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颈腰痛杂志

颈腰痛

颈腰痛杂志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경요통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7234
  • 国内刊号: 34-111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7
  • 曾用名: 颈腰痛;颈肩腰腿痛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颈腰痛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李嘉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RF-Ⅲ(AF)脊柱复位固定器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报告

    作者:史方悌;曹克银;渠继武

    目的探讨AF脊柱复位固定器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使用价值.方法用RF-Ⅲ(AF)脊柱复位固定器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无椎管压迫者7例;爆裂性骨折椎管压迫12例,chance骨折2例,骨折伴脱位1例;前者仅做AF复位固定韧带修补术,后者增用椎板减压骨块复位椎体外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3~20个月.X线片示椎体高度完全恢复17例,恢复90%以上4例,无明显恢复1例.Cobb角由术前平均29°(12°~41°)矫正到术后平均约4°(0°~9°);8例椎管压迫明显者术后CT复查椎管容积明显增大.Frankel分类A级病人感觉平面下降或部分恢复,运动,排便功能无改善;B-D级病人均有1~2级恢复.断棒1例,螺钉松动2例.椎体前缘高度丢失3例;Cobb角增加5°-8°.结论RF-Ⅲ(AF)系统脊柱复位固定器在脊柱纵轴上有撑开,压缩(前柱撑开)性能,是一种较理想的脊柱三维复位固定器材.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黄韧带叠压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宏九;李志伟;王志伟;李朝晖;王少纯

    目的探讨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黄韧带叠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黄韧带叠压患者行I期后路半椎板扩大减压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手术前后采用日本矫行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脊髓功能.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神经功能改善优9例,良6例,好转2例,无效1例,手术优良率为83.3%.植骨在12~16周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及假关节发生.结论I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黄韧带叠压直接有效,使颈髓完全解除束缚,疗效更加趋于完善.

  •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先天性颅底凹陷症

    作者:苗惊雷;张朝跃;吴松;詹瑞森;张克祥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先天性颅底凹陷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先天性颅底凹陷症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6~40岁,平均27岁,其中单纯颅底凹陷1例,颅底凹陷合并下颈椎融合1例,合并寰枕融合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术中切除寰椎前弓及斜坡基底部,所开骨窗宽度15mm,应用顺行法磨除齿突,并打磨双侧寰枢侧块关节面.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6月,平均3.5月,按Odom标准评估疗效,优2例,良2例,可1例,差0例.1例患者感吞咽不利,1例术后3月再次手术行寰枢融合,无脑脊液漏、感染、脊髓或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先天性颅底凹陷症的一种方法,效果满意.

  • 胶原酶溶盘术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作者:甘纪元;苏峰

    目的观察并比较胶原酶注射溶盘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于1998年10月至2004年3月期间分别应用于手术方法和胶原酶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和52例,并对治疗优良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在年龄、结构、症状、病变范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一月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月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开窗摘除髓核组,起效快,优良率高,适应性广,但损伤较大,复发率高:胶原酶溶盘术组,损伤小,经济简便,但起效慢,适应症窄,并需要MRI或CT机,在适应症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胶原酶盘术.

  •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24例分析

    作者:张秀英;闫福民;董砚奉;国艳霞;焦红梅;王丽

    目的提高强直性脊柱炎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4例强直性脊柱炎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他疾病的原因,从症状、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关节外表现、遗传史等方面进行鉴别诊断.结果24例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修改纽约诊断标准.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其他疾病19例,经确诊后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或/和甲氨喋呤治疗,均效果显著.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综合分析,正确运用特殊检查可避免误诊.

  • 骶管阻滞、棘间韧带阻滞配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

    作者:张盖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配合棘间韧带阻滞、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38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骶管、棘间韧带阻滞和骨盆牵引治疗.结果治疗效果,优:14例;良:19例;无效:5例.结论骶管阻滞、棘间韧带阻滞、骨盆牵引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安全简便.

  • PROSPACE PLIF系统应用于腰椎滑脱症的随访评价

    作者:陈文钧;许耀;姜建元;夏军;周建伟;黄煌渊

    目的观察运用PROSPACE PLIF系统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2年1月到2003年7月对1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PROCPACE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进行平均两年半的随访.结果15例滑脱患者全部达到解剖复位,随访患者腰椎正侧位片,X线片显示椎间融合满意,椎间高度、复位均未丢失,没有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临床症状:治愈13例,有效2例.结论采用充分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PROCPACE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融合率高,疗效好.

  •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

    作者:张兆坤;郭怀虎;燕锦虎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病例,均在入院后立即给予脱水药物缓解神经水肿并在72小时内及时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继续使用脱水药物7天.结果26例随访期3个月~3.5年,平均16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84.6%.4例就诊时已出现小便失禁伴一侧垂足的患者术后虽然疼痛缓解,但足下垂及膀胱功能障碍无改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一经明确诊断必须尽早手术抢救神经功能.手术必须充分彻底,操作必须谨慎.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与腰椎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仕荣;詹红生;石印玉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与腰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以有助于有效治疗.方法将全部入组病例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53)与对照组(n=45),分别局部单穴电针与常规取穴电针治疗(共8次),采用SF-MPQ和改良ODI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痛与腰椎功能进行连续动态测量(共9次).结果治疗前SF-MPQ与ODI间没有相关性(P>0.1),但自首次治疗后两者间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与腰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与病情有关,疼痛是急性期患者的主要矛盾;局部单穴电针较常规取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所致腰背痛

    作者:王斌;金才益;陆永强;金鹏飞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所致腰背痛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8月-2005年6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10例患者腰背部疼痛,无神经症状和体征.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穿刺经两侧椎弓根在病椎内置入2枚或1枚球囊扩张椎体后使塌陷椎体复位后,将聚甲基丙浠酸甲酯(PMMA)灌注入球囊扩张后所形成的空腔内.观察术后疼痛的改善程度,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24h小时均可下地活动,X线片示骨折后突畸形平均矫正16°(12°~30°),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目前有价值的治疗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痛微创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少、出血少、止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并能即刻加固病椎,增加脊柱稳定性.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峡部裂伴腰椎骨脱症

    作者:范友兵;郑久生;易仁峰;蔡郑东

    目的探讨峡部裂伴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整体切除减压复位椎管重建360度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伴腰椎骨脱症,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46例患者42例获得随随访随访时间6月至7年,平均3.6年,所有患者均获得融合.2例早期AF螺钉断裂,取出内固定,复位末丢失.1例患者术后四天出现原有症状加重,对症治三周后症状消失.6例患者术后有腰部僵硬感,4例女性患者术后月经期有腰部酸痛感.结论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整体切队减压复位椎管重建360度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伴腰椎滑脱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作者:宋鹏程;张华;刘建军;张岩;李元贞

    目的改进手术方法,降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并发症.方法采用全椎板有限切除,椎管减压,部分或全部切除1/2-1/3下关节突,神经根松解术.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34例中,优9例,良1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5%.结论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式,宜采用上述方法,既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又有确切的疗效.

  • 经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项良碧;祖启明;刘贵堂;刘宪民;申力立;曹艳

    目的评价和分析经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该术式共治疗胸椎结核25例.病灶位于T5-12,共累及椎节35个,平均1.4个.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后凸畸形,Cobb's角平均29.8°.有13例伴脊髓不全损伤,按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8例.所有病例均给予系统抗结核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1~3.5年(平均1.8年)的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术后复发及螺钉松动或钢板折断.植骨融合时间平均4.8个月.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1°,随访期内平均丢失3°.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本组有1例术后出现入路侧肺不张,1例在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出现血胸,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该术式治疗胸椎结核是安全有效的.合理化疗、彻底清创、充分植骨和坚强内固定以及有效的胸腔并发症预防等均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 Ⅰ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髓嵌夹型颈椎病的相关分析

    作者:黄象望;刘向阳;肖晟;张毅;王靖

    目的探讨脊髓嵌夹型颈椎病施行Ⅰ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可行性分析.方法总结2001年6月-2005年6月底本科所治疗的23例颈髓前后方受压的病人,男15例、女8例,年龄56~74岁,平均60.5岁,均为嵌夹型颈椎病.结果本组23例6~24个月的随访,按JOA评分标准平均提高3~7分,肌力平均提高Ⅱ~Ⅲ级,术前症状基本消失.予以X片、CT或MRI复查,无明显并发症,内固定无松动,脊髓受压段恢复圆形状.结论严重型脊髓嵌夹型颈椎病施行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是可行的,内固定后颈椎三柱稳定.优点:缩短了住院时间,消除了二次手术的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

  • 棘突截骨扩大开窗在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志强

    目的探讨用棘突截骨扩大开窗减压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使术后脊柱稳定性更好,减压彻底,并进行临床评估.方法采用患段后正中切口,剥离一侧骶棘肌,显露该侧椎板在棘突基底部截骨,将棘突韧带连同对侧骶棘肌牵开并剥离对侧椎板,切除患段黄韧带及椎板上、下缘,潜行扩大中央椎管及神经椎管,内聚的关节突,有椎间盘突出的摘除椎间盘,应用此法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证,共16例,评价术后中远期疗效.结果术后半年~4年,16例均得到随访,优10例,良3例,可3例,无差病例,优良率81.2%.结论脊柱后骨韧带结构为坚韧有弹性的骨性结构,在维持脊柱稳定性的过程中作用重大.棘突截骨扩大开窗减压术对腰椎后骨韧带结构破坏小,减压充分,且操作较容易,是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较满意的一种术式.

  • 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骨折

    作者:叶茂;边鹤;叶盛;王建国;衣龙韬;周涤沙

    目的探讨通用型脊柱系统(GSS)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胸腰椎骨折的病例采用通用型脊柱系统(GSS)内固定、后外侧或后外侧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结果随访8个月-31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42.1%恢复至术后83.5%,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78.2%恢复至术后93.7%,Cobb角由术前18.5°恢复至术后3.6°.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法评价,恢复满意.结论通用型脊柱系统(GSS)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固定坚强,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脊柱侧弯原因分析(附26例报告)

    作者:谭小云;蔡道章;陈建庭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脊柱侧弯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近十余年来行半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发生脊柱侧弯的患者共26例,对其术后脊柱侧弯的表现、检查及随访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2例患者术前并发腰椎弓根裂,但术前阅片不仔细,并未对此作出诊断,术后复查X线发现发生了椎体I°滑脱,且伴发了侧弯的发生;有3例患者术中定位错误,术后症状体征无缓解,同时并发了脊柱侧弯;2例患者术后症状加重同时并发侧弯,经MRI证实为突出髓核于术中游离于椎管内未取出;5例患者术前相邻节段轻微突出的椎间盘于术后发生了明显的突出;其余14例患者术后除了脊柱侧弯的表现外,前12周同时有不同于术前的腰背肌痉挛及疼痛的表现,伴大部血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升高,MRI显示椎间隙有炎性反应的表现,但临床并无感染性椎间盘炎的特异性表现;术后12~24周上述症状体征逐步缓解至消失.其症状体征的发生可能与术后残留髓核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及肌痉挛缺血性变化有关.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发生的脊柱侧弯原因多样,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腰椎间盘突出能否还纳复位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永东;毕素清;王国强;张连生;刘聪

    目的探讨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能否还纳复位.方法总结分析了1994年1月~2005年3月239例采用腰椎牵引、247例行经皮穿刺突出间盘髓核切除术(APL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前后腰椎CT影像学表现以及170例行手术治疗,术中在行突出间盘组织切除前对每个突出组织试行直接挤压复位的情况.结果采用腰椎牵引和APLD治疗者有469例治疗前后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无CT影像学改变,17例治疗后突出的间盘组织阴影轻度缩小.170例手术治疗者术中试行直接挤压复位,所有突出间盘组织均不能完全复位.结论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还纳复位非常困难.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3例报告

    作者:范同儒;余清风;邓祖华;于永斌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和高科技医疗检查设备的不断进步,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和治疗逐渐明确.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就是骨科发展的一个典型病种.极外型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分为椎间孔内突出型和椎间孔外突出型.我院从2001年至2004年收治椎间盘突出手术250例中有3例,占1.2%,与国内有关专家统计的接近[1].因发病率低,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本组3例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臂丛神经麻醉下针刀推拿术治疗粘连性肩周炎120例

    作者:窦树林;李志伟

    笔者自2003年11月-2004年8月共收治粘连性肩周炎患者120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针刀术松解肩周软组织广泛粘连处、配合短期推拿及自主功能锻炼,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正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作者:种书涛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以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或突然摔倒、心悸、恶心、甚则呕吐,颈部功能活动受限、酸痛沉胀,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等为特点.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其发病率有上升和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对它的防治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医学界也倍受国内外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研究.予采用正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兹作一小结,望同道斧之.

  • 治脊床配合中药薰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耀平;吕晓宇

    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 2002-2005年本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者481例,其中门诊患者257例,住院患者224例,男295例,女206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3日~10年.全部病例均经腰CT或MRI检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所有病例按首次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治脊床+中药薰蒸243例,男165例,女78例;对照组:传统牵引+正骨推拿238例,男156例,女8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级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CT引导下注射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冉;赵春林;陶素萍;段华秀

    1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92个间盘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男40例,女32例,年龄19~86岁,平均44.2岁.病史为2个月~13年,大多在6个月~3年以内.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突出5~10mm不等,其中中央型突出25例;左侧突出11例,右侧突出32例,极外侧突出4例.

  • 膝骨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作者:黄建萍;黄秀蓉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膝关节病.它是一种以由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部分有关节肿胀、积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包括休息,药物,物理治疗,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等.自2003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正清风痛宁膝关节周围穴位注射,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中频电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123例,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治疗
  • 手法加牵引配合中药烫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宁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神经根,而出现的颈肩部疼痛,一侧或双侧肢体放射痛,感觉异常等症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约占颈椎病的60%.目前,推拿按摩手法以及牵引等外治手段是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笔者采用手法治疗加颈椎牵引配合中药局部烫疗的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特报道如下.

  • HGS-300多功能损伤愈合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员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常见病,到目前为止,对于早期无外科手术指针征的患者尚无特异性疗法,为探索其新治疗方法的疗效,现将我院采用HGS-300多功能损伤愈合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 推拿加点穴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作者:周小平;李延萍

    目的探讨传统方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在中、小型医院的应用.方法总结76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采用推拿手法点穴疗法治疗的效果.结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临床治愈54例,占71%,显效22例,占29%,无效0例.结论推拿手法加点穴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疗效好、安全,值得在中、小型医院推广.

  • 椎间孔阻滞后三维正脊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作者:杨小林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劳动能力.随着对其发病机理的不断认识,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我科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椎间孔阻滞、三维正脊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 穴位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38例

    作者:郑龙妹;郑杰

    在门诊头痛病人中有部份病人表现枕部和后颈部发作性剧痛,当咳嗽、喷嚏、头部活动时疼痛加重、颈部活动不利、头微前倾或侧倾.查体:在枕外粗隆与乳突连线中点稍内侧(即枕大神经穿出皮下处)有压痛,风池穴有深压痛,压痛点可向枕颈部放射,部分病人在枕大神经出分布区尚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以上即是枕大神经痛的典型表现.笔者对原发性38例枕大神经痛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骨内高压致骨性关节炎机理的探讨

    作者:张学良;宋敏;宋贵杰

    骨性关节炎为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骨内高压与骨性关节炎为发病密切相关,在发病过程中,骨内高压能够使自由基的含量增高,引起关节软骨及滑膜的损伤;同时,骨内高压也能够引起软骨下骨的增生硬化及囊性变,从而导致骨性关节炎发生.本文综述近年来实验与临床研究,对骨性关节的发病机理做以探讨,为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拓展新的思路.

  • 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和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陈强;侯铁胜

    目的挥鞭样损伤较为常见,但它的发生机制及佳治疗方案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义.生物力学模型是研究颈椎伤病的基础,本文按物理学模型、体外模型、体内模型和计算机模型的分类对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从预防颈部挥鞭伤的发生及减轻碰撞后果方面介绍了目前在车辆设计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结论生物力学模型是研究颈椎伤病的基础,随着对挥鞭伤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定能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 腰椎峡部裂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熹;刘浩

    腰椎峡部裂是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竞技体育运动者下腰部疼痛的常见原因.至今,基于各种理论发展起来的针对腰椎峡部裂的术式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节段间融合和节段内修复,联合或不联合减压.融合手术经过长期使用的验证,对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缓解峡部裂和滑脱症状是有效的,但它以牺牲节段运动功能为前提,且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融合可能加速其相邻节段继发性退行性改变的发生.故近年来人们对将其用于治疗峡部裂持更谨慎的态度.而节段内修复重建手术,由于并不破坏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更接近于正常生理状态,同时保留了节段的运动功能,有助于防止继发性退行性改变的出现,故在单纯峡部裂或仅伴轻度滑脱患者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关键词: 峡部裂 手术 修复 融合
  • 细胞凋亡与脊髓损伤

    作者:吴成如

    细胞凋亡是有别于细胞坏死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在脊髓损伤特别是继发性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有许多因素诱导或参与了细胞凋亡,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了解,外界可以对这一过程进行阻断,使脊髓原发损伤中幸存的细胞继续存活,从而保留更多的神经功能.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凋亡
  • 腰椎管内静脉血管瘤误诊1例

    作者:王詹青

    患者,男,45岁,于2005年2月16日因"腰痛伴放射至左下肢2月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左下肢疼痛,呈持续性酸困痛,向左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部位放射,尤以行走、劳累、过度负重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经脱水、活血、营养神经、激素、止痛等药物治疗后病情仍无缓解,并逐渐加重,行走困难.入院查:腰部僵直,椎旁肌痉挛,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略凸向右侧,腰部活动呈不对称性受限,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加强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拇长伸肌肌力3级.CT检查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骶1椎间盘膨出.

  • 胰头癌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作者:谢晓焜;邱晓虎

    1 病例报告患者邱某,男,62岁,因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月余,加剧3d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向左下肢放射,咳嗽、用力排便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可缓解,未予处理,3d前上述症状加剧,并有上腹部胀痛不适,食欲不振,纳呆.

  • 颈椎多椎体骨折脱位1例诊疗体会

    作者:王小斌;李宏涛;李翔

    患者,男,37岁,河北霸州人,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小时不慎从约2m高处坠下,自诉头部着地,当时失去知觉,被同伴送医院途中清醒,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无四肢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失禁,门急诊拍片检查以"颈6、7骨折合并脱位"收住院,查体:颈6、7棘突及棘突旁压痛明显,颈部屈伸活动受限,CT检查诊断为颈6椎体轻度前滑脱,颈7左侧上关节突、左横突骨折,颈6、7左侧小关节半脱位.X线示左第一肋骨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

  • 颈丛神经根部神经鞘膜瘤1例

    作者:李健;谢清华;高梁斌

    患者,女,65岁,因左颈部肿物伴左颈、上肢疼痛1年多,于2006-02-07入院.1年多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上肢疼痛、左颈部肿块,肿块质软,光滑,可活动,轻压痛,疼痛呈隐痛,非持续性,无声斯,无头痛、头晕.曾于当地医院治疗,予保守治疗后无效.

  • 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病单开门减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雍;王炳强;李东;李锦军;赵易

    目的评估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应用此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影像改变评价手术的优缺点.结果56例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范围均大于3个节段.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采用经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式,开门范围C3-7,同时行门轴侧短节段侧块系统内固定(C4-6)植骨融合术.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JOA评分由术前9.2提高到14.6分,优良率为78%.结论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应用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此术式有以下优点:1.通过预弯的内固定系统能很好的维持颈椎生理前凸.2.侧块内固定增加了脊柱稳定性,相对稳定的力学环境利于植骨的融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及颈部外固定时间.3.掀开的椎板帘通过粗丝线结扎固定于钉杆上,增加了固定强度,避免了再关门现象.4.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属限制性固定,既解决了稳定又减少了颈部僵硬与不适.

  •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立新;靳安民;池达智;李奇;林荔军;闵少雄;刘成龙;童斌辉

    目的探讨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手术适应征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X线、CT、MR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随访9个月至12年,10例患者症状缓解,1例复发,行二次手术加放疗,症状缓解.结论手术切除加术后小剂量放疗是治疗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有效的方法.

  • 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疼痛椎间盘的分布和意义

    作者:彭宝淦;姜笃银;付小兵;张春丽;杨毅;吴闻文;侯树勋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疼痛椎间盘的分布并探讨其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腰椎后路切除的15个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人的21个通过腰椎间盘造影术证实的疼痛椎间盘,同时收集16个在MRIT2加权上信号强度明显减弱的无腰痛症状的生理老化椎间盘和10个正常对照椎间盘,行组织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在不同椎间盘的分布.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疼痛椎间盘的肉芽组织区有大量的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布,在肉芽组织邻近区有少量分布,在非肉芽组织区、生理老化椎间盘和正常对照椎间盘没有分布.结论研究结果提示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纤维环外层损伤后激发的炎症反应和随之的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陈施展;姚一民;张聪;黄凯彬;娄延举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方法总结了1993-2005年我科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确诊,1例发生肺梗塞死后尸体解剖确诊.2例静脉抗凝、溶栓治疗,3例血管介入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后果十分严重,应引起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 胸锁乳突肌乳突部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先文;高彦平;李义凯

    目的为胸锁乳突肌乳突部扳机点疼痛的体表定位及诊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15例,防腐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1例,对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解剖结构及神经血管毗邻关系进行测量,包括乳突尖部肌肉、筋膜结构的宽度、厚度及乳突尖至耳垂、颈动脉鞘等之间的垂直距离.结果乳突水平肌肉前缘厚度(9.63±0.05)mm、肌肉中部厚度(10.36±0.07)mm、肌肉后缘厚度3.74±0.01mm,乳突止点部肌肉前缘至耳垂距离(17.42±2.53)mm、肌肉后缘至耳垂距离(62.74±12.53)mm,皮肤点至颈动脉鞘的(3.74±0.01)平均深度为(35.52±6.31)mm.结论从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解剖特征来看,乳突后部行扳机点注射或针刺较为安全,乳突下及乳突前行扳机点注射时垂直进针、深度不宜超过20.00mm.

  • 颈髓血流障碍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其志;任先军;胡宏伟;国华;张红

    目的观察脊髓前动脉阻断对颈髓血供、功能的影响及其病理学变化,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家兔为实验模型,阻断C2段脊髓前动脉,在术后6h、24h、72h采用改良Tarlov法对动物行为学评级以及检测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颈髓血流灌注量,并观察兔颈髓组织细胞形态学、相关免疫组化的变化.结果术后各时相点神经功能减退,血流量下降明显,神经元骨架结构紊乱,细胞器破坏,出现急性缺血性改变.结论脊髓前动脉血流障碍可导致颈髓缺血性病变,引起脊髓的梗死,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其治疗应注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锁骨骨折短缩畸形愈合:解剖和功能研究

    作者:吴成如

颈腰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