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 중화손상여수복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9450
  • 国内刊号: 11-913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syxf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永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广州“5·6”火车站恐怖暴力袭击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分析

    作者:秦伟毅;唐绍辉;李双明;卢勇;魏翼荣

    目的 通过对2014年5月6日广州“5·6”火车站恐怖暴力袭击案伤员的院前、急诊科和专科救治全过程的分析,以改进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应对恐怖袭击事件的救治能力.方法 广州“5·6”恐怖事件导致7例患者创伤,其中5例刀伤,1例左膝关节跌伤,1例胸部枪伤.事件发生后,在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迅速启动急救预案,对7例伤员进行了快速地现场急救,安全转运.结果 参加现场救治医院接到急救指令后反应迅速,10 min内到达现场,救治医院急诊科处理均在30 min内结束,5例刀伤患者30 min内专科治疗介入,并迅速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5例刀伤患者在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1例膝关节伤患者和1例枪伤患者在术后3周痊愈出院,所有救治伤员未有任何伤后并发症.结论 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是应对恐怖暴力袭击事件有效的机制,创伤后的院前、院内急诊科和专科无缝连接救治是提高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伤残率的佳路径.

  •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陶白江;孙可;吕广平;海国梁;闫红;杨洪美;褚小虎

    目的 研究应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探讨改良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选择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4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针对临床常用封闭负压引流疗法过程中易出现的引流不畅、海绵板结、粘连创面、皮肤副损伤等情况进行敷料随形、植入、冲洗等改良处理,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64例患者中,22例经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治疗后自行愈合,42例经治疗后创面情况明显好转,后期采用组织移植的手术方法修复,无创面恶化情况发生.结论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发挥有效地保护创面及周围皮肤的作用,解决了部分临床负压疗法并发症的问题.

  • 成批爆炸烧冲复合伤的救治

    作者:雷晋;段鹏;郝振明;明志国;冯晋斌;李明森

    目的 总结2012年11月23日寿阳某火锅店成批烧冲复合伤的救治经验,为公共突发爆炸事件的临床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分析本次事件中各级政府应急预案实施及指挥协调情况,对转入省城3所医院的33例患者,早期救治高度重视烧冲复合伤特点,制定总体治疗方案.所有患者行动脉血气分析及经皮氧饱和度动态监测;胸部X线片动态观察其影像学变化;适时进行胸部CT检查;动态监测D-二聚体、血凝系列,合理应用止血药物及抗凝药物等.针对烧伤除按照早期抗休克、脏器保护措施、抗感染、及时创面处理等救治原则及常规治疗外,重点针对肺爆震伤采取了“集束化”治疗方案;有吸入性损伤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诊治.从伤后3d开始,根据病情,有计划、分批次地进行创面切、削痂,自体皮移植;伤后5~7d,针对肺爆震伤较重的12例患者,在呼吸机支持下,行创面切、削痂、自体皮Meek植皮术.结果 采用“集束化”治疗方案,诊断为不同程度爆震伤患者于伤后1周,胸腔积液及肺部斑片状浸润性病灶逐渐吸收.伤后1个月,CT检查提示2例患者肺部轻度纤维化,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换气功能基本正常.33例患者烧伤创面于伤后3~4周愈合,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及预案,重视和健全省、市、县三级医疗救治网络体系至关重要.高度重视成批爆震伤伤员现场的有序救治和及时、合理分流.把握烧冲复合伤的特点,对烧冲复合伤成批伤员进行院内救治.重视烧伤救治的同时,高度重视肺爆震伤“隐匿性与爆发性”的特点,采取“集束化”救治措施,能有效控制和减轻肺爆震伤损伤程度并提高成批烧冲复合伤救治的成功率.

  • 足背动脉血流量在糖尿病足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欣;吴石白;关小宏

    目的 探讨足背动脉血流量在糖尿病足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6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足分为非糖尿病足组(n=98)、糖尿病足组(n =564),其中糖尿病足组根据其转归情况分为愈合组(n =218)、好转组(n=280)、不愈合组(n=66)3个亚组,对足背动脉血流量及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高血压病史、吸烟史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4组间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发现,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7、42.630;P =0.033、0.000).愈合组中位足背动脉血流量为31.0、35.0 mL/min(左侧、右侧),好转组中位足背动脉血流量为30.0、31.0 mL/min(左侧、右侧),不愈合组中位足背动脉血流量为15.0、16.5 mL/min(左侧、右侧),非糖尿病足组中位足背动脉血流量为54.0、63.0 mL/min(左侧、右侧),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00);愈合组与不愈合组足背动脉血流量(左侧、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1、2.250,P=0.007、0.003);与好转组足背动脉血流量(左侧、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88、1.788,P=0.276、0.112);糖尿病足愈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需大于等于30 mL/min,如足背动脉血流量小于30 mL/min,则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背动脉血流量在评估糖尿病足预后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可辅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应用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修复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作者:叶胜捷;张文振;庞淑光;陈如俊;叶鹂柳;方声教;章锦成;方庆伟;谢瑞章

    目的 总结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在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3年7月26日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收治的一批共13例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对其创面分批、分期实施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移植的Meek微型皮片扩展倍数为1∶6和1∶9,观察该批老年烧伤患者的首次手术面积、总手术面积、平均手术次数、救治成功率、全身创面的愈合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成活患者术后10个月随访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肘、肩等大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3例患者中有4例因病情不稳定未能实施植皮手术分别于伤后1、11、67、71d终死亡.实施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的9例患者首次手术面积平均为(20.11 ±3.21)%总体表面积(TBSA),总手术面积平均为(45.21±8.33)%TBSA,平均手术次数为(3.3±1.3)次.救治成功7例,2例患者分别因术后并发脓毒症和术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救治成功率为78%.存活7例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65.31±12.52)d,平均住院时间为(96.28 ±20.02)d.术后随访10个月植皮区瘢痕挛缩轻,肘、肩等大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正常.结论 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适合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修复,可降低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的病死率,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有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因此,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是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的较佳方法之一.

  • 音乐疗法在烧伤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娜娜

    探讨音乐疗法在烧伤临床中的应用.应用网上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关于音乐疗法用于烧伤领域的文章,然后对所检索的文章进行阅读、分析、整理.目前音乐疗法能够减轻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缩短烧伤后创面愈合时间,缓解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在康复训练中提高患者康复的疗效.音乐疗法对辅助治疗烧伤引起的疼痛和改善心理异常状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音乐疗法 烧伤 疼痛
  • 音乐治疗在烧伤儿童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作者:李瑾怡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音乐治疗对烧伤儿童的疼痛、焦虑、关节康复、心理以及患者家属方面干预的应用领域、方法及效果的研究.阐明了音乐治疗可以明显地缓解烧伤儿童的焦虑,但是对疼痛的干预效果是不明确的;音乐治疗为烧伤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协助放松,提高心理应对能力;在康复训练中,音乐治疗和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结合使用,较单纯使用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对烧伤儿童挛缩关节的主、被动运动范围有明显改善;音乐治疗的干预有助于烧伤儿童和家属建立更好的沟通,增加患儿的依从性,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本文旨在更好地指导音乐治疗在烧伤儿童治疗的临床实践.

  • 光化学组织黏合技术与低能量激光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翔;方勇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临床上预后较差的疾病,其症状为神经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神经损伤的关键是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而常用的缝线缝合法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激光治疗作为一种潜在的修复神经损伤的方法已被广泛研究.激光治疗可加速和改善受影响的神经组织的再生.本文综述了光化学组织黏合(PTB)技术与低能量激光(LLLT)技术两种激光治疗技术的机制和特点.PTB技术利用532 nm激光和光敏剂作用并吻合受损的神经组织,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LLLT技术虽然没有吻合断裂神经的作用,但可协同各种生物材料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从而减轻神经性疼痛、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两种方法避免了缝合造成的额外损伤并且都可以更有效地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介导创面愈合中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宇星;姚敏;方勇

    创面愈合中新生的血管具有为创伤部位提供氧和营养物质的重要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一类能够降解以Ⅳ型胶原为主的多种细胞外基质(ECM)的蛋白酶,因此MMP-9在血管新生的第一步——血管基底膜(VBM)的降解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能力.在创面愈合过程中,MMP-9的表达和活性显著增加,除降解VBM外,MMP-9也能通过作用于血管化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间接调控创面血管化水平.本文对MMP-9在创面愈合中对血管新生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以MMP-9为靶点,为调控创伤愈合中血管新生过程提供新思路.

  • 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掌严重瘢痕挛缩16例

    作者:刘建刚;常朋飞;薛欣;韩峰梅;焦增印;王志永

    目的 探讨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掌严重瘢痕挛缩的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河北友爱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16例严重手掌瘢痕挛缩患者,切除并松解挛缩的瘢痕组织,在深筋膜下掀起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血供的岛状皮瓣逆行转移至手掌继发创面上,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外观及功能.结果 术后随访6 ~ 24个月,12例患者皮瓣血运良好,4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植皮后愈合.16例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无明显臃肿,手掌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针对手掌严重瘢痕挛缩患者,行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可较好恢复功能及外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浸浴治疗四肢烧伤残余创面修复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东旭;杨彬;朱姗姗;杨胜义

    目的 研究中药浸浴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修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四肢烧伤后修复期的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创面每隔2~3d换药1次,0.5%碘伏消毒,纳米银敷料及无菌敷料包扎;试验组创面每隔2~3d换药1次,0.5%碘伏消毒,联合中药(优肤康1号)浸浴治疗,浸浴水温42~ 45℃,室温控制在30℃,浸浴时间30 ~ 40 min,每周2~3次,浸浴后,纳米银敷料及无菌敷料包扎,两组患者均共治疗4~6周,治疗后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主要关节康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19.7±0.7)d明显少于对照组(22.4土0.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96,P<0.05);试验组关节康复程度评分(4.51 ±0.0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44 ±0.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35,P<0.05).结论 中药浸浴结合传统换药比单纯换药治疗四肢烧伤后修复期创面,愈合速度快,主要关节康复情况优.

  • 逆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在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谢山洪;杨勇;任洪军;赵占卫;李文军;张友乐;田光磊

    目的 总结逆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8月入住北京水利医院的7例小腿中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例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2例为开放性胫骨骨折,2例为胫骨骨髓炎.采用逆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和植皮术修复小腿中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观察肌瓣成活情况、植皮成活情况、感染、手术并发症,计算创面愈合时间、外观满意度.结果 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6.1±10.3)个月,肌瓣及植皮均成活,仅1例肌瓣远端少量组织坏死,经换药愈合.术后创面及深部组织无感染.创面愈合时间为(15.9±4.9)d.患者术后对患肢外观的主观满意度为非常满意1例,满意3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1例.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逆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植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灾难性成批烧伤

    作者:聂兰军

    灾难性成批烧伤是指在灾难性事件中发生大批烧伤伤员,灾难事件具有突发性,伤员超出当地烧伤治疗中心的救治能力,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急性创伤.因此,对这类伤员如何组织救治、分流、转运以及专科医师如何进行治疗等问题均需要有一系统的灾难性烧伤响应计划来解决,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简单论述.

  • 昆山“8·2”爆炸事故烧伤救治体会

    作者:林国安;袁仕安

    通过参与昆山“8·2”爆炸事故烧伤伤员(分流至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救治,笔者认为:多学科协助能为烧伤治疗提供更多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大面积严重烧伤伤员救治的成功率;严重烧伤早期应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能稳定内环境、清除炎症介质,效果显著;在大面积严重烧伤伤员的救治中,特别在缺少活性良好的液氮异体皮的情况下,Meek植皮效果稳定可靠;泛耐药和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作一论述.

  • 昆山“8·2”特重大爆炸事故成批特重度烧伤救治的几点思考

    作者:马兵;夏照帆

    突发重大事故成批烧伤的救治,不仅仅是对整个社会应急反应体系和医疗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实战检验,更是烧伤专科通过事故总结并积累经验,反思并提高救治能力的一次难得的机遇.本文通过对昆山“8·2”特重大爆炸事故成批特重度烧伤救治的几点进行分析总结,包括提升成批烧伤区域后送和协同救治的效率,重视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急救,提高成批特重度烧伤围手术期的“损伤控制”意识,科学、理性、积极地探索创面修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以不断提高成批特重度烧伤的救治水平并为后期救治提供参考.

  • 大批量伤员的紧急救治

    作者:王正国

    严重创伤伤员在伤后1h,甚至伤后10 min内如果能得到及时救治,将极大地提高救治成功率.美国国会于1976年通过了急救医疗服务系统法案.我国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提出了“三环理论”,即院前创伤急救、院内创伤急救和创伤重症监护,3个环节缺一不可.以色列提出了医院多伤亡事件(HMCI)的概念,要求出现HMCI后,医院应尽快腾空急诊室,保证能接收新到的伤员,指挥中心与接收伤员的医院需保持联系,使医院了解伤员的数量、伤情和预期送达时间,同时根据医院接收能力,随时做出调整,避免较多的重伤员涌入同一家医院.针对大批量伤员的救治,尤其在院内救治阶段,应重视损害控制手术和多发伤救治.创伤急救涉及先进的组织、医疗技术人员、设备、通信联络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急救组织和方法上要尽量规范,另一方面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和救治技术,不断提高创伤急救的水平.

  • 再论群体烧伤的救治策略附一种新的群体烧伤——公交车火灾的特点

    作者:韩春茂;胡行

    群体烧伤是指一批大于或等于10人的烧伤,本文回顾分析了我国以及国际上群体烧伤救治的经验和教训,重点分析了公交车火灾的群体烧伤的特点以及针对其特点所采取的救治措施或者救治预案.院前技术力量前伸,合理分工,出色的指挥协调,多学科的通力协作等是群体烧伤救治成功的关键.群体烧伤救治预案,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地制宜,需要重视平常的准备工作和专业人员培训,使其掌握烧伤救治的相关知识及技能等.

  • 从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看其在烧伤后肺损伤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樊磊;李娜;胡大海

    烧伤后肺损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如何进行有效地防治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治疗机制的研究及临床研究的新进展,总结了目前实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以后的研究重点,为其将来临床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间充质干细胞的运用有望成为治疗烧伤后肺损伤的一种新手段.

  • 重大突发事件中成批烧伤患者的系统化救治

    作者:李晓亮;牛希华;黄红军;苏卫国;曹大勇

    探讨重大突发事件中成批烧伤患者的系统化救治.通过对成批烧伤患者推行系统化、网络化、规范化的预防,现场救治、转运、分病区治疗、重症治疗、心理干预、康复锻炼、回归社会等一系列积极措施,进而打造出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烧伤患者救治体系和救援人员培训体系.对本体系实施前后网络中心火灾发生率、患者死亡率、临床救治率、康复情况都得到好转,证明本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重大突发事件中成批烧伤患者的系统化救治,对突发烧伤事件在新形势下,建立全方位、高协调、高效率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非常必要,而且任务艰巨.只有完善救援体制,才能在突发灾害事件时及时启动防范体系以及多种预案,也才能指挥若定,事半功倍.

  • 昆山“8·2”爆炸伤员救治的经验与思考

    作者:谭谦;寿倍明;邱海波;孙炳伟;沈余明;聂兰军;章宏伟

    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重度烧伤185人,在江苏省和上海市20个救治点进行救治,来自全国各地及江苏省内近千名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终取得较满意的结果.本文回顾了此次烧伤救治的组织形式、治疗模式和框架结构,分析了抢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肯定了多学科合作在救治中的积极作用,总结了救治的经验和教训,并对群体烧伤救治的应急预案、抢救流程、救治模式、人才储备、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 回状颅皮合并头部多发皮脂腺囊肿一例

    作者:程琳;李鹏程;邱亚斌;陈领;贾赤宇

    患者男,35岁.主因“头部多发包块增大1年余入院”.患者于7年前发现头皮多发纵向皱褶,自觉皮肤油脂分泌旺盛,但因无任何不适,未予重视.近两三年来,头部皮肤多次出现包块,自行消退.本次入院前1年余患者头部再次出现多发包块,直径约0.5 cm,无压痛、瘙痒,活动度差,表面无红肿、破溃,无其他伴随症状.当时患者未重视,未到医院就诊.

    关键词:
  • 成批烧伤患者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早期救护及心理护理策略探讨

    作者:路燕京

    目的 探讨成批烧伤患者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的早期紧急救护及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8批66例成批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所采取的完善的前期人员及物品准备、接诊患者时的精确评估及初步处理、休克期救治过程中的规范化临床护理及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6例患者经科学的组织管理,均平稳度过休克期,为后续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结论 ICU完善的护理管理是成批烧伤抢救成功的有效保障,及时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是成批烧伤抢救的重要环节.

  • 无止血带静脉留置针采血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作者:刘英

    目的 探讨无止血带法与有止血带法静脉留置针采血在药物临床试验应用中的不同效果.方法 在进行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时,选取106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试验组采用不扎止血带静脉留置针采血,对照组采用扎止血带法静脉留置针采血,均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受试者采血标本质量、血标本采集全程时长、采血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受试者的舒适度自我评价情况.结果 两组受试者血标本质量(血量充足与否、溶血与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10、1.039,P=1.000、0.618).试验组血标本采集全程平均时长(83.0±7.6)s显著少于对照组(105.0 ±5.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7,P<0.05);试验组采血平均时长(15.0±2.6)s显著少于对照组(32.0±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6,P<0.05).两组受试者并发症情况(静脉留置针穿刺处发生渗血、堵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24、1.767,P=0.113、0.319).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舒适度(紧张程度、肢体麻木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76、45.838,P =0.000、0.000).静脉留置针平均保留时间在1d的情况下,两组均顺利完成临床试验采血工作.结论 无止血带法静脉留置针采血,标本质量有保证,受试者舒适度高,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推广.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4 05
200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