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 중화손상여수복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9450
  • 国内刊号: 11-913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syxf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永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豫南地区49例新生儿烧伤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分析

    作者:肖荣;赵海春;胡东升;袁仕安;林国安

    目的 探讨豫南地区新生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196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9例新生儿烧伤病例资料,年龄0~28 d,平均年龄(3.57 ±7.35)d,男28例,女21例.烧伤总面积1% ~ 46%总体表面积(TBSA),平均(8.66±7.29)%TBSA,浅Ⅱ度(4.23±3.79)%TBSA,深Ⅱ度(7.29 ±6.71)%TBSA,Ⅲ度(5.73 ±5.05)% TBSA.受伤至入院平均时间(2.79±4.40)d.入院时伴中度以上休克者4例,吸入性损伤6例,合并新生儿窒息7例,新生儿硬肿2例,脑积水1例.将所有病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20世纪60 ~70年代、20世纪80~ 90年代和2000年至今3组,比较分析其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面积、手术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热液烫伤占全部病例总数的57.14%,火焰烧伤占26.53%,新生儿恒温箱致烧伤占6.12%.各年代间比较,热液烫伤逐渐增多,火焰烧伤逐渐减少(P值均小于0.05).医源性因素所占比例逐年上升(P值均小于0.05).新生儿烧伤以头面颈、躯干及肢体部位受伤居多,臀部、会阴、消化道及吸入性损伤较少见,各年代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各年代新生儿烧伤面积及不同烧伤程度烧伤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手术次数相当,但住院时间逐渐缩短(P<0.05).新生儿并发症仍以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及腹泻居多.创面脓毒症、败血症及死亡病例现阶段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5).总治愈率为91.84%.结论 提高全民烧伤防范意识及早期处理水平,规范新生儿护理流程,减少医源性烧伤,防患于未然,是解决新生儿烧伤的根本措施;液体复苏过程中重视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监测,多学科联合救治,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及MEEK植皮等新技术的应用是严重烧伤新生儿救治的关键措施.

  • 肝素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层粘连蛋白的影响

    作者:郝春光;李俊亮;段霞光;符雪;王凌峰

    目的 研究肝素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碘伏纱布组、猪ADM组、羊ADM组和肝素化羊ADM组,每组40只.在伤后不同时间段,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同时在各个时间段处死大鼠8只,取创面组织标本做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层粘连蛋白(LN)的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肝素化羊ADM组深Ⅱ度创面的愈合率优于碘伏纱布组.RT-qPCR检测发现,VEGF的mRNA在各组伤后3d的创面组织中表达较对照组高,各组间的比较发现,伤后7d,肝素化羊ADM组的VEGF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碘伏纱布组(t =80.83,P<0.05),羊ADM组和猪ADM组在伤后7d也较碘伏纱布组的表达量高(t=60.80、53.42,P值均小于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素化羊ADM组伤后3d时VEGF蛋白表达量较多,随后便逐渐减少,伤后21 d时蛋白表达较少.伤后3d,碘伏纱布组LN在创面的表达明显下降,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LN的表达逐渐恢复,伤后14 d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伤后3 d(t =19.5,P<0.001),伤后21、28 d的表达量与伤后14 d相差不明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肝素化羊ADM组LN在伤后3d便开始出现表达量逐渐增多,伤后21 d时出现蛋白表达较多.结论 肝素化羊ADM能够保护创面及促进创面组织中VEGF和LN的表达,进而促进创面愈合.

  • 耄耋老年人顽固性创面的治疗策略

    作者:陶白江;孙可;曾丁;吕广平;杨洪美;闫红;褚小虎

    目的 探讨耄耋老年人顽固性创面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火箭军总医院烧伤科收治的56例耄耋老年人顽固性创面患者的治疗过程,总结出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治疗策略.结果 56例耄耋老年人顽固性创面患者,按照总结的治疗策略,接受手术治疗15例,治愈33例,好转19例,死亡4例,家属对治疗结果均满意.结论 耄耋老年人顽固性创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在收治标准、治疗计划的制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护理等方面都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结果.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创面修复的疗效研究

    作者:谢宇;梁德森;孟庆辉;王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坏死性筋膜炎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VSD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清创、冲洗、引流.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当日及术后5、10、15d的创面愈合率、肉芽组织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等各项指标以及患者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更换敷料次数及平均间隔时间等.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当日创面肉芽组织评分、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术后5、10、15d,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4、10.498、11.523,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平均肉芽组织评分分别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25、-6.039、-6.647,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8、-3.540、-2.402,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患者总住院时间为(19.4±17.1)d,对照组为(42.4±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5,P=0.00048).住院期间治疗组平均更换敷料(2.08±1.75)次,平均间隔(9.56±1.60)d;对照组平均更换敷料(20.16±6.63)次,平均间隔(2.11±0.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79、23.322,P值均小于0.05).结论 对比常规的换药方式,VSD技术具有创面愈合更快,肉芽组织更新鲜,疼痛更轻等特点,同时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更换敷料次数及频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及医师工作效率,值得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的创面修复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邓兴旺;张龙;金少华;齐旭辉;李传吉

    目的 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异种(猪)ADM覆盖治疗,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治疗,观察创面的愈合疗效、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2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愈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创面病原菌检出率.对数据行x2检验、t检验.结果 治疗2周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45,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24.2l±3.21)d]短于对照组[(31.89±4.64)d],实验组创面换药次数[(8.34±1.12)次]少于对照组[(15.11±1.69)次],实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29 ±0.25)分]低于对照组[(4.79 ±0.74)分],实验组愈后患者满意度评分[(9.08±0.49)分]高于对照组[(8.16±0.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59、20.560、10.364、6.548,p值均小于0.05);治疗1周后,两组创面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57,P>0.05).结论 异种(猪)ADM作为糖尿病足创面覆盖物,改善局部微环境,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细菌侵入,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世元;岳红云;张湘华;罗园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脂多糖损伤组、aFGF干预组,每组20只.采用经气管插管给予脂多糖5 mg· kg-1制备大鼠ALI模型,aFGF干预组则于给予脂多糖24 h后,经气道给予aFGF 1 000μ·g-1.3组均于48 h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肺损伤评分,测定肺水清除率,称量肺湿/干重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P-C)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或非参数检验.结果 (1)aFGF干预组肺损伤评分[(6.33±0.42)分]与脂多糖损伤组肺损伤评分[(11.00 ±0.37)分]较阴性对照组[(1.01±0.26)分]均升高,但aFGF干预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脂多糖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FGF干预组肺水清除率[(27.41±1.05)%]与脂多糖损伤组肺水清除率[(15.59±0.64)%]较阴性对照组[(30.63±0.91)%]均有所下降,但aFGF干预组明显高于脂多糖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脂多糖损伤组肺水聚集(肺湿/干重比为6.32±0.32)较阴性对照组(4.17±0.05)明显升高,aFGF干预组(5.18 ±0.10)也高于阴性对照组,但与脂多糖损伤组相比,肺湿/干重比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FGF干预组TNF-α水平[(762.50 ±23.93) pg/mL]与脂多糖损伤组TNF-α水平[(1460.01±17.96) pg/mL]较阴性对照组[(49.51 ±10.75) pg/mL]均明显升高,但aFGF干预组较脂多糖损伤组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aFGF干预组p-p38 MAPK/β-actin比值(0.38 ±0.01)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0.18±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脂多糖损伤组(0.1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FGF对脂多糖诱导的ALI大鼠具有肺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aFGF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肺泡上皮细胞再生所致.

  • 负压封闭引流冲洗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美光;阳纯兵;肖勇;李志清

    目的 评估负压封闭引流(VSD)冲洗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符合标准的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VSD组(9例)、VSD冲洗组(10例)、VSD冲洗联合局部氧疗组(11例).于治疗前、治疗7d后,均行创面大体观察;治疗7d后计算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留取创面组织液,检测创面组织液氧分压;记录3组创面Ⅱ期手术方式及术后游离皮片或皮瓣成活率(%);比较术后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及Kruskal-Wallis H多组秩和检验.结果 (1)治疗7d后,VSD冲洗联合局部氧疗组创面床新鲜程度明显优于VSD冲洗组和单纯VSD组,VSD冲洗组好于单纯VSD组.VSD冲洗联合局部氧疗组肉芽组织覆盖率[(95±4)%]均高于VSD冲洗组[(82±7)%]与单纯VSD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3、27.63,P值均小于0.01),VSD冲洗组与单纯V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9,P<0.01);(2)治疗7d后,VSD冲洗联合局部氧疗组氧分压为(118 ±12) mmHg,均高于VSD冲洗组[(45±6) mmHg]与单纯VSD组[(42 ±8) mmHg](=73.91、76.59,P值均小于0.01),单纯VSD组与VSD冲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9,P>0.05);(3)3组以游离皮片和带蒂皮瓣修复创面,VSD冲洗联合局部氧疗组皮片成活率[(97.9±2.0)%]与皮瓣成活率[(97.5±0.9)%]分别优于单纯V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15.7,P值均小于0.01),且分别优于VSD冲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1.2,P值均小于0.01),VSD冲洗组分别优于单纯V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43、8.43,P值均小于0.05).(4) VSD冲洗联合局部氧疗组术后换药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明显少于VSD冲洗组和单纯VSD组(t=3.37、5.95、7.01,6.25、10.80、13.26;P值均小于0.01);VSD冲洗组少于单纯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4.83、6.24,P值均小于0.05).结论 VSD冲洗联合局部氧疗充分利用3种创面治疗方法的优势,纠正深度烧伤创面组织的缺血、缺氧,为创面修复提供新鲜创面床,提高Ⅱ期移植皮片或皮瓣成活率,提高临床疗效.

  • 真皮替代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吴晴晴;肖灿

    创面修复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难题,真皮替代物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给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真皮替代物分为人工真皮替代物和天然真皮替代物两大类,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如烧伤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腹壁外科、耳鼻喉科、泌尿妇产科等,效果显著,但真皮替代物的转归机制及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感染、并发症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及解决,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前景.本文主要从真皮替代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两方面进行综述.

  • 硫化氢对线粒体损伤后氧化呼吸链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琰;李毅

    探讨硫化氢对线粒体损伤后氧化呼吸链的影响.已有研究证实,硫化氢在线粒体损伤后有保护氧化呼吸链,稳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及氧化磷酸化反应的作用,进而保证ATP的生成.通过对比国内相关研究,就硫化氢对线粒体损伤后氧化呼吸链的影响,归纳其作用机制,为今后硫化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 精准清创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徐杨;刘彤;郑兴锋;夏照帆

    清创是伤口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其基本要点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污染异物,促进创面愈合.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清创可分为手术清创、机械清创、自溶清创、酶解清创和生物清创等,但这几类清创方式在临床应用中都各有其优点及不足之处.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清创技术不断出现,如水动力清创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清创等,它们能弥补传统清创方式的不足,更为精准地清除污染或坏死的组织,且尽可能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破坏.精准清创的概念由此产生,其目的是靶向性地清除坏死及不健康组织,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并减轻清创时的疼痛.本文就目前常用的清创方法及精准清创新技术作一综述.

  • “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的观察

    作者:施加加;孙莹;潘珊珊;孙剑渊;李亚军;谭谦

    目的 通过分析“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伤后2年时改良Barthel指数(MBI)得分,评估患者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恢复的情况.方法 2016年8月于昆山市康复医院烧伤康复科招募“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群体特重度烧伤恢复期康复患者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37.03±8.80)岁,平均烧伤面积为(91.39 ±7.69)%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面积为(71.00±22.00)%TBSA;以患者烧伤面积划分,分为烧伤面积70% ~ 89% TBSA组(16例)和90% ~ 100% TBSA组(49例).康复治疗内容主要有烧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综合训练,以及创面和瘢痕的物理因子治疗.使用MBI评估患者的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恢复结果.两组患者MBI总分和各项得分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根据MBI各项独立水平级别的分布对MBI 10项进行系统聚类.结果 6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MBI平均得分为(75.88±22.65)分.烧伤面积70% ~ 89% TBSA与烧伤面积90% ~ 100% TBSA两组患者比较,MBI总分、洗澡、修饰、穿衣、进食、如厕、上下楼梯和转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而步行、膀胱控制和肛门控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I 10项独立水平趋势由高到低为膀胱控制/肛门控制>转移>行走>上下楼梯>进食>如厕>修饰>穿衣>洗澡;以MBI各项独立水平级别进行变量聚类为3类结果显示:洗澡和穿衣为第1类,其独立水平级别为完全依赖、较大依赖;卫生、如厕和进食为第2类,其独立水平级别为轻度依赖;上下楼、行走、转移、膀胱控制和肛门控制为第3类,其独立水平级别为完全独立.结论 该批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伤后2年时,虽体表烧伤面积范围巨大,但多数患者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恢复较好,但上肢相关的基础性日常活动障碍依然突出,特别是洗澡和穿衣等.

  •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致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罗溪;周潘宇;许硕贵;汪洋

    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水体和泥土中的、有发酵产气能力的兼性厌氧革兰阴性杆菌,是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人类感染通常由外伤伤口暴露于污染水体所致,亦可经食源性途径感染该菌[1].嗜水气单胞菌可于感染部位引起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ecrotizing soft tissue infection,NSTI)、胃肠炎等局部炎症反应,也可播散至远端器官累及全身多处部位,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可导致严重的败血症[2].

    关键词:
  • 下肢先天性血管畸形介入术后慢性难愈创面治疗一例

    作者:唐二千;黄峻;张志;陈宾;汪锦伦;梁岷;李叶扬

    患者女,12岁,右下肢先天性血管瘤10余年,动静脉瘘6年以上,曾多次于外院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出生后于右小腿发现肿物,质软,高出皮面,皮温稍高,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瘤”,予局部注射药物、手术切除等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下肢肿物反复出现,伴有下肢肿胀、无力、疼痛.

    关键词: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使用不当导致动静脉内瘘皮肤破溃一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夏荣霞;潘莹莹;陶白江

    患者男,46岁,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体外循环规律透析1年,透析频率2次/周,既往内瘘侧皮肤干燥、无红肿及皮肤破溃.家属及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2018年6月5日下午14时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后27 h,为了防止反复穿刺造成静脉炎,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规格:100 g乳膏含有多磺酸粘多糖300 mg;批号:H20150011;Mobilat Produktions GmbH,德国)涂抹内瘘处,具体使用方法:清洁皮肤后,挤出5 mL乳膏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轻轻回旋式涂抹动静脉内瘘处皮肤,因已结束透析治疗超过24h,故涂抹时未避开针眼处,然后采用医用级保鲜膜直接覆盖动静脉内瘘,时间为20 min,患者在覆盖13 min时,自觉内瘘针眼处灼热,但误以为是药物起作用时的正常反应,未作任何处理,仍继续覆盖保鲜膜至20 min.

    关键词:
  • GM-CSF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共识

    作者:GM-CSF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专家共识制定小组

    一、背景巨噬细胞作为创面愈合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其作用贯穿整个创面修复过程,既吞噬清除坏死组织、病原微生物和异物,又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修复细胞、刺激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化、加快胶原沉积和肉芽组织新生.20世纪70年代初,学者Burgess等[1]首次在鼠肺条件培养液中发现了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此后,人GM-CSF基因先后被克隆和重组表达.GM-CSF具有多种功能,除对造血前体细胞施加影响外,还可诱导多种细胞(如巨噬细胞、角质细胞、内皮细胞等)的增殖、分化、活化,并增强其功能.现重组人GM-CSF已成功应用于多个临床领域,如促进放化疗后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增强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等.近年来,国际上对GM-CSF的关注重点开始转移到其促创面愈合的研究中.

    关键词: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4 05
200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