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이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79X
  • 国内刊号: 31-10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7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三维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

    作者:吴剑宏;王秋根;张秋林;陆晴友;王万宗;张素贞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条件下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性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增殖至P2代;将P2代细胞高密度条件下转入藻酸盐凝胶培养介质,进行三维培养,另一组在进行三维培养的同时,在培养液中加入IGF-Ⅰ 50 ng/ml,绘制各组细胞生长曲线,并与单层培养对照组细胞进行比较.将培养细胞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进行不同浓度IGF-Ⅰ作用下的三维培养软骨细胞MTT检测,观察0、25、50、75、100 ng/ml IGF-Ⅰ对三维培养软骨细胞各时间点的促增殖作用.结果:IGF-Ⅰ可明显刺激三维培养条件下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不同浓度的IGF-Ⅰ均可促进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以50 ng/ml浓度时D490值高.培养6周后从凝胶体系中收获细胞的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水平较转入三维体系前未见降低.结论:IGF-Ⅰ可明显刺激藻酸盐三维培养条件下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且细胞表型稳定.

  • 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动脉内膜剥除术和支架成形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波;赵宝珍

    目的: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内膜剥除术(CEA)和支架成形术(PTAS)前后颅内大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为临床预测手术风险、判断疗效提供有价值的指标.方法:对13例排除了合并椎动脉或颅内动脉疾病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TC-2D-CDUS)检查,了解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情况.结果:2例患者图像显示不满意,余11例患侧大脑中动脉流速不同程度减慢,搏动指数偏低.其中3例波峰低钝,收缩期波峰消失,加速时间延长,伴有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方向逆转.术后11例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恢复,接近正常水平,搏动指数较术前提高,双侧大脑半球颅内动脉血流恢复对称分布.结论:TC 2D-CDUS可提供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信息,术后可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观察和准确判断,及时发现并发症,向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 低浓度二甲亚砜和第二信使调节剂混合物低温保存血小板的初步研究

    作者:顾海慧;钱宝华;张昊翔;吴江;王宣;花美仙;郭峰

    目的:探讨低浓度DMSO(2%)和第二信使调节剂混合物(thrombosol)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效果.方法:应用6%DMSO(对照组)、2%DMSO+thrombosol(实验组)为新鲜浓缩血小板的冰冻保护剂-80℃保存,1周后复温检测血小板计数、肾上腺素或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血小板表面CD41、CD42b、CD62p和CD35分子改变.结果:复温后,实验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仍然低于新鲜血小板(P<0.01).冰冻血小板CD62p表达较新鲜血小板显著升高(P<0.05,P<0.01),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新鲜血小板相比,冰冻血小板肾上腺素诱导的聚集反应和CD42b表达均下降(P<0.05,P<0.01),但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6%DMSO低温保存血小板相比,2%DMSO加第二信使调节剂混合物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效果有明显改善.

  • hNav1.8通道蛋白在三叉神经痛痛支神经超微结构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金增强;姜晓钟;赵云富;张瑞萍;颜永碧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痛支神经的有髓纤维脱髓鞘处是否有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hNav1.8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方法:以6例原发性TN第三支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下牙槽神经为研究对象,以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的耳大神经、下牙槽神经为阴性和正常对照,以鼠脊神经为阳性对照,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hNav1.8通道蛋白在TN患者痛支神经与对照神经标本超微结构中的表达.结果:hNav1.8通道蛋白在TN患者痛支神经的有髓纤维脱髓鞘处有大量表达,鼠脊神经轴突内有少量表达,而正常下牙槽神经及耳大神经中无表达.结论:hNav1.8通道蛋白在TN患者痛支有髓纤维脱髓鞘处的异常表达可能与TN的发病有关.

  • 晕船易感大鼠与不晕大鼠脑干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杜鹏;张建鹏;苏波;任绪义;郭俊生

    目的: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建立晕船易感及不晕大鼠脑干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据模拟晕船刺激后异嗜高岭土量的增减将大鼠分为晕船易感组和不晕组,应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I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离2组大鼠脑干总蛋白,分析并用肽指纹图谱(peptide massfingerprint,pMF)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鉴定5个晕船易感相关蛋白质,上调酪氨酸3-单加氧酶/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铁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下调硫氧还蛋自过氧化物酶Ⅰ、磷酸甘油酸变位酶B、线粒体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1.结论:成功建立分辨率和重复性高的晕船易感和不晕组大鼠2-DE图谱,研究表明差异蛋白质与神经递质合成、氧化损伤、能量代谢、细胞凋亡及铁代谢有关.

  • 噬菌体展示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的构建

    作者:杨华;李连青;王蓓霞;徐容;沈毅珺;贾建安;潘欣;陈秋莉;潘卫

    目的:构建由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的噬菌体展示文库,为应用各种类型免疫球蛋白对该文库进行体外分子进化筛选研究打下基础.方法:PCR扩增制备分别编码Protein A的A、D结构域、Protein G的B2结构域和Protein L的B3结构域的序列片段,片段两端引入Xba Ⅰ酶切位点,3′端引入分别编码0、1、2、3个氨基酸大小随机连接肽的序列,并克隆于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以上述16种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分别制备各种单结构域片段及两端部分T载体序列,XbaⅠ酶切,各种酶切片段混合后连接,并克隆于噬菌体展示载体pCANTAB5S,构建噬菌体展示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挑取单克隆进行序列测定,评价文库的随机性.结果:噬菌体展示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库容量为2×107,滴度为1.3×1011;文库中含77%以上的阳性克隆,其中由2个以上单结构域组成的阳性克隆占24%;序列分析显示组合文库包含上述4种单结构域序列,连接方式符合随机连接的特点,随机连接肽的编码核酸也呈随机分布.结论:成功构建了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该文库库容、多样性和随机性完全可满足进行体外分子进化研究的要求.

  • 丙肝病毒高变区1相关基因免疫小鼠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

    作者:高蓉;舒翠莉;李靖;迟淑萍;赵军;陈昊;李伯安;程云

    目的:以真核质粒pcDN3.1(+)为载体携带丙肝病毒高变区1(HVR1)相关模拟表位DNA序列对小鼠进行基因免疫,观察其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根据HCV HVR1模拟表位多肽序列,合成DNA序列,并将其连接到pcDN3.1(+)上,构建为pcDN3.1-SP.免疫中分别采用2种剂量pcDN3.1-SP(10μg和100 μg),以及10μg质粒中混合了非甲基化CpG基序(-CpG),以其作为佐剂增强免疫原性,并比较其与100μg剂量的免疫效果.杀鼠、收集血清、分离脾细胞;ELISA法检测小鼠体液中的抗体;脾细胞经混合肽刺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IFN-γ+细胞;用非放射性MTS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以非放射性LDH法检测CTL反应.结果:混合肽体外刺激100μg和10μg-CpG基因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T细胞增殖反应明显;脾淋巴细胞中CD8+IFN-γ+细胞增多;并能检测到明显的CTL反应,同时伴有较弱体液免疫反应.结论:合成的模拟表位中可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表位;非甲基化CpG基序增强了DNA免疫效果.

  • 褪黑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颖;顾明君;刘志民;赵瑛;何金;刘会敏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心肌血管内皮的作用.方法:复制IR大鼠模型,成模后用药组(Mel组)予褪黑素10 mg·kg-1·d-1灌胃,用药6周.未用药IR大鼠模型为对照(IR组).检测各组大鼠代谢及氧化指标,观察心室肌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心室肌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IR组相比,Mel组大鼠收缩压(SBP)、血清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胰岛素(Ins)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1);H-E染色Mel组大鼠心肌病变明显减轻;Mel组ET-1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IR组,eNOS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IR组,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IR早期应用褪黑素(10 mg·kg-1·d-1)治疗可改善IR大鼠心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 PC-3细胞中雄激素受体突变体的表达和转录激活功能的研究

    作者:卢莹;陈光椿;李忆东;卢建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中发现的4种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点突变对AR转录激活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AR(wtAR)或AR突变体的表达载体与报告基因(pMMTV-LUC)及内参照基因(pRLSV40-LUC)质粒共转染入PC-3细胞中,分别用雄激素受体的激动剂二氢睾酮(DHT)以及其他甾体激素(雌二醇及孕激素)处理细胞,24 h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报告基因的活性,同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AR蛋白.结果:在DHT作用下,G142V、D221H突变体对报告基因的诱导水平高于wtAR,是wtAR的近1.30倍(P<0.05),其余突变体与wtAR相比对报告基因的诱导水平无显著差异;在雌二醇(E2)与孕激素(PROG)作用下,E872Q对报告基因的诱导水平高于wtAR,分别为wtAR的1.27、1.47倍(P<0.05).结论:G142V、D221H点突变使AR突变体转录激活功能增强,E872Q点突变可能影响了AR的配体结合特异性,上述结果有助于阐明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性转为非依赖性的机制.

  • 人胸腺素原α的克隆、表达和活性初步研究

    作者:王栋;郭满盈;邱磊;吕岩;郭葆玉

    目的:克隆人胸腺素原α cDNA并在大肠杆菌系统内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健康男性外周血PBMC中扩增胸腺素原α cDNA,纯化后用EcoR Ⅰ和Sal Ⅰ双酶切PCR产物,然后将该基因插入经同样双酶切的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中,在PLPR启动子控制下,热诱导天然表达胸腺素原α,表达产物部分纯化后利用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实验进行了初步的活性测定.结果:凝胶电泳显示PCR扩增产物的长度为300 bp左右,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片段与人胸腺素原α的序列完全一致,DE3重组菌在热诱导下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2 000的蛋白,该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表明具有一定活性.结论:成功克隆人胸腺素原α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

  • 胃癌中E-cadherin/catenins复合物的表达

    作者:周辉;翟博;郑向民;胡志前;王毅

    目的:探讨E-cadherin/catenins复合物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和胃癌侵袭、转移等指标间的关系.方法:用EnVision法检测67例胃癌术后标本及1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中E-cadherin/catenins复合物的联合表达情况,并比较胃癌不同病理学特征及是否伴侵袭转移的标本间各指标表达率的差异.结果:1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中E-cadherin和α-,β-,γ-catenin以及P120分子均正常表达;而胃癌组织中上述5种分子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61.2%、55.2%、55.2%和59.7%.这5种分子的表达阳性率在胃癌的不同Borrmann分型(Ⅰ~Ⅳ型),不同分化程度(高、中、低),不同组织学类型(肠型和弥漫型,除β-catenin外),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胃癌是否有腹膜播散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E cadherin与α-,β-,γ-catenin和P120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E-cadherin,α-,β-,γ-catenin和P120的表达减少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敲除对Fe2+诱导的小鼠脑氧化应激损伤中基底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屈延;章翔;张剑宁;甄海宁;高大宽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敲除对Fe2+诱导的脑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法注射10μl FeCl2(10 mmol/L)至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小鼠右侧纹状体,制备Fe2+诱导的脑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测量损伤24 h后损伤区域脑水肿程度.利用MTT法测量损伤72 h后细胞生存率.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损伤72 h后细胞脑组织氧化反应性蛋白及脂质氧化蛋白含量.结果: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敲除小鼠脑水肿程度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损伤区域细胞生存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敲除小鼠损伤区域组织氧化反应性蛋白及脂质氧化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结论:血红素加氧酶-2参与了Fe2+诱导的脑氧化应激损伤,基因敲除血红素加氧酶-2对脑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白藜芦醇对小鼠氧惊厥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于涛;杨冬梅;吴春富;蒋春雷;陶恒沂

    目的:初步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V)对小鼠氧惊厥潜伏期及大发作时间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以期寻找预防氧惊厥的新途径.方法:应用小鼠氧惊厥模型(纯氧5 ATA暴露),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RV(1.5、5、15 mg/kg),采用行为学观察方法,测定氧惊厥潜伏期及大发作时间;并测定RV 5 mg/kg注射剂量下不同时间点(5 ATA氧暴露后5、15、30 min)脑组织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V 5、15 mg/kg组氧惊厥潜伏期及大发作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而RV 1.5 mg/kg组无显著差异.尾静脉注射RV 5 mg/kg后,RV 5、15、30 min各组顶叶皮质与海马MDA随氧暴露(5 ATA)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但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相比,RV 5、15 min组顶叶皮质和海马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RV 30 min组皮质和海马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V可能通过其抗氧化特性延长氧惊厥潜伏期,从而保护脑组织.

  • NF-κB"诱骗"寡核苷酸对小鼠巨噬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建;邓小明;李金宝;曹金妹

    目的:研究NF-κB"诱骗(decoy)"寡核苷酸(ODNs)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1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巨噬细胞,LPS刺激后脂质体转染NF-κB"decoy"ODNs,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水平以及iNOS含量,RT-PCR观察细胞iNOS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NF-κB"decoy"ODNs可降低巨噬细胞培养体系LPS诱导的NO合成,阻断iNOS mRNA的表达;对照序列的ODNs和转染剂对NO、iNOS无明显影响.结论:NF-κB"decoy"ODNs可以抑制iNOS的活性,减少NO生成,可能与其特异性竞争抑制活化NF-κB结合位点有关.

  •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复发因素的初步分析

    作者:陈江汉;温海;陈孙孝;吴建华;徐红;朱元杰;熊爱君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顽固难治[1],部分患者还会复发,因此了解影响其复发的因素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基础性疾病是影响复发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治疗方法和疗程等因素的影响则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地总结了近十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 幼儿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徐海涛;袁红斌;张禹;田谋利;刘虎;石学银

    幼儿腋下小切口手术纠正先天性心脏病,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1].我院在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间采用这种方法共纠治幼儿先天性心脏病31例,现将麻醉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 复方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少萍;郑兴;秦永文

    利尿剂氢氯噻嗪(HCTZ)虽然常被用作高血压的初始治疗药,但它有多种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包括尿酸和钙的升高及镁和钾的降低等.厄贝沙坦是一种强效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与AT1受体亚型具有很高的亲和力,由于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有互补的作用机制,两者联合应用有可能减少HCTZ的用量,并能减轻HCTZ的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低钾血症.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诺)的抗高血压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

  • 心包腔内置管间断抽液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8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雪峰;潘骥群;顾晓菊;杨林军

    恶性心包积液是临床上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危及生命.

  •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汤俊达

    目的:研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透析管路装置类型、是否并存糖尿病及皮肤疾患、文化背景及家境,并分析这些因素与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关系.结果:营养状况好、选用较先进的透析管路、家居环境较好、文化程度高的CAPD患者不易发生感染性腹膜炎;CAPD合并有糖尿病或伴有皮肤疾患等,则较易发生.结论:CAPD腹腔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选择适宜的患者行腹透治疗并选用"Y"型管路.

  • 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0例报告)

    作者:张妲;董娜;杜昕;闻兆章

    目的:探讨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脾囊肿6例,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5例.结果:术前29例行腹部B超检查,2例误认为左侧肾上腺占位,而CT或MRI提示脾脏占位;行CT检查23例,定性诊断14例,疑为恶性的7例中5例术后排除;5例行MRI检查中2例疑似恶性者病理均为良性肿瘤;4例行ECT者全部阳性显像,1例为淋巴瘤,3例是淋巴管瘤.本组30例全部行手术治疗,除传统脾脏切除术外尚有B超引导下行脾囊肿穿刺引流术(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例)、保留副脾的脾切除术(1例)和联合胰尾脾脏切除术(1例),2例恶性淋巴瘤术后另行CHOP、CHOPE等方案化疗.结论: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脾脏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不同类型的脾脏肿瘤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脾肿瘤 诊断 治疗
  • 多种耐药相关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桂贤;刘会敏;何金;李玉莉;孙静;夏春燕;葛军辉

    目的:检测多种耐药相关蛋白(P-gP、MRP、LRP、GST-π、TOPO-Ⅱ)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大肠癌组织中P-gP、MRP、LRP、GST-π、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MRP、LRP、GST-π、TOPO-Ⅱ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39%(85/92)、41.30%(38/92)、84.78%(78/92)、97.83%(90/92)、90.22%(83/92).且TOPO-Ⅱ在大肠癌患者的不同年龄段(<30岁、30~60岁、>60岁)、肿瘤的不同浸润深度(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LRP和P-gP在肿瘤的不同浸润深度(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耐药相关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与大肠癌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对其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作者:陈江汉;温海;吴建华;朱元杰;陈孙孝;徐红;陈丽娜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和总结我科10年来收治的4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结果:血钾降低、发热、视力障碍等是长期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血钾降低常见,并且极难纠正,通常发生在静脉使用6~38 d内;排尿障碍是鞘内注射的常见不良反应.为预防低钾,治疗早期即应日补钾量在4 g以上,一旦出现血钾降低,则大干6 g;排尿困难与两性霉素B鞘内使用的累积剂量无关,应严格掌握回输的速度,通常应在10 min以上,操作完毕后应适当抬高臀部;其他不良反应通常为可逆的,可给予对症处理.结论: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不良反应无法回避,但合理用药、及时监测、掌握鞘注技术仍可预防和处理.

  • 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D58、CD59,血小板CD35分子与淋巴细胞CD2分子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文;顾军;郭峰;钱宝华;花美仙;林大东

    目的:探讨银屑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lups erythematosus,SLE)红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表面CD58和CD59、血小板CD35及淋巴细胞CD2分子平均荧光强度.结果:银屑病患者红细胞表达CD58、CD59及血小板CD35分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58与CD2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52 P<0.05),CD58与CD59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69,P<0.05),血小板CD35与CD58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03,P<0.05);SLE患者的红细胞CD58、CD59及血小板CD35分子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58与CD59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30,P<0.05);CD58与CD2之间呈负相关(r=-0.443,P<0.05);CD59与CD2之间呈负相关(r=-0.357,P<0.05);血小板CD35与CD2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5,P<0.05).结论:银屑病与SLE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调控淋巴细胞适应性免疫呈现紊乱.

  • 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王健民;夏荣

    骨髓来源的干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多能成体祖细胞,是目前研究为深入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具有跨系、跨胚层分化的特性,称之为干细胞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向干细胞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学术界对这种特性是否存在及其机制尚有很大争议.但这一现象为以成体干细胞治疗为基础的细胞工程、组织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对骨髓来源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塑性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及临床应用前景等作一评述.

  • 器官发育中细胞转型的机制和意义

    作者:刘厚奇

    在人体早期胚胎发育中,各个器官原基的形成以及器官的发生、发展均需要广泛的细胞形态转变,或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型(EMT),或间充质细胞向上皮细胞转型(MET).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空间没有顺利实现细胞转型,器官发育就会出现障碍,重者发生先天性畸形,轻者产生隐性发育不良,从而使器官易致癌变或功能不全.研究器官发育中细胞转型的机制,可为人们从根本上预防畸形和肿瘤提供理论指导.

  • 表达ROG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高滴度病毒的制备

    作者:王桂芳;施柯;杨丹榕;陈吉泉;修清玉;黎怀星;孙树汉

    目的:获得表达小鼠ROG(repressor of GATA-3)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制备表达ROG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方法:设计、合成引物,通过RT-PCR法从CTLL-2细胞总RNA中扩增ROG基因,测序确认后,连接于pAAV-MCS载体,双酶切、PCR鉴定重组病毒载体;制备高滴度重组腺相关病毒.结果:成功扩增了小鼠ROG基因,构建可表达ROG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并获得表达ROG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结论:本实验获得的小鼠ROG重组腺相关病毒,将为支气管哮喘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胞磷胆碱钠葡萄糖注射液的有关物质

    作者:邹豪;蒋雪涛;高申

    目的:建立胞磷胆碱钠葡萄糖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XDB-C18色谱柱,2.6 ml的10%四正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加到100 ml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pH=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0.25 ml/min.结果: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胞磷胆碱钠与胞嘧啶核苷、5′-胞苷酸的分离度良好,胞磷胆碱钠的破坏试验的各杂质峰均能与胞磷胆碱钠主峰分离,峰纯度良好,能够同时考察葡萄糖的有关物质5-羟甲基糠醛.结论:该色谱方法可有效地对本品进行质量控制.

  • 《药用植物学》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tissue array
  • 作者:

    关键词: Inhibitory Receptor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malaria vaccine
  • 作者:

    关键词:
  • Possible induction of diabetes by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with indapamide (with four case reports)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研究

    作者:熊俊;胡凯猛;冀凯宏;汤淑萍;王英;刘厚奇

    目的:探讨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是否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常规组织学分析小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a-SMA的表达,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管基底膜的变化情况,明胶酶谱分析观察肾脏中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并被组织学分析证实.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肾脏中出现了大量表达a-SMA的细胞,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和透射电镜分析显示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肾脏出现了肾小管基底膜局部断裂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迁出的改变,明胶酶谱分析显示小鼠肾脏中MMP2和MMP9于肾间质纤维化早期有一过性增高变化.结论:肾小管基底膜局部断裂,肾小管上皮细胞迁出以及MMP2和MMP9的表达变化参与了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的过程.

  • Ad.VEGF转染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猪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徐驯宇;黄盛东;陆方林;崔勇;鲍春荣;张宝仁;徐志云

    目的:观察和评价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于猪的慢性缺血模型后对心功能的保护和促血管新生作用.方法:置Amerio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猪模型,随机分为4组:转染VEGF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组(组Ⅰ,n=9),单纯细胞移植组(组Ⅱ,n=8),单纯基因治疗组(组Ⅲ,n=7),以注射空腺病毒载体的实验动物为对照组(组Ⅳ,n=8).体外培养自体骨髓基质细胞,Ad.VEGF转染细胞,以CM-DiI为标记,移植于该模型猪心脏的缺血区域.观察和分析各实验组Rentrop分数、心脏射血分数(EF)、梗死区的面积百分比、移植细胞成活性、血管密度及VEGF的表达和分泌.结果:模型建成后,所有动物的冠脉造影左旋支(LCx)完全闭塞或闭塞程度大于95%,说明模型构建成功.与其他各组比较,组Ⅰ的Rentrop分数的升高值及心脏射血分数的升高值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梗死区面积明显减少(P<0.01),具有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几何构型及室壁厚度,且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CM-DiI标记的移植成活细胞.组Ⅰ、组Ⅲ缺血区血管计数和VEGF在心肌中的蛋白表达高于组Ⅱ、组Ⅳ,组Ⅰ和组Ⅲ组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携带VEGF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移植细胞成活率高,局部血液循环和心功能改善明显.

  • 发育相关转录因子GATA4在小鼠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任传路;刘善荣;杨玲;王凤玫;熊俊;汤淑萍;刘厚奇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GATA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正常肝细胞,RT-PCR、免疫组化鉴定转染效果,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克隆;进行细胞计数并绘制未转染、空转染、转染GATA4组及肝癌细胞组细胞生长曲线;RT-PCR法比较成纤维细胞(3T3,L1)、GATA4转染肝细胞(BNLG,L2)、未转染肝细胞(BNL,L3)、肝癌细胞株H22细胞(H22,L4)、肝癌细胞株Hepa1-6细胞(Hepa1-6,L5)和小鼠孕13.5 d胎肝细胞(孕13.5d胎肝,L6)的GATA4、胎蛋白转录因子(FTF)和甲胎蛋白(AFP)mRNA的表达.结果:GATA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效果较好;小鼠肝癌细胞株高表达GATA4 mRNA而正常肝细胞几乎不表达;GATA4转染组小鼠肝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大干未转染和空转染组,但要小于肝癌细胞组.L1~L6的GATA4、FTF、AFP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04±0.02,0.28±0.03,0.04±0.02,0.26±0.03,0.32±0.04,0.24±0.03;0.04±0.02,0.26±0.02,0.08±0.02,0.22±0.02,0.26±0.02,0.26±0.01;0.04±0.01,0.37±0.03,0.14±0.02,0.50±0.03,0.51±0.03,0.49±0.03.L1、L3与L2、L4、L5、L6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正常肝细胞的GATA4、FTF、AFP mRNA表达明显低于肝癌和胎肝细胞,转染后表达增高.结论:GATA4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并能够促进正常肝细胞增殖,促进FTF、AFP mRNA的表达,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应力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作者:姚祖武;梅举;黄盛东;邢建洲;龚德军;徐志云

    目的:以人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以去细胞猪主动脉瓣为支架,体外三维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方法:以胸外科术中切除的肋骨为骨髓来源,采用1.073 g/ml的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法获取BMSCs,体外培养扩增、鉴定;以0.05%胰酶+0.02%EDTA消化法制备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支架,将体外培养扩增的BMSCs种植于支架上,体外三维培养,应力环境下构建TEHV,观察TEHV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水平、免疫组化特征及光镜和电镜下的结构.结果:人BMSCs为梭形,α-SMA及Vimentin染色阳性,CD-31及Ⅷ因子染色阴性,其分泌NO及ET-1分别为(104.1±5.9)μmol/L及(40.9±7.6)ng/L,明显较正常人血管内皮细胞低(P<0.01);猪去细胞瓣膜支架去细胞完全,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保持完整;应力条件下体外三维构建的TEHV上活细胞数较静态下构建明显增多(P<0.01),H-E染色示人BMSCs在支架上生长良好,形成完整的细胞层,扫描电镜示瓣膜表面细胞层完整,细胞呈梭形生长.结论:人BMSCs作为种子细胞已初步具有内皮细胞功能,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上生长良好,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种子细胞构建自体TEHV;体外三维应力条件下构建TEHV效果明显优于静态培养.

  • 小鼠胎肝Sca-1+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

    作者:姜铧;张洹;廖继东

    目的:探讨小鼠胎肝组织中干细胞抗原-1阳性的细胞(Sca-1+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取妊娠14.5 d的小鼠胎肝,制作细胞悬液,用单克隆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技术分离Sca-1+细胞,PCR鉴别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域(Sry)基因序列;将2×103个雄性小鼠Sca-1+细胞输注给经致死剂量50C0(10 Gy)全身照射的雌性小鼠体内,于移植后2个月,处死受体小鼠,取心肌组织固定、制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雌性受体小鼠心肌组织内供体小鼠胎肝Sca-1+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在受体小鼠心肌组织内发现存在Y染色体阳性的供体来源的细胞,呈现心肌组织的部分特征,表型为Desmin+/Flt-1-/CD45-/F4-/80.结论:小鼠胎肝Sca-1+细胞(其中绝大部分是造血干细胞)具有向心肌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基质细胞植活证据的研究

    作者:孙琪云;刘丽辉;孙昭;贾蜀琼;郭梅;余长林;王丹红;乔建辉;赵春华;艾辉胜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否用粒细胞刺激因子(G CSF)动员到外周血,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在受体骨髓内能否形成供体基质细胞嵌合.方法:取用G-CSF动员的外周血和骨髓以及11例成功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32个月)血液病患者的骨髓进行MSCs培养,将培养到第3代的MSCs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鉴定;将体外扩增的MSCs与同期的外周血、骨髓标本用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法(STR PCR)分别进行嵌合类型的判定.结果:供体动员后外周血和分离的干细胞虽有少量贴壁细胞,但不能生长;而11例患者骨髓均成功培养出MSCs,可以连续扩增传代,第3代MSCs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为MSCs特异性标记(如Flk-1、CD29、CD105、CD166)高表达(>98%),造血细胞标记(如CD34、CD45、HLA-DR)低表达(<1%).通过STR-PCR法检测,11例培养的MSCs基因型均为受体型,而同期的骨髓和外周血均为完全供体嵌合(FDC).结论:成功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后,尽管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为FDC,但从骨髓中分离培养的MSCs仍为受者型,原因可能是供者移植物中MSCs含量过少甚至缺如.

  •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时效性研究

    作者:胡国梁;黄佐;侯健;赵宝珍;黄海怡;周智慧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Cs)对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常规抽取骨髓,分离制备BMMCs悬液.将成年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组Ⅰ,n=10)、梗死对照组(组Ⅱ,n=18)、即刻移植组(组Ⅲ,n=18)和两周移植组(组Ⅳ,n=18).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在建模后即刻和2周分别将10μl BMMCs液(6×106个细胞)植入组Ⅲ和组Ⅳ的梗死周边区,组Ⅱ于建模后14 d植入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用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查观察细胞移植后4周的心脏功能改变.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4周后,与组Ⅱ、组Ⅲ相比,组Ⅳ左室功能重建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前壁厚度(LVAWT)]和血流动力学检查指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舒张压力时间变化大速率±dp/dtmax]均明显改善(P<0.05);而组Ⅱ、Ⅲ间上述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肌梗死后2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优于即刻移植,可能是由于在心肌梗死后1周时炎症反应重,而2周时逐渐减弱.

  • 肋骨脂肪瘤一例报告

    作者:吴彬;徐志飞;刘会敏;胡静姿;郑则宇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4岁.体检时胸部X线片发现右侧第4肋侧后肋膨胀性骨质破坏,局部无肿胀、疼痛,无午后低热及盗汗,于2004年8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右侧后胸壁局部未触及肿块.胸部CT平扫检查示右侧第4肋侧后部局部骨质破坏(图1),考虑骨巨细胞瘤可能.于2004年8月17日在全麻下行右第4肋骨切除术,术中选右腋下横切口进路,切开并分离胸壁软组织,显露右第4肋骨,见肋骨骨膜完整,未发现骨膜外肿块,右第4肋腋后线处触及-1 cm× 2cm椭圆型骨皮质缺损,距缺损边缘两端各4 cm处切开骨膜,完整截取肋骨.病理检查见病变段肋骨稍膨大,锯面示肋骨骨髓腔内充满淡黄色软组织,镜下淡黄色软组织为脂肪组织及少量骨小梁(图2),病理诊断为肋骨骨内脂肪瘤.

    关键词: 肋骨 脂肪瘤
  • 女性晚发型强直性脊柱炎二例报告

    作者:包军;刘欢;徐沪济

    1临床资料例1:女性,63岁.因双下肢酸痛、乏力伴双肩酸痛1个月余,于2004年6月21 日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臀部、大腿、肩背部酸痛,下肢乏力,行走缓慢,双手上举困难,晨起翻身、起床困难,影响睡眠,酸痛与活动无关,偶有四肢麻木感,无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曾至地段医院就诊,查类风湿因子阴性,红细胞沉降率(ESR)74 mm/1 h,予以双氯芬酸钠、仙灵骨葆等药物口服,全身疼痛略有减轻.

  • 左上肺血管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吴俊红;石昭泉

    l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7岁,江苏如东人,因"左侧胸痛伴反复咯血1年半"于2004-03-31入院.病史及诊治经过如下:患者2002年10月出现痰中带血,后转为咯血,血色鲜红,每次约1~2 ml,1 d约10次,伴左侧胸痛、发热,体温38℃左右,稍感畏寒,无寒战及盗汗,无胸闷、气急.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肉瘤
  • 肥胖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例报告

    作者:杨红琴;李易俗;李慧;邹大进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因"多饮、多尿伴恶心呕吐3 d,神志模糊1 h"入院.平素体健,家族中无糖尿病史.体格检查:T 37.2℃,P 89次/min,R 22次/min,BP 140/70 mmHg(1 mmHg=0.133 kPa),体质量80kg,身高180 cm,腰围100.5 cm,臀围112.5 cm,腰/臀0.89,BMI 27.77 kg/m2,肥胖体型,神志模糊,心肺腹(一).

  • 男性副乳三例报告

    作者:张妲;董娜;闻兆章

    1临床资料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7月因副乳腺住院治疗者共53例,其中男性3例.例1:男,47岁,专科检查发现右腋下-4 cm× 6 cm包块,表面无红肿、溃破,质软,无明显分界,无压痛,无波动感,活动度大,基底未扪及.患者家族中有多人患副乳腺.例2:男,51岁,因"右侧腋下肿大3个月余"入院.无意中发现右侧腋下肿大,无疼痛等不适感,自觉肿物逐渐增大.

    关键词: 副乳腺 男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