,ELISA法检测用药后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的含量变化,Sou thern印迹检测用药后细胞内HBV DNA的变化.结果:ELISA检测结果表明,6种受试组分中有4种化合物对HBV抗原的表达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原儿茶酸对HBeAg的抑制率要高于对HBsAg的抑制率.Southern印迹显示原儿茶酸在70 μg/m l时对HBV DNA的抑制率为46.54%.结论:原儿茶酸对于HepG2.2215细胞系中的HBV复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效果可能与直接抑制病毒DNA有关.

  • Kkay小鼠Ⅱ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研究

    作者:郭清华;尹玲;陆菊明;庄振杰;朱滨

    目的:研究Kkay Ⅱ型糖尿病小鼠与正常小鼠肝脏差异表达的基因,为人类Ⅱ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包含8 192条小鼠的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Kkay Ⅱ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的基因表达谱.结果: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54条,包括全长基因68条,表达序列标识(EST)86条;其中40条基因表达增加,114条表达降低.结论: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不仅有糖、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紊乱,更重要的是由此可能导致了许多功能蛋白质的异常.

  • 腺苷对豚鼠急性声损伤后听力暂时性阈移的保护作用

    作者:章岚;高文元

    目的:研究腺苷在噪声造成急性声损伤中对听力的保护作用,探讨腺苷对耳蜗周围神经系统所起的神经调质作用.方法:豚鼠暴露118 dB SPL白噪声30 min,同时耳蜗外淋巴灌流单纯或含1 mmol/L腺苷的人工外淋巴液,测试噪声暴露前、后由click和各频率短纯音所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听阈,计算阈移值.结果:对照组噪声暴露后click测试的即刻阈移(TTS)为(40±6.68) dB,给药组为(20±5.70) dB;对照组短纯音测试TTS在32~50 dB;给药组测试TTS在20~35 dB;暴露2 h后对照组阈移值增大4~8 dB,给药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腺苷对急性声损伤暂时性听阈偏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肝癌

    作者:张智坚;吴孟超;陈汉;陈夷;郭佳

    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PRFA)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对77例肝癌患者进行B超引导PR FA治疗.患者肝功能分级Child A级59例,B级16例,C级2例.原发性肝癌59例,继发性肝癌 18例.患者治疗后每个月进行AFP和B超检查,治疗后1个月复查MRI或CT.结果:小肝癌各组(Child A、B、C)PRFA术后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3%、90%和0.大肝癌各组(原发、复发、继发)术后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5.6%、22.2%和25%.未手术的原发性小肝癌(≤5 cm)24例,其中AFP阳性18例,PRFA术后AFP转阴者占72.2%(13/18),明显降低者占2 2.2%(4/18),未降低者占5.6%(1/18);MRI显示24例中肿瘤完全凝固性坏死占79.2% (19/24).结论:PRFA作为肿瘤局部透热治疗的一种方法,对于小肝癌尤其是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征但手术风险大的小肝癌,具有微创、时间短、安全方便、疗效可靠的优点.对于大肝癌,PRFA可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应用,提高疗效.

  • 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

    作者:鲁凯伍;陈哲宇;曹莉;侯铁胜;傅强;李明;路长林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 F)基因在大鼠损伤脊髓内的表达,观察外源性GDNF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 方法:利用Nystrm法制备大鼠胸髓压迫损伤模型.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DC- Chol和重组质粒pEGFP-GDNF cDNA混合后注入大鼠损伤脊髓.采用RT-PCR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GDNF基因转染后的体内表达,并通过辣根过氧化酶(HRP)顺行追踪技术和神经微丝 (NF)、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活性的变化来评价GDNF基因转染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经脂质体DC-Chol介导GDNF基因可有效地转染脊髓组织并得到表达.GDNF转基因4周后可明显增加NF阳性轴突数目,促进皮质脊髓束再生并通过损伤区.结论:外源性GDNF在损伤区局部高表达具有神经损伤保护作用,提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GDNF体内转基因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方法是可行的.

  • 尿毒症性心瓣膜钙化特点及其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姜红;方平;季金娣;梅长林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评价尿毒症性心瓣膜钙化的特点及其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从326例尿毒症患者中选出35例50岁以下有二尖瓣和主动脉瓣钙化者作为钙化组,并选出3 3例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心房内经(LAD)、主动脉内径(AOD)、左心室壁厚度(LV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压基本与钙化组匹配的无瓣膜钙化的尿毒症患者作对照.观察指标为钙化的分布、反流量、LVEDD、LAD、AOD 、LVWT和LVEF,观察期为1年.结果:钙化特点为: (1)主动脉瓣受累多见于二尖瓣;(2)瓣环多于瓣叶;(3)主动脉无冠瓣环钙化多于左和右冠瓣环钙化;(4)二尖瓣后瓣环钙化多于前瓣环钙化.1 年后,钙化组的反流程度明显重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LVEDD、AOD、LVET和LVEF与1年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钙化组的LAD较前明显扩大,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尿毒症瓣膜钙化会导致瓣膜口反流增加和LAD扩大.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胎盘屏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晓红;栾佐;屈素清;荣扬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否通过胎盘屏障而对胎儿发挥其神经营养作用.方法:怀孕16 d(孕中期) Wistar孕鼠,用125I标记的bFGF(125I-bFG F)经腹腔注射,30 min后取孕鼠血清及胎鼠脑、心、肝、脾、肺,检测和比较各组织 bFGF 的放射活性,并以同一注射剂量的125I-bFGF在肝脏的分布含量为参照,比较胎鼠脑、新生鼠脑和成年鼠脑与肝脏含量比.结果:(1)胎鼠体内有 125I-bFGF 的分布,且随外源性125I-bFGF注射剂量增加而升高.(2 )在安全剂量范围(5~500 ng/g)内,外源bFGF剂量增加到一定值(150 ng/g)时,胎盘屏障通透性明显提高.(3)注射相同剂量125I-bFGF,与胎鼠其他器官相比,胎鼠脑组织内125I-bFGF含量少.(4)以肝组织125I-bFGF 含量作参照, 与新生鼠脑及成年鼠脑相比,外源性125I-bFGF在胎鼠脑含量高.结论:bFGF能够部分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脑.

  • 食管中段癌根治术不同吻合部位疗效观察

    作者:蔡敏

    为探讨食管中段癌根治术不同吻合部位的临床疗效,本文对102例颈部吻合及60例弓上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 绿豆对雄性大鼠乐果中毒生殖毒性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敏;沈志雷;王炳森;郭俊生;凌昌全

    文献报道,乐果长期灌胃小剂量(12.5 mg*kg-1*d-1)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可造成明显损害[1].而乐果是我国常用的农用杀虫剂之一,人们在生产、使用和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接触小剂量乐果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有必要开展有关预防乐果雄性生殖毒性的研究.据有关资料报道绿豆可以治疗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2] ,那么,绿豆是否也能拮抗乐果的雄性生殖毒性作用?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进行了探索.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延松;黄高忠;吴宗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主要包括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 .患者由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肿瘤或增生,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引起高血压、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我院近年收治30例该类患者,现将其临床特点综合分析如下.

  • 空肠瓣移植治疗颈部吻合口瘘(附6例报告)

    作者:李安富;段振泉;王淑新;杨力;姜枫

    颈部吻合口瘘是胃或结肠代食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们用游离空肠瓣移植修复颈部难以愈合的吻合口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黄芪注射液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与转移的影响

    作者:李瑾;凌昌全;俞超芹

    黄芪属于补益类中药,近年来常用于肿瘤治疗,其抑制肿瘤的主要机制人们认为是它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有增强和调节作用[1,2].然而也有报道认为黄芪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3],故而不同浓度的黄芪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 黄芪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上带来疑问.本实验观察了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肿瘤生长与转移的作用,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 铁对肾移植术后贫血改善的影响

    作者:黄俊;王立明;朱有华

    肾移植患者在肾功能恢复后,随着体内抑制骨髓的毒素被清除,移植肾分泌促红细胞生长素(erythropoietin,EPO),其贫血往往能迅速得以纠正[1].但并非所有成功肾移植患者的贫血均能得到纠正,且贫血纠正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国外有研究认为,微量元素铁是影响肾移植后贫血纠正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长征医院全军肾移植中心(本中心)肾移植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和铁含量的变化作前瞻性研究,以探讨铁对肾移植术后贫血纠正的影响.

    关键词: 肾移植 贫血
  • 受四环素系统调控的DT390-VEGF165融合基因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作者:潘欣;潘卫;戚中田

    严格控制毒素基因的转录是肿瘤基因治疗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曾经报道DT390- VEGF165或DT390-VEGFexon7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杀伤效应[1].为了控制毒素基因的表达,我们在真核表达载体中引入了四环素tet-off调控系统,转基因后结果显示:虽然存在漏表达,但四环素系统对控制毒素基因的表达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 嵌体冠的临床应用

    作者:汪大林;戴玮霞;唐卫忠;罗远伦;安燕;魏东权;梁勇;齐文胜

    嵌体冠(onlay)又名高嵌体,其作用是可以利用嵌体增加冠的固位,又可通过铸造冠恢复牙体外形,建立起良好的咬合关系,保护脆弱的牙体组织,使一部分患者的残冠得以保存[1,2].本文对自1993年以来198名患者226个嵌体冠的牙位分布、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黄疸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德增;翟笑枫;彭永海;孙洪雨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病情发展快,预后凶险.中医药治疗能够减轻肝癌患者介入化疗的毒副反应,对黄疸、腹水、发热、疼痛等症状和体征也有一定的疗效 [1].我们对晚期肝癌伴有黄疸的患者,除采用内科治疗外,加用愈疸汤口服退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火器伤致喉、气管、食管断裂一例报告

    作者:肖公正;韩宝华;张光鑫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7岁,5 h前在训练中因手榴弹爆炸炸伤右颈部,经基层卫生队初步处理后,于1999年3月10日急诊送入我科.入院时患者呼吸极度困难,口唇紫绀 ,精神极度紧张.体检:T:37℃,BP:19/11 kPa,R:30 次/min,心律齐,P:100 次/mi n,双肺有痰鸣音及异常弦音,右颈部有一长约2.5 cm伤口,颈部皮肤高度肿胀,皮下有捻发感,甲状软骨及气管起始部有软骨缺损落空感.胸片示左颈部有一长方形金属弹片影在距右颈部伤口左10 cm、下3 cm处 .初步诊断为:(1)颈部严重火器伤;(2)喉、气管断裂;(3)食管断裂;(4)颈部金属异物存留.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取胸骨切迹上颈部弧形切口,见弹片自右前上方向左后下方斜行,致喉、气管、食管同时断裂 .组织严重灼伤,红肿,有坏死组织.甲状软骨及气管环状软骨两侧壁破碎,有10余片约 0. 1~0.4 cm 大小的碎软骨片,两侧缺损各约0.6 cm×2.5 cm,喉及气管仅有前后壁约1~2 c m未断裂.气管旁软组织进入伤口并阻塞气管.食道破裂自右前上至左后下,约有食道周径的2/3完全断裂.左颈内静脉及颈总动脉外膜破裂.弹片为0.5 cm×0.5 cm×2.2 cm的长方形铁块.术中彻底清创,仔细取出弹片和碎骨片,修补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外膜,用3-0肠线和3-0绦纶线修补喉及气管.经上腹部正中切口行胃造瘘术,留置胃管后, 采用间断缝合法双层缝合修补断裂的食管.经手术切口行气管切开,插入大号气管导管,部分缝合切口,火器伤道开放引流.术后住ICU病房监测生命体征,抗炎支持治疗,精心护理.术后第21天拔除气管导管及胃造瘘管,进食无哽咽感,患者可讲话,但声音沙哑.行钡餐检查未发现食道狭窄,喉镜检查未发现气管狭窄,痊愈出院.随访2年声音基本恢复正常 .

  • 肺吸虫病一例报告

    作者:谢宝松;李强;冯曹波;王迎难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上海人.因反复咳嗽、胸闷3个月,于2000年3月8日入院.该患者1999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伴低热,曾咳出有一口鲜血,在外院摄胸片示:右肺呈云絮状浸润阴影,诊断为"肺炎”,给予青霉素640 万U/d、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4 g/d抗感染治疗3 d,症状缓解.1周后复查胸片:两肺纹理增粗、炎性病灶已吸收.于2000年1月吹笛后觉胸闷、气促,咳嗽加剧,就诊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0.7×109/L,中性粒细胞0.35,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4 800×106/L.胸片示:左侧气胸(肺压缩10%)、两侧胸腔少量积液.诊断为"肺嗜酸粒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报告

    作者:应永意;侯健;李艳红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9岁.1998年1月无意中发现双侧颈部各一乒乓球大小肿块,局部无红肿热痛,无触痛,无发热、盗汗.外院检查发现肝脾肿大.血常规:WBC计数大于100×109/L,PLT 809×109/L.B超、胸片显示:双侧胸腔积液.PH染色体阳性,经淋巴结活检及骨髓检查诊断为: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非霍奇金淋巴瘤. 给予羟基脲及CHOP方案治疗4个疗程后,肝脾缩小,淋巴结一度消退,WBC降至1.1×109/L.同年6月29日发现左锁骨上一花生米大小淋巴结,伴气喘、多汗入我院.查体:神清,无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无淤点及淤斑.左锁骨上及右腋下各一枚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小.气管偏右,胸骨无压痛;左肺呼吸运动及语颤减弱,左肩胛下角线第7肋间以下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稍增强,心率11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2 cm,中等硬度,边缘光滑.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常规:WBC 16.4×109/L,中幼粒细胞0.01,晚幼粒细胞0.02,带状核细胞0.04,分叶核细胞0.82,嗜酸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03,单核细胞0.07,Hb 139 g/L,PLT 270×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M∶E=6.88∶1.粒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占有核细胞的70%,核左移,原始粒细胞0.01,早幼粒细胞0.11,嗜酸、嗜碱粒细胞易见,红系增生减低,全片查见巨核细胞84只,成簇及散在血小板易见,未查见异常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17分.B超:双侧胸腔积液,脾大.X线:左侧胸腔积液.胸水中查见62%的原始及幼稚细胞,此类细胞直径约10 μm×14 μm,圆或类圆形,质坚,质量较小,部分胞质内可见空泡,核大,少数核形不规则,可见核裂,切迹.核染色体质较细致,部分可见核仁1~2个.细胞分化抗原标记:CD2 86%阳性,CD3 83%阳性,CD5 64%阳性,B淋巴及髓系细胞分化抗原标记阴性.给予CHOP+VP16~213治疗1个疗程,多次抽取胸水并注入TNF+呋塞米5 mg,胸水明显吸收,淋巴结消退.7月19日突然出现神志淡漠,谵妄,烦燥,实验室检查发现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对症处理无改善,

  • 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钟镭;孙耀昌;徐志飞;邬立辉;潘铁文;费月华

    随着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技术日益完善,使人们对采用微创伤切口径路施行心脏手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从美观因素考虑,已有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完成心脏手术的报道 ,临床效果良好,但此切口尚存在某些不足,如女性成年后乳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1] .右腋下小切口手术纠治先天性心脏病,有隐蔽性好、美观、手术创伤小且易操作、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我院1999年12月~2000年12月采用这种方法纠治先天性心脏病16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制备

    作者:边长勇;秦永文;郑兴;章同华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多发而复杂的综合征,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 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心衰的常见的病因之一.本实验研究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左心室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梗),长期存活形成慢性充血性心衰模型,为心衰的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

  • 核素示踪电泳法测定神经生长因子血药浓度

    作者:魏善建;姜华;黄才国;宋树奎;李惠源;吴元芳

    神经生长因子(NGF)作为早发现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对维持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的研究表明,NGF对于治疗神经系统损伤、老年性痴呆、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障碍等具有明显的效果[2],显示了在临床上应用的广阔前景.建立快速、准确的NGF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对于加速NGF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125I-NaI结合电泳法,建立血浆NGF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 测定海马脑片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分泌量的方法

    作者:张癸荣;高登莲;曹龙光;韩方庭;姜远英;殷明

    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 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1,2],它系病理情况下,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 )经历β、γ分泌酶两次加工和剪切而成;而正常情况下APP通过α分泌酶生成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sAPP),因此Aβ的产生与sAPP的产生相互制约.AD患者尸解时其大脑Aβ含量升高而sAPP含量下降,证实上述说法并提示sAPP水平测定具有的重要意义.谷氨酸刺激皮质脑片、电刺激海马脑片[3,4]等研究表明有多种因素可以调节sAPP分泌.本实验结合递质刺激与海马结构二者的优点,利用大鼠海马脑片建立一种能够方便地测定sAPP的产生和分泌量的方法.

  • 蜂毒素体外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凌昌全;黄雪强;刘岭

    目的:研究蜂毒素对建系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凝胶色谱法从蜜蜂毒中纯化得高纯度蜂毒素,分别选取SMMC-7721、BEL-7402和Hep-3B三种肿瘤细胞系,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蜂毒素对3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以丝裂霉素、长春新碱、华蟾素为对照;并考察了蜂毒素对SMMC-77 21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的时效关系.结果:蜂毒素的抑瘤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抑制率优于对照组药物,蜂毒素对SMMC-7721细胞系各时间点的抑瘤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蜂毒素的体外抑瘤作用明显,而且作用发生迅速.

  • 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和无水乙醇的肝癌瘤内注射疗效比较

    作者:陈喆;翟笑枫;蒋栋;凌昌全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 泊洛沙姆407(NCTD-P407)缓释剂瘤内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56例癌灶大直径为6~12 cm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NCTD-P407缓释剂和对照组(27例)瘤内注射无水乙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研究.结果:在生活质量、实体瘤变化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方面,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期方面,12个月生存率治疗组为31.0%,对照组为22.2%,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NCTD-P407缓释剂局部瘤内注射治疗可高浓度长时间作用于瘤体,对较大的中晚期肝癌具有一定疗效,且综合疗效优于无水乙醇瘤内注射.

  •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脉象特征观察

    作者:吴洪梅;凌昌全;朱德增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脉象特征及脉象在肝癌患者辨证分型中的参考价值.方法:应用ZM-ⅢB型脉象仪,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脉象检测,总结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一般脉象特点,并分析4 种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脉象变化规律.结果:所测的147例肝癌患者中 ,弦脉、滑脉、弦滑脉占90%以上;肝郁脾虚型患者主波高度(H1)显著高于肝胆湿热型和肝肾阴虚型患者,肝郁脾虚型患者弹性系数(H3/H1)明显低于肝胆湿热型患者,肝胆湿热型患者阻力系数(H4/H1)明显低于其他3型患者.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脉象以弦脉、滑脉、弦滑脉兼见为主;脉象参数与脉图的变化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

  • 蜂毒素缓释制剂瘤内注射减毒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凌昌全;黄雪强;刘岭;王勇姿;张亚妮

    目的:观察蜂毒素缓释制剂瘤内注射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以低、中、高3种剂量(0.16、0.32和1.6 mg/kg)的蜂毒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对H22荷瘤小鼠施瘤内注射后,以小鼠生存期、血细胞、肝功能及其肿瘤病理形态变化为指标观察其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1)蜂毒素缓释制剂的毒性明显低于单纯蜂毒素(P<0.05);(2)蜂毒素缓释剂型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低、中、高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20.7%、36.5%、53.3%;肿瘤组织广泛坏死,治疗后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蜂毒素组. 结论:蜂毒素缓释制剂瘤内局部注射能够通过延缓蜂毒素的释放速度,增加其与肿瘤细胞直接作用的时间等途径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 原发性肝癌舌象研究进展

    作者:李圣春;凌昌全

    从专病的角度,就原发性肝癌患者舌象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临床及微循环、微量元素、舌面酸碱度的关系等,对近年来有关原发性肝癌舌象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分析.

  • 蜜蜂毒中蜂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含量测定

    作者:刘岭;凌昌全;胡晋红;黄雪强

    目的: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melittin),建立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HPLC进行蜂毒素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用Sephadex G-25、Sephadex G-50、Sephadex G-75三步层析法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以SDS-PAGE定性,以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经SDS-PAGE测定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3 000.HPLC 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5.97%,相对标准差(RSD)为1.07%.结论:以上述分离纯化法可制得高纯度的蜂毒素,检测方法准确、可靠、简单.

  •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其进展

    作者:凌昌全

    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与西医治疗紧密结合,以提高肝癌的临床疗效一直是我国肝癌防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们自己的研究实践,对中医药防治肝癌的特色、优势及面临的问题做一概要的分析,旨在促进进一步深入研究.

  •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科简介

    作者:

    关键词: 军医大学 医院
  • 过氧化亚硝酸离子(ONOO-)在血管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刘皋林

    建立了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 ia,HC)的动物模型,旨在研究HC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以及外源性抗氧化剂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NEW兔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胆固醇饮食、高胆固醇饮食加卡维地洛或普萘洛尔.8周后动物处死,取出胸主动脉,分别进行以下试验:(1)动脉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定量;(2)主动脉环对外源性ONOO-的反应;(3)主动脉组织匀浆ONOO-中NO的再生;(4)ONOO-引起的动脉组织损害.结果表明:(1)HC减少了血管组织中GSH的量[(0.52±0.08) μmol/g vs 对照组的(0.86±0.04) μmol/g,P<0.01];(2)减少了血管对ONOO-的舒张反应(40%±4.1% vs对照组的76%±3.2%,P<0.01);(3)由ONOO-中NO 的再生减少[(387±40) pmol/L vs 对照组的(662±51) pmol/L,P<0.01];(4) 加重ONOO-对血管组织的损害,表现为LDH的释放量增加(37%±4.4% vs 对照组的14% ±2.6%,P<0.01);(5)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处理的HC动物呈显著的保护作用,血管组织GSH的量增加[(0.79±0.05) μmol/g,P< 0.01 vs对照组];血管对ONOO-反应增强(61%±2%,P<0.01);由ONOO -中NO的再生增加[(583±39) pmol/L,P<0.01];减少ONOO-引起的组织损害,LDH释放减少(19.0%±1.8%,P<0.01).这些结果表明HC损害了GSH调节的抗ONOO-毒性的机制,致使血管组织易遭受氧化损伤.

  • 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研究

    作者:吴孟超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数的45%左右.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肝癌研究在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面对肝癌外科治疗水平的提高更是有目共睹.20世纪50年代在研究肝脏解剖的基础上,开展了肝癌的规则性切除;60年代初确立的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术,逐渐成为肝切除术控制出血的主要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70年代在甲胎蛋白检测用于普查小肝癌后,提出了局部根治性切除的理论并在临床实施,取得了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50%~70%的临床疗效;80年代肝癌复发再手术和巨大肝癌缩小后再作二期切除两项新概念的提出,使肝癌的外科治疗水平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二期切除方法的建立,使部分中晚期患者获得了根治的希望;90年代综合治疗概念的确立,使肝癌总体外科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回顾过去,虽然肝癌外科治疗的方法不断进步,疗效也不断提高,但还远未达到基本控制该病的目标,尤其是大量的中晚期患者仅从外科手术角度思考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展望未来,随着综合治疗概念的逐步实践,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肝癌患者受益,肝癌的综合治疗水平必将有新的提高.在这过程中,中医药的积极参与将是我国防治肝癌研究发展、提高肝癌临床疗效的重要特色所在.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凌昌全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该领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本刊发表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的专题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