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 중화손상여수복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9450
  • 国内刊号: 11-913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syxf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永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变迁分析

    作者:梁尊鸿;潘云川;徐家钦;王君

    目的 了解烧伤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变迁特点.方法 回顾海南省人民医院2002-2009年住院烧伤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并对比前、后4年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情况.结果 检出6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389株(61.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96株(30.9%)、鲍曼不动杆菌89株(14.0%)和大肠埃希菌56株(8.8%);革兰阳性(G+)球菌220株(34.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17.2%)和表皮葡萄球菌79株(12.5%);真菌25株(3.9%).前、后4年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有下降趋势(P <0.05),而条件致病菌如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P <0.01);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P <0.05).10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2株(47.8%),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近8年来烧伤病房患者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条件致病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常见病原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此应予以重视.

  • 继发于儿童时期烧伤的严重颈部畸形的修复

    作者:王雪;钱云良;杨军;张余光;王丹茹

    目的 通过运用游离复合肩胛皮瓣联合骨组织修复,从功能和美学标准方面修复继发于儿童时期烧伤的严重颈部挛缩畸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时期烧伤后继发重度颈部畸形患者42例,通过瘢痕切除松解和颈部成形术彻底松解颈部挛缩、加深颌颈角.根据术前头部影像学测量结果,选择带血供的肩胛骨移植,或者颏前移成形术来修复骨结构畸形,软组织缺损是按照涉及到的颈部美学亚单位来选择单叶或双叶肩胛皮瓣.术后通过颈部活动度和颌颈角来评估功能和外观效果.结果 42例患者颈部瘢痕挛缩松解后,有18例接受肩胛骨外侧缘骨移植,选用肩胛或肩胛/肩胛旁双叶皮瓣覆盖;10例由于烧伤后瘢痕未明显阻碍下颌骨发育,仅应用肩胛/肩胛旁双叶皮瓣覆盖缺损创面.另有21例接受颏前移成形术,选用肩胛或肩胛/肩胛旁双叶皮瓣覆盖缺损.所有皮瓣成活.颈部活动度良好,术后颌颈角恢复到90°~120°.供区由断层皮片覆盖,在长期随访中未见挛缩复发.结论 游离的复合肩胛皮瓣十分适合用来修复儿童时期烧伤后继发重度颈部挛缩.在下颌骨发育严重畸形的患者应同时运用颏前移成形术或肩胛骨移植术以进一步加深颌颈角.

  • 低强度微波照射对烫伤大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创面溶菌酶含量的影响

    作者:赵超莉;谢卫国;宛仕勇;温丰平

    目的 通过开展微波照射对深Ⅱ度烫伤大鼠感染创面分泌物溶菌酶含量的影响,证实低强度微波对创面具有提高免疫、抗菌、消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40只Wistar健康清洁级雄性大白鼠,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红外线照射对照组,C组低强度微波照射15 min实验组,D组低强度微波照射30 min实验组.分别于治疗后第17天、第14天取创面分泌物进行溶菌酶含量测定.结果 低强度微波照射对烫伤大鼠创面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作用,D组明显高于C组,且均强于B组,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低强度微波照射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可以明显影响大鼠的非特异免疫功能,提高创面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菌消炎作用.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兆新;吕磊;刘小龙;纪东亮;刘利华

    目的 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烧伤、创面修复外科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收住的各种难愈性创面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常规清创后,试验组创面使用ADM覆盖,对照组常规应用生理盐水、凡士林纱布覆盖,每例患者选取4 cm×4 cm大小创面作为观察区域,比较两组治疗后1 d、3 d、7 d、12 d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临床治疗时间.结果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术后第5天两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开始有区别,治疗后7 d,试验组肉芽创面(24.87±0.24)%与B组(18.66±0.4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17±1.87)d,较B组(32.71±3.95)d明显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创面覆盖物,能有效地保护创面,促进创面血管化形成,缩短临床治疗周期.

  • 早期重度烧伤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异常及其意义

    作者:沈锐;冯祥生;宋红梅;张凤刚;陈晓东;阮树斌;林泽鹏;林颜;张敬群

    目的 探索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07年7月至2010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收治的急诊入院的重度烧伤患者42例,根据入院时患者有无休克情况将其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全身无创伤、无炎症的瘢痕整形患者11例作为对照组.烧伤患者入院时急诊采静脉血,对照组患者术前采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 -1β、IL-6及IL-10进行检测,比较3组人群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休克组和非休克组血清中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以及抗炎因子IL-10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与非休克组相比较,休克组血清中促炎症因子TNF-α、IL-6以及抗炎因子IL-10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重度烧伤患者伤后短时间内即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尤其休克患者.重度烧伤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与有无进行及早的液体复苏关系密切.

  • 基因治疗在创伤愈合中的应用

    作者:曹大勇;陈斌;付晋凤

    创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各种生长因子、炎症介质等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因治疗是现代生物治疗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创伤修复,尤其是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因治疗分为病毒载体导入系统(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腺病毒相关病毒等)和非病毒载体导入系统的基因感染(直接注射、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穿孔、脂质体和脂质体复合物、阳离子多聚物等).本文对创伤修复及基因治疗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

  • 糖尿病足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陈彬;杨小辉;首家保;潘文妍

    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糖尿病足感染的患者数量随之增加,了解其当前相关研究进展十分必要.作者回顾有关文献,从糖尿病足感染的成因、诊断、分类分级、病原学分析和治疗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多胺代谢在临床研究中的意义及进展

    作者:樊桂成;荣新洲

    多胺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和体液中,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增生、生长,对维持细胞膜和线粒体的完整性、DNA和RNA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基因表达、信号转导、调节蛋白合成过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胺的代谢在临床工作研究中的意义及进展加以综述.

  • 负压创面疗法治疗原理与研究进展

    作者:张明玮;刘志国

    负压创面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广泛用于各种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增加伤口血流灌注,减轻组织水肿,抑制细菌生长防止交叉感染,促进修复细胞的增殖同抑制凋亡.随着治疗适应证的增加,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适负压值,敷料更换时间,合理的治疗时间等.本文对负压创面疗法的作用机制和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一综述.

  • 臭氧气浴治疗烧伤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

    作者:巴特;李全;王凌峰;曹胜军;王宏;荣志东;胡国林;周彪;陈强;闫增强

    目的 处理创面耐药菌是烧伤临床面临的难题,通过本试验力图寻找治疗烧伤难愈性创面的一种新途径.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内蒙古包钢医院烧伤科住院的24例烧伤患者的残余难愈性创面,采用臭氧局部气浴治疗(治疗组12例)与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12例)进行比较,并观察臭氧气浴治疗对创面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42%.治疗组前5次治疗前、后细菌定量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臭氧气浴治疗烧伤难愈性创面,有利于杀菌、消毒及炎症创面的愈合,创面细菌含量明显降低,臭氧治疗难愈性创面可成为一种新途径.

  • 磺胺嘧啶铈对糖尿病足创面的作用

    作者:邹晓防;李健;李晔琼;徐珊;危义乾;谢晓繁;曹卫红

    目的 研究磺胺嘧啶铈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足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创面应用碘伏换药,治疗组创面以1%磺胺嘧啶铈霜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细菌清除率、肉芽生长情况、创周炎症反应和创面愈合率.结果 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和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肉芽生长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周炎症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 磺胺嘧啶铈能抑制糖尿病足创面细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 银锌霜在延迟入院轻中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雷兴旺;李金博;焦洋;高超

    目的 探讨银锌霜对延迟入院轻中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6例延迟入院轻中度烧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银锌霜组249例,创面采用银锌霜治疗;烧伤膏组237例,创面采用烧伤膏治疗.入院时创面细菌培养阳性者在用药1周后比较两组细菌转阴率,同时比较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植皮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创面均完全愈合.与烧伤膏组相比,银锌霜组患者入院时创面细菌培养阳性者在用药1周后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为78.52%,较烧伤膏组(21.0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抗生素应用时间、残余肉芽创面植皮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上均较烧伤膏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锌霜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和创面促愈合作用,对延迟入院轻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有良好治疗效果.

  • 烧伤后的白细胞流变行为及其调控

    作者:张庆富

    微循环障碍是烧伤重要的病理变化,贯穿于重症烧伤的整个病程,影响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1-2].白细胞流变行为异常在烧伤微循环障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烧伤后白细胞流变行为变化及其相关机制,对于分析烧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并坏疽性脓皮病外科治疗一例

    作者:樊桂成;荣新洲

    患者女,28岁,2011年4月左下肢皮肤无明显诱因出现两个约0.5 cm×1 cm大小破溃面,自行涂药处理,未见好转,破溃面进一步扩大,并由左下肢发展到双下肢多处皮肤溃烂,疼痛明显,并伴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图1~3),曾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于7月入本院治疗.患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史7年,长期口服"强的松"治疗.

  • 夫西地酸钠致皮肤坏死二例原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孟进松;陈欣;林国安;李文军;袁仕安

    夫西地酸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肝酶升高及黄疸、静脉痉挛和血栓性静脉炎[1],还可以致皮肤坏死.解放军第一五九中心医院于2010年7月17日和7月23日收治因夫西地酸钠致输液部位大面积皮肤及其皮下组织严重坏死2例,经综合治疗后创面愈合.现报道如下.

  • 21例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宋雪苹;张淑敏;崔欢欢

    对21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护理对策包括:建立免责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汇报制度,改进导管的固定方法,规范使用镇静剂等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并且ICU医护人员应及时对置入各种导管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采取恰当合理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ICU内患者的安全.

  • 小儿烧伤住院期间合并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循证护理

    作者:张寅;陈雅琴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收治6例烧伤面积小于25%TBSA的小儿患者,该6例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均出现全身剧烈瘙痒并不停扭动的症状,通过单纯的灼伤沐浴和使用抗过敏药物和苯巴比妥钠等镇静药物难以缓解.其中4例救治失败.笔者尝试通过循证护理手段解决以下的护理问题:(1)如何通过患儿症状确定可能导致感染死亡的可能优势菌?(2)如何判断患儿病情变化?(3)如何进行有效的创面处理和护理,解决瘙痒问题?(4)如何进行手的卫生?如何进行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如何防止传播?通过循证护理和医师的精心治疗,2例患儿经过有效地换药和针对性抗生素应用,瘙痒症状逐渐减轻,创面基本愈合而存活,成为以后类似病例医疗和护理的重要参考.

  • 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预防

    作者:宁波;马宇洁;刘磊;刘涛;李一粟

    目的 探讨重症感染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后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的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重症监护科治疗的139例重症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病情及细菌学证据,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78例,应用三代头孢+喹诺酮类;B组61例,使用碳氢酶烯类抗生素.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胃管注入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并肠内营养乳剂每24 h注入>500 mL.根据改善胃肠动力方法不同再分为4组,a组使用莫沙必利+胃复安胃管注入,b组使用生大黄粉胃管注入,c组使用开塞露灌肠,d组为对照组,仅进行上述常规治疗,比较A、B组之间及a、b、c、d组之间ADD发生率.结果 A、B组之间AD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8%)、b(7%)、c(7%)组与d组(15%)比较,AD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之间比较,AD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改善胃肠动力方法与单纯使用益生菌比较可减少ADD发生率,因此采用增加胃肠动力方法可预防重症感染患者ADD的发生.

  • 改良式封闭负压疗法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曾丁;孙可;陶白江;吕广平;崔立龙;海国良;杨洪美

    目的 探讨改良式封闭负压疗法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6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针对常规负压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海绵板结、引流不畅等并发情况进行附加冲洗、改变吸引模式等改良化处理.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46例患者中,12例经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经植皮愈合,6例感染控制后因骨或肌腱组织外露采用皮瓣修复,1例老年褥疮患者因原发病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7例经改良式封闭负压治疗后直接上皮化愈合.结论 改良式封闭负压疗法可以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创面外用抗感染药物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保护创面及周围皮肤组织.

  • 新生儿严重烧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王配合;杨建民;李晓东;张轶;梁育儒;安亮恩;王鹏;焦理强;赵晓程;沃贝贝

    目的 探索新生儿严重烧伤后的救治方法.方法 本组共78例患儿,给予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适当的创面处理.结果 78例新生儿全部治愈.其中,浅Ⅱ度、深Ⅱ度和烧伤面积小于1%TBSA的Ⅲ度创面愈合后,经随访6个月~1年均无明显瘢痕组织增生;3例Ⅲ度创面烧伤面积大于2%TBSA的患儿植皮区和供皮区皆无明显瘢痕组织增生.结论 早期进行有效的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并给予恰当的创面处理是救治严重烧伤新生儿的重要措施.

  • 低成本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严重感染性创面的体会

    作者:毕所峰;牛广新;王晓峰;修海军;白洪涛;刘守东;孙瑞轩

    目的 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探讨自制的低成本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治疗严重感染性创面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7月赤峰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科对13例患者,共14处严重感染创面,应用低成本VSD装置(由医用硅胶管、棉纱布、生物半透贴膜或无菌手术贴膜、负压引流器、医院中心负压系统组成)治疗,压力-30~-50 kPa,每72 h内更换一次装置耗材.观察患者全身感染表现、创面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平均(12±7)d治疗,13例患者全身感染表现均全部消失.14处创面情况:2处自愈;9处清洁,肉芽生长迅速;2处较清洁,肉芽生长较慢;1处未见肉芽生长.12处未愈创面后期经手术均一次性封闭.结论 低成本VSD装置取材方便,成本低廉,能控制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不足之处是耐久性较差.

  • 利奈唑胺治疗胸骨骨髓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业平;田彭;杜伟力;荣艳华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冠脉搭桥术后胸骨骨髓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24例冠脉搭桥术后术区切口不愈合并发胸骨骨髓炎的患者纳入观察,对感染伤口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所有患者均有多种细菌感染,均发现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静脉使用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连续10 d.观察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后不良反应、感染控制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伤口均为混合多种细菌感染,其中,在检出的阳性球菌中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为40.7%,肠球菌属位居其次.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性均为100%.伤口均顺利愈合.结论 利奈唑胺用于冠脉搭桥术后胸骨骨髓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 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综合治疗

    作者:夏成德;狄海萍;薛继东;张业龙;李晓亮;李强;牛希华

    目的 总结烧伤后期残余创面修复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采用创面浸浴、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应用封闭负压疗法(VAC),然后邮票植皮或皮瓣修复方法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78例.残余创面面积2%~27%TBSA.观察治疗前、后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78例患者,经多次浸浴换药,2~3周愈合者17例,邮票植皮44例.应用VAC治疗17例.治疗前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分别占38.20%和32.58%,治疗后患者创面培养结果逐渐转阴.本组患者均治愈.结论 创面浸浴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应用VAC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能够明显控制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为手术修复创面创造了良好条件.

  • 简易封闭负压疗法在难愈性伤口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仙蓉;梁伟强;冯晓玲

    目的 探讨简易封闭负压疗法在难愈性伤口中的疗效.方法 对18例难愈性伤口清创后,应用中心负压、胃管、3M手术贴膜、藻酸盐敷料、优拓敷料等制成的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处理.待伤口肉芽好转后予皮瓣转移或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18例患者经封闭负压引流治疗7~40 d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完全闭合,伤口愈合良好.治疗期间4人次患者曾出现引流管堵塞现象.结论 简易封闭负压疗法有助于清创,能有效控制渗液及感染,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降低医疗成本.

  • 烧伤创面处理不当致感染、并发脓毒性休克和MODS的救治(附1例报告)

    作者:李孝建;钟晓旻;张志;霍丽贞;张旭辉;黄粤

    目的 总结严重烧伤患者因创面处理不当致感染、并发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救治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1例烧伤面积75% TBSA(其中深Ⅱ度25%TBSA、Ⅲ度50%TBSA)的患者,外院治疗5 d,因烧伤创面感染,并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MODS(肺、脑、肾、循环、血液等),入院后即按2008 SSC指南,给予快速液体复苏和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等,使平均动脉压大于65 mm Hg;并予肺保护性策略机械通气及其他器官功能支持措施.在良好器官功能支持下,入院后5 d行双下肢约40%TBSA感染创面的切痂和大张异体皮的覆盖术,随后,分别于入院后13 d、23 d、31 d行躯干、四肢创面削痂、自体网状皮片移植术.结果 入院经上述治疗后,保证了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和氧供,入院后5 d切除40%TBSA感染创面及坏死组织后,各器官功能逐渐恢复,后又经过3次自体网状皮片移植术,治疗39 d后痊愈.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因创面感染并发全身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MODS后,按SSC指南保护重要脏器的血流和氧供是治疗成功的保证.确切的器官功能支持下,积极手术处理感染的烧伤创面等原发病灶是救治成功的根本.

  • 延期原位回植术治疗严重污染的下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

    作者:刘牛庆;汪韬;李红新;苑博;余国春;刘竹林;李玉民

    目的 观察利用延期皮肤原位回植术治疗严重污染的下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延期皮肤原位回植术治疗严重污染的下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7例.患者一期清创后,使用消毒纱布和封闭负压疗法(VAC)封闭创面,脱套的皮肤修剪成全厚皮片.使用0.1%苯扎溴铵消毒皮肤后,采用湿润的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包裹皮片,置入4℃冰箱储存,延期3 d后,创面再次清创并回植储存的脱套皮肤.结果 按照皮片成活率进行疗效评定,1例为优,6例为良,皮片平均成活率为(82.14±5.81)%.对所有病例随访7个月至2年,观察回植皮肤色泽略深,外观接近正常,皮肤有汗毛生长,感觉接近正常.结论 使用延期皮肤原位回植术可以有效地治疗严重污染的下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

  • 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感染及坏死的临床探讨

    作者:华荣;孙建飞;惠利民;顾军;徐宏亮;荣新洲

    目的 探讨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发生感染坏死的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共82足)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其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21~65岁,平均3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9 d.除1例开放性骨折行克氏针固定外,其余病例均行手术取跟骨外侧入路,复位后用塑形钛板固定,术中有63例行人工骨充填植骨.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 按Mar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后足功能,优42例,良28例,可10例(12足).本组发生早期并发症9例(10足),发生率为12.5%.其中切口边缘皮肤坏死7例,伤口感染2例(3足).晚期出现跟距关节慢性疼痛、明显影响行走2例,发生率为2.5%.结论 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感染及坏死与手术时机、手术操作、术后引流有关,手术前后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理能够降低皮肤感染及坏死发生率.

  • "U"型缝合加压法在软组织难愈腔隙闭合中的应用

    作者:于清;张艳

    目的 探讨"U"型缝合加压法在闭合软组织难愈腔隙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21例(28个创面)因感染、外伤、褥疮等原因造成软组织迁延难愈的潜在腔隙创面的患者,在治疗上采取冲洗、清除腔内的坏死组织和老化的肉芽组织后,在不易制动及加压包扎的部位,采用"U"型缝合,分点加压的方法,促进难愈腔隙创面的愈合,并且对其疗效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24个创面)均在2~3周腔隙逐渐闭合.1例(4个创面)外伤截瘫伴髋臀部、骶尾部褥疮患者,因过度肥胖、双下肢不自主抽搐,致腔隙创面闭合效果较差.有效率85.7%.结论 "U"型缝合,分点加压的方法,对不易制动及加压包扎部位的腔隙创面,能减少或消除腔隙创面间的相对运动,为创面间紧密贴合及愈合创造条件,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 蒙药生肌长皮膏外用治疗下肢难愈性感染伤口6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白国荣;张亦弛;董向力;高春燕

    目的 观察蒙药生肌长皮膏治疗下肢难愈性感染伤口的临床疗效,从而探索促进伤口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临床感染伤口常规处置治疗3周以上未愈合且伤口感染严重,坏死组织及分泌物较多患者60例,清创后将药膏适量局部外用,1 d或隔日换药1次,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优38例,占63.3%;良17例,占28.3%;优良率为91.3%.应用蒙药生肌长皮膏后创面变红润,新生肉芽组织丰富,创面炎性渗出减少,创面面积缩小迅速,有利于伤口愈合.结论 蒙药生肌长皮膏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长皮作用,局部用药抑制创面炎性渗出,促进肉芽生长,充填创面组织缺损,使创缘上皮迅速爬行覆盖,加速组织新陈代谢,炎症消退,生肌长皮迅速,促进伤口愈合.

  • 我的学术轨迹

    作者:许伟石

    1958年6月我参加烧伤总面积超过80%TBSA患者邱财康的治疗小组,此后,成为建设瑞金医院烧伤学科的主要人员.该学科于1959年起开展"早期切痂、大张同种异体皮覆盖创面、自体皮片和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intermingled transplantation)处理大面积Ⅲ度烧伤(≥50%TBSA)创面的综合性研究"[1-3],而我是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1966年应用这方法治愈1例烧伤总面积98%TBSA、Ⅲ度烧伤面积90%TBSA的患者,突破了大面积Ⅲ度烧伤治疗的瓶颈,显著提高了大面积Ⅲ度烧伤治愈率.同时这一方法也为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早期切痂创造了条件,大化节省自体皮需要量,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逐渐推广,治愈了一批超大面积Ⅲ度烧伤(≥90%TBSA)患者.我作为1966-1977年瑞金医院烧伤科治愈6例超大面积Ⅲ度烧伤的参加者[4],在1966年讨论首例治愈患者自体皮来源时建议头皮作为供皮区,并参与建立和完善头皮取皮技术操作的临床工作.鉴于我国同种异体皮来源困难的社会现实,1972年瑞金医院烧伤科进行混合移植中应用异种猪皮替代同种异体皮的研究时,我也是研究团队的主要人员之一,负责临床应用与观察[5].异种猪皮排斥早于同种异体皮,需增加自体小皮片的面积和密度,自体小皮片面积不小于0.25 cm2、间距不超过1 cm的条件下,混合移植后创面可能不再裸露

  • 一份出色的答卷——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伟石教授

    作者:张勤

    从1958年瑞金医院救治邱财康并建立烧伤中心开始,许伟石教授的名字一直和这个学科的临床发展和学术研究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参加研究混合移植、脓毒症抗生素应用和创面愈合等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成为瑞金医院烧伤方面以及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并在转化医学方面已经颇具成效团队的骨干,培养了一支学术梯队.更重要的在于他和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烧伤开拓者不追逐名利、富于奉献的精神,他们是我们这个学科的脊梁和灵魂所在.

  • 伤口护理

    作者:池迎春;廖成静;贾赤宇

    目录一、简介二、表皮伤口愈合三、伤口护理四、局部抗菌药物五、结语一、简介在急性烧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方法是应用患者的表皮去覆盖烧伤部位,以使其完全愈合.有时候一些轻度烧伤的伤口可以自行愈合;但有时则需要进行烧伤组织切除而后再覆盖自体皮肤以使其达到愈合效果.但经过临床评估烧伤深度已达到全层损伤或Ⅲ度烧伤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二种治疗方式.此章节旨在于对上述两种烧伤伤口的治疗方式和局部抗菌药物进行详述.

  • 新时期军队医院卫勤保障工作之我见

    作者:关小宏;周广治;李宝军

    根据军队医院当前任务、体制与工作要求,探讨如何建设强有力的应急保障队伍.采取搞好思想教育、强化战备观念、发挥军人主力军作用,加强对非现役文职人员及合同护士的军人素质培养,强化技术训练等.通过强化教育,认真组织,全员培训,提高了卫勤保障能力.强有力的思想教育,针对性的全员培训,能提高应急战备能力.

  • 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在京召开

    作者:赵改丽

    机体损伤后皮肤黏膜天然屏障被破坏,为微生物入侵敞开了大门,这不仅影响损伤组织的修复,而且成为对机体的第二次打击,是促成脓毒症进而威胁生命的基本原因.因此,为探讨如何更好地防治损伤后创面感染并促进损伤组织再生,由<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主办的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及同道共1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 2011年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纪要

    作者:刘军兰

    金秋十月,来自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的总编、编辑部主任、编辑、技术人员及其他兄弟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及高教出版社的医学电子期刊编辑同行共100余人从祖国各地相聚在北京,参加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的"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2011年10月25日,培训班在中华医学会五楼会议室伟纶厅开班,大家济济一堂,共同学习编辑出版的相关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态,畅谈杂志发展的新视点、新思路.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4 05
200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