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이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879X
  • 国内刊号: 31-10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7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脊髓背角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术致持续性疼痛大鼠中枢敏感化及痛觉过敏的影响

    作者:李秀娟;李黛;陈辉;熊源长

    目的 观察脊髓背角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术(SMIR)致持续性疼痛大鼠中枢敏感化及痛觉过敏的影响,为探讨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MIR后持续性疼痛大鼠模型.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和SMIR后1、5、10、20 d组以及SMIR+鞘内注射SDF-1中和性抗体组,每组6只大鼠.用up-down法测定术后大鼠痛行为学,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SDF-1的表达.再取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MIR组和SMIR+脊髓表面给予SDF-1中和性抗体组(每组6只大鼠),检测3组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场电位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SMIR后第5、10、20天大鼠脊髓组织SDF-1表达均增加(P均<0.05),且SMIR后大鼠痛阈降低(P<0.01),鞘内注射SDF-1中和性抗体可部分逆转SMIR引起的痛阈下降(P<0.05).SMIR后1 h脊髓背角LTP升高(P<0.01),脊髓表面给予SDF-1中和性抗体可抑制SMIR导致的LTP升高(P<0.01).结论 脊髓背角SDF-1参与了SMIR致持续性疼痛大鼠中枢敏感化及痛觉过敏,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军医院校研究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素质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

    作者:苏红;冯正直

    目的 探讨军医院校研究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素质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PQQMM)、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85名军医院校研究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心理素质总得分和各维度(认知、适应性与个性)得分均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分呈正相关(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得分r=0.74、0.57、0.41、0.67,P均<0.01;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得分r=0.78、0.65、0.37、0.64,P均<0.01),两者均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心理素质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r=-0.78、-0.54、-0.50、-0.62,P均<0.01;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得分r=-0.60,P<0.01;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得分r=-0.65,P<0.01).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心理素质得分高于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个体(t=14.71,P<0.01)、抑郁得分低于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个体(t=-9.43,P<0.01).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素质3个维度(认知、个性、适应性)与抑郁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2.38%、6.25%、24.75%;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素质3个维度与抑郁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4.80%、13.50%、24.54%.结论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军医院校研究生心理素质与抑郁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 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CT扫描模式下单扇区重建对图像质量的改善作用

    作者:尹伟;王铁功;许兵;叶风平;王敏杰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在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中发生非预期自由呼吸时,单扇区重建算法改善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6月10日至7月10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且CT横断面图像在肺窗上观察存在运动伪影的2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对CT原始数据进行单扇区重建(单扇区重建组)与多扇区重建(多扇区重建组),两组重建算法选取相同时相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图像的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图像客观指标的差异,采用 χ2检验比较图像主观指标的差异.结果 共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的350个节段,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的可诊断率为98.3%(344/350),高于多扇区重建算法的84.0%(29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41,P<0.05).单扇区重建组的图像噪声高于多扇区重建组[(51.3±9.8)HU vs(40.7±6.0)HU,t=-4.647,P<0.05].两种重建方法信噪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1,P=0.351).两组对比噪声比在升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初段、中段、末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9、0.610、0.571、0.438、0.396,P=0.304、0.548、0.574、0.666、0.696).结论 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时,应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可以减少图像因患者屏气不佳或心脏波动产生的运动伪影,提高医师的诊断信心.

  • 耳穴贴压治疗胃癌SOX化学治疗方案相关恶心、呕吐和腹泻的疗效观察

    作者:孔晨;张春鹏;李柏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在治疗胃癌SOX(奥沙利铂+替吉奥)化学治疗方案相关恶心、呕吐和腹泻中的价值.方法 将胃癌根治术后接受SOX化学治疗方案治疗的11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接受耳穴贴压,但选择的耳穴穴位不同.试验组选择与胃肠功能相关的耳穴穴位,包括神门、胃、交感、皮质下、脾和肝;对照组选取与胃肠功能无关的耳穴穴位,包括眼、肺、肾、肩关节和膝关节.耳穴贴压持续21 d,患者每天按压相关耳穴3次,每次不少于3 min.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化学治疗药副作用评价标准2.0》评估患者恶心、呕吐和腹泻的严重程度.结果 共95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试验组49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肿瘤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期和肿瘤大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恶心、呕吐和腹泻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耳穴贴压可以有效降低胃癌患者口服SOX化学治疗药相关恶心、呕吐和腹泻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 甲状腺相关视神经病变的回顾性临床横断面研究

    作者:苏晴;程金伟;李盼;李由;魏锐利

    目的 明确甲状腺相关视神经病变(DON)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DON患者98例196只眼首次就诊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和甲状腺功能状态、眼科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所有眼进行判断,可判定为确诊、可疑和排除,将确诊或可疑DON眼纳入研究.结果 98例DON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39例(男女比例为1.51:1),年龄为34~74(52.51±10.25)岁,均有(被动)吸烟史,96例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确诊DON患者为80例、可疑为18例,确诊122只眼、可疑56只眼、排除18只眼.98例患者的临床活动度评分为(4.44±1.53)分,其中30例≤3分.178只确诊和可疑DON眼中佳矫正视力≤0.6者有142只,色觉减退130只,视盘水肿38只,视盘苍白56只,视盘正常84只;18只非DON眼中17只视盘正常.眼球突出度≤21 mm的确诊DON眼有38只.影像学检查显示80例确诊DON的患者均有眶尖拥挤综合征,其中双侧67例(83.75%)、单侧13例(16.25%).结论 中老年、男性、吸烟史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是DON的危险因素.眶尖拥挤综合征是DON主要的病理基础.视力损害、色觉减退和视盘水肿或苍白是DON具特征性的临床征象.

  • 儿童过敏性紫癜91例临床分析

    作者:雷蕾;周霖;蔡斌;甘露;高宇;蒋瑾瑾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1例HS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我国湖南省、西藏高原地区、武汉市以及印度尼西亚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纳入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87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HSP患儿与健康对照儿童以及单纯皮肤、非肾脏混合和肾脏受累HSP患儿的免疫功能.结果 纳入研究的91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07:1,平均年龄为(8.3±2.4)岁,>5岁且≤10岁年龄段是发病高峰,发病季节集中于10~12月;发病原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34例(37.36%)的HSP患儿发病前2周内有明确呼吸道感染史.在临床表现方面,首发症状有皮疹损害者80例(88.89%),随后的整个病程中91例(100.00%)患儿均先后出现皮疹.首发症状有肾脏损害者12例(13.19%),随着病程发展增加到34例(37.36%),低于湖南省的发生率(χ2=19.194,P<0.01),但高于西藏高原地区和武汉市(χ2=3.591、12.319,P均<0.05).>10岁且≤15岁患儿肾脏受累比例高于>5岁且≤10岁和>1岁且≤5岁两个年龄段[57.14%(16/28)vs 30.19%(16/53)、20.00%(2/10),χ2=5.570、4.077,P均<0.05].出现各类伴随症状的时间平均约为7 d,肾功能异常出现晚,平均约10 d.在免疫功能方面,HSP患儿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其与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8.460、9.460,P均<0.01),但在HSP患儿单纯皮肤组、非肾脏混合组和肾脏受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P患儿IgG、IgA、IgE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7.841、13.933、6.870,P均<0.01),其中肾脏受累组的IgG和IgA水平均高于单纯皮肤组(t=4.941、5.111,P均<0.01).结论 隐匿性感染对HSP发病的影响不容忽视.相比其他临床症状肾脏受累较为隐匿,疾病早期肾功能正常的患儿仍有必要较长时间动态监测尿常规.大多HSP患儿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CD4+与CD8+T淋巴细胞比值下降,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 血清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景熙;范韵鑫;白冲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初诊或未进行规范化治疗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12例,根据血清IL-8水平将其分为高IL-8组(≥62 pg/mL)和低IL-8组(<62 pg/mL),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IL-8、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呼出气一氧化氮以及肺功能检查指标.随访1年,记录患者自随访开始至第1次出现中重度急性加重的时间及随访期间急性加重次数.血清IL-8和各变量间的单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用Cox回归分析两组患者急性加重的相对危险度(RR),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随访12个月两组无急性加重患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和风险比(HR).结果 高、低IL-8组患者分别为47例和65例,IL-8水平[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分别为170.00(111.00,472.00)pg/mL和22.40(7.90,34.45)pg/mL.高IL-8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比例高于低IL-8组[51.06%(24/47)vs 10.77%(7/65),P<0.01],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高于低IL-8组(24.81±5.10 vs 19.38±4.27,P<0.01),既往急性加重次数多于低IL-8组[1.5(1.0,2.5)vs 1.0(0.0,1.5),P<0.01].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高IL-8组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FEF25%-7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用力呼气75%用力肺活量流速(FEF75%)、FEF7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低于低IL-8组[(0.73±0.55)L/min vs(1.26±1.15)L/min、(23.89±16.64)%vs(35.21±26.88)%、(0.32±0.19)L/min vs(0.57±0.53)L/min、(25.32±13.27)%vs(39.97±29.42)%,P均<0.05].患者血清IL-8水平与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呈负相关(r=-0.4021,P=0.0018),且高IL-8组DLCO%Pred低于低IL-8组[(51.52±26.41)%vs(72.98±18.70)%,P=0.029].随时间累积高IL-8组急性加重的风险高于低IL-8组,RR为3.750(95%CI:1.200~11.716,P=0.029);高IL-8组距第1次发生急性加重的中位时间较低IL-8组短,HR为3.066(95%CI:1.053~8.927,P=0.039).结论 血清IL-8水平增高对COPD急性加重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能与COPD急性加重患者合并过敏体质和小气道功能、弥散功能受损加重有关.

  • Let-7d通过靶向调控Rhotekin基因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作者:荣辉;祁健;于兴胜;韩康

    目的 探讨let-7d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let-7d及其靶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至2015年于我科行手术切除的25例骨肉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 cm),并用qPCR检测let-7d的表达情况.构建稳定过表达let-7d的U2OS细胞,用qPCR验证let-7d过表达情况,以转染pCDH空病毒载体的U2OS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并分别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let-7d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微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和双荧光素酶实验明确let-7d的下游靶基因,检测过表达let-7d的U2OS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小干扰RNA技术研究抑制靶基因表达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let-7d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1).与人成骨细胞hFOB1.19相比,U2OS细胞中let-7d表达水平下调(P<0.01).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let-7d能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均<0.05).微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和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Rhotekin(RTKN)基因是let-7d的直接靶基因,且过表达let-7d导致U2OS细胞中RTKN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干扰RTKN表达能抑制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均<0.05).结论 Let-7d通过靶向调控RTKN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作为骨肉瘤治疗一个新的靶点.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任乾;曾蜀雄;汤仕杰;戴利和;徐金山;孙颖浩;许传亮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手术治疗后膀胱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445例UTUC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线数据、手术方法、术后病理结果、随访数据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与UTUC术后膀胱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UTUC患者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3.5个月,UTUC术后膀胱复发率为18.0%(80/445),其中66.2%(53/80)的患者膀胱初次复发发生于术后1年内.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5岁(OR=1.99,95%CI:1.22~3.22,P<0.01)、有膀胱癌病史(OR=2.69,95%CI:1.71~4.24,P<0.01)、行保留肾单位肿瘤局部切除术(OR=2.15,95%CI:1.30~3.57,P<0.01)、输尿管下段肿瘤(OR=1.40,95%CI:1.11~1.78,P<0.01)与UTUC术后膀胱复发密切相关.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发现其均为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5岁、有膀胱癌病史、行保留肾单位肿瘤局部切除术、输尿管下段肿瘤是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UTUC患者术后需加强随访监测,定期复查膀胱镜.

  •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智能体建模的减员预计模拟研究

    作者:彭博;张文钦;杜国福;徐雷

    目的 模拟预测和分析作战中的战斗减员总数、时空分布以及伤员构成分布.方法 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作战过程模拟和战斗减员预计模型,通过智能体建模方法从战斗减员预计模型中导入宏观减员数据,并对减员数据进行拆分和按特定比例赋予战伤信息.结果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战斗减员预计模型能够结合具体作战任务,分析作战影响因素、双方武器杀伤性能和防护水平.对交战过程构建因果回路和存量流量关系,将作战中红蓝双方各类目标毁伤程度转换为减员数据.提取战斗减员预计模型得出的宏观减员数据,通过构建作战目标毁伤程度与各类战伤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每一个战伤减员个体的具体伤情赋值和模拟,完成从减员流到伤员流的转换.结论 所建立的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减员预计模型和基于智能体的伤员发生模拟模型,能够科学测算作战中的减员时空分布和减员结构.

  • 磁共振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联合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鉴别诊断肌层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海虎;阳青松;边云;史张;刘芳;方旭;张振声;陆建平;许传亮;王莉

    目的 评估磁共振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HR-T2WI)、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和两者联合鉴别肌层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经膀胱镜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膀胱癌、终行手术治疗并明确病理分期的9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HR-T2WI、RS-EPI检查.分别应用HR-T2WI、RS-EPI及HR-T2WI+RS-EPI图像明确膀胱癌是否浸润肌层,并采用Kappa检验将3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3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采用DeLong检验对3种诊断方法的AUC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HR-T2WI、RS-EPI和HR-T2WI+RS-EPI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70、0.787、0.936(P均<0.01).3种方法鉴别肌层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99、95.5%(42/44)、82.4%(42/51)和88.4%(84/95),0.891、84.1%(37/44)、94.1%(48/51)和89.5%(85/95),以及0.966、93.2%(41/44)、100.0%(51/51)和96.8%(92/95).HR-T2WI+RS-EPI鉴别诊断肌层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大于HR-T2WI和RS-EPI(Z=-2.6278、-2.7205,P=0.0086、0.0065).结论 HR-T2WI联合RS-EPI可作为术前无创、准确鉴别诊断肌层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方法.

  • 富氢水对体外培养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陈欣欣;蔡季平;程金伟;周晓晴;沈亚;李坚;魏锐利

    目的 探讨富氢水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取TAO患者眼眶脂肪结缔组织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处理细胞18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确定合适的H2O2浓度.将细胞为4组:空白组(正常培养)、H2O2组(H2O2处理18 h)、富氢水+H2O2组(富氢水处理72 h的同时用H2O2处理18 h)、地塞米松+H2O2组(1μmol/L地塞米松处理72 h的同时用H2O2处理18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荧光强度,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 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成功.H2O2浓度越高对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效果越明显,本实验终选取的H2O2浓度为100μmol/L.培养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72 h后,空白组、H2O2组、富氢水+H2O2组、地塞米松+H2O2组细胞培养液中MDA、SOD、GSH-Px的含量和细胞ROS荧光强度分别为(1.63±0.29)、(5.06±0.24)、(3.94±0.29)、(2.34±0.24)nmol/mL,(10.51±0.32)、(2.41±0.23)、(5.58±0.29)、(7.98±0.15)U/mL,(107.79±1.06)、(21.07±0.92)、(49.19±6.75)、(76.33±4.70)U/mL和18275.82±521.05、92524.81±2097.01、54460.87±572.64、35961.37±540.61,统计分析发现富氢水和地塞米松均可抑制H2O2处理后眼眶成纤维细胞的氧化应激(P均<0.01),且地塞米松的抑制效果较富氢水更明显(P均<0.01).结论 氢分子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对TAO发挥治疗作用.

  • 酮康唑促进环维黄杨星D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大鼠在体肠吸收

    作者:鲁文娟;陈静;张景勍;蒋心惠

    目的 研究环维黄杨星D(CB)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CBHD)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探讨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酮康唑(KET)对CB和CBHD肠吸收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CB组、CBHD组、KET+CB组、KET+CBHD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采用单向灌流法考察CB和CBHD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情况,及KET对CB和CBHD肠吸收行为的影响.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法测定CB浓度,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体积比);激发波长为231 nm,发射波长为385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所建HPLC/FLD法专属性好,以CB峰面积(A)对CB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建立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106.7C+41.861(R2=0.99908),表明CB在0.5~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低、中、高3个浓度(1.0、5.0、10.0μg/mL)样品溶液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2.25%、2.44%、3.04%,日间精密度分别为4.22%、2.00%、2.50%,符合方法学要求.低、中、高浓度样品溶液的回收率分别为99.08%、98.24%、97.25%,符合方法学要求.加入KET后,CBHD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CB的4.18、5.05、1.91、2.85倍(P<0.05),有效渗透率(Peff)分别为CB的4.92、5.98、2.19、3.24倍(P<0.05).结论 KET可促进CB与CBHD在肠道的吸收.

  • 佩戴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控制儿童近视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于军;栗莉

    目的 比较儿童佩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两种方法控制近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佩戴角膜塑形镜或框架眼镜治疗近视的儿童的病例资料,共219例、396只眼,其中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儿145例、277只眼,佩戴框架眼镜的患儿74例、119只眼.观察两组患儿戴镜1年后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戴镜1年后,角膜塑形镜组患儿的屈光度及屈光度变化量均小于框架眼镜组[(-3.03±0.89)DS vs(-3.83±1.25)DS,(-0.84±0.90)DS vs(-1.83±0.71)DS,P均<0.05].两组患儿戴镜1年后眼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角膜塑形镜组患儿的眼轴长度延长量小于框架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4±0.15)mm vs(0.40±0.17)mm,P<0.05];两组患儿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佩戴角膜塑形镜1年可有效控制近视程度的增长,且对角膜功能无不良影响.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2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倩倩;管睿;张兰玲;古航;刘玉环

    目的 分析并总结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1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2例于妊娠期发病,孕前诊断为SLE的19例患者中有9例妊娠期病情恶化、转为活动期.21例患者中,孕期定期产前检查13例(61.90%),正常分娩17例(80.95%),引产4例(19.05%);子痫前期6例(28.57%),早产6例(28.57%),胎儿宫内生长受限5例(23.81%),胎儿宫内窘迫6例(28.57%).结论 SLE患者妊娠存在相当的风险性,妊娠可诱发SLE或加重病情,并可能出现严重的母儿并发症.SLE患者应在病情控制平稳后妊娠,并在产科和风湿科医师的共同监测下度过妊娠期和产褥期.

  • 考试焦虑个体对不同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来自眼动的证据

    作者:马楷轩;戈英男;蔡文鹏;董薇

    目的 利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注意偏向在焦虑情绪的发生与维持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 招募80名即将参加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在校大学生,采用情绪Stroop范式以及眼动追踪技术,比较高考试焦虑(考试焦虑量表评分≥15)者和低考试焦虑(考试焦虑量表评分<15)者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差异.结果 情绪Stroop任务中,高考试焦虑个体消极兴趣区组反应时长于积极兴趣区组(t=2.184,P=0.035),低考试焦虑个体情绪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1,P=0.875).在眼动追踪实验中,高考试焦虑组对消极兴趣区的首视时长(t=2.117,P=0.041)和总时长(t=2.254,P=0.027)长于低考试焦虑组,而低考试焦虑组对积极兴趣区关注的总时长长于高考试焦虑组(t=2.226,P=0.029).结论 高考试焦虑个体对消极信息存在注意偏向,注意偏向在焦虑情绪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 黄芪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袁前发;唐思梦;陈思羽;杨泽民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PS)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疾病模型组(28只),疾病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取其中25只NAFL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NAFLD模型组(7只)、辛伐他汀组(9只,6.7 mg?kg-1?d-1辛伐他汀灌胃给药)和APS组(9只,700 mg?kg-1?d-1 APS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NAFLD模型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双蒸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8周.比较各组大鼠的饮食量、能量摄入量、饮水量、排泄量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采集大鼠肝脏组织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含量,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的能量摄入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饮食量、饮水量和排泄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辛伐他汀组和APS组大鼠的饮食量、能量摄入量、饮水量和排泄量与NAFLD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NAFLD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和APS组大鼠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均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增加(P均<0.05),且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以及肝脏指数和肝细胞内脂滴数目、脂滴面积均下降(P均<0.05).APS组大鼠血清中葡萄糖、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低于NAFLD模型组(P均<0.05),但辛伐他汀组与NAFLD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PS可有效调节NAFLD大鼠的血清葡萄糖、血脂和肝脏脂滴水平,其机制可能与APS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 手术治疗时机对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兰纲;王细勇;郭大为;肖怀清;徐朱慧;张志豪

    目的 研究多发肋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时机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31例,根据受伤至实施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72 h,n=17)和常规手术组(>72 h,n=14),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肋骨骨折数、合并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改善率的差异.结果 早期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肋骨骨折数、合并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伤至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5)d vs(7.4±2.8)d,P<0.01].早期手术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平均为(8.9±3.7)h,短于常规手术组的(13.6±5.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早期手术组术后肺部感染率、肺不张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手术组[5.9%(1/17)vs 42.9%(6/14)、0.0%(0/17)vs 28.6%(4/14),P=0.028、0.032].早期手术组术后疼痛改善率为94.1%(16/17),与常规手术组的78.6%(11/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早期(≤72 h)行内固定手术在减少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 胰腺囊性肿瘤诊治进展

    作者:盛彧;边云;王莉

    胰腺囊性肿瘤组织学分类广泛,随着影像学技术如CT、MRI等的不断发展,其检出率增加,因此规范化诊治成为临床面临的挑战.目前临床对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肿瘤标志物认识不足,未能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影响力较高的胰腺囊性肿瘤诊治规范有国际共识指南、欧洲专家共识声明、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本文围绕上述指南/专家共识声明对比分析其提出的诊治策略及建议,并结合超声内镜相关检查技术,为临床处理该类疾病提供参考意见.

  • 干扰素调节因子8抑制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分化在白塞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林晨红;管剑龙

    白塞病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和皮肤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易感个体在感染或环境等因素触发下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在白塞病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可抑制Th17分化,从而抑制Th17及白细胞介素17产生的炎性反应.基因组学研究提示,IRF8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是白塞病的风险基因位点.近年来,IRF8抑制Th17分化在白塞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 脂质代谢和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佳萱;李彬彬;张利芬;余宏宇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程中的关键病理过程,若未得到抑制或逆转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脂质代谢与其密切相关.肝脏内多种脂质代谢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外基质合成等途径改变代谢微环境,从而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导致肝纤维化.本文综述肝脏内脂质代谢变化激活肝星状细胞的途径(脂质代谢、固醇代谢和磷脂代谢)及其与肝纤维化形成的关系,以期从肝脏脂质代谢通路的角度为预防和逆转肝纤维化提供新的参考.

  • 儿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作者:徐高俊;丁芳宝;梅举;黄建兵;张丽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 ALCAPA)是由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左冠状动脉丛未与主动脉芽连接,而与肺动脉芽异常连接导致的冠状动脉一支或主要分支或两支起源于肺动脉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为 1/30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 0.26%~0.50%[1].ALCAPA常为孤立性病变,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若未能得到及时诊治,患儿 1岁内病死率高,仅 10%~15%的患儿可生存至青少年或成年[2].ALCAPA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各年龄段均易被误诊、误治,如出生后得到及时诊治,远期效果佳[3].但国内对 ALCAPA的手术治疗多为个案报道,鲜有病例组的整体报告和总结.

  • 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预防新兵下背痛和提高核心肌功能效果观察

    作者:李同明;王新;方凡夫;顾伟;李柏

    目的 研究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预防新兵下背痛和提高核心肌功能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某海军训练基地健康男性新兵作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核心肌训练组和常规腰肌锻炼组.两组分别接受为期12周的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和常规腰腹肌锻炼,锻炼方案为:每周3~5次且随周期递增,每次完成3组动作,每次锻炼30 min.由康复科治疗医师在第4、8、12周时进驻训练基地调查新兵下背痛发病情况,在第1、12周时由2位固定医师对新兵进行腰腹核心区肌群稳定性俯桥测试和腰背核心区肌群耐力测试.结果 成功收录588名新兵,其中核心肌训练组295名,常规腰肌锻炼组293名.在第12周时,核心肌训练组新兵下背痛发生率低于常规腰肌锻炼组[1.13%(3/266)vs 6.07%(15/247),P=0.002].两组新兵第12周时的俯桥、腰肌耐力测试值均较第1周增加,但核心肌训练组的增长幅度大于常规腰肌锻炼组(P均<0.01).结论 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较常规腰肌锻炼更能有效预防下背痛,其对腰腹部核心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增强及对腰背肌耐力的改善均优于常规腰肌锻炼.

  • 急性髓系白血病精准治疗:新的焦点

    作者:胡晓霞;王健民

    急性白血病是35岁以下青壮年人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以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为依据的分层化学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总生存率,但中危组患者常规化学治疗3年总生存率仅为30%~40%.我们基于白血病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竞争,利用流式细胞术联合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白血病干细胞,能提前2~3个月发现患者的复发趋势,从而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此外,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我们设计了新型预处理方案以平衡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降低了移植相关病死率.这是急性白血病整体治疗中新的关注焦点,也是精准治疗在血液病领域的进一步延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