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이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79X
  • 国内刊号: 31-10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7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兔肺白念珠菌病CT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

    作者:谢丽璇;刘士远;陈友三;刘锴;薛峰;张建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急性期肺白念珠菌病CT表现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及对照组(n=3),实验组通过经皮气管穿刺法建立兔肺念珠菌病模型,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入生理盐水.于接种后每隔1 d行胸部CT扫描,观察CT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成功建立13例兔肺念珠菌病模型,首次CT阳性表现出现于接种后2~10 d,包括实变影10例:其中小叶性分布6例,病理表现为肺泡炎性渗出;叶段性分布4例,病理表现为肺组织坏死或出血性渗出.磨玻璃影6例,多与其他征象并发,病理表现为出血或炎性渗出;结节影3例,聚集于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病理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结论:原发性肺白念珠菌病急性期CT表现以实变影多见,其次为磨玻璃影和结节影,各种征象可并发,不具特征性.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茂锦;赵琳;韩巧君;张军;邹大进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的表达及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的表达,并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后的变化;分析CD36与2型糖尿病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单核细胞CD3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45.9±281.3 vs 406.3±80.2,P<0.01);动脉粥样硬化组CD36表达明显高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878.2±296.1 vs 584.2±148.3,P<0.01).罗格列酮治疗后,患者单核细胞CD36表达、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HbA1c、空腹胰岛素(FIN)、餐后胰岛素(PIN)、胰岛素抵抗程度(HOMA-IR)均降低,与治疗前、安慰剂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CD36表达与FBG(r=0.55,P<0.05)、HbA1c(r=0.62,P<0.01)、HOMA-IR(r=0.64,P<0.01)正相关,与PBG、FIN、PIN无明显相关.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等途径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的表达.

  • 人源与鼠源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肽引导β-内啡肽分泌表达的差异

    作者:徐学武;裴树俊;缪雪蓉;俞卫锋

    目的:考察人源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肽序列是否具有介导β-内啡肽分泌性表达的作用,以及人源与鼠源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肽的作用效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构建2个分别利用人或鼠的信号序列介导β-内啡肽分泌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EP和 pcDNA3.1-mEP;脂质体法转染NIH3T3细胞,转染48 h后分别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以及细胞呈单层生长的盖玻片.收集的上清液用RIA法测定β-内啡肽的浓度;收集的细胞提取总RNA,一步法RT-PCR检测融合基因的mRNA的转录;长有细胞的盖玻片处理后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RT-PCR的结果显示,所构建的融合基因在NIH3T3细胞内发生了表达,β-内啡肽主要分布在NIH3T3细胞的胞质内.pcDNA3.1-hEP和 pcDNA3.1-mEP分别转染NIH3T3细胞48 h后,细胞培养上清β-内啡肽的浓度分别是(280.33±24.16) pg/ml和(191.04±7.96) pg/ml,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空白对照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人源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肽序列能够介导β-内啡肽蛋白的分泌性表达,且作用效率要优于鼠源信号肽.

  • NF-κB1和NF-κBIα基因多态性与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易患性的关系

    作者:何永超;殷建华;谢佳新;张宏伟;刘世建;常文军;李成忠;张迁;马立业;曹广文

    目的:探讨NF-κB1和NF-κBIα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易患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乙肝表抗阳性HCC患者、慢性肝炎患者(CHB)、健康对照组的NF-κB1和NF-κBIα基因多态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综合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及各位点基因型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HCC组中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OR=2.21, 95%CI 1.25~3.88);以同时携带各位点野生型携带者为参照,健康对照组中同时携带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和NF-κBIα GG基因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OR=2.94,95%CI 1.03~8.44);携带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的肝炎患者患肝癌的危险性增高(OR=2.31,95%CI 1.22~4.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肝癌的危险性是女性的2.01倍(95%CI 1.19~3.41);吸烟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79倍(95%CI 1.04~3.07);饮酒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不饮酒者的2.58倍(95%CI 1.50~4.43); NF-κB1 ATTG2/ ATTG2基因型携带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野生型NF-κB1 ATTG1/ ATTG1携带者的2.17倍(95%CI 1.23~3.85).结论: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与NF-κBIα的GG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性别、吸烟、饮酒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

  • 胼胝体胶质瘤的显微手术及综合治疗策略

    作者:陈菊祥;卢亦成;徐涛;孙克华;胡国汉;骆纯;于明琨;王春琳;吕立权;严勇

    目的:探讨胼胝体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可行性和术后综合治疗策略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胼胝体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术前根据影像特点选择佳手术入路和切除的策略.术中应用神经导航8例,B超监测4例,超声吸引手术刀(CUSA) 辅助切除肿瘤5例.术后病理学证实为胶质瘤且级别Ⅱ级以上者行放化疗.化疗方案:替尼泊苷(VM-26)+甲环亚硝脲(Me-CCNU)和(或)替莫唑胺.放疗方案:根据病理级别和胶质瘤范围,以普通外照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体化设定.采用门诊、电话及邮件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8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44例,癫NFDA916例,精神症状12例,记忆力减退10例,轻偏瘫20例.显微手术经纵裂入路44例,经皮质入路24例,经纵裂-皮质联合入路5例,活检7例,仅放化疗2例.术中见肿瘤主体位于胼胝体嘴部6例,膝部36例,体部30例,压部10例;镜下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13例,部分切除15例,活检7例.病理证实为星形胶质细胞瘤48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1例,室管膜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9例.获得随访61例,临床症状改善45例,无明显变化9例,加重7例;1年生存率为89%,2年71%,3年62%,5年39%,长生存期14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7个月.COX生存分析提示年龄大、肿瘤病理级别高、切除不完全是预后较差的相关因素.结论:胼胝体胶质瘤是位置特殊的肿瘤,术前应充分了解肿瘤解剖位置、毗邻关系、血供等,正确的手术入路和策略可降低致残率并取得良好疗效,经纵裂入路是常用入路,神经导航、术中超声监测结合显微技术可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减少损伤及改善预后.

  • 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中转移相关基因CD99、FKBP5和FLJ13576的表达

    作者:曹廷虎;侯建国;常文军;翟羽佳;林丽萍;顾春英;谭晓洁;曹广文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分子CD99、FKBP5、FLJ13576在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分子CD99、FKBP5、FLJ1357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结果:CD99、FKBP5、FLJ13576在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60%和48%,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24%和16%,表达水平也明显不同.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D99、FKBP5和FLJ13576 3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周组织(P<0.05).结论:肿瘤转移相关分子CD99、FKBP5、FLJ13576在肾透明细胞癌原发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检测肾细胞癌的新的生物学标志.

  • 肾透明细胞癌转移相关的CD99选择性剪接异构体的筛选

    作者:林丽萍;武旗;常文军;侯建国;张宏伟;谭晓洁;曹广文

    目的:寻找人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CD99转移相关选择性剪接异构体,探讨CD99选择性剪接异构体表达与ccRCC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选择性剪接数据库(alternative splicing database,ASD)对CD99基因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剪接异构体进行预测.运用自行设计的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在转移组织、发生及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癌旁组织的各混合样本中检测6种预测异构体的表达,再对电泳所获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在各个组织样本中检测CD99Ⅰ、 CD99Ⅱ和新型CD99选择性剪接异构体(CD99-Ⅲ)的表达.结果:从6种预测异构体中筛选出一种新型异构体(CD99-Ⅲ).该异构体在转移组织中表达率(8/9) 高于未发生转移的原发癌组织(10/21,P<0.05).CD99Ⅰ型在样本中均表达,CD99Ⅱ型在发生转移的原位癌组织中表达率(6/9)远高于未转移的原发癌组织(3/21,P=0.008).结论:CD99-Ⅲ为一种新型选择性剪接异构体,且CD99Ⅱ型、CD99-Ⅲ的表达可能与ccRCC的转移进展有关.

    关键词: CD99 肿瘤 剪接异构体
  • 杜仲籽总苷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作者:宋林奇;杜先婕;林飞;谢人明;孙文基

    目的:研究杜仲籽总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方法,研究杜仲籽总苷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光照甩尾法,研究杜仲籽总苷的镇痛作用.结果:杜仲籽总苷的110、220 mg/kg剂量都能明显减少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体积,杜仲籽总苷的55、110、220 mg/kg剂量在给药后4 h左右明显减少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率;杜仲籽总苷的220 mg/kg剂量能显著提高热板和光电引起小鼠的痛阈值,杜仲籽总苷的110、220 mg/kg剂量能显著地减少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结论:杜仲籽总苷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 高压氧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量影响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作者:郑成刚;朱亚静;杭小华;庞亚飞;衣洪杰;刘青乐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国人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并通过动物实验尝试高压氧联合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方法: (1)在常规的高压氧治疗方案下,观察了8例长期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以及18例因神经系统损伤而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后其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的变化情况.(2)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高压氧组(HBO组)接受高压氧暴露的处理;造血生长因子组(HGF组)接受注射重组造血生长因子的处理;高压氧联合造血生长因子组(HBO+HGF组)接受高压氧暴露联合注射重组造血生长因子的处理.在处理前后分别采集球后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设门细胞中CD34+/Scal-1+细胞的百分比.结果:(1)18例因神经系统损伤而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经过7次高压氧治疗,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由接受高压氧治疗前的(1.87±1.08)×106/L升高到(4.75±4.67)×106/L;而经过14次高压氧治疗,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为(2.85±1.94)×106/L;经过20次高压氧治疗,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为(3.26±3.49)×106/L.8例长期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为(2.11±1.14)×106/L,与18例神经系统损伤患者未接受高压氧治疗前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2)HBO组、HGF组和HBO+HGF组小鼠动员后设门细胞中CD34+/Scal-1+细胞的百分比分别是动员前的2.01倍、2.66倍和3.76倍.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但长期高压氧暴露不能使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保持在较高水平.高压氧联合造血生长因子能够更加有效地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雌激素促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中的作用

    作者:李苏华;邓华瑜;陈黎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雌激素促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细胞周期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为研究对象, MTT法检测17β-雌二醇(17β-E2)对MCF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实验处理用浓度;MTT法检测PD98059对17β-E2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求取其中效抑制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p-ERK1/2、野生型p53蛋白水平;RT-PCR检测野生型p53 mRNA水平.结果:ERK磷酸化抑制剂PD98059能抑制17β-E2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具有时效-量效关系,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各作用时间点PD98059中效抑制浓度分别为89.28 μmol/L·24 h、39.81 μmol/L·48 h、21.87 μmol/L·72 h.应用PD98059 48 h后,能抑制17β-E2促进MCF-7细胞周期转化作用,使G1期细胞增加,S期和G2期细胞减少(P<0.01); 阻抑17β-E2增强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P<0.05); 增强野生型p53蛋白表达和p53基因转录水平(P<0.01);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结论:ERK在17β-E2促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细胞周期转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机制与野生型p53转录和端粒酶活性改变有关.

  • 恶性高热的早期诊断及丹曲洛林缺乏条件下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成才;叶晓明;石学银

    目的:探讨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的早期诊断思路及丹曲洛林缺乏条件下的治疗方案.方法:1例ASAⅠ级拟行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突发肌肉抽搐及咬肌痉挛等症状,确诊为MH,在无丹曲洛林的条件下及时采取去除诱因、控制体温、充分给氧、维持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以及保护肾功能等措施进行救治,观察诊治过程中患者血和尿中肌红蛋白、血中肌酸激酶、血气指标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及股四头肌的病理学改变,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后完全康复出院,无任何并发症.MH发生后血和尿中肌红蛋白、血中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迅速升高,于1 h左右达到峰值,维持10 h余开始逐渐下降,5 d后基本恢复正常.EtCO2于恶性高热发生后立即升高,动脉血气迅速呈高碳酸血症性酸中毒,但因治疗过程中输注大量碳酸氢钠使pH保持正常或偏碱,碱剩余明显升高.股四头肌部分肌细胞发生空泡样变性和溶解现象.结论:非通气因素所致的EtCO2异常升高是早期诊断MH的较可靠指标,对于MH易感人群应避免使用琥珀胆碱等麻醉药,常规监测EtCO2;一旦确诊,首选丹曲洛林,丹曲洛林缺乏条件下,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去除诱因、控制体温、充分给氧、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心律失常和保护肾功能等措施,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 Let-7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沈淑蓉;施俊义;沈贤;黄关立;薛向阳

    目的:探讨Let-7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茎环RT-PCR方法检测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中Let-7c的表达,分析Let-7c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增殖指数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用茎环RT-PCR方法检测Let-7c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 Let-7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Let-7c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增殖指数有关(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状态亦有关,与是否绝经、乳腺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未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增殖指数、雌孕激素受体阴性的肿瘤组Let-7c表达明显降低.结论:Let-7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异常,可能和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预后指标及治疗靶点.

  • 低频磁刺激对人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卢旺盛;田增民;郭欣茹;霍小林;刘爽;李志超;王亚明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条件的磁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离体人胚神经干细胞进行磁刺激处理,采用频率0.5 Hz,脉冲刺激波宽为72 μs,刺激强度为阈上刺激1.44 T,每天1次,连续刺激3 d.按刺激次数分为A组(30个脉冲刺激/次)、B组(60个脉冲刺激/次)、C组(90个脉冲刺激/次)、D组(对照组,不进行磁刺激处理);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磁刺激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磁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A、B、C组神经干细胞在接受磁刺激后24~48 h的D值较D组明显增高(P<0.05),提示磁刺激对神经干细胞有轻度促增殖作用;A、B、C组G0/G1期细胞比例稍低于D组,而相应的G2/M比例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A、B、C组β-tuberlin阳性细胞比例较D组高,神经元比例由21.70%上升至34.17%( P<0.05).结论:磁刺激在轻度促进细胞增殖的条件下,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有利于神经功能重建.

  • 银耳多糖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曲丹;蔡东联;张浩;乔晓萍;何芳;王莹;林宁

    目的:从细胞及动物整体水平研究银耳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TP)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精制TP,气相色谱法检测TP纯度.对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凋亡对照组(B组)和TP预处理组(T组),72 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锥虫蓝摄取率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在动物体内实验中,选择清洁级ICR纯系小鼠10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N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每天腹腔注射120 mg/kg D-半乳糖以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同时阳性对照组(C组)每日以生理盐水灌胃,L、M、H组分别以每日100、200、400 mg/kg TP灌胃.8周后处死小鼠,获取心肌标本进行组织学研究和生化检测.结果:培养的各组乳鼠心肌细胞锥虫蓝摄取率:B>C>A(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C>A(P<0.01).动物实验中,与N组相比,阳性对照组(C组)及各TP干预组心肌均无明显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示:H

  • 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适用性评价

    作者:李江涛;马宏星;马骏

    目的:评价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481例,所有患者同步检验99mTc-GFR(reference GFR,rGFR)、血浆肌酐(Pcr),并用简化MDRD方程(aGFR=186×-1.154×[年龄(岁)]-0.203×[女性×0.742])、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c-aGFR=175×-1.234×[年龄(岁)]-0.179×[女性×0.79])计算预测的GFR,二者进行预测偏离度、精确度、准确性比较.结果:(1)总体比较:简化MDRD方程、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预测的估测GFR(estimated GFR,eGFR)与rGFR均呈显著相关(P<0.01).与简化MDRD方程比较,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预测的eGFR表现了较低的偏差和绝对偏差(P<0.01);除预测的精确度略有增加,校正后简化MDRD较简化MDRD方程15%、30%和50%的准确性、预测的偏离度均有改善(P<0.05).(2)CKD各期比较:与简化MDRD方程比较,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减小了除CKD 5期外其余各期的偏差(P<0.05),减小了CKD 1期的绝对偏差(P<0.05);提高了CKD 2期30%的准确性(P<0.01).结论: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与简化MDRD方程比较,无论从总体或是CKD各期来讲,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优势.在目前暂无更好GFR评估方程的背景下,可用于我国CKD患者GFR的评估.

  •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万玛草;秦永文

    目的:观察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高血脂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预防性给药后,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法建立急性血瘀大鼠模型,观察七十味珍珠丸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七十味珍珠丸对大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结果:七十味珍珠丸预防给药能显著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P<0.01或P<0.05),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改变无统计学意义;对高血脂大鼠的血脂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具有明显改善血瘀大鼠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但无明显降脂作用.

  • 人MCPH1基因sh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袁成福;程莉;黄秀凝;卜友泉;刘革力;宋方洲

    目的: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MCPH1基因RNA干扰表达体系并观察其在宫颈癌细胞(HeLa)中对MCPH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人MCPH1基因RNA干扰双链DNA片段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质粒pSilencer5.1-H1 Retro中,构建携带人MCPH1基因RNA干扰逆转录病毒载体pSiRNA-MCPH1,经PT67细胞包装后,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产生稳定的细胞克隆,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MCPH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重组pSiRNA-MCPH1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用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的细胞克隆;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人MCP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干扰组.结论:携带人MCPH1基因RNA干扰双链DNA片段的逆转录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能明显抑制MCPH1 mRNA和蛋白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CPH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透皮促渗剂对双乌跌打损伤药方中胡椒碱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作者:顾圣莹;丁雪鹰;高静;高申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渗剂对复方跌打损伤药方中主要成分胡椒碱体外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选择氮酮、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NMP)、油酸、薄荷油及其组合作为透皮促渗剂,以预处理的离体小鼠皮肤作为渗透屏障,HPLC 法测定接收液中胡椒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丙二醇以外,其余透皮促渗剂均能显著提高胡椒碱的渗透速率(P<0.05),其中以氮酮与NMP合用促渗效果好,渗透速率达到4.49 μg·cm-2·h-1.结论:氮酮与NMP联用的复合促透剂促渗效果好,适合作为本复方的透皮促渗剂.

  • 病原真菌中群体感应现象研究进展

    作者:车付彬;徐楠;陈江汉

    群体感应现象在细菌中普遍存在,参与细菌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近期在真菌中也发现存在类似于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调节分子,并且介导着真菌诸如生物膜形成、菌相转换等生理行为的调节.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病原真菌中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真菌群体感应系统作为抗真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文博;张毅;孙树汉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检测孕妇血浆中特异的胎儿DNA序列已被用于胎儿性连锁疾病鉴定、RhD血型检查和多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产前诊断;游离DNA水平的变化还可被用作某些妊娠相关疾病如先兆子NFDA9、早产和胎儿染色体疾病的临床诊断新指标.本文对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生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GluR2缺失的AMPARs在突触可塑性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显招;王雪琦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NFDB1唑-丙酸(AMPARs)是调节快速突触传递的兴奋性谷氨酸受体,是由GluR1、GluR2、GluR3和 GluR4四种亚基选择性组装构成同源或异源四聚物.GluR2亚基对AMPARs的特性有重要影响,含GluR2亚基的AMPARs对Ca2+不通透,中枢神经系统中大多数AMPARs为此类;不含GluR2亚基的AMPARs对Ca2+有较好的通透性,这类AMPARs在限定的神经元或特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表达.近年来的研究发现,GluR2缺失的AMPARs对突触功能、突触可塑性、神经局部环路传导等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对GluR2缺失的AMPARs及其对突触功能和可塑性的作用作一综述.

  •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与三叉神经痛

    作者:李娜;马蓓;邓小明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维持神经元静息膜电位,参与细胞兴奋性的改变.在三叉神经痛发病过程中,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作为初级感觉神经元,在痛觉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多种类型在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均有表达,激活时产生不同类型的钾电流.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多种神经递质、炎性介质和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骨肉瘤乳腺癌特异基因、Bcl-2及相关转录因子、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

    作者:雷鸣;缪明永;徐卫东

    目的:探讨骨肉瘤乳腺癌特异基因1(breast carcinoma specific gene 1,BCSG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Bcl-2相关转录因子(Bcl-2-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BTF)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16例低(未)分化骨肉瘤标本及成骨细胞系hFOB 1.19细胞株BCSG1、BTF、Bcl-2、ERα、ERβ mRNA的表达,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骨肉瘤组织中BCSG1、Bcl-2、ERα、ERβ的表达明显高于成骨细胞系hFOB 1.19细胞株(P<0.01),BTF表达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骨肉瘤组织ERα/ERβ显著高于成骨细胞系hFOB 1.19细胞株(P<0.01);肿瘤瘤体大小、患者性别对BCSG1、Bcl-2、BTF、ERα、ERβ的表达未见显著影响;骨肉瘤组织中BCSG1与ERα(r=0.696,P<0.01)、ERβ与Bcl-2(r=0.875,P<0.01)、ERα/ERβ与Bcl-2基因表达水平(r=-0.649,P<0.01)分别存在线性关系.结论:骨肉瘤组织中可能存在BCSG1增强ERα基因转录激活的作用,ERβ可能影响Bcl-2的表达.

  • 大黄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早期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邹忠东;王烈;姜胜波;王瑜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早期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SAP患者31例,其中12例(对照组)行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19例(治疗组)在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大黄浸液胃管注入,治疗3 d.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测定血浆TNF-α、IL-6及内毒素的含量.结果: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两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血浆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较早,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内毒素的含量于治疗开始后逐渐升高,而治疗组内毒素的含量在治疗短时间内升高后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滤过能大量清除血浆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大黄能较好地改善胃肠功能、降低血液内毒素含量,两者早期联合应用能提高临床疗效.

  • 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与胰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郭爱珍;蔡全才;陈燕;朱伟;李淑德;李兆申

    目的:探讨血浆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与胰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胰腺癌初诊患者为病例组,社区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研究对象血浆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浓度,同时面对面调查其人口学特征、吸烟史、饮食习惯等因素.单因素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2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胰腺癌病例42例,健康对照人群4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血浆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浓度虽无明显差别(P>0.05),但这些因素均与胰腺癌潜在相关(P<0.25).病例组蔬菜、水果、白肉和牛奶摄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叶酸、维生素B6和同型半胱氨酸的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0.571(95%CI,0.383~0.851)、0.750(95%CI,0.557~1.011)和1.514(95%CI,0.986~2.326).结论:血浆叶酸浓度增高可以降低胰腺癌发病风险,维生素B6可能是胰腺癌的保护因素,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作者:张秀珍;王博;宣淼;杨军;宋利格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关系.方法:将179例老年女性T2DM患者分为2组,高血压组124例,非高血压组55例.测量腰椎和髋部的BMD.χ2检验比较2组总OP、腰椎OP、髋部OP的患病率,协方差分析各部位BMD的差别,并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OP与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非高血压组总OP、腰椎OP、髋部OP的患病率均高于高血压组(P值分别为P总=0.037、P腰=0.042、P髋=0.051).2组BMD比较,高血压组各部位的BMD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其中L3、L4 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3=0.040,P4=0.021).但在校正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后P值均明显增大,2组BMD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校正C肽后P值也变大,但无校正BMI后P值变化明显.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年龄、BMI、骨钙素与OP有关,而高血压与OP无明显的相关.结论:OP与年龄、BMI、骨钙素有关,而高血压与OP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 人循环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初步鉴定

    作者:彭欢;胡志前;姚厚山;孙红玉;项洪刚

    自1994年Bucala等[1]首次确认了外周血中循环成纤维细胞这一白细胞亚群的存在后,其便逐渐成为了创伤及纤维化病变领域的研究热点.循环成纤维细胞以同时表达部分造血来源细胞(CD34、CD45RO、CD11等)和间质细胞分子(CollagenⅠ、Ⅲ等)标记为特征,可继续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周健淞;邵命海;何立群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postpartum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PHUS)是产科临床上少见的危急重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我院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PHUS的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将诊治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 肺和鼻窦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马小梅;田东;牟清海

    Rosai-Dorfman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淋巴结病,于1969年由Rosai等[1]首先报告并命名.该病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内,发生于淋巴结外的患者少见,发生于肺和鼻腔者更少.

  • 孤立肾合并不完全型重复尿道1例报告

    作者:王学民;张瑞刚;武旗;付晓亮;张志涛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7岁,双侧腰部酸痛5个月余,于当地医院查B超提示孤立肾,肾盂积水.于2008年8月入院.入院后查体:阴茎发育正常,龟头处呈矢状位排列有2个尿道外口,2个尿道均可排尿,无尿失禁及排尿困难.

    关键词: 孤立肾 重复尿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