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 중화손상여수복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9450
  • 国内刊号: 11-913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syxf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永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影响深Ⅱ度烧伤及手术切口伤瘢痕增生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王爱琴;王志勇;张剑;廖镇江;陆树良

    目的 对影响深Ⅱ度烧伤及手术切口缝合伤瘢痕增生的多种可能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对我国6个地区深Ⅱ度烧伤及手术切口伤共1090例患者伤后3、6、12个月三个时相点的瘢痕增生程度进行定量测定,对伤后时间、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态、饮酒吸烟嗜好、辛辣饮食习惯、家族史和过敏史资料与瘢痕增生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民族、性别、年龄、辛辣饮食及饮酒习惯与瘢痕增生程度有相关性.其中性别和年龄与瘢痕增生程度呈负相关:女性瘢痕略轻,年龄越大瘢痕增生越轻;饮酒及辛辣饮食与瘢痕增生程度呈正相关,有饮酒及辛辣饮食习惯的瘢痕明显;不同民族瘢痕增生程度亦有显著差异.而伤后时间、婚姻状况、吸烟与否、家族史、过敏史与瘢痕增生程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深Ⅱ度烧伤及手术切口伤的瘢痕增生程度与患者民族、性别、年龄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伤后1年内瘢痕增生未见明显消退,提示伤后抗瘢痕治疗十分重要.

  •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家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

    作者:胡钟旭;李东卿;李贵涛;杜恒胜

    目的 评价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修复家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与单纯BMSCs移植效果.方法 选取2只家兔自股骨骨髓离心提取BMSCs.选取40只家兔制作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后,根据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标准选取处于股骨头坏死Ⅰ、Ⅱ期阶段的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第一组10只患肢行钻孔减压后接受PRP联合BMSCs治疗(PRP联合BMSCs治疗组);第二组10只患肢行钻孔减压后只接受单纯BMSCs治疗(单纯BMSCs治疗组);第三组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患肢行钻孔减压后接受注射用0.9%氯化钠溶液治疗.实验结果观察包括:治疗1周后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转录生长因子(TGF-β)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治疗5周后行切片分析以及BMSCs生长周期测定.结果 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PRP联合BMSCs治疗组分别与单纯BMSCs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TGF-β含量分别为:1.5±0.46、1.2±0.36、0.4±0.12,P<0.01),VEGF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VEGF含量分别为:1.5 ±0.72、1.1±0.43、0.8±0.21,P<0.01);细胞周期测定显示PRP联合BMSCs治疗组与单纯BMSCs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处于G1期数目较少,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经治疗后处于G1期BMSCs的比例分别为:40%、60%、70%,P<0.05).结论 实验证明,PRP可以促进TGF-β以及VEGF的分泌,并且可以通过促进TGF-β以及VEGF的分泌对BMSCs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与单纯BMSCs治疗相比,PRP联合BMSCs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在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对肺发育的影响

    作者:陈平雄;齐芸

    目的 研究高浓度氧暴露致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的表达及其对肺发育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生后2~3日龄的新生SD大鼠共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氧组各24只,分别置于空气及常压高浓度氧气(体积分数95%以上)喂养,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实验第1天、第3天、第7天时两组鼠肺组织VEGF和Ang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照动态观察新生大鼠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高氧组肺组织VEGF和Ang mRNA表达水平第1天(0.86±0.3)、(0.63±0.3),第3天(0.54±0.26)、(0.91±0.3),第7天(0.32±0.20)、(0.42±0.1),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第1天(1.00±0.28)、(1.00 ±0.24),第3天(0.92±0.34)、(1.32±0.18),第7天(0.61±0.12)、(0.72±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肺组织VEG和Ang蛋白表达水平第1天(0.78±0.3)、(0.65±0.16),第3天(0.60±0.08)、(0.65±0.16),第7天(0.34±0.12)、(0.32±0.14),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第1天(1.00±0.16)、(1.00±0.37),第3天(0.85±0.27)、(1.40±0.25),第7天(0.56±0.18)、(0.65±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高氧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分析,肺组织显著发育不良,肺泡结构简单化,肺泡数目减少和肺微血管发育受阻.结论 VEGF和Ang对肺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且VEGF和Ang在肺发育的过程中可能起着相互协同和制约的作用.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调控作用

    作者:陈蕾;黄颖雯;曹玮;赵菁玲;张利军;徐盈斌;祁少海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的调控作用.方法 增生性瘢痕组织取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行瘢痕整复术的患者,组织块法培养HSFbs.通过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迁移和胶原网收缩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200 ng/mL) HMGB1对HSFbs的影响.结果 1.56、3.13、6.25、12.50、25.00 ng/mL HMGB1呈剂量依赖方式刺激HSFbs的增殖,HMGB1对HSFbs Toll样受体4(TLR4)、α-滑肌肌动蛋白(α-SMA)、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MMⅡ)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而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α (MMP1-α)无,HMGB1对HSFbs迁移及收缩有促进作用但可被TLR4阻断剂抑制.结论 HMGB1可能通过TLR4调控HSFbs而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 改良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及细胞鉴定

    作者:刘勇军;王萍萍;马婕;欧阳彬;陈娟;管向东

    目的 改进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对所培养的原代细胞进行鉴定.方法 应用SD大鼠的外周肺组织,进行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从动物选取、取材、肺灌注、植块贴壁、培养基及添加物的选择等方面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方法进行改进.从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1抗原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异硫氰酸荧光标记植物凝集素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情况等方面鉴定所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噻唑蓝测量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原代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成多角形,融合为单层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或铺路石样生长,传代培养后可变为梭形呈漩涡样生长或聚集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CD3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阳性;异硫氰酸荧光标记植物凝集素结合试验阳性.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纯度达93.2%.结论 改进后的原代培养方法简便、可靠,获得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污染少、纯度高,状态良好,保持了内皮细胞的结构和特性.

  • 小儿重度烧伤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兴伟;陈向军;王静;韩德志;孙伟晶;刘艳红;薛晓蕾;葛亮;赵晓春

    目的 通过对重度烧伤小儿早期给予胃肠道营养支持治疗进行临床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探讨更为合理有效的胃肠道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重度烧伤小儿,其中男46例、女30例,平均年龄(3.5±1.3)岁;烧伤总面积为15%~31%TBSA,平均(20.2±1.9)% TBSA;烧伤深度为深Ⅱ度~Ⅲ度;伤后入院时间1~6.5 h,平均(3.8±1.7)h;伤前均无心肺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及消化道出血.应用交替法随机将其分为喂养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喂养组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早期口服自配混合奶,以后根据患儿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喂养量,直至达到氮平衡.对照组休克期禁食,仅给予部分肠外营养,休克期度过且肠蠕动恢复后逐渐添加辅食.观察两组患儿全身营养性生化指标、达到氮平衡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全身性感染发生时间、胃肠道并发症及全身性感染发生率.结果 喂养组患儿血浆白蛋白(Alb) (38.5 ±2.4) g/L、前白蛋白(PALB)(120.6±24.2) mg/L、转铁蛋白(Trf)(138.5±24.1) mg/L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32.1±2.0)g/L、(97.6±27.4) mg/L、(99.8±23.6)mg/L,而C-反应蛋白(CRP)(116.7 ±33.8)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1.3±12.7)pg/L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208.6±29.4) mg/L、(43.5±13.6)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喂养组氮平衡时间(13.4±4.9)d、创面愈合时间(18.2±5.3)d、全身性感染发生时间(10.2±1.1)d明显短于对照组(20.1±5.8)d、(25.3±4.7)d、(18.9±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组消化不良发生率(18.42%)、消化道出血发生率(5.26%)、全身感染发生率(13.16%)均分别低于对照组(47.37%)、(23.68%)、(34.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喂养组患儿致病细菌均为非肠道致病菌,大多可找到明确的感染病灶,而对照组感染菌种多为肠道致病菌,大多无明确感染灶.结论 小儿重度烧伤早期积极给予胃肠道营养支持,能有效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高代谢反应,减少并发症及全身性感染发生,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自制配方的混合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配制方法简单、营养价值高、患儿耐受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促进创面血管生成及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景春;咸春静;于家傲;石凯;吴巍巍

    改善创面循环血量对创面的快速愈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对创面血管生成及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查阅关于ESWT对创面血管再生及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并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综合与分析.目前研究结果显示,ESWT照射可通过上调血管生成及组织再生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以及增值性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增加组织灌注,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促进组织再生.虽然ESWT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及促进组织再生,但ESWT应用时的能量、聚焦程度、频率及周期数的佳设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重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与创面修复的平衡

    作者:薛光泽;王智;赵茹

    复习目前国内外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皮肤溃疡的病例报道及基础研究,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皮肤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皮肤溃疡的严重程度不仅与局部创面相关,同时也与全身病情严重程度密不可分,对于此类皮肤溃疡需要多学科协作,定期评估创面局部情况与全身病情进展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寻找控制病情与创面修复的平衡点.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压疮创面组织细菌量的影响

    作者:李善友;郝岱峰;李涛;柴家科;冯光

    目的 对比常规换药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两种方法对压疮组织细菌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创口修复中心收治的压疮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使用10倍梯度稀释平板滴种法测定两组创面组织细菌量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创面细菌定量测定为(8.1±1.5)×107 cfu/g;治疗组创面细菌定量测定为(3.9±1.6)×107 cfu/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831,P<0.01).结论 与常规换药治疗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明显减少创面细菌量.

  • 阴茎深度烧伤的修复

    作者:张涛;李孝建;李叶扬;邓忠远;潘姝;汤文彬;陈宾

    目的 探讨阴茎深度烧伤的修复方法.方法 本组112例阴茎深度烧伤患者,其中阴茎皮肤部分坏死107例,切除阴茎坏死皮肤后,直接缝合修复或利用阴茎皮肤良好的延展性设计切口将清创创面改形后缝合修复32例,自体大张刃厚皮片移植修复75例.另外5例除阴茎皮肤坏死外,合并部分阴茎坏死3例,部分阴茎坏死并有尿道损伤2例,分别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阴茎及带蒂阴囊纵隔皮瓣重建尿道阴茎部.结果 经积极修复,112例患者阴茎的外观(常态与勃起)及功能(排尿与性交)均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 阴茎深度烧伤后采用皮片移植、切除缝合及皮瓣覆盖等多种方法修复,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 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柳;赵宇

    目的 探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以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收治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26),择期行乳突改良根治术(伴或不伴鼓室成型术),实验组术中使用Xeno-ADM,进行术腔骨壁的覆盖;对照组则使用自身结缔筋膜组织或骨粉.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实验组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平均为(54.5±12.1)d,对照组为(70.1±14.3)d;实验组术后干耳时间平均(34.4±7.8)d,对照组为(40.2±10.1)d;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外耳道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例),对照组为0.结论 Xeno-ADM应用于乳突根治术中,可缩短术后干耳时间,有益于术后恢复.

  • 鼻部浅表肿物切除后的创面修复

    作者:宋可新;王友彬;黄渭清;赵茹;刘志飞;王晓军

    目的 探讨鼻部浅表肿物切除后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 2008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7例患者:5例鼻部基底细胞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Bowen病,10例色素痣患者,其中12例应用中厚植皮治疗,4例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1例应用中厚植皮后二期行扩张额部皮瓣修复.结果 12例植皮患者术后自觉效果满意,植皮颜色略深于正常肤色,形态较好.4例鼻唇沟皮瓣患者,2例自觉效果满意,颜色形态较好,2例出现血运障碍,长期换药后瘢痕愈合.1例二期行扩张额部皮瓣修复的患者,对一期植皮效果较满意,对二期术后效果满意程度未见明显提升.结论 对于鼻部浅表的小病灶,可首先考虑植皮治疗,若深及软骨可再考虑应用皮瓣治疗,其中首选鼻唇沟皮瓣,额部皮瓣可作为备选.

  • 隐动脉皮瓣修复膝部严重损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余斌;曹玉珏;李冬海;贺立新

    目的 探讨隐动脉皮瓣在膝部严重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2例膝部严重损伤患者,采用顺行或逆行隐动脉皮瓣或联合其他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12例病例皮瓣均成活良好,外观满意,其中9例患者功能恢复满意,3例患者伴有股骨、髌骨或胫腓骨骨折,功能恢复基本满意.结论 皮瓣血供丰富、可靠,可切取面积大,与受区质地、色泽相近;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顺行、逆行或联合其他皮瓣转移,修复膝部重度损伤效果好.

  •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章莲香;李炳辉;陈智敏

    目的 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对9例糖尿病足wagner分级为3~4级的糖尿病足患者在糖尿病足病灶清除术后使用NPWT治疗,2~3周后植皮或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效果及加强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伤口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结果 应用NPWT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术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骨外露基本覆盖,为后期治疗创造良好治疗条件,9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疡全部愈合.结论 应用NPWT、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伤口的护理及基础护理是保障NPWT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环节.

  • 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在肢体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梁钢;于家傲;张志新;石凯;孙建平

    目的 总结来自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和应用经验.方法 2003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于21例烧、创伤后肢体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4种来自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予以修复,其中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带蒂皮瓣5例、胸脐穿支带蒂皮瓣9例、远端扩展的双叶阔筋膜张肌带蒂肌皮瓣4例、小腿后侧近端蒂皮瓣3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3 cm×8 cm~40 cm×20 cm.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本组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无切口感染,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13例患者获得2 ~ 36个月的随访,大多数患者供、受区的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 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成活可靠,手术简便易行,用以修复肢体组织缺损,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缺损有独到之处,值得尝试.

  • 浅谈难愈性创面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欣

    各种外伤、压疮、糖尿病足以及血管源性疾病造成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日趋增多,其成因由单一外伤转变为多因素.本文查证了国际上对难愈性创面的定义和描述,总结了其涵盖的范围、特点及外科综合性治疗实施方法.其中重点强调应用手术方法修复难愈性创面时,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创面,明确手术适应证,充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等事项.详细阐述了应用组织瓣或植皮方法修复难愈性创面的操作要点及术后管理.同时,本文从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生长因子的应用、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及创伤敷料领域的发展等方面简述了创面修复治疗手段的进步和理念的更新.

  • 进一步重视烧(创)伤毁损性创面修复技术的研究

    作者:柴家科

    解决烧(创)毁损性创面修复的关键问题是要在准确判断毁损性创面伤情与修复方法上有所突破.本文阐述了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多种辅助检查手段在判断电烧伤等毁损性创面的损伤程度和范围方面的发挥的作用,总结了游离皮瓣、筋膜皮瓣、岛状皮瓣、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等各种皮瓣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介绍了去细胞异体肌腱、显微外科技术、负压引流技术、功能性生物敷料在毁损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经验.

  • 严重烧伤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一例

    作者:沈运彪;梁占领;杨军

    患者男,22岁,消瘦体型,因大面积火焰烧伤入院,入院诊断:烧伤面积88%全身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浅Ⅱ度烧伤18% TBSA,深Ⅱ度烧伤10%TBSA,Ⅲ度烧伤60% TBSA,伴中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经治疗休克期平稳渡过,创面经切痂微粒皮移植术及2次肉芽创面清创自体皮移植术,于伤后43 d残余创面不足10%TBSA,但因入院后一直靠自行进食,未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严重消瘦,进食后腹胀伴频繁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呕吐后腹胀减轻,无腹泻.体温正常,腹部可见胃型膨隆,脐下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弱.按急性胃炎给予禁食水、补液、卧于翻身床上但不翻身等治疗2d效果不显,予床边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充血糜烂,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正常,球降结合部外压性成角,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图1~3).结合症状考虑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予胃肠减压,禁食水,侧卧位,症状逐渐缓解,2d后开始进食无不适,后经加强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及更换体位护理措施,半月后平卧位进食后无腹胀呕吐等不适.后期进行残余创面清创植皮及下床功能锻炼,于伤后86 d痊愈出院.

  • 滤器保护下导管溶栓治疗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作者:龚雪涛;梁陶媛;郑元元

    目的 探讨滤器保护下导管溶栓治疗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滤器保护下应用溶栓导管进行溶栓治疗的护理重点.包括:一般护理、滤器植入术后护理、导管护理、溶栓药物治疗的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10例患者在溶栓过程中出现症状性肺栓塞,由于护理观察仔细,未发生致命性肺栓塞.1例出现滤器严重移位,通知医师给予拔除滤器.置入的临时滤器106例均顺利取出,可回收滤器44例中41例顺利取出,3例无法取出改为永久植入.结论 细致、有效的护理可保证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的疗效,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新型聚氨酯胃管施行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少珠;李清;刘燕飞

    目的 观察新型聚氨酯胃管施行管饲肠内营养过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病房留置胃管需长期行管饲注食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新型聚氨酯经鼻喂养管管饲;对照组采用普通硅胶胃管管饲.两组进行比较,研究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过程中患者的舒适程度,日常管饲过程中发生误吸、堵管的例数,使用1个月后胃管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57.14%;恶心、呕吐等不舒适发生率为83.33%;日常管饲过程中有8例发生食物返流误吸,2例出现堵管;使用1个月后胃管的性状明显发生变化的有27例.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8.09%;恶心、呕吐等不舒适发生率为9.52%;日常管饲过程中有1例发生食物返流误吸,3例出现堵管;使用1个月后胃管的性状无明显发生变化.两组比较,除堵管发生情况外,两组在置管成功率(x2=10.118,P=0.001)、置管时不舒适发生率(x2 =42.511,P=0.000)、置管一周时不舒适发生率(x2=12.343,P=0.000)、误吸发生例数(x2=6.098,P=0.014)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型聚氨酯胃管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更柔软,置管过程中患者异物感更不明显,舒适程度更高;管腔小,降低了食物返流导致误吸的风险;使用1个月后胃管末端的性状无明显变化,进而有助于保证管饲注食的效果及保护患者的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聚氨酯胃管在老年患者胃内留置安全时间的研究

    作者:吕霞;胡红英;陈慕莹;王珍;肖秋媚

    目的 研究聚氨酯胃管在老年患者胃内留置的安全时间.方法 80例需要长期胃肠营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A组胃管留置时间为2个月,B组胃管留置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使用后拔出的胃管进行对比研究,观察胃管前10 cm的颜色、胃管前10 cm处反折10 s后形成的压痕、使用硬度计测量胃管前10 cm处的硬度、使用量角器测量胃管前10 cm反折10 s后的回弹角度.结果 A、B两组患者使用后的胃管颜色在黄绿色与黑色之间、受压后均无裂痕出现、硬度在30~60 HA之间、受压后反折的回弹角度均在150°以上,两组胃管的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 需要长期留置聚氨酯胃管的老年患者,聚氨酯胃管的安全留置时间可延长至四个月,以减少频繁更换胃管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 目测比色法配制高锰酸钾坐浴溶液在直肠肛管疾病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海英;陈洁;杨永进;蔡兴伟;毕丽霞;仲艳

    目的 探讨目测比色法配制高锰酸钾坐浴溶液在直肠肛管疾病患者术后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 41例直肠肛管手术后患者应用目测比色法配制的0.02%(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手术创面及肛周皮肤、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41例直肠肛管术后患者使用由目测比色法配制的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达到预期疗效,未发生皮肤溃破、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目测比色法配制高锰酸钾坐浴溶液安全有效,操作便捷,易于推广.

  • 胸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并发脊髓损伤的术后护理

    作者:吕卫新;窦锐;金秀均;曹艳霞;孙永生

    目的 探讨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术术后硬膜外血肿(postoperative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PSEH)并发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术后护理关键措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例胸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术PSEH形成并发SCI的临床诊疗和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 (1)脊髓功能恢复:PSEH并发SCI的脊髓功能评价,国际脊髓损伤评分标准(ASIA)分级由B级恢复至C级和D级各1例,恢复至E级2例;(2)并发症:均出现严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未出现休克、感染、褥疮等;(3)1例第二次出现PSEH形成并发SCI;(4)心理变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绝望心理,恢复良好.结论 正确的术后护理在胸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术硬膜外血肿形成并发脊髓损伤术后顺利康复和并发症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术后护理要点包括采取合理的体位、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功能的变化及加强心理护理.

  • 怀念王澍寰院士

    作者:田光磊

    2013年10月8日,王澍寰先生因病逝世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享年八十有九.王老患的是淋巴瘤,采取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案,有近3年之久.实施治疗后,病情一直都相对稳定,只要天气允许,他依然是早上从家步行到单位,工作大半天,下午再从单位步行回住所,生活起居变化不大.但是,体衰却在渐进,尤其是去世前半年,身体每况愈下.在患病晚期,瘤型还有变化,恶性度增高了.治疗方案虽几经调整,方法想尽,但回天乏力,王老终还是离开了我们.接到消息,我的心里充满了悲伤.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4 05
200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