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颈腰痛杂志

颈腰痛

颈腰痛杂志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경요통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7234
  • 国内刊号: 34-111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7
  • 曾用名: 颈腰痛;颈肩腰腿痛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颈腰痛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李嘉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腰背部软组织损伤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术后疼痛缓解及下地活动时间的影响

    作者:彭科军

    目的 探讨腰背部软组织情况对PKP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6-2017-06采用PKP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71例,依据术前MRI的脂肪抑制序列(fatsuppression,FS)表现情况,将之分为两组:损伤组20例,FS序列提示软组织挫伤明显;未损伤组51例,FS序列提示软组织挫伤不明显.对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站立位和卧位VAS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术后1、3、7 d下地活动的人数.结果 (1)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损伤组3例(15%)、未损伤组9例(17.6%)出现骨水泥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2)VAS评分: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卧位和站立位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相比,损伤组术后1 d的卧位VAS评分显著高于未损伤组(P<0.05),其术后1、3 d的站立位VAS评分亦显著高于未损伤组(P<0.05).(3)截止术后7 d时,两组所有患者均恢复下地活动.但术后1、3 d的下地活动率比较,损伤组均显著低于未损伤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背部软组织损伤可显著影响PKP术后早期疼痛缓解程度,且明显推迟了术后下地活动时间.

  • 椎体内裂隙位置对PVP手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林岿然

    目的 探讨PVP手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过程中,椎体内真空裂隙(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位置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7-2015-07行PVP手术治疗的73例陈旧性OVCF患者临床资料(均伴有IVC特征),依据IVC在伤椎内的位置,将其分为三组:A组32例,IVC靠近上终板;B组24例,IVC靠近下终板;C组17例,IVC靠近上、下终板.对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和2年时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3 d时,三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伤椎相对高度和后凸Cobb角亦得到明显矫正(P<0.05).但术后2年时,三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5),伤椎相对高度和后凸Cobb角亦有明显的矫正度丢失现象,且以B组为甚,其次是A组,C组轻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椎内IVC位置对PVP手术存在明显影响,IVC偏下者在后期易出现明显的伤椎矫正度丢失现象,偏上者次之,IVC同时接近上、下终板者的后期结局佳.

  • 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宇;张德盛;刘跃洪;覃伟;刘树平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术后骨融合时间.比较术前、术后3周及术后24个月患者的Cobb角变化、脊柱疼痛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CT或X线检查评价Cobb角变化,使用VAS疼痛视觉评分法评价疼痛情况,使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5~356 min,平均220.5 min;术中出血量112~1895 ml,平均821.8 ml;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结核均未复发;术后3周及术后24个月患者的Cobb角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24个月随访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并重建脊柱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王建金

    目的 进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为提升胸腰椎骨折手术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CT图像观察椎体"空壳现象"发生情况,将出现"空壳现象"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病历资料,调查性别、年龄、合并骨质疏松等,通过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出发生椎体"空壳现象"现象72例,发生率58.06%;两组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骨折类型、椎体复位程度、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椎体压缩程度≥50%、合并骨质疏松症、年龄≥60岁,均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率较高,椎体压缩程度≥50%、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赵海建;李中锋;秦华;王俊波;聂兴国;孙晓辉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14-08-2016-08于我院治疗的1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数字随机法均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单侧组患者采用微创TLIF单侧置钉治疗,双侧组采用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结果 单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单侧组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椎体融合率为93.33%,双侧组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腹侧、背侧、手术侧、手术对侧高度均显著升高,术后单侧组手术侧、手术对侧高度显著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侧、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联合两种置钉治疗均具有较高的椎体融合率,但单侧置钉具有手术时间段、创伤小的优势.

  • 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军华

    目的 研究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程度、直腿抬高角度及肌力影响.方法 选择2014-01-2015-08行开窗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和肌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直腿抬高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肌力更好(P<0.05).结论 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可以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腰腿疼痛程度,增大直腿抬高角度,改善肌力和腰椎功能.

  • 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李伟;罗江洪

    目的 研究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为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5-06-2017-06于我院行脊柱手术的280例老年胸椎、颈椎、腰椎手术患者.将发生谵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以及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患者术后发生谵妄30例,发生率10.71%,谵妄出现平均时间(1.24±0.15)d;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低氧血症、苏醒时间、术前焦虑、手术部位、术中低血压、术前睡眠障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3.214,%95CI:1.121~7.675)、手术时间>150 min(OR=2.612,%95CI:1.721~9.623)、术前焦虑(OR=2.334,%95CI:1.021~10.421、术中低氧血症(OR=2.113,%95CI:1.733~7.316)、苏醒时间>60 min(OR=3.043,%95CI:1.421~11.232)是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年龄>70岁、手术时间>150 min、术前有焦虑、术中出现低氧血症、苏醒时间>60 min均会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樊政炎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与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颈椎运动功能、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152例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CDR组(n=53)和ACDF组(n=99);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对术后颈椎运动功能、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结果 ACDR组Odom分级优良率为84.91%,ACDF组为85.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N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CDR组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节段曲度、邻近节段曲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DF组颈椎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明显低于术前及ACDR组(P<0.05),上、下邻近节段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前及ACDR组(P<0.05).ACDR组ASDz发生率为13.21%,明显低于ACDF组的2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R与ACDF疗效相当,而前者有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维持颈椎生物力学稳定的优势,能够有效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 经皮全内镜微创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邹欣欣;李超;于海洋;付青松;梁成民;焦伟;翟云雷;李海江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全内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策略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07-2017-07采用经皮全内镜下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患者资料,其中采用PETD 31例,PEID 16例;突出节段L3-43例、L4-529例、L5-S115例;游离间盘按Lee分区:I区6例,II区9例、III区19例、IV区13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37 min.术后短期大腿前方麻木2例、硬脊膜损伤1例、行走神经根损伤1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术后第1天和12个月的腰痛、 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按MacNab疗效评价,优33例、良8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7.2%.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对于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PEID更具有优势.

  • 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超;李锋;方煌;李光辉;张菁;王晋贤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手术治疗的2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其切口感染情况,设为感染组(30例)与未感染组(225例),同时选择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抽取感染组感染后1、3 d的空腹静脉血,观察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与非感染组患者进行比较;将感染组患者分为深部感染(12例)与浅部感染(18例),比较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感染组患者感染1、3 d的血清TNF-α、hs-CRP、IL-6、IL-8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感染组3 d的所有炎性因子水平均较1 d显著降低;感染组感染3 d的hs-CRP水平较感染1 d显著降低(P<0.05),TNF-α、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部感染患者1、3 d的血清TNF-α、hs-CRP、IL-6、IL-8水平显著高于浅部感染者(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且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亦显著升高,深部切口感染者升高更为明显;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可用于切口感染的早期监测.

  • 椎间孔镜直视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

    作者:楚福明;李越;黄莉;吴忌;唐小松;黄子洋;王雯;苏洪;肖清清

    目的 探讨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治疗方法,对比药物保守治疗与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08-2016-08收治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保守组54例,均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射频组43例,予以经皮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①射频组患者在治疗后1、3、12个月,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均为P<0.05);保守组治疗后1个月时,其两项指标亦有显著改善(P<0.05),但其后,至3个月时疗效显著下降,12个月时进一步下降.治疗后1、3、12个月,射频组的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1年时,射频组优良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口服非甾体类药物而言,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改善效果更佳,且疗效更加稳定.

  • 不同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结合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闵有宝;孙欢;徐文联;周文静;李华杰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NRB)联合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疗效是否有所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4-2015-04采用CT引导下SNRB联合脉冲射频治疗的121例LDH患者,依据其病程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病程<3个月者27例(A组),3-12个月41例(B组),>12个月53例(C组).对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的VAS评分,以及治疗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其VAS评分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且治疗后12个月与1、3个月时相比,均未见显著升高(P>0.05);但A组患者术后1、3、12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C两组(P<0.05).术后12个月时,A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5.2%,明显高于B组的75.6%和C组的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SNRB联合脉冲射频可显著改善患者腰腿痛,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急性期患者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俊;廖中东;万里;许来峰;彭璐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3-08-2016-01我科收治的拟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显微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显微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3例患者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而显微组无一例发生;两组术前、末次随访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内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结论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更加安全,能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疗效与传统手术方式相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与颈前路常规复位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开;杨金华;张伟;潘文明

    目的 对比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与颈前路常规复位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6例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将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治疗的46例设为观察组,颈前路常规撬拨复位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d、3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与常规撬拨复位均能显著降低疼痛症状,提升颈椎活动及神经功能,具有相似的近远期疗效,但前者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并发症控制效果更优.

  • Mckenzie疗法配合重复周围磁刺激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椎功能及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

    作者:张国永;闫冬;王凯;白玉

    目的 探讨Mckenzie疗法配合重复周围磁刺激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患者腰椎功能及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方法 将50例CNL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ckenzie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竖脊肌和多裂肌的伸屈比(FRR)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kenzie疗法配合重复周围磁刺激能够有效减轻CNLBP患者的疼痛感,明显改善腰椎功能缓解肌肉疲劳,临床疗效显著.

  • 不同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骥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老年新鲜OVC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双侧穿刺入路PKP术,观察组行单侧穿刺入路PKP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骨水泥注射量及骨水泥渗漏、临近椎体再骨折、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术前1 d、术后1 d、术后半年及1年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及Cobb角.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水泥注入量均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及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SF-36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总渗漏率为8.0%,与对照组的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中,观察组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P<0.05).结论 与双侧入路比较,单侧入路PKP术治疗老年新鲜OVCF在取得相同疗效的情况下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更少,再骨折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部本体感觉变化及其与肌力的关系分析

    作者:蒋凯;张光明;陶星光

    目的 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患者腰部本体感觉变化及其与肌力的关系,为其临床康复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4-12-2016-12我院收治的30例CNLBP患者作为CNLBP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腰部本体感觉与腰部屈肌、伸肌肌群的肌力进行测试,并分析CNLBP患者腰部本体感觉与其肌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NLBP组的前屈、后伸本体感觉绝对误差值(A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LBP组的伸肌肌群峰值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LBP患者的腰部屈肌与伸肌PT、PT/BW以及屈/伸肌峰值力矩比值(F/E),均与腰椎AE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NLBP患者的腰部本体感觉与其中肌力均有所减弱,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同时给予合理的肌力与本体感觉训练,以进一步改善其预后.

  • 行单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对侧椎体骨密度的变化分析

    作者:张昕

    目的 探讨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其对侧椎体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2014-05-2016-01收治的42例OVCF患者纳入本研究,均采用左侧椎弓根穿刺PKP手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后测量其右侧半椎体的骨密度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伤椎高度和后凸Cobb角均有显著的矫正效果(P<0.05);随访期间,仅2例出现对侧椎体塌陷现象,发生率为4.8%.其右侧半椎体的骨密度值术前平均为(0.671±0.058)g/cm2,术后含骨水泥假体的骨密度值为(1.108±0.193)g/cm2,其差值为(0.437±0.062)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53;P<0.05);通过软件测量的术后去骨水泥假体骨密度值为(0.782±0.061)g/cm2,与术前相比的差值为(0.111±0.053)g/cm2,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8.546;P<0.05),较术前提高了16.5%.结论 单侧PKP手术治疗OVCF患者的疗效可靠,术后对侧椎体骨密度亦有明显提高,对侧椎体再塌陷的风险低.

  • 单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与经伤椎固定在A型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对比

    作者:南运东

    目的 探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AO分型为A型的胸腰椎骨折中,经伤椎置钉与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自2011-06-2015-01收治70例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2例予以伤椎置钉,另38例单纯行跨伤椎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0例患者术后,其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凸角均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且疼痛VAS评分亦有明显改善;组间对比中,虽然A组在术后即刻的伤椎矫正值低于B组、取出内固定后的矫正丢失值高于B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在疼痛VAS评分改善效果也较为相近(P>0.05).另外,两组术后均出现数例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其中A组13.2%,高于B组的9.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单纯的AO-A型胸腰椎骨折行短节段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伤椎置钉虽然有助于降低内固定失败率和减少伤椎术后的矫正度丢失,但其效果并不明显.

  • 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经皮髓核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本孝

    目的 探讨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髓核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01-2015-09,共纳入80例DLBP患者,分别采用单纯的经皮髓核减压术治疗39例(减压组)、 髓核减压术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41例(联合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3个月和1年时,分别采用疼痛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评价;并于术后平均21.3个月的末次随访时,利用MacNab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与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联合组上述指标在术后3 d、3个月和1年时,均有更好的改善效果(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结论 在微创髓核减压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 DLBP,术后较长时间内可更好地缓解疼痛、恢复腰椎功能,其疗效可靠,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案.

  • 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姚有榕

    目的 研究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颈椎管率对患病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别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103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和150位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资料和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对CT图像进行矢状位重建,测量颈椎管率.对患者随访6个月,利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低颈椎管率者更易罹患神经根型颈椎病(OR=6.03,95%CI=1.82-10.24),低颈椎管率患者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t=2.13,P<0.05)、临床体征(t=2.09,P<0.05)和主观症状(t=1.99,P<0.05)的比较,其预后差于非低颈椎管率患者,但在适应能力上无统计学差异(t=1.12,P>0.05).结论 颈椎管率越低,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风险越高;低颈椎管率的患者预后较差,但适应能力尚可.

  • 单侧穿刺PVP手术联合过伸体位复位技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

    作者:李长宽;陈奇;孙翊夫;高旭;邵立伟

    目的 探讨单侧穿刺PVP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ümmell病的近期疗效,并观察术前过伸体位复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12-10-2015-12共收治26例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57-82岁,平均68.1岁;伤椎分布:T113例,T1210例,L19例,L26例,L33例,其中单椎体骨折21例,双椎体骨折5例.术前均予以过伸体位复位技术,待伤椎高度、后凸畸形有一定程度矫正后,予以单侧穿刺PVP手术.结果 4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15.4%).术后随访16-25个月,平均21.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3 d、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其伤椎前缘高度、 后凸Cobb角亦较术前有明显矫正效果(P<0.05).结论Kümmell病通过术前体位过伸复位有利于矫正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联合单侧PVP手术可较好地降低腰背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且骨水泥渗漏率较低,疗效可靠.

  • 互助式步行矫形器与膝踝足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

    作者:马刚

    脊髓损伤是常见的脊柱创伤,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尤为严重. 近年来,下肢矫形器在此类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可较好地辅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如膝踝足矫形器和互助式步行矫形器等,学者们报道较多[1-2]. 本研究旨在对比这两种矫形器在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 重力肌群锻炼联合运动康复干预治疗青年轻度脊柱弯曲伴腰背痛

    作者:兰远春;孙世庄;唐荣会;杨茜茜

    既往对轻度脊柱弯曲伴腰背痛患者多采用运动康复训练治疗,但其对改善患者腰背疼痛、平衡、位移能力及脊柱功能效果欠佳[1].近年来,有报道认为定期进行重力肌群伸展强化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内外平衡及功能康复均有积极的影响[2]. 我们将重力肌群锻炼应用于青年轻度脊柱弯曲伴腰背痛患者的临床干预, 效果可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一次性提举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分析

    作者:孙运强;易宏波

    肩关节周围炎是因多种原因致肩盂肱关节囊炎性粘连、僵硬,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关节腔变狭窄和轻度骨质疏松为其临床特点的疾病[1],又称"肩凝症"、"冻结肩"等. 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因肩关节疼痛、功能受限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传统治疗以推拿手法、针灸、封闭等方法[2]为主,但治疗周期长,患者舒适度欠佳. 2015-07-2016-05 我院采用一次性提举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 7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外科减压术与综合保守方案治疗效果比较

    作者:韩向荣

    当前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上,尚未有统一共识,并存在一定争议[1-2],鉴于此,笔者回顾性分析 80例无骨折脱位型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 般 资 料 回 顾 性 分 析 我 院 自2013-04-2017-05 收治的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别筛选 40 例作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均予以外科减压手术治疗,其中,男 24 例,女 16 例,年龄 32~74 岁,平均(52.47±8.19)岁;损伤原因:交痛事故 19例,高处坠落 12 例,跌倒损伤 7 例,挤压伤 2 例; 损伤节段:C3-4 节段损伤 9 例, C4-510 例,C5-611 例,C6-75 例,C3-53例,C4-62 例, 合并颈椎管狭窄 24 例,颈椎病 14 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2 例. 对照组均予以综合保守方案治疗,其中,男20 例, 女 20 例, 年龄 30~73 岁, 平均(53.12±8.01)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 20例,高处坠落 13 例,跌倒损伤 4 例,挤压伤 3 例; 损伤节段:C3-4 节段损伤 8 例, C4-59 例,C5-610 例,C6-76 例,C3-53 例, C4-64 例;合并颈椎管狭窄 24 例,颈椎病13 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3 例. 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节段、合并颈椎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 风险预警监控在骨科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成芬;施红林

    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LIDVT) 是骨科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国内发生率可达 12.4%-30%左右[1]. 若未及时处理,急性期可引起肺栓塞、后期可导致下肢水肿、静脉曲张和皮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健康. 有学者研究表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骨科手术患者 LIDVT 的发生率 [2]. 本研究中,我们自 2015-09-2016-09 对 70 例骨科手术患者开展 LIDVT 相关的风险预警监控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现与前期仅予以常规方式护理的 70 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以探讨风险预警监控护理的临床价值所在.

  • 骨水泥分布情况对PVP术后邻椎骨折的影响探讨

    作者:陈昌礼

    有数据显示, 经皮椎体形成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邻近椎骨折的概率约为 19.9%,高危人群骨折概率高达 25.87%. 现阶段虽然有大量数据在探讨邻近椎骨折的危险因素的探讨[1],但关于骨水泥分布情况对 PVP 术后邻近椎骨折的影响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5-01-2016-01 行 PVP 手术治疗的 105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探讨骨水泥分布情况对 PVP 术后邻椎骨折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Quadrant通道下微创TLIF单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李克军;邹方亮;杨治乐

    为 探 讨 Quadrant 通 道 下 微 创TLIF 单侧置钉术式的可行性,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14 年 5 月-2015 年 5月行 TLIF 手术治疗的 80 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 并对比该术式与传统TLIF 双侧置钉的临床疗效, 为同道们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1.1 患者选择 纳入标准:(1)有严重的腰骶部疼痛,或伴有单侧下肢疼痛麻木症状,经 X 线、CT 等影像学检查提示L4-5 或 L5-S1 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且退变节段与其临床症状、体征相符;(2)所有患者均经正规保守治疗 3-6 个月,无明显改善.排除标准:(1)存在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脱或严重的腰椎失稳,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2) 合并有脊柱肿瘤、 感染或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症者;(3) 既往有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手术者.

  • 麦肯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叶飞

    McKenzi 疗法是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 Robin MeKenzie 根据腰部解剖学以及生物力学原理研发出的一种保守疗法[1],自引入我国以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和颈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着重观察麦肯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LDH 的临床疗效, 以期为保守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现报告如下.

  • 椎间盘镜手术俯卧30°位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杨玉山;张世浩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80 例行椎间盘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不同体位下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差异,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3-01-2015-01 于我院行 30°位下椎间盘镜手术(研究组,n=40)及 0°位下椎间盘镜手术(对照组,n=4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 研究组中,男 25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44.8±3.7)岁;病变位置:L3-43 例,L4-530 例,L5-S17 例. 对照组中, 男 26 例, 女 14 例; 平均年龄(44.6±3.5)岁;病变位置:L3-44 例,L4-529 例,L5-S17 例. 两组上述基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保守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宏九;李志伟;张晓辉;闫维罡

    骨 质 疏 松 性 椎 体 压 缩 骨 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 是骨质疏松症为严重的终末事件之一, 本研究主要探讨OVCF 患者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有明确的骨质疏松症, 其年龄在 60 岁以上者;(2)有明确的腰背痛和伤椎棘突叩击痛,经 X线、CT 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 OVCF 者;(2)伤椎后柱完整,无椎管占位和神经症状,均予以保守治疗者;(3)骨折时间在 10 天内, 排除陈旧性骨折者;(4)随访时间在 6 个月以上,无失访者.

  • 骨水泥黏度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VP手术效果及骨水泥分布的影响

    作者:李文强

    临床实践表明,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因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已成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重要治疗手段[1]. 目前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骨水泥材料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为低黏度和高黏度[2],为进一步明确骨水泥黏度对 PVP 手术效果及骨水泥分布的影响,本文展开了临床对照性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 2015-02-2017-01 我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 80 椎)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 60-70(65.28±3.21)岁,病程 1-12 (6.21±3.02)d. 观察组中,男 22 例,女18 例,年龄 61-70(64.98±3.19)岁,病程 1-13(6.09±3.12)d. 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相较无明显差异 (P>0.05),有可比性.

  • 糖皮质激素与臭氧硬膜外腔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神经痛的比较性研究

    作者:梁萌;陈治军

    椎间盘源性神经痛是一种脊柱常见病,不仅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威胁, 而且会极大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降低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为比较糖皮质激素和臭氧在硬膜外腔的抗炎镇痛效果,为临床上更好地治疗椎间盘源性神经痛提供实验依据,并为临床寻找更理想的抗炎镇痛注射用药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 疼痛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与患者下肢放射痛的关系及化学性神经根炎的病理机制分析

    作者:杜盛阳;曹雷

    本文意在探究疼痛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与患者下肢放射痛的关系及化学性神经根炎的病理机制分析,为化学性神经根炎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探究观察组对象选择 2016-05-2017-05 与我院诊断治疗的 45 例单节段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伴双侧或单侧下肢放射痛患者.临床上患者存在坐骨神经痛症状, 但 CT 或 MRI 检查无明显可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持续时间 5~56 个月,平均(28.45±3.43)月;主诉下肢疼痛、麻木, 呈放射状疼痛,直至小腿或足底, 疼痛表现为弥散性酸痛、钝痛;25 例单侧下肢麻木、疼痛,左侧13 例,右侧 12 例,20 例双侧下肢麻木、疼痛;15 例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 2例两侧下肢肌力 3~4 级, 3 例单侧下肢肌力 3~4 级,5 例伸肌、 长屈肌力 3~4级,8 例踝反射减弱.

  •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邵楠;张胜国;邓茂松;赵小魁

    腰椎间盘突出症(LHD)是临床常见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 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旨在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 2014-01-2015-06 符合上述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男 47 例,女 33 例;年龄35-62 岁,平均(45.04±3.60)岁;病程12-50 个月,平均(25.20±3.30)月;突出类型: 中央型 18 例, 旁中央型 35例,椎间孔型 27 例. 突出节段:L3-4 段7 例,L4-5 节段 46 例,L5-S1 节段 27 例.根据入院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上述资料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老年性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英吉林;刘高甬;杜亚雷;滕涛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老年性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条件的136位老年性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人)与对照组(70人).试验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疗法,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注射疗法.疗效的判定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视觉模拟评分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患者随访12个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颈椎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试验组术后6个月以后的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对老年性颈椎病患者的中远期疗效较好并且复发率低.

  • 激痛点针刀与常规电针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作者:谭华

    目的 对比激痛点针刀与常规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07-2016-07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随机选择了80例CSR患者,分别采用激痛点针刀与常规电针疗法各治疗40例,治疗周期均为2个疗程,而后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睡眠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对比,研究组的VAS评分改善效果更佳(P<0.05),而对照组睡眠指数改善程度优于研究组(P<0.05).其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痛点针刀与电针疗法治疗CSR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安全性较好.但前者在改善疼痛、提高总体疗效方面优势明显,后者更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 中医温肾通督方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及对免疫水平的影响△

    作者:谢添

    目的 探讨中医温肾通督方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01-2016-01我院接受保守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腰痹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温肾通督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痛疾病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均显著升高,CD8+均显著降低(P<0.05),IL-6及TNF-α 水平均显著降低,上述指标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P<0.05).结论 中医温肾通督方治疗腰椎管狭窄疗效显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腰部功能状态并增强机体免疫,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悬吊运动疗法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颈源性眩晕疗效分析

    作者:邬春虎;余丹;吴赤球

    目的 研究悬吊运动疗法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4-12-2017-06于我院治疗的90例老年颈源性眩晕患者,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悬吊运动疗法,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功能(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比较左、右椎动脉的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均显著降低,ESCV评分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的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颈源性眩晕在银杏叶提取物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显著增加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眩晕、疼痛症状,提升颈椎功能.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江源;万顺新;韩东明;易鑫明;胡贯怀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的疗效.方法 自2012-06-2015-07,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37例RLDH患者,其中L3-48例,L4-523例,L5-S1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19-31个月、平均26.1个月的随访,对患者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7-120 min,平均65 min;住院时间5-8 d,平均6.7 d.37例患者术后,直腿抬高幅度有显著性改善,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手术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优13例,良18例,可3例,差3例,总优良率达83.78%.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RLDH,其疗效可靠,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半导体激光与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应洁秋;张军

    目的 比较分析半导体激光、深层肌肉刺激仪(DMS)对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DMS治疗,对照组行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视觉模拟评分、ADL评分均显著改善,前屈、侧屈、侧旋活动度、背肌力、腰肌耐力时间均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腰肌耐力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而腰部活动度方面、背肌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与DMS在改善腰肌劳损患者腰部活动度及背肌力方面效果相当,但后者相对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延长腰肌耐力时间.

  • 两种植骨方式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椎体矫正效果的影响比较

    作者:王志强

    目的 探讨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椎体矫正效果的影响差异.方法 以2013-05-2015-05我院收治的78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后外侧植骨治疗,研究组另实施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椎体矫正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椎体间隙高度、椎体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较,术后7 d、术后2年两组椎体间隙高度明显升高,椎体压缩率、Cobb角明显降低,术后1、2、3个月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与术后7 d相较,术后2年对照组椎体间隙高度、椎体压缩率、Cobb角均有明显丢失现象,而术后1、2、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椎体矫正效果、减轻疼痛效果较后外侧植骨术更具优势,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习威;王军;费勤勇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5-01-2017-01在我院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观察2组手术指标、术前和术后1日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前IL-1β、IL-6、CRP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1β、IL-6、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与开放手术治疗近期疗效无差异,但可降低患者手术创伤,对远期疗效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基于经络别通理论以远络取穴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郭勇;宋飞跃;张扬;夏玉坤

    目的 探讨远络取穴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07-2016-11纳入70例行针刺治疗的CS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35例采用远络取穴;对照组35例行常规取穴.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显效率为88.2%,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分别为64.5%和90.3%.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是治疗CSR的有效方案;与常规针刺相比,远络取穴针刺的疗效更佳,且安全舒适,有一定参考价值.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作者:焦龙兵;吴阳;张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自2015-01-2017-01收治21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术前CT检查结果,对钙化物的形态进行分型(孤立型、半月型和连续型),并采用"顶点技术"行PTED手术治疗.依据钙化物分型和椎间盘突出位置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操作方式切除之.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TED手术,仅1例出现脑脊液漏,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手术时间为80-121 min,平均106.3 min;术后均住院3-7 d.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术后3 d和1年时的腰、腿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术后1年时采用MacNab标准进行功能评价,其中优17例,良4例.结论 采用PTED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减轻腰腿疼痛,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案.

  • 快速康复理念在创伤性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周世强;曹锐;程亚锋;吴治宏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对创伤性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01-2017-06收入的68例创伤性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和停止输液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周及20周后,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屈度及腰椎后伸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SAS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段,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SR、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干预能切实加快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显著减少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并有利于缓解心理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双切口Quadrant通道下MIS-TLIF与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作者:侯金龙;梅伟;宋双伟;赵付显;李林

    目的 探讨双切口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5-2016-05收治的6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MIS-TLIF组(n=33)和TLIF组(n=27).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与TLIF组相比,MIS-TLIF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且MIS-TLIF组术后3个月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术后12个月各指标差异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切口Quadrant通道下MIS-TLIF与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均疗效确切,但前者较后者而言,具有切口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舒筋祛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PLA2活性、IL-6、TNF-α 水平和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作者:王裕祥;杨应忠;秦卫春;王卫东;张莹

    目的 探究舒筋祛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大鼠磷脂酶A2(PLA2)活性、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西医组、中医组各20只,除正常组大鼠正常环境下继续饲养以外,西医组、中医组建立LDH模型,并分别给予西药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中药舒筋祛痹汤连续灌胃给药14 d.于制模后3、7、14d分别取出移植髓核观察移植髓核组织内PLA2活性,并于断头处死大鼠后取血测定血清IL-6、TNF-α 浓度,取L5神经根组织,常规脱蜡、HE染色、脱水、封片后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制模成功经大鼠灌胃后第3天,中药组、西药组大鼠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达到高,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此时中药组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略高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7、14天中药组、西药组髓核组织中的PLA2活性均显著较第3天降低(P<0.05),且第7、14天中药组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均略低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制模成功经大鼠灌胃后第14天西药组、中药组血清IL-6、TNF-α 浓度略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中药组血清IL-6、TNF-α 浓度略低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大鼠神经根髓鞘、轴突及雪旺细胞病理变化较西药组改善明显.结论 舒筋祛痹汤可降低 LDH 大鼠突出髓核组织 PLA2活性及血清 IL-6、TNF-α 浓度,抑制炎症介质合成,从而起到与抗炎镇痛类西药类似效果,对延缓椎间盘退变有重要作用.

  • 下腰椎脊柱骨盆参数和PLIF手术 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陈旭;熊鹰;郭兆鹏;李晓飞

    目的 探讨下腰椎脊柱骨盆参数和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手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下腰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和腰椎前凸角(LL);记录观察组经PLIF术治疗后各下腰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以及日本骨科学会(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脊椎生活质量量表(QLS-DSD)评分,并分析下腰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JOA、ODI和QLS-DSD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PT显著大于对照组,SS和LL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腰椎滑脱患者PT、PI显著大于对照组,SS和LL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腰椎管狭窄患者各下腰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LIF术治疗后,腰椎滑脱患者PT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SS和LL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所有患者经PLIF术治疗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ODI和QLS-DSD评分显著降低(P<0.05);经相关性分析,腰椎滑脱患者手术前后PT变化与JOA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ODI和QLS-DSD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手术前后SS和LL变化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与ODI和QLS-DSD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腰椎退行性病变中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存在明显异常,PLIF术治疗可明显改善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和临床症状,且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相关.

  • 胸腰椎骨折术后形成"蛋壳样"椎体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春生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钉棒内固定术后,形成"蛋壳样"椎体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13-02-2016-02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20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19个月,观察术后出现"蛋壳样"椎体的情况,并统计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类型、伤椎前缘压缩程度、矢状面Cobb角,骨密度值,伤椎是否置钉,上、下椎体螺钉是否平行于上终板等.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t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中,共62例术后出现"蛋壳样"椎体,发生率为51.7%;其中33例在后期自行愈合,"蛋壳样"改变终消失;另21例再次行骨水泥强化技术(PVP或PKP)处理,8例未予特殊处理.单因素分析显示,伤椎前缘压缩程度、 骨密度值的例数分布情况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这两项指标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术前椎体压缩程度严重及骨密度值偏低,是导致术后"蛋壳样"椎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案选择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唐先业;孙伟;薛骋;郑伟;郭开今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措施,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13-03-2015-03行手术治疗的254例LDH患者,术后共发生椎间隙感染16例,其中12例为轻度椎间隙感染,4例为重度.16例均予以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其中4例全程予以保守治疗,12例行手术治疗.本组254例LDH患者中,将发生感染的16例作为感染组,未感染的238例作为未感染组,进行组间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经手术治疗的12例,切口均顺利愈合,至末次随访(治疗后18-31个月),16例均未发生感染复发现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BMI>27 kg/m2、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伴有糖尿病、手术时间>3 h、手术复杂,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LDH患者,术前应予以积极纠正;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同时应尽量避免选择操作复杂的手术方案,尽量缩短手术及切口暴露的时间,以降低椎间隙感染的概率.

颈腰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