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이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79X
  • 国内刊号: 31-10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7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家兔再造阴茎再生神经纤维轴浆流的恢复

    作者:吴包金;江华;李文鹏;张盈帆;倪灿荣

    目的:观察家兔再造阴茎植入神经轴浆流恢复情况,以探讨感觉神经末梢再生以及阴茎再造后感觉功能恢复的可能性.方法:将游离隐神经移植体与阴茎背神经吻接后植入腹壁浅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内,以建立阴茎再造重建感觉功能的动物模型.术后不同时间切取S2~S4节段双侧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应用辣根过氧化酶法(horseradish peroxidase method,HRP)对实验组(植入神经)和对照组(未植神经)进行逆行神经示踪,观察DRG内辣根过氧化酶法(HRP)阳性标记细胞出现的时间和数量.结果:术后1个月实验组动物吻接侧DRG内开始出现HRP阳性细胞,且随着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植入隐神经束也可见HRP阳性;而对照组术后始终未见DRG内HRP阳性标记细胞出现.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3个时间点的HRP阳性神经元计数结果:S2为35.0±9.3、97.0±12.5、106.6±17.9,S3为22.1±7.7、71.3±16.7、103.8±29.4,S4为17.8±6.5、35.0±7.1、81.1±6.2.结论:家兔阴茎再造术后,植入神经轴浆流恢复,提示其感觉神经末梢再生与感觉功能重建是可能的.

  • 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项洪刚;王强;何金;刘会敏

    目的:研究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MCMs)家族中的一成员Mcm2蛋白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了23例正常大肠黏膜、33例大肠腺瘤及69例大肠癌组织中Mcm2蛋白的表达,并以标记指数(labelling index,LI)量化其表达.结果: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Mcm2蛋白表达仅局限于腺体基底部的1/3~1/2部分的增生细胞,而在大肠腺瘤组织和癌组织中,Mcm2蛋白在整个上皮包括肠腔表面的细胞也有大量表达,三者LI的中位数(范围)分别为18%(5%~37%)、35%(15%~75%)、66%(41%~90%),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Mcm2蛋白表达在大肠癌患者的不同年龄段(≤40岁和>40岁)、性别、肿块大小(≤3 cm 和>3 cm)、病理学类型、Dukes分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大肠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大肠癌的Ⅰ、Ⅱ、Ⅲ级,大肠腺瘤的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Mcm2蛋白是大肠肿瘤组织的一种可靠标志物, Mcm2的表达可以提示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高低和腺瘤的恶变可能性,有助于临床判断患者的预后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热应激预处理加强皮瓣组织存活的作用及其与HSP70合成的关系

    作者:吴建明;吴包金;林子豪;倪灿荣;刘麒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皮瓣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皮瓣中HSP70合成量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腹部岛状超长随意皮瓣活体原位热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观察一定时间内不同温度(40、41、42、43、44 ℃)热应激预处理后,皮瓣中HSP70合成情况及其与皮瓣存活率的关系.结果:加热至40~44 ℃ 30 min,HSP70的合成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相关分析表明,除对细胞的致死性温度44 ℃外,其余各组皮瓣的HSP70合成量与皮瓣存活率呈正相关(r=0.757 7,P<0.01),41~43℃为诱发热休克反应、产生HSP70并发挥抗有害因素损伤作用、进而保护皮瓣的适宜温度.结论:HSP70对皮瓣组织具有保护作用,热应激预处理改善皮瓣存活率的保护作用与皮瓣内HSP70合成量呈正相关.

  • 东海贻贝抗菌肽Myticin 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作者:仲燕;刘军华;张建鹏;冯伟华;焦炳华

    目的: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表达贻贝抗菌肽Myticin A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提取贻贝总m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得到DNA片段.PCR产物与pMD18-T连接,得到阳性重组载体pMD18-Myticin A.Myticin A基因插入载体pPIC9K中,得到的重组载体pPIC9K-Myticin A转化至宿主菌中.得到高抗性阳性菌株并进行诱导表达.发酵上清进行Tricine-SDS-PAGE分析并用CM-sepharose柱和Sephadex G-25柱纯化,Western印迹法鉴定并检测生物学活性.结果:获得重组载体pPIC9K-Myticin A.高抗性多拷贝阳性表达菌株GS115/pPIC9K-Myticin A经甲醇诱导后,Tricine-SDS-PAGE证实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 500,表达量为14%以上,纯化后纯度达到90%以上.Western印迹法证实所表达样品为Myticin A.表达样品对巨大芽胞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胰腺癌细胞(SW1990)、结肠腺癌细胞(LoVo)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能较好地表达抗菌肽Myticin A,生物学活性研究证实其具有抗革兰阳性菌作用,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免疫高敏相关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作者:陈海;郑军华;闵志廉;朱有华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高通量筛查肾移植免疫高敏相关基因群中的应用价值,初步筛选肾移植免疫高敏的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含有4 096条人类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免疫高敏即群体反应性抗体(PRA)≥50%的尿毒症患者和PRA阴性的尿毒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免疫高敏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7个,其中下调基因9个,上调基因8个.其中部分基因可能与免疫高敏的发生有关.结论:免疫高敏的发生机制涉及多个基因,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够有效筛选出免疫高敏的相关基因.

  • MEDPOR支架耳郭再造手术术式改进的研究

    作者:江华;赵耀忠;吴建明;袁湘斌;吴宏;章建林;朱晓海;林子豪

    目的:探讨应用MEDPOR支架在第一、二腮弓综合征患者耳再造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减少术后再造耳皮肤软组织易破溃和支架外露的并发症.方法:实施第一、二腮弓综合征耳再造患者21例,23侧耳.采用颞筋膜瓣或耳后筋膜瓣包覆MEDPOR支架后,再将扩张后的乳突区皮瓣覆于筋膜瓣上.手术分两期完成:一期手术将扩张器植入乳突区,术后定期注水扩张乳突区皮肤;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构筑成蒂位于面部的耳前皮瓣.切取以颞浅动静脉为蒂的颞筋膜瓣,或耳后动静脉为蒂的耳后筋膜瓣,将已制备的MEDPOR支架缝合固定于耳郭区的深筋膜上,以颞筋膜瓣或耳后筋膜瓣翻转包覆MEDPOR支架,扩张后的乳突区皮瓣覆盖于筋膜瓣上.结果:术后随访10~26个月,再造耳郭形态较好,未曾发生皮肤软组织破溃和支架外露;再造耳皮肤色泽好,与面部皮肤差异不明显;软组织质地柔软,可撮捏.结论:以改进的手术方法应用MEDPOR为支架为第一、二腮弓综合征患者再造耳郭,形态效果满意,避免了皮肤破溃、支架外露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核酶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TIMP-1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建明;汪滋民;吴包金;林子豪;江华;袁湘斌;金由辛;高中玉

    目的:探讨核酶对人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因表达的特异性抑制作用,以寻找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特异切割TIMP-1的嵌合型核酶基因克隆pU6-Rz182转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derived fibroblasts,HSF),G418筛选稳定表达核酶的细胞克隆,MTT法检测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核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RT-PCR检测核酶对靶基因TIMP-1表达的抑制.结果:在mRN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稳定表达活性核酶Rz182的HSF中TIMP-1的表达被抑制了87.9%,而点突变核酶抑制达36.4%,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HSF细胞生长进入平台期后,转染核酶基因组与点突变组及对照组相比,活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而点突变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核酶U6Rz182能特异地抑制HSF中TIMP-1的表达,并使HSF的增殖受到抑制.

  •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2特异siRNA的制备和活性鉴定

    作者:高中玉;林子豪;汪滋民;江华;袁湘斌;赵耀忠;吴宏;史毅;金由辛

    目的:探讨应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特异性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Smad2基因表达,筛选高效特异性siRNA.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人Smad2基因序列特征设计Smad2 特异siRNA(1-3),转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siRNA对Smad2基因的抑制效果.结果:Smad2 siRNA-3可有效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2基因的表达.随siRNA-3终浓度由50 nmol/L增加到100 nmol/L 及200 nmol/L,抑制效率逐渐增强(P<0.05);siRNA-3以终浓度200 nmol/L转染后24 h抑制效果强,48 h逐渐减弱,但仍明显抑制(P<0.05).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2 基因的表达,其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

  • 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防治局部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尹承慧;侯春林;徐皓;郭澄;张纯;蒋丽霞;顾其胜

    目的:探索局部植入抗菌药缓释微球防治术后局部感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缓释辅料,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负荷盐酸环丙沙星的植入缓释微球;建立模拟体内释放环境的体外释放系统,评价微球体外释放特性和抑菌能力;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的体内释放特性;利用透射电镜和病理检查检测微球的体内降解和组织相容性.结果: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在体外的释放达7 d以上;微球植入体内后局部药物浓度维持在金葡菌MIC90以上约10 d,无明显突释现象;微球植入动物体内后无局部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透射电镜和病理结果发现微球和组织之间无明显的炎性异物反应.结论: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释药行为,可用于植入体内防治局部感染.

  • 周围神经损伤再生后肌肉 nAChR ε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张盈帆;江华;林子豪;蔡在龙;吴包金

    目的:建立肌肉内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ε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内nAChR ε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构建克隆载体pMD18-T-ε作为定量模板,进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同时测定该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法检测大鼠股薄肌支配神经损伤修复后不同时间肌肉标本内nAChR ε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用该方法检测nAChR ε亚单位mRNA表达,其线性检测范围为6个数量级,低检测下限为1×102拷贝,高检测上限为1×107拷贝.大鼠股薄肌支配神经损伤后,与对照组相比ε亚单位mRNA表达的拷贝数先增加后减少,在术后第3周降到低后又逐渐增高,但到术后30周仍处于低水平(P<0.01).结论: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nAChR ε亚单位mRNA的表达水平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线性检测范围宽的优点.神经损伤再生的晚期ε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较损伤前有所降低.

  • 再造阴茎感觉功能重建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吴包金;江华;李文鹏;张盈帆

    目的:建立再造阴茎感觉功能重建的动物模型,为临床上改善阴茎再造术后感觉功能探索新术式.方法:以成年新西兰雄兔为实验对象,采用腹壁浅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行阴茎再造术,切取一段隐神经游离移植,与阴茎背神经端端吻合植入皮瓣后阴茎成形.术后不同时间对再造阴茎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感觉神经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再造阴茎术后1个月时少量CGRP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真皮深层,术后3个月数量明显增多,并开始出现在真皮浅层以及真皮乳头内,术后6个月真皮与表皮交界层以及皮肤附属器周围也可见CGRP阳性纤维.结论:隐神经游离移植与阴茎背神经吻接植入再造阴茎皮瓣内可以获得良好的神经再生,这一动物模型可为临床应用该术式重建再造阴茎感觉功能提供实验依据.

  • 热应激预处理缩短皮管断蒂时间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建明;吴包金;林子豪;江华;袁湘斌;赵耀忠;朱晓海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皮管的保护作用以及缩短皮管断蒂时间的可行性.方法:以Labrador犬为实验对象建立动物模型,行双侧下腹部皮管成形术,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进行自身对照,术后用红外线热疗仪对实验侧皮管局部加温进行热应激预处理,再分别延迟0 h、24 h、48 h、72 h、1周、2周皮管断蒂,对照侧皮管未经热应激预处理直接断蒂,每一时间段组各4只动物,断蒂7 d后观测比较两侧皮管存活情况,并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两侧皮管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相应动态变化.结果:实验侧皮管组织内HSP70表达阳性,以热应激预处理后延迟24 h及48 h断蒂皮管的表达强,对照侧则均呈阴性;24 h、48 h、72 h、1周和2周各时段,热应激预处理侧(实验侧)的皮管存活率大于对照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应激预处理对皮管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提高皮管断蒂以后的存活率,缩短皮管断蒂时间,其机制可能与热应激预处理后皮管HSP70的诱导合成有关.

  •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Han:SPRD大鼠肾脏病理观察及其意义

    作者:李林;戴兵;孙田美;颜永碧;梅长林

    目的:观察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的Han:SPRD大鼠模型的肾脏病理变化,为揭示ADPKD发病机制提供证据与线索.方法:选取雄性2周龄Han:SPRD纯合大鼠(cy/cy)和3个月龄杂合大鼠(cy/+),取其肾组织进行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发现Han:SPRD大鼠肾脏体积增大;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显著;小管基膜增厚,可见灶性小管萎缩和较多蛋白管型;肾小球数目减少、体积缩小,渐趋废弃,呈明显缺血样改变,血管壁增厚.透射电镜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腔阻塞,基底膜薄厚不均,部分断裂;小管上皮细胞胞质脱落,微绒毛紊乱、部分缺如;细胞外间质成分稀少;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内可见大量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丰富.结论:Han:SPRD大鼠肾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解释多囊肾病的部分临床表现;并观察到Han:SPR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绒毛异常,为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 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癎)模型中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 3基因的表达

    作者:刘建民;赵文元;卢亦成;周晓平;赵瑞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癎)模型中神经元丢失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癎)样放电细胞模型,以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对模型放电进行检测,采用RT-PCR法克隆大鼠全长caspase 3 cDNA,采用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中caspase 3基因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克隆获得大鼠全长caspase 3 cDNA,其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癫(癎)样放电3 h后caspase 3基因表达开始增多,6 h后凋亡细胞开始明显增加,两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癫(癎)样放电可能启动神经元caspase 3表达,继而介导神经元凋亡.

  • 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回肠移植阴道成形术两种术式的探讨

    作者:赵耀忠;仇明;江华;江道振;林子豪;朱晓海;丁尔迅;刘安堂

    目的:比较在腹腔镜下行带血管蒂回肠移植再造阴道两种术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阴道成形手术新方法.方法:(1)全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成形术(1例):应用腹腔镜引导,配合使用超声刀、线形切割器,不开腹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切取、肠端吻合、回肠段下拉移植成形阴道;(2)腹腔镜辅助下回肠代阴道成形术(12例):腹腔镜下选择移植肠段,经扩大右麦氏点切口将移植肠段取出腹外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切取、肠端吻合后,将移植肠段及吻合后的回肠送入腹腔,腹腔镜辅助下完成回肠段下拉移植成形阴道.结果:2002年2月以来,为13例需再造阴道患者成功地施行了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回肠移植阴道成形术,随访1个月至3年,移植回肠段成活良好,再造阴道符合生理要求.方法(1)美容效果更佳,但操作难度大,费用较高.结论:由于避免了剖腹和以往术式的供区瘢痕,极大地缓解了此类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阴道成形方法,可根据患者需求选择相应术式.

  • 妊娠期过多接触糖皮质激素对子代大鼠肝脏11β-HSD1表达的印迹效应

    作者:李召峰;曲宪成;万顺伦;孙刚

    目的:探讨妊娠期过多接触糖皮质激素对子代大鼠肝脏再生糖皮质激素代谢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表达的印迹效应.方法:根据大鼠发情周期进行合笼,次晨阴道涂片发现精子作为受孕0.5 d.孕鼠共8只,随机分为地塞米松(DEX)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4只.DEX组孕鼠整个妊娠期注射DEX 0.05 mg/(kg·d),NS组孕鼠同等条件注射NS.取DEX和NS组出生后120 d子代大鼠肝脏组织,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11β-HSD1蛋白,RT-PCR方法检测11β-HSD1 mRN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PEPCK) mRNA,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DEX组大鼠子代出生时的体质量比NS组明显降低, 但生后120 d子代大鼠的体质量与NS组无显著性差异.生后120 d子代大鼠中DEX组雌性子代肝脏组织内11β-HSD1蛋白和mRNA表达、PEPCK mRNA表达以及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NS组雌性子代(P<0.05), 但雄性子代大鼠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妊娠期过多接触糖皮质激素可以印迹雌性子代大鼠肝脏11β-HSD1的表达增加,从而可能进一步导致PEPCK表达的增加和血糖浓度升高.这可能是妊娠期过多接触糖皮质激素印迹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 干热消毒对聚四氟乙烯驻极体膜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王小平;江键;宋茂海;李蕾;宋诚荣

    目的:通过对表面电势VS衰减和开路热刺激放电(open-circuit thermally stimulated discharge ,TSD)电流以及准静态压电d33系数测量,研究干热消毒对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PTFE多孔膜分别在室温、150℃和250℃下通过恒压电晕充电制备成驻极体;分别于150℃、250℃中干热消毒150 min;用补偿法、热刺激放电法和准静态法分别测量样品的VS、TSD电流和 d33.结果:经150℃和250℃干热消毒150 min, 250℃制备的驻极体保留了初始值的91%和70%,TSD电流谱呈现出与VS和d33随时间变化类似的实验规律;而以常温制备驻极体的d33分别降至其初始值的48%和15%.结论:高于消毒温度下制备的PTFE多孔膜驻极体具有良好的电荷稳定性,宜采用干热法消毒.

  • 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和视黄酸致ICR小鼠腭裂发育模型的建立

    作者:朱江波;印木泉;陈蓉芳;郭苗莉;张天宝

    目的:建立发生率较高、畸形类型明确、易于获得并可用于不同类型化学物致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突变性化合物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非致突变性致畸物视黄酸(RA)作用于ICR小鼠(对照组采用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佳作用条件,并通过光镜、电镜等手段对其畸形特征作进一步分析.结果:孕10 d一次给予40 mg/kg MNNG所致腭裂的发生率为55.2%,一次给予80 mg/kg RA腭裂发生率几乎达100%;光镜结果显示这2种化学物诱导的腭裂均为小腭;电镜结果表明孕16 d对照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丝状伪足而实验组中则无.结论:成功建立了可供两类不同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外套管支撑防止移植静脉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作者:纪广玉;邹榕江;邹良建;张宝仁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再狭窄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移植静脉外加外套管防止静脉过度扩张,可减轻移植静脉内膜增生,达到防止再狭窄的目的.本文对不同材料、不同口径外套管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外套管防止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机制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理解移植静脉狭窄的机制,以实施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型的表达调控及其生理意义

    作者:张盈帆;江华;林子豪

    位于哺乳动物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直接参与神经肌肉之间兴奋传递,对肌肉完成正常收缩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nAChR是一种杂合五聚体蛋白,按亚单位组成的不同分为成熟型受体ε-AChR(α2βεδ)和胚胎型受体γ-AChR (α2βγδ).本文主要对两者在表达时期、分布范围、调控机制和生理意义方面的差异进行综述.

  • PTEN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玉环;王锡智;蔡在龙;俞超芹;崔英;沙金燕

    PTEN基因是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功能的抑癌基因,其脂质磷酸酶活性降调PKB/Akt信号转导,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诱导其凋亡.已证实在人类许多恶性肿瘤中存在体细胞PTEN基因突变,如神经胶质细胞瘤、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肾癌、乳腺癌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TEN基因种系突变与人类多种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有关.本文概括介绍了PTEN基因种系突变与人类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关系,重点介绍了考登综合征(Cowden syndrome, CS)、Bannayan-Riley-Ruvalcaba syndrome(BRRS)、Proteus syndrome (PS)、Proteus-like syndromes(PS-like)等疾病.随着对这些综合征认识的加深,应用基因突变分析作为分子诊断工具,将有可能对这些患者极其家庭成员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必要的癌症监测.

  • 超声诊断及穿刺治疗巨大精液囊肿一例报告

    作者:邓淑敏;章建全

    1 临床资料患者,68岁,发现阴囊内肿物数年,近5年渐感增大,伴坠胀感.1周前因阴囊区突然疼痛而就诊.外科检查见双侧阴囊肿大明显,触诊有质地中等的肿块,性质不明.阴囊高频超声检查示:双侧阴囊内均可见多个囊性结构,壁光滑,囊液透声良好,多数位于睾丸外,尤其是睾丸上极的头侧和外侧,其中右侧囊性结构大小达90 mm×41 mm,内有分隔(图1A).

  •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吻合血管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半侧颜面萎缩

    作者:江华;仇明;赵耀忠;吴宏;丁尔迅;江道振;章建林;薛峰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做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修复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在全麻下实施.供区:在腹腔镜下探查、解剖游离胃网膜左右动脉并结扎切断,将大网膜完全游离后,经腹腔镜拉出体外.受区:经患侧耳前和下颌缘切口做皮下分离达颧弓上、眶下缘、鼻外侧缘、鼻唇沟、口角和下唇.解剖游离出患侧颞浅动、静脉和颈外静脉以备吻合.参照健侧面部,将取下的大网膜修剪、折叠后植入患侧面部皮下并固定.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吻合胃网膜左动脉和颞浅动脉,胃网膜左静脉和颞浅静脉,胃网膜右静脉和颈外静脉.结果:术后3个月,患侧面部臃肿明显减轻,移植的大网膜无明显下坠,两侧面部轮廓基本对称,局部组织柔软有弹性.腹部瘢痕亦不明显.术后20个月,面部形态明显改善,基本恢复面部的饱满和对称性.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做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修复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家兔小腿三头肌内神经和血管分布的研究

    作者:陈刚;江华;林子豪;党瑞山

    目的:通过对家兔小腿三头肌内神经、血管分布关系的研究,探讨如何选择和切取理想的部分肌肉移植重建运动功能的方法.方法:家兔一侧的小腿三头肌完整剥离后用Sihler's染色法行肌内神经的染色,同时另一侧行30%硫酸钡乳胶混悬液血管灌注并进行钼靶摄片.而后对照观察神经、血管在肌肉内分布的关系.结果:经Sihler's染色,家兔的一侧小腿三头肌肌质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肌肉外形完整,肌肉内各级神经分支被染成蓝紫色,清晰可见神经在肌肉内的分布.兔小腿三头肌分为3个神经肌肉室,腓肠肌外侧头可再分为3个亚部.经软X线摄影后的小腿三头肌,清晰可见肌肉内血管的分布,神经和血管分支在肌内的分布区域大致吻合.结论:Sihler's染色可以显示兔小腿三头肌肌内神经分布的原始三维图像,结合肌内的血管造影,可直观地观察肌内神经和血管分布的关系.根据神经血管在肌内分布的不同情况,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单位即肌亚部,作为独立的功能单位.按肌亚部设计取材,适宜于肌肉部分移植手术的要求.

  • 自发性肝癌的LEC大鼠的GST-P异常表达和p53基因突变

    作者:李兴华;徐云虹;许爱芳;龚燕芳;屠振兴;李兆申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一般采用肝癌的手术标本或化学致癌的动物进行研究,但标本成分复杂,同质性差,影响因素多.

  • 成骨细胞(Hos8603)与强韧化纳米人工骨支架的联合培养

    作者:陈岗;李家顺;贾连顺;吕宏;叶晓健;戴伯军;蔡舒;张立德

    骨组织工程是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将一定数量的成骨细胞接种到具有空间三维结构的支架材料上,在体外或植入体内联合培养,获得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骨组织[1].

  • 热休克预处理诱导人体皮瓣合成HSP70

    作者:吴建明;吴包金;林子豪;江华;刘麒;袁湘斌;赵耀忠

    研究[1,2]发现,热休克应激能对皮瓣存活产生积极影响,热休克的保护作用与皮瓣内合成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70)有关.

  • 前唇皮瓣及下唇交叉瓣联合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

    作者:袁湘斌;朱晓海

    双侧唇裂修复术后唇部美容效果多数不够满意,常需再次手术修复.我科采用联合修复法,即上唇正中前唇可利用的组织瓣加高鼻小柱,抬高鼻尖,再利用下唇组织瓣交叉移植修复上唇组织缺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背阔肌肌皮瓣在组织修复和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作者:袁湘斌;林子豪;赵耀忠;吴建明;江华;朱晓海;吴宏;章建林

    背阔肌肌皮瓣是整形修复外科常用的皮瓣之一,我科自1981年1月开始应用该皮瓣修复组织缺损及乳房再造共5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青少年肾小球性血尿87例肾活检病理临床分析

    作者:叶朝阳;付文成;张磊;张黎明;张玉强;孙田美;赵学智;梅长林

    目的:调查青少年血尿患者肾脏的病理变化,了解血尿严重程度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7例肾小球性血尿为主、无或轻微蛋白尿青少年(12~18岁)患者的血清学、免疫学指标,实行肾活检作普通光镜、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分析不同血尿程度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87例患者中IgA升高者占53%,IgG升高者占34%,IgM升高者占16%,C3降低者占5%;肾脏病理肾小球轻微改变者74例(85.1%);中度病变8例,严重病变5例,其中6例为持续肉眼血尿;肾小球系膜IgA、IgG、IgM和C3为主沉积分别为74.71%、14.94%、5.77% 和 2.29%,66%的患者同时有IgA和其他免疫成分沉积.电镜检查电子致密物在系膜区、内皮下、基底膜内和上皮下沉积分别为90.8%、37.9%、10.3%和1.1%,42%的病例在系膜区和其他部位均有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绝大多数单纯肾小球血尿或伴轻度蛋白尿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轻微,少数患者可以出现严重肾小球硬化性改变,持续性肉眼血尿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关键词: 血尿 肾活检 病理学
  • 住院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韩一平;王靖;李强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和耐药性情况.方法:采用VITEK-AMS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对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痰液和下呼吸道分离获得的583株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居前4位,分别占所检出革兰阴性杆菌的22.0%、20.4%、18.2%和10.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产酶菌株分别为30.2%和39.7%,且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大多数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而对亚胺培南和含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物敏感.结论:呼吸道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严重,开展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附25例报告)

    作者:朱晓海;江华;袁湘斌;赵耀忠;吴宏;林子豪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25例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25例体表血管瘤患者,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个月至56岁,均为海绵状血管瘤.平阳霉素按8 mg/60 kg剂量(成人一次不超过8 mg)+生理盐水4 ml+2%利多卡因1 ml+11 000肾上腺素0.1 ml向瘤体内注射.结果:治愈率84%(21/25),好转率16%(4/25),总有效率为100%,经3~30个月随访无复发.25例中有21例注射后出现低度发热,经过对症处理恢复正常;无局部组织溃烂、肺炎样症状及肺纤维化现象;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经抢救后脱险.结论:平阳霉素为治疗体表血管瘤的优选方案.

  • 应用经醋酸处理的异体肋软骨为支架进行耳郭再造

    作者:袁湘斌;朱晓海;江华;赵耀忠;吴宏;林子豪;吴建明

    目的:探讨经醋酸处理的异体肋软骨作为耳支架进行耳郭再造的可行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新鲜尸体肋软骨,经5%醋酸溶液保存5~6个月后用于耳郭再造11例.结果:经1~3年随访再造的耳郭外形满意,软骨无吸收、变形及排斥反应.结论:经醋酸处理的异体肋软骨支架可用于耳郭再造.

  •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志前;陈佳彬;王毅;周辉;郑军华;王强;梅长林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RCD)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行LRCD的ADPKD患者32例,于术后2周及2003年1月随访.观察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压、降压药服用情况及腰腹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死亡.术后2周随访时肾功能指标、血压、腰腹疼痛程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降压药用量及种类较术前减少.术后近1年随访时,肾功能指标、血压及降压药物服用情况恢复至术前相似水平,但高血压分级状况较术前改善.腰腹疼痛程度仍明显低于术前,但较前次随访有上升趋势.结论:LRCD治疗ADPKD是安全的,在术后1年内能明显减轻腰腹疼痛,改善高血压分级.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FasL水平与外周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李德谦;付文成;梅长林;叶朝阳;章建全;姜红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可溶性FasL (sFasL)水平和相关因子与外周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和31例慢性肾衰(CRF)患者以及3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FasL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检测血清清蛋白含量.超声波测量各组对象的颈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数量,并计算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分析血清sFasL、CRP及清蛋白与IMT的关系.结果:血清学检测显示,MHD及CRF组sFasL和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清蛋白却明显降低(P<0.01).MHD组与CRF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超声波检查显示,3组中动脉IMT及斑块数量阳性率MHD组高,CRF次之,对照组低.MHD、CRF和对照组ABI分别为0.58、0.76、1.06.sFasL 和CRP与IMT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对照组血清sFasL、CRP及清蛋白与外周动脉各指标参数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MHD患者血清sFasL 及CRP水平的升高伴随着外周动脉IMT的增厚,血清sFasL水平可能与MHD患者外周动脉病变有一定关系.

  • 我国整形外科的历史和展望

    作者:郭恩覃

    我国整形外科是西医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以整形外科命名的科室早出现于1934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整形外科真正得到了发展.1963年,我国首例临床断肢再植成功(陈中伟),1973年我国第一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的报道(杨东岳)以及国内外有关整形外科的新理论、新方法的传播,推动了我国整形外科的发展和提高.加强整形外科基础研究和提高复合再造手术效果是整形外科发展的方向.

  •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MEDPOR支架耳再造术

    作者:林子豪

    本文简要回顾了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病因及流行病学、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耳再造手术时机的选择、听力重建、耳支架材料的选择及耳郭再造的理想标准等,重点阐述了应用MEDPOR支架耳再造的手术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临床问题.

  • 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王伟军;蔡清萍;王为民;张军初;陈学云;王强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RMFH)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7~2000年外科手术治疗的RMFH 22例,其中腹部肿块10例、腹痛6例、腰痛4例、血尿2例,B超、CT扫描及针刺活检诊断正确率分别达72.7%(16/22)、90.9%(20/22)及100%(4/4).本组22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广泛局部切除10例,局部切除12例(包括边缘切除6例,部分切除6例).结果:RMFH无特异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B超、CT扫描及针刺活检.本组随访率86.4%(19/22),广泛局部切除病例(联合器官切除6例、1例失访)的1、3年复发率分别为44.4%(4/9)、66.7%(6/9),局部切除12例(包括边缘切除6例、部分切除6例、2例失访)均在1年内复发,后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前者(P<0.01).结论:广泛局部切除治疗降低了RMFH术后复发率,提高了长期生存率.

  • 人胰腺癌Hedgehog信号转导途径中PTCH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邵建国;李兆申;屠振兴;高军;龚燕芳;许爱芳;满晓华;金晶

    目的:克隆人胰腺癌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基因,构建PTCH基因表达载体.方法: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抽提总RNA,经RT-PCR扩增出PTCH基因,经纯化、回收目的基因PTCH,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22b,转化E.coli BL21,构建重组质粒PTCH/PET22b.结果: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克隆出789 bp的PTCH目的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TCH/PET22b.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TCH/PET22b,为PTCH蛋白表达奠定基础.

  • 二色桌片参中两个新三萜皂苷脱硫衍生物

    作者:巫军;邹峥嵘;易杨华;吴厚铭;张淑瑜;周大铮;姚新生

    目的:分离并鉴定二色桌片参体内的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方法:从二色桌片参体内提取得到的总皂苷溶于吡啶∶二氧六环(1∶1)的混合液中,120℃加热2.5 h,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回流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16β-乙酰氧基-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22 Z,24-三烯-3β-醇(Ⅰ),16β-乙酰氧基-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24-二烯-3β-醇(Ⅱ).结论:二色桌片参中提取的2个三萜皂苷脱硫衍生物均为新化合物.

  • 反义VEGF 165基因关节腔注射抑制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形成的病理观察

    作者:王建华;黄华杨;尹庆水;刘延龄;黄盛东

    目的:观察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形成的影响.方法:Wistard大鼠30只,关节炎诱导2周后随机等分为3组,并分别给予相应处理:A组(关节腔注射100 μl生理盐水)、B组(关节腔注射100 μl空病毒载体)和C组(关节腔注射100 μl反义VEGF165重组腺病毒); 4周后处死大鼠,对关节炎的发病情况、病理评分、X线放射学评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给药4周后,C组大鼠的关节肿胀程度明显轻于A、B组; C组的病理评分低于A、B组;藏红花红染色显示C组关节软骨多糖破坏轻于A、B组.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反义VEGF基因转染可以有效地减轻胶原性关节炎的症状,减轻滑膜血管翳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和病理改变.

  •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α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章建林;林子豪;江华;袁湘斌;赵耀忠;吴建明;朱晓海;吴宏

    目的:探讨TNF-α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正常瘢痕组织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RT-PCR 技术检测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α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α、TNF-α mRNA的表达相对比值均较正常瘢痕明显为低(P<0.05).结论:在正常创面愈合过程中TNF-α发挥重要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组织中TNF-α表达低下有关.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继往开来,积极进取,持续推进我国整形外科的发展

    作者:张涤生

    整形外科是一门以修复重建人体体态和功能为治疗目的,同时修复多类先天性及后天性畸形和组织缺损的外科医学专业.20世纪可称是整形外科得到巨大发展的时代.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起点,因战争造成了大量爆炸性创伤,特别是颅颌面部创伤,许多非致命性颌面部创伤占了全身创伤的10%左右,这些伤员迫切要求进行晚期修复性手术矫治,这就促使许多国家有志于修残补缺的外科医师专心致志从事颌面部各组织器官残缺的修复性治疗工作,为近代整形外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