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 중화손상여수복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9450
  • 国内刊号: 11-913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syxf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永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骆洪涛;王金强;闫伟;王浩;郑力通;张旭;武殿伟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单、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主要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1980年1月至2015年3月比较单侧和双侧PVP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中、英文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61篇,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双侧入路PVP相比,单侧入路缩短了手术时间[WMD=-17.28,95% CI(-23.54,-11.03),P<0.01]、减少了骨水泥注入量[WMD=-1.74,95% CI(-2.28,-1.20),P<0.01],但在长期随访中其对患者疼痛VAS评分的改善差于双侧入路[WMD =0.30,95% CI(0.05,0.55),P<0.01];患者术后短期随访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双侧PVP均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二者安全性相当.单侧入路具有操作时间短、骨水泥注入量少等优点,但其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的长期疗效方面差于双侧入路.

  •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徐云钦;李强;申屠刚;苏佩华;王刚;姚有榕;邓盼;罗正理;魏强强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各种高危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90例Schatzker Ⅴ~Ⅵ型的骨折患者,其中40例(21.1%)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共22个临床因素.对上述有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再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为: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高能量伤、过度肥胖、关节面恢复质量欠佳、石膏制动时间、伤口感染、软组织缺损、关节异位骨化、规范康复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项目为:合并膝关节周围多处损伤、关节面恢复质量差、术后长时间石膏制动、术后缺乏规范化的康复指导、膝关节周围异常骨化、皮肤软组织广泛缺损等.结论 术中、术后影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僵硬的因素远远多于术前,特别是关节面恢复质量欠佳、长时间石膏制动、膝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及缺乏积极主动功能锻炼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质量.

  • 外用新鲜冷冻血浆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观察

    作者:宋知仁;郑建锋;赵香莲;陈宇峰;陈明衡;侯强

    目的 观察新鲜冷冻血浆(FFP)外敷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新鲜冷冻血浆组(FFP组)21例,湿润烧伤膏组(MEBO组)20例,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rb-bFGF组)20例.观察3组治疗7、14、21 d后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治疗7d细菌清除率,疼痛度,1年后随访的瘢痕综合评分.结果 残余创面治疗7、14、21 d的愈合率:各时间点FFP组均高于rb-bFGF组和MEBO组(P<0.01);愈合时间:FFP组(20.16±3.31)d短于rb-bFGF组(23.31±3.86)d和MEBO组(25.98±3.37) d(P<0.01);治疗7d细菌清除率:FFP组(66.6%)明显高于MEBO组(20.0%)和rb-bFGF组(25.0%)(P<0.01),MEBO组和rb-bF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度:FFP组(1.96±0.28)分与MEBO组(2.10±0.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P组与rb-bFGF组(3.28±0.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对部分患者随访,根据相应瘢痕评价指标进行评分,FFP组(6.37±0.21)分高于MEBO组(4.16±0.13)分和rb-bFGF组(4.28±0.09)分(P<0.01).结论 FFP外敷治疗对比rb-bFGF、MEBO,能更有效促进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且能减轻患者疼痛,抑制瘢痕增生.

  • 白藜芦醇在烧伤血清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肖厚安;周小茜;张丽;安鸿肇;刘晨;王煜;寇谦;邓旭东;贾赤宇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在烧伤血清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1)取5只SD大鼠背部于95℃热水浴18 s制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伤后24 h制备烧伤大鼠血清;另取5只SD大鼠不做处理,制备正常大鼠血清.(2)体外组织块法培养大鼠PMVEC,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取第3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接种6孔板和12孔板,各板均分为3组(每组设3个复孔):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在烧伤血清刺激前2h加入(浓度20 μmol/L).(3)采用铺明胶的Transwell培养细胞后,酶联免疫吸咐法检测单层细胞通透性;采用吖啶橙-溴化乙啶法检测PMVEC的凋亡;RT-PCR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1)原代培养细胞生长较慢,呈铺路石样生长;传代后细胞呈均匀分布生长.细胞凝血因子Ⅷ阳性表达率为(97±3)%,鉴定为PMVEC.(2)培养24h后,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白藜芦醇组中细胞通透性分别为(87±16)、(220±11)、(131 ±11) ng/mL(F=207.40,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2.3)%、(22.3±3.7)%、(11.7±2.3)%(F=69.07,P<0.05).与对照组比较,烧伤血清组单分子层通透性、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18.76、10.75,P值均小于0.05);烧伤血清+白藜芦醇组内皮细胞单分子层通透性、细胞凋亡率较烧伤血清组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6.21、5.47,P值均小于0.05).(3)培养24 h后,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白藜芦醇组TNF-α以及IL-1β的mRNA水平分别为1.0±0.1、3.8±1.3、1.6±0.7(F=22.47,P<0.05);1.0±0.1、3.3±1.5、1.7±0.4(F=13.01,P<0.05);SIRT1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0.3、2.8±0.5、3.7±0.6(F=69.99,P<0.05);1.0±0.2、3.3±0.5、1.9±0.6(F=28.78,P<0.05);与对照组比较,烧伤血清组SIRT1、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9.93、12.67,P值均小于0.05);烧伤血清+白藜芦醇组较烧伤血清组SIRT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t=12.34,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4.12,P值均小于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烧伤血清诱导的PMVE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SIRT1介导的Cleaved Caspase3的下调相关.

  •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筋膜皮瓣阻隔延迟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向军;刘艳红;姚兴伟;刘沙;温建廷;韩德志

    目的 探讨兔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阻隔延迟皮瓣转位的佳手术时间,为该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制作双后肢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每组20个皮瓣.实验组采用阻隔延迟方法预制皮瓣,对照组采用非阻隔延迟方法预制皮瓣.术后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并分别在术后1 ~12d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该皮瓣蒂部血管内径、血流峰值及穿支血管数量.对实验数据进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大体观察:两组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实验组皮瓣于术后(6.1±1.5)d肿胀消退、出现皮纹,对照组于术后(8.2±1.9)d肿胀消肖退、出现皮纹,实验组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皮瓣形成术后1~12 d随天数的增加蒂部血管内径、血流峰值及穿支血管数量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在同一时间点上实验组皮瓣蒂部血管内径、血流峰值及穿支血管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瓣蒂部的血管内径、血流峰值及穿支血管数量在术后1~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实验组皮瓣蒂部的血管内径、血流峰值及穿支血管数量从术后3d开始到术后8d随时间一直上升(P均小于0.05),术后8d到术后10 d后趋于稳定(P均大于0.05);对照组皮瓣蒂部的血管内径、血流峰值及穿支血管数量从术后3d到术后10 d随时间一直上升(P均小于0.05),10 d后趋于稳定(P均小于0.05).结论 兔后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阻隔延迟皮瓣较非阻隔延迟皮瓣血运明显增强,可将皮瓣转位手术预制时间提前,阻隔延迟皮瓣的佳手术时间为术后8d,非阻隔延迟皮瓣为术后10d.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松涛;樊磊;杨龙龙;陶克;胡大海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害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1)取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双侧腹股沟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ADS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并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2) 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单纯烧伤组、ADSC治疗组(每组各6只大鼠).单纯烧伤组、ADSC治疗组大鼠背部于95℃热水浴15 s,制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伤后即刻2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0.9%氯化钠10 mL(50 mL/kg)抗休克,3h后经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和ADSC;假伤组大鼠仅背部于37℃水浴18s模拟烧伤过程.均于处理后48 h收集3组大鼠心肌组织标本及腹主动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没定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肿瘤坏死因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的mRNA表达水平.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 (1)分离培养的ADSC传至第三代时形态规则,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培养的ADSC均表达CD29、CD90、CD105,阳性率分别为88.6%、99.7%、92.8%,而CD31、CD34、CD45阳性率分别为4.4%、4.7%、3.3%;经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成脂分化.(2)单纯烧伤组大鼠血清CK、LDH含量分别为(1963.72±642.33)、(2732.45±215.13)U/L,高于假伤组的(347.77±72.33)、(825.36±94.26) U/L(t值分别为12.322、17.244,P值均小于0.05).ADSC处理组CK、LDH含量(1163.09±135.47)、(2069.24±152.46) U/L低于单纯烧伤组(t值分别为-8.757、-6.556,P值均小于0.05).(3)单纯烧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TNF-α、IL-1β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2.68±0.43、2.22±0.31、2.57 ±0.19,高于假伤组的1.00±0.05、1.00±0.09、1.00±0.08、(t值分别为13.242、8.651、14.332,P值均小于0.05).ADSC处理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IL-1β、TNF-α的mRNA表达量1.41±0.08、1.37±0.05、1.12±0.04低于单纯烧伤组(t值分别为-11.257、-7.990、15.248,P值均小于0.05).单纯烧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的mRNA表达量为0.43 ±0.02,低于假伤组的1.00±0.05 (t=8.768,P<0.05);ADSC处理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的mRNA表达量为0.61±0.03,高于假伤组(t=11.446,P <0.05).结论 ADSC可显著降低CK、LDH水平,减轻心肌组织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植入式义指在指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俊;薛威;韩岩

    手指缺损是常见的外伤后或先天性的畸形之一.如何治疗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指缺损修复的方法过去常采用手术再造或者佩戴假指赝复体.根据Branemark骨整合理论,国外有开展植入式义指重建手指的报道,即于残留掌、指骨髓腔内植入肽植入体,外接仿真的义指赝复体,从而对指缺损进行修复.这种植入式义指的技术,既可解决指缺损的外形问题,又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手指的功能,并且克服了再造术代价较大、技术要求高的缺点,更有着传统假指无法比拟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线粒体与急性创伤

    作者:王頔;刘琰;章雄

    线粒体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线粒体在急性创伤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在烧伤、胰岛素抵抗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急性创伤和急性创伤后反应中都可以观察到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这些改变对于机体的作用十分明显.本文将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急性创伤中线粒体产生的变化以及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的机制和因素等方面做一综述,探讨线粒体与急性创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线粒体 创伤和损伤
  • 吻合血管的颞浅筋膜瓣游离移植并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作者:余晶;王海平;吴毅平;黄立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颞浅筋膜瓣游离移植加皮片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并肌腱、骨外露的急、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7例单侧手背大面积创面患者,均采用吻合血管的颞浅筋膜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手背创面,伴肌腱离断的术中同期行肌腱吻合.术后随访,观察筋膜瓣及皮片存活情况,评价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7例游离颞浅筋膜瓣全部成活,仅3例皮片部分坏死,除1例补充植皮外,余换药后自愈,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6.3 d.术后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37个月,平均1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33.4±458)分.结论 采用吻合血管的颞浅筋膜瓣游离移植加植皮修复手背创面,术后手背外形恢复良好,手部功能不受影响,治疗效果满意,不失为临床中手背创面修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 不同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方申雲;范海涛;张西锋;刘蜀彬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入路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按纳入标准严格筛选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于解放军第三○七医院骨科行PELD的患者共35例,平均年龄32.5岁.术前Pfimmann腰椎间盘退变分级为Ⅱ~Ⅲ级.均施行PELD治疗,手术的目标节段分别是L4-5节段17例,L5-S1节段18例.L4-5节段采用侧后方入路实施手术15例,椎板间隙入路手术2例.L5-S1节段采用椎板间隙入路进行手术10例,采用经侧后方入路组8例.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腿痛1h、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分析术前及术后3、2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下简称Oswestry评分),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计算满意度[(优良数/患者总数)×100%].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了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32.5 min.住院时间平均为2.5d.患肢VAS疼痛评分,术前(8.2±1.2)分,术后1 h(2.8±1.1)分,术后1个月(2.2±1.3)分,术后6个月(1.7±1.0)分,术后12个月(1.2±0.8)分,术前与术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6、14.6、16.2、18.5,P均小于0.05).患肢Oswestry评分,术前(84.61 ±12.51)分,与术后3个月(21.51 ±10.11)分,术后22个月(15.10±3.28)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58.5,P均小于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2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P<0.05).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0例,良12,一般3例,满意度为91.4%.结论 术前严格的病例筛选及适应证的把握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另外根据椎间盘是否脱出或游离程度,位置的不同,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际生活的需要,耐受程度等要素,选择合理入路非常重要.

  • 纳米银敷料面膜联合药物导入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

    作者:曾丁;孙可;富斌;吕广平;杨洪美;海国梁;闫红;陶白江

    目的 探讨纳米银敷料面膜联合药物导入在治疗面部Ⅱ度烧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烧伤科应用纳米银敷料面膜联合磺胺嘧啶锌软膏以及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治疗面部Ⅱ度烧伤126例,其中浅Ⅱ度烧伤74例,深Ⅱ度烧伤52例,根据创面渗出情况间隔1~2d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 本组126例患者面部创面全部治愈并出院,74例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1±3.5)d,52例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3±4.1)d.结论 结合磺胺嘧啶锌以及rhEGF应用纳米银敷料面膜是一种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有效方法.

  • 基于交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66例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罗毅;郭景泉;高宇;肖强;郭子龙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66例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张家口市第一医院骨二科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6例股骨干骨折成年患者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固定方式分类分为交锁髓内钉组和钢板内固定组,每组各有患者33例.对比两组患者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等治疗效果.结果 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加压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25、0.480、0.900、1.525,P均小于0.05).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治疗总有效率为96.9%,钢板内固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4%,治疗总有效率为60.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97,13.020,P<0.05).结论 相比较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给予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好于钢板内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负压创面治疗在开放性腹部创面合并腹腔内感染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智;龙笑;白明;赵茹;王晓军

    目的 探索负压创面治疗在开放性腹部创面合并腹腔内感染应用的可行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开放性腹部创面合并腹腔内感染患者13例病例资料,患者均于腹部开放性伤口上直接行负压创面治疗.结果 13例患者在负压创面治疗后,在体温、引流量、腹内压和外周血降钙素原水平上均有改善,其中1例患者发生肠瘘,后经手术治疗痊愈;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转院,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负压创面治疗应用于开放性腹部创面合并腹腔内感染能够充分引流,有效地去除因感染和组织坏死带来的内外毒素,同时减轻水肿,降低腹内压,防止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出现并使感染局限,明显改善预后.

  • 腰椎后路手术亚甲蓝标记定位方法的改良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朝阳;温建民;孙永生;梁朝;林新晓;孙卫东;程程;蒋科卫;胡海威

    目的 对腰椎后路手术亚甲蓝标记定位方法进行改进,并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93例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术前定位使用改良型亚甲蓝标记定位方法,观察该定位方法准确率、并发症及其优势与缺陷.结果 改良型定位方法定位准确93例,准确率达到100%,定位过程中X线机侧位透视次数为1~2次,标记部位局限、清晰.无与定位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型亚甲蓝标记定位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简便、无痛、无创、快速、安全、费用低廉的腰椎后路手术定位方法.

  • 膝关节肉瘤局部麻醉下行下肢高位截肢一例

    作者:董肇杨;李小英;蒋秋萍;曾勇;史亮;李佳轩;宋国荣

    患者男,45岁,工人,因发现右下肢肿块并迅速增生1月入院(图1A),既往曾于25年前工作时被火焰烧伤,诊断为Ⅲ度烧伤面积为总体表面积的95%,治疗8月后病愈出院,全身瘢痕增生较严重.2年前因高血压脑出血,在当地医院治疗.

    关键词: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造成皮肤烧伤的创面修复一例

    作者:张文龙;富斌;曾丁;孙可;张建华

    患者女,70岁,2013年6月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伴腹胀呃逆,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提示:肝区占位,考虑"原发性肝癌",在当地医院行"肝占位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上腹不适无减轻,饭后腹胀加重,无明显恶心、呕吐,无食欲减退,无腹泻、腹痛、黄疸等症状.2013年8月遂来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就诊,行腹部B超示:肝内多发实性占位,右肝Ⅶ段巨大占位,完善术前检查后行肝占位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术.术后患者出现右上季肋部Ⅲ度烫伤,面积约1%总体表面积(图1A).局部予以消毒,无菌敷料覆盖.9d后右季肋部出现迟发性改变,组织界限清楚,中央约9 cm×5 cm区域碳化坏死,周围炎性水肿带明显(图1B).

    关键词:
  • 小儿重度烧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斌

    目的 探讨小儿重度烧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收治的29例小儿重度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烧伤创面脓毒症1例,应激性溃疡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康复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的液体复苏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全面深入评估患儿的全身状态和手术耐受能力,积极的合并疾病处理;术中有效的保暖措施和安全的体位护理;术后严密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全身营养支持,有效的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提高了重度烧伤患儿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做好出院和康复指导;大程度恢复患儿基本功能.

  • 注射器负压进针法在小儿烧伤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华;王方明

    目的 探讨注射器负压进针法在小儿烧伤后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二六三临床部烧伤科收治418例烧伤患儿,入院后应用注射器负压进针法进行静脉穿刺,计算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 418例患儿均施行静脉穿刺,1次穿刺成功率为302例,占72.3%,2次穿刺成功率为84例,占20.1%,3次穿刺成功率32例,占7.6%.结论 应注射器负压进针法行小儿烧伤静脉穿刺,有利于小儿烧伤后静脉输液的顺利实施.

  • 严重烧伤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措施

    作者:高彩宏;曹利琴;谷才之;周静

    目的 总结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入住解放军乌鲁木齐总医院的26例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注重营养评估、管饲护理、口腔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等环节,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白蛋白、前白蛋白、上臂围、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及体重指数(BMI)指数.结果 比较26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上臂围、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及BM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愈时均未出现体质量下降.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强调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对有效治疗疾病以及促进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

  • 综合换药疗法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作者:张庆庆;张晓影;唐玲;刘明元;果立颖;陈漫丽;何巧丽

    目的 探讨综合换药疗法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门诊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86例,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换药组43例和综合换药组43例,综合换药组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和痂皮存在的阶段,使用10%氯化钠注射液湿敷创面15 min后使用0.25%碘伏消毒创面,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在痂皮上涂烧伤抑菌霜后包扎,隔日换药.痂皮脱落后和新鲜肉芽组织形成阶段,使用10%氯化钠注射液湿敷创面15 min后,创面喷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涂抹烧伤抑菌霜后包扎,隔日换药.传统换药组在创面各阶段换药过程中略去使用10%氯化钠注射液湿敷创面步骤,其他与综合换药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创面脱痂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综合换药组脱痂时间为(10.37±1.70)d,传统换药组为(15.58±2.59)d,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1.03).综合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25 ±3.82)d,传统换药组为(28.69 ±4.92)d,两组间差异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27).结论 综合换药疗法使用10%氯化钠注射液湿敷创面加速了坏死组织脱落时间,使创面成为一个高渗环境,在创而各阶段阶段,结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烧伤抑菌霜与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 充分认识创面对机体的危害性

    作者:荣新洲;樊桂成

    本文结合笔者前期研究工作及临床经验,着重介绍创面导致机体出现局部乃至全身性的损害,临床上表现为机体体内物质丢失、外部细菌毒素聚集入侵、组织坏死物毒性、可能的间变与癌变、疼痛及其它心理性影响等的危害.建议重视创面的积极处理、尽早消灭创面,从而减少机体体液、营养的丢失,控制创面的感染,减少局部细菌毒素、组织毒素的产生,避免毒素的进一步吸收入血所造成机体的局部、全身性的损害.

  • 国人钙和维生素D的适宜摄入量研究

    作者:米昭曾;罗永健

    目的 通过人体实验研究钙平衡,估算中国人的适宜钙摄入量;探讨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根据.用人体实验确证"维生素D"与"钙吸收"的关系.方法 在不同钙摄入量下(600~5650 mg/d),测定11名志愿受试人的钙平衡,检测历时853 d.用不同剂量维生素D及"钙剂"干预,检测2名志愿受试人的钙吸收增减.食物钙、粪钙、尿钙含量指标检测使用经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滴定法.结果 (1)12岁儿童摄入钙600 mg达到正平衡,每天获得钙85 mg;80岁老年女性摄入钙650 mg,每天丢失钙216 mg;44岁女性摄入钙2900 mg,每天获得钙37 mg;当摄入钙增至4900 mg,每天获得钙734 mg.62岁男性摄入钙993 mg,每天丢失钙197 mg;当摄入钙增至5680 mg,每天仅丢失钙28 mg.在低钙摄入下(每天≤700 mg),80岁女性和62岁男性的钙吸收率仅为12岁儿童的1/7和1/4.(2)44岁女性:摄入钙900 mg/d,维生素D干预2000 IU/d,观察12d,钙吸收共减少446.4 mg,钙丢失增加1014.0 mg;摄入钙为2900mg/d,维生素D干预2000 IU/d,观察20 d,钙吸收共减少3122.0 mg,钙丢失增加3886.0 mg;摄入钙增至4900 mg/d,无维生素D干预,观察48 d,钙吸收共增加56817.6 mg,钙平衡增加58689.6 mg.62岁男性:摄入钙5650 mg/d,维生素D干预2000 IU/d,观察39 d,钙吸收共减少7269.6 mg,钙丢失增加8326.5 mg;摄入钙2776.9 mg/d,维生素D干预4000 IU /d,观察40 d,钙吸收共减少4700.0 mg,钙丢失增加5116.0 mg;摄入钙增至5689.7 mg,无维生素D干预,观察34 d,钙吸收共增加12835.0 mg,钙平衡增加8279.0 mg.结论 人体的钙吸收,随年龄增长明显降低.然而,将国人的钙摄入量提高至每天3000~5000mg,成年人就可以达到或接近正钙平衡.本实验证明,只要维生素D的摄入量超过每天2000 IU,维生素D就明显降低(食物)钙的吸收.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4 05
200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