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 중화손상여수복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9450
  • 国内刊号: 11-913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syxf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永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外伤后下唇缺损的修复方法

    作者:谭羽莹;张舵;金洪娟;刘禹杉;徐洋

    目的 介绍因外伤导致的不同程度下唇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选择及体会.方法 本组23例患者,其中12例缺损占下唇1/5~3/5,采取直接对位缝合;7例合并肌层损伤者采用推进皮瓣法;4例缺损超过下唇全长2/3,伴肌层缺损者应用邻位鼻唇沟肌皮瓣法修复.结果 除1例人咬伤创口感染外,22例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部分患者随访3个月~1年,下唇功能及形态恢复良好.结论 在治疗中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式,特别指出对于下唇全层缺损,邻位鼻唇沟肌皮瓣法操作简便,皮瓣成活机率高,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是达到理想下唇形态及美容效果的修复方法之一.

  • 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实施多指标综合监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田社民;魏莹;刘凤云;李允;黄红军;牛希华;娄季鹤;孙聪北;王淑珍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可行的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提高休克期抢救成功率.方法 成立重症监护病房(BICU),选择可靠实用的监测指标并制定其安全范围及预警界限.对2000年9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82例特重烧伤患者(研究组)实施多指标监测,指导休克期输液.与1997年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217例特重烧伤患者(对照组)对比,统计两组患者实际输液量,得出输液公式;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疗效,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多指标综合监测下,研究组较对照组各年龄段患者的输液量均增加(输液常数较补液公式中的输液常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抢救成功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监测对休克救治具有重要意义,要选择可靠实用的指标进行监测,综合分析判断病情.既往的输液量偏低,可能存在隐匿性休克.

  • 皮肤源祖细胞体外诱导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钟聪;舒斌;祁少海;黄勇;毛任翔;谢举临;徐盈斌;刘旭盛

    目的 探讨皮肤源祖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定向诱导成神经元的方法,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 取出生1~3 d的昆明鼠皮肤,分离培养出皮肤源祖细胞;皮肤源祖细胞以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10%胎牛血清(FBS)的培养基中预诱导24h,再以含二甲基亚砜(DMSO)和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的培养基中诱导7 d;观察诱导细胞形态,以及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表达神经丝蛋白(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情况;ELISA检测诱导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情况.结果 细胞诱导后呈多极性生长;细胞免疫荧光表达NF和NSE,GFAP表达阴性;随诱导时间延长培养液中BDNF和NGF浓度增加.结论 皮肤源祖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定向分化为神经元,并且能提高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能为组织工程皮肤和修复神经系统病变提供种子细胞.

  • 伤椎置钉法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熊英辉;刘建平;贝抗胜;唐华军;张特;卢林俊

    目的 探讨伤椎置钉法对胸腰椎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效果.方法 对38例胸腰椎骨折椎双侧或一侧椎弓根完整、椎体下半部及下终板无爆裂患者,通过伤椎植入椎弓根螺钉,在后路行椎间撑开、连接钉棒使伤椎复位的过程中,使伤椎获得垂直向前的推顶力,以期恢复伤椎前柱高度和后凸Cobb角的矫正,达到局部的应力平衡.所有患者外伤至手术时间为1~10 d,平均5.1 d.结果 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8个月.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5.4.恢复至术后平均2.3°;椎体前缘由术前正常椎体平均高度的58.8%矫正至术后正常椎体平均高度的90.3%;伤椎脱位均基本复位,无椎间隙过度撑开、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33例合并圆锥、马尾神经损伤的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比较,31例(93.9%)有1~3级的改善.6例术后15~18个月行内固定物取出术,见后外侧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伤椎置钉法是安全的,可有效地使伤椎获得良好复位与固定,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

  • Meek植皮术在特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何国;钟泉;曾婷苑;彭君强;周文涛;曾运泉;黄劲峰

    目的 了解Meek植皮术在特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烧伤总面积≥80%TBSA,Ⅲ度烧伤面积≥30%TBSA的患者32例,给予常规抗休克、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营养支持、创面处理等治疗.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Meek植皮术组17例,微粒皮移植术组15例,对两组患者的Ⅲ度及部分深Ⅱ度创面分别采用Meek植皮术和微粒皮移植术修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植皮区皮片融合时间、疤痕增生情况及对关节活动的影响.结果 Meek植皮术组,皮片成活率50%~100%,平均8 8%,皮片融合时间与供区受区扩展比例1:3的为7~10 d,1:4的为10~15 d,1:6的为13~18 d,1:9的为15~23 d;3~18个月后随访,疤痕增生轻,呈网状,关节处疤痕挛缩不严重,关节疤痕松解植皮手术率低.微粒皮移植术组,微粒皮成活率33%~85%,平均52%,供区受区扩展比例为1:8~1:12,皮片融合时间为21~45 d,平均32.5 d,创面一类愈合率为55.5%,二类愈合率为44.5%;3~24个月后随访,疤痕增生呈条索状或片状,关节活动较差,关节疤痕松解植皮手术率高.结论 在有相对充足自体皮源的情况下,对特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采用Meek植皮术修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大小腿联合皮瓣修复膝部及周围组织烧创伤深度创面

    作者:曹文德;刘文军;汪虹

    目的 探讨大小腿联合皮瓣修复膝部及周围组织烧创伤等深度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膝部及周围组织深度烧创伤患者28例,应用局部筋膜皮瓣、轴型皮瓣、肌皮瓣、岛状皮瓣修复创面,观察重要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的覆盖情况,皮瓣术后的成活情况,肢体的外型及功能.结果 19例一次手术修复创面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功能恢复良好,3例创面清创后二期修复创面愈合,6例有部分皮瓣坏死,其中4例功能部分恢复,2例功能欠满意.结论 大小腿联合皮瓣修复膝部及周围组织烧创伤深度创面能满足大部分创面的覆盖需要及复杂创面修复,修复后大部分功能恢复良好.术中应依据创面情况和位置,争取一期修复创面,首选局部皮瓣、轴型皮瓣、肌皮瓣和岛状皮瓣,局部无条件时选用游离皮瓣.

  • 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创面修复的研究

    作者:李晓亮;刘德伍;梁艳;牛希华;夏成德

    目的 探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参与创面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正常成人MSCs,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及体外培养扩增后,定向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以大于(1~2)×105个/cm2密度种植于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后,应用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技术标记细胞.于兔子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即刻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将已标记的血管内皮样细胞回植到供体动物创面上.术后2周切取创面组织,行BrdU和凝血因子Ⅷ(F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BrdU阳性的MSCs多聚集在创面肉芽组织中的小血管周围,且有个别血管内皮细胞也呈现BrdU阳性.部分MSCs细胞质中亦有FⅧ表达.结论 创面愈合过程中,诱导的MSCs与肉芽组织中小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诱导的MSCs可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并参与创面修复.

  • 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体外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孙天骏;韩焱福;柴家科;李东杰;陶然;邓虎平;董宁;刘玲英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后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对UCMSCs生长增生的影响.方法 UCMSCs传代培养后,以腺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进行体外转染,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效率,确定佳的病毒感染复数(MOI).将实验分为VEGF基因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转染组在佳MOI值条件下以腺病毒介导VEGF基因体外转染UCMSCs;未转染组以PBS代替病毒液.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UCMSCs 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VEGF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培养液中VEGF浓度,MTT法评价转染后对UCMSCs生长增生的影响.结果 腺病毒介导的GFP基因对于UCMSCs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转染效率与MOI值具有量效关系,当MOI为100倍时,转染效率达95%.转染VEGF基因后2 d,UCMSCs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均可有效表达VEGF,免疫荧光染色、RT-PCR、Western blotting显示转染组明显表达VEGF,ELISA检测结果显示7 d时达到表达高峰,13 d后仍可检测到VEGF的表达.介导VEGF基因转染的腺病毒对UCMSCs的生长增生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UCMSCs是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载体细胞,腺病毒介导VEGF基因可以有效转染UCMSCs,转染后VEGF基因可获得较高的表达水平.

  • 生物胶原纤维刘氏烧伤敷料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炳森;李志刚;刘红彬;王根法;周佳如;刘红社;刘俊英;史维刚;王培霞

    目的 对生物胶原纤维刘氏烧伤敷料(LBD)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 临床应用生物胶原纤维刘氏烧伤敷料治疗287例烧伤患者.对于新鲜浅二度或深二度烧伤创面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特别是表皮撕脱创面,入院后,立即在清创室或床头覆盖LBD(不需麻醉),此组共125例;深二度烧伤创面以苍白为主或呈现表皮坏死型者,早期削磨痂不植皮应用LBD覆盖43例,三度烧伤早期切痂植皮(自体微粒或皮片)56例,肉芽植皮创面41例和供皮区22例.结果 临床应用LBD早期覆盖新鲜烧伤创面后患者疼痛立即减轻,直观创面血浆渗出停止,休克期度过平稳,无一例因休克和脓毒症死亡.33例削痂创面中有8例削痂过深和10例削痂过浅,部分创面需通过换药或再补植皮治愈,其他15例在2周后上皮化,3~4周治愈,平均(21.0±1.2)d治愈.10例磨痂创面平均(20.1±2 1.0)d愈合.切痂创面3例微粒植皮,术后因未能按时去除外敷料,LBD发生溶解,创面通过换药治愈,5例部分创面形成肉芽(为原烧伤面积5%以下),经补植皮治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8.5±1.1)d.肉芽植皮创面愈合时间10~20 d,10例需再补植皮,15例需换药治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4.2±1.3)d.供皮区创面愈合在7~11 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1±2.1)d.287例烧伤患者大一次覆盖面积达90%/0,一次切痂和削磨痂大面积分别为40%和85%.治愈出院280例,自动出院6例,死于败血症1例.结论 生物胶原纤维刘氏烧伤敷料可广泛应用在各种烧伤创面,早期直接覆盖新鲜烧伤创面有保护创面、减少水分及血浆蛋白丢失的作用,对于预防休克和感染有较好疗效;对深二度削磨痂创面覆盖不需植皮,对三度切痂植皮创面可代替尸体皮,是理想的烧伤创面真皮替代覆盖物,可常规应用于烧伤创面.

  • 活性氧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作者:姜凯丽;张锡刚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普遍存在于有氧代谢中的产物,包括氧自由基和非基团物质,如超氧化物、过氧化氢、羟基等,其化学性质极为活跃.机体内的ROS以氧自由基为主,占95%以上.ROS可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等途径损伤组织细胞,其作用已逐渐得到认识和重视.由于肺组织的特殊结构和功能,肺是含氧量多的器官,故也是易受内源性和外源性ROS损伤的器官[1].为进一步了解ROS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其进展进行综述.

  • 糖尿病足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舒斌;祁少海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异常代谢引起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外周血管结构异常,进而导致足部变形、溃疡形成和肢端坏疽.西方发达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7%,其中15%的糖尿病患者具有并发糖尿病足的风险.糖尿病是造成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截肢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7~40倍[1].因此深入了解糖尿病足的致病因素,结合多学科研究成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配合多磺酸黏多糖外用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作者:郭猛

    瘢痕疙瘩是皮肤组织外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其产生的基础包括胶原代谢平衡失调、成纤维细胞增生和收缩、真皮基质中蛋白多糖成分比例改变等因素,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治疗有多种方法,但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笔者应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配合多磺酸黏多糖外用治疗瘢痕疙瘩,现报道如下.

  • 医用水凝胶创伤敷料在面部烧伤创面的应用

    作者:金阿平;时述党;鲁继增;蔡亮;陈艳萍

    临床医师对患者面部烧伤常用开放治疗、包扎治疗等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疼痛、易感染、患者易抓挠、不易护理、管理困难等弊端,且各种烧伤外用敷料应用面部烧伤创面的报道较少见,2004年起台州市立医院烧伤整形科应用医用水凝胶创伤敷料(长春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面部烧伤,以探讨医用水凝胶创伤敷料减轻面部Ⅱ度烧伤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的效果.为此,笔者将同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医用水凝胶创伤敷料组)和对照组,并进行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 荷负电气溶胶对糖尿病慢性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丽萍;谢肖霞;梁运转;谢小英;李厚东

    慢性创面愈合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促进慢性创面愈合是烧、创伤治疗和护理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慢性创面多发生于代谢性疾病或老年性疾病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1].研究证实,荷负电气溶胶具有促进残存的表皮干细胞增生,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2-3].为了探讨荷负电气溶胶对糖尿病患者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荷负电气溶胶(以下简称气溶胶),对60例糖尿病慢性创面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 危重症患者肠源性感染及肠管复苏

    作者:王小文

    肠管不仅是消化吸收的器官,肠黏膜本身也是机体十分重要的一道抗感染防御屏障.正常情况下,肠黏膜能够有效地阻止肠管中的细菌和内毒素侵入体内.在各种内因和外因作用下,危重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肠管内细菌和内毒素侵入体内,在特定的条件下两者协同作用造成肠源性感染.

  • 成功抢救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损伤并休克一例

    作者:陈泽群;王荣春;石思雄;银春景;陈拓

    患者男,21岁,因被他人用剪刀刺伤右颈部致大出血、意识丧失约15min,急送人东莞市常平医院急诊科.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处于休克状态,血压不能测及,自主呼吸停止,呼之不应,双瞳孔散大,直径约6.0 mm,对光反射迟钝;查颈部见甲状腺右下极两处约2.5 cm阶梯平行伤口,内下方伤口出血量大,右侧颈部青紫肿胀.于急救中心急诊科、手外科医师急予实施抢救:纱布填塞伤口,7-0丝线"+"字缝合,纱布加压固定压迫止血,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三通道快速补液,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同时通知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20 min后生命体征好转,直接送入手术室实施急诊手术.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配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鞠文东;吴晓燕;李怡琴;黄峻;黄道连;伍建辉;周巧云;蒋凤莲;施为建

    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普通内科疗法和清创引流很难奏效,截肢率较高,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十分重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应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配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皮肤溃疡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下腹壁轴型皮瓣修复会阴部巨大缺损一例

    作者:张林清;张明荣;高远;刘玉萍;郝晓艳;赵焕童

    患者男,40岁,自2.5 m高处坠落,骑跨于条形钢板致会阴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1 h,经当地医院行撕脱软组织原位缝合失败后,于伤后20 d转入我院.检查见:阴茎近侧2/3皮肤软组织环形撕脱,左侧阴囊至耻骨联合部皮肤软组织撕脱,面积15 cm×13 cm.左侧睾丸脱出,伤至外环口,右股内侧肌肉大面积挫伤,广泛皮下软组织贯通,坏死组织感染液化.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决定行左侧下腹壁轴型皮瓣修复.

  • 电损伤合并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序贯治疗

    作者:张岩;唐凯森

    对于电损伤合并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既往疗效不满意,河南电力医院烧伤整形科自2002年至2008年采取联合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活血化瘀药物、糖皮质激素之序贯疗法,现报道如下.

  • 肱桡肌肌皮瓣修复肘后骨外露创面

    作者:余代春;蒙金香;谢卫国

    肘后骨关节外露创面在临床比较常见,处理不当可造成肘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利用肱桡肌肌皮瓣修复肘后骨关节外露创面10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 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7~65岁.致伤原因:电烧伤4例,一氧化碳中毒后烧伤3例,癫痫发作时烧伤2例,醉酒后烧伤1例.肘部创面大小为5 cm×8 cm~8 cm×12 cm,均伴肘关节或肘部骨外露,1例伴肘关节开放性损伤.手术时间:伤后3~22 d,平均(1 2.6±9.2)d.

  • 应用皮瓣移植修复手部深度烧伤96例治疗体会

    作者:黄国宝;张科验;张磊;周玲

    手不仅是重要的劳动器官,也是重要的外形器官和具有礼仪功能.手烧伤常伴有深部组织的广泛破坏,处理不当易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由于双手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单纯游离植皮的方法效果较差或很难修复,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各种类型的皮瓣移植手术修复手部深度烧伤患者96例,现报道如下.

  • 危重患者强化血糖控制和常规血糖控制的比较研究(续二)

    作者:

    背景危重患者血糖控制的佳目标范围仍不清楚.方法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预期需要在ICU连续治疗3 d或3 d以上的成年人随机分配人进行强化血糖控制组,目标血糖范围为81~108 mg/dL(4.5~6.0 mmol/L),或者进入常规血糖控制组,目标血糖范围为180 mg/dL或以下(10.0 mmol/L或以下).将随机分组后90 d内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作为试验主要终点.结果 6104例患者入选随机分组,3054例进行强化血糖控制,3050例实施常规血糖控制,两组分别有3010例和3012例患者有90 d时主要预后资料.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强化血糖控制组中共有829(27.5%)例患者死亡,而常规血糖控制组中有751(24.9%)例患者死亡(强化血糖控制组的比值比为1.14,95%置信区间为1.02~1.28,P=0.02).手术(外科手术)患者和非手术(医疗)患者间的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强化血糖控制组的死亡比值比分别是1.31和1.07,P=0.10).强化血糖控制组的3016例患者中有206(6.8%)例报告有严重低血糖,血糖水平=40 mg/dL(2.2 mmol/L),而常规血糖控制组的3014例患者中有15(0.5%)例报告有严重低血糖(P<0.001).两组间平均住ICU天数(P=0.84)、平均住院天数(P=0.86)、平均机械通气天数(P=0.56)以及平均肾脏替代治疗天数(P=0.3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这项大样本国际性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发现,强化血糖控制增加ICU病房成年人的病死率:180 mg/dL或以下的血糖控制目标比81~108 mg/dL的目标病死率低.

  •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首次举办在京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沙龙

    作者:

    2010年2月2日,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首次在京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沙龙在中华医学会主楼召开.参加本次编辑沙龙的有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吴贯军社长、王云亭总编辑、鲁玉红副主任以及在京的12个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部同仁共计30余人.会议由王云亭总编辑主持,吴贯军社长作了沙龙启动发言.

  •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投稿技巧及撰稿注意事项

    作者:鲁玉红;王云亭;吴贯军;张丹丹;安京媛;高原

    2004年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选择医学超声专业作为切入口,创办了第一本原创性的一次文献的多媒体电子连续出版物--<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创新性地应用文字、表格、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及幻灯所组成的多媒体课件形式(CD-ROM光盘),发布和交流医学研究成果,把临床患者的动静态超声图像搬上了电子出版物,倡导超声医师撰写医学论文要以图像为佐证,要求每篇文章附3副以上超声图像(其中至少1副为动态图像).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4 05
200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